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近一段時間(2016.6)我國科技成果的井噴現象?這種現象能夠持續嗎?原因是什麼?


不少答案認為是宣傳,恰恰相反,這是事實。沒有料,怎麼宣傳?

你宣傳或者不宣傳,進步就在那裡!

本文將用真實的數據告訴大家中國這些年在科學領域的進步。

事實上這幾年,中國的科技進步是有目共睹的。

工程領域不太熟悉,就按照科研領域最直觀的指標,高水平文章數量,明顯呈現出了井噴的趨勢。

以我從事的生物領域,這個關注度不像那麼多大工程,但是這種井噴持續了至少10年了,過去基本上是清華北大這種名校才能在nature、science上發文章,現在很多普通學校都可以發。

就今天一天(7月4日),生物領域就有4篇高水平文章,一篇cell,一篇genome research,兩篇Nature Communications。這在生物領域就是新常態。

nature 6月份專門發了一系列內容,就是統計了中國的科研狀態。

本文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中國的科研產出進入高速通道

第二部分:中國的工程領域部分成果

第三部分:科技進步的原因分析

第四部分:未來的空間和預期

多圖預警!

多圖預警!

多圖預警!

China by the numbers : Nature News Comment

—————第一部分:中國的科研產出進入高速通道—————

1,科研產出變化

過去10年,中國的科研產出從佔世界13%增加到了20%!

圖中歐盟和美國的比例均發生下滑,英國、德國、日本和韓國等科研大國則基本不變

2,不僅是產量,還有質量

我們看看學術界通用的nature index,即高水平文章的比例

高水平文章,

高水平文章,

高水平文章!

(重說三,對於認為nature、science都是垃圾的,請繞道,怕了您了)

2016 tables | Nature Index

中國科學院擊敗哈佛大學,連續四年成為世界第一的科研機構(這個名單是所有機構排名,包括法國科學院,德國馬普研究所等)(看這個趨勢,將長期保持第一,因為其他的在降)

依次是中科院,哈佛,德國馬普研究所,法國科學院,麻省理工,斯坦福。

這是對中國科研貢獻最大的幾個機構

中科院2015年有19%文章處於世界top10,接下來是浙大,清華,北大,復旦,南大,中科大

如果按照全國總體量的話

中國已經是世界上第二強,並且持續增長。

這裡列了2012-2015年的數據(WFC,權衡後的文章)。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在快速下滑,中國在快速增長。日德英基本不變(事實上下滑),當然,總體上,中美差距還是很大

下圖是2005和2015年幾個地區和國家的科研論文水平變化,藍圈是2005年,紅圈是2015年。

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國的科研論文水平直線上升(斜率),其次是德國、英國和西班牙。

而美國,韓國呈現了下降趨勢,日本基本維持不變。

另外,超級計算機方面,中國發展也非常迅速,今年,中國超過了美國,成為世界上超算第一的國家。

——————第二部分:中國的工程領域部分成果——————

中國科研基礎設施的建設,從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到最深的地下實驗室,均顯示出中國的科研雄心!

圖中依次是

1、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2、北京量子通信 3 上海同步加速器輻射 4 全球最大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5、pandax暗物質檢測器 6 大亞灣中微子探測器 7 江門地下中微子觀察

這兩天最火的望遠鏡

貴州黔南:世界最大天文射電望遠鏡將睜開「天眼」

就像題目里提到的

1、中國航空發動機材料重大突破 壽命優於美國1~2個數量級

據新華報業網報道,南京理工大學材料評價與設計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陳光教授團隊在國家973計劃等資助下,經長期研究,在新型航空航天材料鈦鋁合金方面取得重大跨越性突破。

2,【中國科大首次實現突破經典極限的量子指紋識別】

近日,中國科大潘建偉團隊與合作者利用線性光學系統,在20公里的光纖線路中實現了量子指紋識別,突破了經典極限,首次在信道容量上實現了對經典通信的超越。該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物理學權威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3,「神威太湖之光」取代「天河二號」 成全球最快超級計算機

6月20日,新一期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公布,使用中國自主晶元製造的「神威太湖之光」取代「天河二號」登上榜首,中國超算上榜總數量也有史以來首次超過美國名列第一。

4,中國高鐵發展,這個大家都知道

5,中國載人航天工程

6,探月工程

7,蛟龍號

軍事領域的進步

8,遼寧號

9,殲二十

10,本人更看好這類走出國門的企業

11,華為大法好

12,當然,還有這種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第三部分:科技進步的原因分析——————

科技進步,離不開人力、財力的投入,下面是中國的在科研上的投入情況

請一定要注意:

上述這些科技成果基本上是那些可以忽略不計的基礎投入和應用投入實現的,絕大多數中國的科研經費用於商業相關技術開發了(commercially-ralated technology development,比如羅永浩情懷就是佔了科技投入的大頭,而韓春雨差點餓死就是因為基礎研究投入太少!

