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一個現代國家「埃及(瑪雅、阿茲特克、印加)」王朝化?


將一個現代國家王朝化,其實只需要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就夠了。大危機下人們會不自然的銷毀自我個性奔向集體意志。

以下轉載自網路:

政治學中有一個經典的定理,即「專制只需要1分鐘」。

試想一下,您乘坐的遊艇失事後漂泊在大海上,在生活配給缺乏的情況下,會發生什麼?

1、每個人的私人物品會被要求集中起來並統一分配——私有制瞬間消失了。

2、船長、大副、大管輪等具備航海和危機處理技能的船組人員會成為遇難者的核心,他們會發布危機命令,並帶領驚慌失措的乘客執行這些命令——絕對領導現了。

3、基於之前的了解甚至是慣性,船組成員都會聽命於船長的——領袖出現了。

4、船組成員具備的技能是讓大家擺脫死亡的唯一希望,船組也會不斷地去強化這種希望——統一價值觀(或者說信仰)出現了。

5、船組人員一定比普通乘客更了解輪船和生活資料的狀況,由於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有些信息會對乘客保密——信息壟斷出現了。

6、船組人員基於事故之前的工作配合建立了信任,決策會在船組內部提出、討論、通過——獨裁出現了。

7、船組人員會在乘客中選拔吸收一些有才幹的人,以執行船組的命令,而吸收誰由船組說了算——選舉權喪失了。

8、為了更好的執行管理,船組會在乘客中物色一些人選,並讓這些人說服其他乘客服從管理,交換條件是這些人能夠得到額外的配給——群眾控制和利益集團出現了。

9、利益集團為了穩固和傳承他們的權力,就自然而然地形成新的權力階級及制度——王朝誕生了。

舉例:電影《浪潮》:我們離獨裁只有7天

《浪潮》的故事改編自發生在美國的真實事件,講述了一場名為「浪潮」的微型極權主義運動從遊戲般的開場、到野火般迅速蔓延、再到不可名狀 的狂熱、直到最後死的死、抓的抓,落得慘淡收場的全過程——好在這只是一個德國高中里的課程教改實驗,使得觀眾們得以較為從容的全盤審視之。不過管中窺豹 也能以小見大,整個《浪潮》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縮微樣本,生動的說明了極權主義運動的淵藪及其特性。

《三體》中末日之戰倖存下來的「企業號」戰艦,只用了短短5秒,就從民主走向專制,大危機下人們會不自然的銷毀自我個性奔向集體意志,所以從民主到專制只需要一場波及全體的災難


題主啊,古典文明建立的「巨大工程」,不是就為了讓王一個人開心的。

法老給自己修金字塔、建神廟、雕巨大的塑像,不是因為好玩,而是為了宗教目的:維繫法老這種cult.

這個cult說,法老是人間的神,法老因此有合法的分配資源、使用暴力、實行統治的權力。另一方面,這種王制又有很濃的道德色彩(ethical kingship):法老肩負著維持Ma"at (秩序、正義),驅除Isfet(混亂、邪惡)的責任。他不僅活著的時候要維繫maat,死後他的靈魂通過正確的葬禮儀式得以重生,還需要繼續守衛著這片土地。 而法老維持maat,不是為了他自己,而是為了每一個人的利益。

這是埃及的核心神話,是維持社會的鋼筋。只有所有人——包括法老自己——都相信這個神話,這個社會的機制才能運作下去,法老才會想著治理國家時要遵照正義的原則,臣民才會接受法老統治的合法性,官吏、貴族不至於成天想犯上作亂。

或者說,這就是Ideology, 是維繫社會秩序、使社會機構合法化的意識形態。

而金字塔、神廟、塑像,都是為了鞏固和維持這個ideology,消耗了巨大人力的大型建築,複雜的宗教儀式,令人們心生敬畏,讓他們相信合乎每個人身份的喪儀確實有法力讓人復活,相信法老確實與普通人不同,有資格統治。

一旦這種ideology 崩潰,這個社會的秩序也就搖搖欲墜了。這並非是件好事。官僚僭越禮制,使用法老的葬儀;中央政府失去權威,國家分裂,戰亂頻頻,人民陷入貧窮。這就是古埃及第一中間期發生的事。

那些金字塔這類看似「勞民傷財」的公共建設, 無非就是為了維繫ideology——那個能justify 現有社會秩序和統治模式,justify 現有的政治/司法機構和生產關係的ideology.

在現代社會,我們不修金字塔,也不相信法老是神了。

但現代社會真的已經沒有ideology了么?

