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一個行業的興衰呢?
如何判斷一個行業的興衰呢?
是不是應該找准幾個要素,或者分類指標?甚至更加高大上的大數據分析這個對經濟工作影響很大很大。
補充,這裡不是為了炒股而問的,而是判斷實體經濟而言的,謝謝各位大神
一般來說,任何行業的興衰都有四個階段。高速發展,平穩發展,發展停滯,衰退。
1,初期高投入高增長, 預期資本回報率高於整個經濟體的平均水平,銷售額增長率高於整體經濟平均水平。最直觀的例子就是互聯網初期,每個網站都不賺錢,但是銷售額增長率非常可怕,是以實體經濟的倍數。這個時候,行業里的參與者很多,還沒有一支獨大。一般進入這個行業的資本是股權投資資本。由於行業是新興行業,近乎所有的參與者都沒有長期經驗,所以犯錯率,倒閉率很高。也沒有太多的人造壁壘來阻止新人加入。還是用互聯網來做例子,一個IT民工,只要他有技術,基本上不需要其他的條件就能加入一個互聯網公司。他不需要走後門拉關係也可以加入行業里。
2,然後是平穩發展階段,資本回報率依然高於整個經濟體的平均水平,銷售增長額略高於或相當於整體經濟水平。這個時候,行業開始整合,有了盈利模式。行業依然值得投入股權投資,但也可以通過債權融資。行業有了一定的壁壘,行業領跑人出現,但未達至壟斷地步。
3,發展停滯階段,資本回報率等於或低於經濟體的平均水平。銷售增長額低於整體經濟體水平。行業參與者人數逐漸減少。這時候行業只剩下巨頭,基本上不會有新的股權投資進入這個行業,融資需求由債權融資主導。行業里參與者的增長來自於兼并收購而非行業總體增長。產能過剩,利潤率下降等等
4。衰退。資本回報率低於經濟體的平均水平,銷售額增長為零或者負。行業參與者逐漸因為虧損而退出市場。參與者無法靠債權融資維持營運生產水平,行業的資產的清算餘額大於營運收益。
每個階段的時間不一定一樣,但行業和人一樣,生老病死都是必然的。謝邀。
首先可以看這個行業的供需情況。比如黃牛行業,他們滿足了有錢並急需服務的人們對稀缺服務的需求,音樂會的門票也好,火車票也好,醫院門診號也好,他們的存在讓願意出高價的人或者特別急迫需要服務並且能出的起價錢的人獲得服務(當然這種行業的道德評判另說)。
這個行業的供給是什麼,就黃牛行業來說通常來說是資金成本,時間成本和關係成本。當行業供需發生變化的時候,這個行業的前景也隨之變化。在需求側,如果相關服務不再稀缺,黃牛的存在也就沒有了價值,比如舉辦音樂會的歌手過氣來,交通方式選擇極大豐富火車沒坐滿,或者是普通社區醫院的門診號。針對這些服務項目的黃牛們,就沒有了生存空間。
在供給側,如果黃牛們的成本急劇增加,導致他們沒有利潤,那麼這個行業的商業模式也會變化。比如說假設某紀律機關嚴打某部門內部和黃牛勾結放票的情況,那麼在這一時段,黃牛拿到內部票的風險太高,關係成本太大,也就有可能暫時導致行業衰落。
其次要看有沒有行業來和黃牛進行競爭。比如說網上統一售票實施以後,窗口排隊的黃牛的生存空間就被大大壓縮了,電腦前刷屏的黃牛數量會顯著上升。
第三則是法律政策的變化會不會導致行業固有商業模式的失效。火車票實名制以後,黃牛行業的需求數量 和供給成本會再次變化。
這些變化往往不一定會在數字上顯示出來,當數據上有反應的時候,時效上往往已經是滯後的結果。瀉藥
手機回答,沒有什麼數據,所以不要較真啊。以下純屬意淫,如信者則需自宮。
