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設備上閱讀,你喜歡翻頁(Flipping)還是滑屏(Scrolling)?為什麼?

幾個知名軟體, iBook,stanza,均使用翻頁效果.但我認識人中都更傾向於直接滑動屏幕的方法


Lawrence Li 在《卡片、頁與捲軸》中提到「頁」與「捲軸」的概念,我想正好可以對應樓主所說的「翻頁」和「滑屏」。

記錄人類文明的物件──「書」──最早以捲軸的形式存在。人們把信息印在羊皮紙上,信息有多長,紙就有多長。兩千年前,羅馬人發明了「codex」,也就是我們今天熟悉的書的樣子:有書脊、有封面、有封底,從此有了真正意義上的「頁」。

在人類知識集體向互聯網大遷徙的過程中,從捲軸到 codex 的過程正在重演。毫無疑問,「網頁」就是今天的捲軸,信息沿著某一個方向無限延展,直至終結。通俗地說,有滾動條就是捲軸。

到目前為止,互聯網基本是捲軸的天下,但移動終端(尤其是電子書)的勃興令分頁式的閱讀方式重新煥發生機,為了簡潔地表明兩者的不同,我做了一個簡表,拋磚引玉。

那麼如何在分頁式和捲軸式之間做出選擇呢?以下幾個因素可供參考。

1. 捲軸式適合瀏覽,分頁式適合沉浸式閱讀

捲軸式編排適合結構清晰、大信息量、線性不強的內容,能夠使用戶在快速的掃描式閱覽過程中高效獲取需要的信息點,而長期在信息超量的門戶網站之中成長起來的國內用戶,信息掃描提取的能力較強。

分頁式編排適合精細化、線性、需要深入閱讀思考的內容,不同於捲軸式無限的下拉延伸,用戶無法快速將所有內容一覽無餘,上下左右四條固定的邊界也對注意力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約束,精細化的線性閱讀成為可能。同時,不同於捲軸式閱讀需要無時無刻地滾動和適應變化了的內容格局(想想滑鼠滾輪一滑,圖片就被切掉了一半),逐頁閱讀是具有停頓和節奏的,內容始終是在既定的框架和約束之中的,類似於書籍,可以給用戶以思考和互動的時間。

2. 捲軸式是用戶主導,分頁式是設計主導

捲軸式編排設計成本較低,周期較短,對版面形式要求不高,在實時突發新聞的發布上具有即時快速的優勢,能在第一時間將新聞內容以基本可接受的方式發布。另一方面,這也使得設計師/內容生產者喪失了對信息展現方式的主導權,除非信息量少到不用滾屏即可看完,否則用戶看到的永遠不是一個完整單位的信息,而是信息的局部——不受生產者精細控制,是用戶在選擇看他想要的部分。

分頁式編排設計成本更高,周期較長,看看傳統報刊的照排、美編就能知道,設計師在內容的呈現上發揮了較大的作用。頁界定了包裹內容的邊界,是對信息的一種切割,以頁為單位,給了設計師與編輯做選擇的可能──沒有限制就無需做選擇,它帶來的直接好處就是能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

3. 捲軸式應用終端廣泛,分頁式更適合移動終端

在長期的紙本時代,我們習慣於「無頁不成書」,紙張的便攜和親近感恰恰在移動終端上得到了繼承,所以分頁式編排更適合於便攜、觸控的移動終端。而捲軸式編排則具有更廣泛的終端使用性,無論桌面、平板、手機都可以適用於捲軸式編排的新聞產品。

參考:Lawrence Li《卡片、頁與捲軸》http://apple4.us/2012/02/card-pagination-scroll-lawrence-column-for-blogweekly.html


前面肖琦同學說的很好,幾點補充

1. 捲軸式不一定不適合沉浸閱讀

肖琦同學得到這一結論的依據是,互聯網的閱讀習慣更多是瀏覽,而互聯網正好都是滾軸式的。這個推理過程有問題,同理我也可以得出翻頁才是適合瀏覽的,譬如翻雜誌。

2. 實體【書頁】 應該是更方便查找 、方便粗讀的形式

【頁】相對【捲軸】,增加了一個維度,其實更方便瀏覽,隨手翻幾頁就可以掃過很多內容,而捲軸的滾動速度很慢,操作更麻煩。

另外,可以通過標頁碼、分章節、建立索引對內容進行有意義的分類整理,不但使內容結構化更加容易理解,也方便快速定位。想想一本牛津字典做成捲軸該是什麼樣子的。

3. 在沉浸閱讀方便兩者各有千秋

【捲軸】滾軸的方式其實很沉浸的,想想我們打字的體驗。但閱讀的問題在於滑動定位不準確(word會自動滾屏。這個操作是費心的(還有人說了,非常費眼),你需要去控制滾動多少。就打斷了閱讀。

