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電影《走出非洲》?
用盡一生,也走不出的非洲
I had a farm in Africa, at the foot of the Ngong Hills.
我在非洲曾有一座農場,就在恩貢山腳下。
梅麗爾·斯特里普的聲音和約翰·巴里(John Barry)的配樂同時響起,讓人置身於遼遠、廣袤的東非草原。兩千英尺的風呼呼地吹著,你伸出頭去俯瞰成群渡河的角馬,掠過由火烈鳥組成的紅雲……
1985年的好萊塢電影《走出非洲》,改編自丹麥作家凱倫·布里克森(筆名「伊薩克·迪內森」)的同名自傳體小說。在1986年的奧斯卡頒獎禮上,這部電影斬獲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在內的7項大獎。影片的成功,使小說的銷售量由之前的10萬冊猛增至150萬冊,也使凱倫在肯亞內羅畢的故居成為遠近聞名的景點。
在非洲的恩貢山下,我曾經有一座農場。50多歲的凱倫·布里克森寫下《走出非洲》的開場白時,嘴角和筆尖都有一種隱隱的驕傲,一種這輩子沒有白活的底氣。恐怕很多人第一次讀到、聽到這個開頭時,也都半是回味半是羨慕——當我老了,也能底氣十足地說出這樣一句話來,該有多好。
的確,凱倫的經歷不可複製。
1885年,她出生在丹麥哥本哈根附近的倫斯特德莊園,父親出身貴族家庭,母親出身富裕的中產家庭。在她十歲時,父親自縊身亡,死因成謎(一說是因政治挫折而灰心失望,一說是因身患梅毒而不堪忍受病痛折磨)。之後,她與母親的家族生活在一起,在優裕的環境里,發展著她在文學和藝術上的天分。
28歲時,為了男爵夫人的頭銜,她帶著豐厚的嫁妝嫁給了瑞典男爵布洛爾·布里克森。婚後不久,由凱倫娘家出資,他們在肯亞買下了一座農場,開始經營咖啡種植園。
1914年,凱倫第一次踏上了非洲的土地。
初到非洲的凱倫,還只是個虛榮、驕縱的富家女。當她挑剔著這裡的一切時,她不知道,這片既壯闊又柔和的土地將會一點一點地改變她,深入骨髓和心靈。
漸漸地,她開始了解完全不同於故鄉丹麥的這塊古老大陸,愛上這裡的動物、植物,還有風景。在這裡,她為了咖啡的收成而操勞;她結識新的朋友,徹夜歡宴暢談;她在草原上漫步,學習狩獵的本領。一戰爆發了,她率領僕人長途跋涉,為丈夫所在的部隊送去補給。半夜獅子侵擾營地,她無所畏懼地直面野獸,揮起了鞭子。
她和土著馬賽人的生疏和隔閡,在長時間的接觸中慢慢消融了。她治療他們,聘用他們,為他們開辦學校,和他們一起工作一起生活。為了保護馬賽人的一塊居留地,她甚至不惜向殖民地總督下跪懇求。
從最初那個帶著成箱的象牙、瓷器旅行的富家女,到洗盡鉛華之後的素樸、果敢、堅毅;從最初那個格格不入的外來者,到和非洲大陸的恢弘背景渾然成一體;從最初試圖改造這片土地的雄心勃勃,到被這片土地所俘獲、所撫慰,凱倫逐漸蛻變為這片土地「精神上的原住民」。
事情正一步一步超出她的預想,從好的方面,也從壞的方面。
她的婚姻並不幸福。丈夫布洛爾是個典型的浪蕩公子哥,他讓凱倫獨自留守莊園,自己卻在外揮金如土,花天酒地。他把本該用在農場上的資金揮霍殆盡,而且把梅毒傳染給了凱倫。