2013年統計公報顯示:全國用於基礎研究的經費為555億元(下圖2藍色);應用研究經費1269.1億元(下圖2黃色);試驗發展經費10022.5億元(下圖2橙色)。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經費佔RD經費總量的比重分別為4.7%、10.7%和84.6%。

1,科研總投入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這是總量比較,詳細分類看2科研投入佔比)

2,科研投入佔比

紅色代表試驗發展,黃色代表應用,藍色代表基礎。未來更應該向基礎傾斜

說明:就是圖中那些可以忽略不計的基礎投入(藍色)和應用投入(黃色)實現了中國在科研學術領域的突飛猛進,所以說,從這個角度,中國每年的科研投入,還是太少了!

3,科研工作者

目前中國科學家的人還是偏少,尤其是相對於總人口(藍色部分),我們的科研人數少的可憐

最後,按照中國目前的科研投入以及厚積薄發。

可以預期,未來中國的科技將持續井噴。

就拿今年,不說韓春雨了,就最近一個星期,生物領域

而生命科學這種爆發至少持續了五六年以上了,這種新聞只要有心人,一直都可以看到,反正就是文章嘛,中國生命科學還是基礎學科里最差的一個……

生物通今日動態首頁

下圖黃色是生物,紅色是化學,綠色是地球和環境科學,藍色是物理。

以上不難看出,未來,中國科研將持續的成果出現。

——————第四部分:未來的空間和預期——————

雖然目前我們總量上已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跟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在人均上,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

我們必須看出,無論是中國科研的人均投入,還是中國科研的人員相對數量,中國都處於非常低的水平,這反映出中國總體科技的差距,當然,換句話,這就是進步的空間。

此外,基礎科研領域的差距,也是十分明顯。

還是這張圖,

我們很明確的可以發現,中國科技投入方面,應用科學和基礎科學的投入非常的小(藍色和黃色部分),而這些領域,正是高科技產出的大頭,無論是韓春雨的NgAgo,還是上面提到的航空材料,都是來自個小投入去,而大部分的錢我們投給了那些企業研發,所以,在未來,應該加大這方面的投入。

——————————結語———————————

未來的科技世界,將是中美兩國共同主導的領域,目前中國已經在很多領域達到了僅次於美國的高度,而這還是建立在中國科研投入嚴重不足,科技人員比例不足美國的四分之一的基礎上。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持續發展,未來中國的高等人才比例將持續擴大,而科技進步,也將是中國走向發達國家的最大的依仗,事實上,也是轉型中國的唯一依仗!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鄧公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如今的中國,正在科技進步的征途上大踏步前進。

期待,明天更輝煌!

ref:

China by the numbers : Nature News Comment

Nature Index

補充:

1,關於科研意義的

請參考這個內容,這是NASA的一個內容,很好的回答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窮人的時候要搞科研。

1970年,尚比亞修女瑪麗·尤肯達給美國宇航局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的科學部門副主管厄爾斯特·斯圖林格博士寫了一封信,質疑他正在進行的載人火星任務方面的研究。信中,尤肯達提出了一個她無法理解的疑問——在地球上還有很多孩子忍受飢餓煎熬之時,斯圖林格為何建議投入數十億美元實施這樣一項太空探索計劃?

人類為何要探索太空

2,關於科研和應用。

其實,跟大多數人的看法相左,事實上,我們的科技投入,絕大多數投入了大家口中的應用(商品等)

我前文指出,雖然我們說起來中國科研投入日益增加,但是,事實上,這個增加,主要是集中在了試驗發展經費,也就是大眾看到的,比如小米啊,老乾媽之類的,他們才是大頭,大到什麼程度了?全國有76.6%的研發是企業完成的,而佔據的經費高達84.6%!高校和科研單位用來做高精尖,搞學術研究的,只有不到六分之一。

還是以韓春雨為例(主要是在知乎上知名度高),韓春雨成名前每年經費僅3萬,而對應的華為2014年研發投入是400億……


有答主回答軍事裝備方面的內容, 引起了不少爭論。

這裡我可以澄清3點:

1.太行發動機已經研製成功批量使用,看這個中航公司官方的材料,P23有關於太行發動機的信息。

http://www.avic.com.cn/images/shzrbg2015.pdf

要知道的是,軍事裝備方面,官方確定行了那就是已經行了一陣子了,官方說服役了一般已經服役一陣子了。

我國太行研究過程是很挫折,但相比之下也不是明顯地太挫折,所以不要因為這個喪氣。一代戰鬥機研製要20年,一代發動機研製要20到30年,美帝也不例外,中國的問題在於投入不足,沒有技術預研,只能型號帶動,哪個型號上馬了才從頭開始搞。

關於這個太行還是有人不信,我再解釋下。

我們這裡說的是太行基本型。

一款發動機成功了沒有,從技術層面幾乎無法得到要領,因為即使貌似所有技術都通透了,也沒人敢說這個型號就堪用了,各路我朋友是內部人員啦也都不可信,這就是航發的現實情況。

唯一可以作為判定依據的是,是否大批量裝機服役。戰鬥力這個東西目前沒有人敢馬虎。你可以宣稱你的某個型號成功了來作為自己的成績,但是你絕不會把它隨便安裝到戰鬥機上,除非它真的行了。

