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书要刻意揭示人性恶的一面?
比如芥川龙之介的部分书?为什么有些书充满了忧伤和孤独的感觉?还是很经典呢?比如村上春树,东野圭吾这两位作家的部分书?如果读来心情忧郁,痛苦,那人们为什么还要去读,读来又有什么价值呢?如何避免过于沉浸在其中而无法恢复心情呢?
因为人性本来就有恶的一面,不应当隐瞒和自欺。
谢邀。
^_^面对危险时兴奋(或者叫警惕),从群体中倒霉蛋的经历中吸取教训,在自己安全的情况下窥探他人的隐私,是人的本能。
自己的安全是首位(恰好这点书籍、影视能做到),之后才是窥探他人、评论、学习自己可能会用到的经验,思考规避风险的方法。。。
相反儿童有时很难辨别书籍影视与真实生活的区别,所以小孩子更喜欢情节较平和、奖惩逻辑更单一的童话。
当然还有一些人是为了投射抒发相似的情感/装逼/调节一下激素而喜欢某本书某部电影某首歌。 其实主要是沉迷某种感觉。
“你为什么总要去读那些故事悲伤而又忧郁的书呢,你不能看些积极健康的吗?”这是我母亲常常对我说的一句话。
我能理解母亲的心情,对于母亲这样普通的妇女而言,那些充斥着悲伤音调的书她无法去理解,想必大多数人也无法去理解,文学作品中为什么要有诸如《人间失格》《罗生门》之类的充满了我们现在所谓“负能量”的作品?
从作品的创作背景来看,这类作品往往都有它特殊的时代背景和作者非凡的人生经历或者性格特征。诸如大家熟悉的太宰治,如果您看过《人间失格》这部近乎他自传的书,不难看出他在人生旅途上种种不顺、性格上种种缺陷——生于富裕人家,但却对“地主阶级”不满、加之母爱的缺失和父亲的专断等等,这种“负”逐渐将他打造为一个感情纤细柔弱的人,从而产生作品。因为这里主要是回答题主问题,所以在这里对于提及的几个作家就不多做分析。
芥川龙之介的作品从大家熟悉的《罗生门》《竹林中》《地狱变》到经典之作《河童》乃至可能大家关注比较少的《鼻子》《戏作三昧》,其作品大多数通过历史题材来表现,反应了那个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问题,同时他也对太宰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了解作者作品,首先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芥川龙之介的创作生涯于一战下,日本国内的阶级矛盾,工人运动、反战主义等等一系列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的因素弥漫在空气中,在这个背景下成就了芥川龙之介,同样的也结束了他——那充满着猜疑而模糊不安的人生。
这里借这两个例子来说明文学创作的两个背景——人,社会。当然这两者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可以说文学的诞生在于多方面,这里挑出两个比较明显的。
那换个方面,从读者的角度呢?我们为什么需要看这样的书?
我们需要它。这很简而易懂,我们的确需要这样的书,我们不可能天天看着儿童文学度日,我们需要社会负面来综合正面,从正面中获取能量又从负面中获取经验,从而得到更好的结果,这是我认为正确看待此类作品的方法,而不能让自己无止境陷入负面情绪当中。
“所谓文明,不是生活方式多么时髦,能做出清楚的判断,才是文明的本质。”这是《惜别》中一段,将这个概念套用到这里,可以这么说:这些忧郁孤独的书让我们更清楚认识了自己。从书中我们获取的经验和教训,将其与正面情绪相结合,得以相对准确的判断出自我的处境。
控制自己,让自己在读书时大脑清醒而能做出准确判断,这是读书时需要锻炼的一种能力。
总而言之,社会是多样性的,多样性的社会衍生了多样性的作品,书是社会的镜子。同时读者也是种种样样的,有些人喜欢忧郁的,有些人喜欢欢快的,怎么去理解呢?终究还是我们自己选择。
村上春树这里就不说明了(其实就是懒得打字),东野圭吾的没有细看过也没得说,但各位不妨看看如德富芦花的《自然与人生》这样的美感散文,指不定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悟,泉镜花的怪谈小说(比如《高野圣僧》)也是很有意思。就算是上面所说的太宰治也有《奔跑吧梅勒斯》这样的积极作品,芥川龙之介的《橘子》也是歌颂农村姑娘的淳朴。
好了,以上言论仅个人观点。小说唯有描写黑暗,才能通向天堂。