凱倫的健康狀況亮起了紅燈,她不得不多次返回歐洲治療。在那個時代,青黴素還沒有被提純出來,治療梅毒主要使用含鉛和汞的藥物。凱倫因長期服藥,陷入了慢性的重金屬中毒,終生飽受折磨。這次患病,也最終導致了她和布洛爾的分居、離婚。
令凱倫焦頭爛額的不只是健康和婚姻。她寄予了厚望的農場,越來越像一個巨大的泥潭,相繼遭受了蝗災、旱災、火災和咖啡價格下跌的打擊,一直在虧損。
在文學和藝術方面,她是個博學的女人。但對如何經營農場,她卻所知甚少。在書里,她抱怨農場的海拔太高了,不適合種植咖啡。可是,後來科學家們卻證實,那個農場確實不適合種植咖啡,是因為地勢太低。
面對困境,凱倫搏鬥、抗爭。她有著頑強的生命力,也充滿了對捍衛一切她所擁有的事物的執念。恰在此時,丹尼斯出現了,帶給她前所未有的慰藉,也成為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人。
丹尼斯是英國貴族,畢業於牛津大學,儀錶堂堂、風度翩翩而又特立獨行。他與凱倫性情相投,志趣相仿,是凱倫理想中的伴侶。
一般來說,電影的原型人物比飾演他們的演員還要標緻,這是很少有的事。然而,在凱倫和丹尼斯身上就是如此,看他們年輕時的照片,真是一對璧人:
雖然出身貴族,但丹尼斯更確切的身份是一個熱愛自由、追求冒險、放浪不羈的獵人。他率性、達觀,對一切事物都抱著順其自然、隨遇而安的態度,常常帶著留聲機去狩獵,數月在草原上徜徉、駐留,
他帶著凱倫去感受非洲大陸所蘊含的原始而自然的生命力。他和凱倫在星光下共舞,在午後的微風中小憩,駕駛飛機去鳥瞰只有非洲大陸才有的奇景:
「低飛時,我們自己的投影在淺藍色的湖面上倒映出深藍的色塊,倒影在我們下方微微晃動。這裡生活著成千上萬隻火烈鳥……我們靠近時,火烈鳥飛散開來,有時形成一個個大圓圈,有的時候則是扇面的形狀,那姿態恍如冉冉升起的太陽放射的光芒,又像絲綢或瓷器上中國的藝術圖案。這些圖案在我們眼前不斷地變化著。」
丹尼斯滿足了凱倫的所有幻想,但他獨獨不能給凱倫最想要的——婚姻。他雖深愛著凱倫,但卻反對一切形式的束縛和羈絆。他只願為凱倫短暫停駐,而不願永久停留。
當凱倫和丹尼斯的感情漸趨平淡的時候,農場的經營也每況愈下。凱倫不得不接受農場破產的現實。她出手農場,變賣家當,為返回歐洲做著準備。
就在她不忍與生活了17年的非洲告別、難捨難離之際,一個更令她心痛的消息傳來:丹尼斯因飛機墜毀而喪生。
她最愛的人,埋葬在了她最愛的土地。
她用餘生追念著這片土地,醒著時書寫,睡著時夢囈,就像《詩經·唐風》里那個痛失愛人的女子,一遍一遍地追問:
葛生蒙楚,蘞蔓於野。予美亡此,誰與獨處。
當她聽說常有幾隻獅子佇立在丹尼斯安睡之處,她終於感到安慰:有它們陪著他,他一定心滿意足。
許多年後,凱倫飽含激情地講述她在非洲所見的一切:草原、山巒、落日、雲霞、羚羊、獅子、雄鷹,卻用克制的筆調書寫她個人所經歷的一切:難以啟齒的疾病,不堪回首的婚姻,含蓄內斂的愛情……可以想像,風輕雲淡的紙面下,澎湃著多少如潮水般洶湧的感情。
17年時間,凱倫失去了健康,失去了婚姻,失去了農場,失去了愛人。她的姐姐和兒時密友,也在此期間離開了人世。在失去了她所珍愛的大半,與非洲從此永生相隔的時候,她終於理解了丹尼斯的話:
We are just passing by.
