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zen 7和七代Core i5怎麼選?

我玩單機遊戲大作,還剪輯視頻和電影,平時喜歡多開任務、應用。

原本想買AMD處理器,可是看了看中關村,我就懵逼了。說AMD系統卡頓,反應慢;有致命BUG;有無數小毛病;兼容性不好;架構和工藝落後Intel兩代。

還說Intel今年的傲騰加速器,非常厲害,AMD差老勁了!

我看了看一萬塊錢,配個Core i5還能省錢 。


我個人是從I7 3770K升級到R7 1700的,對這方面應該還算有些發言資格。

首先,中關村絕非什麼權威硬體媒體,為了拿錢胡說八道的事也干過不少了。

「系統卡頓,反應慢」 基本可以斷定是無腦抹黑。理由很簡單,現在是2017年,不是1997年。完全不可能存在由於CPU性能不濟引起系統卡頓反應慢這種情況。

AMD上代架構「推土機」性能奇差,但也就是單核心性能弱,跑很多遊戲幀數偏低,發熱大功耗大,僅此而已,並不會「系統卡頓」「反應慢」。鶸如推土機尚且如此,更不用說這一代進步巨大的Zen了。說句難聽話,就是拿2007年的K8,酷睿雙核,裝WIN10操作系統,用老舊的機械硬碟,只要內存足夠,系統清潔,也不會「系統卡頓」「反應慢」。

Ryzen系列CPU,同頻單核心性能介於4代I7和5代I7之間。比如1700,完全就可以看作降頻的,超頻體質較差的6900K,磁碟性能也並未落後於對位的Intel平台。可以這麼說,如果Ryzen經常卡頓,那一眾用4770K 4790K 6800K 6900K的也會覺得卡頓,也會反應慢。這些人抱怨「系統卡頓」「反應慢」了么?沒有,那Ryzen也絕不會遇到什麼卡頓的問題。

至於「致命BUG」更是無中生有的無稽之談。

「兼容性不好」,應該說是「較早版本BIOS對高頻內存支持不佳」。隨著1.0.0.6微碼BIOS的推出,這一點已經基本不再是問題。我用的是洛極8GX2 DDR4 2400內存,價格最便宜的乞丐燈條,照樣可以在Ryzen平台超頻到3200使用(主板華碩X370 PRO)。

(時序很爛16-18-18-38,沒辦法,379元一根的RGB燈條,不能要求太高)

架構和工藝落後Intel兩代,這點乍一看確實如此。但仔細分析一下呢?

首先Intel從4代到7代,提升是極為有限的。根據超能測試,同樣4GHz,7700K相比4770K提升不過11.52%。Ryzen四核心CPU, 4GHz的表現應當介於4770K和6700K之間,和6700K/7700K 同頻差距不到10%。

也就是說,乍一看「兩代差距」的說法很是駭人,但好在這是兩代牙膏的差距(一代牙膏以5%計)。

工藝方面,工藝確實拖了Ryzen 的後腿,無論四核八核,超頻4GHz就是天花板了。實際上,RyzenCPU 8核心日常實用的超頻頻率為3.8GHz左右,高於這個頻率會付出很大的功耗、溫度代價。

Intel 4核心超頻基本可以達成4.5(6代四核)——4.8GHz(7代四核)日常使用(開蓋無保不考慮),即使8核心(6代8核)也能達到4.2——4.5日常使用。從這一點看,Ryzen工藝是落後的。但是,從能耗比方面考慮,Ryzen在3.8GHz以下,有著絕佳的能耗比表現,

(CinebenchR15渲染,多核心功耗測試,非AVX應用,不存在抹黑Intel CPU的問題)

1700作為8核心CPU,默認頻率下功耗竟可與Intel CPU的四核心型號媲美。當然,這與其默認電壓較低也有關係。而電壓、頻率更高的1700X,1800X,其滿載功耗仍然顯著低於Intel的6900K。

所以,Ryzen的工藝問題在於越過某個頻率點(3.8GHz)後發熱功耗急劇增加,4GHz則成為超頻難以逾越的牆。但默認頻率下,它的能耗比非常優秀。 「工藝落後兩代」的說法,有待商榷。

