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電影或小說反映了跨文化家庭的中西文化差異?

除《推手》《喜宴》《喜福會》《面子》之外


謝邀

Mao"s Last Dancer, 2010

最後的舞者 (豆瓣)

推薦這部片子。一個青少年男孩文革時被選去北京藝術學院學芭蕾舞。80年代改革開放,小夥子有機會去美國休斯頓芭蕾團實習。但是80年代中美文化差距特大,造成很多誤會和問題。片子比較搞笑,但也有感人的畫面。

Better Luck Tomorrow, 2002

火爆麻吉 (豆瓣)

演員,角色都是華、韓、越等亞裔,講青少流氓吸毒,ML,犯罪、混日子。電影不算太好,但作為反映亞裔的新一面還是做了不少的貢獻。美國人眼中的亞裔原來是書獃子,擅長學習的。這部電影破壞了這個刻板印象(良性的刻板印象也是該消除的)。裡面的幾個演員後來成了小明星。這片子算是indie(獨立電影)。

Fresh off the Boat, 2015

初來乍到 第一季 (豆瓣)

不是電影,而是正在播放第一季的新美劇,關於一家從台灣移民美國的家庭。是美國第一個由亞裔主演的primetime sitcom(黃金時間電視劇)。家裡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很喜歡裝酷,聽當代的嘻哈音樂。電視劇的故事在1995年發生的,很多畫面正確地反映著90年代美國小朋友在幹什麼。因為我的小時候正好和《初來乍到》那個兒子同一個年齡,所以此劇讓我有點懷舊。再說,這個家的媽媽是辣媽!贊

Saving Face, 2004

面子 (豆瓣)

推薦,挺先進的indie片子,關於紐約的華僑女同性戀。電影名字「面子」反映女主角媽媽因為怕丟臉不認同女同性戀女兒的lifestyle。

The Joy-Luck Club, 1993

喜福會 (豆瓣)

這部是譚恩美的小說拍成電影了。很經典。雖然我還沒有看,還必須列在這裡。

The Painted Veil, 2006

面紗 (豆瓣)

1930年代一位英國醫生和他太太在戰爭的危害下到了偏僻的農村幫助中國霍亂患者。愛情片。

Rush Hour, 1998

尖峰時刻 (豆瓣)

如果成龍(Jackie Chan)可以代表中國,那這片子一定是中美跨文化並且票房最高的一部。

Seven Years in Tibet, 1997

Seven Years in Tibet (1997)

34歲的布拉德?彼特在30年代去西藏找達賴喇嘛學佛。在大陸被封了。

The Flower Drum Song, 1961

花鼓歌 (豆瓣)

這是羅傑斯和哈默斯坦(美國音樂喜劇著名的作曲家)的音樂喜劇。舊金山唐人街華人的故事。舊金山一位華人叔叔想要妻子,訂了從中國過來的一位郵購新娘做太太,但是這個妹子很任性不願意嫁給他。老一代傳統思想和新一代開放思想之間的的矛盾(這部電影很先進,1961年就拍的!)。

Chinatown, 1974

唐人街 (豆瓣)

這部和中國毫無關係,但是標題為《唐人街》並且是我最喜歡的電影,恨不得抓緊機會推薦一下。劇情是1930年代洛杉磯發生的神秘故事,男主角是年輕的傑克·尼科爾森演的。電影學院的學生都會看這部電影,因為它的每個方面做的頂級。

Shanghai Calling, 2012

紐約客@上海 (豆瓣)

這部好像是好萊塢和上海影片工作室合資片。片子反映美國人在上海的體驗。片子不是很好看,但對跨文化有興趣的知友還是推薦。比較有趣的是男主角是一個美國華人,但非常美國化的,我的中文比他的中文好多了。

Shanghai Kiss, 2007

上海之吻 (豆瓣)

這部和上面的《紐約客@上海》兩部屬於「美國華人到中國面對的文化差距」這個類型。《上海之吻》不如紐約客@上海,不推薦。


推薦國產電影《孫子從美國來》。其它譯名《當孫悟空遇上蜘蛛俠》

豆瓣評分8.2/10,屬於罕見的國產精品。

老楊頭(上圖右 羅京民 飾)是陝西華縣一名獨居老藝人,家中珍藏著表演皮影戲的全套行當。一天,離家多年的兒子突然領回了洋女友和洋孫子布魯克斯(上圖左 丁佳明 飾)。

觀念受到衝擊的老楊頭還未回過神來,兒子和女友又因要遠赴可可西里工作而匆忙將布魯克斯託付給了自己。措手不及的老楊頭只得生澀的充當起洋孫子的看護人,爺孫倆時常因東西方文化差異和語言不通發生衝突。

非常治癒的一部好電影,詼諧幽默又接地氣地反映了跨文化家庭的中西文化差異。

老楊頭是一個思想保守的傳統中國老人,長期居住在鄉下,原是一名皮影戲手藝人,對美國不甚了解,英語更是一句不會。而且由於思想保守,開始對兒子娶了一個美國寡婦,帶回家了一個小洋拖油瓶時,還十分不理解和不開心。對於「孫子」口中的蜘蛛俠和漢堡包更是不知其為何物。

