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總是花費巨資把基礎設施修到貧困山區,而不是讓村民從大山深處搬出來,同時保護山區的原始森林?

去了貴州一趟,發現各種奇形怪狀的山窩窩裡都住了人,然後這些村民砍伐山上植被種田。與其花那麼多錢把公路和電網修到每個村,為什麼不直接讓這些村民搬家到城鎮里呢?這樣還可以退耕還林,保護環境。

政府在宣傳政績的時候總是提到什麼「村村通公路,通自來水通寬頻」,但是很多村的自然條件明明不適合居住,應該把這些土地歸還給大自然才對。我國的原始森林被破壞嚴重,許多偏遠山區因為有人類活動,把野生動物都趕走了,導致了生態的進一步破壞。這些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居民很多可能是因為古代躲避戰亂才搬過來的,現在國家安定和平,應該把他們遷回更加適合人類生存發展的地方才對啊。


扶貧移民實際上從80年代就開是做了,一直持續到現在,實際上今天的中國農村人口分布和80年代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這個我不說了,就說說問題

首先,錢,需要大量的錢,為什麼需要大量的錢?因為生態移民非常複雜,資金投入量特別大,目前生態移民一般是國家專項基金,地方配套基金和自籌三方面組成,國家專項基金不是很大問題,但是貴州是個窮省,地方配套資金遲遲不能到位,而自籌也非常困難,人家移民就是窮所以才移民,自籌的價格不低,國家對於搬遷戶補償不過5000元,而自籌差不多平均每戶需要2到3萬元,最高集資到7萬,很多移民還沒有移出去,就先因為移民貧困下來了。

換你,你移嗎?

其次,土地不到位。中國的土地分為國有和集體所有,但是農村的土地一般是集體所有,國有土地很少,國家沒辦法去調整土地,集體土地大多數已經分包給當地的農戶,能夠調整出來的都是什麼荒山之類的,這對移民極其不利。那麼就只有一個辦法:從當地農民手裡進行調劑。那等於說強迫當地農民把土地交出來,我就問一句:你覺得可能嗎?

調劑不成那就只能買,買的問題也很多,首先農民不一定願意賣,其次,就算願意賣,你哪來的錢?國家用於補償土地費用的地方配套資金是不足的,目前城鎮地價一直在上漲,地方政府除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土地協調,還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土地徵用,請問,像貴州這樣的窮省,哪來的錢?

第三,後續產業問題。移民到這裡是需要生活的。需要生活就涉及到一個問題:生產經營,生產經營也是需要技能培訓,提供設備,工具等等,扶貧用的專項基金是不得用於生產經營的,而搬遷股來的農戶也缺乏創業資金和技術,各位知友都基本上是大學本科以上的學歷,連你們創業都覺得非常困難,那麼那些從窮困地方,眼界閉塞,學歷不高的移民們怎麼去創業?這是很困的事。創業沒錢沒能力,從事農業生產也沒地,怎麼弄?

第四 效益問題。移民放棄了原有的生產和生活,搬遷到一個未知的地方,有些生活上升了,滿意度提高了, 有些反而下降了,上升的倒還好,下降的就有一個穩定問題了。有不少移民是被動接受或者一時衝動移民,移民了以後又覺得移民地不易生活,想返回原籍,這個問題怎麼處理?尤其是那些青壯年勞動力,教育程度低,但是又處於荷爾蒙爆發期,處理不好就在當地形成治安問題,導致移民地的本土居民和外來移民的矛盾。

第五,該移的沒移,不該移的先跑出去了。什麼意思呢?扶貧移民的意思當然是為了扶貧考慮,誰應當優先移?當然是當地的貧困人口,前面我說過,移民需要自籌資金,誰有能掏這筆錢?實際上是當地的相對富裕的人,結果富人遷走了,窮人還在當地,這扶個哪門子貧?貧窮不能移嘛。

昨天開了微信公眾號:李建秋的世界,在寫關於美國獨立戰爭前的一些東西,分析形成現代美國社會的原因,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我也是貴州的,而且做了挺久的鄉鎮生意,平時會到處玩玩越野,見得多所以說一下:

一是其實鄉鎮一級從12年開始很多地方就有方案了,前年開始有些已經在搬了。具體就是從比較有人口承載力的鎮開始,把周圍山溝子里的小寨子整體搬到保障房裡,從而造一個「大型集鎮」。周圍配套工廠、市場之類。我比較清楚的鴨溪鎮、三合鎮、團溪鎮,有興趣可以自行百度一下。

二是好像97年到2000年(具體時間不清楚了,也沒查)左右其實全國很多地區已經經歷過一次撤鄉並鎮了,新聞上以前報導很多,年紀大點的應該有印象。鄉鎮一級的整改跟督公說的不一樣,行政上阻力並沒有多大,畢竟鄉鎮幹部也就幾個科級。題主說的這些問題靠鄉鎮一級就很好解決,像督公說的那種情況個人認為普遍性不是太強。

三是前些年的城建規劃思想是工廠絕對不能離城市太近,不然環保評定就是各種不合格。現在大家也算看清楚了,效益好的廠就是能從它周圍衍生出一個城鎮的,要死不活的工廠趕到山溝子里反而加大監管難度。所以現在很多鎮新規劃城區就把工業區弄得很近,也能減少那種山溝里莫名其妙出現的小村子。

另外西部山區以前三線建設造的廠有些有歷史遺留問題(主要是職工宿舍產權問題),有些村寨自然消亡指日可待、甚至有些荒村都已經被再開發成景區了,有的村寨有你看不見的賺錢產業(礦窯之類,貴州礦產還算豐富),有的基建屬於戰略保障(如山間水庫相關配套)……這些都是挺現實的情況,要具體問題具體解決。總之我覺得這個問題其實政府的應對挺好了,畢竟中國就是這麼複雜。


重申一個「數學」問題:

10億元/4000人=25萬元/人

特此聲明。

——————————————————

利益相關:曾經在這個地方支教過一年。

它的全稱是: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

這裡世代生活著獨龍族,約有4000餘人長期定居,且大多生活在山裡、半山腰。國家為這裡修了一條路。詳見百度百科:

這條96公里的盤山路,有200多個彎,經常大雪封山。常年走這條路的老司機,跑一趟也要用3到3個半小時。

關於這條路,官方給出的定義是,獨龍江公路是獨龍族與外界聯繫溝通的唯一通道,公路隧道的貫通,標誌著獨龍族同胞祖祖輩輩大雪封山半年的歷史宣告結束,有助於大幅提升獨龍族同胞的生產生活水平。

這還僅僅只是修路。國家還為每一位獨龍族民眾修建了安置性保障住房,都是無償的。

看到這,我們算一筆簡單的賬。

修路+蓋房=10億

而生活在裡面的獨龍族只有4000人。

相當於為每個人花了25萬。

由於是少數民族,獨龍族一家可以生3個。

所以,一般的獨龍族家庭是5口之家。

這也就是說,一個家庭大概花掉了125萬。

讓我們來看獨龍江鄉所在的貢山縣縣城。

縣城的房價在3000-4000元左右。

如果國家將他們進行整族搬遷到縣城,

我們按中間價3500元計算房價,

相當於可以為每一個獨龍族家庭(5口)

安置一套360平米左右的「豪宅」。

那麼,問題來了,國家為什麼不這麼做呢?

