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綱挈領地掌握事件相關電位相關的知識?
因為需要讀了一些 ERP 相關論文,知道了這是即時反映腦功能狀態的技術手段,隱約覺察應該從認知心理學下手學習,卻不知道應該建構怎樣的知識結構、補充哪些知識,還請過來人略加指教!
本人也是碩士階段剛研究 ERPs,目前研二升博一,主要是所在課題組提出了將神經科學與工程設計學相結合的概念,然後就走上了半神經科學半設計學的研究道路。說一下自己學習ERP的一些心得,也希望前輩們多多指教~
我看的第一本ERP教程是 趙侖老師的《ERPs實驗教程》,裡面主要從實驗角度,包括:如何實驗設計,如何基於ERP展開實驗,一些典型ERP成分的簡要介紹,等,寫的還算系統,起碼讓我知道我現在研究的,或者說我即將使用的這個工具是什麼~(對於我來說,ERP是一種輔助設計評估的工具,不同於純神經科學)。第二本教材是魏景漢老師的《事件相關電位技術》(網上有電子版可下載),較之第一本,這本書中對經典成分有了更為詳細的介紹,更重要的是,書中介紹了對相應成分的研究脈絡,以及一些經典實驗範式可以借鑒。第三本,也是我今年寒假才剛入手的書《Handbook of Event-Related Potentials》,Luck大牛著作,如果樓主英語好且有耐心的話強烈推薦,裡面講了ERP研究的方方面面,不能再推薦,可以選擇性讀一些章節,比如我之前寫了一篇關於信息編碼和視覺注意的論文,對於N2pc成分有一些疑問,然後通讀了書中第1章和第12章後,
對此前疑問有如撥開雲霧。Luck大牛還寫過一本《事件相關電位基礎》,中文版,裡面說了一些常見的ERP研究注意事項以及常見的疑惑,但遠不如上一本詳細,只是部分章節的濃縮版本。其實,既然做學術,就是要弄明白自己在做什麼,以及以後怎麼做。樓主的思路是對的,在看論文之前對erp有一個提綱挈領的了解,如果相反則會走彎路,本人的教訓,還好現在有所醒悟。建議看書和看文章相結合,可以跟蹤一些神經科學入門級期刊,比如Neu Lett之類,不懂的問題一定要查閱書本~不求甚解最要不得。然後思考文章為什麼用ERP研究方法,其實這不是萬能的,就像樓主說,ERP作為高時間解析度的腦成像手段,實時揭示認知過程是很有效的,但有些為難題需要通過高空間成像手段,甚至僅通過行為學研究就能解決問題的。
總之,在選擇最恰當的研究方法之前,要明白這樣的研究方法是什麼,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第一次回答知乎問題有點語無倫次,希望樓主見諒~ERP經驗有限,但推薦Luck的《事件相關電位基礎》,入門的話主要就是原理、實驗設計邏輯、經典成分這些吧,數據分析不是這本的重點,相關部分可以參考羅躍嘉、魏景漢老師的書(羅老師魏老師的書入門也挺好)。
ERP概念Event-Related Potentials 指的是外加一種特定刺激作用於感覺系統或腦的某一部位,在給予或撤銷刺激的時候,在腦區引起的電位變化。ERP不是普通誘發電位記錄神經系統對刺激本身產生的反應,而是大腦對刺激帶來的信息引起的反應,在注意的基礎上,與識別、比較、判斷、記憶、決策等心理活動有關,由此可以窺探認知過程中大腦的神經電生理變化。ERP屬於長期潛伏誘發電位同時ERP又是是一種特殊的誘發電位,屬於近場電位(near-field potentials
-- 記錄電極位置距活動的神經結構較近)。在實驗過程中要注意被試的精神狀態和注意程度,這會對實驗產生影響。(儘可能不要眨眼睛O(∩_∩)O~)
ERP實驗刺激的性質、內容不同但大多數實驗目的都是啟動被試認知過程的參與。
一次刺激誘發的ERP的波幅約2~10mV,比自發電位(EEG)小得多,淹沒在EEG中,兩者構成小信號與大噪音的關係,因此無法測量,無法研究。
為了從EEG中提取出ERP,需對被試者施以多次重複刺激「S」。將每次刺激產生的含有ERP的EEG加以疊加與平均。由於作為ERP背景的EEG波形與刺激間無固定的關係,而其中所含有的ERP波形在每次刺激後是相同的,且ERP波形與刺激間的時間間隔(潛伏期)是固定的,經過疊加,ERP與疊加次數成比例的增大,而EEG則按隨機噪音方式加和。 這就是疊加平均基本原理。(ERP波形恆定、潛伏期恆定)
由於ERP是經計算機多次疊加所得的平均值,故屬平均誘發電位。每一種刺激引起的ERP含有一系列波。以聽覺ERP為例,10ms以內有7至8個波,稱為早成分;10ms至50ms以內有5個波,稱為中成分;50ms至500ms以內有5個波,稱為晚成分;500ms後出現的波一般為慢波。與心理活動關係密切的是晚成分與慢波。
ERP實驗原理:
