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discretion 這個詞有兩個完全相反的意思?

為什麼 discretion 這個詞既有「謹慎斟酌」的意思,又有「隨意」的意思?在我看來,這幾乎是反義詞啊?有誰能幫忙從詞根的角度來解釋一下。


我曾經在一篇文章
英語表達如何假裝很地道(一)?中舉過一個例子。

例一:你說了算(下面四種都可以,不過老外常用後面四種)

  • It"s your decision/choice(普通)
  • It"s up to you(裝地道一)
  • It"s your call(裝地道二)
  • You call the shot(裝地道三,意思稍微有點不同)
  • It"s at your discretion(裝地道四)

其中提到up to you 和at your discretion都是表達「由你決定」的意思。在日常用語中,這兩個片語確實經常混著用(interchangeable),意思區別不大。

如果一定追究他們有有什麼區別,那就要從discretion這個詞的本意開始談起。

字典上discretion有「謹慎「和」自由裁量權「兩個意思。可是」謹慎「和」自由裁量權「有什麼聯繫呢?

最近寧波動物園老虎事件,對法學有點興趣的我剛好接觸到「謹慎責任」的概念。

謹慎責任(duty of care或者reasonable care),意思對合理的(reasonable)對可能預見的風險採取預防措施的責任,強調的是合理(reasonable) 的概念,以一個明理人(reasonable man)的標準去預測。

而查了一下自由裁量權(discretion),發現並非是我們通常認為的法官可以想怎麼判就怎麼辦,而是指法官雖然有判決的自由,但是前提是保證判決是合理的(reasonable),而不是根據自己的喜好憎惡來判。比如法律規定可以處罰1萬至5萬,法官在這個範圍內有自由決定的權力,可以罰只罰1萬,但是要有罰1萬的站得住腳的理由。

所以自由裁量權(discretion)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自由,理解成「酌情裁量權「更好。

而作為discretion的第一個意思「謹慎」,也不說我們通常理解的"小心謹慎「那麼簡單。它的形容詞discreet字面上雖然也翻譯成「謹慎的」,但實際是指「合理地」判斷並把握自己的行為以不冒犯別人。看以下例子。

以上三個例子,並非都是「謹慎」那麼簡單,而是要有合理的判斷力,以避免產生人際交往中的問題。

所有,不管是「自由裁量權「還是」謹慎「的意思,都不離開「合理」兩個字。

好,再來看at your discretion,意思也是「酌情決定」,而不是完全自由決定。

看下面的例句。

《紙牌屋》的例子

(點一下圖片會動)

我去年在美國的時候,不知小費應該怎麼給。我同事說The amount you tip is at your discretion.他沒有說It"s up to you.

如果他說up to you,就是表示隨便你給多少,給一毛也是up to you.

而at your discretion就是你要給得合理,小費一般是10%-20%的範圍,如果你覺得服務好,給多一點,覺得服務一般般,給少一點但至少也要10%,但是給一毛這種就不合理了。

簡單說,

up to you, 隨你怎麼著,愛怎麼樣就怎麼樣,完全自由。

at your discretion, 你可以自由決定,但不能亂做決定,必須要做得合理,可以理解成「酌情決定」。

所以你要表達「由你決定」這個意思時,用at your discretion 顯得更加專業。

美劇《越獄》的片頭顯示Viewer discretion is advised. 這裡是指本劇可能會有不適的內容,比如暴力、兇殺、色情(像越獄就是很多粗口、暴力),提前告訴你,你自己決定看或者不看,自己把握,比如有小孩在,或者你暈血,就不要看。

舉個例子,當你準備要休假交接工作給下屬或者同事,他問你如果有什麼事情做不了主怎麼辦,你想說「你自己看著辦吧」,如果說成It"s up to you,那就完蛋了,他亂搞你也不能怪他。但是你說It"s at your discretion就更好,表示「你自行決定,採取最合理的辦法」。

再舉個例子,有一次供應商的生產出了品質問題,但是交期也很緊張。汽車行業有個流程叫做讓步(concession),有的公司叫特采(deviation或者waiver),也就是可以在容忍範圍內臨時接受不良品。這個容忍範圍如果是產品規格方面,必須要做測試來驗證。如果是外觀方面,全憑人的主觀意志來判斷,要去預測終端消費者是否會接受。這次是外觀方面的問題,到底尺度有多大,我不可能去問終端消費者,我只好問老闆我應該怎麼辦。老闆說 It"s your project. It"s up to you to make the call.我回答,Yes, but it"s also at my discretion. I"ll need to make the right call.

