CPU風扇,熱管數量、散熱片材質、風扇數量,三者哪個重要?

請教,現在CPU風扇有這樣三個重要的元素組成,到底哪個更重要。

或者說,如何搭配更好?


不能代表所有情況。但通常來說是熱管數量&>風扇數量&>散熱片材質

具體理論不說,就說結論:

1、同等直徑的熱管數量越多,或者同等數量的熱管直徑越大,熱傳導效率越高。理論上一根足夠粗的熱管比N根細管導熱效果好,但具體到CPU散熱器,不外乎6mm和8mm兩種規格,其中用8mm的極少。所以直接說熱管數量多更重要一點。

2、同等氣流條件下,散熱片溫度越高,表面積越大,熱傳導效率越高。雖然散熱片本身也存在熱傳導效率問題,但主流散熱器材質不外乎銅和鋁兩種。跟散熱片與空氣之間的熱傳導效率相比,銅片和鋁片的熱傳導效率差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要提高散熱片溫度,主要靠熱管效率、焊接工藝以及熱管分布。

3、風扇數量這個因素其實很不靠譜,真正影響散熱效果的參數是風量。同等轉速的一把14mm風扇比兩把8mm風扇的風量要大,就算同樣的12025風扇,一把5000轉暴力扇比三把1000轉的靜音風扇風量也要大。另外通常熱管式的CPU散熱器都是塔式結構,最多也就正反面各一把。就算是雙塔,能裝三把風扇,由於共用風道而且風道極短的原因,三把風扇的效率一般也就能到一把的1.2~1.6倍左右(取決於風扇靜壓,風扇靜壓約高,倍數越低)。

以上都是理論,實際上,一個CPU散熱器,從成本來說最高的是熱管。同一個廠家,熱管多的型號肯定更高端,而可以安裝多個風扇的型號也是面對高端用戶,至於銅片和鋁片的差異么,對於一體型的散熱器也許還比較明顯,但對於熱管散熱器來說,也就是個噱頭了。

最後,如果你是做散熱器設計的,你應該比我更清楚這些道理。如果你就是一般的用戶,還是看實際評測效果為好。


我覺得小學文憑都知道數字大的好,實際情況是管多風扇多,管少風扇少;也有一些品牌弄的管少的也配雙風扇,同樣的雙風扇還有9cm的,12cm的,同樣的塔式,散熱片的尺寸厚度及數量也影響效果,實際中的產品很亂,在不同的產品之間,很難通過理論就判斷誰一定好!比如同樣的熱管材質也有不同,你從外觀上怎麼判斷出好壞的?咱們不具備這個能力所以這個問題的理想答案不存在,下面就說些常識吧

散熱器高度

側吹塔式同級別的話,熱管長一些(散熱器高)管事(但目前高度一般卡在159mm,都一個樣,還有更低一些的,適應,非支持側高的機箱)

熱管/風扇數量

  • 2管側吹非溫控,最為常見,主流價格39元,可選性低(因為不支持溫控,即使聲音不大也讓人感覺是個缺陷)
  • 2管側吹溫控8-9cm風扇,最早一批的設計
  • 2管側吹溫控12cm風扇,還算靜音,現在的設計
  • 3管側吹溫控12cm風扇
  • 4管側吹溫控9cm風扇/雙風扇
  • 4管側吹雙塔9cm風扇/雙風扇
  • 4管側吹溫控12cm風扇/雙風扇
  • 4管側吹溫控12cm風扇/雙風管(將其中一根管截為兩斷,底部增加了一根管的接觸面積,但管還是4管,比如超頻三X5/X6系列)
  • 6管雙塔溫控12cm風扇/雙風扇
  • 4管直吹溫控9cm風扇
  • 6管直吹溫控9cm風扇

市場主流規格就是這些,一般定位高的風扇多,熱管多,所以在實際中選擇的時候我們只需要根據現有產品的規格價格與自己的需求比較下進行選擇即可

熱功耗設計TDP

  • 老AM2/AM2+處理器,不差錢建議配側吹3管或4管起步(反正一百內圖個安心,老式機箱可能放不下側吹四管159mm,推薦北極熊颶風I,這個兼容普通機箱側吹四管,或者在TB弄AVC沒名字的產品,AVC產了一堆塔式多扇散熱器,控溫不錯,全溫控)
  • Intel的115X,I5級別以下用超頻三Q82M甲殼蟲智能版就行,I5以上便宜的雙管側吹或三四管皆可;I7或E3建議側吹四管起步
  • AMD的APU及銳龍無核顯四核,最好側吹四管圖個穩

Throne2n 邀請你回答此問題


為什麼不搞個水冷? 預算不夠么?


推薦閱讀:

怎麼自製 LED 燈?
如何製作一個電磁炮?
如果編這款手鏈,求編方法?
你願意用ESPY-core做哪些有趣嘗試?
如何在家裡打造一間撞球室?

TAG:DIY | 電腦DIY | CPU散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