而要選擇如題主所說的這種方式呢?

就我個人觀點,

就獨龍江鄉這個個例來說,

我認為主要原因在以下幾點:

1.尊重少數民族的傳統生活習慣。

獨龍族世代居住在獨龍江鄉,適應了高山峽谷間的生活,身體素質與當地的氣候條件契合,不適應外界環境。

2.戍邊。

獨龍江鄉地處中緬邊界,而一個國家佔有領土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這個國家的人口在該地生活與居住。獨龍族在該地升起的五星紅旗,就是我們國家佔有這塊土地的最直接證明!

反觀越南,由於中越邊境中國居民不斷向內遷徙,而越南邊界居民不斷侵蝕我國疆土,私自挪動界碑,對我國領土已經造成了事實上的侵害。

3.保護當地自然風貌。

獨龍江鄉地處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之內,獨龍族民眾世代生活於此,已經學會了如何與大自然共生共存。獨龍族民眾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同時,也對獨龍江流域的自然環境進行了一定的保護。外來的偷獵者屢禁不止,正是獨龍族的民眾們守林護林,保護了這一方水土的平安。

4.高黎貢山的守護者、勘探者。

外來的專家都對高黎貢山望山興嘆,束手無策。但獨龍族的民眾們卻在高黎貢山之間如履平地,進進出出。成百上千年的生活讓他們成為了這座大山真正的主人,只有世代的傳承,才能讓他們繼續熟悉大山、保護大山。而一旦外遷,只需要一兩代人的時間,這份寶貴的傳承必將中斷。以後再想找到這樣一群大山的子民,也就很難了。

5.道路幫助他們聯通了外界。

有了公路,他們才能走出大山,走向現代化。修路以前,從獨龍江鄉到縣城要走一個多禮拜、到省會昆明要將近半個月。不開玩笑的講,鄉長到省里開會,要提前半個月出發。一去一回,一個月也就過去了。這樣的地方不修路,現代化的曙光,照進來怕也是需要光年的吧。

6.大山和土地,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根本。

整族搬遷、整族安置了,讓他們這些只掌握種地、砍柴、採藥、抓魚等技能的山民們如何生活呢?

7.社會融入問題。

整族搬遷、整族安置了,如何確保這些人能快速融入到新的社會環境中呢?又要如何確保在這個過程中不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呢?比如治安問題等。這些都是社會不穩定的因素吧?

8.國防戰略公路

獨龍江鄉地處雲南、西藏、緬甸交界地帶,在修通了縣城到獨龍江鄉的公路之後,獨龍江鄉內部現在正在修橋鋪路,政府打算從這裡修通第二條滇藏公路。從這裡到西藏的察隅縣,路程更近,更有利於國防的快速反應,有利於加強對滇藏地區的有效控制。

目前先想到這麼多,後面再想到再補吧。


反對馬前卒的答案,移民難的問題是地方官員

的責任?只能說督工把高層的智商低估過頭了。

其實最直接的阻力是貧困戶自己不願意搬。貧困戶不願意搬,是因為大部分遷移政策資金都很有限(例外如大型水利工程的遷移就不差錢,比如三峽溪洛渡),很難真正改善貧困戶的生活,貧困戶失去原有土地以後,新地方分配的土地多半是難以種植的土地,生活難以為繼。簡單來說,貧困戶移民後,很難提高長期的生活水平,還要面對未知的風險(原住民和移民群架鬥毆屢見不鮮)

移民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如果移民生活不如意的話,會不斷上訪或越級上訪,甚至有暴力事件,產生一連串的後續問題,影響社會穩定。然而搞基礎設施建設就沒這些問題,甚至還有很多好處。基礎設施建設,不僅釋放產能,增加就業,最重要的是各方都不抵觸甚至很歡迎,當地村民也都很支持。一些原本貧困落後的地區,在基礎設施慢慢完善後,也能夠逐漸留住一些人才,甚至還能自動吸引周邊更貧困地區的人口進入,形成良性循環。


你的想法有道理。很多地方的年輕人已經出來了,老人孩子靠打工匯款生活,商業靠財政供養人員的消費維持,在經濟上已經完全依賴於大城市和上級,的確沒必要再砸錢維持這裡的交通、供電和教育,不如把這份政府補貼拿到山下修新社區,把人搬出來,享受更好的現代生活。

但是呢……對此抵觸最大的是地方幹部(以及教師等財政供養人員,賺他們工資的小商人)。因為這種落後社區的人口湊起來本來就不多,之所以能維持鄉鎮乃至縣級的行政建制,關鍵因素就是「分散」,即土地面積大了,總要湊一個鎮、一個縣的架子出來。而有級別就有待遇,有待遇就有利益,尤其是許多國家補貼是按照行政區劃分的,和人口不是單純的正比,這些幹部當然不願意自己所在的機關被撤併。再加上對新機關的未知感,對自己關係網破碎的恐懼,他們比居民更不願意被搬遷,寧可讓國家投入巨資來修建基礎設施,每隔幾年再申請一筆資金來維護。(當然也因此有了更多的工程可外包)

從過去幾十年的歷史來看,雖然有幾億人的居住地發生了變動,雖然全國有幾千個縣區,但每撤併一個都是全國級別的新聞,而且越是落後的地區,撤併行政區劃的抵觸越大——京滬等地連續撤銷區級行政單位,反而沒那麼大的風波(閘北區,南市區,宣武區,崇文區)。許多落後地區的幹部一旦聽到風聲,就會本能地歪曲國家政策,極端情況下會發動居民搞群體性事件,挾民意以抗中央。幹線鐵路都因此不知道斷了多少回了。可見《宣言》里那句「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做起來很難很難……

其實呢,作為單一制國家,最大的優勢本來應該是行政區劃變動靈活,地方精英無法阻礙宏觀經濟調整。但從實踐看來,地方幹部已經成功地把「維持行政區劃」變成了一種政治正確,把「一人小學」、「堅守鄉土」、「鄉賢文化」變成了值得讚揚的典型,借國家資金來保護落後生活方式,維持自己的現代生活。甚至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這種災害過後,國家都無法大幅調整行政區劃,反而要投入天量資金,在繼續有地質災害隱患的地區搞重建(之前倒是成功撤掉了碧江縣)。許多大型礦區(如神府煤田)也必須在舊的行政區劃基礎上搞利益分享,製造了許多土豪,同時讓更多當地居民的生活變得艱難。現在東北問題那麼多,有人敢說撤併一下省區,至少也撤併一下市縣嗎?反正他們的年輕人已經在向關內轉移了?

