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和《盜墓筆記》這兩部小說哪部更成功?

如題,《哈利波特》曾是一代人的記憶,而《盜墓筆記》也是坐擁無數盜迷,更現實的還有2015年夏天盜迷大規模出遊長白山活動。希望可以從客觀的角度來比較這兩部小說的成功之處。


我每次看到斯內普的「always」,「take it,take it」還有「look at me」,還有全書最後的三個單詞「all was well」都會眼眶濕潤。

我每次看到鄧布利多的「笨蛋,哭鼻子,殘渣,擰」和「在霍格沃茨,那些值得幫助的人總會得到幫助的」以及他「手裡拿著一雙厚厚的羊毛襪」時都會心有感慨。

我愛韋斯萊雙胞胎的魔法玩笑店。我吃飯時喜歡揮動筷子手中念念有詞,儘管他們以為我神經病,但我知道筷子的長度和魔杖相似。

至於盜墓筆記?那是什麼玩意兒?


兩部書我都看完了,而且都不止看了一遍。什麼感覺呢?哈利波特我看完了一腦子算是驚嘆號。心其縝密,情節曲折離奇,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尤其是前幾部,結局的反轉都比較大,但是故事鋪平墊穩,所有的一點一點一點回頭找,都能一一對應,可見作者功力,所以後來羅琳女士又寫了偵探小說我一點都不奇怪。

再說盜墓。我讀完第一遍,滿腦子都是問號,讀完第二遍問號更多了,前後雖然這有不少呼應的伏筆,但是更多的是對應不上的硬傷,很多情節寫的不知所為,很多情節太過突兀。(細節太多,想討論的可以另開貼咱們聊。)可見後來這幾部作品完成之倉促。情節經不起推敲,難成經典。

在醫院陪床,暫時寫這麼多,有時間了再編輯。

------------------------------------------------分鴿線--------------------------------------------------------------------------------

多說兩句 哈利波特在中國的成功很大程度可以歸功於他陪伴了一代人的童年和少年時光。想當初哈利波特被引進,分類是兒童文學(顯然,哈利波特被定義為兒童文學並不準確),而我們那個時候都是兒童,接觸到書的時候和書里主人公的年齡相差無幾,在這裡不得不提哈利波特前兩部的導演,把電影的基調和定位做的很好非常吸引孩子們的眼球,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從而讓孩子們願意讀,願意追。

後來,隨著我們年齡的成長,哈利也在成長,和我們一起經歷青春這段最美好的時光。一起學習、一起認識更多的朋友、一起和不喜歡的同學打架、一起經歷初戀、一起成長。難能可貴。我們是和哈利波特一同成長的一代 。所以對這本書有特別的感情。這些都是《盜墓》所比擬不了,也無法超越的。

再說故事的完整性。我們有理由相信。羅琳女士在著手寫第一部的時候,後面幾部就已經有了大概的構思了,很多隱性的故事線貫穿全書。比如第一部告訴你哈利可以跟蛇說話,第二部告訴你跟蛇說話是絲萊特林繼承人的能力。第四部開始進入伏地魔的夢境,第五部被伏地魔利用了這一點。最夠告訴你,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哈利是伏地魔的魂器。所以才有伏地魔的能力,能看見伏地魔的思想。

除此之外,羅琳女士很會講故事 所有東西都是鋪平墊穩了將給你聽,就算結局反轉的很突兀,但是你會發現仍然絲絲入扣。

再說盜墓。三叔一直在做的就是不停的挖坑···然後努力的填坑····有些坑可以看出他是努力在填了,可是填的效果真心不好,情節突兀的地方太多,比如人皮面具。完全就是為了填坑而挖的更大的坑,因為這個道具。你可以懷疑你看到的每一個人物的真實身份·····這個坑三叔一輩子也填不上了。

