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認可《西遊記》與道法修鍊有關,我能查到的各種解讀,都覺得太牽強了。有沒有靠譜點兒的解讀,推薦給我?
如果您不認可《西遊記》與道法修鍊相關,請不要發言,留出空間給認可的知友們,謝謝!也不要推薦《西遊真詮》,表示看不下去。
師徒四人第一次到靈山,取了無字經。幾人加上一匹馬,馱著一大摞白紙。。。彌勒佛看到此景,化成一隻鷹,抓住了包袱,在天空散開,讓四人明白了原來取到的經都是白紙,何必還要費力抬回東土?
只可惜,這四人未悟。。。雖名得道,實無所得。。。於是,又回去向如來要經書,還封了官位。。。
若明實無所得,何須千言萬語。若不明。。。千言萬語迷之更深。。。
但是為了教人,總要有個名字,所以這幾位又回去領了佛位還有真經。。。
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整部《西遊記》就是一部清靜經,也是一部道德經。
這世間之法,
多是說不清的不立文字不言學說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道德老爺已經說過了
我只需要跟著理解就好了何為修行?修善行德只是方法真正意義的修行很簡單讓自己變得更好沒有缺點只要你一直是在改正自己的缺點然後變得更成熟就是修行盡孝是修行
為國為民也是修行何曾拘泥過什麼丹道佛法都是給資質差的人準備的文天祥成為仙官他修道了?李賀被帶去白玉京他修佛了?路都是人走出來為啥要強行分個清楚
你能分清楚嗎諦聽你說我是不是孫悟空你要是不說我就打爛你的狗頭你知道我對著諦聽轉世開玩笑一樣說這句話的時候心裡怎麼想的嗎我心裡的玩性,他就是孫悟空你是孫悟空我也是孫悟空
諦聽被我氣的翻白眼只說是騷年去打坐懂嗎?一切唯心造修行深時假亦真真亦假了悟四大皆空的和尚可以改天換地
說這個土是水他就是水他覺得這個人死了他就死了虛雲不說他的法脈傳承之類我就說點淺薄的他神通天下第一騎龍卧虎一生所去山河掃清寰宇
盪盡邪魔無愧天地眾生不然你以為我今天這麼任性憑什麼?就憑老子曾經天下第一一輩子攢的功德比你千萬輩子攢的多我浪費我樂意酒色財氣快意恩仇他修苦行我修順心
若有不服者看俺老孫一棒叫他灰飛煙滅九九八十一難成那諸天真佛豈不快哉(懂了嗎)人間荒唐大夢一場我胡言亂語書中就是一本正經了?
呔,妖孽吃俺老孫一棒那天我的確挺像孫悟空在聽菩提祖師講金剛經哈哈哈開玩笑的古人解讀的丹道心學太多了,我就節選幾段好了。
【澹漪子曰:《西遊記》一書,仙佛同源之書也。何以知之?曰即則其書知之。彼一百回中,自取經以至正果,首尾皆佛家之事,而其間心猿意馬,木母金公,嬰兒奼女,夾脊雙關等類,又無一非玄門妙諦,豈非仙佛合一者乎?大抵老釋原無二遭,世尊曾育過去五百世,作忍辱仙人。而紫陽真人亦言,如能忘機息慮,即與二乘坐撣相同。是言仙不能離佛,言佛不能離仙也。今觀書中開卷即言心猿求仙學道,而所拜之仙,乃名須菩提祖師。按,須菩提為如來大弟子,神仙中初無此名號,即此可見仙即是佛,業已顯然明白。而仙佛之道,又總不離乎一心,此心果能了悟,則萬法歸一,亦萬法皆空,故未有悟能、悟凈,而先有悟空,所謂成佛作祖,皆在乎此。此全部《西遊》之大旨也。世人未能參透此旨,請勿浪讀《西遊》。
又曰:自有天地,便有陰陽五行,此陰陽五行,不但諸人離他不得,即仙佛亦離他不得。然陰陽本無形象,總寄於五行之中。五行有內有外:在外者,凡天地間一切耳聞目見之屬皆是;在內者,不可見,不可聞,各藏於人之身中,在各人自修自煉,道家所謂攢簇五行.又雲顛倒五行。金丹大旨,其妙處止可心悟,而不可言傳。然人心妄念紛紛,何從收攝,所以篇中特揭出雲,五行山下定心猿。以見心不可定,仍須以五行定之。蓋心猶火也,不麗於木,則麗於空,火無一刻而不燃,而猿又世間跳躍好動之物,故以為人心之比。銨,此書中師徒四眾,並馬而五,已明明列為五項矣。若以五項配五行,則心猿主心,行者自應屬火無疑。而傳中屢以木母、金公,分指能、凈,則八戒應屑木,沙僧應屬金矣。獨三藏、龍馬,未有專屬,面五行中偏少水、土二位,寧免缺陷?愚謂土為萬物之母,三藏既稱師父,居四眾之中央,理應屬土;龍馬生於海,起於澗,理應屬水。如是庶五行和合,不致偏枯乎!若夫心猿應為火,而傳中成又指為金,(如三十八回金木參玄,四十七回金木垂慈,八十六回金公施法,是也。)沙僧本配金,而傳中或又指為土,(如八十八回心猿水土授門人,八十九回金水土計鬧豹頭山,是也。)似屬矛盾。然五行原大段剖析不得,分之則五,合之則一,且一行中亦自具五行,如土本生金,而土中何嘗無木,何嘗無水,無火,推此而論,莫不肯然。由此言之,行者何必不配金,沙僧何必不配土,況此書乃證道借喻,數人姓名原屬烏有子虛,是何人真見唐僧取經,實實有八戒挑擔,沙僧牽馬乎?若必如此看《西遊記》,又何異刻舟求劍,膠柱鼓瑟,向痴人前說夢乎?此一部人頭腦,聊向第一回拈出發明之。 又曰:開口說個《西遊釋厄傳》,厄者何?即後之種種魔難是?釋厄者何?即後之脫殼成真是。明明自詮自解,無煩註腳。但人知為釋厄傳,而不知為證道書。證道而不能釋厄,所證何道?釋厄而不能證道,又何貴乎釋厄也。要知釋厄即是證道,證道即是釋厄,原是一部《西遊》,莫作兩部看。 篇中已明言仙、佛、神聖三者,躲過輪迴,不伏閻王老子管矣。而南贍部洲之人,終日搖搖擺擺,爭名奪利,不顧身命,必欲向閻王老子殿前,自家投到而後已。鳴呼!此其所以為南贍部洲也歟! 古月老陰,不能化育;子系細男,正合嬰兒。如此妙論,天然吻合,金丹大旨,躍躍現前。即使三教聖人撞鐘擂鼓,登壇說法數十年,不過爾爾。而世人擾只作稗史小說,草草看過,無乃以《西遊》為猢猻演義耶!】詩曰: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
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
