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活著、工作是為了什麼?

小時候,我們只知道玩,每天跟玩伴到處跑,田野上,山坡上……

小學,我們努力,為了考上好的好初中,或者少年班。老師說為未來。

初中,我們努力,為了考上好的高中。老師說為未來。

高中,我們努力,為了考上好的大學。老師說為未來。

大學了,我們努力,為了出社會有個好工作。

終於,畢業了……,親,你期盼的未來來了嗎?你現在活著努力工作到底為了什麼?

我出生在農村,過著無憂無慮而快樂的童年。後來,搬到縣城,朋友越來越少。高中接觸網路,大學學的計算機,畢業從事網站運營。在省會武漢。

有時候真是想不通,我們今天的工作為的是什麼?賺錢?生存?如果是賺錢,賺了幹什麼?為了讓父母更好的活著?親,這些是不是太虛了,雖然我們那麼想,親們,你們為父母都做了什麼呢?

現在只說自己,你現在為了什麼?今天就是曾經的「未來」,現在終於來了,是你想要的嗎?你現在努力還是未來嗎?假如今天只是生命的最後一天呢?日復一日這樣的重複生活。到底為的是什麼?求意義。

一直在知乎潛水。相信知乎的回復質量,求解。


我個人贊同周國平的態度:無聊是人的宿命。無論我們期待一個目的,還是根本沒目的可期待,我們都難逃此命。因此我認為不必要為生命賦予過於神聖的意義和目的,能在生活中找到趣味,發現自己能欣賞的風景,足矣。全文如下:

沒有什麼能比長途旅行更令人興奮的了,也沒有什麼比長途旅行更容易讓人無聊的了。

人生,就是一趟長途旅行。

一趟長途旅行,意味著奇遇,不尋常的機緣,意外的收穫,陌生而新鮮的人和景物。總之,意味著種種打破生活常規的偶然性和可能性。所以,誰不是懷著朦朧的期待和莫名的激動踏上旅行的?

然而,一般規律是,隨著旅行的延續,興奮遞減,無聊遞增。

我們從記事起就已經深在這趟名為人生的列車上。一開始,我們並不關心它開往何處。孩子們不需要為人生按上一個目的,他們趴在車窗邊,小臉蛋緊貼玻璃,窗外掠過的田野、樹木、房屋、人畜無不可觀,無不使他們感到新奇。無聊與他們無緣。

不 知從何時起,車窗外的景物不再那樣令我們陶醉了。這是我們告別童年的一個確切的標誌,我們長大成人了。我們需要一個目的,而且往往也就有了一個也許清晰但 多半模糊的目的。我們相信列車將把我們帶往一個美妙的地方,那裡的景物遠比沿途優美。我們在心裡悄悄給那地方冠以美好的名稱,名之為「幸福」、「成功」、 「善」、「真理」等等。

不幸的是,一旦我們開始憧憬一個目的,無聊就接踵而至。既然生活在遠處,近處的就不是生活。既然目的最重要,過程就等而下之。我們的心飛向未來,只把身體留在現在,視正在經歷一切必不可免的過程,耐著性子忍受。

列 車在繼續前進,但我們越來越意識到自己身寄逆旅,不禁暗暗計算日程,琢磨如何消磨途中的光陰。好交際者便開始找人攀談,胡侃神聊,不厭其煩地議論天氣、物 價、新聞之類無聊的話題。神奇孤僻者則躲在一隅,悶頭吸煙,從無煙車廂普及以來,就只是坐在發獃、瞌睡、打呵欠。不學無術之徒掏出隨身攜帶的通俗無聊小報 和雜誌,讀了一遍又一遍。飽學之士翻開事先準備的學術名著,想聚精會神的研讀,終於讀不進去了,便屈尊向不學無術之徒借來通俗報刊 ,圖個輕鬆。先生們沒完沒了地打撲克。太太們沒完沒了地打毛衣,凡此種種,雅俗同歸,都是在無聊中打發時間,以無聊的方式打發無聊。