七年前,手機行業大家還以為只有諾基亞,其他都是渣渣。兩年後,沒有遇見安卓崛起的零售商,和廠家,嘿嘿。現在他們不是死了,就是關門了。所以,只有抓住科技的走向,才不至於被突如其來的暴風雨淹死。
像土木工程之類的行業,計算機軟體和小型商業化超級計算機等著你們喲。反正人多不是問題,你算不過才是問題。就像以前,天氣預報行業多少人計算?現在只要輸入各個地區的天氣數據,計算機模擬就好了,要那麼多人幹什麼?效率還差。而郵局曾經有分揀員,現在都是電腦分揀。而機器一天的工作量,是將近幾百幾千人一天的工作量。曾經有種叫接線員的工作,現在呢,早幾十年前就被電子那個什麼交換機取代了。
未來二十年,微電子行業肯定不會衰落,而且還要牛逼。因為電子產品,最終會繼續邁向集成化,模塊化。
家庭心理諮詢師是個熱門,別看現在不怎麼樣,那是因為中國人還沒有達到這個需求。
五年左右,估計智能傢具家裝是個熱門行業。而且現在很多企業,比如某糧食手機廠現在已經開始布局了。
家裝一體化,智能化必然是一個大勢所趨的發展方向。目前的很多家裝公司估計還不能接受罷了。電腦、滑鼠鍵盤、攝像頭、顯示器、印表機、掃描儀、音響、傳真機。這些單獨拿出一件,真的很平常,而且沒有什麼特點。但是,當你把他們放在一起的時候。傳統的工作,從一堆雜亂的文件,幾部電話和便簽紙等等。變成了無紙化,遠程會議,遠程資料共享的現代化辦公。電腦主機就是現在智能家庭最急需的東西。而滑鼠鍵盤攝像頭,就是你手中的手機。這樣,就是你的總電閘和單個插座面板和家電設備,是可以被手機電腦直接控制,家裡語音控制。上班期間,控制家裡的一切,包括洗衣做飯關燈關窗等等。晚上回到家裡,不需要找電燈的開關。它只需要知道你回來了,一切就都準備好了。配合著更遠幾年的,服務型機器人。生活,只能是美好的享受。現在單個單位已經實現了,但是總體卻是分散的。當然確實已經有總體控制的,但是費用……一個不為解決群眾之所需的商人,他一定不是一個合格的商人!未來誰抓住了總體控制這些分散的設備,誰就是未來十幾年內智能家庭行業的領頭羊。傳統銀行支付的變革,徹底的電子化。也許不久的十幾年裡,DNA加密技術普及,到時現金支付減少,電子支付增加。去菜市場買菜也要刷POS。但是POS機可能不在連線,而是手機終端的連線,像刷NFC一樣簡單。
修電腦手機等電器維修行業十年內死掉大部分。因為集成化模塊化,使得一般的個人維修設備成本高,利潤低。比如現在手機維修行業已經開始衰退了。
造紙行業死掉很多,出版社行業死掉很多。將來找報刊亭?手機購買,下載全包。
估計還要有一次網路社交的變革,試看騰訊能否抓住。就是即時視頻化社交,和可視電話不一樣的是,兼具聊天的特點。和隨身的特點。要求支持硬體就是5G網路和新一代智能手機。比如谷歌眼鏡已經開始布局。
只要未來電池技術真正突破,那麼電動汽車將有一場革命的大發展,不亞於二十世紀初福特汽車的大發展。屆時汽車和充電站是個大市場。
前幾年實驗室裡面傳出的石墨烯電池和氟電池。都是與鋰聚合物電池比,同等電量體積小十倍以上,充電快十倍。而記得石墨烯則是以分秒計算。-------------未來不太看好安卓陣營至於蘋果,喬幫主是個善於營銷的人,同時也是個屬於抓住技術的人。但是這兩年,似乎手機技術已經遇見瓶頸。所以,蘋果也和安卓手機一樣,堆砌硬體。CPU和電池,以及可摺疊式液晶屏幕,以及超高解析度的屏幕(谷歌眼鏡和索尼的頭戴式視頻眼鏡需要這個)。未來的PC平板手機的合一的趨勢已經很明顯。安卓未來能否讓像abode之類的軟體巨頭加入,以及一些遊戲軟體巨頭加入呢?