按照霍克海默和阿多諾的說法,ideology 不過是換了種形式,不再通過假話連篇的propoganda,而是通過娛樂來控制我們,馴化我們,讓我們接受甚至是熱愛現有的統治,主動地給自己洗腦。這種統治變得更隱微、更巧妙,也更令人無法逃脫。

而且,正像我政治學教授講「高貴謊言」時說的,我們也沒有擺脫基於身體的崇拜。

我們嘲笑所謂的divine kingship,因為我們知道法老也是人,也有23對染色體,他的血統並不能讓他成為神;就像我們嘲笑柏拉圖,因為我們不相信有些人的靈魂中摻入了金銀。

但難道我們不相信,因為某些人具有某些生理特徵,他們就更應該統治么?

這個社會上不是仍然有很多人相信,因為有一些人兩腿之間懸掛著一個迷之物體,他們就比兩腿間空蕩蕩的人更有資格統治么?

不是仍然有很多人相信,因為有一些人皮膚是淺色的,他們就比那些有深色皮膚的人更有資格統治么?

與其問我們如何「後退」,如何「回去」,或許我們應該先問:「我們真的離開過么?我們和他們,真的有那麼不同么?」

還是說,在某種意義上,其實我們一直都在那裡。他們就是我們。


通過伊斯蘭


民主需要法制精神和公民獨立自主意識的培養,但是獨裁卻只需要7天。

以下為一部冷門但令人震撼的電影,想必是符合題主的答案要求。

《浪潮》:我們離獨裁只有7天

導演: 丹尼斯·甘塞爾

編劇: 丹尼斯·甘塞爾 / Peter Thorwarth / Todd Strasser

主演: 約根·沃格爾 / 詹妮弗·利奇 / 馬克思·雷邁特 / 克里斯蒂安妮·保羅 / Frederick Lau

類型: 劇情 / 驚悚

官方網站: konsoleH :: Login

製片國家/地區: 德國

語言: 德語

上映日期: 2008-03-13

片長: 107 分鐘

又名: 惡魔教室 / 波浪 / 揮手禮 / The Wave

IMDb鏈接: tt1063669


《浪潮》的故事改編自發生在美國的真實事件,1967年4月,加州帕洛阿爾托市庫柏萊高中的歷史老師羅恩·瓊斯為了讓學生們親身體會到納粹極權運動的恐
怖,他大膽的設計了一個實驗,讓學生們模仿納粹黨徒,在班裡發起了一個微型的極權運動,沒想到幾天之後,就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加入其中,大家逐漸陷入一種難
以自拔的極權狂熱中,瓊斯的班級簡直成了一個微型的納粹「飛地」,直到最後瓊斯給學生們播放記錄納粹暴行的圖片,驚愕的學生們才戛然而止。這個別具一格的
社會學實驗驚世駭俗的證實了極權主義與普通人生活之間的某種必然關係,2008年,年輕的德國導演丹尼斯·甘賽爾將其改編成電影《浪潮》搬上了銀幕,除了
把地點從美國換到德國以外,基本上保持了整個事件的真實性(當然結尾與真實情形大相徑庭)。此片一出,立即受到無數影迷追捧。甘賽爾素來以探討政治體制與
個人之間的關係為長,2004年他就推出過《希特勒的男孩》,此番重操熟悉的題材,在表現力上也是更上一層樓。

《浪潮》一片在六天內講述了一場名為「浪潮」的微型極權主義運動從遊戲般的開場、到野火般迅速蔓延、再到不可名狀
的狂熱、直到最後死的死、抓的抓,落得慘淡收場的全過程——好在這只是一個德國高中里的課程教改實驗,使得觀眾們得以較為從容的全盤審視之。不過管中窺豹
也能以小見大,整個《浪潮》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縮微樣本,生動的說明了極權主義運動的淵藪及其特性。

一、意識形態特性


《浪潮》有一個百無聊賴的發端:老師文格爾教了不想教的課,學生們聽得乏味,老師教得更沉悶,於是文格爾才想出了這麼個點子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當故
事剛剛開始的時候,「浪潮」運動還未成型,談不上什麼像樣的理念甚至綱領,但是隨著運動的發展,學生們越來越沉迷其中,而那種對普通學生的吸引力,已經越
來越具有極權主義意識形態的特點。當然,《浪潮》中的主人公只是中學生,當他們談論為何會加入「浪潮」運動時,往往會把與家庭的疏離、對現實生活的厭倦聯
系起來——關於後者,觀眾們不難注意到有一場在酒吧里談話的戲,當學生們聊到「谷歌上被搜索最多的是帕麗思·希爾頓」時,他們對整個當代社會的「墮落」和
不滿溢於言表。