當 然,會有少數幸運兒因了自己的性情,或外在的機緣,對旅途本身仍然懷有濃厚的興趣。以為詩人憑窗而視,浮想聯翩,筆下靈感如涌。一對妙齡男女隔坐顧盼,兩 情款洽,眉間秋波頻送。他們都樂在其中,不覺得旅途無聊。越是心中懸著一個目的地的旅客,越不耐旅途漫長,越容易百無聊賴。由此可見,無聊生於目的和過程 的分離,乃是一種對過程疏遠和隔膜的心境。孩子或像孩子一樣單純的人,目的意識淡薄,沉浸在過程中,過程和目的渾然不分,他們能夠隨遇而安,即事起興,不 易感到無聊。商人或者像商人一樣精明的人,有非常明確實際的目的,以此指導行動,規划過程,目的和過程絲絲相扣,他們能聚精會神,分秒必爭,也不易感到無 聊。怕就怕既失去了孩子的單純,又不肯學商人的精明,目的意識強烈卻並無明確實際的目的,有所追求但所求不是太飄渺就是太模糊。我只是想要,但不知道究竟 想要什麼。這種心境是滋生無聊的溫床。心中瀰漫著一團空虛,無物可以填充。凡到手的一切都不是想要的,於是難免無聊了。

舍近逐遠是我們人 類的天性,大約正是目的意識在其中作祟。一座圍城,城裡面的想出去,城外面的想進來,如果出不去進不來,就感無聊。這是達不到目的無聊。一旦城裡的人到了 城外,城外的人都到了城裡,又覺得城外和城裡不過爾爾。這是目的達到後的無聊。於是,健忘的人折騰外回跑,陷入又一輪循環。等到城裡城外都厭倦了,城裡城 外都無所謂,更大的無聊就來臨了。這是沒有了目的的無聊。

超出生存以上的目的,大抵是想像的產物。想像力需要一個落腳點,目的便是著落腳 點。我們乘想像力飛往遠方,疏遠了當下的現實。一旦想像中的目的實現,我們又覺得它遠不如想像。最後,我們倦於追求一個目的了,但並不因此就心滿意足地降 落在地面上來。我們乘坐疲憊的想像力,心灰意冷地盤旋在這塊我們也已厭倦的大地上空,茫然四顧,無處棲身。

讓我們回到那趟名為「人生」的列車上 來。假定各自懷著一個目的,相信列車終將把我們帶到心嚮往之某地,為此我們忍受著旅途的無聊,這時列車的廣播突然響起了,通知我們列車並非開往某地,非但 不是開往某地,而且不開往任何地方,它根本就沒有一個目的地。試想一下,在此之後,不再有一個目的來支撐我們忍受旅途的無聊,其無聊更將如何呢?

然而,這正是我們或早或遲會悟到的人生真相。天地者,萬物之逆旅,萬物也只是萬物的一份子,逃不出大自然安排的命運。人活一世,不過是到天地間走一趟罷了。人生的終點是死,死總不該是人生的目的。人生原本就是一趟沒有目的的旅行。

鑒 於人生本無目的,只是過程,有的哲人就教導我們重視過程,不在乎目的。如果真像孩子那樣沉浸在過程,當然可以免除無聊。可惜的是,我們已非孩子,覺醒了的 目的意識不易回到混沌。萊辛說他重視追求真理的過程勝於重視真理的本身,這話怕是出於一種無奈的心情,正因為過於重視真理,同時又過於清醒地看到真理並不 存在,才不得已而反求之過程。看破目的厥如而執著過程,這比看破紅塵的人還俗,與過程早已隔了一道鴻溝,至多只能做到貌合神離而已。

如此 看來,無聊是人的宿命。無論我們期待一個目的,還是根本沒目的可期待,我們都難逃此命。在沒有目的的時候,我們仍有目的的意識。在無可期待時,我們仍茫然 如有所待。我們有時會沉浸在過程中,但是不可能始終和過程打成一片。我們渴望過程背後的目的,或者省悟過程背後絕無目的時,我們都會對過程產生疏遠和隔膜 之惑。然而,我們又被黏滯在過程中,我們生命僅是一個過程而已。我們心不在焉而又身不由幾,這種心境便是無聊。


最近接連兩周都跑醫院,生病,外加搬家,整個人覺得瀕臨崩潰。

大夫說我是免疫力低引發的過敏症,讓我除了忌口之外,要多注意休息,有讀者在後台留言問我,你平時都是怎麼休息的?