這將成為關乎生死之戰。月滿則虧,巔峰的蘋果,恐怕蘋果燒的和猴屁股一樣了。說到行業,那就看政策調整方向。
這問題非常宏大,價值連城,角度很多,是財富追求的核心所在,也是很多人一生的疑問,怎麼可能會有非常明確的答案。-----------數據數據往往是用來印證猜測的,你用它來預測,大多數時候是不行的。數據在整理和發布時,本身都是有目的的,能夠反映某些指標連續的變化。這些指標本身,在不同的人眼裡,價值差異有天壤之別。核心區別正是在於邏輯(對於數據意義的理解、篩選、組合驗證,不同數據間的相互關係等)而不是數據本身。有邏輯在先,則有目的地觀測、採集數據,通過數據的變化來反映和驗證自己的思考和猜測,則數據價值連城。無邏輯在先,單純想通過各種渠道官方所發布的數據,就能發現趨勢嗎?弱小的邏輯面對浩瀚如海的數據,結果只能呵呵。-----------觀察
數據是用來驗證猜測的,而猜測首先起於觀察。觀察的指標多種多樣,角度五花八門。舉幾個例子:一、其它人提到的美女指數:某一行業僱傭美女的數量,與該行業的利潤率相關,美女員工越多,則行業發展勢頭越好,利潤越高。比如汽車4S店,美女的數量真是一年不如一年。二、垃圾:居民生活所產生的垃圾越多,則經濟形勢越好。三、傳單:有人提到,房地產行業,街上派單的人人越多,則證明競爭越激烈,行業越不景氣。四、門店:新行業的線下門店擴張反映行業是否處在上升期。不過該指標需要注意自己所在地域的整體經濟水平,北上廣深與內地三四線小城鎮的該指標一定是不同的,發達城市略為領先。五、企業主能力:處在上升期的行業,特別是小行業,有個普遍特徵,就是老闆們水平偏低。當一個行業,連隔壁老王都能憑它發財時,你需要明白,該行業正處在一個從業人員少、行業規範弱、競爭監管弱的黃金時期。六、七、八、九、十…………
-----------知識再者猜測起於知識量。社會的發展自有其規律,對於行業所處生命周期的判斷,其它國家、其它行業、其它歷史時期都是非常重要的參考。舉幾個例子:一、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吃、穿、住、行、娛」的基本順序,各國通用,溫飽問題解決後,一定是服裝等輕工業的黃金時期,然後是房地產行業,再是汽車,再是娛樂文化業。二、一線城市與二三線城市,之前(是指之前,電子商務還沒有這麼牛逼哄哄的時候),沿海一線城市差不多領先內地二三線一年左右,比如快捷酒店、婦嬰護理、便利店……差不多都是這樣,很多人到大城市「見了世面」然後回家鄉開個小店小賺一筆還是挺容易的。三、相關行業參考,基礎能源與汽車行業、建設行業與城市化率、嬰幼兒與人口波動、色情行業與區域工業化水平,房地產與金融行業……等等。四、五、六、七…………-----------人脈最最重要的人脈,你從事一個行業,那麼自己的人脈圈將是信息的最重要來源。書籍雖深刻,但不及時。媒體雖及時,但不真實。人脈能最及時,最其實、最實用地反映行業變動信息——因為,大家都是實踐者,大家都對行業的風吹草動極為敏感,春江水暖必然是鴨先知!這在新興的互聯網行業表現得成為明顯!-----------累了,先這樣,希望對您有用。謝邀,思考了很久,有了一個新思路,不同於我的這個回答:
2016年經濟形勢下各行業前景如何? - 李明雨的回答
一個行業興還是衰,還能從一個特別的角度判斷:是否有企業形成了行業壟斷,或者資本是否開始集中。通常情況下,這兩者都是聯繫在一起的。
一般來說,在整個行業上升的時候,就會伴隨著各類牛鬼蛇神的進入,泥沙俱下。但無論如何,你不能迴避一點:這個行業一定是在上升。
就像巴菲特,買股票,一般不會選擇科技行業,因為科技行業最有價值的是知識產權,而知識產權的價值需要時間檢驗,也沒有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周期循環。儘管如此,資本在不斷進入,肯定還是能夠托起這個行業,但由於是資本在承擔風險,所以巴菲特這樣的價值投資者避之不及。
而行業開始洗牌,資本逐漸流出,部分弱勢企業開始被淘汰,強勢企業開始脫穎而出,吸納弱勢企業的資源。這時候,行業開始處於衰落狀態,整個行業向下。
但看到沒有,行業上升時,雞犬升天。行業衰落時,老虎才出山。所以,要看一個行業興還是衰,直接看它龍頭企業狀況就知道了。龍頭企業形成了壟斷,那行業也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我在那個答案里講的標準「行業興才能夠吸引青年才俊」,和這個標準本質上一樣。青年才俊進入,必定雞犬升天,加大行業競爭。而壟斷形成,則會排斥競爭,也使得行業資源流出,行業下行。這邏輯,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所以,行業要興盛,必須杜絕壟斷,為年輕人提供機會!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lishuozhuanlan(李說專欄),為年輕人提供正能量。提供一個簡單粗略的方法:
查詢該行業相關關鍵詞百度指數的波動趨勢,來判斷行業走勢。
類似方法,查詢行業龍頭企業股票表現。如果有認識行業內的朋友,向內行專家打聽了解業內人士看法。行業的興亡取決於外界環境和自身的適應性。就像人們天天用email, 不再寄信了。
我認為你可以從這兩個方面找到影響因素,然後通過數據進行分析。不用看太複雜的,從人性角度去看1 從業人員是增加還是減少2從業人員的年紀,年輕人多還是老人多3該行業的產品或服務身邊的人用的多不多4門店,銷售網路的增減
打開股票軟體,點開那個行業,看他的估值方向。朝陽行業估值是上升曲線
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起來,如果真的能夠判斷好行業發展趨勢,再找到盈利模式,你就是下一個弄潮兒!
