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來自新世界》的片尾曲 雪に咲く花 這歌的曲和詞,日本人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動漫《來自新世界》的片尾曲 雪に咲く花 這歌的曲和詞,日本人是如何創作出來的?它們的創作原理是什麼?創作原理能複製引入國內嗎?國內何時也能創作出如此水平的歌曲, 請圍繞作曲和作詞,來說明?


《自新世界》腦洞很大,是我很喜歡的動漫作品之一。

作為ED的 雪に咲く花 也很好聽。

從提問者的問題來看,應該是對編曲作曲行業不太了解。首先要普及一個常識:

1.創作沒有所謂的原理,當然有一些國際通用的樂理,但樂理也不止存在一致的觀點,你可以理解為分了好多門派。同一個音樂現象可以用不同門派的樂理觀點來解釋。但單單樂理知識是不夠的,還需要一些配器的知識和經驗,這裡頭就更加依賴經驗而非單純樂理知識了。

2.基本上現代音樂作品,大體上分兩類方式進行製作:

a.一些作品是一開始就創作好了,例如自彈自唱或者樂隊創作這種,一般是樂隊平時排練創作過程中就已經把編曲做好了的。所以一般只要直接錄音,然後進行後期混音母帶就可以了。

b.用電腦midi編曲完了之後,先做出一個demo,然後給相關樂手歌手去聽去錄音,錄完再進行後期混音母帶。

直接錄音的,流程相對簡易,一般都是平時排練創作中已經創作好的東西,配器例如我自己樂隊的歌就是在平時排練時化學反應出來的結果:

分享 情人先生樂隊 的歌曲《梵高的手 ver.1》http://t.cn/RcJPlJv(分享自@蝦米音樂)

所謂化學反應,指創作並非由一個人完成,而是類似這樣的:其中一個吉他手寫出了一段riff,另一個吉他手聽了以後,加入了另一部分內容,鼓手聽了以後,加入節奏,貝斯手也跟著加入自己的內容,歌手緊接著加入旋律。這其中,歌手、鼓手、貝斯手、吉他手的創作是沒有絕對的先後順序的,誰想到了好的點子誰就先展示給大家,大家認為好的,就保留下來,並加入自己的新的內容。這就是所謂的樂隊化學反應,這種創作方式對音樂人來說頗有樂趣但速度會很慢。

而midi編曲,一般都是由同一人創作編曲。或是一人創作主旋律,另一人進行伴奏的編曲安排。現在的電腦是有相應的軟體用來創作的,它們可以模擬真實的樂器聲音,當然可能有些音色聽起來很假,但不用擔心,這只是製作一個demo。編曲結束以後,直接發demo給樂手和歌手聽,樂手拿到demo以後,把樂器錄下來再發給製作人。目前不管國內國外,很大一部分的商業作品都是這個模式,這種方式人人各司其職,相對高效。

例如下面這首歌曲,是手游「京門風月」的主題曲之一,我參與了它的後期混音工作:

分享 Assen捷 的歌曲 京門風月手游主題曲《穿風煮雪》 http://5sing.kugou.com/m/Song/Detail/yc/3123241(更多好聲音,盡在5sing原創音樂)。

近年來,電腦可以模擬出樂器音色越來越逼真,有的作品中的部分樂器甚至直接採用電腦的音源,連這部分的樂器實錄都免了。另外就是,有很多電子類音色、特定的hiphop鼓音色、氛圍音效什麼的,也都是直接用電腦製作的。一般來說,用電腦進行midi創作出來的作品是可以更加複雜一些的。

那麼回到正題,雪に咲く花是用什麼方式製作的?

當然是電腦製作的模式了,但凡歌曲里有弦樂器的,差不多都是先用midi製作之後發demo再找人錄音的。弦樂寫作對編曲來說,是可以單獨開課程的。因為弦樂一般可以寫3到5個聲部,寫作流程是相對複雜的。所以用midi製作出來再拿demo來給人錄音是相對高效的方式。

題外話,現代已經不再流行把作品寫成樂譜再交給樂手去錄音了,最好的樂譜永遠是音樂本身,職業樂手都應該具備從音頻中自己抓譜的能力。

好了,你已經知道這首歌的製作流程了,那麼雪に咲く花的製作流程和國內音樂的製作流程有區別嗎?當然沒有什麼差異,大家的製作方式是一樣的,區別可能就是用到的編曲軟體、音源、樂手同而已。剔除創作水準這種人為因素,僅僅操作設備上,華語歌曲和日本其實差異不大,都是錢能搞定的。

但是為啥 雪に咲く花 聽起來很特別呢?