於是乎,「浪潮」成為孩子們的庇護所。其實從哲學上講,絕大多數人都有拒斥偶然、追求某種終極萬能解釋規律的傾向。因為人們往往無法獨力面對這個黑暗、荒
誕的世界,所以,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生來傾向於各種意識形態,因為他們將事實解釋為只是一般規律的一個具體例子,否定事物的巧合,發明了一種適應一切
的萬能解釋,假設它是一切偶然事物的根本。」【1】

孩子們或許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他們的表現卻生動的說明了他們對於萬能意識形態的趨向——這簡直是生物
本能式的反應。當然,「浪潮」畢竟不是一個完整的極權主義運動,所以內中的意識形態特性還處於原始的萌芽階段,但這種萌芽階段的極權主義意識形態已然爆發
出對個中成員洗腦式全方位操控的致命能量。


學生們對於「浪潮」的反應並不相同,有人不屑,有人退出,有人加入,有人反對,也有人死心塌地的為「浪潮」迷狂。以蒂姆為例,這為可憐的男孩最後坦誠「浪
潮」就是他的生命(他也為此搭上了性命)。片中對蒂姆的背景未多做交待,我們倒是可以看出他的家庭不是很幸福——當他在飯桌上高談「浪潮」的「偉大魅力」
時,他的父母甚至都沒打算認真聽下去(不幸的是,這似乎是當今家庭中代際交流的常態)。當然通過同學們的對話我們可以推測出蒂姆有些精神不穩定:偷拍女生
照片、私藏槍支、謊稱與別人的家人關係等等,而他通宵在文格爾老師家門外守候,更是令人有些不寒而慄。其實這些戲分就表明了蒂姆的弱勢處境,如果把全班看
成一個小社會的話,蒂姆無疑處於最底層,他的生活中缺少最基本的關愛(例如經常被小混混欺侮)。由是,我們就不難理解蒂姆最後的瘋狂了,那些在觀眾眼裡侮
辱常識的無稽之談,在蒂姆心中卻是金科玉律——蒂姆沒辦法,只有在這種(被他想像出的)極權主義意識形態神話中,他才能找到起碼的自尊,而他最後的虛妄
「犧牲」也成就了他對這種意識形態的完美臣服——對蒂姆來說,常識已經失效了。如果將「浪潮」鏡像般放大對照於整個社會,蒂姆無疑是那些遭受社會不公、個
人基本權益無法伸張的弱勢群體群眾的縮影,對於這些弱勢群體群眾來說,「他們在精神上和社會上無家可歸的情況下,就無法以一定的尺度來深刻洞悉任意性
與計劃性、偶然性與必然性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或者面對混亂的發展和完全任意性的衰落,或者服從於最嚴格的、異想天開的意識形態虛構的一致性,群眾可能
永遠只會選擇後者,隨時以犧牲個人來作為代價——這並不因為他們愚蠢或邪惡,而是因為在總體的災難中,這種逃避至少給予他們一種最低限度的自尊。」【2】

也就是說,人性中本來就有對意識形態的趨向,在蒂姆這又被他所遭遇的種種不幸給放大了,二者相結合,便有了蒂姆對極權主義「浪潮」的迷狂。

值得注意的是,蒂姆在「浪潮」實驗中只是極少數,但在一個整體不公、而且這種不公還在日益擴大的社會裡,蒂姆代表的就是千千萬萬的普通群眾了。

以上來自《浪潮》:極權主義的起源

上海報

二、組織特性


短短一個星期內,「浪潮」當然不可能發展成完整的極權主義組織,不過從影片的內容來看,「浪潮」已然呈現出某些明顯的極權主義組織特性。總的來說,「浪
潮」還不是極權主義運動的核心政黨類組織(精英組織),而是類似於某種「前鋒組織」(例如納粹的衝鋒隊和希特勒青年團)的類型。如果我們把文格爾老師看作
是「浪潮」運動的極權主義獨裁領袖,蒂姆、或許還有最後揪著馬爾科上台的那幾位同學可以算作是運動的核心成員,那絕大多數「浪潮」的參與者其實都只是同情
「浪潮」或者被其神秘魅力吸引的「前鋒組織」的成員。


孩子們其實都是以很私人的理由加入「浪潮」的,有些女孩可能是為了看帥哥,而卡蘿的弟弟則是為了耍酷——當他守在門口阻止非「浪潮」成員進入時,他顯得那
么的趾高氣揚。不過我們決不能小看這些前鋒組織成員的作用,「前鋒組織環圍著運動成員,像一堵保護牆,將他們和外部的正常世界隔開;同時,它們又組成一道
返回正常狀態的橋樑,若非如此,運動成員在掌權之前的階段就會覺得,他們的信仰和那些普通人之間、自己的虛構謊言和正常世界之間,差異太大。」【3】