太行大批量使用的消息不是哪個門戶網站說的,也不是哪個軍事專家說的,是中航工業自己說的。並且裝備太行的殲11B過去幾年也已經是見怪不怪了。

總有消息是可以相信的,不要妄自菲薄太久了不敢相信。

2.說殲20體型太大做不了的戰鬥機的,你可知道蘇27系列比殲20還大?殲15也比殲20大還上了艦,蘇30mkk比殲20還大,前幾天照樣靠機動性虐的鬼子F15J屁滾尿流。順便說下,殲20是空軍選中,國家立項的東西,所以一直低調,相反殲31是沈飛方案淘汰後自己花錢做的,所以不是很低調,自己體會下。

殲20今年必定服役,否則我直播吃

3.關於預警機,空警200的平衡木相主動控陣雷達不能360度掃描,只能用來針對某個固定方向。但是載機小,成本低。空警2000裡面使用了三面陣主動相控陣雷達,所以不需要機械旋轉就能360度掃描,掃描速度和多目標處理能力都非常強。空警2000載機為伊爾76,比較緊缺。空警500性能與空警2000差不多,因為用了三面數字相控陣雷達,所以雷達體積小了,載體運9我國也能隨便產。3種預警機乃是高中低搭配,不存在什麼「還在搞平衡木,所以落後」的邏輯。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這三種預警機雷達都是有源相控陣雷達(空警2000機頭的多普勒雷達用於下視),比美軍E-3系列使用的無緣相控陣雷達更加先進(關於E-3的雷達謝謝 @夏澍 的指正),而且E3預警機雷達罩里只有一面雷達,要實現360度掃描要讓大圓盤整個轉起來,效率比我們的低,看雷達罩的顏色就能看出區別:

不要老是覺得我們什麼裝備超過美國是不可能的,我國在電子方面的水平並不比美國弱多少,比俄羅斯那是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雷達方面南京14所那可是全球頂尖的,知乎用戶可能99%的人即便想進都進不去的,雖然據說裡面的人年紀輕輕都禿頂了。動不動罵別的答主「意淫強國」真的很缺水平。


就說一句

那個馬約拉納費米子的新聞

全球苦尋80年的神秘粒子,中國找到了

也就是很多人看成馬拉多納的那個

意義沒有你們想像中的那樣大

如果發現了真正的馬約拉納費米子

理論物理學界,會出來表態的

其聲勢不會小於2013年的希格斯粒子和今年的引力波

而且你們也會了解,馬約拉納的人生和馬拉多納一樣傳奇,甚至比馬拉多納更傳奇


很多項目早就在世界第二,世界第三,世界第一梯隊徘徊良久了,只是沒到第一沒有說罷了。

再加上80%多的本科學歷以下網民,說出來他們只會脫口而出「騙經費」,雖然可能他們連經費是怎麼申怎麼給的都不知道。但在這種環境下誰還會去談。

而且中國走的路素來都是先苦後甜、為了子孫,所以很多東西都是對未來很重要,對當下不重要的,說出來只會被民粹噴,還不如不說。

這些井噴只不過是噴出來的,真正值得說的是底下更大的井。


後面會越來越多。

要動態的看問題,人口紅利之後,只要完成教育普及,20年以後就會出現教育紅利。只要教育不出問題,紅利效果就會加速。這就是未來100年中國一定比印度會屌的原因。

根據現在國家的發展情況來看,一個綜合能力強大的國家,需要至少3000到5000萬不同行業的高素質人才——注意是高素質而不是普通素質,既至少完成理工類大學的一線本科學業,並且具備一定的研究能力的。這樣的學校在中國符合的標準基本上是以211和985院校,以及一部分特色學校:比如一些專業的技校——布魯斯特和紐伊斯特不算!另外還要值得注意的是,說的是這些學校這些大學的一線專業,如果是某重點文科大學的農和醫學就不算!而北航的航空器製造,清華的核物,南大的數學等,這麼一開很多院校的大部分專業畢業的人其實就不算這群精英中的人。這個是現實,沒辦法,精英永遠只有十分之一,甚至更少。

一旦足夠基數的這樣的理工學院的人,再輔以十分之一文科(輔助奶媽)的人,再給個20年時間,整個國家在技術上的突破就會突飛猛進。各個學科健全起來以後就會國家的基礎就打下來了。

如果沒有那3000多萬高素質的人才,那麼就會沒有基礎。後面的爆發就不會存在。

所以印度想超過中國?呵呵先普及高等教育。

另外有了那3000多萬人才和時間就可以了么?NO!

還需要錢和設備的積累。當有了足夠的錢和設備,才能讓這些人去研發,否則都在追趕。

現在的中國:人已經有了。雖然很多人出國了,但是更多的人留了下來。

設備:現在已經有了,尤其是2010年以後,中國的高端科研設備越來越多,並且成加快趨勢。

錢:現在中國政府是最有錢的,並且不需要面對修女的質疑就可以修建大型天文望遠鏡。

中國缺的:

時間:十年到20年的時間,當然,第一代教育紅利剛剛開始。

知識:知識這個東西,知道的越多,接觸的未知就越多。培養出來的很多人出國了,留下的這些人需要自己去積累成為本行業大師需要20到30年時間。

幹掉公知和民科:剛才提到了,需要3000萬人,實際上這3000多萬人是從3億個受過大學教育的人裡面選出來的,那些被淘汰的大多數裡面會滋生公知和民科,比如無腦反轉基因的,無腦民科的等。導致這個問題的原因則是:文科生應該承擔起為社會建立一個求真公正的氛圍,這就是為什麼文科生需打輔助的原因了。


就好比一個研一打算直博得孩子,天天聽著周圍人的冷嘲熱諷準備了2年的實驗數據一直沒投論文,到博一階段集中投出SCI。

外人只會看到:我湊!!!真TM牛逼啊!!!博一就好幾篇SCI了。


這是井噴嗎?我認為還遠遠沒到井噴的時候,我認為到2030年後不僅僅是中國的科技,中國的文化也會出現井噴現象,表現就是新銳和大師頻出,星光燦爛。

為什麼還要等?