暫時先到這吧。總之這兩部書完全不是一個重量級的,可比性真心不強。


哎,這兩部都是我很愛的書啊。占坑想好好答一次。

時隔很久來填坑。

因為大師兄說過,

少年郎,答應別人的承諾,就一定要做到啊。

其實很久以前寫了,一直沒寫完,寫的也不是特別滿意其實。

我想寫的是從內容結構主題全方位分析,可後來發現也沒什麼意義,因為這個題目本身就沒什麼意義。

先說結論:哈利波特更好。

其實深深覺得沒啥可討論的。。。不過想借這個題目來回顧一下我很喜歡的兩書。

以下是私貨。。。。分割一下。。。。。。。。

盜墓筆記不敢說是資深迷,只是把8本加藏海花加沙海都看了,也只看了一遍而已。但是很喜歡啊,今年暑假要去長白山接小哥回家啊。

哈利波特嘛,喜歡很多年啊,小學三年級神奇的讓拔拔給我買了密室和阿茲卡班,當時不怎麼感冒,也不怎麼分得清誰是誰,書翻了很多遍也沒太喜歡的感覺。

但是後來到了初中,突然就喜歡上了呢,從頭開始補,補完電影補小說,小說不過癮來啃原著,原著看了還不夠再去活力吧和人討論,熱情無處釋放開始看同人文,基本都是德赫的,還自己寫了不少文,還給羅琳艾瑪蛋妮兒湯姆凱蒂寫信,雖然只收到了前面三個的回信和簽名照,但是超開心啊有木有。最投入的一件事應該就是當初開了一個帖子,把德拉科每個瞬間都截下來並且配上自己的解讀,後來獲得了人生中第一個精華。

其實最感激的是因為HP我認識了很多很棒的朋友,有一個自己真心很喜歡的東西而且有很多人可以一起分享喜悅的感覺真的是哪本書都帶不來的。

好吧開始進入正題。。。。。。分個割。。。。。。。。。

其實兩部小說都可以說是很成功的,

HP坐擁世界哈迷無數,十幾年來無論是經濟效益還是一代回憶,它的魔法狂潮或許用魯的那個「現象級」概括更準確吧。

而盜墓筆記呢,可能範圍會小很多吧,因為只限於國內,但是它帶動的經濟也是不容小覷的,各種周邊出的不少,瓶邪王道也喊了這麼多年,賣腐可能並不是三叔初衷,但無論怎樣,盜墓筆記還是火了,也算得到了預期的結果,可以說是成功的吧。

既然說成功,我就先俗氣地從利潤角度來說。

哈利波特:票房成績其實不用多說吧,單單是最後一部上映第一天便刷新全世界範圍內50多項紀錄,目前全球票房排名第四,前三名分別是阿凡達,泰坦尼克號,復仇者聯盟。

你不會知道哈利波特這個產業養活了多少人,華納又因為哈利波特圈了多少錢,他們始終秉持著不怎麼要臉的態度輪番出新的版本,什麼紅皮書藍皮書還出個嫁妝盒,各種藍光各種遊戲還沒等買呢新的又出,在內心默默的草泥馬又圈錢的同時很多人仍然會掏腰包,因為熱愛啊,會想看盡和它有關的一切。就像謝耳朵看星戰,即使看過再多遍,出了新的版本還會買來看,很多人看了會覺得很可笑,但是其實並不誇張,因為熱愛就是這樣啊,明知道是圈錢行為,還是忍不住掏錢。

哈利波特從來不用擔心票房,只要它出,就一定會有人去看,無論片子好壞。

在經歷效益上,哈利波特絕對是很成功的,羅琳曾說不願意讓她心愛的小哈利出現在各種快餐盒上,但是事實上她還是沒法阻擋這種狂潮,我還有一天驚奇的發現爺爺的新梳子上印著可愛的小哈利的大腦袋照。。。

而不得不提的還有幾個小演員們,從11,12歲的小正太小蘿莉到現在身價上億,蛋妮兒更是30歲以下富豪前15,哈利波特造就了他們,他們也成就了哈利波特。

再來說盜墓筆記吧,三叔也圈了不少錢,在利潤效應以及名氣上,他們也是很成功的,當然也僅限在中國,但是在中國做到這樣大的名氣,而且把盜墓題材延續鬼吹燈弄得有聲有色,還真是挺成功的一件事,雖然後來完全變為腐女天下瓶邪王道,也不管三叔是不是刻意迎合大眾,但他還是做到了想要的成績吧,錢和地位都有了,雖然各種訴苦讓人生厭。