所以 at one"s discretion = make the right call = make the call that makes sense.

但是到底什麼是right,無法定義,只能用make sense來作為判斷標準。

從這裡由引出了一個相關的短語make sense,我在以前一篇文章也提到過。

「Sensibility」是什麼意思?中文叫什麼? - 史蒂芬的回答 - 知乎

這裡提到make sense是符合邏輯,其實還包括「合情合理」、「符合常理」等諸多意思,這是是美國人經常掛在嘴邊一個片語,很難用一個確切的中文來表達,但終極意思就是有道理、說得過去= reasonable(合理)。

以前蘋果的HR在領英上找到我,給我發站內信是這麼寫的。

I found your profile and thought it made sense to reach out.

這裡是說,你的簡歷看上去符合我們的招聘要求,所以我自然而然想到要聯繫你(這種情況下聯繫你是合理的,而不是簡歷都沒仔細看,不知道你是誰就聯繫你)

有網友曾經問我,說他老闆這句話里的make sense是什麼意思。

In this area I would like you to set a game, and set some awards which will make sense......

其實就是這個獎項要設置得合理,要麼就是指它的存在是說得過去的(不要出現不該有獎項的地方有獎項,需要有獎項的地方卻沒有),要麼就是指獎項的金額合理(不要設置得太高,也不要設置得太低)。

《紙牌屋》的例子。

(點一下圖片會動)

這時很多人就抓狂了,到底什麼才是合理(reasonable),好像也沒辦法說清。

說寧波動物園老虎事件,說到謹慎責任(duty of care)時,中國大陸法學界通常把reasonable man翻譯成「一般理性人」,這樣就好理解多了。

「一般」指達到平均標準,「理性"指沒有偏見、不情緒化,有分析能力。合在一起理解就是,沒有偏見、不情緒化,有一般分析能力的人。

可以這樣理解 a reasonable man= someone who does something for a reason that makes sense.

高學歷或者某些行業的專業人士的標準就不是一般理性人的標準,他們太聰明,會過度思考,會覺得社會上很多事情不合理。就好比我們通常人都覺得很好吃的食物,美食家會給差評,我們覺得很好看的電影,豆瓣上的卻都是差評。再比如以一般理性人的標準,放了一個屁就是屁,博士生和大學教授會認為是甲烷,會引起爆炸。

這個平均標準,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由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偏好、路徑依賴(就是懶),或多或少會有一些盲區,會想當然認為自己的行為或者思考是合理的(take it for granted),這是最可怕的,比如有人在公共場合挖鼻屎,他覺得沒什麼,因為他認為社會對這種行為不介意。

如果一個人做的大部分事情都符合社會平均標準,已經是這個社會的佼佼者了。

你看社會上這麼奇葩,難道他們自己不知道嗎? 對,確實不知道they are doing something that doesn"t make sense.

談談工作中怎麼才能讓自己做的事情make sense。

做事不要想當然,站在別人(理性人)的角度去想想每個步驟是否是有依據。

在公司里,典型中國人的做事方法是看以前是怎麼做的,按照慣例照抄一下,也不管這個慣例是不是合理,有時候這個錯誤的管理一直都錯下去沒人發現。如果沒以前的慣例,那就憑自己的感覺做,也不管做得合不合理,只要結果看上去對的就行。如果有文件在,直接忽略,把文件當狗屁,覺得自己的方法是最好的。

大部分受過教育的美國人做事方法,第一,先看有沒有文件規定怎麼做,有文件按照文件規定做(如果文件don"t make sense也會質疑)。第二,如果沒有文件,再看有沒有慣例,如果有,看看慣例是不是合理,如果合理,按照慣例做,如果不合理,提出質疑,和懂行的討論一下糾正成合理的方法。第三,如果沒有慣例,那就自己創造一個合理的方法,合理的來源是親自驗證每個步驟存在有沒有必要(能不能減少步驟)、步驟的順序是不是最優的(為什麼一定要按照這個順序來),每個步驟有沒有風險(提前預測,及時采預防措施)。按照這種方式做事,每一步都有其道理,別人質疑不了,叫做 make sense.

