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詭異的失業率》這篇文章的方法論?
詭異的失業率_經濟論壇
文章的結論過於聳人聽聞了,我首先反對。這裡僅討論它的方法論。最後將1.5億農村老年人從全國適齡勞動人口中直接扣減的演算法是否科學?
謝謝 @尹小二 邀請,這篇文章毫無價值,整個論證過程,基本沒有對的地方。
2014年,全國16-59周歲的人口數為9.16億。這些人不是去讀書,就要去工作。如果讀不了書,也沒有工作,那麼他們當然就處於無業狀態。因此理論上,適齡勞動力-在校學生-全國就業人數,減出來的結果,就是無業人數。2014年的在校學生總數6936萬,其中高中生2401萬,中職生1802萬(老實說我之前真不知道原來中等職業教育的學生有這麼多),本專科大學生共2548萬,研究生185萬。而官方公布的全國就業人數為7.73億。注意,這個「全國就業人數」,包含了在鄉村從事農業生產的人數,因此這個數據會比我們後面會重點闡述的「城鎮就業人數」要高。
現在結果出來了:9.16億-6936萬-7.73億=7363萬。這算是使用官方數據簡單推算出來的我國宏觀上的失業總人數,是包含了農村和城鎮所有人口的失業數。這個演算法簡單易懂。按這麼算的話,我國2014年適齡勞動力的失業率為7363萬÷9.16億=8%,當然超出了7%的國際失業警戒線。
作者認為,從適齡勞動人口中減去學生和在業人口後,剩下的人口就是失業人口。這一段有兩個問題。
第一,中國的人口年齡結構、在校學生總數和在業人口總數來自三個不同的數據渠道,他們的口徑和誤差都有自己的特點,是不能簡單加減的。例如在業人口這個指標並不一定是15-59歲之間,60歲以上的在業人口還佔總在業人口的6.6%左右,還需要從總就業人口中扣除。第二,判斷失業人口的一個重要標準,是看這個未在業人口是不是有找工作的意願,有了工作機會是不是就能開始工作。如果一個人沒有工作意願,那麼他是不能算在失業人口裡的。很容易就可發現,這段計算,沒有考慮到60歲以下的退休人口。50歲剛過就提前退休,或跳廣場舞或打麻將或帶孫子孫女的大媽大爺,這批人不在少數,他們不應算在失業人口中。在適齡勞動人口中,除了在校和在業人口之外,還有幾類人口不屬於失業人口,他們是:1,家務勞動者、2,離退休人員、3,喪失勞動能力者。根據第六次人看普查,這三類人口,在16-59歲勞動適齡人口中佔9.8%。在50歲以上年齡段中,這批人佔比30%。不把這些人口去掉,無法計算城鎮失業率。
第二段:作者認為,從城鎮就業人口中減去農民工,剩下的數字就是城鎮戶籍居民的就業,而這樣計算下的城鎮戶籍居民就業20年沒有增加。這一段有兩個問題。第一,錯誤理解了農民工的含義。農民工,顧名思義就是從事非農工作的農民,和是否在城鎮就業沒有絲毫關係。以2014年為例,2.7億農民工,本地農民工有1.06億。這1億多人,沒有進行任何遷移,只是在農村從事非農就業,他們不應該算在城鎮職工範疇中。中國的「農民工」群體在迅猛增長。1997年農民工總數僅約7000萬,到2000年約為1.2億,2008年已經增加到2.25億,2014年更是達到了2.74億的規模。對應「城鎮就業人數」數據,1995年的城鎮就業人數為1.9億,扣除當年度7000萬農民工,有1.2億城鎮本地戶籍居民實現了就業。2000年的城鎮就業人數為2.32億,扣除當年度1.2億的農民工,還有1.1億的城鎮本地戶籍居民實現了就業。2008年城鎮就業人數為3.21億,扣除2.25億的農民工,只剩下9600的工作崗位留給了城市居民。
到2014年,城鎮就業人數3.93億,扣除2.74億的農民工,城市本地人的就業人數已經恢復到了1.19億的規模,這大概算是回歸到了1995年的美好時光。經過20年的經濟發展,各項產業蓬勃興起,中國從經濟破產的小農經濟國家變成了工業大國。城鎮就業人數從1995年的1.9億上升到2914年的3.9億,這意味著城鎮區域範圍內,新增了2億的就業崗位。而城市本地居民在就業問題上取得最大成就,竟然就是一次輪迴,毫無增長可言。這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發現:在這20年間,2億新增的工作崗位,全被農民工搶走了。或者可以這麼說:中國這20年的經濟增長質量其實非常低劣,只能為飢餓的農民工提供工作崗位,而無法為要求更高的城市居民提供工作崗位。
第二,對那些進行過遷移的1.68億農民工,他們雖然遷移了,但其中也有一批只是到其他鄉鎮從事非農勞動,事實上所在地仍然在農村。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那些戶口為農業戶口,且進行過遷移不在戶籍所在地工作,並且從事非農工作的「農民工」,有15%只是換了一個農村從事非農工作而已,這2500萬人仍然不在城鎮工作。
因此,如果要從城鎮就業人員中減去「農民工」,這些真正在城鎮就業的農民工也應當只有1.43億(2.74億農民工中減去1.06億本地農民工再減去0.25億換了一個農村工作的農民工)。按照作者的演算法,如果農民工的分布保持一致,在城鎮工作的農民工始終佔總農民工的一半左右,那麼留給城鎮本地居民的就業應當從1.9-0.7*50%=1.55上升到3.9-1.43=2.47億,共增加了9200萬城鎮本地居民就業。作者所說的城鎮就業「無法為要求更高的城市居民提供工作崗位」,純屬無稽之談。第三段作者的失業陷阱之一和之二兩段,大意是通過各種統計數字計算戶籍人口和外來人口的增長速度,研究不同地區的外來人口增長率,並說明這些大城市的外來人口增加很慢。這一段屬於根本對統計數字不了解的囈語。且不說外來人口在定義上是否能夠等同於農民工這個問題了,普查年份的常住人口數字,和非普查年份的常住人口數字就完全不可同日而語,非普查年份的外來人口增長,幾乎肯定是被低估的,不足為憑。具體可參考這篇文章中國的人口數據 - Clean Data - 知乎專欄,關於非普查年份的外來人口變動是如何被低估的。作者如果要計算不同地區的外來人口,需要等到2015年的人口變動抽樣調查,俗稱小普查完成之後才可計算。2010年佛山的戶籍人口371萬,常住人口719萬,常住人口數減去戶籍人口數,就是外來長期打工的農民工數量了,719-371=348萬;到2014年,佛山戶籍人口386萬,常住人口735萬,農民工數量計算一下是349萬。很明顯四年下來,佛山的人口規模增長非常緩慢,戶籍人口增長了15萬,而農民工數量只增加了區區1萬。