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李本旁批:釋厄」二字,著眼。不能釋厄,不如不讀《西遊》。】【證道本夾批:要釋厄,必須成仙成佛;要成仙成佛,必須看《西遊》,可謂妙言不煩。】
蓋聞天地之數,【證道本夾批:起得直如此冠冕,竟以一篇大文字論冒,從來小說中有此否?】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會該一萬八百歲。且就一日而論:子時得陽氣,而丑則雞鳴;寅不通光,而卯則日出;辰時食後,而巳則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則西蹉;申時晡而日落酉;戌黃昏而人定亥。譬於大數,若到戌會之終,則天地昏蒙而萬物否矣。再去五千四百歲,交亥會之初,則當黑暗,而兩間人物俱無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歲,亥會將終,貞下起元,近子之會,而復逐漸開明。【李本旁批:說得明白。】邵康節曰:「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到此,天始有根。【證道本夾批:天根,妙。】再五千四百歲,正當子會,輕清上騰,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謂之四象。故曰,天開於子。又經五千四百歲,子會將終,近丑之會,而逐漸堅實。【李本旁批:從大道理說起,是會白嚼舌者。】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至此,地始凝結。再五千四百歲,正當丑會,重濁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謂之五形。【證道本夾批:四象五行,不必一一與性理相合,而信手拈來,自有奇數。】故曰,地辟於醜。又經五千四百歲,丑會終而寅會之初,發生萬物。歷曰:「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陰陽交合。再五千四百歲,正當寅會,生人,生獸,生禽,正謂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於寅。
感盤古開闢,【證道本夾批:感的妙,不知何以報之。】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之間,遂分為四大部洲:曰東勝神洲,曰西牛賀洲,曰南贍部洲,曰北俱蘆洲。這部書單表東勝神洲。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山,喚為花果山。【證道本夾批:三洲皆有國土,獨言東海之國,東方屬木,而花果皆由木產,木能生火,豈不信然!】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後而成。真箇好山!有詞賦為證。賦曰:
勢鎮汪洋,威寧瑤海。勢鎮汪洋,潮湧銀山魚入穴;威寧瑤海,波翻雪浪蜃離淵。木火方隅高積土,東海之處聳崇巔。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鳳雙鳴;削壁前,麒麟獨卧。【李本旁批:凡《西遊》詩賦,只要好聽,原只為(口)說而設,若以文理求之,則腐矣。】峰頭時聽錦雞鳴,石窟每觀龍出入。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鶴。瑤草奇花不謝,青松翠柏長春。仙桃常結果,修竹每留雲。一條澗壑藤蘿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
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歷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李本旁批:此說心之始也,勿論說猴。】【證道本夾批:不過只是說心耳,卻鋪排得如許陸離光怪,煞是奇肆。〇此時心之靈通。】四面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蓋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證道本夾批:此是心之形狀。】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證道本夾批:心字出現。】五官俱備,四肢皆全。便就學爬學走,拜了四方。目運兩道金光,【證道本夾批:此時火中真金,不筆尋常鉛汞。】射沖斗府。驚動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駕座金闕雲宮靈霄寶殿,聚集仙卿,見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順風耳【證道本夾批:從來無觀心聽心之法,庶乎天人能之?】開南天門觀看。二將果奉旨出門外,看的真,聽的明。須臾回報道:「臣奉旨觀聽金光之處,乃東勝神洲海東傲來小國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產一卵,見風化一石猴,在那裡拜四方,眼運金光,【李本旁批:著眼。】射沖斗府。如今服餌水食,金光將潛息矣。」【證道本夾批:水火相見,大丹自成,何用金光!】玉帝垂賜恩慈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華所生,不足為異。」
【澹漪子曰: 凡天之生異人,必先使之與人不同,復縱之無所不至,而後收其功用。所謂千變萬化,不出吾宗,絢爛之極,歸於平淡也。《西遊記》筆墨之縱橫,至此回而極矣。前既以「天生聖人」