读莫言的作品时也一度很不习惯他的风格,但是回过头来再读《蛙》的序言,看到上面这句话就似乎恍然大悟了。再比如说三岛的《金阁寺》,他借用主人公详写了自己的美学观,主人公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整本书甚至透露出狂热的军国主义色彩,用现在的眼光看是很危险的。但是我认为无论书内的世界观如何,优秀的文学自有其魅力和价值。三岛的价值观固然危险,但读者看到的是一种真实,他的美学是一种契合彼时时代背景的反映,在文学史上具有研究价值,在文学创作上具有探索意义,在价值观争议中它充当着一个被质疑被推敲的对象。
读一本书如果说“读到了人性”,指的是什么意思呢?人性本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东西,好的应当褒扬,然而坏的就不能书写了吗?都说文学其实就是人学,我觉得最可耻的是书尽天下美好之事,而对丑私下弊荣,这是一种掩耳盗铃。不写人性恶的作家也许是一个作品如其人的好人,然而写了人性恶的作家必定是一个敢于直面生之惨淡的人。
作为读者,接触到的思想越多,融会贯通的能力也就越强。只看到光明而忽视黑暗的读者是脆弱的,只能理解善良而不能理解丑恶的读者是缺乏阅读的涵泳的。
最后再举个反例吧。霍达《穆斯林的葬礼》写了很多人性善吧,就不说韩新月这个白莲花一般毫无缺点的人设,只说书中作者大力褒扬的梁冰玉,其所作所为是我等读者极其不齿的。整本书充斥着咏叹调般的歌颂,但是我只能说恍如看了个上世纪的无脑言情小说。优秀的小说不在于写不写人性善恶,不在于价值观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而在于写作者是否能用笔说服连同他本人在内的读者,以及作品是否具备被反复推敲的美学价值。和日本的文化观念有关,日本人对于人性的讨论并不是二元的,他们认为善良与邪恶,理性与欲望都是人的本性,而人的本性只需要打磨,而不是需要消灭。 也和文学的艺术特性有关,但凡欣赏艺术的过程,都是一种审美过程,如果不把一件艺术品拉到道德和现实的层面去看,不论它描写的多么阴暗,其实也是一种美,追求或者欣赏美的事物是人类的天性之一。
我想这些揭示人性的恶的书籍大多都是有独立意识的人来看的吧。可是到了这个年纪,对于人性的恶也是有很深的认识了,我想已经不需要再去看这些书去强化了吧。
从很多书或者电影中我们看到大难临头时各种人性的丑陋与阴暗面,但是一味的揭示这些其意义何在?难道人性的善良面在大难大灾面前就全部湮灭吗?我觉的好作品绝不是仅仅来反应人性的丑恶,它必是在丑恶之后仍然有真善美的,在灾难与困难面前不仅仅是愚昧自私的,在自私之后必是有积极昂扬的。就如同“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这才是好的真正的“英雄主义”作品如果不是,那人类文明如何会存在这几千年。每个人的一生价值不同吧。社会背景影响也很大。
因为那是生活的本来面目
人都是肉体凡胎,都有喜怒哀乐,都是有多面性的。谁能永远沉浸在喜乐又或哀怒等等里呢。人从出生开始,就注定了人和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成长环境、生活方式、经历阅历等等都会使人的心境不同,对世界的感知对人生的定义自然就不同。你可能天天过得都很舒坦开心,但你就没个伤心难过的时候?人不可能都只是依着一种状态活着,那是自欺欺人,就像你觉得他们笔下写得太多忧伤孤独痛苦这些负能量,但是那也是人性的另一面啊,不可能说我们不去关注它不去看它不去触碰它,它就不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我们的生活就永远充满阳光快乐了,对吧?读这些书,我们是要去了解人性的另一面,可能它确实就是涩口灰暗的,还会带动着你的情绪让你低落消沉,可是现实的生活就是这样啊,有开心那肯定会有难过,它是平衡的关系。也许你看了人家的书觉得人家就是一味的去揭露人性的阴暗面,也许你会觉得把它树为经典根本不值也没意义。但是也许人家写出来不过是一种感情的宣泄呢?也许人家是在对人性的探索呢?我觉得吧,对一个人没有足够的了解,千万不要去妄下定论,否则只会彰显自己的无知。就像你说的这些作家,你真正有去了解过他们吗?他们写的书你真正读懂了吗?也许你看到的只有忧伤孤独痛苦,但是这些人活得比谁都要明白、真诚。要学会去理解你能理解和去理解你所不能理解的。称之为经典必有它的道理,慢慢读慢慢感受吧。
推薦閱讀:
※不看新聞的原理是正確的嗎?
※我讀過很多書,但後來大部分都被我忘記了,那閱讀的意義是什麼 難道讀小說譬如世界名著小說就毫無意義嗎?
※為什麼老師要求多看名著,少看網路流行小說?
※「洪荒之力」用法是否規範?我們應該怎麼理解?
※如果有人總結好一本書想表達的核心內容和好詞好句,是不是就不需要讀這本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