我們只是過客。
17年前,她是個相信「我即我所擁有」的男爵夫人。對身邊的人和物,她反覆強調著:我的、我的、我的——我的頭銜,我的莊園,我的象牙,我的瓷器,我的丈夫,我的情人,我的廚師,我的土著人……
17年後,她失去了這一切,卻終於意識到:你並非你所擁有,你不該為你的所有物而定義,因為你是你自己。她終於有了勇氣,堅強而決絕地一個人活下去,直至死亡的那一日,因為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命運。
在這一刻,她與非洲最自由、勃發的生命力融為一體,永不分離。
回到丹麥,凱倫成為了職業作家。1937年,她因出版《走出非洲》而聲名鵲起。
1954年,她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而當年的諾獎頒給了海明威。海明威在致辭中說:
「更偉大的作家總是不會得諾獎。這個獎項如果給了美麗的伊薩克·迪內森,今天我會很高興很高興……」
1957年,凱倫再獲諾獎提名。而當年的獲獎者,是因《局外人》和《鼠疫》聞名的加繆。凱倫再次與諾獎失之交臂。
1962年,凱倫在她的出生地倫斯特德離世——沒再踏上非洲大地,也從未離開非洲大地。
年輕時,她聽到殖民地的太太們「好想再活一次」的對話,曾尖刻地認為:她們的人生就是那種需要活兩遍才好意思承認活過的無聊人生。
事實證明,她的人生絕對不是。
她風華絕代,才華橫溢。
她與安徒生並稱為丹麥的「文學國寶」。
無數人通過小說、電影了解她的故事,又因為她的故事而踏上她用盡一生,也走不出的非洲大地。
更多文章,請關注魚鮮支的微信公眾號:觀念的牢籠(guanniandelaolong)
一片絕佳的非洲草原景色洗凈了一個堅韌女人的虛榮,洗出了她的詩意熱情與優雅。
斷斷續續的看了兩遍。第一遍,囫圇吞棗的看了個大概。第二遍,開始理解她。一個大齡有錢有才的女人,為了名,嫁給了朋友,未婚夫的哥哥。在非洲開了個農場,種植咖啡。歷經各種,梅毒,愛情,破產,愛人意外離世(特別是在一個愛自由超過一切的男人願意為她放棄自由,是她多年的渴望成真的時候離世的)。她去的時候,因為是個女人,被趕出俱樂部。而她走得時候,也因為她是個女人,被俱樂部成員邀請喝酒。她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I had a farm in Africa" 她在開始和最後一直呢喃著。那些記憶,於她,可能是這輩子最美好的夢,儘管發生了最慘痛的事。
配樂特別棒。非洲的景色也特別美。特別是丹尼斯第一次帶她飛的時候,從上帝的視角看那片土地。簡直太震驚了。她只是靜靜的說著一個故事,就像她說其他任何一個故事一樣。總之,是個好故事。一部讓人瞬間安靜下來的電影。以故事主人公Karen的回憶為線索,幾個緩慢而悠長的純風景鏡頭作為開端,將故事娓娓道來。遼遠廣闊的非洲草原,原汁原味的背景音樂,使發生於其中的愛情故事定格成地老天荒的刻骨銘心。梅里爾.斯特里普以一個晚年老人歷經滄桑的口吻講述旁白,使電影基調變得厚重而具歷史感。而男女主人公的感情發展也相當走心,超越了墜入愛河的你儂我儂,最終進入到男女關係本質的深層次探討,愛與婚姻,自由與歸屬,個人追求與家庭,這種種矛盾在雙方感情發展到一個充分的階段之後同時爆發。最終,Karen的愛說服Denys放棄了一直珍視的自由,給出了一個長相廝守的承諾。然而,上帝本意並非如此,於是一口氣收回了Karen心愛的農場和男人。最後,孑然一身的Karen離開了非洲,並在餘生再也沒有踏上過她心中最愛的那片土地。幾乎所有關於這部影片的電影簡介,都把最初的Karen描述成一個貪慕虛榮的女人,為了一個男爵夫人的名號遠嫁到一片陌生而原始的土地。而這恰恰是Karen勇敢獨立的體現。她有著一股不輕易言棄的孤勇,為自己想要的東西努力爭取,也敢於將不想要的東西掃地出門。從始至終,她都將命運的決定權掌握在自己手裡。不論是開始一段交易本質的婚姻,經營一個計劃外的咖啡農場,還是將在外鬼混的丈夫趕出家門,接受Denys的愛慕,還是在大火之後收拾殘局,拒絕Denys的幫助,到最後完結在非洲的一切踏上歸途,一切都是她自己的選擇和堅持,不論結局是好是壞,她都坦然面對,接受,再做出選擇。