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戰爭時埃及曾是蘇聯的親密盟友,為什麼後來卻拋棄蘇聯,跟美國走到了一起?
前文講到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埃及稱霸世界2000年的有利因素,簡而言之,當時因其地緣條件利於農耕文明的發展,不過,隨著時代的進步,埃及的地理格局已經不能支撐其走在時代的前沿,一落後也就免不了被挨打的局面。
1952年,埃及爆發革命,埃及歷史上最後一個君主專制政權——法魯克王朝被納賽爾組織軍隊推翻,並建立起了現在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建國後,埃及與蘇走得很近,蘇聯給埃及提供大量物資援助不說,還幫其建立現代化軍事力量。
為何埃及會和蘇聯親近?
這還得從埃及自身的利益考量。建國後的埃及,仍沒有蘇伊士運河的掌控權,還握在英法手中。蘇伊士運河這條命脈埃及怎能任由他國操縱?無奈,埃及的國力和軍力都有限,就算是二戰中國力受損的英法,埃及也是無能為呀!既然如此,那就只能借力打力了,引蘇聯為援便是順理成章的事。
50年代末,埃及雖強行收回蘇伊士運河主權,不過,也遭到了英法和以色列的報復,導致了第二次中東戰爭爆發。很顯然,埃及打不過他們,但迫於國際社會的強大壓力,英法和以色列最終還是放棄了蘇伊士運河的管轄權,埃及終於把這個對自己極具政治和經濟價值的世界級地緣樞紐收入囊中。
按理說,收回蘇伊士運河後,蘇聯對埃及也就沒什麼利用價值了,兩國也沒要走得太近。不過,在這之後,埃及對蘇聯的依賴性更加嚴重。這又是為何?
這還是由埃及的國家戰略所決定。埃及作為當時的阿拉伯世界第一大國,一直希望將阿拉伯各國整合到一起。以尼羅河流域——迦南低地、敘利亞以及兩河流域組成的新月沃地,是阿拉伯世界的地緣中樞,也是最富庶的地緣板塊。所以,埃及要想達成這個目標,首先就必須完成新月沃地的整合。
但以色列從組作梗,打亂了埃及的計劃。以色列所在的迦南低地,是位於呈啞鈴狀結構的新月沃地的中央腹心地區,是串聯尼羅河流域和兩河流域的關鍵紐帶。以色列這個異教徒國家硬生生的把新月沃地給隔斷,埃及還怎麼去整合新月沃地的阿拉伯世界。以色列也成為了埃及的眼中釘肉中刺。
可是,誰不知道以色列的腰桿硬啊,還有美國這個大後台?國力軍力都不如人的埃及也只能需求蘇聯的支持。
於是,埃蘇關係在60年代進一步升溫,到70年代初時,蘇聯僅在埃及的軍事顧問,就已經超過兩萬了,可見兩國的親密程度。
不過,畢竟是兩個國家,免不了會出現嫌隙,更何況,請兄弟還明算賬。
70年代,埃及和蘇聯的關係卻急轉直下。1972年,埃及總統薩達特驅逐了全部蘇聯顧問,此後,埃蘇兩國雖未徹底翻臉,但也再不復納賽爾時期的准盟友狀態。
薩達特與穆沙拉夫
就在與蘇聯關係趨冷的同時,埃及跟美國的關係卻日漸升溫。到80年代,穆巴拉克上台後,埃及甚至與美國結為同盟。
話又說回來,埃及要是足夠強的話,也就不會是棵牆頭草。不過,這還是讓人始料未及。畢竟埃及與以色列的矛盾是結構性的,絕無消彌的可能。再加上歷次中東戰爭中,埃及屢次敗於以色列,那個仇那個恨怎會少?而美國卻是以色列的總後台,蘇聯則是當時世界上唯一有能力抗衡美系勢力的國家。這就讓人納了悶了,埃及跟以色列是死對頭,為什麼卻推開了蘇聯,抱了美國的大腿? 請看以下分析。
一、埃及為什麼和蘇聯翻臉?