這一段的意思是,農村老年人口沒有保障,因此需要工作,於是我們要從就業人數中扣除這些要工作的農村老年人,這樣反推後就會得出更高的失業人數。這一段有三個問題:第一,農村並非沒有養老保障制度。2011年底,農村居民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人數就已經達到3.3億,其中領取養老金人數8525萬,2014年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5億,實際領取養老金人數1.4億,其中絕大部分都是農村居民。然而我們必須知道一個基礎設定:中國的農村戶籍人口沒有任何養老方面的福利制度,也不存在退休制度。我必須要強調的是:即便經過了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農村戶籍人口仍然佔總人口的絕對多數。這一點應該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目前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只更新到了2012年,但相信與現在也不會有什麼大的差異。2012年中國農村戶籍人口總數為9.7065億,當年度全國總人口為13.5404億,農村戶籍人口佔比達到驚人的71.7%!按照這種比例計算,2.12億的老人,其中有1.5億生活在農村,他們必須要依靠自己的雙手勞動來掙錢養活自己,在官方統計上,也仍然將他們視為勞動力,納入就業人口統計。
……現在回歸到第一章的失業人口計算公式:失業人數=適齡勞動人口數-在校學生-全國就業人數。這一次我們要算得更加精細。2014年中國16-59歲的適齡勞動人口為9.16億,在校學生為6936萬,全國就業人數為7.73億。但是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全國就業人數中其實包含了1.5億的農村老年人,既然我們在計算16-59歲的適齡勞動力的就業情況,這部分人我們當然要從全國就業人數中扣除出來。
第二,戶籍性質和實際居住情況幾乎已經沒有關係。雖然農業戶籍人口佔總人口7成,但並不意味著住在農村的居民也有七成。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60歲以上人口中,有55%住在農村,約有1.24億。隨著城市化進程,這個數字在今天只會更低而不會更高,所謂1.5億農村老年人,是大大高估了農村老年人口。
第三,大部分農村的老年人並未被納入總就業人口的範疇。而且,作者在這個時候想起從總從業人口中減去老年勞動力,為時已晚,我們在這個回答的第一段就已經將這個問題考慮進去了——60歲以上的在業人口佔總在業人口的6.6%左右。總結現在,讓我們來教會作者如何進行基本的運算。如果這名作者真的想用這種捨近求遠的方式來計算失業人口,正確的步驟應當是:首先將9.16億勞動年齡人口打九折,除去那些不在校也不打算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勞動年齡人口人口,等於8.24億。再從8.24億人口中,減去6936萬在校學生,得到7.55億有工作意願的勞動年齡人口。
然後將7.73億就業總數乘以93.4%,扣除老年就業人口,得到7.22億勞動年齡人口的就業總數。最後從有工作意願的7.55億勞動年齡人口裡面扣除7.22億已經在就業的勞動年齡人口,得到3300萬失業人口。3300萬除以9.16億,等於3.6%,與這名作者一開始的疑問「為什麼統計局公布的城鎮失業率長期穩定在4%左右」相比沒有任何矛盾。更別說失業率本來的分母就不應該是勞動年齡人口總數了。當然,這個答案不是想說統計局給出的數字沒有問題,也不是說失業率就應該等於3.6%。我的主要意思是,憑這點概念不清的三腳貓功夫就號稱找到了統計局公布數字的漏洞,咳咳,還差得遠。謝 @尹小二邀請。
我並沒有看第二章,僅僅看了第一章,感覺是,有可取之處,儘管這些可取之處是人人都知道的,但是掩蓋不了經濟學常識的匱乏。
先說可取之處。官方數據長年穩定在4%左右,完全無視經濟波動。按照我黨的說法,無論經濟增速是此前的20%還是目前的7%,反正失業率就不會變,就是4%。
這是真的。詳細的官方數據是這樣的:
中國的失業率數據常年維持在4%的水平,主要原因是中國目前統計的失業率為登記失業率,但是誰都知道這個東西完全不靠譜。現在來看一下他的演算法,有這麼幾個根本的錯誤:- 失業率並非 失業人口/總適齡勞動人口,而是 失業人口/勞動參與人口。什麼意思呢?比如一個30歲的適齡勞動女性,在家當全職太太,那麼她屬於『不在勞動力市場』因而不應該被算作分母。
- 一般失業率計算為城鎮失業率,因為農村、農業人口的就業情況說不清楚。在家種地算不算就業?農村的家庭主婦我想應該更多吧?他們也會參與農活,算失業、就業還是退出勞動力市場?