這才是這部影片所反映出的人性閃光點。影片的最後,當即將離去的Karen為了給她的Kikuyu爭取土地向新來的總督下跪祈求的時候,說道:「Women are hard in this country.」何止是在這個國家(Kenya),在世界上都何嘗不是如此。男權世界裡的女性獨立,向來都是最難的。Karen最後被禁止女人入內的俱樂部男人們邀請去喝道別酒,這種意外反轉是想告訴女性觀眾們,要想獲得男人的尊重,獨立吧,除此之外,別無他路。另外,還有一些觸動心弦的台詞,比如Denys說Karen"You always mixed up need and want." 你想要並不代表你需要。生活中,有多少東西是我們想要而實則並不需要的,理性和慾望的戰爭窮其一生,沒有止境。再比如,Karen反對Denys和其他女人出遊,「You want to get something, you should pay the price. Now I want to be this kind of thing.」 我的感情不是免費的,如果想要我繼續愛你,你也得有所犧牲。一段感情里,必須要有底線和原則,無限度的退讓並不能贏得任何地位。還有Karen的黑人管家Farah,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有著通透的智慧。他在阻止Karen圍水壩的時候堅持說,This water goes to Mombasa. It lives in Mombasa. Karen後來在截流雨季洪水失敗之後,自我調侃的說:Let it go. This water goes to Mombasa.算了算了,反正這水也是去Mombasa的,大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感覺啊。於是對這個被反覆提及的Mombasa印象深刻。最後Denys和Karen約定好的安定之所也在Mombasa,也算是一個有意義的存在了。他還向Karen解釋了為什麼酋長不同意大人去學校學習識字,在Karen遭遇意外損失的時候安慰Karen,「」 最後,引用Denys的一句台詞:And what is it exactly that is yours? We"re not owners here, Karen. We"re just passing through.人生在世,有什麼是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我們孑然一身的來,最後也孑然一身的走,能永遠陪伴我們的,不是農場,不是僕人,不是房子,甚至都不是男人。相對於外物,我們只是過客。只有回憶,和回憶里的那些故事,才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白髮蒼蒼的時候,坐在火爐旁,用顫顫巍巍的聲音,講述年輕時那些過往,人生就此釋然。
從未有部電影讓我寫影評,除了應付作業,我得寫得很長。
我已經很久寫不出很長的東西了。也許今晚醞釀夠了,但是我的辭藻已經不能夠完美了。有一天別人問起我最愛的電影時,我想,可以多說一部《走出非洲》了。其實在白雪皚皚的丹麥的時候,恬妮就告訴了我們:「I』ve got not life at all.」我想這個點值得在影評當中提到。在去非洲之前,她在找尋自我。而離開非洲之後,她仍然沒有答案。她受到的尊敬,只是在找到的路上前進了一步。是的,也許我們有的人畢生也是如此。我一直在摸索導演能否留下一些暗示,指明公爵夫人的心之所向。也許是平等,博愛。恬妮一直在追求把她的世界變成這些詞語。不要把她想得太過平凡,她愛的東西就是很大的東西,用感性在看待這個世界。她守在農場,看著男人們離開,並不是女人需要的依賴——因為我覺得,每個人都有一種看待世界的獨特方式,在被改變之前,在被定義之前,在被定義為依賴之前。就像是丹尼斯被恬妮的主義說服以後,他才明白沒有人明白真理。說著說著,我們已經引出了電影的第二個點。我非常喜歡,非常贊同《其實他沒那麼喜歡你》這部電影的觀點。
