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藥大學讀書是種怎樣的體驗?
本人是一名中醫藥大學在讀本科生,經常看到本乎關於大學就讀體驗問題卻從未見就讀中醫藥大學的體驗,不禁感到失落,要知道中醫藥大學幾乎在每個省都有一所。
另外我很希望大家能在回答問題的同時談一談對中醫理解,畢竟我們最有資格談這個。社會上對中醫學的誤會太深,我常看到什麼把脈失傳、針灸推拿就是盲人按摩、中醫療效慢、千萬別學醫之類,還有不懂中醫基本理論盲目養生致病的。我希望大家聊一聊減少這些誤會,也讓社會多多了解祖國醫學,同時給有志於中醫學的花朵一些建議,或者給他們一個了解中醫的機會。
我來說個不好的體驗吧……
在北中醫待了八年了,每天都需要思考一些比較嚴肅的問題……
早飯吃什麼?午飯吃什麼?晚飯吃什麼?
再好吃的食堂,種類再多的外賣,也架不住吃了八年的人啊……
以後還要再吃兩年……
想想都……
只談讀書,不談生活。
大一到大二結束,四個學期,把《中基》、《中診》、《中藥》、《方劑》過了很多遍,所以基礎還過得去。也是大一的時候,經老師的提醒,直接從頭背《傷寒論》,從辨脈法到太陽病上五篇用了一個學期。很幸運,很早就認識到只學課內的東西,中醫的診療能力的提升非常有限。之後一邊看著劉渡舟劉老的講稿,一邊自學《傷寒論》,同時看了一些日本漢方家的著作,並且背下了《瀕湖脈學》,此後脈診就摸到了一點門道。到大二學完方劑,加上大三上學期的《傷寒》、《金匱》的正式課程,開始有些感覺了,給自己和家人治療一些小毛病有了療效,所以有了信心。到大三下學期的《溫病學》課程,老師講的非常差,而且錯誤非常多,我第一次意識到我有機會在中醫方面趕超一部分老師。
大三之後的見習其間,在朋友的提示下,開始自學唐宋時期的大型方書和官修本草。三個月的時間,我把《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外台秘要方》、《經方小品》仔細過了一遍。大一時看《傷寒》、《金匱》如望高山,此時則見到了中醫學的汪洋大海。人衛出版的現代醫學的課本那麼厚,中醫的課本都那麼薄,知識怎麼可能對等呢?翻開那些大磚頭,才肯定,當代的中醫太狹隘、太無力了,中醫的臨床有效率總體偏低,我們甚至把「經方」這一概念局限到「張仲景方」。之後,陸續看了《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醫心方》,還零散的看了《脾胃論》、《醫宗金鑒》等宋以後著作,方劑學的體系才漸漸完善。還有很欣慰的一點:當初因為溫病課老師講得太差聽不下去,導致對溫病一類的治療不得要領。在看完《千金》、《外台》、《證類》之後,發覺自己可以部分理解清代醫家的思路。唐宋及以前的一些觀點很好的彌補了葉薛吳王等人的不足,到了一年後的春夏時,面對溫病類疾病時心裡也有了底氣。
到了大四,正式學習針灸,發現自己吃了大虧。因為針灸手法、推拿這些手上功夫需要很多練習。在和舍友集體吐槽本校編的針灸學課本太爛的同時,開始研究《針灸大成》。後來得到了張縉教授校釋的《針灸大成校釋》,並在一位前輩的指點下練針,扎紙板、扎牛皮,一點點磨練指力,看著張老的教學視頻練手法張縉名老中醫傳承,然後扎自己,手腳腹,能摸到能看到的穴位都扎過。幾個月後,燒山火、透天涼都成功了幾例。課本中對這些手法操作的描述都是有偏差的。得到涼熱手法造成的體表溫度和深部感覺改變,才肯定古人對手法及其效果的描述是真實的。