總之,單一制國家被自己的行政區劃纏住,等於既未「揚長」,也不能「避短」,這種局面要是持續下去,現行的行政結構怕是走不遠了。

組圖:福建七所「一個學生的學校」如期開學

最後舉個例子,近年西部最典型的「撤縣」事件發生在寧夏陶樂。幹部和事業編製人員在撤縣前後的舉動很值得分析:「幹部經濟」帶來的危害不可輕視--人民網

據《瞭望東方周刊》報道,2004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寧夏回族自治區撤銷陶樂縣建制。這一撤消建制,引發了一系列現象,徹底暴露了原陶樂縣「幹部經濟」所產生的嚴重後果。主要表現在陶樂縣的債務問題浮出水面,所欠數額竟相當於該縣15年的財政收入。陶樂2003年財政收入剛剛達到500多萬元,經清理,截至2004年1月底,原陶樂縣各單位賬面共形成各類債務9142.9萬元。撤縣時,陶樂約有2300多人吃財政飯,而全縣的總人口僅為3.2萬,近10個人養1名幹部。

由於原陶樂縣的消費大部分是「幹部經濟」的公款消費,撤縣後,公款消費銳減,使當地經濟陷入窘境。「原來一天能修十來部車,現在一天也就一輛,有時候連一輛也沒有。」一家汽車維修部的負責人說。據了解,原陶樂縣總共有近200輛汽車,其中公車就佔了80%,而如今這些公車被分流到了平羅縣各部門。原陶樂縣迎春商店的日營業額比以前少了一半多,「原先的酒是整箱整箱往外搬,現在貨架上的酒好多天不見動」。向陽西街、振興小區、黃河小區是原陶樂縣重點開發的商住樓區,如今這些樓盤成了空樓,無人問津。「撤縣以後,有錢人都被分流了,以前主要消費人群就是縣裡的幹部。」夢源酒樓的老闆余桂香說,「陶樂餐飲業過去以黨政機關公款消費為主,一些小規模的散客也主要是黨政機關幹部。」

「幹部經濟」的突出表現是,經濟繁榮不是依靠工業、農業和商業貿易的發展來支撐,而是依靠公款消費、幹部消費來推動。這種經濟是表面的繁榮,是虛假的繁榮,最容易蒙蔽我們的眼睛,其危害性十分巨大。我們可以從寧夏回族自治區撤銷陶樂縣引發的情況略見一斑。筆者認為,像陶樂縣的情況,在我國決不是僅此一家,還有相當多的地區也存在著類似情況,必須引起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如果放任這種情況存在,將會給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造成很大危害,最終損害的還是老百姓。

陶樂撤縣之痛

2004年1月23日,正月初二,王錦新接到陶樂縣委辦公室的電話:「明天早晨8點務必趕回縣政府召開緊急會議。」

次日上午,在平羅縣黃河邊的一個林業站觀測點,陶樂撤縣領導小組召開首次會議,主持者是平羅縣委書記王靜,平羅、陶樂兩縣黨政主要領導及組織人事部門負責人到會。

「在那次會議上,我才知道陶樂要撤縣了。」王錦新說,當天下午又把兩縣各主要部門負責人共100多人全調過去,討論撤縣方案,並成立人事組、財政組、邊界勘查組。

「我也是臨近春節才知道要撤縣。」6月6日,原陶樂縣委書記於霆說,為了平穩過渡,撤縣前有關方面控制了消息的傳播。

這種說法得到平羅縣縣長俞愛山,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姚新聞的證實:之所以要搞得這麼秘密,是擔心原陶樂縣幹部得知撤縣消息後無心工作,四處托關係找退路,由此影響陶樂縣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

2月中旬的一天,分流方案在陶樂縣委縣政府大院公之於眾。

「幾百名幹部擠滿了院子。」王錦新回憶說,「一開始還有說有笑,後來就有人罵街。」

根據公布的方案,原陶樂縣600餘名幹部按15%、60%和25%的比例分配到中衛市、銀川市和平羅縣。

「很多家庭的成員被分散到各市。」王錦新說,為了避免產生分居問題,陶樂縣編辦曾對每名幹部家庭成員情況進行調查。最後形成了一份翔實的幹部名單,送交給原陶樂縣委,並在每人的後面標註了親屬工作情況。

「但從分流方案來看,調查意見沒有被採納。」王錦新說。

分流方案公布後,分到中衛的78名幹部被要求限時回家取東西,分批乘坐客車,並由警車開道,前往銀川培訓三天。

第二天一早,分到銀川的378名幹部也以同樣的方式離開陶樂。

「哭的哭喊的喊,大家都追著客車跑。」分流幹部王芳如此形容當時的場面。原陶樂縣一位老幹部則回憶,陶樂縣有關領導當時發話,若不上車就視為自動放棄分流。

「如何調整心態是這些幹部面臨的最大問題。」現已出任中衛市副市長的於霆說,這些科級幹部從有權到無權,角色的轉換是他們最大的痛。

實際上,分居可能還不是陶樂分流幹部們付出的惟一代價。

司富忠,這位50歲的科級幹部雖然對擠公交車上下班逐步適應,但他仍然感嘆於自己相關福利的改變。在銀川西夏區政法委,司所享受的正科級待遇僅限工資一項,「其他誤餐補助、電話費等都沒有了。」