Ryzen的深淺,Intel真的完全知道?從Intel在Ryzen發布之後昏招迭出的狀況來看,這種說法毫無根據。

首先,Intel公關國內各硬體網站,大肆為7350K造勢,甚至將其與1800X對比,測試項目則選用了光影魔術手、QQ影音等奇葩軟體。引來罵聲一片。

其次,Intel又將原定8月發布的X299平台提前發布,為了趕時間上市,放棄了釺焊而採用了硅脂。如7900X等部分CPU有兩層PCB,推測為了趕時間,將原本用於LGA3467伺服器CPU的核心轉接而來。這也解釋了為何7900X,7820X等CPU缺貨嚴重。而更高端的7920X,7980XE依然遙遙無期。

而由於CPU功耗奇高,主板廠商沒預料到採用8pin甚至8+4供電介面都難以滿足CPU要求,生米煮成熟飯又沒辦法回爐,只能先修改供電散熱片滿足要求。據說第二批X299將標配雙8pin供電介面。

以Intel在Ryzen發布之後,昏招迭出,左支右拙的拙劣表現來看,所謂「Ryzen的深淺,Intel完全知道」 真是臭不可聞。

最後,來談談Ryzen的遊戲表現。目前Ryzen遊戲方面算是一個短板,但「短」,我們也要知道他短在哪裡。Ryzen CPU的遊戲問題,集中體現在DX12遊戲里搭配N卡的時候,此時幀數明顯落後於IU+N卡。翻車最為突出的幾個例子,殺手6,全面戰爭,人類分裂等等。猜想也許和N卡在DX12下調用CPU機制有關。

而奇點灰燼,古墓麗影10等DX12遊戲,AMD已經和遊戲開發商推出了更新補丁,優化了遊戲表現。

至於大部分DX11遊戲,Ryzen CPU落後並不多。

Techspot 30個遊戲大作綜合測試,也證明了這一點。幾個DX12遊戲AMD表現都不太好

AMD Ryzen 5 1600 vs Intel Core i7-7800X: 30 Game Battle!

但應該注意的是,Ryzen在DX12遊戲里「翻車」,只是「表現沒那麼好」罷了,並不是說IU能玩,AU就不能玩了。將Techspot測試匯總,並將Ryzen5 1600默認頻率(全核心3.3GHz)的遊戲表現作為100%基準,那麼:

R5 1600 (睿頻3.3GHz)綜合表現為100%

7800X(睿頻4GHz) 綜合表現為105.49%

7700K(睿頻4.5GHz)為116.44%。

都進行超頻後

R5 1600超頻至4GHz,來到109.12%。

7800X 超頻至4.7GHz,來到109.73%

7700K 超頻至4.9GHz,來到118.99%。

這張圖則是作者本人統計的按30個遊戲的平均幀數,所得出的性能對比。

足見,公認的「遊戲最強」 CPU 7700K,超頻至4.9GHz,在其最大的強項遊戲里,領先同樣超頻的R5 1600,也不過9%而已(118.99/109.12)。至於7800X,由於架構變化,L3容量調整,再加上MESH匯流排尚未得到充分優化,導致其在遊戲表現里高頻低能。

這還是使用了GTX1080顯卡,在1080P解析度,並且大部分遊戲保證了100幀以上的情況下得出的表現差距。如果是1440P,4K解析度,或者進一步提高畫質設置壓榨顯卡性能,1600和7700K二者的遊戲差距將微乎其微。

這還是在Ryzen CPU DX12遊戲下搭配N卡發揮不佳所測出來的結果。隨著AMD進一步和遊戲廠商合作推出補丁,Ryzen的遊戲表現相信還會更進一步。

那麼問題來了,偉大的Intel諄諄告誡我們,「要關注綜合性能」;

1600和7700K

在7700K的強項「遊戲」里,1600能達到7700K的9成以上實力;

在1600的強項「多線程應用」(渲染,轉碼),1600能秒7700K 10條街(CinbenchR15多核分數,4GHz 1600 估計1300多分,7700K 4.9GHz 估計1050分左右。不要說這只是跑分,實際Vray等渲染軟體Ryzen恐怕領先更多)

你7700K的強項,我1600能做個差不多;我1600的強項,秒你10條街。偉大的Intel告訴我們,不要被核心數蒙蔽,「要關注綜合性能」。我也認為,不要被頻率、單核性能蒙蔽,要關注綜合性能。

這還是拿價格低得多的1600去比7700K,如果拿價格接近的1700比7700K呢?