命心猿,而又晉以「齊天大聖」之封號,至矣,盡矣,無以復加矣。文字到此,已覺水盡山窮,乃忽然轉出蟠桃園一段,絕處逢生,,比然別有天地,令人心曠神搖。其言蟠桃有三千、六千、九千年熟之不同,而人吃此桃者,功效亦因之。見得此物最奇最貴,雖天上眾仙眾神,輕易不得望見,而獨縱此猴吃之。且將九千年熟者盡吃之,及其私赴蟠桃大會,已偷吃仙酒仙餚矣。大醉信步,何處不可誤入,而偏縱之入老君兜率宮,又巧值宮中無人,直入丹房,飽吃仙丹。及逃回山洞,重複上天偷酒,與眾妖同享。豈嘗實有此人此事哉?作此書者,不過極力描寫心猿之靈妙天縱,一至於此。 必如此,而復成其為金剛百鍊之體;必如此,而後方保得唐僧,上得西天,拜得活佛,取得真經。苟亦如七十二洞之妖,日逐吃些山禽野獸,見一天兵便心驚膽破,又安得有後面許多神通耶!此一回是作者絕大手筆,寫得淋漓滿志處,豈可技耳? 攪亂天宮,何等大事,乃不過只因桃熟酒香而起。口腹之故甚細,其害乃中於心,遂至如許決裂而不可收拾。人果能無以口腹之害為心害乎?】話表齊天大聖到底是個妖猴,更不知官銜品從,也不較俸祿高低,但只注名便了。那齊天府下二司仙吏,早晚伏侍,只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無事牽縈,自由自在。【李本旁批:何等快活。】【證道本夾批:玉帝亦不如也。】閑時節會友游宮,交朋結義。見三清,稱個「老」字;逢四帝,道個「陛下」。與那九曜星、五方將、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漢群神,俱只以弟兄相待,彼此稱呼。今日東遊,明日西盪,雲去雲來,行蹤不定。
這網站基本把古人評價西遊都歸納了
匯評證道西遊記-匯評證道西遊記 _國學導航
西遊記故事,可以說是指導人們道法修鍊的寓言故事,告訴我們在某些關竅處,應該注意什麼,遇到問題應該怎麼處理。下一講,我們繼續講任督二脈上的關鍵節點,會講到九頭獅子和九頭蟲的故事。現在簡單說一下。
九頭獅子對應的是人體的百勞穴,俗稱大椎穴,文始道認為,大椎穴統攝人體的九條陽脈,分別是:
手三陽經(包括: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
足三陽經(包括: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
陽維脈,
陽蹺脈
算上督脈,總共九條陽脈。
最後被主人收走,寓意是找准了穴位。就像針灸那樣,扎沒扎准穴位,有什麼標誌呢?就是氣感,類似於魚咬鉤的感覺,針下去後,你能感覺到被什麼東西給一口咬住了一樣。
西遊故事裡有很多被主人收走的妖怪,都是寓意要找准穴位,找到氣感,這樣才算是通關過竅了。
而九頭蟲呢,其實是九頭蛇,農村人把蛇俗稱為「長蟲」。現在的《西遊記》小說里,因為編纂者不理解西遊記的真正內涵,只為了故事精彩,錯誤地把山海經里九頭鳥的故事移植過來了。實際在道家思想里,鳥屬陽,而蛇屬陰。龍蛇同類,所以才能成為龍王的駙馬。
九頭蟲對應的是玉戶穴,俗稱天突穴。文始道認為,天突穴統攝人體的九條陰脈,分別是:
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
足三陰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
陰維脈,
陰蹺脈
算上任脈,總共九條陰脈。
最後九頭蟲失去一頭逃走,寓意是引火歸元,回歸丹田坎水。九頭蟲代表的是北方玄武水,因為玄武就是龜蛇體。失去一頭,反映是道家「抑陰長陽」的思想。是「抑陰」而不是「滅陰」。道家認為,孤陰不生、孤陽不長,陰陽必須互存。在道法修鍊里,對待陰氣的態度,也是只能抑制他,而不是徹底消滅他,也就是說純陽裡面還須存下一點陰。
基於這個思想,文始道的西遊故事裡,是沒有「打殺六賊」和「三打白骨精」等故事的。這些故事實際上是後來添加的,反映的是佛家和儒家的一些思想,而不是真正的道家思想。看看早期的西遊記戲曲就知道,根本就沒有這些戲。
可以說,不懂「文始道」,就讀不懂「西遊記」。「文始道」民間又叫「老關道」,只奉老子和關尹子二人。「西遊記」故事是建立在「老關道」特有的思想基礎上的。《關尹子》曰:精神水火也,五行互生滅之,其來無首,其往無尾。……精者水,魄者金,神者火,魂者木。……精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人為精。神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人為神。魄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人為魄。魂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人為魂。……五行之運,因精有魂,因魂有神,因神有意,因意有魄,因魄有精,五者迴環不已。
老關道把人體看做是五種元素的構成:精、魂、神、意、魄。並分別有其五行屬性,精屬水、魂屬木、神屬火、意屬土、魄屬金。
有些道理,如果硬說,一般人很難理解。所以,文始道里有很多寓言故事來解讀道法修鍊的關竅,其中就有很多《西遊記》的故事。文始道里不叫他《西遊記》,而叫做「唐僧取經念詞兒」,念詞兒的意思就是講故事或念順口溜。還有句順口溜,叫做「小孩兒不懂老關道,取經念詞兒聽熱鬧;老來修得老關道,臨死只會哈哈笑。」這句話的意思是,小孩子們不懂這些唐僧取經的故事,只是聽個熱鬧;而修鍊文始道法的人是懂得這些故事意義的,西遊記故事可以說是指導人們道法修鍊的寓言故事,告訴我們在某些關竅處,應該注意什麼,遇到問題應該怎麼處理。那些修鍊多年的老人們,面對死亡來臨,反而會高高興興。老關道,是民間對文始道的俗稱。這個「唐僧取經念詞兒」,與今天存世的《西遊記》小說,又有很大的不同。
那麼,人體的精、魂、神、意、魄這五種元素對應到西遊記里都是哪些人物呢?