知乎用戶普遍的受教育水平很高,985,211遍地走,甚至哈佛,斯坦福也不罕見,博士,碩士什麼的已經見怪不怪了。

但是請問這些高級知識分子們,你們的父母學歷多高?1980年出生的中國人,當他們18歲左右時,開始進入大學,距離1999年擴招只有一年,所以1980年之後的中國人,接受大學教育越來越容易,但是他們的父母都是1960年左右出生的,那時候發生什麼不需贅言。也就是80後父母基本上僅僅接受初中左右的教育,糟糕的是他們的學習被嚴重干擾,其質量不會很高。而80後的祖輩,那就是民國了,民國是什麼鳥樣子,大家都清楚。

所以,以80後為例,他們家族三代接受教育的水平基本上如下:

祖輩:文盲或半文盲

父輩:初中左右(質量很差)

80後:高中以及大學

知乎上有很多關於家庭教育對於個人發展影響的討論,也有相關的數據,我就不一一引用。也就是說現在的00後,他們的父母很多都受過高等教育,這樣的家庭氛圍成長的一代人,絕對會出現大批大批的精英。而00後才是中國未來大師頻出的一代,2030年後,他們已經30歲,有的年少有成,有的已經在積聚力量等待爆發,此時的中國無論是經濟還是體制上都不會對他們施展才華有太大阻礙。而到了2049年80後的孫輩,00後的兒女已經進入學校接受教育,他們的父母和爺爺奶奶都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一代,試想,在那樣家庭環境成長的一代人,會受到怎樣優良的熏陶!會誕生出怎樣的天才!那時的中國社會大氛圍又是如何有利於這樣的天才成長!所以中華復興定在2049年是很英明的決策。

國家終究依靠的是人,人的質量決定國家的質量。

其實,我可以對比日本諾貝爾獎獲得情況與獲獎者同時代人受教育水平進行對比,以及諾貝爾獎獲得者三代受教育年齡,確定其中關係。我查了一會,維基上資料不全,日文我又不會,只好簡單說說了。

日本第一個諾貝爾獎是1949年的湯川秀樹,拿的是物理獎,這個就很有水平了。其人1907年出生,1935年發表成果,1949年拿到獎。代表了日本自1868年明治維新以來科學上取得的最高成就。

以下是日本近代教育歷史:

日本自1872 年頒布 《學制》令1877年把東京開成學校和東京醫學校合併,改為東京大學,建立了日本第一所近代化的大學,

1873年到1878年適齡兒童入學率由28.1%上升到41.2%。

1879年,頒布《教育令》再次加強了對公共教育的控制。小學的 4.4分段改為小學初等科(3年)、 中等科(3年)和高等科(2年)三個階段。以初等科作為國民教育的最低要求。

當然日本江戶時代的教育水平就已經很高了,與工業革命的歐洲並無太大落後,這是日本的優勢。

再來看看這位湯川秀樹的經歷:

1907年,出生於東京,是地質學家的孩子。可知此時日本早已經建立近代化的教育體制,我並不知道他父親生育他的年齡,估計30左右?那他的父親出生於1880年左右,正好趕上了日本頒布的《教育令》,既然是地質學家還是京都帝國大學的教授,必然接受了完整的高等教育。

五,六歲左右,跟著祖父駒橘學習背誦四書,這就不得了了,請問知乎眾,幾個讀過或者能讀四書?而且他的祖父竟然會英文,能夠流利閱讀《泰晤士報》!這就牛逼大發了!那個時代啊!細思極恐。

1929年畢業於京都帝國大學

1932年,成為京都帝國大學講師

1935年,他在《日本數學和物理學會雜誌》發表「關於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論文,提出核子的介子理論並預言介子的存在。

注意!此時日本還未陷入戰爭,說明日本當時的物理學研究水平基本上跟上了歐洲的腳步。

大家看出了什麼?湯川秀樹是完整接受了日本本土教育,在日本本土拿出成果而拿到諾獎的物理學家,這比我們出個楊振寧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楊是在美國接受教育後,在美國做研究,拿到獎的。

至於我們本土培養出的屠呦呦女士,固然是本土培養出的,但是……拿諾貝爾獎的難度有高有低嘛,也有運氣這種成分。並不是貶低屠呦呦女士的研究只是個人比較傾向於物理學獎,雖然我是弄化學的。

所以日本從1879年才是確定近代教育體系,到1935年正式培養出本土諾獎獲得者,花費56年之久!中國從1949年後開始確立大眾化教育制度,到現在,去除中間荒廢的10年,已經57年,跟日本經歷差不多嘛。