如果拿1700,去比連超線程都沒有,目前單機大作滿載佔用率經常飆到90%的I5呢?

7700K單核性能確實強悍到無可挑剔,但體現在遊戲里,又能帶來多少優勢呢?20%?30%?都沒有,同樣超頻,7700K在自己的最大強項,Ryzen的最大短板——遊戲里,其優勢只有9%。

早在Ryzen發布的PPT里,AMD便給出了1800X的CinebenchR15單核心分數。與6900K對比,同樣是162分(6900K單核4GHz,1800X單核4.1GHz,1800X分數經我驗證是準確的)。

所以,對於單核心性能,AMD根本就沒有避重就輕,也根本沒有必要避重就輕。先不談多核心戰未來這種玄幻的東西,就說單核心,你單核心性能領先又如何?大部分遊戲里幀數根本快不到哪去,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玩星際2造滿200人口看幻燈片的。

再回到最初的問題,同價位產品如此沒有競爭力,那麼Intel該如何遏止Ryzen的強勁勢頭?

當然是想方設法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散布各種謠言,造謠,抹黑對手產品,杜撰出Ryzen「卡頓」「反應慢」等種種問題。ZOL恬不知恥地說AMD「避重就輕」不談單核心性能,便是典型性的造謠。

很多人對於問題,「寧可信其有」,便剛好落入Intel的圈套。


Ryzen7的性能比i5高了一倍多吧,為什麼需要選?

系統卡頓?我用惡名昭著的推土機架構的APU都沒感受到卡頓。更何況Ryzen已經和之前的AMD架構完全不同,單核性能和Intel處於同一水平。

中關村你也信?


R3戰I5

R5戰I7

R7戰I9

R9 這一刻更清晰

R11 柔光雙攝照亮你的美


剛拼完新機器,用的1700X,618秒的只要2100,把7700k按在地上摩擦,8c16t和i5怎麼能有可比性。1700優惠時只要1900還帶散熱器,性能也完全夠用。我平常運行打遊戲(沉迷csgo無法自拔)都是自動降頻2.0,溫度四五十度(酷冷至尊海神240,四百多),有時候玩吃CPU的遊戲或剪輯渲染4.0也是爽的飛起。所謂的系統卡頓是因為目前系統和軟體的優化還沒做好,很容易解決,類似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少。

而且說起來AMD全線釺焊真的比牙膏廠的硅脂良心太多了,圖個性價比買1700還自帶散熱器,而且超頻也是可以輕鬆3.8的,真的是目前最好的選擇。如果AMD以後也一直像這代ryzen良心下去,相信翻身是早晚的事。

所謂的工藝和架構落後兩代我就更不能理解了。什麼叫避重就輕?我們應該慶幸有AMD推進多核多線程進入中端家用平台,這是發展的必然趨勢。單核性能並不比酷睿落後多少,而綜合性能是同價位的碾壓。題主的多開任務與剪輯更是需要多核高性能,至於加速卡我不太了解,不做評論了。還好農企和牙膏廠競爭,不讓不知道牙膏廠的牙膏要擠到哪年去。廠商打架,最後受益的還是買家我們。

不說了,等VEGA去了。

_________分割線_________

來更新個圖吧

更新了9.14號BIOS,內存能拉到2800了(賊船16G*2 3000,之前只能2400),溫度顯示也正常了。默壓4.0的體質我還是挺滿意的,不過平常還在3.8用畢竟效率最高。

關於VEGA,註定是一代礦卡了,這個價格給玩家一個不買1080ti的理由?無奈三倍1080ti算力賣給礦老闆根本不愁銷量。個人認為 說白了農企還是小公司為了搶佔CPU與超算和專業領域的市場(16c32t的EYPC+VEGA計算卡還是挺騷的),花費了太多精力資源給ZEN,不得不把VEGA犧牲掉了,不過賣給礦老闆圈一波錢也意味著更多的開發經費,或許將來就拿出來回饋用戶了?不過VEGA無論怎麼說都沒有給GCN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只希望下一代NAVI能給大家一個交代吧。