與大部分國內低俗流行音樂的寫法最大的不同在於這首歌轉過調,但是聽起來卻毫無違和。國內流行樂中,中途轉調的歌曲並不是沒有,但像這首歌這麼巧妙的,的確非常少。

說到轉調,我們常見的轉調方法就是高潮升升key什麼的,例如:周杰倫的 青花瓷

分享周杰倫的單曲《青花瓷》http://music.163.com/song/185811?userid=280029196 (@網易雲音樂)

從3:00開始整體升了一個半音,很明顯的可以聽出來。

這種轉調方式,主要是用來推動高潮的手段,非常常見。什麼千里之外、愛的供養、天高地厚、月半小夜曲……都是這種類型的轉調。

雪に咲く花 高潮也是轉調,但是為啥卻聽不出明顯區別呢?因為它是關係調轉換,並非直接的升一兩個key的那種方式。

什麼是關係調?主音相差4度或5度的兩個調就是關係調。例如C調和F調,C調和G調。

為啥叫關係調?因為兩調音階所包含的音只有一個音的差異,聽起來很接近。

例如C大調的1234567分別是:C D E F G A B

F大調的1234567分別是:F G A Bb C D E

可以發現,C大調和F大調的構成音只有一個音B不同,C調是B,F大調則是Bb。

同理,C大調和G大調,相差一個升號:F#。

F大調的主音F比C這個音高4了度,也就是差了5個半音,把一首歌從C大調整體突然升高到F大調是升的有點厲害了,歌手是有唱不了的風險的,一般人不這麼玩兒。

C調轉F調的另一種玩法,就是只要把歌曲中的B降一個半音,變成Bb,就可以得到新的F調了,而不需要整體移動。這樣歌曲聽不出明顯的轉調,但依然可以達到一種優美的結果。

雪に咲く花 就是類似這麼玩兒的,但更為複雜一點點。

分享花澤香菜/秋月真理亜的單曲《Yuki ni Saku Hana (雪に咲く花) (TV edit)》http://music.163.com/song/27752126?userid=280029196 (@網易雲音樂)

以這個版本的 雪に咲く花 為例,從1:07秒開始出現了第一個半音變化,從旋律的角度講,這兒轉調了。當然實際上從曲式的角度來講,在這之前轉調的準備工作就已經開始了。

雪に咲く花 是一首B自然小調轉#F和聲小調的歌曲。注意,是自然小調和聲小調

這就有意思了,有意思在哪呢?

B自然小調,暫且用6712345的順序來識別:B C# D E F# G A。為方便後面解說,暫時不用首調思維的1 2 3b 4 5 6b 7b。

#F自然小調,6712345 分別是:#F G# A B C# D E。

雪に咲く花 不是#F自然小調而是和聲小調。

F#和聲小調,構成結構不是6712345,而是把最後一個音又升高半音到5#,具體相關樂理知識就不細說了,我們往下說好玩在哪。

F#和聲小調的6712345#,分別是#F #G A B C# D F。

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B調的1跟#F調的1不是同一個音,其他23456也是如此。那麼讓我統一把F#小調的音轉換成B小調的1234567來理解,就是:

F#和聲小調的#F #G A B C# D F,分別是B小調的3 4# 5 6 7 1 2#。

把B小調和F#和聲小調合併,就是一條1 2 2# 3 4 4# 5 6 7的音階。長得像啥?

對,布魯斯音階。1 2 2# 3 4 4# 5 6 7b 7。

2#也可以記作3b、4#也可以計作5b、7b也可以記作6#。(沒有權威機構站出來說必須是哪個,誰再跳出來賣弄,我送他白眼)

3b、4#和7b是公認的布魯斯音,在現代音樂理論包括爵士樂里,認為是可以帶來一些特別的音樂色彩的。原來把原小調升5度轉和聲小調是可以帶來這樣的效果的啊(3b、4#)。

其實這種手法在古典音樂中屢見不鮮了。例如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中就有大量關係調的連續轉換。

雪に咲く花 的轉調方式也僅僅是借鑒了古典音樂中常見的思路方式,只不過是用現代音樂的表現形式表達出來了而已。事實上,古典樂就是我們現代人的音樂字典,保存了大量值得現代音樂借鑒的內容。

