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徐公子勝治小說《方外:消失的八門》?
轉一篇南方人物周刊的報道,感覺寫的很好!
尋找「方外」
徐勝治40出頭,面色朗潤,按說正值壯年,他卻帶著一頭神秘的灰白頭髮。作為一個網路作家,徐勝治以筆名"徐公子勝治"撰寫的「鬼、神、人、山、地、天、驚」系列小說——《鬼股》、《神遊》、《人慾》、《靈山》 、《地師》、《天樞》、《驚門》已經連載完成,在這一系列融合玄幻、國學、宗教的小說中,他無一不展現了自己的知識面:對於各類宗教,他都了解,尤其是對道教的修養之術——內丹術有著深刻的認識。這樣一來,微微泛白的頭髮與富有神秘氣息的作品統一了風格,讓徐公子勝治形象更為鮮明。前期合作結束後,徐公子勝治踏實寫作的原則與網易文學的「匠心」相契合,雙方一拍即合,開始全新合作。新作《方外:消失的八門》在網易雲閱讀上線24小時,僅發布12章,已經突破900萬閱讀量。
老本行經濟學並未因寫作而放棄,反倒以新的形勢滲透到小說中。在哲學及社會學等多方面,書中都展現了徐公子勝治的獨到見解。當然,更老的本行還得追溯到大學,他是學機械工程出身。
新作《方外:消失的八門》在前作基礎上,對「八門」江湖進行了新的演繹:主角丁齊因為心理學的一技之長,被江湖中傳聞已久的「八門」中人看中,希望通過他找到一份隱秘的傳承,以及不為人知的寶藏秘境。然而當丁齊最終成功進入了隱秘之地——小鏡湖時,「八門」中不斷有人遇害,讓開啟秘境的鑰匙再度丟失,並牽動更大範圍的「江湖」。在經歷一段段驚險的都市傳奇的同時,丁齊重新審視自己所熟悉的心理學立論,以及對於精神世界的理解 。故事發生在一個叫境湖市的地方,所謂鏡湖,其實就是一面鏡子,照出整個江湖,主角在江湖中去尋找方外世界。」
「方外」指天地四方之外,「所謂的方外,其實就在每個人心裡,就是每個人看到的、期望的世界。方外象徵了每個人的自我實現、精神狀態與精神追求,就比如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象徵了魏晉時期一個知識分子的精神世界。實際上我構建的這個世界觀,它是我的方外世界,那麼每一個人呢?桃花源並不是說非要到武陵源來找,桃花源在你心裡。」
為了配合新書的發布,網易文學特地將發布會選在了張家界——傳說中武陵源所在地。十餘位書友從深圳、南京、北京等地趕來,為了參加這個在工作日舉行的活動,銀行里的副行長向行長反覆爭取時間,工廠老闆放著好幾個訂單不管,國企中層提前加了一個多星期的班,他們多為70、80後,往往在大學或者高中時開始看徐公子勝治,十幾年過去,情感與聯繫逐步濃郁。他們喚他「公子」,公子則記得每個人的名字。每次新書動筆前,他們都在群里報名跑龍套——希望自己的網名能在公子下一部作品出現。被選中便興高采烈,哪怕人物性格跟本人毫不相關,哪怕只出現一兩章便消失不見。
他們自認狂熱,但平日絕不貿然私下拜訪,每年一次的聚會稱為「蘭相會」,見面時,他們在小拇指上戴著徐公子勝治送給他們的信物,一個乳白色的瑪瑙指環,據說只有100個。常規聚會外的聚集,他們更是珍惜。一位穿著衝鋒衣的男子說,「這次不來就錯過了,就像錯過愛情一樣。」
但用愛情類比他們之間的情感,也許還顯得簡單。有人請公子改名,視作權威長輩。有人每晚睡前必看,是溫暖陪伴。有人陷入低谷時受到書中人物鼓舞,如遇心理導師。太博愛無法做粉絲。「一般的網文就看一遍,第二遍就像嚼過的甘蔗,公子的書看五六遍都不覺得無聊,每次看都有新的收穫。」
為何百看不厭?一名粉絲一錘定音:「並不是因為劇情好看或題材新穎,而是他有一種與年齡不符的老到與超然。」
文以載道
他有過一段安身立命拚命賺錢的日子。大學畢業,經濟學成為顯學,證券分析師方興未艾,研究每天變化的東西,預測政策、資金流向、社會動態與行業發展。職業前景看好,收入可觀,他毫不猶豫投身成為一名證券經濟師。從業一段時間後,徐公子勝治發現,「速朽」是這份職業不可避免的尷尬。前一天在報紙上分析第二天大盤走勢和股票漲跌,當晚開始轉載,第二天就能驗證分析正確與否,到第三天,前天寫了什麼做了什麼已經完全不重要了。