《走出非洲》要表達的旨意和《其實他沒那麼喜歡你》是一樣的。為什麼只有相信愛的人,才會找到愛?你的信念,你的圖式,都將深深地,不知不覺地影響他人,最後世界變成了你的思想。而男女之間的差異,我們在《走出非洲》中看到了,那是極大的。人又是出乎你的意料,那麼容易被改變。《其實他沒那麼喜歡你》給了我們一個尤佳的答案,有關於人與人交往和男女之間交往之道——溝通。好像是電影看多了,丹尼斯和恬妮之間的爭吵的台詞我能夠提前預見。一開始會覺得男主角丹尼斯很成熟,有遠見,但是成熟又豈止這一個點。故事的開始,總是不需要對方的那一方先開始傷害需要你的另一方,丹尼斯,作為丹尼斯的我,在草原上馳騁了那麼久,我深深地認為,人是獨立的個體,誰也不屬於誰,我不想屬於誰。而當你要走了,我才明白上帝的用意。可歌可泣的是,恬妮,本來是公爵夫人的我,卻在你的影響下讓我明白獨自一人的生命的意義,我好像找到了另一個的自己,倒也合情合理。這是一個很老套的劇情。男女總是如此,總是如此。就算在那麼純粹的非洲,有人在,就還是如此複雜,就因為思想,因為溝通,構成了一幕幕交錯前行的畫面,一首首讚美生命的歌。恬妮和丹尼斯。PS:
1.得分太低。2.現在有多少人有機會像在非洲一樣生存下來完成生命的使命和長度,而不是伴隨著社會的鉛華和虛偽,而是純粹的活下去。既然那麼難有這樣的機會,我們該如何找尋自我?3.在毀滅之前,你的理性多於我的理性,一切的交錯、衝突之後,我們交換了理性和感性。而男女的理性和感性,於誰都沒有對錯之分。4. 順便提下,女主角的聲音是我至今第一次覺得震撼的聲音。那麼的好聽。好聽兩字有很多因素,這裡只可意會,不言傳。5.配樂很棒。所有言論皆是妄人所言,請見諒。影片開始的剎那就覺得很美喜歡全世界就唯獨我一人的孤獨和渺小原來一切都是無法抗爭的如果有來生我願做一棵樹駛向希望嗎駛向希望我只是做到了從明天起做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週遊世界…
1,自由是有代價的,看你到底想要什麼,結婚真的只是證書,婚姻生活只是過別人眼中的生活嗎?你需要什麼?如果心中總是想著極端的自由,那就是你心中本來就被束縛住了不然不會如此狂熱地追求自由。女人都是追求安定生活的,需要找一個珍惜自己的人,而不是僅僅精神上能交談的人。愛情都是需要犧牲一定自由和自我的,它是兩個人共同爭取才有的奢侈品。2,人生貴在體驗。趁著年輕,多去闖一闖,你不去經歷不去嘗試,怎麼知道飛機下的非洲大陸是怎樣的呢?大海,草原,高原,斑馬,海鷗,高山,瀑布,峽谷,重雲。世界很大,多去看看。3,我要成為有價值的人,獨立,優雅,敢愛敢恨。
走出非洲,走不出的非洲
一個女人和不愛的人結婚,在遙遠的異鄉經歷冷漠、背叛、孤獨和一切化為灰燼的痛楚,可她沒有絕望,她還有回憶,這回憶里有和丹尼斯一起秉燭夜談、星空下伴著莫扎特的音樂緩緩起舞、和以上帝的視角俯瞰這個令她心碎而又熱愛的非洲大陸,如何能走出?
她堅強、優雅,更難得是身處困境還有一顆善良的心:為土著孩子治病,想方設法讓土著孩子讀書,向長官下跪為土著人求的一片安身之地。。。
電影斷斷續續看了幾遍,最愛,沒有之一。
凱倫說,生活非常不如意,她覺得撐不下去的時候,會讓自己更難過,回憶和丹尼斯的野外露營,巴克利,還有他們的第一次飛行,那些美好的回憶。
而我,不如意的時候,選擇再看一遍走出非洲。願我也能有如此美好的回憶。
ps,整個電影畫面美的像詩,淡淡的哀傷,蕩氣迴腸,值的你看了一遍又一遍。她贏得了黑人的尊重,也贏得了白人的尊重
一部靜謐而美好的電影。凱倫的非洲記憶,是她這一生最有價值的回憶。I have a farm in Africa.在那個純粹的人與自然的世界,探索自己。經歷的種種苦難與磨練,讓她更加的獨立且有魅力。喜歡她的那段:「當我撐不下去的時候,我就想想曾經的美好,雖然殘忍卻讓我覺得還可以撐下去那麼一些,然後慢慢地我發現,沒有什麼會讓我撐不下去的」她在這段生活里,尋找到了詩意和生活的真諦!
