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把建築設計得具象化是一種很 low 的行為?

五糧液大廈之流就不談了 這裡放幾張某硅化木化石博物館的照片 如題 為什麼把建築設計得很具象化是一種在建築界被大家嗤之以鼻的行為?

是因為在具體形態下再進行建築功能的調整很容易使建築外形與功能不一致導致空間品質不高?


談建築審美,不談哲學談藝術是沒有意義的。定義美的權利已經從貴族,資本家回到大眾手中了,這時候拉著原來的審美,繼續罵大眾low,只能被歷史遺忘而已。

用抽象代替具象,是建築學院派灌輸的假象。其目的是為了迎合貴族和資本家的審美,體現貴族和資本家的高貴和身份。弄個群眾喜聞樂見的東西,怎麼體現自己和群眾的不同?沒有差異怎麼體現身份?

在後現代大眾語境下,還這麼想是落後。連資本家都要討好消費者了,建築師還在想啥?


什麼是最美的,YY出來的不存在的東西是最美的。如果一個東西,能夠讓不同的人,都YY出各種不同的東西,那麼這個玩意就是最美的。啥叫韻味,不就是文人的YY嘛。

而具像化,會極大的縮小這種YY的空間和可能。

比如,想睡一個女孩子,正確是說法是對這個女孩子說,我愛你。

女孩回答:「你是個好人,但是我們不合適」(你個矮窮矬,我為什麼給你睡呀)

上面是我在無意識狀態下隨機敲擊鍵盤的結果。呵呵呵

人認識世界,其實是一個:「解構=》重構」的過程。那麼不同的人,因為文化教育水平等等,對同一個事物的解構是不同的。現在人,尤其是讀了點書的人,都喜歡自己解構=》重構,覺得這種才叫有「獨立思考」。而不喜歡別人直接把答案呈現在他面前,讓他沒有一點YY……打錯了,解構=》重構的餘地。

而把東西做的太具像,等於堵死了這種解構=》重構的餘地。所以這是low的。反過來說,對於很low的人,你得把東西和事情說的很具體,否則他無法理解。

從反面來說,你要做的太不具象,等於解構=》重構餘地太大,發散的無法控制,這就不是low,這叫不專業了。因為任何一個外行,詞不達意導致的都是這種結果。

內行的做法是「 圍三闕一 」,通過專業語言,把受眾引導到他期望的方向上,然後留一個口子,去讓受眾以他期望的方式YY……額,應該是以設計師期望的方式,解構=》重構

什麼叫具象,這個不好說了。我舉個高手的例子,: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這首詩寫的很直白了吧,一個新婚妻子,畫好狀,問丈夫好不好看。但是其實這首詩是幹嘛的呢。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朱慶餘在應進士科舉前所作的呈現給張籍的行卷詩。此詩以新婦自比,以新郎比張籍,以公婆比主考官,藉以徵求張籍的意見。

這就涉及到具象的語境是什麼,朱慶餘這首詩如果不是行卷詩,是不會被以這種方式解構=》重構的。

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此乃做設計,裝B的不二法門


有些時候美和丑都是一種非常直觀的感受。

比如著名的福祿壽大廈

比如我家附近某CBD總部大樓,寓意「人人」的大樓。(當然後來證明這方案應該是惡搞)

這是單純意義上的丑,和是否具象無關。這完全和設計無關,只是簡單的把一個圖案按大比例尺放大成建築的尺寸。

還有一種就是對其中某一局部或者元素進行放大處理,比如利用風帆元素的迪拜帆船酒店和悉尼歌劇院,他們不是簡單的按原比例進行放大,而是根據設計師手段進行尺寸上的優化。

當然這對方案設計師的功力要求頗高,同一種元素不同設計師做出來可能效果就不太一樣,比如下面這個某市的來福士廣場,也取自於當地「朝天揚帆」之意。

還有就是同一地區的另外一座地標「嘉陵帆影」

其實按道理說迪拜和悉尼的更加具象卻顯得和柔和融洽,後面某市的兩位更加抽象卻顯得突兀尷尬。

還有玩脫了造出來不知道是啥的某市大劇院。一說是寓意編鐘,但怎麼看更像是坦克。這種算是抽象化過頭了反而獲得具象特質了……

好了,我已經把某市的地標黑完。但是我想說的是甲方要學會給建築師減負,比如我想要中國元素,不是非要讓建築師在外立面上體現榫卯、雲紋之類的意象,而是中規中矩的採用現代幕牆,把這個中國風的任務交給室內設計師去完成。還比如山水城市這一概念,真沒必要讓建築師用混凝土去堆砌虛情假意的高山流水,直接交給景觀設計不就完了?

