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看史書上的圖片及影視劇,發現中外古代人都喜歡穿長袍拖地的衣服,感覺很容易弄髒,為什麼不選擇剪裁貼身,更省布料,更不易弄髒的服裝款式呢?


其實古代服飾的種類是很多的,並非全是影視劇里那種樣子,而且中國影視劇真能做到服裝能經得起考據的,幾乎沒有。直白地說,9成9看見的是胡編服飾。

古代服飾種類大致分下類,就有朝服、常服、吉服、公服 祭服、行服等,還要分冬夏季節,不是隨時都穿得那麼正式的。這方面的書,可以參考下《Q版大明衣冠志》,這書考據應該是最全的,而且每類都有圖,可以有非常直觀的認識。


贊同汗青老師的回答。

補充幾句,古人的服裝也並不都是長袍拖地,也是因身份、功能和場合的不同而有很大差異,就像現代女人也有晚禮服、婚紗這種拖地的」吉服「。比如《史記》中記載西漢時的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私奔後「自著犢鼻褲,與保庸雜作,滌器於市中。」犢鼻褲就是短褲,勞作者的衣著。魯迅在《孔乙己》里,也描述過「長衫主顧」和「短衣主顧」。

籠統地說,長袍大袖相對於短衣窄袖,是身份較高相對於身份較低,正式場合相對於隨意場合,文人相對於武士,求形象的貴族相對於求實用的勞作者的關係。


中國古代服飾並沒有像電視劇里那樣,中國古代是服飾沒有那種大拖尾的,頂多剛剛及地,和現代長裙的穿著效果差不多,電視劇里的服裝基本是YY出來的


服裝這種事情是很複雜的,在古代是非常看重的事情,不能隨便亂穿的。比如左衽還是右衽是可以上升到文明與野蠻的區別上的。

繁雜的服裝制度使得古人在面對不同場合的時候是要穿不同的服裝的。普通百姓的服裝肯定不是拖在地上的長袍,想像一下下地耕種多不方便。


臟不怕,有丫鬟洗。

布料有的是,也不怕浪費。

只有統治階級可以這樣浪費,道理跟今天的人買奢侈品一樣的。都是手機,買蘋果的鬧哪樣呢?為什麼不選更實惠的諾基亞呢?


也不一定嘛,北方的少數民族的服飾多半是短的,便於游牧,騎馬。

漢服也有農夫穿來做農活的短打。

電視劇里因為很多人是書生,所以穿著文氣的打扮。武夫就不會這樣穿。

也有一些衣服是顯示穿衣者的身份的。


推薦閱讀:

粘纖是怎樣一種面料,為何越來越流行?
如何能判斷出一件衣服貴不貴?

TAG:古代人 | 布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