惡劣的環境, 絕殺的悲劇可以摧毀普通軟弱的女人, 卻也能激發堅強的女性深沉的堅韌, 毅力和智慧.跟看&
肯亞風景如畫,丹尼斯在凱倫的紅塵中停留地太短暫,凱倫回丹麥的背影太沙啞。
我覺得要讀那本OUT OF AFRICA的書,裡面英文描寫,太美了,跟你欣賞電影獲得的完全不同的美的感受,而更強烈,後來一陣子我把那本書買了十來本,見合適人就送。
看完夜航西飛,又牽扯到走出非洲。查了很多信息,女人的視角總結一下。凱倫為走出非洲的作者,柏瑞兒為夜航西飛的作者。1. 倆人在非洲的生活毫無疑問有交集,交集密集區是布里斯托男爵和丹尼斯,一位是凱倫的不怎麼厚道的丈夫,一位是她的從未承認的准情人。而柏瑞兒身邊的男人,明顯更多,包括她強悍的爹,飛行教練湯姆,協助或者說幫助她寫書的舒馬赫,她的堅強和機械師,甚至丘吉爾也曾是她的客戶,還有小王子的作者是一直勸說她寫書的人,還有出資支持她橫渡大西洋的男爵,還有她書中未曾提及的兩任丈夫。據說一位幫她清理了父親的債務,一位讓她心甘情願的終生使用了馬卡姆的姓氏。兩位又都獲得海明威的親口親愛稱讚。2. 凱倫是作為太太培養的丹麥貴族,而柏瑞兒是四歲時就開始生活在非洲的野生女孩兒。凱倫保守,靠男人而活,柏瑞兒無拘無束,靠訓馬和開飛機生活。兩人都是在合理利用男人的資源,但是柏瑞兒高級一些,她轉化,轉化成了自己的生存技能,這一點,要名要利,如林徽因。3. 結局來說,走出非洲的書獲得了更大成功,但是柏瑞兒寫書是打牙祭,凱倫是謀生,二者不一樣。4. 個人更喜歡柏瑞兒的選擇和成就,更野生,更自由。男權社會,女人靠經營,沒什麼不對,hard skill 更讓人有底氣。5. 肯亞,蘇德沼澤,榮蓋河谷,乞力馬扎羅山,,,我覺得我掉進了另一個坑。[捂臉]只恨生命太短,錢太少,太多的領域想要去探險。
每個女人都需要一片非洲草原。
為啥看不到高清的?
風景不錯,帝國主義時代的落日餘暉
《走出非洲》里有大起大落的情節,但總是被描繪得平淡如水、波瀾不驚。
面對獅子的襲擊,男女主人公劫後餘生,他們沒有熱烈的慶祝,只是淡然的在月色下舉杯對飲。火災燒毀了凱倫的整個農場,在傾家蕩產的時候,她只是說上帝帶給她一切,現在要收回去了。凱倫即將離開非洲,那個最開始禁止她進入的男士俱樂部全體成員起立向她表示敬意,她喝完杯中酒對他們說了一句謝謝便踏上了離開的旅途。
平靜的表象反而帶給人們一種強烈的內心震撼,正如高尚的品行不需要刻意歌頌,卻會深深留在人們心裡。
看完影片,我最大的思考是關於改變和不變的。
丹尼斯對凱倫說you really like to change。丹尼斯愛上凱倫,是因為她與眾不同,總能打破現狀和規矩。凱倫刷新了男人對女人的看法,黑人對白人的看法,奴隸對主人的看法。她選擇堅定地走新的道路,而她的堅強善良讓別人願意追隨她的步伐。而凱倫愛上丹尼斯也正是因為他與眾不同,看輕世俗的界限。
兩個同樣熱愛冒險,彼此深愛著對方的人本質上又有巨大的差異。
丹尼斯讓凱倫明白了除了改變,更重要的東西是不變。自然界萬物的最原始的樣子最應該被尊重。他相信非洲會變回被英國人佔領之前的樣子,非洲孩子不應該被教育成一個個小英國人。他堅持每個人都應該保持自我,即使相愛也不應該互相佔有,活成別人想要的樣子。改變帶來進步,可是人不能在變化中忘記和喪失自我。
影片結尾,丹尼斯被埋葬在非洲大草原上,永遠融入自然。沒有不必要的遺憾和過多的悲傷,因為我們和凱倫都明白,丹尼斯不屬於我們,也不屬於凱倫。只可意會不能言傳的女性,知道也能體會她的堅強,但是自己卻做不到。
我只看了一遍,只能說劇情很豐富但看起來比較平淡,當時的藝術片就這樣吧
男主願意為了她放棄追求那麼久的自由,我不知道這樣好還是不好。
推薦閱讀:
※郭靖、楊過、張無忌,這射鵰三部曲中三個主角,女生們更喜歡誰?
※如何評價《圍城》里汪太太這個人物?
※如何以「我害怕影子」為開頭寫一個故事?
※如何做到不沉迷於小說電影等虛擬世界?
※有哪些看到開頭卻猜不到結局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