人的需求變化。
謝邀。曾有過這樣一個觀點: 看行業好不好,就看這個行業的美女多不多。以婚姻形式變相入行的也算。多打聽打聽美女和她們的老公都是做什麼的。
判斷行業好壞的標準,通常有兩種方法。
- 一方面是利用宏觀數據。這種方法適用於擁有數據的的人或者公司, e.g. 管理咨詢公司。- 一方面可以通過小的事件來判斷行業大的走向。適合大部分在high stress profession行業工作的人。例如,金融,法律。(原因是這類工作對於行業變化和Balance Sheet非常敏感)。宏觀取證的一個實例是。如同之前有人提到「絕對數據 相對數據 趨勢數據
就業人數 行業增加值行業增加值增速 行業增加值佔比」
微觀取證的一個實例是。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的幾個月,我在房地美工作的一個朋友注意到它們的咖啡機被拿掉了,然後他有預感說公司將會有大事發生,就是開始尋找其他工作。
原因很簡單,當一個公司開始考慮成本(Cost)多過收入(Revenue)的時候,說明收入(Profit)已經不能保證整個公司的盈利了。尤其是開始減少Operation Cost和Administration Overhead的時候。這類支出通常只佔營業成本的一小部分。如果要縮減這個部分,說明公司問題大了。
這個就是「一葉知秋」。美女指數:一個行業好,美女就多。
從學過的經濟學原理來看這問題有兩個層面,一是市場效率,二是供求關係。效率與公平一直是市場上的一個重要問題,一個行業的興起和另一個行業的衰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個行業對市場效率的提升作用;供求關係表明了市場上還有多少人對這個行業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有強烈的需求。即:1.是不是剛需,需求量大不大2.可替代性高不高,替代成本大不大,替代後的效率是否大於原先的那個行業主體所達成的效率
看監管。一般一個行業新興時,監管遠遠落後於行業發展階段,不在一個維度,今天的金融、醫療創業就是如此;當一個行業區域平穩增長時,監管很大程度上與行業呈現一種均衡,監管服務於行業利益,並催生一些領頭羊;但行業達到頂點時,行業喪失了強大的動力,監管就開始成為一種束縛,表現為:監管軟弱、監管被大企業綁架,甚至監管體系滋生的利益集團逐漸強大.當行業衰落,監管開始扮演傳統利益的保護傘,並制約新生產力的增長,制約新玩家。
我理解的是當你周圍大部分人都知道這個行業的時候 基本就在走下坡了
一個行業的興衰,這個題目有點大。其中既有市場因素,也有社會及國家政策的因素在內。
市場因素,比如供求關係、技術更新、替代產品或替代技術等等;這些因素是可以通過數據來分析的。供求關係的變化,是對一個行業興衰的最直接的影響因素。當 總供給大於總需求時,必然會使整個行業出現大規模的衰退,這一點,典型的例子就是近年來與地產相關的多個行業,比如鋼鐵、建材等等。
供求關係的變化還在於供給價格超出需求的平均購買力,形成某種有價無市的局面,典型如近年的房地產行業。替代市場,即某種新技術產品或新興需求替代初始產品或需求。比如DVD被各種新媒體設備替代,傳統手機被智能手機替代,傳統媒體如報刊、電視廣播受到互聯網及移動媒體的衝擊而市場衰退……等等。以上這些都屬於純市場因素,可以通過數據加以分析。但,除開市場因素之外,社會文化的變革以及政府政策導向,對於一個行業的影響,有時也是決定性的。而這些,是在一個更為宏觀的環境中,採用更為宏大的視角才可察覺。比如,象國家出台種種環境治理的政策,即造成各級政府對於環保行業的巨大市場需求,對於一些新的環保技術市場就有明顯的扶植作用;反之對傳統中某些排污量較大的行業,比如造紙、水泥、化工等,一方面增加了其排污成本,另一方限制了其規模的擴大,實事上就限制了這些行業在某一時期的發展。比如地產行業,如果僅從市場層面考慮,因其價格因素,早在十年前,個人就認為已經進入了一個泡沫時期,很快會出現衰退。但是,後來發現,在那個時期,地產行業基本屬於貢獻GDP的支柱,而且是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所以它能持續高速發展到近兩年,才開始出現衰退的跡象。再比如,和奢侈品有關的一些行業,如高檔煙酒、高檔禮品,由於中央的整風整紀、反腐倡廉,限制了公款消費以及送禮行賄的需求,而出現快速的市場衰退。社會文化的變革主要體現在人們對於某種消費需求上的普遍的認知觀念的變化,典型的如旅遊行業。一方面是普遍的收入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是人們對休閑娛樂方式的需求變化,導致旅遊需求的增加。再比如象審美情趣或社會意識形態的變化,必然對眾多文化產業的興衰,帶來影響。畢業至今一直在 汽車行業。