我們穿衣因場景需要一些個性元素,傳統正裝口袋中一抹亮色的手帕或者皮鞋腳腕上一雙俏皮的襪子,效果原比全身都是浮誇的造型和顏色好。


誰說把建築設計得具象化是一種很low的行為?

給人感覺low的建築,關鍵問題不是具象,而是low本身。什麼是low,就是粗糙、劣質、不符合美學規律(簡單說不和諧),反義詞是啥?應該就是hight——傳說中的高端、大氣、上檔次?

實際上想把建築設計的具象化其實是很難的。讓我們來看看實際的情況:與所謂抽象的建築相比:

①具象化的建築設計,不容易走工業化路子,很多材料不滿足建築的造型要求不能用,這一點可能導致有些已建成的具象建築案例從材質感上讓人覺得low,但這並不意味著具象的建築必然給人很low的感覺;

②具象化的建築設計,實際的施工會有很多難處,不是一般能隨隨便便做好的,很多施工設計都是現場做的,在細節上,可能會有不如常規「方盒子」的具體案例,但這同樣不意味著具象的建築必然給人很low的感覺,也有很多細節處理很棒的實例。

參考本日記具象背後---隈研吾的愛奧尼克樓,Frank Gehry的望遠鏡樓和天子大酒店(既然本問回答里已經有人引用這篇了,我就不再帖了,好帖。重貼是為了提醒觀眾,包括日記下評論,也有很多啟發,請留意)

③具象化的建築設計,很可能因為因建築體量比模仿的具象實體大,但設計者沒有掌握人眼視角中對大尺度的變形體驗,造成最終的造型失真。

比如米開朗基羅的雕塑《大衛》,頭部比例就很大。

為什麼呢?因為你要站在下面看他的時候,眼睛看到的雕像會產生透視,所以經過變形之後,才會覺得剛剛好。一個雕塑尚且需要考慮變形,更不要說比其體量大得多的建築了好吧。但這還是並不意味著具象化的設計本身就一定會很low。

④最關鍵的一點,具象化的建築設計,很可能會出現以犧牲功能(主要指使用功能)為代價的情況,但也可能僅僅是你對功能的理解有問題(關於功能這個詞在東西方的差異,也足夠寫一本博士論文了,請參考《功能探繹》,王正 ,東南大學出版社 ,2014)。但在很多情況下,比如下面這個建築(不要說這不是建築):你說他的主要功能是什麼?是為了進入內部的人的身體移動呢還是外面觀看的人的視覺要求呢?你說它美不美呢?和環境融合得好不好呢?個人認為,還是很牛滴。

⑤具象化的建築設計,容易被人看懂——這可能是目前產生出了好多具象化建築的原因,而且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這裡所說的人,主要指非專業的外行,階級詞語叫人民群眾。從群眾理解的角度出發來看,具象的建築可以說是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的建築。如果不是因為建築本身的質量差,僅僅因為其具象就覺得是low,那就有可能成為毛爺爺《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1942年5月)中以自己為例指出的需要改造思想了(僅摘一段,如想看全文請自查):

……各種幹部,部隊的戰士,工廠的工人,農村的農民,他們識了字,就要看書、看報,不識字的,也要看戲、看畫、唱歌、聽音樂,他們就是我們文藝作品的接受者……

……許多同志愛說「大眾化」,但是什麼叫做大眾化呢?就是我們的文藝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農兵大眾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應當認真學習群眾的語言。如果連群眾的語言都有許多不懂,還講什麼文藝創造呢?英雄無用武之地,就是說,你的一套大道理,群眾不賞識。在群眾面前把你的資格擺得越老,越像個「英雄」,越要出賣這一套,群眾就越不買你的賬。你要群眾了解你,你要和群眾打成一片,就得下決心,經過長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練。在這裡,我可以說一說我自己感情變化的經驗。我是個學生出身的人,在學校養成了一種學生習慣,在一大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學生面前做一點勞動的事,比如自己挑行李吧,也覺得不像樣子。那時,我覺得世界上乾淨的人只有知識分子,工人農民總是比較髒的。知識分子的衣服,別人的我可以穿,以為是乾淨的;工人農民的衣服,我就不願意穿,以為是髒的。革命了,同工人農民和革命軍的戰士在一起了,我逐漸熟悉他們,他們也逐漸熟悉了我。這時,只是在這時,我才根本地改變了資產階級學校所教給我的那種資產階級的和小資產階級的感情。這時,拿未曾改造的知識分子和工人農民比較,就覺得知識分子不幹凈了,最乾淨的還是工人農民,儘管他們手是黑的,腳上有牛屎,還是比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都乾淨。這就叫做感情起了變化,由一個階級變到另一個階級。我們知識分子出身的文藝工作者,要使自己的作品為群眾所歡迎,就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來一個變化,來一番改造。沒有這個變化,沒有這個改造,什麼事情都是做不好的,都是格格不入的……

