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就是自我麻痹?

學會孤獨其實就是麻痹感情么

不想進入思維誤區

敢問各位大神怎麼才叫獨處

怎麼有隨時準備脫離安逸生活的心


你想像,你在錄一首歌。你只看得見面前的黑不溜丟的話筒,你只聽得到自己的聲音。

你需要做的就是把這首歌錄好。

你得進入狀態,控制自己的感情,集中注意力,把握每一個細節。有時候你會錯判自己的狀態,會高估或者低估自己的發揮。有時你會毫無理由地陷入低谷,出現莫名其妙的失誤。

但是好的標準就在那裡。

你要做的就是不斷地嘗試,不斷接近那個標準。為此你要付出你認為有所幫助的一切。甚至到了最後你才發現一百次付出裡面,九十九次是無用功,還有一次勉勉強強。

很多人放棄了。這些人里有的人默默離開,有的人拿著一副過來人的模樣勸說別的人一起放棄掉。

你敢不敢唱下去。

學會孤獨,不過是習慣此中枯燥無味的部分,耐住性子,不丟標準,把歌唱完罷了。


謝邀【有生之年我竟也能說謝邀

「孤獨」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概念,首先,我認為「孤獨」是一件細細領悟會很奇妙、很享受的事情,並不是麻痹感情。

孤獨不是沒有朋友,有朋友也可以多多獨處。 同樣,喜歡獨處不是內向,活潑的人也同樣需要獨處。

周國平先生曾這麼說:「人們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種能力,卻忽略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並且在一定意義上是比交往更為重要的一種能力。反過來說,不擅交際固然是一種遺憾,不耐孤獨也未嘗不是一種很嚴重的缺陷。」

在我高中的時候,因為有些厭倦一直在一起吃飯的同學,覺得每天等人、因為遷就他人而改變自己的計劃真是太蠢了,而且那陣子心情差勁,不希望別人察覺,便主動提出以後一個人吃飯上課回宿舍。

從那之後,我真的生活得分外輕鬆愉悅。上完課好懶不想動彈,就趴會再去餐廳。想洗頭了隨時洗,不必向同行者報備。我可以走在路上哼著喜歡的歌,大大方方地模仿翻譯腔,不必迎合他人的寒暄,完全做自己。

真是快樂又自在的歲月。

不過總會有異樣的眼神看向你,班裡的男生每次看見我一個人都會流露出同情的眼神,彷佛在說:「啊好可惜,沒想到她是這樣的人。」然後大發慈悲似的過來陪我。

我是完全不在意別人的看法或怎樣,因為我是出於自己的意願而去「孤獨」的,「孤獨」於我,就是一種舒適的心靈狀態和生活方式。

但是看題主描述,感覺題主所提到的「孤獨」,是寂寞與彷徨的結合體。

我建議題主多多讀書、多多思考,在我的「小憂傷」時代,《麥田裡的守望者》《挪威的森林》等作品我背的滾瓜亂熟,覺得自己獨處是天下第一酷,是行走在校園裡的憂鬱小王子。

而且我的女神蔣方舟也發話啦,讀書,會讓你越來越不抗拒孤獨。

我很贊同她,閱讀永遠是人們最好的夥伴,他會給你啟迪、給你力量,陪你度過漫長歲月。

還是周國平說:「從心理學的觀點看,人之需要獨處,是為了進行內在的整合。所謂整合,就是把新的經驗放到內在記憶中的某個恰當位置上。唯有經過這一整合的過程,外來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為一個既獨立又生長著的系統。」

獨處,並不一定非得是形單影隻啊,有時候在靜下心來,把心放飛到天上,認認真真地思考某事,不受他人干擾,即使是在夜店,也是一種獨處啊。

獨處吧,不需要任何東西,音樂也別有。拿出一段時間來面對自己赤裸裸的靈魂,真乃人生一大樂趣。

獨處最是風煙俱凈。

我廢話好多,語無倫次。請諒解啦。

最後送你今天看到的最棒的文字:

因為我和你一樣,因為我也和你一樣孤獨,和你一樣不能愛生活,不能愛人,不能愛自己,我不能嚴肅地對待生活,對待別人和自己。世上總有幾個這樣的人,他們對生活的要求很高,對自己的愚蠢和粗野又不甘心。


孤獨就是自我。麻痹。


這個社會上不假思索的觀點太多 最荒謬的是 這些觀點被更多不愛思考的人發揚光大了~

孤獨並不是一個貶義詞

仔細想想 這個世界上本就沒有相同的人 所以每個人對於其他人而言 就是「孤獨」的 這種「孤獨」並不是一種狀態 是一種人性的「特殊性」 不得不說這種「特殊性」與生俱來 因為即便窮盡語言 嘗試過一切的交流 別人仍然無法和你感同身受 因為任何人從來也不可能經歷別人曾經經歷的

就是這樣 人性的「孤獨」確實存在

之後要做的就是 接受孤獨 認識孤獨 進而享受孤獨

你問我怎麼做? 我也不知道 因為我就是「孤獨」的

而我的「孤獨」 又不是你的「孤獨」

結廬在人境 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 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 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深意 欲辨已忘言 ~~~~


首先別發說說票圈說自己孤獨 這很無聊

自己有自己的時間計劃,人生規劃,看清自己的路,腳踏實地的去走走。路上會遇到各種人,不用為不合群感到不自在,因為大多數人,都是過客。

個人覺得孤獨的時候,必要的麻痹感情是可以有的。有的時候事情就是難兩全,不得不忽略掉一些事情,來面對自己的下一步,來專心地面對自己的下一步。

孤獨 是一種覺悟

難說得清

實打實的知道了自己和身邊人有差距,就可以了。

知道什麼是根本目標,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價值和理想,而不得已選擇孤獨

而不是為了孤獨彰顯個性,突出所謂的價值

更不是為了把妹,說自己是憂鬱小王子。

孤獨的多了,自然就領悟到了。


孤獨,是一種難得的常態、


1.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靈魂』。

換句話說,大多數人都是靠『維持生命的潛意識』在生活,包括自己。

這和孤獨有什麼關係呢?當然有。

既然大多數人的『靈魂』都是虛構出來的,憑什麼別人能懂你呢?渴望別人懂你而使你不孤獨,這樣的失落又有什麼意義?

2.把自己和他人看得過重。

因為某些引起情緒的事情反覆的失落完全沒必要,說到底還是眼光太狹隘。

我曾嘗試從另一個角度思考人類這個物種,每個人都可以看成在地球這個小星球爬行的小動物,也可以看成一堆血和肉組成並且會移動的有機物體。

然後這樣思考以後就覺得自己好渺小,孤獨不孤獨突然變得不重要。

——————

我猜孤獨是人的宿命,哪怕你找到了伴侶或朋友並否定孤獨這個狀態。


推薦閱讀:

家庭不富裕的情況下,不能打扮的漂亮嗎?
女生在公車上遭猥褻如何機智的反抗?
0情商程序員的苦惱:如何擺脫每次衝突總能得到最壞結果的命運?
身邊的卑鄙小人為何這麼受歡迎?
爺爺奶奶想要將我爸爸的遺產留給自己的孫子,我做為孫女如何面對?

TAG:現實 | 人際交往 | 獨處 | 人際衝突 | 世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