休息?有很長一段時間,休息對我來說就是拚命的吃,拚命的睡,於是三十一歲之後體重一路狂漲,脂肪肝一路超標。

我這人其實滿無聊的,小時候每天上學覺得特別煩,於是總是盼著放假,可真的放假,超過三天以上就覺得內心痒痒,很想去上學,很想和同學一起玩。

那時候我就知道,休息和忙碌都是相對的。

只有有了忙碌,才可能會體驗到休息的難能可貴。

離開了忙碌,只是玩,是很乏味的一件事。

後來走向社會,工作了。

曾有一段時間我在職場很萎靡,完全看不到希望,休息的時候都宅在家裡,看書、看電影,一天下來頭昏眼痛,完全沒有一種舒服享受的感覺。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當一個人職場不順的時候,可能不是職場的問題,而是你自己不順。

脾氣、性格、與人溝通的方式,哪哪都不順,於是更容易感覺幸福感下降。

這種局面是我自己主動選擇打破的,當時選的方法就是爬山,讓自己走出去。

跟著爬山小組,或者自己去爬,流一身汗之後,在山頂得到一身爽,下山一身輕鬆。

那時候我才發現,原來,最好的休息不是傻吃不動,而是你要找一件你覺得有興趣的事,或者幾件有興趣的事兒,把自己的一天安排好,不至於太滿,但也不至於無事可做。

連業餘生活都規劃不好的人,是不會規劃好其他的。

說起規劃這件事,我不知道你是否想過工作規劃對你的意義。

我有差不多十年的時間不知道什麼叫做規劃,就是隨波逐流而已,甚至有一段時間我只是把工作當做填滿自己每天三分之一的例行日程,當做是給我開薪水、打發時間的一個出口。

做為回報,工作也只會給我低廉的工資做為我不重視它的懲罰。

我們工作到底是為了什麼?

你有問過自己這個問題么?

以前我覺得工作只是打發時間,讓我不至於八小時不無聊。

後來我覺得工作就像是很多鮮嫩多汁的玉米,我特別想了解,每個都想試試,每個都想嘗嘗,但每個都只是嘗一口就丟掉,因為不知道是不是還有更美味的在後面。

那段時間正是我接很多兼職的時候,我享受跨界帶來的樂趣,有了一種「我什麼都會做」的虛榮感。

再後來我很意外地在工作當中體會到了成就感。

一個人原來可以負責一大堆事兒,有那麼多東西等你去做決定,除了客戶,你可以罵很多人。

那段在公關公司的經歷讓我第一次體會工作帶來的權力,以及這背後所付出的健康代價。

熬夜、加班、壓力大、脾氣暴躁,甚至當年接到一個戀愛對象的電話,我也是條件反射地說,你現在到底想說什麼?能不能概括成三句話,我現在非常忙,請你簡短一點。

對方什麼都沒說就掛了電話,再也沒有聯繫過我。

我像極了一座隨時噴發的火山,不斷向周邊的人發射怒火和背後隱隱的不安。

有一次在一個年會活動的後台,一個負責燈光照明的供應商悄悄地問我:哥,你說你們做一個活動累死累活的,能提多少錢啊?

我一臉茫然地說,不提錢啊!這就是份內工作。

對方說,不提錢你干這麼起勁兒幹嘛?

我一下子也愣住了,最後硬是擠出來一句,大概是為了實現個人價值吧?

價值這件事是很玄的。

也許很多自信的人都明白自己天生就有價值。

但很多自卑的人,比如我這種人,自己的價值都需要藉助很多外界的東西來賦予,比如他人的肯定,比如工資,比如職位,這一切的一切加總之後才能換來自我的肯定。

我從沒想過自己到底值多少,我一直都在追求,希望被外界肯定,被外界證明,然後可以讓自己看到,我是有價值的。

我知道這很卑微,甚至有點可笑,但我的確是這樣一步一步從外到內,才開始學會肯定自己的。

後來,我的人生好像一下子變好了。

就好像薛之謙在採訪里說的一樣:你也不知道未來會怎麼樣,那就只能努力先把眼前的事做好,你這裡做好一點,那裡做好一點,日後一旦遇到機會,你以前做的那些會像一顆一顆連鎖炸彈一樣,啪啪啪地炸出來,最後你就紅了。

也許是過去所做的那些幫了我,也許是自己在這一步一步尋找和證實的路上,找到了自己的那一條。

我的薪水比過去翻了八倍,人也比過去更自信了。

處理的事情越來越多,肩上的重量越來越大。

於是我開始明白過去我所不理解的那些高大上人士的忙碌與辛苦,不過只是人家的日常。

雖然人年紀大了,經驗多了,但依舊也會有在困難和壓力面前害怕,甚至想退縮和放棄的時候,每當這個時候我也會問自己,你工作到底是為了什麼?搭上時間和健康,值得么?