對應以上分析,認為把建築設計得具象化是一種很low的行為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

①說話的人沒見過很hight的具象化建築設計案例;

②說話的人的思想存在某種程度的僵化(主要指認識能力),需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③說話的人帶了有色眼鏡(主要指立場問題),需要改造思想。

所以,不能僅僅因為建築設計得具象化就一定是一種很low的行為。

******************************我是關於另一個問題的分割線****************************

但是,這裡還有一個另問題必須要說,這個問題並不是關於low和hight,而是關於關於不同的審美的問題。就是模仿的抽象。這個問題展開會很大,簡單說,人類的創造美的方法主要有模仿和抽象兩種,模仿就是具象,抽象又可以分為兩種,形態提取的抽象,比如畢加索的牛

或得意忘形的抽象,後者也可以成為非具象,比如馬列維奇的至上主義作品

模仿的好壞標準很容易——像不像被模仿的對象?在西方藝術理論範疇里,美學手法主要基於以研究視覺規律為基礎的方法,如透視畫就是為了盡量把握某一點看到的靜態的透視感覺。關注的重點是被表現物本身的一種永恆的靜止狀態,這時候人類崇尚的是神以及由神創造的自然物,也包括人本身,不過人也僅僅是被動的自然的創造物。比如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雅典學院》

而抽象的好壞標準就比較難,還是以西方美學理論為例,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極其速度的加快,現代美學手法開始追求動態的視覺以及視知覺效果。關注的重點是被表現物與周邊環境的動態的甚至瞬間的關,這時候人類已經開始崇尚科技和作為具有主動創造性的人類自己了。拋開上古時期人類的兒童畫式的抽象作品不談,現代的抽象藝術理論都是基於科學的發展和技術而建立的。

說個題外話,真正意義上的抽象藝術必須是經過明確的理論指導和技術分析的作品,≠純感覺,更≠胡畫。而很多所謂的當代藝術恰恰是≠這個符號後面的兩種,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很對當代藝術容易讓人看不懂的原因之一。題外話完。

這時候再站在當下的這個點上看,我們就會知道,具象的事物,包括建築,即便符合美學標準並不low,但卻並不符合時代標準,其本質上是out的。而判斷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現代化的進程的一個標準可以是,某個時期該社會的大多數的人能否解放思想,跟上甚至超越這個時代生產力的解放程度。


1.低門檻。具象化的建築只要照搬現存的東西就行了,而照搬現存的東西誰不會呢?具象建築相當於暗示了建築師這個職業的低門檻,人人都能做,人人都能做就不值錢了,就Low。

2.過於直白。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審美能力稍微高點的人看作品都是求「意」、求「有點兒看不懂」的,謝赫在《古畫品錄》里提出繪畫六法,第一個就是「氣韻生動」,這也是中國古畫追求的最高境界。文學、音樂、海報、建築也同理,一眼能看穿的東西,缺少點內在精神。

3.合理性。具象化建築的原型都是一些物品,比如望遠鏡、小提琴、樹樁、愛奧尼克柱式、酒瓶……這些東西本來就不為容納人類而存在,結構、形式也就不符合人類使用的合理性。最常見的建築都是四方空間,這對人類來說是最經濟、最合理的,而自然界和器物很少有四方空間,對於它們本身來說也是最經濟、最合理的,兩者生而矛盾。

4.設計思潮。縱觀建築歷史,具象化的建築出現在「後現代主義」浪潮中,這種思想的核心就是「反理性」和「多元化」,本身就帶有對理性和傳統的刻意叛逆,而「理性」總比「非理性」要高明那麼一丟丟吧?相較之下具象建築就顯得幼稚了。


