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士多德在批判柏拉圖的「理念論」時所說的的「第三者」究竟是什麼意思?

汪子嵩的三卷本《希臘哲學史》里是這麼寫的:

我是這樣理解的:假定諸多大的事物在一起,共有一個同名的「大」的idea;可把這個「大」的idea和另一些大的事物放在一起時,又可以有第二個共同的同名的「大」的idea,這樣的過程可以無窮後退,得到無數個「大」的idea。可是這樣無窮後退會有怎麼樣的結果以至於被批判呢?有點不能理解,求大神解答。


維基上有解釋………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Third_man_argument

另外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plato-parmenides/#SocSpeTheFor128

也有比較詳細的解釋。

這個……不是常識能解的,需要了解柏拉圖對於相說過什麼【或者找個總結哈哈哈~~

搬運維基的~~

柏拉圖提出的「相」需要遵循許多規則:

「One-over-many: For any plurality of F things, there is a form of F-ness by virtue of partaking of which each member of that plurality is F.

對於多個某屬性的物體,是由於參與(?)了這個屬性的相才有這個屬性。

Self-predication: Every form of F-ness is itself F.

某個屬性的相自身也有這個屬性。

Non-self-partaking: No form partakes of itself.

一個相不參與自身。

Uniqueness: For any property F, there is exactly one form of F-ness.

對於一個屬性,有且只有一個相。

Purity: No form can have contrary properties.

相不能有矛盾的屬性。

One/many: The property of being one and the property of being many are contraries.

單/多:單和多的屬性相矛盾。

這一部分沒寫,但是後面寫了,參與多個相的事物自身有多的屬性。

Oneness: Every form is one.

所有相為單。」

沒中文版,湊合看這個翻譯吧…………

繼續搬運(?ω?)ノ

有幾個大的物體,由one-over-many可知有一個大之相,稱為L1。

由self-predication可知L1也是大的。

把L1跟前幾個物體放一塊兒,可知還有L2。

因為L1參與L2,由non-self-partaking可知L1=!L2。

但是L1和L2都是「大」這個屬性的相,這就違反了uniqueness。

之後還可以得到L3、L4等等不同的無限大之相,並且這些大之相都參與了多個相,因此有多的屬性,這就違反了oneness。

好了搬不動了( ̄O ̄;)


文學中的比喻修辭可幫助你理解。文藝復興詩歌中讚美人時喜歡將其比喻成玫瑰,太陽,金銀等。其實上述四種都是自己那一種類中的「相」,或者「王者」。玫瑰為花中之王,太陽為星辰之王,金銀為金屬之王。用一類的王者比喻另一類王者,形成了讚美。

但是有些偉大的作家並不喜歡這樣比喻,比如莎士比亞。他認為比喻就是在破壞「人」在所有類別中「相」的地位。所以十四行詩第十八首,他問:我能將你比作夏日嗎?你更可愛,更溫和。十四行詩第一百三十首:我愛人的眼睛絕不像太陽。跟亞里士多德反柏拉圖,是不是異曲同工之妙?


這每一個」大之相「都是實存的前提下,就有矛盾。如果是從具體事物抽象出來的,就沒有問題。


因為古希臘人對無限有恐懼。。或者保守一點說,是亞里士多德對無限有恐懼。亞里士多德不承認無限存在是出了名的,在數學史上也有一筆。而且根據柏拉圖把第三人論證寫進其著作《巴門尼德篇》里,可以說至少柏拉圖也有點恐懼。


推薦閱讀:

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哪個譯本比較好?
如何理解Schlegel說的「每一個人天生不是柏拉圖主義者就是亞里士多德主義者」?
亞里士多德的成就有多高?
邏各斯與努斯的關係?
柏拉圖,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三人的哲學思想差異在哪?

TAG:柏拉圖Plato | 亞里士多德Aristot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