之後是大五。我沒留在廣州,而是回到珠江口東邊的城市實習。所謂「西化」的中醫院,治療的主體與專於現代醫學的醫院並沒有多少差別。所幸現代醫學部分也不是爛得無藥可救,慢慢得在比較當中也發現二者各自的有趣之處。
如此話癆地報書名,本意就是讓有緣的各位能對這一條人跡罕至的歧路多加留意。我越來越肯定,貼近如此乃至更進一步的鑽研,才能在中醫這條路上突出重圍,不致迷失。有賴於現代科學的研究固然有力,若忽視對傳統醫學知識的實踐,對中醫來說是致命的。
感謝我的舍友們,與我探討醫學、共享書目。願在各位同道的共同努力下,中醫能為人們提供更有效的治療。
…………………………………………………………………………………………
補幾本關於《內經》的書
《王洪圖內經講稿》《黃帝內經太素》王洪圖校本
《針灸大成校釋》張縉 其中關於《內經》的部分
這是學完中基之後
這是學完經腧之後
這是學完傷寒金匱之後馬上就要上臨床了,想想就刺激整理一點評論貼上來。。。
看到有個校友回答,匿名了,我就不匿了。怎麼說呢,對學校的感情有點複雜吧。。。我就讀的是山東中醫藥大學,當時還是二本。學校里有很多老師的課講得還是蠻好的,自己畢業後出去交流,經常聽到你們哪個哪個老師還是蠻厲害的啊。也比較慶幸自己的專業課老師水平都很好。。。也聽到過師弟師妹的吐槽,比如,教中基的老師講治高血壓要吃降壓藥;中診老師脈診只是簡單講,聽了好幾遍還是不會把脈。。。之類。。。不知道別的學校有沒有這種情況。。。
我聽的最多的還是中醫基礎理論,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去反覆聽這門課。。。3位老師,不同的風格,有偏向課本知識的,有偏向相關知識點的經典拓展的,有偏向臨床實踐的。感覺都不錯,學到了很多東西。有些老師確實不太好,上課只能靠點名維持。。。在學校,也聽到過一些學生、老師對於前輩元老不太好的言論。。。因為去年還是前年發生的一件事才重新開始回來捧那位前輩。。。早幹什麼去了。。。雖然說有誇有罵才成世界,但這麼搞也有點過分啊。自己目前畢業多年,每年還都會把中醫的基礎4本書拿出來從新看,每次都有收穫。在校期間,感覺學校的學習氛圍還是有的,但是比較死,一潭死水的感覺。。。讀死書,死讀書。。。嗯,各種考證還是蠻火的。。。很喜歡學校的圖書館,書超多,查資料很方便,看得過癮。基本上所有的課餘都在圖書館了。也就在圖書館裡,能碰到一些能坐下來一起聊聊中醫學習、交流心得的孩子。。。感覺學校里的學霸不是大神,大神不是學霸。認識個學習好、拿國獎、出國交流的師姐,結果她在中醫上沒有什麼想法,也只能說是學過中醫;同樣認識一個孩子,非家傳師承,大一就自己貓在圖書館看書,課業也僅只是不掛科,但到了畢業時中醫水平超好。。。不知為什麼,感學校里的很多孩子也僅只是學過中醫而已,或是為了醫生一份穩定的工作,或是被家裡逼來的。。。中醫這塊,也只能說真的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哈哈哈,我這一年就靠這個笑話活著了。你們中醫黑為了黑中醫真是連西醫都不惜帶溝里去。
為了黑中醫不惜拿老百姓健康當兒戲。
前有紫霞狼說面癱不用治療,後又有你這個神論。
神經官能症還能說和心理性疾病掛鉤。某些帕金森綜合征呢?
功能性和器質性是經常相互轉化的。你心理性轉成器質性的有多少?