從內容上來講,很多人不理解哈利波特為什麼這樣火,為什麼我們喜歡哈利波特,可真不是因為我們看的少,而是你看的不夠,哈利波特的很多精髓之處你不去挖掘不去深思,當然會覺得這是個很簡單的魔法世界,可是,羅琳她創造了一個世界,那個世界的一切都在她的腦海中,有的時候會難免有疏漏,但她構築了一個世界,這個是很難做到的,起碼現在一提到巫師總會想到哈利波特,這就是她的成功之處。

至於盜墓筆記,雖然很多地方飽受詬病,但是三叔寫的既玄幻又有點真實感,每次看的都很過癮,忍不住一直往下看,也有很多很精彩很經典的段落和句子,潘子死的那段不知道惹了多少人淚。

哈利波特是無法替代的classic,盜墓筆記更多的是好看好玩popular,就像當年暮光之城的一陣火。

喜歡哈利波特,也喜歡看盜墓筆記,都挺成功,但你說誰更成功,顯然差了不知道多少個level。

大概就是這樣,我知道不會有人看,只是來兌現自己的承諾而已。


我姑且把題主的問題看作這兩部小說哪一部在中國更成功。畢竟哈利波特的影響力是更世界性的。

現代小說再無驚世之作是因為難有主題上的創新。

各種各樣的類型文已經成定式,拿出一部小說就可以蓋棺定論。

兩部小說成功的共同點就是在當時開創了一種全新的題材,雖然在盜墓之前還有鬼吹燈系列,不過個人認為鬼吹燈的主線不夠明顯,故事性沒有盜墓細膩,人物設置和性格也沒有盜墓合理。所以盜墓更有盜墓類小說龍頭的味道。

哈利波特就更是把當時深陷武俠玄幻倫理愛情的中國書友帶入了一個完全不同的西方魔幻世界,這種新奇的主題和劇情的跌宕使之迅速在人群中蔓延。

從題材上來說,兩者難分伯仲。

再說合理性,現代有些小說實在是缺乏合理,尤其是有些都市異能文,沒有文筆上的驚艷,只知道著力描寫主角的牛X,人擋殺人整門,神擋滅神全宗。只剩下所謂的過癮,不值得去推敲。

哈利波特中就把存在於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之後的魔幻世界鋪墊得很完美。讓人毫不懷疑地接受了魔法世界這一設定,而其中沒有過分誇大的各種魔法也令人倍感舒服,最具攻擊性的也就是阿瓦達索命。比起各種主角毀天滅地的一拳要更容易使人接受。

盜墓中出現的是各種超自然的事件,比如詐屍,比如前世今生,比如陸怪水怪。但這本書本來就是與屍體打交道,運用了某些常理不能解釋的元素也無可非議。不過在對某些事情的解釋上還是差強人意。

所以這一局,哈利小勝。

補上回答,補完睡覺。

接下來是故事性,小說故事引人入勝自然會受追捧。

哈利波特和盜墓筆記都採用的一主線多支線的模式。前者以七本書完成了一場正邪較量和主角的成長。後者同樣以八本書揭示了從一開始就在鋪墊的秘密並埋下伏筆。

從故事性來看,都的確夠跌宕,夠吸引人心。

再說人物刻畫,小說中的人物性格是否鮮明,是否深入人心,這是評判小說有沒有靈魂的標準,哈利波特中最開始的三個主人公,哈利勇敢善良有擔當,羅恩義氣憨厚重感情,赫敏美麗聰明有主見,一目了然。有的時候,你只需把這個人物擺在這,該做什麼他會自己去完成的。盜墓里的人物刻畫同樣成功,吳邪從懦弱到果敢,胖子幽默風趣,小哥悶不吭聲,他們就像你在身邊活生生的,而不是死氣沉沉禁不得想像。如此看來,這兩部小說的共通點有不少。

不過我覺得盜墓在性格鮮明這一點上做得更好,如果沒有電影,可能不容易想像哈利等人說話時的神態動作。但是你卻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小哥的冷,胖子每次喊自己胖爺時的神氣,以及吳邪無助時的樣子。把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實屬不易。

