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價值》雜誌推出 iPad 版會影響它的線下銷售嗎?


在開放的互聯網時代,內容幾乎都是免費的,一篇文章如果你在雜誌上看到了,你肯定也能在網上看到。

紙媒的讀者、互聯網閱讀者、客戶端用戶,這3者的閱讀場景和人群是不完全相同的。就好比有人總不喜歡Kindle,他可能會說,「我喜歡書的感覺」。從這個角度上來看,iPad 客戶端也好,iPhone 客戶端也好,不一定影響紙面雜誌的銷售。而如果它們影響了,那肯定不是因為客戶端的推出,而是互聯網的到來,移動互聯網只是加劇了這一狀況。

實際上,線下銷售真的占很大的比重么?它真的是媒體的命根么?我認為雜誌走電子發行是一條必須要走的路。紙媒的種種弊端在這裡不必多說,單從一個角度來講:讀者vs用戶。在紙媒時代,你面對的是一個一個你不了解的讀者,而在互聯網時代,你面對的是用戶。顯然,用戶是帶有豐富屬性的,你也可以為用戶做得更多,從他們那裡得到更多。光從這個角度出發,媒體電子化就已經是不能不走的一條路。

另一方面,對於一個媒體來講,最重要的內容,而內容本身通過什麼介質去呈現並不重要。只要有用戶,沒有想不到的盈利模式。這一點我是堅信的。無論世界怎麼變,編輯的力量都是需要的,這一點我也堅信。

我所說的僅代表我對移動閱讀的理解,不代表所在公司的立場。我之前也在自己的博客寫過這些內容,如下:

2008年我曾經在博客上寫過一篇關於傳統媒體各種弊端的文章:http://www.kenengba.com/post/549.html

2012年我也在博客寫了一篇關於移動閱讀探索的文章:http://www.kenengba.com/post/3025.html


個人感覺《商業價值》和 《第一財經周刊》有些不同之處。

《商業價值》本身文章免費,推移動客戶端,是增加流量、增加用戶,感覺以後會做廣告投放的盈利方向。

《第一財經周刊》本身文章收費,移動客戶端一方面增加部分用戶,一方面制約傳統印刷,但對整個集團而言,總業績是增加的。


我覺得影響不會非常大,畢竟兩者的客戶重合度不是很高,而且別的雜誌都做電子版不做的話就失去了電子版部分,而實體雜誌還是會受影響,


此消彼漲,遲早要走電子發行,因為用戶習慣已改變。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洪荒之力"一詞被濫用?
如何理解澎湃新聞 CEO 邱兵的發刊詞?
ISIS是反西方的,但是為什麼它的公共資料還有官網都是英文的?
如何評價澎湃新聞國際版「第六聲(Sixth Tone)」上線?
面對狗咬人該怎麼做?

TAG:iPad | 媒體 | 雜誌 | 商業價值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