一黑頂十粉。真的。
——————
說一下我們的課程安排吧。
大一,西醫有解剖,組胚,免疫與微生物。中醫有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
大二,西醫有生理,生化,病理,病生理,中醫有中藥,方劑。
大三,西醫有藥理,診斷學基礎,影像學,中醫有中醫內科,經絡腧穴學,針灸處方學。
大四西醫有內科學,神經病學,外科學。中醫有中醫婦科,中醫外科,中醫兒科,實驗針灸學。
政治英語就不算了。西醫的書基本將近400頁,中醫有基本只有200頁,比如針灸處方學。
遺憾的是我們沒有學習四部經典,也沒有開設高等數學。
我們學校學霸挺多的,自習室一直滿員狀態,妹子非常多,大多樸素,但美女很多。
高壓鈉燈下,這種燈光能增加人的顏值。
早上出操,一足球場妹子。
最壯觀的就是夏天洗澡,我們學校男女2比8,加上女生洗澡又慢,又頻繁。老司機都懂的。洗澡路上我就沒見過不側目的男生。
——————
如果說醫科大學是學九分半西醫,半分中醫的話,中醫藥大學是學七分西醫三分中醫。一般的大學強調的是繼承和創新。
國家這樣設計的科目是有道理的,尤其是工作以後,大多數中醫藥大學從事臨床的人也是從病房開始。
至於中醫屬於什麼地位,我覺得沒有必要刻意拔高,在我國屬於地位比較特殊的替代醫學,幾乎所有器質性病變,西醫都有更好的治療方法,幾乎所有的功能性病變,中醫都比西醫手段多,甚至西醫沒什麼手段。有很多知乎年輕人質疑外國沒有中醫,這些病人怎麼辦?
這些人能不能等到醫生是一回事,等到了檢查沒問題又是另一回事。至於難受?那就忍著吧枳術寬中膠囊參加美國芝加哥消化道年會,引起了美國人的興趣,之前,這類病人大多的選擇就是果蔬纖維。我本科的好哥們被派去波蘭,我國開始和歐洲很多國家在中醫方面開始官方合作,主力軍就是中醫藥大學的畢業生,尤其針灸專業。
在可預見的未來,中醫的發展是逐步提速的,因為中醫類碩博士教授院士越來越多,科研能力越來越強。
看了半天沒有校友。。。
就知道我們成都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後門小西天附屬中醫幼兒園,成都市青羊區醫學科學院對門修路大院,華西醫學院隔壁人民南路停車場在我乎沒落成了什麼樣子。。。
片段1
實際上中醫藥大學最大的問題是不夠出名,當年考上大學辦酒席的時候,有個老爹很好的朋友,是自治州醫院的一個外科大手子,說:老張,你娃娃怎麼不考新疆醫學院?我看這個就是個民辦三本專科的,要是個厲害的學校怎麼會叫xxxx學院(舊名)?實在不行再復讀一年,讀個新疆醫學院,我有個同學現在在醫學院做副教授……片段2
坐火車的時候,互相問,人家都有校友,就我一個是獨苗。「你哪個學校?」「我川師。」「我也是,純數的,你呢?」「我科技大。」「呀,你哪一級的?」「我成理的。」「金工實習了沒?」……「他們都說了,就剩你了,哪個學校的?」「成中。」「啥玩兒?」「成都中醫藥大學。」「沒聽說過,在哪兒?」「溫江。」「哦,我們都成華的/城區的……」……然後看他們愉快的討論,就我一個人鬱卒。。。。片段3
我們學校有個兩基佬群。一個99人。一個120+人。一次出去面基(吃好吃的)
有個基友是華西的研,掏出手機。2000人總群1。2000人總群2。2000人總群3。……800人本碩群800人直博群……200人xx級xx群……基友看我目瞪口交(此處應有配圖)「這才是我們華西的」他灰常羞澀的說。「川大的還多。」…………來到成中,我從今開始單身,畢業方休。我將找不到男友、找不到女友、找不到基友。我將不會有綠帽,不會有原諒。………………大一想要搞對象,女娃太多選妞忙。