然後另外一個愛吐槽的自己就會跳出來反駁說:你即便不工作,你的健康和浪費的時間也不見得會好到哪裡去!

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被自己逗笑了。

因為我覺得他說的真對。

工作,是希望試試自己還有哪些可能?讓自己的最大值在哪裡。

工作,是給你一個舞台,讓縮手縮腳的你嘗試著跳起蹩腳的舞蹈,從渴望獲得掌聲,到不在意掌聲享受過程。

工作,是最好的成熟與進化,學會處理瑣事,學會與人溝通,藉助外界,成長自己。

工作,是最大的冒險,每一次的新任務,每一次的新工作,不去試,怎麼知道呢?

工作,是最好的老師,它總是逼著你,讓你學會自己鼓勵自己,讓你學會正視和面對失敗,讓你學著如何收拾殘局,讓你學著如何去鼓勵別人。

我曾經很想說,工作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的一個訓練場,但後來又覺得,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工作,所以現在我覺得,工作是一面鏡子,它可以照見的是你最想反應給世界的樣子。

這世界上沒有不吃苦就獲得這種事。

枯燥、瑣碎、重複、甚至是抱怨,一樣都不會少。

生活不是你親爹,憑什麼只給你果子,不給你耳光地善待你。

就像爬山一樣,很多嘶吼就是重複重複的邁步子,然後走著走著就走到了山頂。

我過去三十多年都是傻爬山,慢慢悠悠磨洋工,以為到不了山頂,到了也覺得沒什麼好看。

後來調整了心態,開始大步子邁起來,衝到一個山頭,看到豁然開朗的景色開心的很,也免不了會產生好勝的慾望,內心裡不止一次對自己說,原來這麼容易,那下次沖沖那個山如何?

之後有成,功也有失敗,有爬到一半腿疼到受不了,決定放棄。也有一路急行衝到頂,之後回去咬牙忍著疼三天。

這些都不是工作帶給我的,是我的慾望和好勝帶給我的。

因為我總以為,我可以承擔更多。

追逐比放棄容易,承認失敗比得到成功更難。

人的慾望是無止境,什麼時候學會放下,不是需要大智慧,就是需要挨耳光。

拒絕肯定比接受更難。

但能拒絕,才是更大的自由。

願我們有一天都能獲得「想不做什麼,就可以不做什麼」的自由,不被金錢、名利、慾望所左右,只為內心的任性而活。


活著為了活著,或者參考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566716

工作是因為我喜歡工作,同樣可參考上述鏈接。


活著本來就沒有意義,錢鍾書有句話是從長遠看萬事皆悲


恩,最近在熬著性子翻譯一本很老的日本人寫的英文版的著作。收穫良多同時也因為自己語言功底的薄弱,感到十分難熬,好像心裡總是憋著一口氣,讓自己很不舒服。

特地搜了這個問題,我的關鍵字是「工作是為了什麼」。

想來看看大家的答案,同時也想藉由這個問題的回答,理清自己的思路。

————————總是需要一條分割線讓自己喘息一下——————————

我在三四年前,應該是剛畢業一年的時候。去拜訪了一位我曾經的培訓師,非常睿智的人。

我們探討了很久,突然我問出一個問題,我問他,工作於你意味著什麼?

他說:

「 上層建築的,我們就不說了,於我而言,工作是進步的磨刀石,人活著,總是要進步的,工作就是這個進步的道具。」

我想了一想,表示贊同這個觀點。

於我,那時候也很簡單,就是想有個奔頭。

現在先後也換了幾個東家,但是做著一樣的事。工作的意義,在慢慢地發生變化。

我記得有一句話,忘記在哪裡看到了,但是每次我心潮澎湃的時候,都會想起:「當人類在石壁上划上第一根線條的時候,它就有了跨越時空與自身交流的能力。」說的是文字記錄了人類探索過程中的經驗,還有疑問,後人通過閱讀記錄與前人交流。

我的工作,和我所學的,是脫胎於工業工程的精益生產,是豐田汽車裡一些傑出的大師們一起在幾十年前的那個時代創造出來的偉大理論體系。看似邏輯及其簡單,但是威力巨大,而且是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巨大。在閱讀那些大師們的著作的時候,我不斷地感嘆:「這些大師們在一起,居然能夠創造出如此跨時代的東西,實在是太厲害了。」