我一開始用的i5-6500,玩gta5時不時cpu佔用會竄到100%(雖然沒聽說過別人的6500有這種情況,我也不知道為啥),正好,我用的主板介面較少(其實主要是想充值信仰,找理由換板u),於是出了板u上了r5 1600+snsv的b350plus

當時根本沒考慮到內存兼容性這一點,直接插上了以前的內存也沒翻車。

硬碟驅動有點問題,固態硬碟經常卡死,換驅動後解決(win10的鍋)

但是多開程序ryzen真的爽!我還分了兩個線程做mc伺服器

算上來唯一體驗不好的一點就是華碩的自檢真的慢

所以至少在我的體驗中,r5比i5不知道高到哪去了,更不用說r7和i5的差距,也沒有出現中關村說的不良情況

新舊合影

------

第一次答題,居然有十幾個贊

想到一件事情,要是題主有周圍有人喜歡拿跑分裝逼,那r7是你的不二選擇 滑稽


其他答案說的已經夠多的了,我想說下我的觀點

如果別人找我推薦電腦,我從來不會給他們推薦amd

因為他們不能夠清楚的認識到這些參數意味著什麼,硬體知識缺乏,動手解決問題能力欠缺

而且,新一代AMD主板隊友們是真的很渣,各種挑內存,特別是頻率高的

你能想像低頻2400穩定運行,我多花幾百元買個3200的反而要在低頻下運行或者運行不了的尷尬嗎

不過,近期在更新了數個bios版本後,情況有所好轉

所以,當你問我推薦的時候,我知道你沒有能力去發掘哪個是更好地東西,欠缺基本的硬體知識,也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比如,要將各種硬體安裝在一起,插對各種跳線,電腦點不起來要拔內存用單條去測試,要更新bios版本以提升內存兼容性等等

所以,對於小白用戶,最好的選擇就是多花點錢,去使用一款相對較成熟的cpu是他們的首選

但是如果你有上述我說的能力的話,我強烈推薦你用R7,性能嗷嗷的


個人攢機為啥不選1800X:超頻遊戲不如i3

建議選購七代Core i3 7350K


奧騰不是什麼加速器,就是個混合硬碟,對你計算性能毫無影響……只不過可以自己選配hdd和ssd緩衝區的大小。又比以前的英特爾快速啟動要穩定。假如你ssd夠大,用不到這樣的加速,你要這個有什麼用?

奧騰是給專業級用的,ryzen的bug去更新bios就好,單核性能差一丁點,也不是太多。而且你說你要多開,要視頻剪輯,i5的四核四線程被ryzen7八核十六框框給秒出屎

架構和工藝落後兩代??

工藝是落後一代差不多【功耗差距不是特別明顯,就是頻率艹不上去,推土機功耗高但是上4g不難】。架構是落後兩代,有英特爾四代的水平……英特爾四代到七代提升有超過百分之十嗎?五代是四代的14nm版,七代又是六代的新步進高頻馬甲【主流級apu的作風】,實際上就一代差距_(:з」∠)_

剪視頻可能ryzen的avx要弱一些,然而是八核對八核時,現在你四個框框打人家十六個框框……早就被秒飛了


這是i3 7350K,是目前最高級的CPU,性能遠超i7 7900X、Ryzen 7等CPU


炮村早就不上了,不給錢就黑。i3都可以秒1800x。

就這麼說,多核實是以後的趨勢,比如守望先鋒要吃6個線程,要跑144用i5都累。還有視頻渲染啥的,妥妥的多少核心都吃光,越多越好。而且,如果是ryzen5和對位的i5比較的話,r5可以超頻到3.8日常使用,單核性能也能趕上來。i7對陣ryzen還有單核性能優勢,但不能超頻的i5就是妥妥的廢物了。


R7的對手是I 7。


根據你的需求來看選擇r7不用考慮,還有就是一定要有固態硬碟。


你既然這麼問,那我們拿酷睿 i5 中規格比較高的 7600k 對比 r7 中最低的 ryzen 1700 (其實二者售價差了在我寫回答這天,京東自營上,一個是1729,一個是2299,差了好幾百大洋)