【頁】同樣,翻頁其實也有些些打斷,以前有個笑話,領導念稿子「人的思想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語氣堅定,翻過頁來,大聲接著念「嗎?」。但是操作非常簡單,干擾略小。總的來看,可能更好一點。

4. 捲軸更適合內容和樣式分離

肖琦同學說捲軸是「用戶主導」欠妥,都是設計好了給用戶的,沒用戶什麼事。主要是受內容和設備的制約。內容確定的,設備也相對穩定的,可以把圖片一張張排到指定的位置,以保證版式。但動態的內容,就沒有辦法保證版式合適了。像Pocket這樣的「稍後再讀」,採用滾屏比較合適。而且flipboard,對用內容複雜(圖片大小、數量、出現的位置不確定)的網站,也是滾軸的形式呈現。


看讀什麼內容。

如果是大部頭的比如小說,我肯定選翻頁,因為每頁的字數都相對固定,我可以很好的把控每次的閱讀量,今天讀到第幾頁休息,一目了然,並且從容。

如果是小品文、報章雜誌等篇幅不大的文字滑屏就顯得更好一些,因為讀這類文字的時候我通常都是一滾而過,一目十行的看。


我覺得應該根據不同的設備吧,如果是屏幕較大的翻頁效果比較喜歡,類似專業的電子書,平板電腦(Ipad等)這樣的大屏幕設備,在一屏幕上能夠顯示足夠多的內容,並且翻頁會給人更多翻書的體驗;小屏幕設備比如手機,每頁顯示那麼一點點內容,翻頁刷新相對較慢,一點點的滑屏會更適合少量內容的閱讀,減少由刷新帶來的速度慢的不良體驗。


不好意思,我看錯題目了。我喜歡的是「點屏」翻頁(代表:位元組社),吐槽的是仿實體書效果的翻頁(代表:iBooks),跟滑屏不是一回事。而無限滑屏的閱讀方式只是一個過渡階段,應當被「點屏」徹底拋棄,而且要多麼喜歡糟蹋自己的眼睛才會喜歡滑屏啊。

沒看清題目時的答案:

當然是滑屏(其實想說的是點屏)。

幾乎不約而同的模擬翻頁設計,真是「設計師們一起變傻」的典範啊。也許不是傻,是勇氣不足。為了保留書的形式,固執的以為只要有了「頁」的存在,就還是一本實體書。

電子書就是電子書,實體書就是實體書,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事物,前者力圖重現後者,是完全沒節操沒原則沒主意的表現。

待續……


我更傾向於翻頁,滾屏看多了會眼花


既然題主問「你喜歡...」我就說下關於電子閱讀的個人喜好。

手機一般使用滑屏閱讀,因為手機在翻頁或者點屏的模式下誤按導致提前翻頁,很囧。手機屏幕比較小,滑屏的晃動感不會很明顯。而且通常早已習慣使用手機滑屏。

而若是使用iPad讀書,用滑屏是要瞎啊!還沒看兩頁就有點暈,起初我用在pad上用dropbox讀書,看得我眼花繚亂。但是,我也不喜歡iBooks的那種模擬翻書式的翻頁模式,給我的感覺很慢,而且我並不覺得與紙質書的翻頁有任何接近的意思。我比較喜歡iBooks閱讀PDF的模式,kindle app也是這個模式,而相比點屏翻頁,我更願意使用左右滑動實現翻頁。


我更喜歡翻頁,主要體驗來自於iPhone的iBook應用,首先,翻頁效果做的十分逼真流暢,完全不影響閱讀,其次,翻頁給人感覺確實是在讀書,而不是在電腦上瀏覽一個網頁。喜歡翻頁的原因是因為如果採用翻頁形式,那麼你讀到哪裡是由頁數來標識的,比較清晰,比如,我讀到了58頁,就算不記得上次讀到哪裡,大不了重讀這一頁好了。可如果滾屏的話,只能滾到上3/8處,並不好精確定位,每次續讀的時候,也沒有明顯標識知道從哪裡起。另外我是個讀書比較慢的人,每次讀了多少頁,會多少給我一點鼓勵,如果用滾屏,可能我半天也讀不完一章,這會讓人沮喪。另外說一點,我特別不喜歡讀到最下面有個下一頁按鈕,要按上去,屏幕嘩的切換到下一頁的感覺,儘管實際作用和翻頁是一樣的,但感受會差很多。