「這些都要自己花錢了。」司富忠不斷地提到這一點。但他強調,自己一定會接受現實,服從組織安排。

「福利方面我們都覺得受到了歧視。」另一些分流到銀川下屬縣市的原陶樂幹部舉例說,比如降溫費,原職工500元,而陶樂分去的幹部僅有200元。

有關資料顯示,陶樂撤縣,共有280多名科級幹部被分流到外地,其中絕大多數保留科級待遇,但沒有安排相應職位,分到銀川的100多名科級幹部全部成為普通幹事。

「如何調整心態是這些幹部面臨的最大問題。」現已出任中衛市副市長的於霆說,這些科級幹部從有權到無權,角色的轉換是他們最大的痛。

10個人養1名幹部 陶樂撤縣後幹部經濟赤字凸現

「撤縣時,陶樂約有2300多人吃財政飯,而全縣的總人口僅3.2萬,10多個人養一名幹部。」於霆介紹。

而據《瞭望東方周刊》了解,原陶樂縣的各個局還僱傭了數百名的臨時工。

「陶樂是一個小縣。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樣一個3萬多人的小縣,最後設置的部門竟然比人口近30萬人的平羅縣還多了5個。」平羅縣的一位官員說,「而且局長主任一個都不少。」

「陶樂縣沒有廠礦企業,要工作就是進入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原陶樂縣編製辦主任王錦新說,「2003年一共進了幾十個人,這都是縣長書記批條子進的。」

王錦新說,陶樂是一個以農牧業為主的農業小縣,沒有工業基礎,1997年年財政收入不足80萬元,2003年剛剛達到500多萬元,但各事業單位職工工資一項一年就需要國家財政補貼2000多萬元。

而另一個和冗員形成對比也更為讓人擔心的是,原陶樂縣的鄉鎮事業站竟然有逾50個崗位空編,「都是一些農業技術推廣的工作,想來的幹不了,能幹的不願意來」。-

相關回答:

公元2000年以後,中國有哪些大規模的地級市及以上的行政區劃調整? - 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地球上還有人類沒到過的地方嗎? - 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對於山林狩獵、游牧樵採、刀耕火種等自然淳樸的生活方式,應該進行保護還是順其自然地讓其消失? - 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你搞錯了先後順序,這是給這些落後地區修路通電通水通網,他們才能認識到什麼叫現代化,什麼叫差距。才會走出大山,主動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中國有句俗話叫強扭的瓜不甜。你覺得他們生活環境差,落後。毫無現代意識和環保思想,沒準人家覺得能吃飽喝足就夠了,反正自古都是這麼生活的。強行把他們城市化,他們並沒有在城市生活的能力和資本,容易淪為城市流民,政府也不會養他們一輩子。我們應該把現代化的圈子擴大覆蓋他們,而不是強迫他們搬離祖居的土地強行併入現代化的城市。

而且越落後的地方信息流通越不通暢,官本位思想越濃厚。即使移民,拆遷安置費用的落實情況也是令人擔憂的,很容易鬧出群體性事件。畢竟中國人安土重遷的情緒比較重。

此外把人遷出來,遷到哪,誰接收。這也是難扯皮的一件事。舉個不可能發生的極端例子,如果把貴州山區的老百姓遷到北京就去,別說北京市政府了,北京本地老百姓就要先起來反對。

只有給落後地區的人民創造出走出去的條件,他們見識到了什麼更高的生活水平,自己才主動會努力搬出大山。很多地方別說網路了,連水電和路都不一定全有,出門本來就困難,你和他們講北京講上海講環保,可人家的生活範圍可能就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都在這方圓十里路,你動動手指頭百度一下就能知道上海浦東長什麼樣,有些人可能還要翻山越嶺到鎮上買報紙才有可能知道,如果報紙不報道,或者文化水平不高,還是沒概念,只能靠腦補。就像清末,如果不是被打的太慘,怎麼會意識到自己的落後。


反對馬前卒的答案,典型的「何不食肉糜」思維,下面予以回應:
第一,希望搬出來的人極其少?
1.基層官員不想搬?

了解基層情況的人估計都知道,最支持移民的大概就是地方幹部了。更發達的村莊,意味著著更好的交通,更多的經費,更好的政治前景、子女更好的教育環境……除非特殊時期和個人原因,幾乎沒有人會不想到經濟更好的地區任職。

2.山民想不想搬?

評論@太皓悅和 說得好,「鄉土難離。四字足以」

「難離」,體現在哪呢?

一個是情感上,這個好理解;一個是技能上,山民可不會寫代碼,大部分技能都是種植,然而種植的作物具有較大的局限性;一個是關係上,包括親戚、鄰里、朋友關係。而且,大部分人對於外遷還存在相當大的恐懼心理,畢竟「手裡有地,家有餘糧」才能讓山民心裡踏實。
下面評論的知友,你讓碼農不用加班,每天又鍛煉又吃有機瓜菜,他們很開心吧,如果告訴他們是去農村挑糞種菜的話,他們願不願意呢?

山民外遷的困難:

一、沒有足夠的地方安置
首先,適合居住、生產的土地其實很有限。隨著我們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其實大部分條件好,適合居住的地方早就被開發過好幾輪了,根本沒有那麼多的地方安置異地移民。胡煥庸線問世八十年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線兩邊人口比例才變化了2%。

很多人還不理解大自然壓倒性的影響。
其次,土地確權政策影響。隨著國家土地確權工作的進一步開展,特別是目前土地確權已經使用了GPS衛星定位之後,各個村落已經儘可能地擴大了地盤,並進行了確權。這樣一來,以前農村廣袤的集體地、留用地、農林地等等也被詳細地登記起來了,所以現在別說找塊大一點的地皮安置移民,就是政府想隨便征地,在偏僻山溝建個垃圾填埋場都不容易了。消息一傳出來,上訪拚命的人一撥又一撥。
多省推進土地確權登記:部分省市或可提早完成-房產新聞-成都搜狐焦點網

全國近六成農村承包地 已完成土地確權
90年代可以搬,甚至可以進行上萬人的大型搬遷動員,主要是當時人口並不多。個別地方政府特別需要外來人口。比如海南瓊中等農場,當年就是划出上萬畝的土地用來外地的移民。
當時海南還去菲律賓、泰國請華僑回來,給錢又給地,當寶貝供養著。
但此一時彼一時,這些外國移民後來習慣了養尊處優,後續的問題很難處理。

其三、人口自然增長的壓力。

大部分農村的計劃生育抓得不是很緊,這幾十年來,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自然增加的人口不可小覷。要不是中國持續保持高速增長這麼多年,早就發生大饑荒了。

你設身處地設想一下,你和你父母、包括村裡人樂不樂意將村裡的地分給移民?

或者你和你務農的父母樂不樂意忽然遷到其他地方吧?

外出打工的話,你希望自己或你的子女成為留守兒童嗎?

那些說風涼話的朋友,你們有沒有體驗過一年見一次父母的感覺啊?

有沒有體驗過商務艙之外的春運啊?