其實,作為訓練有素的設計師基本沒有願意做成很具象的,畢竟建築師不是要當雕塑家的。除了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下,會模仿一些的主題的造型,但是一般都會抽象、簡化、概念化而不是完全抄襲似的具象。而且要知道,建築如果真的做得很具象,那建築物內外一定會有很多奇奇怪怪 的空間利用不上,浪費本來就是可恥的。

你談到的很Low的具象建築,基本上來說,都是甲(S)方(B)意(Ling)志(Dao)的產物。雖然建築設計是個不斷多方妥協的過程,但往往會有這麼一些自以為是強勢的甲方(Ling)(Dao)指定做成XX造型。對他們來說,設計師壓根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工具,事後擦屁股的草紙。如果一個項目壓根就不是設計師自己的本意,建成之後還要去替甲方背罵名,你會怎麼想?在這個過程中,設計師得受多大的委屈?以至於有些項目,連設計師自己都無法承認,逢人就要宣稱不是自己設計,跟自己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說這種行為不LOW的,就像你被強姦了,還要到處宣稱很爽。


建築不是雕塑。它的形式要反映它的功能。而且建築一般都是大尺度的構築物,如果單純地模仿一個東西,比如五糧液酒瓶,乒乓球拍。因為尺度被放大了,就會因為失真而不協調。建築本身因為功能需要,肯定是要開窗採光,所以不可能形成等比例完美放大一個物件的效果。像大黃鴨可以作為藝術品出現,它不必要承擔使用功能。所以從美觀的角度上,具象的設計很低級。但是如果模仿大尺度的,比如一座山,再加上設計手法上的處理,也許不會很low。

比如:

當然這個建築的設計已經很抽象了。

還有一點,直接在形態上擬物,在功能上不免會有不協調的地方,從實用的角度上也是很失敗的。形式上照搬,本身也是一種很偷懶的方法,會讓人感覺缺少設計,缺少思考。最後,做出這種設計的設計院,施工單位也很難保證施工質量,成品很粗糙。這也會讓人感覺它很low


個人認為,

具像的東西,應該是越小越好,因為可以看的精緻。抽象的東西適合放大。


主要原因不在於具象化,拋開功能與空間不談,我們接觸到的具象化建築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

_(:3 」∠)_ 就是外形丑

上海世博會澳門館 你們自己感受一下

還有熟知的天子大酒店、方圓大廈,我就不上圖了

具象化建築一般都是地標性建築,本身就有先入為主的概念,但從外形上論,如果尺度和材料把握得當,效果也是不錯的

Chiat-Day Building(圖來自wiki)


因為建築是一門較為成熟的、且涉及美的學科,這類學科的一個特點就是普通人能輕易看穿、感受得到的東西基本在業內都是low的,即使不low逼格也算不上高。具象的建築即屬此類。如天子酒店,普通人一眼就能看出想表達的是三個神仙,逼格當然不高;而逼格高的建築,即使簡單如巴塞羅那德國館只有幾根柱子兩個頂,普通人也是看不懂的。

同樣的,音樂也是如此。作為音樂白痴的我覺得《夢中的婚禮》簡直是天籟之音,而聽到巴赫感覺是這是什麼玩意兒。事實上學過音樂的會覺得哪個更low?

文學亦是如此。起點爽文和《戰爭與和平》哪個low哪個逼格高?你猜我看哪個看睡著了?

美術亦是如此。若兩個人給你畫像,一個給你畫成這樣 :

一個給你畫成這樣:

你想打死哪個?

但了解美術的會覺得哪個逼格高?

書法亦是如此。在我看來,一張清清爽爽的字帖:

比這一堆鬼畫符好看多了:

但了解書法的人會覺得哪個low?

諸如此類學科,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和普通人之間的審美斷層是必然的。如果普通人能說出密斯的建築想表達什麼、巴赫的音樂好在哪兒、《戰爭與和平》講的啥、弗洛伊德的畫哪裡牛逼,《祭侄文稿》該怎麼欣賞......那我們還學個屁啊。


因為從設計的過程看,具象的東西不需要多少思維上的消耗就能搞出來,把具象和建築簡單疊加,沒有思維上的技術含量,也就沒有了趣味或者說設計感。而從觀者的角度,一眼就能看出兩者的疊加——大眾審美髮展到現在,不僅僅是具象的東西會被覺得沒意思,包括對稱的建築,相對於不對稱乃至異形的建築,還是不夠炫酷和吸引人吧。