1967年的第三次中東戰爭,埃蘇之間開始出現嫌隙。當時埃及聯合敘利亞、約旦,對以色列發動奇襲,但是最後卻被以色列後發制人,各個擊破。埃及不僅損兵折將,連西奈半島也被以色列佔領,蘇伊士運河這條生命線,由埃及的內河,變為埃以兩國的界河。
在這場戰爭中,蘇聯在幹什麼?
雖然蘇聯對埃及為首的阿拉伯國家表示支持,但私底下,卻並不認可這種軍事冒險。礙於蘇聯拗不過埃及、敘利亞,不得不表示支持。而到了70年代初,當埃及決定發動第四次中東戰爭,對以色列做最後一搏時,蘇聯不但堅決拒絕提供支持,反而和美國達成共識,堅決要求埃及維持西奈半島被以色列佔領的現狀。
那又是為什麼蘇聯寧願承擔埃蘇關係破裂的代價,也要堅決阻止埃及對以色列的攻擊呢?
羊毛出在羊身上,原因還是埃及,乃至沒出息的阿拉伯各國。若埃及為首的阿拉伯聯盟,真的有能力剷除以色列,那蘇聯睡著也笑醒了。但幾次中東戰爭後,尤其是第三次中東戰爭的結局,明擺著埃及及其阿拉伯各國根本就沒有打敗以色列的能力,所謂的阿拉伯統一大業,只是空中樓閣。
他們也不過是扶不起的阿斗,蘇聯怎能做一虧再虧的買賣?
蘇聯的武器和物質支援花費自是不小,更不提派駐埃及的兩萬多軍事顧問這筆賬。蘇聯一次次看著埃及鬥志昂揚而去,垂頭喪氣而歸,心哇涼哇涼!
沒有那個金剛鑽還攬那個瓷器活,遇到豬一樣的隊友任誰誰悲催!
蘇聯看著自己的投入都打了水漂,而埃及還是一意孤行,蘇聯要去填補這個無底洞才怪。既然已經認定阿拉伯統一不可能,那蘇聯的現實做法,就是盡量止損,再也不能為埃及不切實際的幻想買單。
而埃及犯了混,大眼瞪著蘇聯:你把我當槍使,你還捨不得花錢?想吃白食啊,做夢吧!那我還跟你混什麼混(反正兩國地緣關係極端疏離,蘇聯也沒有能力報復自己)。既然如此,那不妨轉投蘇聯的死敵美國。
二、埃及為何轉投美國?
雲石君曾經分析過美國對阿拉伯的政策:在分化的同時,又在籠絡。之所以要分化,是因為阿拉伯一旦政治統一,將威脅到美國對中東秩序的主導;而籠絡,又是因為美國在中東還需要面對,伊朗、俄羅斯,甚至是盟國土耳其的潛在威脅。而美國在中東的優勢相對有限,所以在確保阿拉伯統一不可能後,美國也有必要有選擇性的利用一些阿拉伯國家,通過跟它們的戰略合作,共同對付這些跟美、阿都不對付的其他勢力。
埃及是阿拉伯世界一流強國,也長期充當阿盟領袖。而且埃及的地緣區位十分重要,是西亞——北非兩大板塊的陸上交通樞紐不說,蘇伊士運河更是世界級的地緣通道。對美國而言,埃及有足夠高的利用價值。
恰好,美國也一直向埃及拋出橄欖枝。
第二次中東戰爭時,被英法以三國大敗的以埃及為首的阿拉伯世界,結局卻是英法被迫放棄干涉,承認了埃及對蘇伊士運河的管轄權。那英法的壓力又來自於哪裡呢?除了蘇聯的力挺和阿拉伯乃至伊斯蘭世界的齊心聲援外,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角色,那就是美國的強力施壓。
美國這又是為何?