我以前寫過一篇文章,有提到make sense,美國人的做事思維。

舉個例子(我用做蛋糕比喻工作)

比如第一次學做蛋糕,make sense的做法是先去找教程(博士生可能會找論文,當然,這個超過了社會平均標準,可以叫做make more sense),照著做。

沒有網路的情況下,自己摸索做蛋糕的方法,發現用140度烘烤40分鐘成功了。可是為什麼是這個烘烤溫度烘烤時間?別人問你的時候答不出,哪天別人質疑你為什麼要這麼長的時間?不可以把溫度提高,然後把時間縮短來達到相同的效果嗎?如果你也答不上原因,那麼你這個參數就是 don"t make sense。如果你測試過,知道溫度提高一點會把蛋糕烤焦,那你可以理直氣壯告訴他,這是make sense的參數(the process that makes sense)

有一種行為或者思考方式和make sense相反,叫做 connect dots that don"t exist,中文叫空穴來風。connect dots也是一個常見短語,原意是把一些零散的點連起來,構成一幅畫,像福爾摩斯探案一樣把各種疑點關聯起來,構成一個故事。通過無中生有的觀點然後強行聯繫在一起得出結論叫做connect dots that don"t exist.

更多精彩,請關注芬哥微信公眾號「史蒂芬的專欄」(ID:stehouse),聊點職場和英文。公眾號回復100,獲取從來沒有人告訴過你的求職信息。

芬哥,前某500強外企工程師,現某知名消費品牌外企高級工程師。分享英語在實際工作中應用,也分享一些真實職場技能和感悟,說一些一般人不會告訴你的東西,用心寫每一篇文章,對讀者負責。


我分兩部分來說明,第一部分解釋discretion,第二部分從構詞角度分析

--------

1.discretion

所謂的「隨意」,是取自第三層意思:隨....的意願,而不是「任意,隨便「的意思--------

2.從詞根上來解釋,discretion為何會有謹慎的意思?

把discretion拆解成dis---cret----tion

-tion最好解釋,名詞詞綴

-cret- separate,表示「搞清,區別" *(同樣意義的還有cern, cert)

dis-

這個詞中的dis,有很大的」誤導「作用,它並沒有作為否定前綴「不」

而是取了分開,分離的意思,再舉幾個例子:

disseminate 散布,傳播(dis+semin 種子+ate→散布〔種子〕)

dispense 分配(dis+pense 花費→分開花費→分配〔財富等〕)

distract 分心(dis+tract 拉→把〔心〕拉開→分心)

distend 膨脹(dis+tend 拉→分開拉→膨脹)

discriminate 辨別;歧視(dis+crimin 分辨→ate→分辯開)

dismiss 解散;開除(dis+miss 送→送出→解散)

disburse 支付,支出(dis+burse 錢包→從錢包中分出→支出)

discard 丟棄,拋棄(dis+card 扔→扔出去)

discuss 討論(dis+cuss 敲打→把〔問題〕分開敲→討論)

那麼discretion用構詞角度解釋的話,就是 分(情況)區別(對待)

另祝新年快樂


推薦閱讀:

如何在路上背單詞而不顯得裝逼?
背單詞時,把單詞放到例句中有必要嗎?
有什麼好的單詞書?
學習英語,有些單詞總也記不住,有時通過一段口訣就很輕鬆記住了,你有沒這樣的口訣?比如 abroad 可以這樣記 「出國(abroad)是(a)條不(b)歸路(road)」
yoyo(悠悠球)變複數時應該在結尾+es還是+s?

TAG:英語 | 單詞 | 詞根 | 詞語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