所以說,正是「浪潮」突出的前鋒組織特性,蒂姆這些核心成員才會在極權主義的溫室里茁壯成長——蒂姆們建立了「浪潮」,然後又被「浪潮」裹脅並被與外部正常世
界隔離開來(事實證明,互聯網並不是總能起到有效溝通作用的)。當然,對於極權主義運動來說,一個獨裁的領袖不可或缺,「領袖處於運動的中心,是使整個運
動運行不息的發動機。」【4】

但是在片中我們可以看到,作為「浪潮」的發起者和領袖,文格爾老師其實有點遊離於運動之外——他一開始純粹把這看成了一場課
堂教學遊戲,沒有太過認真,只是後來發現事有蹊蹺,才現身制止。不過從某種意義上說,文格爾的態度客觀上也符合了他作為「浪潮」的神秘領袖的氣質——極權
主義的獨裁領袖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籠罩在神秘主義的光環中。而蒂姆主動找到文格爾要做他的保鏢,更是凸現了領袖處於運動中心的重要性——我們完全可以想
像出這樣一個眾星拱月式的極權主義組織層級,不過我們也得慶幸文格爾一言九鼎的獨裁權力,若不是他的正常,整個「浪潮」不知要瘋狂到何時為止。

「浪潮」的另一個特點則是與黑社會的趨同,事實上,極權主義運動曾被稱為「光天化日之下建立的秘密會社」【5】。

而在片中也多次出現了「浪潮」
與黑幫對峙的場面:一開始是蒂姆被小流氓欺侮,「浪潮」成員前去解救,到了後來黑幫份子前來尋仇,「浪潮」卻已經有了異乎尋常的凝聚力——當蒂姆拿出模擬
槍時,曾經不可一世的黑幫落荒而逃——此時的「浪潮」在黑幫的眼裡已經幻化成另一個新近成立的狂熱到不可理喻的黑社會組織了。而另一個有趣的細節是,黑幫
們往往黑衣黑褲,身上雕龍畫鳳;而「浪潮」則是以白襯衣為制服,而且沒有紋身的要求——這種看起來清爽無害的外型卻成為了比黑幫更恐怖的溫床。


極權主義秘密會社喪心病狂的敵視它的外部世界,「政黨和一般的公開社團只認為那些公開反對它們的人是敵人,而秘密會社的原則一向是『凡是不公開表明歸屬的
人都應排除在外』。」【6】

所以,我們看到片中的錫南半開玩笑的說買來的冰淇淋只給「浪潮」的成員吃時,其實就暗合了這種組織特性。同時,影片也清晰的描
述了「浪潮」樹立「敵人」的發展過程:當文格爾老師的「浪潮」動議一開始效果不佳時,他號召全班同學一起踏步,並聲稱「要樓下學習無政府主義課程的班級吃
灰」時,得到了學生們最熱烈的一致歡呼——顯然,文格爾巧妙的樹立起了一個「敵人」,正是這個「敵人」的存在給「浪潮」運動結結實實的打了一針雞血。而隨
著運動的發展,「敵人」的範圍迅速擴展,越來越符合極權主義運動普遍敵視外界的特點。

「浪潮」的標誌也成了片中的另外一場重頭戲,當孩子們滿大街塗鴉「浪潮」標誌時,他們獲得了極大的快感,殊不知,這也是極權主義運動的典型特徵
之一。一方面,極權主義和黑幫一樣都是非常重視儀式的,「秘密會社與極權主義運動之間最吸引人的相同點是儀式的作用。在這一方面,莫斯科紅場上的遊行在性
質上與紐倫堡的慶祝政黨生日的盛大禮節完全一樣。在納粹儀式的中心是一面所謂『鮮血的旗幟』,布爾什維克儀式的中心是列寧的遺體,兩者都在儀式中注入崇拜
偶像這一強有力的因素。」【7】

由此我們就不難理解,「浪潮」的揮手禮構成了這場微型極權主義運動儀式化重要的組成部分,當「浪潮」的成員們山呼海嘯著一
同將右手在胸前擺出柔和曲線時,傳達出的意味卻是沾染著血腥氣的強硬。不過「浪潮」的偶像總是缺席——好男人文格爾老師一下班就迫不及待的回家陪老婆,於
是,另一個規律起作用了——「『偶像』只是一種組織手段,在秘密會社中常用,也常用於以可怕的、令人恐懼的象徵物來威嚇其成員保守秘密。」【8】