布魯克斯是一個土生土長的美國小男孩,第一次來到中國和離開父母,會說幾句簡單的中文。思維是典型的美國小孩的思維,對中國完全不了解。

 看了這部電影才明白,在溫暖的情懷下不論是文化還是生活習慣沒有什麼是不可跨越的,爺孫的感情,爺爺對孫子的愛,讓人感動,默默的付出,不管將來如何,爺爺的愛,在孫子去茅房得時候給他一根香。把最好的被子給他睡,為了他而低下頭去「折騰」牛奶,把井蓋上掩一塊石頭。此類種種。最後在井口道別,留下彼此得念想。「爺爺」 ……「哎」……「布斯」。在布斯走後才讓人明白思念得深刻,每天晚上得夢讓人不想逃離。直到那一天「春節」。是啊。春節就是這樣,不論在哪都要趕著回家吃一頓團圓飯……

【B站播放鏈接】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515719/ 帶彈幕效果更佳。

獲獎情況:

  • 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原創劇本(提名)
  • 第13屆百合獎 優秀影片二等獎
  • 第20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最佳低成本單元 最佳低成本電影男演員獎


想起小時候看的電視劇《外國小孩中國爸》


我一會兒才正式回答自己看過/聽說過的電影/電視劇加上自己的反饋和感想。

首先就留電影的名字。

一個我看過覺得糟糕到好笑的一個電影 (很極端,演員不怎麼樣再說他們僱用了一位明明是俄國美女來演英國媳婦!)。《土婆婆PK洋媳婦》

一個我看過幾次,很有感覺得一個電影是 《愛情國界線》 (可能是因為我前男友也是農民工)

以後才加!老師說再不修完論文就么的辦法畢業!


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李安的家庭三部曲。《推手》《喜宴》《飲食男女》


為什麼沒人提《刮痧》(The Treatment)

2001年戛納電影節上映的

「《刮痧》鄭曉龍執導,由梁家輝、蔣雯麗、朱旭主演。

該片以中醫刮痧療法產生的誤會為主線,講述了華人在國外由於東西方文化的衝突而陷入種種困境,最後又因人們的誠懇與愛心,困境最終被衝破的故事。」—來自百度百科

《跨文化溝通》經典的教學電影…


小說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講述的是一個華裔家庭在美國社會無法blend in的悲劇


電影《輕輕搖晃》(Lilting)

Ben Wishaw和鄭佩佩主演,講述鄭佩佩飾演的華裔媽媽與自己因意外身亡的兒子的英國男友相處的故事。媽媽不會說英文,男友不會說中文,他們唯一的鏈接就是他們共同愛著的那個人。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家庭,但也能藉此管中窺豹。小說《中國兔子德國草》

作者周銳周雙寧夫婦的真實生活。他們移居德國,兒子愛爾安從小在德國長大,接受的是德國文化教育。書主要講愛爾安的成長故事,是很可愛的兒童文學。


跨文化家庭的中西文化差異的話....

小時候中央電視台放過一部電視劇叫 《摩登家庭》(不是現在很火的Modern Family噢)講的是一個北京家庭三個小孩都跨國婚姻了以及之後的故事

其實還有一個電視劇 廣東地區的人應該都知道 外來媳婦本地郎 小兒子阿祖娶得是個洋媳婦 不過我覺得這部劇講的整個就是廣東/粵語文化和其他(中國其他地區以及外國)的碰撞。長壽劇,童年的回憶...

David Wong Louie的短篇小說集 Pangs of Love 基調都是男性華裔美國人在美國和白人女子戀愛然後家裡各種事兒

去年的暢銷書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講得還是男性華裔美國人白人妻子以及各種孩子,其中涉及到一些教育理念的問題。

印象中應該還有不少這種題材,待我慢慢回憶再來補充。


劉宇昆的《手中紙,心頭愛》,小說集《愛的演算法》中的一個故事。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1597373/

這是當年作者獲雨果獎時比較熱門的一篇小說,雖然扣著科幻的帽子,但作者卻講述了移民美國兩代人的矛盾與情感。

不知是否符合題主要求?


推薦一部2014年上映的法國電影:岳父岳母真難當

本人比較懶,以下是豆瓣簡介: 

克勞德(克里斯汀·克拉維爾 Christian Clavier 飾)和瑪利亞(尚塔爾·羅比 Chantal Lauby 飾)結婚多年,感情十分要好。兩人育有四個女兒伊莎貝拉(福德莉奇·貝爾 Frédérique Bel 飾)、奧迪爾(茱莉亞·皮雅頓 Julia Piaton 飾)、賽格利亞(艾米麗·卡恩 Emilie Caen 飾)和勞拉(艾羅娣·方坦 Elodie Fontan 飾),一眨眼,如花似玉的四姐妹都已經長大成人,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