換位思考,推己及人即可。

其四、異地搬遷的巨大困難

假如就近搬遷做不到,那就只能考慮異地搬遷了。

異地移民,第一個要考慮的問題是——這兩年內要怎麼熬? 第一年是必須依靠政府完完全玩的幫扶才能有飯吃、有被子蓋的,但接下來就得靠自己自力更生了。

本人曾經和湖南省某地安置到海南瓊中的居民詳談,他們是這麼熬的——

1.安置後政府管3年,三年內提供基本的資金,物資,子女上學;其實90年代的政府窮得要命,提供的就是大米棉被,移民吃頓肉都不容易。
對了,該村人免費勞動3年,按人頭髮補助款(低得可憐)

2.當地政府安排技術人員指導移民生產勞動。首先是開荒,開荒之後才是種植。但異省移民的問題比上面說的還要嚴重,他們擅長種植的作物在海南根本種不了,而種植海南的農作物他們又基本不會。結果那些勤勞貧苦的農活老把子成了「植物殺手」,種啥死啥,悲觀失望的情緒差點摧毀這個群體。
後來這個安置農場花了5年時間才逐漸走上正軌,終於能養活自己並且還有錢給小孩買新衣服了。

要知道,這還是當地政府關心、安排技術人員指導的情況下,要是當地政府財政不給力,嘿嘿,後果不堪設想。
我就說吧,安置後一年內很多移民會跑回去的,包括三五年內都會有人跑回故地的。大家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謝謝知友指正,上面這大段廢話確實不對應題目,僅僅是根據個人了解的情況,側面反映安置移民工作的艱巨性。這只是極端例子,想說明異地移民的艱辛而已,就近安置的村民適應難度沒有這麼高】

3.科教醫療全部都是零。

安置的地方往往比較偏,水土不服的人在頭幾個月也是相當難熬。各種凄慘不用多說了。

我們國家發展得太快,有些養尊處優的知友對三十年前的事都缺乏了解,這是不應該的。
近來解禁了知青下鄉的影視作品,大家可以看一看我們父輩的艱苦歷程。
至於開荒種地的文章得看傷痕文學,張賢亮寫的也挺好,就「吃」這個字,要花的精力和時間就不是常人所想的那麼簡單。

其五,必須尊重安置地居民。毋須諱言,沒有居民會歡迎異地安置移民,不但寶貴且稀缺的資源被瓜分,社會治安在短期內還會面臨巨大挑戰。

安置山民人數太少,他們自己心有餘悸;安置山民人數太多,安置地居民萬分惶恐。
當大批青壯勞力吃不飽,穿不暖,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時候,鬼知道他們會幹出什麼事來。

二、 山上搬到山下,農村搬到城市也絕非易事

山上搬到山下,主要是上面所說的土地確權之後沒有多餘的地分配; 農村搬到城市難度就大了,山上居民大部分都是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到城市根本沒有存活技能。住房和工作的問題就難以解決。

可能題主和馬督工都沒有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吧?
農業生產活動的一個重大制約條件是氣候,遷移期間怎麼保持農業生產、遷移後如何開始新的農業生產,讓移民自力更生……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
你們知道移民之後的數年內意味著從零開始嗎?

大家到底知道不知道什麼叫「從零開始」啊?

很多人看央視農業節目,特別是《致富經》這樣的節目往往會低估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難度。

不是打擊大家,大部分不從事農業生產勞動的人都看不懂。要知道,節目都是創收之後才來採訪的,只要留心一下,就會發現絕大部分農業項目的前期投入時間久、見效慢,投入大。節目里大部分農業項目還是當地著力推進的結果,其他人呢?

特別是那些從邊遠山區的居民,文化水平低,生產技術水平當然也不高,勞動技能和城市要求格格不入,年輕人都需要兩三年來學習和適應,上了年紀的壯勞力更難以發揮自己的價值了。

想不到這麼不講人情的腦洞問題都被大V炒熱了,知乎講人權講了好些年了,居然沒有人從人權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這應該才是正確的答題思路,下面就不講了。


利益相關:農村政權建設

題主提的問題其實各地都在實施,區別在於進程不同而已。題主想到的各種好處各種有利其實已經有大把的專家學者行政官員論證過了,但很明顯,題主和大多數人還不太清楚農村改革的方向和推進農村改革面臨的具體困難。

就我的了解而言,中國發展面臨的所有問題中,只有三農問題才是最最重要的,而解決好這個問題,從技術上從工程難度上都比發射一艘飛船到太陽系外難多了。

所以我想就這個問題講幾個影響這一進程的主要矛盾。

第一,農村人口總體減少並向城鎮集中是正常的趨勢,但並不是越快越好。城鎮化帶來的農村勞動力轉移自有其規律。合理的模式下,城鎮化推進與農村生產方式變革是相隨的,也就是說農村人口流出是一種市場行為,城鎮化需要的人口與農村剩餘勞力基本持平,在保持農村生產方式不斷變革的同時,向城鎮輸送一定數量勞動力,而城鎮化速度也正好能與之相匹配,進入城鎮的農村人口可以順利轉化為二三產業人口。上世紀末開始,農村勞動生產率的快速提高使大量的農村勞動人口過剩,而農業生產方式的變革相對滯後加之農村條件落實,導致大量農村人口開始向城鎮轉移,這一速度遠超過同期城鎮化推進帶來的人口吸納能力,尤其是一些地方人為加速城鎮化進程,大舉推進農民進城和農民上樓,使農村人口痿縮的速度遠超過預期,甚至破壞了原有的農業生產格局。在廣大的西北地區農村,很多中小規模農村人口不及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的十分之一,農村社會服務供給斷檔、農業生產難以為繼,農村原有的治理結構加速崩解,一些地方無人種田、無人治村的問題突出。從發展的角度講,貧困地區人口雖然勢必要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步向周邊城鎮集中,但過快的城鎮化是絲毫沒有好處的,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農村問題,其實就是城鎮化快速推進所導致的。無論是為現有農村人口提供社會服務還是保持農業生產處於一定的規模和水平,都還要依靠農村這一基本的社會組織單元。所以,如果要在現階段把農村完全消滅,國家的經濟和社會是要崩潰的。

