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華人到美國後大量轉CS和Data的情況?

這學期因為感興趣開始學數據挖掘、建模之類的課程,因為打算出國也特意諮詢了一些在美國的學長學姐,結果發現:到美國之後轉做編程(金融後台或數據分析)相關工作是非常非常普遍的事情——轉金融的大多在做Quant或者風險管理,而很大部分的工科生因為現在的數據熱潮開始做數據分析,甚至還有學材料的學姐從斯坦福畢業後開始做前端。再看看H1B的數據也可以發現其中很大部分都是碼代碼的工作。

據傳,當時如果不是妻子足夠大義且睿智,李安大導演也差點去學計算機,甚至連大牛施一公也讀過一個計算機的博士。

不知道這是不是華人在美國的普遍情況呢?

而如果確實是這樣的話,應該怎麼看這種現象呢?

是時代發展必然(用編程解決問題,開發互聯網、金融產品已然成為最重要最有前景的領域),還是美國人才需求狀況導致的,又或只是因為中國的教育方式導致我們在其他方面缺少創造力也沒什麼優勢,因而只好傾向於選擇技術的、安全的卻不一定最能自我實現的工作了呢?

另外,排除少部分最聰明的大腦能夠在這一領域能有建設性的成就,大量的留學生放棄本專業這樣同質化發展,都去從事最好找工作的事情~~真的是件好事嗎?


生計問題。其他專業不好找工作


謝邀。因為好找工作薪酬不錯,另一方面程序員與外國人交流相對少畢竟華人語言是弱勢。


不請自來,我太有感觸了。就周圍情況來說,我所在的公立大學來讀研的華人,尤其是國內中產家庭出來的學生,大多希望留在美國(國內生活壓力大,美國表面上讓人感到非常自由平等,如果你嚮往簡單的生活話)。我們學校同院之間轉專業又非常容易,所以很多學商科的學生都跑來學Data Science,這樣原本一年的OPT(畢業實習期,你可以以此身份合法留在美國,一般為一年,STEM專業為三年,前提是你必須找到僱主)就可以延長到三年,如此你申請H1B的機會也比別的專業的多了兩次。而CS和DS恰恰是美國人不願意做的工作,因為非常辛苦,同理國內很吃香的四大,裡面也大半招的是中國人,我朋友形容每天都是披星戴月的回家。因此大家才說CS和DS等專業好找工作,說白了,就是美國人不願意做。而小企業的白人僱主也因此可以以相對低的工資就招到不少外國人為他打工,很多無良的華人企業更是以H1B為誘餌讓很多學生給他們免費打工。美國生活成本較低,如果你做的是一份entry level的技術工作都可以生活的不錯。

當然國外適不適合自己只有待過才知道,glass ceiling讓華人很難走到公司上層,你得付出比白人更多的努力,完全融入白人社會也是天方夜譚,而單調的生活能否適應也是你需要考慮的問題,我認識的很多老華人他們在這裡這麼多年,周末也只是去教會或者跟華人朋友聚會。

簡單來說,在美國學CS和Data更容易讓你留在美國,過你認為簡單的生活


看到題目的時候一直納悶,玩cs打dota跟去不去美國有啥關係。。。


剛準備從psy真愛轉cse的路過

原因只有一個

夢想在現實的壓迫下並沒有那麼誘人。

幹嘛不先賺了錢再去追夢呢

與其花七八年時間開始心理諮詢拿個月薪三萬R

不如好好學門技術 底薪一年6萬刀

情懷?

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


中國移民過去之後,不做CS的話,

做公務員么?

做作家么?

做教授么?

做挖掘機操作人員么?


對很多人來說,做一件對自己來說發展前景最好的事,就是實現了自我呀


材料、機械,都是大坑啊


除了真正的大牛考慮自我實現的事情……大多數普通人如轉data的我考慮的都是自我實現的前提—生存問題…不是富二代先經濟獨立了才有資格談夢想…可以說大多人本科之後面對柴米油鹽都會現實一些,不像在象牙塔里只想著自己愛學什麼…不過足夠牛經濟條件足夠好的話還是follow your heart不要在乎我們這些普通人的想法……


作為一個曾經的資深生物千老表示不轉活不下去啊


在我渣科有不少跳樓的機械博士,沒聽說過cs博士有跳樓的..


多簡單。

回憶回憶高考志願咋報的,就能理解為什麼又轉專業。


推薦閱讀:

就讀沒有其他中國人的美國法學院是什麼樣的體驗?
美國master in finance就業可以去HFT或者技術崗嗎?
如何在UIUC UCSD 威廉瑪麗這三所大學中作出選擇?
在美國,青年要想遊歷多國,是怎樣解決資金問題的?
美國旅行社哪家好,口碑都怎麼樣?

TAG:編程 | 寬客Quant | 數據分析 | 計算機科學 | 留學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