孫悟空,是意,屬土。是人腦的下意識、潛意識,是人類原本具備卻忘了使用的超自然的能力,所以,《腦內革命》的作者春山茂雄,稱它為「祖先腦」。人類原本具備卻被遺忘的這種未被開發與利用的能力被稱之為「潛力」。潛意識裡更藏有原始本性的淫亂、血腥和邪惡。
有人可能會很不理解,孫悟空怎麼會是土嘞?因為在傳統的五行思想里啊,大家都以為土位居中央,是不動的。但這其實是個誤解,土行不但動,而且還是最活躍的一行,且能量最大。在文始道的六爻占卜理念里,如果你遇到世爻臨土,不管是動卦還是靜卦,你都要考慮是不是有大變動了。
再者,土性最複雜。不管是外部形態還是內部成分,都遠遠複雜於其他五行。所以,孫悟空有地煞七十二變。
而唐僧呢,對應神。屬火。代表的是理智理性。這一點有人也可能理解不了,火怎麼可能是理性呢?其實啊,在古代人們的五行觀念里,只有火是最可控的、且操作最簡單省力的。火小了,我可以加柴;火大了,我可以釜底抽薪,實在不行,還可以用水滅火。在古人眼裡,火災雖然也是災,但那是一家一戶的或幾家幾戶的災難,而其他四行之災卻是大家的、所有人的。黃河年年發大水的水災,刀兵四起殺戮的金災,蝗蟲造成的木災,還有地震土災,這些在古人眼裡都遠比小範圍的火災可怕。所以,火代表的是理智理性。
豬八戒是魂,屬木,是人的神經系統,代表人的各種慾望。古人早就認識到了木的龐大根系,以及其頑強生命力,所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也可以說是生物的天性,也就是最難消除的「生殖」慾望的天性。所以,讓八戒挑擔,行李擔就是生活必須品,所謂「食色性也」,是食慾更是色慾,代表的是累贅和煩惱。所以八戒最終成為了凈壇使者。
沙僧呢,是魄,屬金,是人體的骨肉。骨肉如果沒有神經的話,是沒有任何知覺的。而金在五行里,也是最惰性的一種。你要想使他發揮一點兒作用,都得先經過千錘百鍊。從礦石到可用的器具,那是太麻煩了,都不是一般人隨隨便便能弄成的。這就是青銅器為啥被尊為神器的原因。
白龍馬,是精,屬水,代表的是人的各種體液。因為金生水,所以安排沙僧牽馬、喂馬了!86版《西遊記》電視劇里正好把沙和尚與豬八戒的工作給顛倒了。文始道認為,人的陽靈,先天為真火,而人的體液先天本為真水,但這個真水在人呼吸、飲食後就變成了「凡水」。所以,才有了白龍變為白馬的故事。白龍馬在向西的一路上,都是潛神躬行、一步一個腳印兒,不能用什麼神通偷懶一步。寓意的是道法里,真水的修鍊過程中,鍊氣強精既是基礎功法,又是貫穿始終的必修功法。就是咱們文始道的那個打通沖脈的百踴磕百頭功法,所以要每日篤 dǔ行。
關於師徒五人的五行屬性問題,歷來說法不一,現在網上各種專家學者和網友們也在討論。我建議大家不要根據成書的這個西遊記小說來硬去分析他們的五行屬性,您最好到農村去,尤其是偏遠農村,跟那些老人們問問,他們小時候聽到的唐僧取經故事,到底是怎麼個故事。你甚至都能聽到太上老君都有大老婆和小老婆的故事,大家不要覺得雷人啊。因為在民間看來,如果一個大人物,一輩子就一個老婆,那才是不成體統的。你想想,一個農村莊稼漢多收了三五斗,也還娶個小老婆嘞,何況是那些大人物。你不讓人家有幾個老婆,老百姓都覺得憋屈得慌。
其實,關於他們師徒五人的五行屬性,現在的很多人都被西遊記的回目給誤導了,什麼心猿意馬啦,什麼金公木母黃婆啦。這是因為把民間西遊故事編輯成書的人,與故事的作者本就不是一個人兒,是編纂者根本就不明白這些故事的寓意,而根據自己對故事的理解給後加上去的回目。
現在的西遊故事是以唐僧為主,而文始道寓意故事是以孫悟空為核心,為的是鍛煉孫悟空,讓他改邪歸正,把原始本性里的淫亂、血腥和邪惡剔除,成就無上混元正道。因為孫悟空代表的是意,也就是人的潛意識,道家稱之為「陽靈」,是人的原始本性,威力無窮、卻又充滿各種邪惡。這就是道家的「性本惡」觀點。
所以,西遊故事開篇要講孫悟空的故事,孫悟空一出生時,「目運兩道金光,射沖斗府」 ,驚動玉帝,這就是文始道所說的先天陽靈的威力,隨著吃飯喝水,陰氣的侵入,陽靈的威力也就自然潛藏了。孫悟空開始修道,師傅是菩提祖師,而在文始道寓言故事裡,孫悟空的師傅,直接就是太上老君。
孫悟空內心雖然充滿邪惡,但因為自身沒有本事,便裝作玲瓏乖巧,討得太上老君的歡心,收他為弟子。孫悟空,學得一身本事後,便開始無惡不作,本性暴露,佔山為王、殺人放火、搶國王的公主為壓寨夫人、偷他師傅太上老君的仙丹、偷王母娘娘的貼身小襖等等。其實,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個本領超強、可以毀天滅地,且充滿邪惡血腥、可以無惡不作的自己,這就是人的「性本惡」的陽靈,就是這個孫悟空。
在文始道的故事,並不是如來佛降服了孫悟空,而是觀音菩薩借來了太上老君煉丹爐的鍋蓋,化作五行山,壓住了孫悟空。並不是如來佛的五指山。
太上老君說:自己的孩子,自己管不了。請觀世音菩薩轉託自己另立門派的老徒弟——如來佛進行教化。並把煉丹爐的鍋圈兒,送給觀音,就是後來的緊箍咒。
其實在文始道的寓意故事裡,豬八戒和沙和尚的師傅也是太上老君的徒弟,也是犯了錯,太上老君委託菩薩代為教化的。這就有了如來佛後來策劃取經行動,通過種種磨難來教化這些人的故事。
這些個故事,可能反映的是道教歷史上的一些亂象,不得不依靠外來佛教的一些思想來完善道教自身的體系。
在文始道的唐僧取經故事裡,孫悟空被稱為土猿泥猴,農村老人們嗔怪渾身泥土的小孩子時,也都叫土猿泥猴。武器是個一頭鐵箍的木頭頂門棍,是一頭鐵箍而不是兩頭鐵箍;八戒是山林里成怪的野豬精,被稱為林怪,武器是個鐵齒兒的木耙子,所謂裝錢的匣子、摟錢的耙子,就是那種耙子,鐵齒兒的耙子,說明摟得更厲害,佔有慾更強;沙和尚是個水鬼,自稱「金沙神」,武器是把開山鉞大斧子。不知後來怎麼就逐漸演變成鏟杖了,可能是鉞這種兵器多式多樣吧,那個鏟杖可能也是鉞的一種吧。到現在的《西遊記》,卻變成了擀麵杖,就有些離譜了。可能是與孫悟空的武器混淆了吧。
孫悟空在降服豬八戒時,豬八戒知道孫悟空是個土猿,自持木能克土,說:別提咱師傅,也別提入門早晚,咱們亮亮手段。誰本事大,誰就是師兄。
於是,搖身一變化出元身,卻原來是個鐵枝虯根、頂天立地的大樹,那虯根如天羅地網,一下把孫悟空罩住,輕輕一收就把那悟空縮成了一個泥丸。孫悟空笑道:你只知道木能克土,卻不知木克土只為固土,而我有地煞七十二變,看我變作流沙,你耐我何?