第二,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是為了推進農業生產方式變革,是為了建設更宜居、更富裕的農村。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農村都是組織農業生產的一個重要單元,提高農業產出效率,就需要變革農村農業生產的組織方式,而要推進農業生產方式變革,首要任務就是把實施農業生產的勞動力留在農村,而建國後以農補工、以鄉養城的政策導致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極度滯後,更加劇了城鄉差別,農村人口加速流出也不可避免,尤其是大量有一定質量的年輕勞動力大量遷出,使農業生產方式的變革因為缺乏勞動力而變得更加艱難。從經濟安全的角度來講,如果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內誰來種田、怎樣種田的問題解決的不好,對社會整體發展的危害甚至要遠大於農村行政功能的不健全。所以,國家在新世紀以來的一個政策取向就是,加快改變農村基礎設施落後的面貌,加速推進農業產生方式變革,維持農村服務功能的基本完備和形成一定的經濟規模,把盡量多的農村勞動力固化在農村,在給城鎮化平穩推進提供時間和空間的同時,找到一條農業產業穩定發展的路子。從上世紀末開始,農村稅費改革、村村通工程、農村社保改革等,國家投入大量資源,都是為了加快農村生產方式變革,用經濟手段留住農村人口。

第三,移民搬遷的經濟和社會成本非常巨大。無論是城鎮化的推進,還是建立新的農村發展模式,都需要在一定範圍內對現有的農村區划進行調整,這是不可迴避的一個問題,也是各級各地一直在著力推動的工作。從2002年撤鄉並鎮以來,國家鼓勵移民搬遷,很多邊遠小窮農村實現了移民,但從實際效果上講,改變微小但代價巨大。移民搬遷是通過行政手段讓農村人口實現搬遷,和人口在市場推動下流動是不同的,很多貧困地區農村人口脫離了原有土地以後,由於缺乏必要的謀生手段,很快就會淪為城鎮貧民,帶來更多的社會管理問題。即便不計算移民搬遷帶來的社會問題,單純算經濟帳來說,從移民搬遷到建立鞏固的生活保障,所需開支遠遠要高於為農村修建必要基礎設施需要的投入。所以儘管移民搬遷是必須要實施的一項工作,但進展並不順利,在穩定壓倒一切的大背景下,單純依靠行政命令來推動移民搬遷要承擔很多風險。相較而言,在市場手段的驅動下實現移民是比較好的一個選擇,只是這個進程太慢了點兒。2010年以來,西北某市自然消亡的建制村和自然村超過100個,人口數量3000多人,好處是這種自然消失的農村沒有帶來相應的社會問題。

第四,以建制村為單位實施資源配置的政策影響了市縣兩級推動農村行政區劃調整的積極性。國家為了保持農村發展有必要的空間,對所有面向農村的資源投入實施按村配置。這些國家配置的資源數額巨大,是市縣維持運轉的一項穩定收入來源,導致一些貧困地區市縣政府為了獲得源源不斷的國家投入而不願意實施移民搬遷核減建制村數量。2006年,民政部曾因加快推進農村政權建設出台過一個政策,要求各地撤併建制村,但因為未配套實施投資計劃改革,導致這一舉措基本流產。

第五,傳統文化、國家安全、民族習俗都是造成這一問題的因素。中國人對故土的執念非常深刻,很多地方農村老百姓是不願意搬離祖地的。西北某縣2016年名義上實現移民搬遷的村有27個,但這27個農村都有數量不等的老齡人口居住,不願搬離。一些邊疆地區,由於國家安全的考量,也不適宜進行大面積的人口搬遷。

第六,產能膨脹是延續這一進程的隱性推手。我國產能過剩的問題已經非常嚴重,現有的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水平消化不了這些產能,所以推進這些產能向廣大農村釋放就成了一個非常必要的選擇。農村作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組織單元作用非常重要,所以利用好這些產能資源加快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是一個兩利的辦法,有必要繼續堅持。

綜上,大部分貧困地區農村人口是需要逐步通過移民搬遷向周邊城鎮集中的,但不能一蹴而就,必須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新世紀以來過快的城鎮化速度造成了大量的空殼村,留守老人兒童得不到基本的社會服務支持,原有的農業生產模式難以為繼,已經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所以繼續加強貧困地區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是很必要的,但要結合村鎮規模對基礎設施建設的規劃實施調整,防止資源浪費。2010年在農村搞調查的時候,一個7戶人家的邊遠村莊實施村村通改造,建了一條寬三米長度13公里的水泥路,儘管全村18個人都為道路通暢感到高興,但我覺得還是太浪費了。


@馬前卒 的答案明顯理論脫離實際,逢共必反要不得

搬出來最大的阻礙是財政問題,其次是土地問題,第三是思想問題,第四才是幹部問題。

1.搬出來涉及財產轉移和安置問題,根據已有的數據來看,一個村的搬遷成本往往高達幾千萬元,還不如修基礎設施合算

2.搬遷村民=降低耕地面積+增加糧食供給壓力,在土地協調上不容易

3.年紀大的村民往往不願意搬遷,對新環境難適應

4.幹部問題是最容易解決的。需要搬遷的地方一般都屬於極度貧困地區,幹部收入低,更撈不到油水。根據已有的方案,搬遷出去的幹部大半都是要進城,少數安置在富裕鄉鎮。如此一來,鄉鎮幹部根本就不是問題。鄉鎮幹部表示自己搬遷後收入變低這種話聽聽就好,人家正悶聲發大財呢。


謝邀

這與經濟基礎息息相關,某些答主的說法其實是何不食肉糜。

中國發展的第一步是工業化,城鎮勞動力缺口開始增加,使得農村勞動力開始湧向城市,現在城鎮工業勞動力缺口已經基本填滿,開始向第三產業轉型,於是農村人口可以再次向城鎮服務業勞動力缺口移動。

這兩次移動都是以經濟吸引力讓農村人主動城鎮化的,這樣的方式是授人以漁,是長久打算,如果是發紅頭文件強制讓農村人進城,卻不提供工作機會,則是授人以魚,很快就會餓的返回農村。城鎮化是自然的經濟現象,好比稻子生長,揠苗助長只能全死光。

但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政府的調控也是很重要的,習大不是說2020年前解決剩餘貧困人口問題么,解決方式就是將農村尤其是偏遠山區貧困人口強行遷移到城市,並政策加以扶助,幫助其找工作上學。這些扶助都是國家的福利支出,也是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才行。中國現在的經濟基礎扶助這麼點貧困人口還是力所能及的,如果是放在20年前,要扶貧幾億人,是絕無可能的。

所以題主問的這些問題歸根結底是錢的問題,只要保持中國經濟穩定發展,才能提供城鎮工作機會和福利,錢的問題都是時間能解決的問題,有錢的基礎上,再稍加政治上的引導,很快就可以搬出來的。


2020年達到全面小康一催,今年各省都已經開始異地安置來扶貧。至於搞基建是無罪的,比如貴州早就實現了縣縣通高速,比一些平原省份還早,雖然有些道路車流量很少,但也不能不修啊…近幾年GDP高速增長,也得益於此。