大二無果不思量,鑽進網吧魔獸王。大三深感前途暗,到處蹭課心彷徨。大四啃書人憔悴,精力漸盡人要亡。大五考研終惜敗,實驗台前啃乾糧。畢業多年志未改,濟世路上把書抗。厚德博學不敢忘,繼承創新在心上。遼寧中醫藥大學。大五了…… 體驗就是越接觸越覺得自己學的東西是一點點皮毛。最後實習的一年,發現再去看書感受頗不一樣,絕知此事要躬行。以前不理解的東西慢慢理解了很多……學針灸的專業,但是實習跟的老師是開方子的,沒事的時候去藥房抓藥幫忙認葯。嗯 發現中藥方劑也好有意思的噢~ 還自己慢慢試著學會了開方子給媽媽治腰椎間盤突出,效果還挺好,很有成就感……以前給媽媽扎針,感覺效果不太明顯。非常感謝實習碰到的老師,是個老爺爺 在當地口碑非常好,基礎非常紮實中藥方劑6到飛起哈哈哈,一天看100多個病人,上班第一天給我搬了個板凳然後就讓我坐他對面讓我看著,一整天下來一句話也沒跟我說……太忙了。病人太多了。說實話,我一直都覺得學中醫的選擇範圍太窄了,而且很難也不太容易學好反正有很多東西我是真的不懂。真的是碰見一個好的老師吧,患者的脈我們一塊同時摸,完了之後再跟我一起分析,周末跟他一塊去他老家鄉下義診認認中藥什麼的。讓我端正了學習中醫的態度,覺得凡事都不容易做好,堅持做好一件事就是成功。還是年輕性格太浮躁了,想來可以遇到個好老師帶真的非常重要。我覺得中醫藥大學的教學老師都是很棒的,都很認真負責,只是當時沒有接觸臨床,就是跟著學的感覺,現在實習想起來老師課上說的很多細小知識點都覺得很受用。還有就是必須要準備考研,實習感覺時間有點緊。要加油haha,請了假,還有一百天,要做一個考研狗啦。考完繼續去實習……
以前在學校的時候不懂事,沒有好好聽課,現在真的後悔。因為我大一是在溫江校區讀書,後來大三才搬到十二橋這邊。中基其實沒怎麼弄懂過,現在還記得有個教中基的老師常以一身旗袍示人。工作後才對中藥和方劑感興趣。鄧中甲老師的方劑課,張廷模老師的中藥學。當時記得整個針推都很喜歡張老師,課本上密密麻麻是他講課的筆記。後來買了中藥學圖譜,會一一比對中藥學的筆記。自己跑去聽過金匱和傷寒,現在也沒怎麼弄懂。針灸科分實踐和理論。實踐課的時候分小組,每個人相互扎針,當時膽子比較大,讓我們組的人隨便扎。理論課的時候經常發獃盯針灸銅人,後來執醫考試的時候才把那些經脈腧穴大體理清。現在每次扎針灸會結合局部解剖,大一的系統解剖是前桌的男生幫我做的,結果單科分特別高,比他本人都高。系統解剖,局解學好了真的對針灸的定位幫助很大。學校的圖書館很多人,每次回十二橋真的感覺杏林學子真的蠻拼的。十二橋的棗子巷真的結棗,味道想必會有些澀。棗子巷旁有條小路,夏天會有一些很便宜的瓜果,早秋的時候會有熱騰騰的打糕。二公寓下有隻狗狗叫阿黃,現在它的微博還有人持續更新。就寫到這裡吧,回憶很零碎,依舊很熱愛中醫。
如果是水平不高的學校,到大五才發現「啊,我們念的是中醫啊?」出科考大病歷,整個實習期間學習如何寫兩份,先寫西醫的,再翻譯成中醫的。如果是水平高的學校,會很充實的接觸到許多理論知識,感受到中醫的博大精深,同時認識到一般人認識不了中醫,更說不清楚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之間的關係。雖然是念的中醫,但是都盼著實習的時候看手術。中醫藥大學的同學看的第一台手術往往是骨科手術,要不就是肛腸……