說罷,孫悟空搖身變成流沙,全部漏了下來,瞬時間化作漫天黃沙,如驚濤駭浪。豬八戒被埋進流沙深處,眼看就要乾枯腐朽,趕緊叫饒命。
文始道五行觀念里,「木克土只為固土」 一說,認為木克土,就是把土固定下來,不使水土流失。除此之外,還有「土怕焦、木怕澆、金怕漚來、火怕燒、是水就怕動鐵鍬」等,我們這就很好理解,為啥孫悟空害怕唐僧了,因為唐僧是火,而土嘞,最怕火燒,因為焦土是沒有生命力的土,也就是說唐僧能夠要了孫悟空的命。而豬八戒鬥不過孫悟空,他轉而攛掇唐僧來對付孫悟空。他們師徒之間的這些關係,其實是有深刻五行寓意的。
今本《西遊記》把孫悟空師傅寫成「須菩提祖師」,應該是文人的藝術加工,使得情節更曲折生動。但這菩提二字應該就是指佛,菩提祖師的意思說的就是佛的祖師,也就是太上老君,因為在西遊記里明確提出了老子「化胡為佛」的觀點,佛也是太上老君點化的徒子徒孫,太上老君是先天地而生的第一個仙,是一切法的起源。
有人說,你這些說法是不是太low了,誒,對不起,文始道就是民間的樸素而平凡的道家思想,沒必要非得怎麼高大上,能說明道理就行。
那位說了,西遊記里太上老君很窩囊好不好!
是的,沒錯,在抓拿孫悟空時,扔下的金剛鐲砸到孫悟空的頭上的效果,還不如二郎神的狗咬的那一口。
孫悟空逃出八卦爐時,還把老君推了個跟頭。
殊不知,這就是文始道要求修道者的不外顯,即便顯,顯出的也是拙,而不是智巧神威。但是這種拙,如果你認為是真拙,那就大錯而特錯了。看看故事裡對金箍棒的描述,以及九齒釘耙、芭蕉扇、羊脂玉凈瓶、紫金紅葫蘆、金剛鐲、捆仙繩等等法寶的描述,要知道這可都是老君的身外之物啊!而老君自身的修為之高,就不是故事語言所能夠描述的了,所以就乾脆不描述了,只顯一下他的拙吧,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大直若屈;大巧若拙」。這就是普通人與聖人的區別,普通人只恐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有多牛,趕緊顯擺。而聖人呢,是隱跡藏行的!
哪位說了,你都說了文始道不顯了,你在這裡瞎說,不就是顯擺嗎?
你算說對了。千百年來,人家那些修為層次高的同道中人都不屑於出來說這些東西,只有我這種不入流的人,忍不住出來顯擺了!但我認為,像文始道這種樸素而純正的思想,在當前這個思想雜亂的物質盛世,還是有必要推廣一下的,我這也算是新時代的新思想吧,我自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妥善的!
文始道的西遊寓言故事,並不是要告訴我們如何做人,只想告訴我們如何正確修法。
比如有三過通天河的故事。那位說了,怎麼還三過通天河啊,有沒有搞錯!
還真沒有搞錯。
文始道的寓意故事裡,把丹田的胞中比喻成通天河。三過通天河,就是丹田修鍊的三個階段。
一過通天河時,通天河的主人是沙僧。唐僧等人來到河邊看到一個石碑,上寫:八百里通天河。問徒弟們:咋過去?忽然刮來一陣怪風,把唐僧的帽子吹落水中,那帽子也不漂走也不沉底兒,被一個水旋兒拖著旋轉。唐僧剛要彎腰撿帽子,八戒急忙叫住,說:水旋兒順轉,分明是個水鬼,設了個套兒想要抓你嘞。唐僧急忙縮手。忽然從水裡躥出一個惡鬼,怒道:好你個野豬,敢壞我金沙神的好事兒。二人便扭打在一起,一會兒水鬼顯出本相,原來是一把開山鉞大斧子,「此寶本是老君煉,盤古開天曾用他」。
話說那大斧子鋒利無比,嚇得八戒扭頭就跑,我嘞個娘,把俺當劈柴嘞。孫悟空一見不好,搖身一變,變作一灘爛泥,把那斧子包了個嚴嚴實實,透不過氣來。水鬼大叫,俺服了,服了,趕緊鬆開吧,再不鬆開就漚了。從此,孫悟空是老大,沙和尚是老二,豬八戒是老三。
我們可以看出啊,這些寓意故事是非常民俗的。一過通天河,師徒五人算是湊齊了,這才是正在的道法修鍊開始。之前的那些故事,都是準備和動員工作。
二過通天河,遇到的是靈感真人,在西遊記里改成靈感大王了。故事情節也不甚相同。師徒五人來到河邊,看到一塊石碑上也是:八百里通天河,字樣。八戒說,二哥,咋又轉回到恁家啦?沙和尚伸脖子一看:他這裡也叫通天河?再仔細一看:這個河的水是逆旋兒而上,我那裡是順旋兒而下,這個通天河與我那個通天河不一樣啊!