不誇張的說,貴州現在是投入當地兩塊錢,收入一塊錢的狀態。而西藏青海可能還要比這個懸殊的多。

但是即使這是個虧本的買賣,出於國家戰略和當前經濟局勢也是要做的


1.地方官僚主義

2.財政問題

3.缺乏謀生手段

4.安土重遷


首先,很多農民是不願意離開大山、土地的,政府把他們移民安置到城鎮了以後,他們以什麼為生?如果他們留在鄉村,靠種地,自給自足,解決溫飽然後剩餘的東西可以拿去賣,這樣可以掙點錢,到年末還是可以攢萬把塊錢的。如果他們搬到城鎮,就好比青石板上過日子,他們還是不願意的。在城鎮裡面,什麼都需要花錢,喝水花錢吧?小區物業交吧?要知道,只要勤勞一點,在農村吃喝拉撒都是免費的!!!!吃自己種的菜,喝山泉,拉撒在自己的茅坑裡面,還可以攢農家肥,這些好傢夥都是可以肥地的!城鎮裡面這些可以免費嗎?完全不可以的!

其次,在城鎮裡面也難以適應城鎮的生活。鄉下生活自由自在,鄰里之間串串門都是正常,城鎮裡面大家都是大門緊閉。你可能根本不認識你家對門是誰?更別說中午吃飯時端著碗去別家吃點人家的菜!初從農村來到城鎮很難融入城鎮的生活圈,很孤獨的!越是大地方,人情越冷漠。

再次,目前鄉下住的村民大多是不具備在城鎮或是城市基本生存能力的(這裡不存在我個人任何偏見),很多是年長的農民或者是小孩,只要稍微能在城鎮找到工作立足的都不會待在鄉下,畢竟出去還是比待在鄉下掙的錢多一些。

換個角度來講,農民進城,城鎮的基礎設施能吸納更多的人口嗎?超越承載力了怎麼辦?如果農民進城鎮,城鎮進小城市,小城市進大城市,那這樣循環下去怎麼辦?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顯而易見,這樣的移民是不合理的,特殊時期,農民也是知其不可而為之,你看似不合理的其實背後有其原因。說古代躲避戰亂就很久遠了,要知道,即使是農民,他們也不傻,也不會一直住在深山老林,大多數還是能搬就盡量往公路邊、集鎮上搬的。

至於森林被破壞,野生動物被驅趕,這一點的關鍵不是說要把農民全部趕走,而是講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中國在發展中,確實會遇到很多問題,有時候也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解決的,大的方針政策國家也是有,我覺得關鍵還是在於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要知道,非洲大草原上的土著人和野生動物是可以很好相處的。


如果一個地方有人住,說明那個地方肯定能住人。不是所有的土地都能住人。

沒有道理放棄能住人的地方不用。

如果一個地方住的人多,那說明那個地方資源多。如果一個地方住的人少,不一定是因為那個地方資源少,也許只是資源開發率不夠高。

當開發開發率比較低的地區資源時候,首先要有交通,然後一定得有人。

如果那裡已經有人住實在太好了,修條路過去,人已經在那了。原住民對當地水文、地理、生物環境的知識非常有用。

比如他們可能知道一些書上沒有記載的蘑菇、魚、蜥蜴。如果看到了,別吃。

如果那裡沒有人,路修過去,也沒人肯去那裡。萬一碰到蘑菇、魚、蜥蜴怎麼辦?吃還是不吃?

能住人的地方一般都會住上人。

把已經住在那裡的人遷走,就空出了位置。

也許會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人搬過去住在那裡,他們有的不喜歡警察,有的不喜歡解放軍。

-

山區資源不一定比平原和沿海地區資源少,但普遍開發難度大,需要更多技術支持。

平原、沿海地區資源開發過程很自然會伴隨技術能力提升,當技術能力提升到一定程度之後,以前山區一些開發困難甚至不能開發的資源會變成可以開發的資源。這時候人們肯定會去開發山區資源。

在有充分技術支持的條件下,山地所謂的「不宜居住」環境可能會變得「宜居住」甚至「易居住」。所以人有往山裡的走的趨勢。

反正都要走進去,自然沒有必要把人遷出來。

有些偏遠地方警察去不到,法律管不著,做了壞事也不用擔心被抓。有些人就是喜歡做點壞事跑過去,想像別人看他們不爽又干不掉他們的樣子。

不如修條路過去,給原住民發幾個手機,告訴他們看到壞人就打110。


我想說兩點:

1.居民搬遷的困難在哪裡;

2.是不是一定要搬遷。

移民搬遷最大的困難在於「移民返遷」現象。移民經常因為關係網丟失、生活生產方式不適應等原因,在遷移到新居住點後回到老居住點。當回到老居住地後,經常因為土地已經丟失(如已經退耕)而加劇貧困。

我想舉一個生態移民搬遷例子說一說:

移民流出地是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大山包鎮居民。他們因為當地建立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而被有計劃地搬遷到雲南省內其他地區。

大山包鎮海拔在3500m左右,比縣城所在昭陽區高1500m,每天僅有幾班中巴車往來,單程開車需要兩個半小時。大山包常年低溫多霧,年積溫很低,因此農作物很少。當地居民在近二十年內逐步退耕還草,使得大山包成為高山草甸地貌,居民生產方式也基本演變為游牧。隨著當地水草條件不斷優化,黑頸鶴的保護工作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但是人多地少的矛盾依然在發生,因此位於保護區限制開發區的居民就被逐漸搬遷到了其他地區。

由於昭通市本身就屬於雲南省人口稠密、人均所得較低的地區,移民被省政府搬遷到了滇南的亞熱帶、熱帶地區。生活方式從愉快地放羊,變成了苦逼地種地...一部分居民,尤其是來自跳墩河附近的居民,由於不適應生活方式,並且在新居住地沒有什麼熟人,又從遷入地返回了大山包。但是原有耕地、住房已經被退耕還草,所以只能自己搭個窩棚住著,再在非核心保護區違規開墾以度日,實際上就再度返貧了。

因此,如果要執行生態搬遷工程,應該考慮三峽移民工程那樣的整村搬遷,並且要幫助居民適應當地的新生產生活方式。搞一刀切,直接進城或者直接分地很可能造成返貧。

另一點,就是是不是一定要搬遷:

前面說了,許多返貧的移民都來自跳墩河附近。而跳墩河附近沒有被遷移走的居民,生活要好很多。2014年以來,當地政府鼓勵農家樂、家庭旅館發展,使得居民收入提高很快,有些搞得早的人家已經在著手蓋更大的屋子。