工作於我的意義,很大一部分是這樣:「我想,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重新印證大師們的正確性,也盼望能夠有一天,站在和他們差不多的地方,思考著他們思考的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必定是能夠實現我原本的小小夢想,「為中國的製造業,做那麼一點點的貢獻。」

以上

Alex

2013-12-8 20:50:25


我把活著當做是一次旅途,不關乎理想、夢想,就是儘可能的經歷酸甜苦辣,把能看的風景都看透一些。快到終點的時候,和剛上車的乘客說自己看過多少風景,快下車的時候祝福他們。


人活著就是去體驗,去經歷,去實現理想,去開拓更多可能。死之前不留遺憾,這輩子就活得有意義了。


活著是為了延續生命,工作是為了更好地延續生命;

每天起床後,不會對這一天迷茫;

年終的時候,不會為下一年迷茫;

年老的時候,對自己說,你還算沒白活。

會孤單,但不會寂寞;

會衝動,但不會魯莽;

會迷茫,但不會持續迷茫;

朋友有聚會時,會想到叫上自己;

落寞時,會有朋友幫助自己;

無助時能自助;


在短暫22年里,感覺我始終能明確自己的方向,知道自己的目標。因此每做一個決定都是為了能更接近這個理想。

學習選擇自己喜歡的,不及格也無所謂;大學畢業不為了生存而工作,被奚落也沒關係;我只要遵從自己的目標就好。

受過的打擊不少,鬥志卻依然昂揚,雖然我說我是個徹頭徹尾的悲觀者你或許不信。

總覺得自己磕磕碰碰摸索,好過自願被社會條條框框束縛。

所以不迷茫不悲傷,所有因此而來的苦惱和困難也都坦然接受。自己的未來也正明確的攥在自己手心裡。熱愛自由和孤單,堅信沒有比著更能磨練人的心性的了。


對愛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堪忍受的悲憫! 這三種需求驅使我活著,也驅使我去不斷滿足這種需求。


我覺得人是為了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才來到這個世界上的,而不是來承擔痛苦的。所以,活著是為了享受,享受家人之間愛的溫暖,享受知己之間交流理解的可貴,享受追去知識帶給我們的快樂,享受內心的平和和喜悅,這世界有那麼多美好的事物供我們去發現和欣賞,活著是件多麼幸運的事兒。

我們工作,一方面是為了生存,另一方面是為了享受工作帶給我們的充實和快樂。

所以,不要再苦苦冥想生命的意義了,早點去發現生命中的那些美好吧,否則人一眨眼就走到生命盡頭了。


活著就是為了體驗更多的可能。


活著為了什麼? ??=.= 工作是為了活著唄,讓自己活好些, "活著"本身就是件挺好的差事兒.


干著自己喜歡的工作,賺點小錢夠基本溫飽,把興趣作為職業有些杯具,但工作時又是在尋找樂趣又有些喜悅。

為什麼?人生不需要那麼為什麼,喜歡就堅持下去,趁自己還喜歡。


說點實際的:

1)還是為了養活自己,用賺的錢滿足自己生活上的需求和慾望;

2)還是希望通過工作,把自己把自己磨礪的更好;

這個問題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可以看看下面的視頻,你的回答呢?視頻封面工作是為了什麼視頻


引用王小波的一句話「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我比較偏向於認為 活著是為了讓自己人生比較多彩,能和家人朋友一起幸福著,再完成自己的一些小小的心愿就可以了(僅和平年代,戰亂時,活著就是一種奢侈)。特別是在立馬要面對死亡的時候,回顧一生還算滿意,死了不覺得特不值。工作,為了更好的活著或者活著更有意義吧!嘿嘿


為了讓自己心愛的人能更好生活而工作


認識自己,與自己達成妥協,給他人帶來些許安慰與陪伴,如若有幸,再留下些愛與被愛的痕迹。


為了自己的慾望。


每個人都在吃喝拉撒,結婚生子,步入生活的瑣碎,我想把這些事情做得比別人有意思一點,僅此而已。活著,享受當下,每一個瞬間都是奇妙的生命體驗。


推薦閱讀:

洗衣粉嘗起來啥味道?
什麼牌子和型號的攪拌機最好用?
有哪個瞬間讓你覺得人與人之間存在難以逾越的階層?
是取得的成績更重要還是努力的過程中收穫更重要?
是否是同性戀是由基因決定的,那能不能接受同性戀和基因有關嗎?

TAG:生活 | 心理學 | 情感 | 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