「浪潮」需要一個作為偶像替身的象徵物時,蒂姆設計那個的抽象標記就起到了這個作用。明白了這一點,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蒂姆冒著生命危險要把「浪潮」
的標誌塗抹到一棟未完工的大樓外部(雖然從生活邏輯上講這有點不合常理)——此舉標誌著「浪潮」的象徵物威嚇作用達到了頂點。而另一個有趣的細節是,雖然
蒂姆總是在「浪潮」的標誌旁加上一兩把手槍,但真正被「浪潮」成員廣泛接受並傳播的標誌卻只是一個抽象的海浪圖形,看來,這種「象徵物的威嚇」無須直觀的
圖形聯想即可達成作用。

三、策略特性


「浪潮」是一場實驗(幸虧這只是一場實驗),整個過程基本上處在文格爾老師的全面控制下(雖然為了增強戲劇性甘賽爾修改了結尾),不肖說,這個實驗的結果
就是使得善良天真的同學們一步步邁入邪惡的深淵,當蒂姆舉槍自殺、馬爾科被眾人揪斗的一幕出現時,「浪潮」的邪惡被渲染到了最高潮。於是,觀眾們似乎看到
了一場經過精心設計的誘人作惡的騙局、一個被看似毫無危險的小遊戲包裹起來的陷阱——在這場騙局中,某種巧妙的策略被順利的實施,然後將孩子們一個個
「請」入了圈套。

誘善人作惡需要高明的策略,在總結關於權威服從的心理學實驗時,社會心理學家津巴多指出,權威(極權主義)引誘普通人作惡需要以下十個特點或者條件【9】

(1)營造束縛性的契約關係。在現實世界中,契約形式便是入組織的宣誓、保證服從上級,等等;

(2)設計「有意義」的角色。通常這一角色具有某種先入為主的正麵價值和自然行為模式;

(3)制定保證服從的基本規則:試驗規則或者組織紀律;

(4)裝飾起冠冕堂皇的說辭;

(5)預留推卸責任的後路。在現實世界裡,上級說了算,群眾緊跟就是正確;

(6)誘人步步陷入;

(7)加害程度逐漸加強,不知不覺地一點一點增加;

(8)悄悄從「正」轉「邪」;

(9)高築有進無退的門檻,不讓參與者有退出的機會;

(10)強調宏大的高尚理想。


對照津巴多總結,我們不難發現,整個「浪潮」運動完全符合以上的策略特性。津巴多先生提的這十條略有一些重複,我們合併一下同類項,(6)(7)(8)全
是「溫水煮青蛙」式的蠶食策略;(1)(3)(9)是營造剛性的退出障礙;(2)(4)(5)(10)則都是在心理意識形態的層面打開極權主義的缺口。
這三大特性無疑也在「浪潮」中體現得淋漓盡致。當然有一些特性是通過別的方式呈現的:例如(9)本是不存在的,但是某些成員卻臆想出了這種門檻——蒂姆之
死是最好的明證;(2)(5)則是由文格爾老師的天然身份所承擔起來;(10)無疑是被學生們對家庭的疏離和對社會的厭惡所建構的。但不管怎麼說,津巴多
總結的這十條策略切切實實的貫穿於「浪潮」中,文格爾無意間也成了經由這些策略一手導致校園慘案的罪魁禍首。

四、個體特性


一個個普通的德國蘿莉和正太,怎麼好好的就成了極權主義的惡魔?這個問題直指極權主義研究的中心環節。針對這類問題,社會心理學家斯泰納曾經提出過一個
「沉睡者」的概念,來指代正常情況下蟄伏,但有時卻被喚醒的殘酷的潛能。斯泰納進一步指出:「在某種程度上,所有的人都是沉睡者,以至於他們都有一種在特
殊條件下能被觸發的暴力潛能。」【10】

基於此我們可以做出判斷:文格爾的班級里全是一群「沉睡者」,他們的暴力潛能被「浪潮」所喚醒,導致他們一步步滑
入惡的深淵(好在最後有「領袖」的懸崖勒馬)。


這個概念或許會令我們有些沮喪,不過面對人性中本來的「邪惡」就是面對這個荒誕、無常的世界的一部分。唐僧西天取經後在河裡打翻了經書,後來放於大石頭上
晒乾後取下,結果發現經書破損,唐僧一時心急如焚,不過孫悟空卻轉轉眼睛告訴師傅:天地原本殘缺不全,這記載天地真義的經書,自然也應是殘缺不全的。聽聞
這話,唐僧很快轉怒為喜。孫猴子這話看似簡單,卻說出了存在主義哲學家們皓首窮經一輩子才悟出的道理。不過說來容易做來難,當我們在現實中一次次傷心失望
以致有些絕望的時候,殊不知已經在心中給「惡」留下了一席之地。一旦社會動蕩,有野心家利用之,極權主義的災難很快就會席捲而來。人是「沉睡者」,但這並
不意味著我們無能為力,事實上,即使在最黑暗的極權主義作惡之時,總有一些人,他們身體中被喚醒的不是惡,而是善——正是有這些獨力面對黑暗極權,勇敢而
又清醒的抵抗的人們的出現,「沉睡者」這個概念才有意義——如果人人都是「沉睡者」,都是極權主義罪惡的天然同盟,那「沉睡者」這個概念也就泛化到沒有特
殊指代可言了(從這個意義上講,超驗的道德似乎成了極權主義社會中正義之士唯一可以依靠的基石,也正因為此,雅斯貝爾斯才會說「納粹統治下的德國是一座監
牢……牢門一旦關閉,從內部打破監牢便不再可能」【11】
)。