但對於更多的普通大眾而言,更可能的情況是,看到具象的建築會覺得還蠻有意思的,包括我小時候看到也會覺得很好玩。然而等類似具象的東西看的多了,發現它們只是簡單疊加的結果後,就會索然無味,而那種有炫酷造型,需要稍微動動腦筋才能看出怎麼做的建築就顯得更有意思了。

總之,不過是人腦中"一念之差"而已,很多建築的審美趣味往往就是由一個個小趣味組成的。具象的建築的小趣味來自於具象本身,其實把他和建築剝離開也能存在。自然沒有那種將形象用建築來抽象表達出來的趣味多。


1,建築不是什麼藝術,不是什麼雕塑,就不是干這事兒的好嗎。建築該做的事是為人類生產生活提供恰當的場所(不限於室內)。建築所創造的形象,也應服從於營造場所的目標。舉例:圍棋比賽。不論是國手還是段外,上了棋盤至少要按圍棋的規矩來,當然你是吳清源你可以牛逼到黑一點天元,你是武宮正樹你把把三連星,別人也只能說你不按套路來,可你沒壞了規矩啊!這時候有個傢伙沒頭沒腦排出個五星連珠來,宣稱已勝……然後邊上看熱鬧的煞有介事滴討論這個定式low不low……嘛呢嘛呢??你當下五子棋呢??

2,費效比不對。建築是很費錢的玩意,就忙活出這麼個破造型好意思嗎?說好的場所呢??此處必須順手把扎哈哈迪德按在地上好好摩擦,此獠就一開銑床的,建築觀之扭曲狹隘自私令人髮指,耗費天量資源只顧自己拗造型,而且就只有造型,身後是開發商累累白骨,使用者欲哭無淚。只有一群沒入門的還以為看到了通天捷徑激動到渾身亂顫一頭扎進參數化設計。遺毒太深。

3,糙的讓人都不好意思……都工業化時代這麼久了,又後工業這麼久了,先別說是啥母題,拗造型也有點兒美感好不好?要造型沒造型,要細節沒細節,要質感沒質感,歡樂谷也比這強吧,這麼糙好意思嗎?扎哈都不好意思啊,這是要鬧農林牧副漁搖滾么??咱能用點兒心,先趕上年畫的水準么??就5塊錢兒的內種,行么??


城市中偶爾一兩座這樣的具象建築反而會讓空間環境變得有趣,甚至產生浪漫主義色彩。 我們會發現無法接受這種形式的建築師往往也不能接受很多東西:古典的,裝飾的,艷麗的。更有甚者連基地中的花卉都令他們無法接受。職業病讓一些建築師失去了對世界的包容。回歸生活,從普通人的視角去理解建築,是很多方案建築師應學會的事情。


剛好看到手頭的書:

--《建築設計原理》 周波


這事也許可以這樣理解:

男女之間互生情愫,

原始人會直接一悶棍打暈,然後拖回家;

後來呢,人的感情複雜一些,表達的方式也多了,就有了眉目傳情,肢體相親的前奏;

再往後,用語言來表達,這事就上了個層面,簡單不過的自然象現,被人們演化的驚心動魄,魂牽夢繞。

於是那一悶棍,現代人更願意選擇山無陵 天地合 乃敢與君絕,這樣的方式來表達。

所以你選哪個?


不low啊,我一直都覺得這個籃子超有愛的。


形式要滿足功能。


第二次更新,有些正文里表達不明的,放在了評論里,也感謝評論里的同學們給我添磚加瓦。歡迎來跟我討論乾貨,若只是來摳我字眼,說我這句話說得不好,我就懶得跟你計較了。現在的知乎水答本來就很多了。看看建築類的話題居然靠土木的同學來抖機靈。

建築的話題本來就伴隨著意識形態的爭論。意識形態的東西必須要追根溯源。所以根源沒理明白,談小聰明只不過是在一條爛褲子上打補丁。藝術的形成一定要與歷史和社會聯繫,任何脫離歷史談論的審美和技術都是牆頭草,都很low。

建築同理。

==========================

更新,這篇答案是一篇憤怒貼,罵的就是那些在工業文明前還捧著小農慶幸當寶的老古董。

有人說我是狹隘民族主義,要我說,原始和保守才是狹隘民族主義。捧著五千年的古董跟我說藝術在你這兒就能分高下了?藝術不分高下,所以就不用發展了?人家都拿出AK47了,你說人家雖然槍做得好,但咱的寶劍做的也不錯啊,怎麼就比人家差了?這不是Low這是什麼?話語權都沒有,誰聽你說藝術不分高下?