正說話間,從水裡走出個道人,自稱靈感真人說:我有神通,能讓通天河一夜成冰,各位道友可以速速過河。唐僧說,那就勞煩大仙了。那真人吹一口仙氣,五陽六月天忽然北風呼嘯,下起鵝毛大雪來。次日天明,靈感真人叫起來師徒五人,讓他們跟著自己腳步踏冰過河,不要走偏了方向。跟著靈感真人的腳印兒,幾人走得極快,只消半日,就來到了河中央。看看天交中午,都各自掏出乾糧來吃。但見那靈感真人,從懷裡掏出兩個童男童女還鮮活哭鬧。唐僧大驚,忙喊徒弟打妖精。靈感真人說:我好心幫你們過河,卻來多管我的閑事。雙腳一跺,河面頓時化開。只有孫悟空一個跟頭逃了出來,前往南海找觀音幫忙。
觀音穿著個小襖正在編毛籃,被孫悟空一把薅起來就走。觀音說,你叫俺穿上個大襟兒誒。悟空說:嫑穿了,那個唐三藏都掉水裡了,等你穿好大襟兒,他就一點兒火星兒都沒了。
觀音菩薩用毛籃把那個靈感真人撈起來一看,原來是條黑白相間的花魚。對唐僧師徒說:他原來是俺荷花池裡的魚精成道,聽說你們要過通天河,特意來幫你們嘞。咋弄成這事兒了?唐僧說:他吃人啊。菩薩扭頭吵悟空:唐僧肉眼凡胎看不出來,你也看不出來?他吃的童男童女就是兩條小魚兒,大魚兒吃小魚兒,咋啦?不應該嗎?多管閑事兒!
悟空忙說:菩薩,你可別怪俺,俺從頭到尾就沒輪著說句話,事兒就成這了。
扭頭對唐僧說:恁這個凡人哪,就沒那個省事兒嘞命。還是自己一步一步嘞老老實實嘞修吧!啊!
那魚也突然張口說話了:河裡的老鱉多嘞是,你們找個老鱉馱著你們慢慢過吧。八百里嘞!走你娘嘞幾個月吧,活該!
在這個故事裡,靈感真人,比喻的是靠靈感頓悟成道;而老鱉,代表的是長壽漸修。故事要表達的意思是修道不能妄想頓悟,即便是唐僧這樣人,有那麼多神佛保護提攜,也都不能頓悟得道,何況是普通人嘞?
不過,從這二過通天河後啊,師徒五人就算初證太極之道了,成就了地仙級別。
那位說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白龍馬不都早就是本領高強的神仙了嗎?怎麼又說是什麼地仙嘞?
咱們應該把五行元素合成的人體當做修行的對象,不要把單個元素的能量單獨拿出來說事兒。咱們前面說過了,五行元素里,只有火的能量是最平凡的、是最差的,大家都在幫助唐僧這個凡間之火一起成長為「真火」。就比如白龍馬本為真水,為了幫助唐僧一起成長,就變成了凡水,這樣就形成火水未濟卦,以便於修鍊。
現存《西遊記》小說里是,師徒五人到靈山後並沒有被封,而是回長安後再回靈山受封成佛的。在文始道故事裡卻不是這樣。在文始道故事裡,師徒五人到達靈山見到佛祖後,佛祖直接讓他們五個「得了正果」。
然後就是三過通天河了。師徒五人到達靈山「得了正果」後駕雲返回時,突然又跌落到了通天河西岸,又是那老黿駝他們過河,不過中途翻了,還是他們自己游到了東岸。上了岸還不算,又遇到「陰魔作號,欲奪所取之經」。民間的這一段故事,更是啰嗦,但意思基本一樣,因這裡篇幅有限,我就以西遊原文說了。
這段故事又要表達一個什麼寓意嘞?
首先我們得知道觀音菩薩在西遊故事裡的角色,他可不是佛祖手下的四大菩薩,而是與佛祖平級的五方五老之一的南極南海觀音。觀音可以說是天地人三界、佛儒道三教公認的一個節目主持人或裁判。
師徒五人得了佛祖的正果後,就代表人的修行到達佛家的最高層次。但還不是道家的最高層次。所以,在佛祖都給了正果的情況下,觀音卻來了句,還不行,還差一難!啥意思?也就是說,你佛祖都認可了的「正果」,卻還距離世俗公認的「正覺」和「仙鄉」的無極大道還差一步。怎麼辦嘞?還得再一次渡過通天河,到達彼岸。而這次渡河,代表長壽的老黿就不管用了,得靠自己游過去。游過去了還沒完,又經歷了「陰魔作號」。最後得以平安,孫悟空給出了三個解釋:一則這經是水濕透了,二則是你的正法身壓住,三是老孫使純陽之性,護持住了。最後結果是「須知水勝真經伏,不怕風雷閃霧光。自此清平歸正覺,從今安泰到仙鄉」。注意是「仙鄉」而不是什麼極樂世界。
「水勝真經伏」啥意思?水是什麼?水就是道法;因為老子在《道德經》里以水比喻道。真經是什麼?佛法。這裡用了一個「伏」字,就是那個降妖伏魔的伏,一個單人旁一個犬字。啥意思?「水勝真經伏」一句,《西遊記》的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就是:在修法的最後階段,道法與佛法,此起彼伏、高下立見了,也就是說,在文始道看來佛法與道法相比,還差了一個層次。至此,前面那一句「一則這經是水濕透了」,我們就不難明白,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是:經過道法浸泡的佛經,才能算得上是真經。
那位說了,你說的貌似有道理誒!我竟無言以對。
這個三過通天河,在道法修鍊上對應了一個專業術語,叫做「引火歸元」。這正是佛家修法所沒有的。不能「引火歸元」就不能修成混元一氣的無極大道。
西遊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就是這一點:佛法欠缺就是這個環節。
故事裡,還有個「陰魔作號」的情節,這是怎麼回事兒嘞?