1.女土男不帥,有護理專業在的話還能撐撐校平均顏值,護理部如果在別的校區,基本沒眼看
外校來的朋友會覺得 「這麼屌絲的男的都會有女朋友啊!!!可惜了。。」 男生少 大多書獃子,但也是一群掰不彎也不會被女生同化的堅定直男,絕大多數蔫兒,拿個栗子,男生投進三分不會在球場上浪一下,女生是看見三分進了也不歡呼的狀態。。。 院級籃球賽ing…,想採訪一觀眾,都是一臉「不要擋住我去自習的路」死氣沉沉的籃球場,感受下2.學霸真心多,位子一占就是幾年,不好意思。。說的不是我 (? ̄??? ̄??) 本人實在是貨真價實的學渣,一般考試月才去教室,實在找不到位子就死皮賴臉和人拼桌。關於考試,本校有規定六犯離場,掛滿六科學位證就沒了,本人大一結束連掛五科,感受下。。。
於是就出現了大學還會找家長的事件,班導的意思非要我留級,我爸就很淡定的問我:你怎麼看?我說:不掛了行嗎?於是就這麼愉快地決定了不留級的事兒。後來就再也沒掛。畢業前才知道,如果我留級班導會有提成的,勸留一個就提成,越多越好上不封頂,不知道這些年班導有沒有真心為我高興過,不過我是挺爽的。3.對於傳統中醫,勃大莖深,不黑不粉,真的只是學了一點點皮毛或者說是常識而已,好多東西都是實習上了臨床慢慢學的,隱藏知識點之多經常讓我經常發出「靠!還有這種操作或者還有這種道理」的感嘆,唉 真沒見過什麼世面的。。。最大體驗就是學校漂亮,小而精緻。
飯不如隔壁醫大好吃。補助發的不如隔壁醫大多。分割線...............加點兒正經的其實在中醫藥大學,苦中作樂吧,事實情況大家都懂的 ,有時候的確很無奈,不過現實就是這個樣子,樂觀一些,看開一些。比起來同類的醫大,中醫藥大學的師資力量,硬體設施,甚至包括生源質量,都是落後很多的。談談生源,大概分這麼三類第1種隨便報著玩玩的,這種情況估計能佔到一大半以上。在其他類專業里這種情況可能更多。一來咱們國家學生報志願貌似都是跟買彩票似的碰運氣,很少有說聽取專家教授建議然後量身定做選擇專業的,但看李小龍傳奇那個電視劇時這塊兒我都被震驚了,上世紀60年代左右,可能是,李小龍入學選專業居然是資深教授跟他談話,了解其性格志向後然後給建議選擇哲學系,中國學生估計很少有這待遇吧。 這就造成一個很蛋疼的結果,班上經常聽到類似的抱怨,如:被家裡人坑慘了,我媽/爸/二大爺/三舅非讓我報這專業。第二種估計也有一部分,什麼多少代老中醫的孫子孫女之類/父母當中醫,家裡開醫館的這類。談到這裡想起來以前的一個同學,姓鄧,廣東人,他爺爺是老中醫,常吹牛逼隱約告訴我們他是鄧鐵濤老先生的遠方孫子,為了讓他消停一些,我吹了一個更大的,告訴他我是仲景後人 ,沒辦法,恰好和祖師同姓,而且我也是北方人。第三類,像答主這種家裡往上數好幾代沒一個行醫的,全憑几本小書幾件小事就對中醫滿腔熱情的屬於絕對的少數。畢竟中醫類學校專業招收的生源總的來說並不是最優秀的人才,很多學校在本二批次招生。這種招生模式利弊都有,幸運的是像答主這種普通學生也有機會選擇這個專業。缺點可能就是整體生源一般般,因為有人說中醫實際是最適合精英教育,最終的成品絕大多數還是庸才,金字塔頂可以成為合格出色中醫的人只是少數,提高生源質量或許可以提高培更好的人才的出產率。