最後說煽動性。

當你看完一部小說,你開始代入,開始狂熱,開始莫名其妙地去聯想。那說明這部小說是有煽動性的。

哈利波特席捲大陸的時候,我記得每次操場上玩遊戲嘴裡都是阿瓦達索命,除你武器,撿起樹枝就是魔棒。

而題主也說了,因為一個小說人物而引發的一場長白山大聚會更是其他小說所做不到的,可見盜墓煽動性之一斑。

現代小說為什麼難以抓住更多人的神經和心,看看這個應該有些啟發,如果你真想寫點什麼給大家看看,那你至少你考慮得周全一點,如果要以一種新世界新秩序來開始一部小說,可以看看《卡徒》(雖然它有點爛尾的嫌疑)。如果要寫穿越,去看看黃易大大的《尋秦記》,這才叫穿越,把歷史和小說有機結合起來,所有的改編最後都被予以了可靠的解釋。如果你能開創一種新的題材,那真是最好不過,說明又有一種想像要激發,又有一群人要追逐,又有一群寫手要模仿了。

最後的最後,我想說的是,這兩部小說都締造了一群人的夢想,也引領了一次追逐,何必去追究誰更成功。

給人帶來如此思考與享受,本就是一種完美了。


兩部都看了,都曾很投入。《哈利波特》系列初中開始看了不差十遍,現在再看雖然覺得有些地方孩子氣但不妨礙。《盜墓筆記》大學才看的,看得也很投入,連我爸都一塊看。

但是。首先《哈利波特》是全球範圍的炸裂影響,《盜墓筆記》還沒有,主要還是在中國。其次,J·K·羅琳的《哈利波特》有一個完整的體系,沒有什麼臨時起意,民意影響人物故事走向之類的,總的來說就是她一直準備著;而《盜墓筆記》很遺憾一個就是,寫著寫著就到處飛了圓不利索了,再比如張起靈,誒喲都神化了(就和電影《哈利波特》里斯內普被神化了一樣)。最後,關於營銷推廣之類的,外國人樂得花錢造勢各種配合迷弟迷妹粉絲們一起high,想想每回《哈利波特》新書出來的熱鬧,粉絲和小說一起成全圓滿;我們這一塊,還在起步階段。

大概如上想法。


這真是《哈利波特》在知乎被黑的最慘的一次。


哈哈哈那個所謂無數盜迷,

那個什麼長白山去接小哥。

你確定不是無數的跟風狗跟風狗跟瘋狗嗎?

有無數的(偽)腐女腐男,連原著都沒看完就在那瞎BB瞎追風所謂國民CP瓶邪,連三叔後面都為了迎合觀眾開始扯這些有的沒的。

寫小說就跟扯一樣,腦洞大了填都填不上,想著我這是盜墓小說嘛什麼靈異獵奇的事都可以發生所以我胡扯讀者也可以買帳誒!你當所有人都是傻啊?!一些東西明顯是腦洞大了臨時加進去,想著當個佐料吧結果佐料放多了沒加好,後面整道菜都為了彌補那一些加錯佐料不停地加其他東西中和,結果,小說越寫越多,也越寫越扯,連作者自己都編不下去了。什麼前傳番外搞出來,有什麼用?只能證明你寫個小說不幹不脆,拖泥帶水,自己寫的都圓不上。

反正我就是不明白,盜墓連原著鬼吹燈都比不上,拿什麼去跟哈利波特比的?

哈利波特作為伴隨了很多人成長的小說,從第一部到最後一部的伏筆一個接一個的抖出,很多東西小時候看不大明白,但是倒回來在看你2會發現很多遺漏的細節。當然第三部的時間轉換器是個敗筆,雖然後面羅琳阿姨很機智地在第六部里讓它們全毀了。而且小說里對於一些魔法的解釋也有些模糊。但是跟盜墓為了獵奇驚悚遺留下的坑來說簡直不算什麼。

題主竟然把這兩個毫無可比性的書放在一起對比。。。。什麼想法我不知道。。。

激進了點,等著各位盜米來打我。


沒什麼可比性……

邏輯方面羅琳的滴水不漏和三叔的……算了,我都不知道怎麼形容……

沒錯,我是羅琳腦殘粉

我自豪

以上


能同時看過兩部書的人應該不太多。

我是其中一個。

從公正中立的角度來說,還是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是世界級的故事,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劇情完整,思路清楚。包括已經設好伏筆的斯內普教授,都顯示出其成功。