《浪潮》中的卡蘿就是一個「抵抗者」的代表,當周圍的同學、甚至自己的弟弟都逐漸被「浪潮」捲入其中時,卡蘿始終保持著難得的清醒——當然卡蘿也耍過小孩
子脾氣,譬如她對舞台劇排練的曠工。不過卡蘿始終沒有放棄,她開始個人印製反「浪潮」的傳單在校園裡散發(看到卡蘿一個人的身影在漆黑的校園裡小心翼翼的
穿梭時,我們很容易聯想起「白玫瑰小組」)。卡蘿的努力不是沒有作用的,她起碼讓自己的男友馬爾科意識到了事情的荒謬與嚴重性,而清醒的馬爾科找到文格爾
老師,才促使文格爾下決心結束這一切——當然,不得不指出另一個令我們有些沮喪的事實:如果不是有個正常的「領袖」,「抵抗者」們的努力基本上是徒勞的。
不過當極權主義的幽靈還沒有翻雲覆雨時,「沉睡者」概念卻可以時時刻刻的提醒我們:為自由民主之善——儘管它看起來有那麼多缺點,切莫為極權主義之惡——
儘管它表面看起來如此的輝煌美好。

必須讓我們體內的「沉睡者」永遠沉睡下去,這樣我們永遠不會知道我們體內被喚醒的究竟是善還是惡,而這種無知卻是我們的大幸。

五、文化特性


極權主義「浪潮」的文化特性就是:沒有文化特性——這是針對「文化決定論」(特殊的文化造就了特殊的極權主義運動)來說的。《浪潮》的故事原型本就是對
「文化決定論」最有力的反詰——很多人原本以為只有反猶傳統深厚(事實上德國並不是歐洲反猶最激烈的國度)而且飽蘸著容克軍國主義氛圍的德國才會醞釀出納
粹的極權主義暴行,但瓊斯的實驗卻讓我們口瞪目呆——一旦制度允許,再加上有人鼓動,極權主義運動會在每一個地方迅速成型。而甘賽爾在影片里也有意無意的
凸現了對「文化決定論」的反駁:《浪潮》一再渲染的是文格爾班級里孩子們的普通生活,他們泡妞、聽搖滾樂、泡吧,跟一般的當代城市年輕人沒什麼區別;而且
這些孩子們總在討論「全球化」概念(這一概念也成了「浪潮」升溫的催化劑),實際上觀眾們也可以得到暗示:這是一群在全球化時代長大的孩子,他們沒有特殊
性,也並沒有特殊的文化造就特殊的他們——事實上,在全球化日隆的今天,全球青年亞文化的同質性也益發明顯,一個柏林的高中生和一個上海的高中生可能從穿
著到喜好上都如出一轍:牛仔褲、T恤衫、可口可樂、互聯網、奧斯卡、MTV、NBA……再沒有比用「特殊文化」來硬性的區分時下的年輕人更荒謬的事了。


所以,當蒂姆燒掉自己的阿迪達斯運動衫時,他不是在告別某種「德國文化」或者「西方文化」,而是向正常的社會告別——甘賽爾從隆隆火焰後拍攝蒂姆的迷離眼
神,不禁使人想起納粹的焚書事件。當然我不是說沒有地域文化的區別,只是這種區別微弱到不足以構成造成極權主義的決定性因素——即使有不同的文化,美國的
實驗和德國的歷史其實已經證明了整個西方世界都有這種極權主義的危險(東方還需要證明嗎?),所以「文化決定論」實際上已經失效了。

此外,「文化決定論」還不得不面對一個時間性上的尷尬悖論:如果要證明陷入極權主義狂熱的某一代人是被特殊的文化所造就的,從邏輯上還必須得證明這一代人的文化與他們的上一代和下一代都截然不同,而對綿延存續的人類文化來說,這顯然不可能。