再看看屠呦呦的家庭教育情況:

其父濂規,字介澄,號眉壽,又號憨僧,屠氏二十世,鄞縣第一高等小學畢業生,肄業效實中學。

屠呦呦的外公姚傳駒,曾於東北三省淪陷前任中國銀行行長,民國財政司司長等職

舅舅姚慶三從法國留學回來後初任國民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後來任上海金城銀行總管處分行經理,更成為國內最早研究和傳播凱恩斯《通論》的學者。

so,也能算家學淵源吧,至少比我祖父文盲,父母半文盲要好的多得多

以上資料引自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1%A4%E5%B7%9D%E7%A7%80%E6%A0%91

以及被鄙視的百度百科中屠呦呦,中國教育,日本教育等條目。

補充幾句,其中中國挺倒霉的。本來江南地區自古是中華避亂之地,當中原陷入戰亂,中國的人才以及文化都會匯聚江南等待下一個王朝的出現。

結果,蒙古人屠了江南,帝國幾千年積累的財富和文化灰飛煙滅。

滿人屠了江南,一個王朝的精華死在屠刀下,一個民族的文化從此捆上了長辮。

太平天國再次打殘了江南,好不容易完成融合的大帝國的文化,再次遭受致命打擊……

一切灰飛煙滅,剩下的精英們出逃到海外,在歐洲,在北美,等待新秩序的建立……

於是乎,有一個王朝開始建立,他們紛紛回來,耗費生命,建立卓越功勛,結果……

歷史給了中國機會,只是中國人一次次毀滅了它……

個人認為拿著中國那群文科出身的記者寫的文章,感嘆中國科技開始井噴,是沒有多少意義的。以下,我直接拿獎項進行中日對比。選取諾貝爾物理,化學,醫學獎,沃爾夫獎, 菲爾茲獎,圖靈獎,Lasker獎。

中國 日本

諾貝爾物理學獎 0 9

諾貝爾化學獎 0 7

諾貝爾生理學獎 1 3

沃爾夫數學獎 0 3

菲爾茲獎 0 3

圖靈獎 0 0

lasker獎 1 2

總之慘不忍睹,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統計有誤。當然獎有滯後性,現在得獎情況反映的是80-90年代,中國對日本的全方位差距。我相信2020年後,中國人依靠中國本土做出的成就拿到這些科學大獎的次數會越來越多。畢竟這是積累的過程。

好像撕逼大戰又要開始了,我補充一句:其實中國科研有一個絕大的優勢,那就是對國防尖端技術的渴求,人嘛,安全第一,在安全上花多少錢都不在意,畢竟武備不行,賺再多錢也是給別人當銀行,國防是實打實的靠技術,弄不得半點作假,戰機行不行,飛幾圈就知道了,導彈能不能打,射兩顆一目了然。80年代中國陷入賺錢的大潮中,刀槍入庫,馬放南山,還不忘搞洲際導彈,核潛艇,主戰坦克,三代飛機,充分說明軍備對科技的拉動作用。更重要的是搞出的新技術可以迅速轉為民用,中國大多數兵工廠,副業往往比主業賺錢已經不是秘密了。依靠軍備拉動科技,這也是美帝的絕招,我們當然也在用。軍備對於長期項目的容忍,對失敗的容忍很高,這也是優勢之一。

竟然會受到如此關注,出乎我意料。其實這不過是我自己一點想法,不過博君一笑。我不隱瞞自己的觀點和傾向,我同樣尊重他人的觀點和傾向。我這個回答其實意義不大,畢竟我沒有用數據去支持,嗯…就這樣,大家隨意討論吧。


謝邀。

如何看待近一段時間(2016.6)我國科技成果的井噴現象?——水到渠成。

這種現象能夠持續嗎?——一定的。

原因是什麼?——全世界最多的研究人員,全世界第二多的科研經費,重視教育、崇尚奮鬥、追求成功的文化,政府、科研機構和企業堅定的決心。

詳見我的袁嵐峰:中國科技實力正以多快的加速度逼近美國 - 風雲之聲 - 知乎專欄。

袁嵐峰:中國科技實力正以多快的加速度逼近美國

【本文2015年發表於微博(見龍在田:中國科技和世界大勢(上)),2015年8月修訂發表於觀察者網(袁嵐峰:中國科技實力正以多快的加速度逼近美國)。一年來有些數據更新了,最典型的是屠呦呦的諾貝爾獎,但本文的基本結論沒有改變。2016年6月按原樣發佈於知乎專欄,以饗讀者。】

如何理解當今的世界大勢?世界和中國如何演化到現在這樣?將來會怎麼樣?要回答這些問題,就要先看清大圖景。

科學中,不同的事實材料有不同的重要性。首先要理解和解釋那些最重要的事實,才能建立起理論體系。當然,判斷哪些事實最重要,最值得解釋,是需要洞察力的。例如愛因斯坦從測量地球在以太中漂移速度的否定結果,領悟到以太根本不存在,光速在所有慣性參照系中都相等,以此為基礎建立起了狹義相對論的大廈。民科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用細節問題否定基本理論,各種推翻相對論、量子力學的嘗試大都是如此。殊不知細節問題之所以困難,往往是因為影響因素太多,研究者難以把握。例如一片樹葉下落的運動,跟樹葉的質量分布、每個瞬間的氣流都有關係,要描述清楚極其困難。而最重要的事實、大趨勢反而是相對簡單的,只要抓住幾個關鍵因素,就能得出深入的結論。所以預測一隻股票的價格非常困難,預測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率卻要容易得多。

那麼,人類社會哪些事實是最重要的?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不妨這樣想:如果有外星人在觀察地球,他們會首先關注我們的什麼?或者我們發現了一個外星文明,我們最先想知道的是他們的什麼?