很明顯,美國想從英法這兩個老牌霸主手中接管全球秩序的主導權。日落西山的日不落帝國怎會輕易放手手中的權力?而作為盟友的美國不便直接搶,所以只好借埃及鬧事,逼英法把這個世界航運樞紐吐出來。埃及雖戰敗,但政治上卻取得了最好結局,這也反映了,美國對埃及的期待。恰好,蘇聯不要埃及這塊肥肉了,美國的機會來了。
至於埃及,跟美國合作的好處不少。美系勢力的綜合實力與影響力遠勝於蘇,這毋庸置疑。而作為地中海國家的埃及,一旦跟美國合作,便能更好的融入地中海乃至歐洲經濟圈。況且,埃及這樣一個在世界連二流都算不上的國家,卻握著蘇伊士運河這樣的世界級地緣中樞。而美國憑藉自己在印度洋和地中海的軍事存在,讓蘇伊士運河易主那也是易事。相反倒是蘇聯,由於黑海——地中海航線的咽喉要地伊斯坦布爾,掌控在土耳其之手,而土耳其又是美國盟友,所以只要美國真動手,蘇聯就是想直接幫忙也幫不上。
埃及也深知自己的作用,正因如此,之前雖一直親蘇,但並未結成同盟,也並沒有太過反美。但埃及雖不太反美,但卻也一直沒有跟美國合作。埃及此舉,還不是因為一直抱著消滅以色列,乃至一統阿拉伯的抱負,而這個抱負跟美國根本利益又發生衝突。
所以,在埃及沒有放棄其抱負錢,美國也難以合作。
那埃及怎麼就醒悟了,不要他的抱負了呢?
還不是因為被打怕了。在驅逐蘇聯顧問後,埃及又精心設計跟敘利亞合作,並於1973年發動了第四次中東戰爭,其目的在於藉此收服上次中東戰爭中被以色列佔據的西奈半島。結局很明顯,埃及又一次敗北。
人們都喜歡為自己的失敗找理由,不過都要經歷很多次挫折後才會明白最大的問題是自己。埃及終於明白,自己不可能消滅以色列,更不可能一統阿拉伯。雖然理想幻滅很疼,但不得不理性的對待國家的發展。
跟美國合作,可享受美國的保護和援助不說,還可以融入世界主流經濟圈,更重要的是,以「歸順美國」為條件,埃及成功的換得了美國對以色列的施壓,迫使它同意有條件的向埃及歸還西奈半島——這說明了什麼事不要死扛,找到要害才是關鍵。在此過後,埃以在美國的斡旋下和解,埃及軍事壓力驟減,將更多的資源用在發展經濟上。
大的國家是小的個體的映射,因心不甘,幾次戰爭對埃及的創傷自是不小。而當終於放下執念,卻是另一片艷陽天。 棄蘇投美後,在穆巴拉克的領導下,埃及的經濟發展迅速,國力穩步上升。
只不過,近年來,形勢又發生了變化。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發,執政30年的穆巴拉克遭遇嚴重衝擊。而在這時,作為埃及盟友的美國,卻不對老朋友拔刀相助,而是坐視不理,甚至對這場運動暗中有所推動。而這也最終導致了穆巴拉克的下台。
美國為什麼會背信棄義?除了爛大街的所謂意識形態因素外,這更與美國的地緣戰略調整,與現實國情密切相關。關於這一點,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下一節繼續為您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99章。喜歡地緣政治與國際關係的讀者,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收看雲石全部系列原創文章
瀉藥。
這個問題很簡單,用一句爛大街的話就可以回答,沒有永遠的友誼,只有永遠的利益。
國產凌凌漆裡面小姐姐就說了:行有行規,你總得結清昨晚的過夜惠呀,叫女人不用給錢的嗎? 星爺很憂鬱的說,我以為憑我們的交情可以講點感情,沒想到還是一筆買賣。
這個世界就是這麼直接,蘇聯 米國都不欠你埃及啥,埃及也不欠蘇聯米國啥,那投奔誰不投奔誰,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買賣,不是講感情的。就是這個道理。推薦閱讀:
※巴列維時期的伊朗有世俗化成功的可能么?如果有,會給如今的伊朗、阿拉伯、世界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怎麼評價薩達特和納賽爾?
※為什麼同樣錯過工業革命的東亞和阿拉伯,東亞在科技復興上要比阿拉伯快?
※如何評價阿拉伯的勞倫斯?
※馬木留克(Mamluk)騎兵的坐騎到底是阿拉伯馬還是駱駝?或者是兼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