至於所謂的「國情論」,其實也是「文化決定論」的另一種翻版。不過對中國(大陸)知識界而言,「文化決定論」似乎從上世紀90年代到現在一直在包治百病。
一方面有言說空間的問題,知識分子扎堆到「文化」裡頭講話比較安全;另一方面,這也與中國(大陸)人文知識分子的知識結構有關:「文人的思維特徵是瞧不起
工匠式的技術思維,有問題喜歡向上走,走向雲端,引出一個統攝一切的本源,然後再俯瞰下來,向下作哲學的批判或文學的抒情……文人傳統過甚,又喜歡追尋萬
物一源,這個『一源』定位在文人所熟悉的事物上,總得與『文』有緣,這樣就容易把他們從大學中文系學得的文化評論(多半是文藝評論),以及由此形成的抒情
訓練就統統派上了用場」【12】。也就是說,一旦談到「文化評論」,凡事都變得比較好忽悠了——儘管這種忽悠除了製造廉價的口水文字和批發職稱與學位以外
毫無用處(不過我也由此得出一個有點可怖的結論:拋開這幫文人與權力間「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先天從屬關係不談,單單按照前述關於極權主義意識形態的特
性分析,他們已經似乎是極權主義意識形態的天然吹鼓手,因為文人們身上那種「發明了一種適應一切的萬能解釋」的傾向幾乎是為極權主義運動度身定製的——這
也能部分的解釋海德格爾與納粹間的心有靈犀吧——當然文人們有意無意推波助瀾的極權主義運動往往也會悲劇性的把他們自己吞噬掉)。


毫無疑問的是,抒情和文藝腔在面對極權主義浪潮時徹底陽痿了,極權主義之惡是個板上釘釘的血淋淋事實,我們必須以實證性的態度來接納它——這裡沒有什麼
「文化」的關係,我們應該像掃除害蟲一樣先掃除那幫無聊文人,然後以坦然的、真誠的姿態面對這個世界,面對這個世界的惡。

六、小結


《浪潮》構成了一個饒有趣味的社會學政治哲學文本,桎梏的大陸「電影學」研究視野在面對《浪潮》時的無能為力一覽無餘。不過學院里的「電影學」會死,活
生生的電影實踐卻是個永動機。放眼世界,《浪潮》的類似主題其實早就被好萊塢選用過——想想《搏擊俱樂部》,是不是改頭換面的中產階級版《浪潮》?而由此
我也聯想到,比起《活著》和《藍紙鳶》這類影片來,《陽光燦爛的日子》也許是個內里極為「險惡」的作品,對這個問題,希望有一天那些生活在XXX宰制中的
人們可以開誠布公的討論它,而不用再忍受網路封鎖、刪除博客、敏感詞過濾等卑劣手段的干擾。

真理越辯越明,如果你們是對的,那你們怕什麼呢?

注釋:

【1】【2】【3】【4】【5】【6】【7】【8】(美)漢娜·阿倫特《極權主義的起源》,林驤華譯,三聯書店2008年,第452頁、453頁、469頁、477頁、480頁、481頁、481~482頁、482頁

【9】【11】轉引自徐賁《人以什麼理由來記憶》,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8年,第315~316頁、109頁

【10】轉引自(英)鮑曼《現代性與大屠殺》,譯林出版社2002年,第219頁

【12】朱學勤《書齋里的革命》,雲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51頁

《浪潮》:極權主義的起源

原作者:圖賓根木匠

補充更多海報


首先,現代化,通常認為發源於英國工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在經濟組織形式下表現為資本主義、工業化和世界市場,在政治形態上表現為民主體制、民族國家和公民權利。「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和意識形態互相補充,在歷史的推動下形成了現代社會。而題主所說的王權威治——即使是任何被鼓吹的「開明君王」——都是「反革命」,因為從經濟角度考慮,國王無止境的徵稅權和作為國王代表的官僚機構腐朽膨脹,無疑會打擊資本市場,損害中產階級利益。

為什麼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呢?假設,如果沒有資本主義,那麼資產階級就不會登上歷史舞台,「民主體制」這個資產階級用來爭取權力的道具也就沒有必要了。如果工業化的產品無法使社會的物質變得極度充盈,那麼中產階級也就無從談起,公民權利便無人維護。如果沒有世界市場,那麼民族、人民等現代概念也就不容易產生。

因此,一個國家要在現代,將社會撥回到類似於1789年之前的封建時代形態的話,只需要毀掉一切現代化的經濟基礎——資本主義、工業化、世界市場,這樣可以實現威治。重建一個薪火相傳的忠於帝王的官僚體系,則王權可以光復。如此這般,我們的社會終於回到了過去的樣子,帝王的榮耀得以重現。

很眼熟么?


