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幾乎沒有地處內地城市的建築事務所/工作室?
我所指的是,普通非大腕的工作室,在內陸,幾乎沒有生存的土壤。
如北上深,我所知大小事務所遍地開花,不論明星抑或非明星,工作N年的一線設計師or剛畢業沒多久的創業者,靠各類民宿/廠房改造/私人別墅/小型辦公空間等項目都生存的挺好。為何到了內陸城市,成都、武漢、西安、長沙、重慶這些准一線城市 or 二線城市,除了少數大腕加持(如家琨建築),幾乎就找不出成功案例了呢?要麼就是走航空母艦路線的國營巨頭,要麼就是上百人的正經民營院,幾個兄弟湊一塊想折騰一個私人工作室,幾乎沒有生存的土壤。我能想到的幾點原因:1.內陸相比沿海區域,創業風氣薄弱。
2.內陸院校/強校相對較少,畢業生的數量/質量都和沿海不在一個level且較為閉塞。3.內陸項目數量差沿海太多(主要原因),民間的經濟基礎和大眾審美尚不能接受民宿/創意廠房等較前沿物件並願意為此買單。4.內陸在媒體/營銷/網路渠道上的相對閉塞。5.and so on。
剛剛從老師男朋友的建築事務所出門,在公交車上強答一發。
ˊ_&>ˋ
西安的小型事務所遍地開花啊啊,雖然無法在體量上和數量上與北上廣深相比,但是生存空間還是有很多的。項目基本上是西安及周邊地區的遊客中心,民宿,中小學,舊建築改造等,還有一些競賽也會參加……作為大五的學生假期經常被抓去幫忙。老師和他男友還有另一個建築師朋友一起合開了兩家建築事務所,就是辦公租在一起。還有很多合作的事務所也開在西安,雖然不大,但是設施齊全,環境優雅。題主可以多逛逛,再提出問題。
貴州的西線工作室 大理的趙揚工作室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大多數政府採購機關及民眾對境外和一線城市設計的盲目追捧!一一針對題主所列原因,我僅多列這一條。
就像前些年國內項目普遍認為外籍設計團隊比國內設計水平高是一樣的,
搞得我們現在還有很多設計團隊做完方案還要硬拉著個老外在甲方面前彙報覺得有面子!甲方乙方都覺得有面子!!
舉兩個去年做的項目,都能從側面體現甲方乙方的這種心理
!北京某區某局的項目,陪著服務了幾個月,前後出了好幾版方案,好不容易立項,最後走招投標程序多家大院突然介入,圍標過程中劇情幾度反轉,招標公告最終加了一條,投標人有境外設計機構背景的優先考慮!最終這幾個大院也被迫找外資公司形成聯合體投標!2016年的北京啊!這個年代了竟然還有人這種玩法我也見怪不怪了!!年前回老家一個貧困縣做了個項目,開發商找我們設計,出來的成果跟縣一把手及常委會彙報,私下跟開發商閑聊時說我是本省老鄉,立馬被囑咐,別說你是本地的,就說是北京人!一定要再三跟政府強調你們是北京來的大設計院!我們省內不管大小設計院做的東西我們這邊領導一聽公司名字就不認可!一定要反覆強調甚至在方案文本里要特別突出你是北大畢業的!必須要註明你們老闆是師從某梁姓建築大師!……
後來跟一群操著家鄉話的常委們彙報幾次我還得極力剋制自己不敢嘣出幾句方言!一次偶然的機會旁聽過另一個本地口音極其濃烈,還強擠普通話的設計師給他們彙報別的項目,開篇便來一句,我是咱們本地人,但我在上海工作20多年了,我們公司是上海某某某某大設計院,我這次回來是本著為家鄉做貢獻的心態來的!…………
拜託啊大哥!您這口音在上海混20年?!我的內心是崩潰的……
不謝邀。一看到預設一個「某某某事不在討論範圍」然後再拋出一個問題要求解答的,就一陣反感,完全不想解答…知乎說:不問是不是先問為什麼都是耍流氓……
廣州人喜歡喝烏龍茶,就是半發酵(發酵61.8%)的茶。因為這是黃金比可持續。建築要想與眾不同、藝術化,就要走一些極端。廣州的投資者普遍不希望建築做成極端的地標。
沒有耀眼的建築作品,建築設計事務所也就不像江浙、北京的事務所有名。
但孫文、呂彥直、貝聿銘、林西、夏昌世等創立的嶺南建築學派是真正可持續的亞洲智庫。成都……基準方中……,算不算大型事務所
設計費
@蔡克非說說你們工作室吧
航空母艦路線 我一個外行都曉得你在說哪個院.....除你所知道的那一家 還是有很多本地建築師自己的事務所 前幾年可能收益確實也不怎麼好 但是 還是有很多不錯的且生存著的啊...
要不就是你沒有進圈,要不就是你太閉塞了。我們隔壁就有一家。
成都是有的,只是可能不太多
看到題主是成都的。坐標成都,至於題主說的工作室也好,事務所也好,都有,題主你不知道而已。知乎有熟人,匿了。
估計這是個新的idce,
推薦閱讀:
※日本全木造結構的房子其優缺點差異何在?
※為什麼需要用參數的方法學習BIM軟體Revit?
※可以給一個系統自學建築學(建築設計與理論)的計劃嗎?
※如果評價巴黎蒙帕納斯大樓(Tour Montparnasse ) 的改造方案?
※戶型整理的時候,一個組團,其實有大部分是相同的,那麼,要按照什麼來分類戶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