  克勞德和瑪利亞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兩人當然希望他們的女婿能夠和自己有著相同的信仰,然而現實卻往往不盡如人意,前三個女兒分別愛上了阿拉伯人、猶太人和中國人,老夫妻兩將最後的希望放在了小女兒的身上,讓兩人沒有想到的是,小女兒卻領著一位非裔黑人站在了他們的面前。

再來一部我文藝女神張艾嘉導演的《少女小漁》,1995年上映

抱歉,以下還是豆瓣簡介:為了幫半工半讀的男友江偉(庹宗華)分擔壓力,小漁(劉若英)從中國非法來到紐約做勞工,江偉急於擺脫生活的困境,說服小漁同現居紐約的義大利老頭Mario(Daniel J. Travanti)假結婚,以便取得綠卡後自己也能入籍。

  Mario表面看來是欠了一屁股賭債的潦倒賭鬼,卻有既風光又無奈的過去,小漁對他的身世了解後,開始對其進行無微不至的照顧,而Mario也被小漁的單純打動,重新執筆開始寫作,兩人漸生界於父女與情人之間的微妙感情。當小漁終獲綠卡時,Mario的身體狀況變得非常糟糕,小漁不忍別他而去想留下再照顧他一段時間,遭到江偉的竭力反對,小漁走到選擇的關口。


刮痧

尖峰時刻


電視劇算嗎?中國餐館?


老舍:《二馬》

黎錦揚:《花鼓歌》


女神俞飛鴻的《千年敬祈》,知道的人不多,但知道俞飛鴻的人應該知道這部片子。


岳父岳母真難當


孫子從美國來

飲食男女

刮痧

面紗

大辮子的誘惑

黃石的孩子

推手

喜福會

理智與情感

少女小漁


加拿大華裔作家崔維新的《玉牡丹》,本書分別以一個個移民家庭的三個子女的視角展開,窺視了移民文化對於孩子的影響。


補充幾部比較冷門的

2009柏林影展《Ghosted》(曖昧)

德國的女藝術家與台灣舞蹈女孩的愛情故事,前半段充分體現了東西家庭文化的差異,而中後段台灣女孩死了,德國女孩去台灣找她的家人,比較懸疑的一部(從ghosted這個詞就可以看出來。。)

德國拍了好多好多土耳其移民的電影,比如《歡迎來到德國》、《勇往直前》好多部,很多反映出女性較容易融入德國文化,雖然在德國人眼中還是很保守,但是在穆斯林眼中已經引以為恥,而男性努力工作又與德國文化很糾結。

專喜歡看德國電影哈哈~

還有一部比較文藝的

蔡明亮的《臉》

和羅浮宮合作拍的,畫面美得令人驚嘆,不過就比較不是之前說的那種風格了,隱喻為主,就像是詩~圍繞著葬禮主題


同中有異

個人覺得這部電影小眾但是不錯,是一部愛情劇情片,一個德國小伙在度假時認識了一個柬埔寨當地的很個性的女孩,後來兩人相愛,女孩卻被查出患有艾滋病…此電影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

黃河絕戀

這部影片是馮小寧繼紅河谷之後的又一部講戰爭與愛情的影片;抗戰後期,一架美國飛機被迫降落在中國長城腳下,八路軍小分隊救起飛行員歐文,護送他向解放區走去……歐文目睹了中國人民在殘暴的日本侵略者面前所表現出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在戰鬥中與他們建立起生死與共的感情……歐文與八路軍女衛生員安潔在黃河邊上相識、相助、相愛,最後因敵人的追逼被迫跳入黃河,安潔把生命的希望讓給了她所愛的異國飛行員和孩子,自沉入水,在這洶湧澎湃的壺口瀑布演繹了一曲,雄渾壯烈的戀歌。

西藏往事

我看了三遍的電影。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美軍飛行員羅伯特到中國加入了抵抗日本侵略軍的行列。在一次從印度往中國雲南運送物資的航程中,他駕駛的運輸機在西藏北部不慎墜毀。雍措是一個年輕的單身母親,從她出生的那天起,她就被部族所擯棄,因為她被認為是魔鬼的化身,是一個被詛咒的女人。墜機後的羅伯特奇蹟般地活了下來,他試著尋找返回部隊的路。但惡劣的氣候環境使他舉步維艱,緩慢耗盡了他的體能。他又患上了雪盲,終於昏倒在雍措所在部落的冬季牧場。沒見過外國人的部落牧人們把一頭金髮的羅伯特視為怪物,對他詛咒驅逐,他們認為他是一個不祥之兆,於是決定由「被詛咒的女人」 雍措來照顧他,等身體恢復後再離開部落。在這樣一個情感封閉的空間里,羅伯特和雍措進入了一個逐漸了解對方,也了解自己的過程。在遙遠的牧區發生了一場命案,傳來消息兇手是一個外國人,官方派出搜查隊在整個藏區進行追查,羅伯特被誤認為是兇手,但只有雍措相信他是無辜的,從此兩人踏上了逃亡的旅程……


推薦閱讀:

歐美城市的人們如何看待吉普賽人?
在國外留學或生活的人會有哪些錯覺?

TAG:電影 | 小說 | 文化差異 | 跨文化 | 跨文化交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