科技與文明等級

答案很明顯,是科技水平。從能源的角度看,用火的文明,用畜力的文明,用蒸汽機的文明,用電力的文明,和用核聚變的文明,發展程度是完全不同的。從材料的角度看,用石頭的文明,用青銅的文明,用鐵的文明,用化學合成的塑料、橡膠、纖維的文明,和用劉慈欣科幻小說《三體》中的強相互作用材料「水滴」的文明,發展程度是完全不同的。高等級的文明遇到低等級的文明,就是碾壓。在同一等級的文明之間,即使政治制度、意識形態、文化傳統相差很遠,還是可以平等對話的。如果我們發現一個外星文明處於冷兵器時代,我們不會緊張,該擔心的是他們。如果發現他們會使用不可控的核聚變(即氫彈),跟我們並駕齊驅,我們就要認真對待了。如果發現他們會可控核聚變,會星際航行,我們就只好祈禱他們是善意的了,因為他們要消滅我們只是舉手之勞。

根據《三體》小說的設定,「水滴」是用強相互作用材料製成的

1964年,蘇聯天體物理學家尼古拉·謝苗諾維奇·卡達謝夫提出了卡達謝夫標度,用一個文明能夠用來通訊的功率衡量這個文明的技術水平。按照他的標度,I型文明能夠調集與整個地球的輸出功率(10的15次方至16次方瓦特)相當的能量用於通訊,II型文明能夠把一顆恆星的輸出功率(10的26次方瓦特)用於通訊,III型文明能夠把一個星系的輸出功率(10的36次方瓦特)用於通訊。那麼我們現在是什麼級別呢?0.72型,連I型都還沒達到。不過考慮到1900年的時候我們還只是0.58型的文明,這個進步速度已經很快了。也許再過幾百年,人類就能進入I型文明。

把這個視角轉移到國家之間,我們就會發現,科技水平是國家實力、人民生活水平的最本質的標誌。當今世界科技水平最高的國家顯然是美國。中國的科技水平處於什麼位置呢?我的回答是第一集團,跟美國有顯著差距,但屬於同一級別。

基礎研究的論文與期刊

更詳細地說,科學技術分為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工業技術、生產經驗等多個層次。各個層次之間既有密切的聯繫,也可以有一定程度的不同步。不同背景的人往往關注的層面不同。筆者從事理論與計算化學的基礎研究,所以先在這裡介紹一下基礎研究的現狀。

基礎研究的成果,在絕大部分情況下表現為學術論文,發表在科學期刊上。科學界之外的人往往覺得能發表論文就很了不起了,但其實不同的論文之間水平相差很遠,科研人員對論文質量的重視程度遠遠超過數量。如何評價論文的質量?如果對一個領域很熟悉,自然可以仔細閱讀每篇文章,就其內容給出評價。但世界上的論文早已汗牛充棟,誰都看不過來,現代科學又分得越來越細,隔行如隔山,即使對相近專業的論文也很可能不足以給出評價。那麼怎麼快速地估計文章質量呢?簡單而有效的辦法是看它發表的期刊。

在現代科研體系中,文章不是作者想發就能發,而是由刊物的編輯和審稿人把關的。世界上有數以萬計的科學期刊,不同的期刊之間審稿標準相差很遠,好比奧運會和學校運動會的區別。學校運動會裡會不會有世界冠軍?原則上是有可能的,但這個可能性非常小,大多數人還是玩票的。而能參加奧運會的選手,即使你不知道他的具體成績,但也可以相信總是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我們再來解釋一下雜誌「好」的程度。英國的《自然》(Nature)和美國的《科學》(Science)是兩家著名的頂級期刊,它們的文章範圍涵蓋整個自然科學。有一些聲名卓著的雜誌涵蓋整個一級學科,如《物理評論快報》、《美國化學會志》、《德國應用化學》、《化學科學》。又有一些質量很高的雜誌覆蓋一個二級學科,如《有機化學通訊》、《高能物理雜誌》。再往下,門檻越低,雜誌越多。這是一幅學術金字塔的圖像。把哪些雜誌稱為一流是有一定任意性的,但出入也不會太大,科研工作者的共識比歧見多得多。