好想實名反對好幾個高票啊。。。什麼國民知識水平、什麼開智、什麼大眾哲學水平,都是什麼鬼。。。真正決定統治形態的是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需求比和生活生產資料的掌握權,這些東西的歸屬才決定社會形態,你思想覺悟再高、哲學意識再開明,文化姿勢水平月牛逼,天天餓肚子也沒用啊。【新加】

-------------------------------------------------------------------------------------------------------------

我覺得這個問題大家過於在意人的思維高度了,基本上都覺得只要人類整體越開明,就越不容易陷入王朝專制時代。

當然,首先我得說,我覺得對一個人的崇拜或者統治順從是沒什麼可能了,但是對某個集體的崇拜還是很有可能的。可能有的人沒看懂這一句,或者覺得偏題了,但對於可能達到【蜂蟻社會】這個問題我還是先說一說。

-----------------------------------------------------------------------------------------------------------------

其實我覺得這種社會離我們並不遠,人類之所以能夠現在普遍的高物質高精神生活主要是因為我們目前處於一個對石油資源高效利用的時代,由於這個原因地球上的多數人並不會考慮溫飽問題。

要知道現在世界上的多數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都離不開石油的分解產物,只要石油還有,人們就會生活富足,不會為生存捉急,也就不會有崇拜專制或者崇拜統治者的問題。

然而石油快沒了。

也許我們這一代看不到,但是沒幾代,石油就可能真的沒了。具體資料你們能比我查的詳細,我就不累述了。

石油的枯竭會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會迅速的被消耗,最後被集中在少數人手裡,這些人就很有可能會形成集權統治。我反正是不相信人類資源危機的時候全人類會眾志成城分配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

集權統治是由於對於生存至關重要的東西掌握在少數人手裡而形成的,和人類的意識形態基本無關。

如同真·蜂蟻社會是因為交配權掌握在少數蜂蟻身上一樣,人類生存命脈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後,集權社會並不難形成。

以上謬誤之處歡迎討論。其實我也希望人性的光輝能實現真正的共產主義來引導人類前進。O(∩_∩)O~

對了,大家都愛推薦個電影來說明觀點,我就推薦個《雪國列車》吧,雖然和我這石油枯竭的觀點沒什麼大關係。。。


先審題,現代化國家,那就不要提朝鮮伊朗等國家。

封建社會,經過開荒之後的現代人,在沒有武力壓迫或者信仰驅使下是不會服務於一個正常人,所以需要一個契機(末日兵變什麼的)。

需要三個條件。

1.環境,世界末日之後的重建,或者是政權兵變之後。

2.壟斷,糧食,水源等必需品。

3.武力,能夠鎮壓反對意見的武力。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所以不可能。


伊朗吧,好像巴列維王朝的時代,伊朗很西化很現代化,後來就掉進了黑布袋裡,阿富汗也是,後來就被塔利班拖進了黑布袋。


你需要如下條件:

一個全國性持續性的契機,比如長期的戰爭或者政治經濟危機;

一個真正的民主國家;

一個優秀的宣傳部門。

條件二越強越好,如果民眾擁有的權利足夠大,對條件一的要求幾乎可以忽略。


這是一個藏得很深的釣魚問題,肯定會有魔法師來膜的,我就不答了,你要是有耐心,注意阿(jin)包(shang)怎麼做,就知道答案了。


想到了《飢餓遊戲》,世界毀滅後的新生,集權者掌握絕對的科技力量包括武力


德三的歷史應該符合題主的要求,民主選舉選出獨裁者。不要把民主到獨裁的過程想像的太複雜,所以追求自由的人才是那麼的可貴。

Freedom is not free!


隨便找一部歐美電影都是這種劇情好嗎!有個高大上的科技 世界都是你家的啊!詳見《王牌特工》


難道不死老喬不算是一個皇帝么??當世界已經崩壞,新的秩序出線。


服務一人可能性不大,但是如果某個階層壟斷了某系列關鍵知識且事關百姓日常,那麼這個階層也許可以建立一個帝制性的國家。


少數人掌握國家經濟命脈。多數人愚昧無知。閉關鎖國。。。額。好像說到朝鮮了。


想到了(生化危機),當整個世界陷入危局,少數人掌握的科技武力可以影響和改變世界格局,這時候開始出現集權。

又或者出現強人開始領導革命,英雄主義抬頭,出現像mao,jin等這種思想集權。

總之混亂是前提,畢竟現在民主已經深入民心!


共產一把就好


行屍走肉


推薦閱讀:

古代人怎麼判斷出日月星辰是球不是圓?
哈薩克發現最早金字塔,比埃及早1000年,意味著什麼?
「雅利安」、「伊朗」、「埃蘭」這幾個發音近似的稱謂之間有什麼區別與聯繫?

TAG:奴隸社會 | 古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