- 如果文章作者對官方失業率數據不信任,為什麼要信任官方的就業人數數據?我猜想按照官方的就業人數數據,使用以上的失業率的嚴格定義計算出來的失業率數據,官方應該不會給自己打臉的。所以這位作者算了半天,等於用一個本身不靠譜的數據替代了另外一個不靠譜的數據,非常不靠譜。
至於靠譜的失業率數據,其實已經有人在核算了,所以失業率數據的問題上,也並非是這位作者所說的「研究禁區」。比如我在我的公眾號和專欄都推過我們學校馮帥章老師以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胡穎堯老師以及Robert Moffit的文章:中國失業率與勞動參與率的長期趨勢 / 中國失業率與勞動參與率的長期趨勢 - EconPaper - 知乎專欄。他們通過使用國家統計局的住戶調查數據已經的到了一個相對更可信的結果,有興趣的可以去看這兩篇文章。
這裡可以先貼一下他們的結論:手機回答,給丞相簡單說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關於失業率的作用和意義。失業率實際上不是一個經濟周期指標。傳統的初、中級宏觀經濟學簡化地將失業率描述為經濟周期指標。但實際上失業率是一個「」居民福利指標「」。簡單來說,政策擔心「」想找工作的人「」找不到工作,而不想找工作的人失業,是不影響居民福利的。政府的宏觀政策更多考慮居民福利,這很容易理解。例如美國失業率(U6)統計定義,分母是4周內找過工作的人,分子則是其中沒有找到工作的人。而長期失業人口沒有重新尋找工作的意願和能力,導致了失業率數據的序列正相關(宏觀經濟學稱為失業回滯現象)。因此,相較於實際經濟周期有較強的滯後性。如果丞相擔心的是統計出的失業率跟經濟走勢不符,大可不必擔心,連統計部門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預計就要推出中國版的非農就業數據。這個數據的周期同步性要強得多。至於勞動供給問題,可以查一下人社部統計調查的勞動供求數據,求供比例很早就開始高於1,也就是說勞動力早就處於供不應求狀態。按照你轉的文章的統計方法,失業率當然是下降的(12年後,適齡勞動的絕對人口開始出現下降)。這也是這種統計方法的可取之處(至少從結果上)。至於失業率統計的方法論,可以看看美國勞工部U1至U6的各項統計方法。從準確性角度看,雖然有需要推敲的地方,但大體上反映了勞動力市場的狀況,總比登記失業率好。補充下對於宏觀經濟政策的看法。從充分就業的角度來說,刺激的必要性真心不大,去產能去槓桿才是關鍵。我只知道我們在統計上報城鎮登記失業率的時候,是先看年初政府定的目標管理責任書中的預計數值,倒推出來的,而且一般還要比那個數值略低一點。以往多年都是3.5%,最近幾年是4%。就業人數,同理可得,只是要做得比目標高一些,以示工作成績。
只能匿了。
中國的失業率全是偽造+一些扭曲的演算法算出來的,目的是為政治服務。
--------中國因為是社會主義國家,所以社會上企業數量不夠,因為開企業的會遭到相關部門的打壓,這也導致沒足夠企業吸納就業人口。 另一方面,企業全部都沒錢的佔大多數,一是中國人消費力低買不起企業的東西,二是國家扣企業很多稅又不給企業投資和貸款,全給外國人了。這導致中國人工資上不去,就業人也少。推薦閱讀:
※為什麼需求曲線的橫坐標是數量,縱坐標是價格,為何不反過來?
※如果一個國家把自己和其他國家隔離開來,其狀況會變得更好嗎?
※什麼是投票悖論 (Voting paradox)?能否舉例說明?
※張五常是不是經濟學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