說到國內,不談操作設備這些客觀因素,有沒有類似水準的作品或人?有啊,當然有。

我不能用相同風格的作品來做比較,類似雪に咲く花 風格的作品,國內是非常多的,多到數不過來,拿出來比較是沒有意義的。而且近幾年華語樂壇的專輯製作水準也是越來越好的,單純不考慮創作思路或寫作技巧,單單一首歌曲從樂手技術水平到錄音編曲使用到的設備到歌手演唱水平到後期母帶,水準都是不差的,比雪に咲く花製作水準更好的都有不少。

但是創作思路像雪に咲く花 一樣精巧的有沒有呢?確實想對較少,但有。

先上一首耳熟能詳的金曲:

分享單曲《黑貓警長》http://music.163.com/song/5263407?userid=280029196 (@網易雲音樂)

這是一首C小調和C大調互轉的歌曲,到第一句「啊哈哈啊哈哈黑貓警長」結束,都還是C小調,到了第二句「啊哈哈」就升高了小調的6b和7b(首調思維,小調記作1 2 3b 4 5 6b 7b),臨時借用了C大調的6和7了。一種原來我們小時候聽的歌就很高大上的趕腳有木有?

當然了,由於轉調部分並沒有出現3或3b,所以你說成C自然小調轉C旋律小調(1 2 3b 4 5 6 7)也是可以的,這種思路依然是很精巧的。

再來一首:

分享HITA/小愛的媽的單曲《獨立寒江·曲無憶》http://music.163.com/song/31165551?userid=280029196 (@網易雲音樂)

這是網遊「天涯明月刀」中,人物曲無憶的主題曲。使用了B多利亞調式,普通青年會認為它就是一首A大調的歌曲,但用A大調的思維寫,是寫不出這樣的和聲結構的,它的主音是B,採用了調式思維構建歌曲,思路也很精巧。

再來:

分享魏如萱的單曲《買你》http://music.163.com/song/297788?userid=280029196 (@網易雲音樂)

這是首華語流行樂,它的思路是用A大調臨時轉入平行小調A小調再回來的歌曲,思路也很巧妙,具體不再詳解。

好的,中國還到底還需不需要向著雪に咲く花的水準為目標加油進步呢?最後題主你說呢?

雪に咲く花,除了旋律構思精巧外,短短1分30秒的編曲配器也的確是很贊的,一步一步遞進推向高潮的編排很用心,尤其是弦樂寫作很值得學習。國內乃至整個華語樂壇其實並不缺少創作人才,缺的是像日本人做音樂一樣的嚴謹態度。

沒了。


自新世界確實是不錯的作品,配樂也算是十分優秀,但《雪に咲く花》還沒到那麼出彩的地步,其實我反倒覺得ED1的《割れたリンゴ》是真正的神曲。


謝邀,這是好幾個月以前的問題吧……

我特意去聽了,感覺沒有什麼特別啊,題主說的驚天地泣鬼神的。。。

問題一,日本人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答:用電腦。

問題二,它們的創作原理是什麼?

答:不懂問題什麼意思,創作歌曲還需要什麼原理嗎?題主是問作曲手法還是編曲風格?

問題三:創作原理能複製引入中國嗎?

答:為什麼要複製引入?難道中國沒有這樣的作品嗎?題主這種問題會讓我誤以為題主有親日派的嫌疑哦。

問題四:國內如何也能創作出有這種水平的歌曲?

答:我的天吶!這首歌很牛逼嗎?我大中華連一首比這個水平高的作品都沒有嗎?我不信!請求評論區來大把案例!

買四送一:這種二次元歌曲,B站大把神人,何須舉例!作詞又好到哪裡去,我覺得比大神製作的《普通disco》差遠了……


聽了一遍,本曲曲風類似國內的古風。

同其他答主,沒感覺到多少令人驚訝。當然比普通的日語口水歌略優秀是事實,相對其他歌來說略脫俗。


提問方式有一種濃濃的高中閱讀理解的感覺


推薦閱讀:

寫一首「出版級」的音樂要多高的編曲水平?
流行音樂有哪些經典的和弦套路?
怎樣編出陰森的曲風?
耳鳴/聽力衰減在音樂圈中算常態嗎?
如何評價<惡魔城>的音樂?

TAG:音樂 | 歌詞 | 動漫 | 作曲 | 日本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