刺激事件(例如:聲音、圖象、文字等)可以誘發人腦產生腦電波,腦電成像掃描系統(系統由Stim刺激呈現軟體、Scan數據分析軟體、SYNAMPS EEG放大器、Fastrak三維成像數字儀、Quick-Cap電極帽、Curry多通道神經成像軟體等組成)可以將心理活動產生的微弱的腦電信號通過計算機疊加技術,從自發腦電中提取出來,這樣的信號即被稱為事件相關腦電位(ERP),它是刺激事件(包括視覺、聽覺、體感等物理刺激及心理因素)在大腦中引起相應反應的真實客觀的表現。首先通過電極帽採集大腦腦電波,微弱的腦電信號過兩次信號放大後送入計算機,然後通過Scan數據分析軟體進行數據分析,最後通過成像軟體呈現出來。
ERP主要成分包括CNV、P300、MMN等。
CNV在1964年為Walt和Cooper等所發現。若在測量反應時,先給出一個預備信號(如一個短音或一個閃光),令被試者聽(或看)到命令信號後盡量快地按鍵,則可在預備信號和命令信號之間觀察到腦電發生負向偏轉,Walt和Cooper等稱此負向偏轉為contingent negative variation,簡稱CNV,中文稱為伴隨性負變化或負關聯。CNV的頭皮分布以額部中央區部位Cz點波幅最大P300系Sutton等1965年所發現。P300即為晚期成分的第三個正波P3,由於當初發現的P3是在300ms左右出現的正波,故稱之為P300。後來隨著與P300類似的成分的不斷被發現,P300形成了一個含有多個子成分的家族。
MMN的典型的實驗是,仍然運用上述產生P300的Oddball實驗模式,標準刺激為1000Hz的短純音,偏差刺激為800Hz的短純音,分別在被試雙耳中呈現。令被試者雙耳分聽,即注意一隻耳的聲音,並對偏差刺激進行反應,而不注意另一隻耳的聲音。結果無論注意與否,在約250ms內偏差刺激皆比標準刺激引起更高的負波。若以偏差刺激引起的ERP減標準刺激引起的ERP,觀察此差異波,則可見到在約100ms至250ms之間出現了一個明顯的負波,此即Mismatch
Negativity(失匹配負波),簡稱MMN。
N400是研究腦的語言加工原理常用的ERP成分。它首先由Kutas等於1980年報道。他們令被試者對屏幕上呈現的句子進行認知反應,故意將某些句子的最後一個詞寫為畸義詞。當在屏幕上逐個呈現這句話的單詞,並記錄各個單詞誘發的ERP時發現,該句尾畸義詞誘發的ERP在400ms左右出現了一個新的負成分,以此命名為N400。研究發現,N400的波幅與畸義詞對其語境背離的程度相關。
ERP的實驗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種:
Oddball實驗模式是指採用兩種或多種不同刺激持續交替呈現,它們出現的概率顯著不同,經常出現的刺激稱為大概率或標準刺激(standard stimuli),偶然出現的稱為小概率或偏差刺激(deviant stimuli)。令被試對偏差刺激進行反應,因此該偏差刺激稱為靶刺激(Target)或目標刺激。這是誘發P300、MMN等與刺激概率有關的ERP成分時常用的經典實驗模式。
兩種刺激的概率相等。令被試反應的刺激叫做Go刺激,即靶刺激;不需被試反應的刺激叫做Nogo刺激。該模式也叫做Go與Nogo作業,其特點是排除了刺激概率對ERP的影響;由於沒有大小概率之分,大大節省了實驗時間,這是它突出的優點,但也丟失了因大、小概率差異而產生的ERP成分。
「跨通路」(Cross-Modal)是指在同一實驗模式中採用不同感覺通路的刺激物,通常為視覺與聽覺刺激,常用於選擇性注意的研究。
特定認知實驗模式如運動知覺、記憶、意識研究等。ERP的核心在於事件相關。其次就是時間解析度。這兩個是大家都知道的,我談談我自己的理解,隱約覺察出從認知心理學入手,感覺是非常正確的。事件相關,就是我們的發現的那些成分P1,N1,P300,N400等等。有些事跟注意有關的,有些是跟情緒有關的,有些事和語言相關的等等。第二個就是都會說到的高時間解析度,我覺得一個好的ERP研究就是把這個高時間解析度發揮到了極致,具體來說,現在經常有一種思路是,行為上有結果,那我們再做一個ERP或者fMRI的生理證據,我個人覺得這是一種錯誤的方式,ERP的時間解析度能夠幫我們去探索一些心理認知的時間過程,而這些時間過程在反應時上沒法做到,經常看到一些早晚期加工差異的ERP研究,我會覺得這是好研究。上面說的這種思路是把ERP成分作為一個指標去研究我們某些心理過程的變化。當然還有專門研究ERP成分,去找各種各樣的變數對某些成分的調節。推薦書的已經有很多了,並且都很好,我再推薦一本
推薦閱讀:
※老年人能否通過玩電腦遊戲預防老年痴呆?
※如何解讀《醉步男》?
※如何激活松果體?
※只用左眼或右眼閱讀,會影響思維嗎?
※為什麼三四歲的小孩幾乎不會認字,但說話什麼的都會說也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