可笑。

以下是原答案

============================

小農思想,自然崇拜。

骨子裡散發出的土氣,這是有錢也掩蓋不了的。

西方建築史幾千年,風格發展到後現代了,高度工業化的淬鍊,加上先鋒派藝術的引導。

現在居然還在問擬物為什麼不好看。你問畢加索為什麼不畫鴨子?康定斯基為什麼不畫雞?馬列維奇為什麼只畫抽象的方塊?

現代藝術早已經遠遠地脫離原始崇拜這個階段了,我國國民的欣賞程度卻還滿足於欣賞一個人畫雞的手藝。

我國藝術和審美什麼時候能得到空前發展?只靠欣賞雞,大神,茶壺,秋褲,青花瓷?

這恐怕還生活在工業文明之前的18世紀吧?可以送去博物館了。

一個人站在工業審美和現代藝術面前,還置若罔聞,這不僅是土,更是無知和固步自守。相比於前者,後者更為致命。


在表達「我愛你」的時候,絕不能表達成「我想睡你」。

一,
要表達權威,為什麼不採用獅子老虎的具象造型?
要表達雄偉,為什麼不採用偉人或者民族英雄的具象造型?
要表達自然,為什麼不採用花朵樹木等等具象的造型?
在沒有理解造型本身特質的前提下,冒然採用無比具象化(然而常常又達不到那麼高的具象化水準)的造型,都會造成畫虎類犬的尷尬。那麼這種尷尬會隨著人們具象化建築的水準的上升而消失嗎?
不會。
竊以為人與飛禽走獸之間最大的差別,是擁有將事物意義提煉抽象化的能力。而之所以我們會覺得高度具象的建築會顯得low,是因為其中的符號概念尚未得到提煉的緣故。
正如孩子「翅膀硬了」是自身能力與人格成熟的表現;能與自然界分庭抗禮,更是人類逐漸強大的有力表現。

二,
建築是體現擁有者力量的最好表達方式之一,且常常作為民族的特點符號而存在。一個合適的建築更是體現一家之主的或者一個企業身份與地位的象徵。從來只有建築「有山脈的巍峨而非山脈」,「有如月光般典雅而非月光」,「有江河般磅礴而非江河」。具象的自然景觀的特性再如何讓人傾倒,也只能成為建築的其中一個元素。
那麼高度具象化的建築是不是就是一個錯誤不應該存在呢?並不是,它們只是放錯了地方。
不妨想一想,我們進入一個主題公園後,發現裡面的房子全是完美高仿的甜點造型,人們宛如螞蟻一樣置身於甜點盒子內……我們怎麼形容這種場景的視覺感官?有趣,夢幻對吧?
這種有趣而夢幻的感覺出現在主題公園裡自然是沒有問題的,可你能想像市政大樓變身具象的大象或者公章的造型嗎?那就未免顯得太荒誕了。
撇開功能性等等限制條件不提,我們僅僅討論事物的符號意義,會發現我們需要在合適的場合表現出合適的形象身份。人是如此,建築亦然。
如果有一天我們的建築技術變得出神入化更加巧奪天工,有一座城市的所有建築都是具象化的表達方式……那一定非常有趣,但不會顯得多「高級」。
「高級感」常常顯得抽象,在很多意義上都是「距離感」的代名詞。這距離是心理上的距離,達到一定的距離感,人們心中就能感到自然界中不常見的「威嚴」「秀美」「端莊」「溫馨」等等感覺。

受多方面影響,我們的建築常常顯得非常「抽象」,而抽象的東西其實是寶貴奢侈品。因為渴望這些不常見的感覺,我們得以進一步脫離動物屬性,不再被自然條件苦苦壓制;這些不常見的感覺,才是人們一直苦苦追求,且值得追求的東西。


這在建築學中叫做novelty architecture

最有名的是1931年紐約的The Big Duck

圖源wiki: Novelty architecture

建築是空間的轉譯,而不是尺度被放大的物件。


推薦閱讀:

哪位建築師最令你佩服,為什麼?
SketchUp 為什麼沒有像 AutoCAD 一樣的對象捕捉?
建築學專業澳洲留學選擇新南,悉大還是墨大?ps:想留在澳洲
交互設計和建築景觀設計哪個有前景?
為什麼很多時裝設計師都是建築出身的?懂點建築對服裝設計有什麼幫助?

TAG:建築師 | 建築學 | 建築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