自然指數

近年來,《自然》的發行者自然出版集團提出了一套衡量國家或研究機構基礎科研產出的指標,稱為自然指數。他們挑選了68家一流期刊,統計每個國家或研究單位在這些期刊上發表多少論文。這是最基礎的指標,他們稱之為文章計數(article
count,AC)。這並不是說不在這68家雜誌上的文章都不好,其實出自檔次比較低的期刊的重要文章也不少,還有得到諾貝爾獎的。也不是說這68家雜誌上的文章都很好,這些文章中也難免有一些價值不大的。但畢竟,在這68家雜誌中出現重要文章的概率比在其它雜誌上大得多。在不知道更多信息的情況下,你看到一篇出自這些雜誌的文章和一篇出自其它雜誌的文章,可以十拿九穩地猜測前者比後者重要。所以作為一個對大量樣本的統計,選取這68家期刊是可以接受的。當代科學合作很頻繁,一篇文章經常有多個跨單位甚至跨國的作者。所以他們又做了進一步的分析,把一篇文章平均分給每個作者,再根據每個作者的地址信息確定每個國家或單位佔多少份額,稱為分數計數(fractional
count,FC)。比如一篇文章有兩個作者,一人來自中國,一人來自美國,那麼中美就各得到0.5的FC。此外,在這68家期刊中的天文學論文佔世界所有天文學論文的比例大約是其它學科的5倍,因此他們又把天文學論文的權重乘以0.2,把FC調整成加權的分數計數(weighted
fractional count,WFC),作為最重要的評判指標。這套做法在期刊的選取、各個作者的貢獻等細節上當然還有很多可以商榷或改進的地方,但基本思路是合理的,參考價值比較高。

2014年12月,自然出版集團公布了2014年(實際上是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的統計結果(《自然》發布2014自然指數:中國科研產出僅次美國排第二)。美國的WFC排第一,18643。中國第二,5206。德國第三,4077。四到十位是日本、英國、法國、加拿大、西班牙、瑞士、韓國,從3371到1151。超級大國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斯不在前十之中。可以看出美國非常強大,WFC是中國的3.6倍。但中國排第二,達到德國的1.3倍、日本的1.5倍,也相當不錯。

自然指數

再從研究單位的角度看,WFC最高的是哪一家?答案是中國科學院,高達1209,是第二位哈佛大學(852)的1.4倍。也許你會說這不公平,中國科學院是由許多研究所組成的,跟一個大學沒有可比性。然而第三位是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729),第四位是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721),它們都和中國科學院類似。可見至少在科學協會之間比,中國科學院排第一是沒有疑問的。再仔細想想,一個大學有很多院系和專業,而像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這樣的研究所只對應於大學的一個學院、一個系甚至一個專業,所以把協會和大學的科技產出做對比也未嘗不可。

以上結果對科學界之外的人來說可能有點意外,但對科研工作者來說很正常,因為符合我們的日常感覺。僅僅十多年前,中國的一流文章還非常少見,很多教授都從來沒發過,有一篇就顯得很高大上了。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科技論文的數量和質量都出現了爆炸性的增長,對人才的標準也一路水漲船高。現在想在科大這樣的單位獲得副教授職位,五篇一流文章算是起步價。出門介紹研究成果,如果不是這種量級的,簡直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美國的一流和二流大學的研究水平是非常高的,隨便拎出一個教授來都是響噹噹的人物,還有一大波諾貝爾獎得主。是的,不少諾貝爾獎得主是在美國二流大學工作的。不是很久(十年?)以前,中國大學的研究水平整體而言跟美國還沒得比,相差太遠。不過中國的進步非常快,現在中國一流大學的研究水平我覺得已經接近美國的二流大學了。至少人們的期待值發生了變化,中國的研究單位作出世界一流的成果被看成理所當然的事,不會令人感到驚訝了。進步也表現在廣度上,以前只有中國的一流院校才能指望作嚴肅的研究,現在連一些二流院校都不時發一篇《自然》、《科學》了。

中國的上升勢頭之猛可以從各國2014年與2013年WFC的對比上看出來。美國下降0.8%,德國上升1.0%,日本下降2.3%,英國上升0.9%,然後六到十位的法國、加拿大、西班牙、瑞士、韓國都是下降的。中國呢?上升14.9%!這是個什麼概念?如果保持14.9%的增速,5年就會翻一番。如果中美都保持14.9%和-0.8%的變化率,8.7年後中國就會趕上美國。

然而這還沒完。自然出版集團的WFC數據是每月更新的(Country outputs)。現在顯示的是從2014年6月到2015年5月的統計,跟2014年12月的數據相比剛好過去了半年。僅僅半年時間裡,中國的WFC又從5026變成了6318,增長25.7%!按照這樣的速度,兩個半年即一年就會增長58%,達到7942。因此以後如果看到報道中國2015年的WFC達到7000甚至8000,不要感到奇怪。與此同時,美國的WFC從18643變成17448,下降6.4%;德國從4077變成3939,下降3.4%。在半年時間裡,美國對中國的比例從3.6縮小到2.8,中國對德國的比例從1.3擴大到1.6。如果這種令人咋舌的速度持續下去,中國超越美國所需要的時間就不是9年,而是3年!我們有可能在2017年就看到!此外,俄羅斯(338)排在第十九位,中國是俄羅斯的18.7倍。