教學方面尤其中醫方面大體做的還不錯,不過上次發生一件事情我覺著吧,學校有點兒作踐自己的教育資源,寧予外邦,不予家奴。當年我校某知名老中醫出任碩導,招收學生,再後來升了博導,再後來,居然不再招收中國學生攻讀其碩士研究生,改為只收中國學生攻讀其博士研究生了,一開始以為是老爺子年紀大了精力不足,後來得知居然收了倆外籍學生攻讀其碩士研究生。現代醫學方面,我建議大家還是趁有機會多去隔壁醫大看看。我讀研時我們導師讓我加強學習醫學統計,直截了當的命令我去隔壁醫大聽課,我看了下我們學校的課本和隔壁學校用的課本人衛第三版的跟磚頭還厚,而我們用的那本薄薄的,很多東西直接就是結論,更多還是側重於spss使用,而且課時比隔壁醫大居然少了一半。我真就想問問中醫裡面搞統計難道也得搞個特色?非得自己編那麼爛的教材,然後毒害下一代。所以啊,奉勸學弟學妹的就是在學校時好好利用我們學校的中醫資源和隔壁學校的現代醫學資源。 後面說的什麼盲人按摩推拿,我覺著比技術熟練程度我們肯定是落後於人家的,但是我們的長處在於比他們知道更多的禁忌,對病人造成的危險更小,有些時候他們只是知道這麼按但是不懂原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脈診那個吧應該是某很多家流派,不用過度迷信當今民間各家的理論。看了很多,我覺著那個氣口人迎測脈法貌似還比較好用。我們在學校里學的很多中醫教材是選編,有的有點兒大雜燴湊數的感覺,全看其實都掌握不好,多看名家的原著,跟緊其中一個醫家看下去才會有好的發展。未來的某一天應該是中醫的大部分內容被吸收到現代醫學。就這麼多吧想到再加7.杏園種滿了桃樹~
8.每個校區都有鴛鴦樓————————————————————
1.從大一到大五,中醫課程越分科越噁心,西醫課程越分科越有用。2.四層樓的圖書館七點開門,八點沒座了。3.很多人(老師學生都有)自以為會中醫、會看病。4.有情懷的學子不多5.「悅讀中醫」這個活動,到複賽環節(幾乎)完全做成了演講比賽6.中醫課本透著一種西醫思維成中醫學生。簡單回答一下。1,男女比例3:7,男3,但是從來沒有覺得是個寶,基本上就是女生當男生用,男生當畜生用。2,自從身邊的朋友們知道我學了中醫之後都開始叫我老中醫了。雖然自覺擔不起這個名頭3,大一回去就有人讓我幫他們看方子看病了,可惜我當時連上古之人其知道者還沒讀過。4,最開始學的時候覺得中醫好像沒什麼不能治的只要辯證準確了幾乎就是神。後來發現中醫仍然是神只是辯證準確太難了。5,看見別人撕中醫的時候我真的想說一句不是中醫不行而是這些大夫不行。6,學西診西內的時候第一個反正是判斷一下證型看看用什麼方子。覺得和中醫理論相近的就用中醫理論去背西醫的只是不然背不住。7,對中醫越來越熱淚盈眶越來越覺得不可自拔。8,越來越不想談戀愛因為學習充斥了自己的生活(別問了我還要臉謝謝)9,現在我們學校的分數真是越來越高,慶幸進我們學校進的早。10,沒有了,就是湊個整數。
周二一天三節沒課換來的就是其他四天從早上8:30上到晚上8:30(;′??Д??`)
大一就讓蛤蟆大鼠小鼠們飛升了(′?ω?`)發現自己實驗的時候臉還是不算太黑的(flag沒有局解m(._.)m跟診巨早(我們從大一第一學期寒假開始就要跟診了給我們上專業課的基本都是臨床大夫,他們有時會把自己的經驗告訴我們社團沒有其他綜合院校的活躍,最多的是組織進社區和高校義診發志願時長(其實就是保健和科普,我們有科普哦課外學習真的很重要,來這裡非常考驗自學能力(生化是教材主編給我們上的,讓我們自己講課……不對的他糾正……之後他就真的基本沒講(;′??Д??`)感覺在這裡還是比較愉快的就是好累啊!還洗不上澡m(._.)m黑中醫的報個到!
1,從來沒見過這麼多的身體有殘疾的學生。這個算不算中醫藥大學的特色?