孫悟空給出的回答是:「師父,你不知就裡,我等保護你取獲此經,乃是奪天地造化之功,可以與乾坤並久,日月同明。,此所以為天地不容,鬼神所忌,欲來暗奪之耳。」
孫悟空的意思很明白,那就是想修成「壽享長春,法身不朽」這件事是「奪天地造化之功」,天地神鬼都是不容許的。
所以,在人類發展史上,曾經有一個敬神儀式,那就是「棄老」。就是當人活到六七十歲的時候,兒女們就會把老人送到一個地方,讓其自生自滅,以此來敬神。
大家都知道「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吧,出自《論語·憲問》,原文是:「原壤夷俟 sì。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
一般的解釋,都是專門針對「老而不死是為賊」這一句,顯然是錯誤的。
關於這句話據我考證應該這麼理解:小的時候不知道謙讓弟弟、長大了沒有可以稱道的作為、老了還不死,這三種人都是有危害的人。
其中:孫弟,就是遜弟,指哥哥把應得的王位讓給弟弟。這個典故出自周太王立嗣;而「老而不死」反映的就是當時的「棄老」民俗。
「棄老」這個辭彙,顯然與我們中華五千年的孝道文明是格格不入,但遺憾的是他確確實實曾經存在,並且還曾經很普遍。不但我們中華民族,即便是世界各個民族人類發展史上,都有「棄老」的民俗。中國各地,到處都有「等死涯」、「寄死窯」、「老人村」、「甲子葬」、「棄老坑」、「巴人洞」等遺迹和民間傳說,就連我們永年廣府城弘濟橋上都有一塊「六十不死活埋」的石刻欄板,非洲有「棄老谷」,韓國有「遺老洞」,日本有「姨棄山」。大家很可能會指責,這是不孝,這是野蠻,甚至會指責這是某個朝代或地方政府的暴政,但殊不知這卻是世界性的古老而悠久的民俗。在上古時代人們並不認為這是野蠻或不孝,而是一種隆重的「敬神」儀式。
比如,日本有個著名的電影叫《楢yóu山節考》講述了日本古代一個部落山村,老人一到了70歲,就要被子女背到山中等死,以供奉山神。歌頌的是偉大的母性、為部族年輕一代的延續傳承做出的犧牲。
那位說了,我們聊的是道法修鍊、長生不老好不好,你幹嘛把話題扯得這麼沉重?
因為文始道里有這麼一個故事。
話說古時候,天下大旱顆粒無收。為了順利度過年饉,村裡60歲以上的老人決定集體出走,到深山老林里自生自滅。他們走了很久,早已遠離了人煙。一路上,越來越多的人衰老死亡離去,哀怨和恐懼籠罩著人群。這一天,他們來到了一個山谷,大家決定把這裡作為最後的歸宿。忽然來了個野老,就是一個山野老人的意思吧。還有他的一個徒弟,是個教書先生。
這個野老說話喧氣,就是說話有意思、會逗人開心的意思。他讓大家先高興起來,如果這樣的話,一切苦難都將消散,福壽自然降臨。
這個野老又從懷裡掏出個秤砣,往地上一扔,就砸出了個坑。這個坑越來越大,越來越深,最後變成一眼井。井裡的水冒出地面,上面漂著一個葫蘆,那個野老撿起來,掛在腰間,騰空而起,飛走了。後來,文始道門兒家裡的稱,用得都是一種葫蘆形的秤砣,如果您家裡就有,說明您的祖上很可能與文始道有一些淵源。
老人們喝了這個井裡的水,不但不知道饑渴了、還精神百倍。這個井,後來人們叫它「野老井」。這個野老就是李先師,他留下他的徒弟關先生教給老人們修鍊道法,增添福壽;還教給老人們天文地理、星占問卜、醫術歷算等等,這些本事都是養老的,越老越精通,越老越有用。從此後老人們就不怕再被社會遺棄了,同時人類逐漸開始倡導孝道。這就是人類文明的開始,所以這一脈的傳承就叫文始道。
我一直以來有個猜測,道法修鍊的發明者,很可能就是這些被遺棄的老人中的某一個。
文始道有所謂的「四十之前不修道」說法,提出並踐行「先全人、後修仙」的理念。至此,您就可以理解西遊記里,指點孫悟空拜師菩提祖師的那個樵夫,為什麼守著菩提祖師這樣的高人,卻以老母在堂為由,放棄修仙。他在踐行的就是文始道的這個理念——「先全人、後修仙」。
最後啊,咱們說個有趣的事兒,那就是全國各地都有把侏儒症患者叫做「小野老」的俗稱。我們再對比一些流傳下來的老子的畫像,你還別說,還真有那麼一點兒相像嘞。
您可千萬別誤會,我的意思並不是說老子是個侏儒症患者,我只是發現了這麼個有趣的現象。大家不妨以此為線索,問問老人們,為啥稱這些侏儒症患者叫「小野老」,找找你身邊與文始道有關的一些故事和傳說吧。
這裡還有一首文始道口口傳承的「修道歌」,說來與各位道友共勉。
黑白無常鬧東京, 養兒養女都是空。 兒大跟了媳婦走, 女大又隨夫君行。
孤寡眼前沒了人兒, 老關道里去修行。 一修萬苦都成樂, 二修容顏變年輕。
三修我牙好吃飯香, 四修住進了長壽宮。 五修離開五輪道, 六修長樂得真經。
七修寒暑都不避, 八修無垢一身輕。 九修枯木開了花, 十修混元一氣成。
《文始道法真宗》第五課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點贊者,鐵富貴一生鑄定。
留言人,長福壽終身相隨。
無量壽福!