大眾永遠關注看得見的結果,而非結果背後分析師的世界觀與思路。「這個工作的意義就是每天關注市場的漲跌,分析及時的行情,把人陷進去,你做的大量的工作,就是每天寫的速朽的文章,我就想能不能寫一種大家都追著看的文章,一種生活方式的文章,當然因為時代的原因,我們恰好經歷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如果不是網路時代的原因,我也不會成為小說家。我希望過了十年甚至一百年以後,大家還會記住你我。」
2004年他開始兼職寫小說,寫完了《神遊》《鬼谷》《靈山》《人慾》,第五部《地師》動筆,他辭了職,把電腦上所有股市的內容都刪了。寫到2013年,出了8本書,按照他的評判標準,這不算高產,「高產一天能寫幾萬字,我平均一天能寫四千字。我的精力和速度就是這樣。」
徐公子勝治認為,素材的積累是無意識的:「想像力是既定的,素材來源於生活、來源於職業,還有你的見聞、積累,」他每天寫作時間固定在兩小時,此外則處於一種日常生活狀態中:表面上看無意義的、充斥著生活中的、和寫作無關的事兒,實際上都有意義,在不可預知的某一天,這些故事會成為素材的來源,寫一個人、寫角色細微的表情、寫走路的姿勢都來源於對生活的觀察。
書里寫和尚偷肉吃,是徐公子勝治小時候聽說的故事,廟裡的和尚把菩薩打碎了,裡面嘩啦嘩啦往外淌東西,和尚在床底下,拿著個香偷偷煮肉。「這很有質感的一個情節,但是你不能說他駕著一個大鍋在院子里煮肉,那就不是和尚廟了。」
全職寫作後,採風成為徐公子勝治生活的重大課題。創作《方外》前,他去太平湖、黃山腳下轉了好幾圈,考證古迹,也搜集地名。在風景區問導遊,下載解說材料,雇當地司機實地看,和驢友聊天,三姑六婆講的老故事,覺得有意思就寫下來。走過的地方,聽到的故事,都記住,「心裡有一個世界,知道自己寫什麼,知道往裡填內容需要添加什麼。」
《驚門》里,主角到山塘街找妖怪,原型脫胎於真實的山塘街。朋友帶徐公子勝治去過,「七里山塘」來回走過好多次,他清晰地記得,從閶門到虎泉那條路,很多石板都有字,刻著當地的傳說,他也記了下來,成了這段故事的素材。
在徐公子勝治看來,素材的積累是為了表達,「(寫作)在描繪你的精神世界,寫方外,我希望描繪一個世界,閉上眼睛,我希望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存在什麼東西,把它寫成小說,然後寫出來了。」
隨著徐公子勝治作品不斷推出,根據作品改編的同名漫畫也已經在開發中,由網易漫畫專業團隊監製。《方外》的影視和遊戲開發工作也已經啟動。作為網易文學「大神計劃」的一部分,這次合作也是一個開始。除了徐公子勝治以外,網易文學近期簽約的大神作家還有小橋老樹、驍騎校、張君寶、更俗等。
「徐公子勝治是一位極具思想深度與文化質感的作者,他的創作描述了東方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之間的碰撞。」網易文學漫畫事業部總經理范少卿對徐公子勝治讚不絕口,在他看來,徐公子勝治的作品是「文以載道」的體現。
徐公子勝治認同「文以載道」的說法,他堅信人的愛好與思想的形成是無意識的,接觸的東西、閱讀的內容日積月累,平時的想法成了文字里流動的思維。他自稱生在人文氣氛不算濃厚的七八十年代,課外讀物只有典故傳說。敬亭山在家附近,耳濡目染是李白一生去九次的故事,童年出鏡率最高的詩是「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他時常上山摘草莓、山楂,一邊玩著一邊納悶李白怎麼會來九次。等到現在他終於明白,李白來這裡,不是因為山本身,而是追尋孤寂的精神。「這就是他的方外世界。」
之前只聽所說過徐公子勝治的書《神遊》、《地師》之類的,沒看
這次是本新書被推薦,看了眼,太喜歡了!
娓娓道來的感覺,而且主角是個心理醫生,對於心理治療、心理學領域的描述都非常專業,書中的內容也都有考據,感覺就是發生在真實世界中的事情。
還蠻好看的,有種探險的感覺。
老徐又寫新書了?太上章完了沒。。。
我要養肥了看,每天一章好不過癮
作為一名心理學專業的學生,表示這本書中提到的一些關於心理諮詢的知識還是蠻專業的,有些是從我們教材中擇出的話,比較偏向精分流派的心理諮詢。推薦大家去看
推薦閱讀:
※如何客觀評價蘇武牧羊?
※錢鍾書和楊絳的婚姻是否也在圍城中?
※《圍城》里錢鍾書都諷刺了哪些人哪些事?
※如何設計吸引人的故事情節?如何挖好坑?
※為什麼會有人認為花千骨這類小說寫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