最好兩種都支持並做成設置選項,由用戶自行選擇。


我喜歡那種百葉窗的效果


作為一個曾經的多動症患者,只有拿著pad大小的電子設備才會選擇翻頁,因為設備大了邊框也大,可以把亂動的手指搭在邊框上防止各種誤觸。用手機的翻頁模式簡直是一場噩夢,各種閱讀軟體和設備都太靈敏,動不動就不小心被翻了一頁太影響閱讀體驗,只有滑動才能讓閱讀內容只是稍稍錯開,不至於打擾閱讀節奏。

對於我這種多動症患者,閱讀紙質書簡直是上帝的恩賜。可以一邊享受書的內容,一邊享受手指在書頁封皮上來回摩挲永不停止的快感,永遠不會出現看著大小熒屏卻感覺兩手無處可放的難堪。什麼電子墨水啦,retina啦,再好再模擬的閱讀軟體啦,始終是不及紙質書來的爽啊。


絕對是翻頁。絕對是翻頁。絕對是翻頁。

滾屏的閱讀體驗是焦慮的,讓你想快點往下滾,不適合沉浸閱讀。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問題。最重要的問題是傷眼,屏幕滾動時眼睛隨著一起動非常疲勞。所以我盡量在電腦上看文章,用空格鍵翻頁。手機上盡量使用翻頁式的app如flipboard,多看等。ft中文網的app也有點一下滾動一頁的功能,非常體貼。但我一直很納悶為什麼大多數app還是滾屏設計。難道只有我覺得難受嗎?

後來發現習慣問題和心理問題對閱讀體驗有很大影響。我的閱讀習慣一直是看完一段甚至一行就滾過去,這樣眼睛非常累。而我爸則是看完一頁才滾動一次,會好些,但我試了一下依然跟翻頁沒法比。心理問題是指,我很多朋友沒察覺的時候並不會覺得很難受,但當我跟他們說了滾屏的問題之後,他們紛紛表示難以忍受,並責備我告訴他們。且這一過程是不可逆的,一旦知道它難受就會一直焦慮,再也回不到原來的狀態。不要小瞧我這一告訴,整個毀了他們的閱讀體驗。這就是心理的威力。

但心理沒有意識到時眼睛會不會受傷害則不得而知。

綜上,翻頁閱讀對於沉浸閱讀和護眼都意義重大。我期待翻頁閱讀能儘可能推廣。

自己發明的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用iOS的assistive touch里的自定義手勢錄製一個滾屏的動作,動作要盡量快,然後開啟小圓點,就可以達到快速翻頁的效果了。


相比卷角翻頁、滑動翻頁,在開始用移動設備大量閱讀以後,我最喜歡的還是最樸素的淡入淡出翻頁。這也是多看成為我最喜歡的電子書app的原因之一。

滑動翻頁對視覺負擔太大了。特別是橫向顯示的時候,在一秒不到的時間裡看著對比強烈的白紙黑字唰地跨越一個屏幕的寬度??讓原本就因長時間在液晶屏上閱讀而酸脹的眼睛感覺更難受。滑動特效乍看之下很爽,但是並不適合長時間閱讀人群。從這一點來說,相比之下卷角翻頁動畫沒那麼單一,反倒更好一些。當然對眼睛負擔最小的還是淡入淡出。

p.s 我放棄位元組社app的兩大原因之一是這點,另一點則是他家ipad上缺少橫屏的兩欄布局,行寬過長不便閱讀。


我覺得這是由文本形態決定的。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文本長度。如果頁數 &> 5,翻頁較好;反之,滾動較好。


翻頁。每看完一頁,就很有成就感。


我覺得兩種都保留,不同的場景,不同的閱讀方式大家有不同的選擇,就拿ipad來說,如果是雜誌類的,有圖文混排的,個人喜歡滑屏的,純文字的ipad版的閱讀,就是模擬實體翻頁的舒服。


我也喜歡翻頁,感覺像在看書,有成就感


我喜歡翻頁


翻頁吧……


翻頁,兔。

看超長文(非嚴重興趣領域),下滑屏很容易讓我覺得喪失閱讀信心。


推薦閱讀:

多讀書能解決窮?
想看一本全英的書提高英語,有什麼方法可推薦的?
八九十歲的人會讀一些什麼書,讀書為了什麼?
為什麼金庸武俠小說中大多數主角都憨憨的,傻傻的?

TAG:閱讀 | 書籍 | Android手機 | iBooks | 移動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