昭通市還有另一個叫做「炎山」的鄉鎮,也可以作為例子說一說。炎山在大山包的半山腰,從昭通市區開車翻過大山包下到這裡大概要3.5-4個小時。這裡說起來比大山包還偏遠,甚至過了金沙江到四川金陽,比到昭通還要方便。但是當地海拔不高,只有1900m,和昆明海拔相當。當地居民除去一般的農業生產,還廣泛種植女貞樹,在樹上養「蠟蟲」賺取一筆額外經濟收入。

像這樣走在「特色農業」道路上的鄉鎮,有什麼必要一定要搬遷呢?他們以很小的規模產出了一些需求量不大、但是又有一些市場的產品,不是很好的新農村建設么?如果說當地有什麼困難,那就是衛生院改造需要加快,居民衛生設施需要改進。而政府有專門的改造資金正在穩步推動這些。

在雲南,很多地方的聯產承包不是包田包塘,而是包山。在山上種茶、種水果、種中藥都可以獲得不錯的收入。未來應該在這些地區人口不斷流出的大背景下,鼓勵留在當地的居民擴大承保規模、提供現代化農機農技服務,給居民就地轉型的機會。

用手機隨手寫了這些邏輯混亂的東西,實在不值得大家批判,但希望對大家討論這個話題有所幫助。


之前在一家房地產公司工作了一段時間,在的部門經常要跟被征地的村民協調搬遷事宜,村子很大在山上,基本都是少數民族(沒有歧視的意思),生活環境差到無法形容,每家每戶都有養牲畜,牲畜糞便發酵淌的到處都是,由於懶散自由地上都是垃圾,特別天熱的時候還沒走進村子迎接你的就是成群的蒼蠅和臭味,家的結構就是用泥壘起來加上幾根木頭梁就完事,好多都是危房,真怕這些人的房子一下大雨就垮掉,還好那個地方經常乾旱不怎麼下雨,家裡隨時冒出蟲子老鼠都是很正常的事,因為乾旱,村民長年不洗澡,家裡簡陋的根本不可能有這些設備。

當時公司就想著讓他們遷到公司蓋的樓房裡,一直沒人回應,即使有人搬了,按照他們的生活習慣還是會在樓里養豬羊牛,那其他住戶能受得了?

有天我問他們願不願意搬到新樓房,比你們現在住的強太多,不用擔心水電房子問題,都說不願意,現在在這裡住的雖然環境差,但是自由,出門隨手就可以倒髒水,方便,世世代代習慣這種生活,反而城裡規矩多,消費水平高,這些人文化低,又固執,在山上一家人可以種種地養養豬,到城裡呢?怎麼生活?


1.去產能,基建需要的資源太過剩了,城市相關成本又高,投資到農村是雙贏的。

2.你不能逼迫別人接受城市生活,而且城市生活需要相應的能力,你把農村人搬進來不能融入怎麼辦?沒有生存技能怎麼辦?

3.督公最近怎麼了?


●因為要控制城市人口

●因為這是一種思路,對方可能覺得:人都從山裡出來了,衝擊城市怎麼辦?地誰種啊?還要管他們啊,不像現在修個路就不用管了。

●因為確實可能修路反而便宜?

●因為那些森林什麼,就是沒有人,也需要修路的。

●根本原因: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有限,容納轉移人口就業有限


第一,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從「十五」期間就開始做了,如今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對象主要是居住在深山、荒漠化、地方病多發等生存環境差、不具備基本發展條件,以及生態環境脆弱、限制或禁止開發地區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優先安排位於地震活躍帶及受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威脅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第二,有些地方即使條件困難,也要主要以建設基礎設施為主。比方說我國的邊境地區,尤其是西藏與印度北部交匯地區,群山峻岭也要建設。你不建設,也不修路,而是把人都遷走了,留下一片地,等著阿三來像占藏南一樣地佔住么?也不修路,軍隊也開不進去。我們的領土怎麼辦?我們的·人民住在那裡,我們的路修到那裡,我們的基礎設施建在那裡,這就是無可爭議的我國領土。

你指著一片荒山說那是你的,怎麼證明?就算是你的,人家幾十萬平民百姓佔住了,修了路,建了房,你難道還用軍隊屠殺趕出去?你只能交涉,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軍隊是不能永久地佔領一片土地的,只能靠老百姓,老百姓在那裡落地生根,這片地就是我們的了。

再舉個例子,南海,我們佔領的那幾個小島,14年以前條件艱苦,環境惡劣。為什麼我們要花大價錢填海,而不是把人撤回來。道理也是一樣的。

第三,政府修的路,安裝的電網、寬頻以及自來水。並不僅僅是安居扶貧工程。平時是民生設施。打起仗來就是一條條命脈啊。


1. 民族安全,中國從嗡嗡嗡時期就有了山、散、洞的傳統,這些地方修建了基礎設施在城市被攻擊的時候提供了一個避難所,爆發核大戰秩序解體之後能憑藉這些地方的基礎設施讓最多的人活下來。五小工業聽說過嗎,就是一個縣辦幾個小作坊(小煤礦、小鋼鐵廠、小化肥廠、小水泥廠和小機械廠),可以支持基本的生存和作戰所需。

2. 其實已經有很多人口減少的村子被撤掉了,東北很多這樣的,剩下的人都搬到附近的鎮上,我家也拿到了指標分了一套房子。

3. 集中居住是為了方便教育、醫療、治安等生活服務,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教育醫療等社會服務。而且如果分散居住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為什麼非要集中呢?美國的城市和郊區遠比中國分散,依賴汽車解決交通。我們不能學美國人的石油依賴,但是基層有基層的辦法比如摩托、低速電動車來解決交通問題,城裡人不要亂指責不正規。

4. 分散有分散的好處,比如私人空間感強不容易爆發鄰里衝突(農村大部分人素質和習慣,真的不適合城市那麼密集的居住,郊區回遷房同一塊地方生活上的矛盾都很多),環境容量大可以自凈污染,很多山上環境優美。山區農田退耕還林之後,其實是可以在林中分散建設一些住房,說不定還有人買來當別墅呢。


推薦閱讀:

中國官方歷史課本的講述有哪些錯誤是只需要掌握邏輯常識就能發現的?
如何評價《超級工程第三季》?
如何評價復旦大學教授張維為的演講《中國信心》?
中國古代有什麼著名舞蹈?
中國為什麼要主推TDD LTE?

TAG:交通 | 環境保護 | 社會 | 中國 | 基礎設施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