稽首!
看了下題主對於其他答案的評價
目前關於西遊的道家解讀,最靠譜的就是明清那幾位的解讀。
題主如果不想看明清時的解讀,那目前已經沒有更靠譜、系統化的解讀文了
如果題主想要回答者在知乎把西遊全書解讀出來,工程量太大,不是知乎能承載的天涯上有一篇帖子,是黑色大司命寫的,當年看完覺得很是驚艷,但貌似帖子沒完結,是出書了還是怎麼著了,題主可以看一看,應該符合你的要求。
讀《西遊記》--修仙密碼(比較長,慢慢發)_煮酒論史_天涯論壇_天涯社區
這事兒教我的人真說過…
我初學的時候問他,是不是真能練出法來?他說是,他下班回家的時候如果下雨,他能讓雨停了,進家門再接著下,而且到時候下的更猛更急。
我問他我練到什麼地步能練出來。他說不能告訴我,怕影響我心境。我又問他都能練出什麼來,他說這也不能說。
我再三追問下,他跟我說你買本西遊記看看,那上都是真的。
不過可沒說西遊記能指導練功。他的意思是吳承恩描寫的法術;不是他自己編的,是考察得到的。我知道樓主想看的是什麼,天涯有個老貼樓主叫大黑暗天啥的,解讀了。出了書叫西遊解讀,神仙是怎麼養成的除了裡面揣度原作者尊道貶佛的意淫,其他解讀有理有據應該就是你想看的。西遊原著借取經暗藏丹術指引,要說貶誰尊誰真是小看作者的意境了真是牽強附會潑人髒水,把一仙人說的如此不堪
首先,我個人接觸《西遊記》是先從86版《西遊記》電視劇開始的,後來才看的書。 我想說的是,您知道《三國演義》和《三國志》的關係嗎? 《三國演義》是演繹,是小說,普通性閱讀可以看《三國演義》,想了解史實還得看《三國志》。但是因為從古至今《三國演義》更容易被普通人看到或者聽到,所以,有很大一部分人把小說當成了歷史史實。 跟《西遊記》小說對應的是《大唐西域記》, 是唐僧(玄奘大師)奉召,口述,辯機執筆寫的。 第二,西天取經確有其事,但《西遊記》是小說,神話小說。其中的故事情節,仙魔鬼怪等,除了參考《大唐西域記》外,更多的是采編民間傳說而來。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金庸先生的小說,每一部都是帶入一個特定的歷史背景,甚至其中某些人物也是確有其人的歷史人物,但是小說畢竟是小說。 比如說《西遊記》,本身是神話小說,其中無法避免的會涉及到神話人物,神通術法的名詞術語。但這並不能掩蓋其為小說的本質。 第三,自從接觸到《西遊記》以後,不可避免的會接觸到關於《西遊記》的發揮。 有的說是宣揚佛道,有的說從中悟到修行法門。 作為一個修行人,別人的觀點對或著不對,我不做評論,我只說說我個人的觀點。 要是想找修行的知識或者法門的話,不論佛或道,從古至今都有很多專著論述,並且這些專著都是被官方或者大德認可的。這種專著真的非常多,甚至可以說是浩如煙海,以至於你在選擇的時候會無所適從! 那麼,為什麼還要想從一部小說里去尋找修行的法門呢?! 當然,想了解史實,可以讀《大唐西域記》。 重要的一點,《西遊記》作為四大名著之一,其文學價值不可忽略。86版電視劇更是經典國產電視連續劇,更是幾代人的美好回憶,本人直到上個月還看了一遍。只是想在這裡告訴大家:根據閱讀目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著作很重要。
語言文字的解釋能力是有限的。得遇真法,明師引帶,方可出萬丈迷津。
去看《西遊論心》,當代人寫的,那叫一個透徹~~
先把書裡面所有人物的姓名做個統計表,然後把對應的兵器寫在後面。
先把大框架構思出來,對應的是人身體的每一個部位,有內在的,也有外在的。
然後每一篇章節的總結偈語統計出來,還有開篇的目錄一併抄寫下來。
先要理解,都確認一下,裡面已經講的很細心了。
然後就是一步一步,循序漸進的來印證,這可能是個大工程,要靜心鑽研,不可心焦氣燥。
要是你悟性足夠強大,道緣足夠深厚,應該可以登堂入室了,最起碼入門應該夠了。
西遊記的主角是孫悟空,西遊是去印度討要當時失傳的飛升決,因為是一路打過去的 所以悟空叫做斗戰聖佛。
有機緣會寫一本書,談談這個問題。
但我以為,西遊記,佛學佔五成,心學佔三成,道教只佔兩成。
至於說什麼三教一體的「丹學」,在我看來,這個劃分比較可笑。推薦閱讀:
※怎麼去掉「自我感」或使之變淡?
※為什麼有人越擅長做一件事情反而越害怕去做?
※知乎用戶 sense 建的修道群討論了哪些乾貨?
※道教仙人都是怎麼成仙?有什麼方法?
※練氣練出內丹是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