對於盜墓筆記,三叔最初構思就寫三本,沒想到這麼火,後來又開始寫。而且他本人承認,好多內容是故弄玄虛,坑自己都填不滿,完整性差哈利一個檔次。


哈利波特。

一部小說最成功的地方在於,一它能給你展現一個完整的世界觀,二人們提起這部作品時說的是它的全部,而不是其中某一段人物關係或者橋段。

前者叫小說寫得好,後者只能說段子寫得好。


從小學二年級買到第一本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再也沒有放下這個系列。初中拿自己存的零用錢買來最後兩部。直到現在我上大學,仍然每個假期會把全套哈利波特搬出來,看上兩三遍。

該哭的地方還是會哭,該緊張激動的地方還是會跟著激動。即使整套書的情節可以說早就了如指掌。

相比之下,盜筆雖然也是我很喜歡的作品,我會記得每個人物,我也想在今年夏天去長白,但至今大概也只讀了三遍。

這樣說起來,在我心裡,還是哈利波特要更勝一籌吧


哈利波特。作為哈迷,我仍然不敢說自己是「資深的」,畢竟很多伏筆我也是從知乎大神的回答中才發現的,而且每每讀到感動之處仍然熱淚盈眶。盜墓筆記剛剛看完,看到第三部的時候就有看不下去的感覺,首先作者文筆的確不如鬼吹燈好,對話千篇一律,開始閱讀還比較新鮮,之後就比較厭煩了。其次情節也如很多人所說,並不是伏線千里,而是深坑難填。簡單來說,這兩部作品不在一個比較級別。


先讓三叔把坑填了咱再來比較


有可比性嗎?雖然我是稻米


哈利波特的成功在於,一個作家將眾人帶入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作者名利雙收,作品響譽全球。

盜墓筆記的成功在於,作者和一堆人賺了一大筆錢。

兩個都很成功。

可惜一個是成功的作品,一個是成功的商品。


哈利波特我從九歲開始看,十年里翻來覆去地看了十三四遍。盜墓筆記我是聞名已久,但在去年才一口氣看完的,反正個人觀點,盜墓筆記完全比不上哈利波特,看完後甚至不想重溫第二遍。一大原因真的是作者太沒節操,伏筆埋線千里看到最後真是有種你特么在逗我的感覺……可能是跟盜墓筆記是連載的網文有關,一開始費勁心思想抓住讀者拚命挖坑,結果後期填不回來了,就這點而言這甚至算不上一部優秀的小說。

相比之下哈利波特雖然大情節沒有那麼複雜懸疑感不強,但每個情節都絲絲入扣,小細節小伏筆小彩蛋處處都是,基本上沒有什麼bug,私以為這至少也是對讀者的尊重。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是連載網文跟正統小說的差距吧。

PS. 老實說我覺得這個問題的答案簡直顯而易見,盜墓筆記何時走出國門了……最多也就紅遍二三十歲的中國內地年輕人……估計題主比較young沒有見識過當年全球哈迷的狂潮,下至五歲孩童上至七十歲老嫗都為之瘋狂,連超保守的中國父母都知道過年過節送親戚家孩子一套哈利波特,簡直堪比一個新宗教的誕生啊。


哈利波特成為了一代人心中永恆的經典

盜墓筆記成為了南派三叔筆下永遠填不完的坑


哈利波特在知乎被黑的最慘的一次!

哈利波特一共七部處處有伏筆,從第一部開始埋下到第七部揭開讓人覺得卧槽原來如此回頭一看還真是!

盜筆呢?呵呵。 我覺得裡面莫名其妙的坑也不需要我來說了


相當於hp電影和盜筆電視劇的差距 匿了


一個構建了完整世界觀的偉大小說,一個僅僅是《鬼吹燈》的衍生品罷了,怎麼比?


推薦閱讀:

你自己寫過的詩詞有哪些?
《盜墓筆記》裡面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加拿大國家格言 A mari usque ad mare(從大海到大海)如何理解?
請問李賀的《出城寄權璩楊敬之》奇峭在哪裡?
「Love will tear us apart.」這句話究竟應該怎麼翻譯?

TAG:小說 | 文學 | 哈利·波特 | 盜墓筆記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