所以簡單談談個人對 汽車行業 的看法。先說說 行業。 行業可以理解成相似產業的集成,大家做著類似的事情,並且 創造和提供 具備 相似功能 的產品或服務。進而獲取利潤,然後持續的做下去。整個過程會經曆數次升級改革甚至變革,但行業本身而言還是會保持一種 行業精神 式的本質。
汽車行業 自第一輛汽車誕生已過百年,汽車技術、市場、用戶也經歷了相當大的變化。汽車產品本身 也開始繼承更多的功能意義(仍基於交通運輸的功能實質)。
汽車作為 拓展人類出行、提高生產運輸輻射 的重要工具,經歷了長期的輝煌時期,並在可預見的未來,仍舊會是非常重要的 人類能力延伸。一個行業的興衰始終與人們的需求息息相關,我們知道人類自身的物理能力有限,所以創造發明了非常多的工具,來拓展自身能力的短板。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人類必定會大範圍的移動,當然這個靠的不僅是汽車,但我們要知道 大範圍的移動 能夠發展起來必定是基於 高度發達的 短線程投送能力,汽車在中短途的運輸上目前仍具有明顯優勢。然而隨著近50年的瘋狂發展,汽車數量的井噴導致的能耗與環境問題已經開始顯現出對於 汽車行業 的阻礙。但這並不能說明汽車行業已經在走下坡,是 夕陽產業了。因為很核心的一條:人類中短距離的遷徙 正在日益活躍。也就是說,用戶的需求仍然在那,而且會長期保持存在感。那麼,汽車行業 是興盛產業了嗎?又不是,15年全球市場的汽車銷量都在不同程度出現了放緩和下降。這種現象在釋放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當前的汽車產品 於 用戶的需求 而言,已經沒有特別大的吸引力了。此時汽車行業要做出怎樣的反應呢?我們也聽到看見這個行業的新的聲音,而且在持續發聲:新能源/新模式/新科技。汽車作為人類科技的集大成,長期處於尖端科技之巔。然而 互聯網 的大發展/大數據 的應用 / 用戶心理 的變化 一同將 這個傳統製造業的科技寵兒推到風口。互聯網 科技要進入這個行業,數據服務商 也要進來,不久更多行業都會參與到這個 複雜工業當中。儘管如此,媒體上捧得火熱的 新 汽車 仍然沒有改變 汽車行業發展放緩的腳步。我想這是因為 用戶 自身也有些措不及防,面臨 異常豐富的產品線和眾多聲色幻彩的新技術、新理念、新玩法…用戶開始有點兒選擇困難。這些信號釋放出的信息表明 當前的 汽車行業 並非完美。雖然並非完美,但人類的需求卻是持續穩固的,而且隨著人口數量和質量的發展,對於汽車的 需求 會更迫切。這裡的需求未必是 量 上的要求,而更大程度會是 質 的要求。也就是說,汽車產品 要能夠達到新的高度和標準(同時還要保證一定的價格)才能有更大的發展。汽車行業 在這樣的變革中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只能圖強。
所以,一個行業的興衰更多的是取決於 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人類的需求。如何準確分析出 人類需求 將是判斷行業是否會衰竭甚至衰亡的關鍵。
觀察一個行業的發展潛力更多的觀察人類的發展方向,畢竟 人造物 最終是為 人 服務。
補充:強勢創造出令人驚喜的產品 也會開創行業,但仍是和 人類需求 相關的。
所以,只要是好的 產品 ,行業是能夠改寫的~行業興衰,始於產品好壞~(前提是 人類自身有選擇和決定權,而不是少數人說了算=_=)推薦閱讀:
※怎樣判斷一個人是否適合做數據分析?用什麼題目測試更有效?
※大數據理論如何指導交通數據分析?
※什麼是數據分析?
※同樣是互聯網相關行業,數據分析是否比前端開發更難,如果是,為何數據分析崗位薪資普遍比前端崗位低呢?
※「城市之光」圖中的印度為什麼這麼亮,是經濟發展水平達到的原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