跑分上,根據極客灣測試的數據,1700是吊打7600K

擼大濕領先98%~~~

3dmark 領先76.4%

cinebench r15 領先 104.6%

國際象棋領先54.7%

wPrime 多線程領先35.5%

像你說的,「我玩單機遊戲大作,還剪輯視頻和電影,平時喜歡多開任務、應用。」

現階段單機遊戲更注重單核性能,但以後的遊戲肯定是向著多核這個方向優化的,7600k在單核性能上確實稍微領先於1700,根據極客灣的評測計算結果是25%(ae更注重單核性能)。因為7600K加速頻率比1700多了0.3,這個結果也正好能反應。

(其實你玩單機遊戲,買一張好的顯卡比買一個好的cpu提升要大的多)

你要剪輯視頻電影,多開任務,那更是需要多線程牛逼的,7600k四核心四線程,而1700八核心16線程(數框框別提多爽了)。並且,三級緩存上,1700足足比7600k多了10兆~~~

總的來說,根據你的用途,買1700絕對比買7600K更好用,除了單核性能落後一點,其它方面簡直是把7600K按在地上摩擦的節奏。另外,ryzen平台上,你最好上高頻內存,買ddr4 3000 的。

中關村現在對我來說,只是一個看看參數的網站~~~

(數據來源於極客灣)


嗯。。。

其實我不太確定你是否合適ryzen7,畢竟ryzen7的指令集有一定的缺失。

像你這種其實也可以考慮上x99+洋垃圾E5。

ryzen確實目前仍有一定的小bug。比如內存兼容性差一點。

不過總得來說性價比比i5高出好幾個褲腰帶。。。


中關村?是那個i3 7350k秒1800x和6900k的那個中關村嗎


大男人秀手什麼鬼?

當然是選擇r7啦

剪片壓片就像三百斤的大力士吃午飯,

非常耗處理器資源,而8核16線銳龍相比4核4線i5,怎麼也是12個煎餅和4個煎餅

其實遊戲也可以,gpu佔用率的圖我就不上傳了,反正帶的動高端顯卡,你稍微超個3.8g,單核也不慫,內存再上個3000,那就是個2017年的主機,對得起時代的呼喚

確實,銳龍要折騰些,你要會點diy那也沒啥,人活著還不就是一個折騰

總之玩遊戲,看片剪片壓片,多開,銳龍都能得心應手,當然主板和內存一定要選對,不要出現木桶效應。


您好。腦子是個好東西 網上的言論並不都是可信的 需要加以甄別和選擇。

建議全面的看一看國內外媒體評測 以及知乎以前有關中關村等媒體收錢辦事的討論,再做出相應的判斷。


夭壽啦!四個框框打得過十六個框框 in 2017


現在用著Ryzen7 1700,平時主要剪視頻和處理照片,順便打打遊戲,微星的B350主板和自帶的散熱器,用1.3V鎖在了3.7GHz,聽說電壓還能降但懶得搞了,用了兩個月了沒出現任何問題,和之前的筆記本I7 4710MQ渲染Pr快了4-5倍吧,當然這有1060的GPU加速的功勞,兼容性上唯一的問題就是我買內存時忘記查兼容表了,買了個不在表上的賊船,3000內存只能跑到2667,建議買內存前先查下兼容,不過再不濟也就像我這樣頻率低了,不會說用不了,其他的沒出現兼容問題,Cinebrench和CPUZ 跑分都超過了i7 7700,更別說i5了,作為工作站,R7 1700的性價比真沒得說,加上便宜的主板B350就能超頻,自帶散熱器也不錯,總體比


1萬預算i5?49年入國軍?炮村那拉皮條要飯的網站能看?不過人智農,還是7350吧

(手動滑稽)


推薦閱讀:

GTX1080上市之後賣斷貨,大概要多久供貨才會正常?
為什麼外置式顯卡一直沒有發展起來?
雙顯卡筆記本玩遊戲FPS為什麼很低?
6000元檔裝機推薦?
有獨顯時 核顯是否完全多餘?

TAG:英特爾Intel | 中央處理器CPU | AMD | 顯卡 | 銳龍AMDRyz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