2,女生打扮大多很「土」,和師大,黑大的沒法比。3,自習室不缺人!4,固定座位的自習室開學半夜排隊等座位,我是沒去過,學渣!5,和社會脫節,寒暑假回家和高中同學聚會,他們說的什麼什麼計算機語言啦,或者高數啦,,,完全不知道是啥!6,我個人的,當初從遼寧報過去的時候是二本,到學校發現這個專業居然是一本,,,居然用二本的分讀了一個一本專業,,,可惜自己沒珍惜!7,學生比較「蔫」,對「學生運動」熱情不高,比如某年的家樂福,,,理工師大黑大的去了好多,我們學校只去了幾個看熱鬧的。各種運動串聯事件,如果不是輔導員讓我們注意同學動向,我們都不知道還能這麼玩,同學也都不知道還有這些活動可以玩!8,傳統保健運動會,,,,,,,應該也算吧!9,「師門」這個稱呼算不?我是沒讀過研究生,,,求更多人的補充。大一的時候體育老師告訴我們
在操場上蹦蹦跳跳的基本上都是大一的上了大二之後大部分都是打坐了去校醫院的時候不會有學西醫的同學那麼慫
畢竟醫生也知道你們也就是個半吊子老老實實聽醫生的話吧人家大學有各種各樣的社團
我們大學有各種各樣不同診療方式的社團藥學生大一暑假都要去採藥
每一年都流傳著不同的傳說比如偷吃半夏,比如偷吃商路啊呸,是嘗忘了說一點板藍根開的花跟油菜花很像山中醫中八專業在讀,班委,綜測前五但成績不算出類拔萃,並且不太滿意現在學校實行的發展性加分佔比過高的制度(雖然靠學習可綜測可能沒有這麼高(?°3°?))
山中醫有很多非常棒的老師,一些優秀的老師真的可以授人以漁,很多老師都很平易近人,教師節給老師們發信息都會收到祝學業有成的回復,當然也會有講課浮在淺表的,靠點名拉上座率的,不過還是極少數_(:з」∠)_另外圖書館天天滿員也是讓人非常感動?(ˉ?ˉ?)經常沒有地方坐?(ˉ﹃ˉ?)教室還經常被占哼| ???ω??)???另外這裡的瓦罐真的很好吃ψ(`?′)ψ北京中醫藥大學畢業
談感受就是,在中醫院校,對待老師的尊敬程度超過其他院校。師門的凝聚力也遠遠超過其他非中醫院校。昨天教師節,其他院校的學生看不到什麼太大的舉動,最多在朋友圈發發祝老師們節日快樂的動態罷了。而我們中醫院校,一大批回學校看導師的,還必須聚餐吃個飯,和老師聊聊天什麼的。老師對於我們彷彿是終身制的,一日為師 終身為父很貼切。我想大概是因為中醫院校的老師,確實是把自己畢生的知識在傳授給學生們,尤其是臨床的,中醫治病每個醫生都有自己不同的風格,自己慢慢摸索出來的經驗。當他傳授給自己的學生時,學生在行醫時的樣子就會帶著老師的影子,這大概也是一種血緣傳遞的途徑吧。所以,中醫院校的老師對於我們不僅僅是老師,也是共同有著中國經典醫學國粹血脈的前輩。最後附一張我和我導師的聊天記錄,畢業後還真的挺想老師的,可惜昨天因為有事沒能回學校,未來每年的教師節都會回去看望我的導師(^ω^)謝邀
作為中醫藥大學非醫學生在學校感覺好似天生低醫學生一等每次上醫學課(必備)老師都會說,唉你們是非醫學生不用學那麼多每次學校有科研進展,或者又有附屬醫院,或者有藥廠之類的,和我們無關學校招聘會也找不到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專業過年回家被各種親戚說你中醫藥大學畢業你說說我的病怎麼辦但是還是很喜歡我們學校推薦閱讀:
※中醫招誰惹誰了?
※六經傳變的過程是怎樣的,求大神解答,已經完全搞不懂了?
※為什麼中醫領域騙子橫行?
※方舟子所說張伯禮做的人體實驗是真的嗎?被實驗的這幾個女孩後來怎麼樣了?
※如何簡單易懂地解釋辛和辣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