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提琴傳遞出美的意境?
01-15
kavakos從巴洛克時期的作品到當代新作品,都有著獨到的表達。對小提琴超強的控制力以及在技巧精準度方面所達到的高度,挑戰著生理的極限啊…出身音樂世家天賦高,還努力。
還有!曾宇謙大愛啊~雖然技術很重要,但如何傳遞出美也很重要啊!題主很業餘、歡迎各位大腿分享~
雖然技術好不等於美(當然技術也具有美學意義),但沒有技術就傳達不出美,即使你想得美。
謝題主邀請
我不知道怎麼去回答如此籠統的一個問題,只敢大概談一談自己的理解。如何去表達美?先拋開技術層面不說,首先要先去理解樂曲中的美。當我們聽到巴赫、貝多芬、莫扎特的音樂時,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優美的旋律,充滿意趣的樂思,還有真摯的情感,或寧靜、典雅,或震撼、鼓舞,或歡喜、快樂,或悲傷、惆悵。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宏觀意義上的美。其實也就是說,當我們去接觸音樂的時候,沒有人能真正「聽得懂」音樂在說什麼,因為音樂帶給我們的是心靈上的那種感覺。而那種感覺往往是隨著自己心情的變化而變化,而且我一直認為,經歷的事多了,拉出的琴情感越豐富。(因此我的專老就說你沒談過戀愛學個屁的小提琴!)即使人生沒有經歷那麼多大起大落,演奏的時候也一定要抓住樂曲中的隻言片語來揣測她的情感,她想抒發什麼。所以我經常說學音樂的人情感會很敏感。總之你要先去懂樂曲在說什麼,這種情感沒必要說出來,也無法用語言去描述,自己心裡有那個感覺就好。然後我們再來說技術這件事。小提的技術無非是左右手的協調性,左手揉弦的快慢,右手運弓的快慢以及給弓上施加的力等等等等,這些控制了演奏的強弱。我認為,想要表達美,不一定技術有多高超。完全視曲目而定(這個我們後面會說到)所以其實我不完全贊同「沒有技術就沒有美」這個觀點。就拿自己來說,團里有幾個學弟學妹也會拉小提,他們演奏一些很簡單是曲子,比如里丁格(又要拿出里丁格說事了哈哈哈哈)。他們雖然拉的不好但是以他們的技術水平(業餘考級八九級吧),完全能夠演奏下來這個業餘考級一級(?)的曲目。但是讓我去認真演奏里丁格,和他們出來的聲音就很不一樣。從技術層面上來說,真的沒有什麼。可是就是像題主說的,表達不出美。這是為什麼?其實還是對音樂的理解不夠。比如說,演奏這首曲目我們需要技術a 技術b 技術c 技術d,abcd都是很簡單的技術,我們都會,但是要去演奏樂曲,更重要的,是知道什麼時候用a,什麼時候用b。會不是最重要的,理解最重要。再舉個更通俗的例子,為什麼說哈恩演奏巴小無那麼美?就拿bwv1006的前奏來說,隨便一個音樂學院附小的小朋友都能演奏這首曲子(dalao不讓我艾特她,但是還得拿她說事,她的故事請見我另一個回答 現實中的斗琴是什麼樣子的? http://www.zhihu.com/question/51414614/answer/125810914?utm_source=com.android.mmsutm_medium=social)講真她拉的真的不錯,為什麼她沒成哈恩?(至少現在沒有哈恩漂亮 )還!是!年!輕!
這樣的情況不在少數,獨奏會那些音樂隨便找一個音樂學院的都能演奏,為什麼只有一個寧峰,只有一個哈恩,只有一個帕爾曼?如果你硬是說把這種感情的理解也算進技術的層面中,我就無話可說了。但是確實,你得會了abcd才有可能演奏出美。所以 總而言之 想要演奏美,首先基本功要過硬,其次更重要的,要對音樂有理解,這樣,在二次創作的時候,就能和原作曲者產生感情的共鳴,抒發真的美。單論技術,Hilary Hahn, Midori和Sarah Chang 都是一個等級的女神,但是演奏不同的曲目,三女神之間就有了高下。
論到Bach和Mozart, Hilary Hahn是三女神中的第一,因為Hilary Hahn的成長經歷有點不食人間煙火的小龍女,所以適合演繹Bach這一神的代言人和Mozart這擁有赤子之心的人間天使。
輪到老柴和Bizet的Carmen, Sarah Chang的豐富感情頓時就把不知愛恨情仇為何物的Hilary Hahn甩出去幾條街。
最讓人扼腕的是Midori, 技術沒有話說,但是當年不知為何在15歲的時候突然中斷茱莉亞學院的學習,如果她能夠跟著Dorothy DeLay再學幾年,或者去歐洲再學幾年,至少能再更上一層樓,跟Hilary Hahn或者Sarah Chang分庭抗禮,只是沒有如果。
三女神依然在掙扎,Hilary Hahn在探索新的音樂,Midori研究心理學,Sarah Chang也在尋求突破。技術是有上限的,但是對音樂的理解是沒有上限的。Kavakos雖然牛,但是跟Gidon Kremer尚有一段距離。
想突破,自己去http://Violinist.com去修鍊吧。補充一下,我推薦這個網站的編輯Laurie Niles 採訪當代小提琴名家的訪談錄,2014這書出來以後我曾經買了一本送給學小提琴的朋友,算是技術之外的功課:Volume 1: Laurie Niles: 9780983813071: Amazon.com: Books一定的基礎(不用特別厲害)+讓自己在音樂里觀眾會感受到演奏者有沒有在音樂里
我想到了我的小學同學,每年元旦晚會都會上去拉一首小提琴,從小學到大學一直是女神。大學畢業了才曉得,她只會拉一首。。。。。
基本功要紮實,揉弦,運弓…即使考了十級,這些東西還是練習的日常…好好學,不要像我一樣,小學考了一個五級證就不學了……但是不遺憾,我確實不是學小提琴的料…剛小琴換大琴,就不學了…
那些渲染出美麗意境的琴聲都來源於一個自我陶醉其中的小提琴手。
演奏者與琴使聲音自紙上蘇醒。
只要拉琴時不再發出殺雞的慘叫聲或者是鋸木頭…
推薦閱讀:
※會拉小提琴的人可以輕鬆吼住二胡拉的很順手嗎?
※如何評價2017年冬季日劇《四重奏》?
※小提琴對中國二胡演奏藝術的影響?
※大家小時候被逼練琴,有誰痛苦地堅持下來了?長大以後覺得小時候的付出值得嗎?
※練琴練到走火入魔是一種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