還有另外一個維度可以考察一下。前面說的WFC來自對68個一流期刊的統計,但這些期刊的學術地位並不相等,好比《射鵰英雄傳》里的裘千仞和王重陽都算一流高手,但王重陽還是比裘千仞厲害不少。《自然》和《科學》的學術聲譽和發表難度比其它大多數一流期刊更高,我們可以把它們作為頂級期刊的代表。當然這個代表性低一些,因為歷史上發表在《自然》與《科學》之外的里程碑式論文(包括許多得到諾貝爾獎的)實在是太多了,遠遠多於發表在那68個一流期刊之外的,不過仍然不妨做個參考。自然出版集團也給出了只限這兩個雜誌的WFC,我們姑且把它作為各個國家或研究機構發表頂級論文的指標。從2014年6月到2015年5月,國家中最高的是美國(860),然後是英國(144)、德國(116)、法國(67),中國(58)只排在第五位。研究單位中最高的是哈佛大學(75),而中國科學院(17)只排到第十五位。這裡固然有《自然》與《科學》對英美特別照顧的因素,不過也反映出我們在頂級論文中的地位比在一流論文中的地位低一截。換句話說,就是我們的優勢主要在於次頂級的成果。後面將會談到,這是一個具有某種普遍性的現象,而且與中西的歷史與文化有關。

五大知識產權局的專利數據

基礎研究的產出可以用科學論文度量,下面我們再來看應用技術的產出,用專利度量。世界五大知識產權局是歐洲專利局、日本特許廳、韓國特許廳、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和美國專利商標局,五局處理了世界80%的專利申請,承擔了專利合作條約95%的工作(About IP5 co-operation)。從2012年以來,五局每年聯合發布統計報告。2015年初,五局發布了2014年的主要統計數據報告(2014(中)--國家知識產權局),完整版的2014年五局統計報告將於2015年底完成。專利分為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顯然發明專利是與科技水平相關程度最高的。五局的主要統計數據報告中列出的全都是發明專利的數據。

2014年五局共收到230萬件發明專利申請,其中最多的是中國,高達92.8萬件,佔了40%!其次是美國,57.9萬件。日本、歐洲、韓國分別是32.6、27.4和21.0萬件。這是中國連續第四年居於發明專利申請量第一的位置。跟2013年相比的增速,中國也是最高的,達到12.5%。美日歐韓的增速分別是1.3%、-0.7%、3.1%和2.8%。

再來看發明專利的授權。2014年五局共授權了95.54萬件發明專利,其中最多的是美國,30.1萬件,佔31%。其次是中國,23.3萬件。日本、韓國、歐洲分別是22.7、13.0和6.5萬件。中國的增速12.3%最高,美日韓歐的增速分別是8.2%、-18.0%、1.9%和-3.1%。

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每個知識產權局的申請人都來自全世界,不只是自己國家。在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申請人中,86%來自中國,4%來自美國。而在美國專利商標局的申請人中,只有50%來自美國,3%來自中國。在授權方面,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專利權人中,來自中國和美國的分別佔70%和7%。美國專利商標局的專利權人中,來自美國和中國的分別佔48%和2%。顯然,美國專利的國際化程度比中國高不少,吸收外國智力成果的能力值得我們學習。

研發人員與經費

看完了專利,再來看國家在研究上的人力物力投入。科技部出版的《中國科技人才發展報告(2014)》顯示(中國科技研究發展人員絕對總量超美國 成世界第一),2013年我國的研究與發展(RD)人員總數為353.3萬人,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位。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4年中國的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為13312億元,比2013年增長12.4%,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09%。按照1美元兌換6.2人民幣元計算,相當於2150億美元。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xpenditure (% of GDP)),前文中2014年WFC世界前十位的國家在2012年的RD支出佔GDP比例是:中國1.98%,美國2.79%,德國2.92%,日本3.39%(2011年),英國1.72%,法國2.26%,加拿大1.73%,西班牙1.30%,瑞士3.41%,韓國4.04%(2011年)。中國的比例處於中等偏低,不過在較快地上升。由於中國的GDP僅次於美國,超過第三名日本的兩倍,所以可以肯定中國的研發投入處於世界第二位,接近美國的一半。2014年,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經合組織2014年科學技術與工業展望》中預測(經合組織預測中國研發支出2019年前後列世界首位),中國的研發支出將在2019年前後超過歐盟和美國,躍居世界首位。

日常生活中反映的科技水平

看完這些統計數據,再來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現在一個典型的中國中產家庭擁有這些物質財富:房子,汽車,計算機,智能手機,大屏幕電視,空調,冰箱,洗衣機,多種傢具、衣服等。在這些服務業上花費不菲:教育,醫療,養老,餐飲,電商,娛樂,旅遊,健身,美容等。享受這些公共設施:高速公路,高速鐵路,飛機場,電信,醫院,學校,綠地,劇院等。還有軟環境:良好的治安,高效的政府服務,快捷的物流等。這樣的生活和美國中產家庭有多大區別?區別不大。中美中產家庭生活的相似之處遠遠多於不同之處。

區別總是有的,如美國人賺錢更多,買高檔汽車更容易,出國旅遊更方便,飛機場更多,如果能進名牌大學,就能受更好的教育。不過中國佔優勢的地方也不少,如治安普遍更好,高鐵網路更發達(美國還沒有高鐵呢),中餐更好吃(美國大部分的飯店就是悲劇),電信網路覆蓋度更高(中國有村村通,美國在不賺錢的地方就不通)。2014年,中國人和美國人的預期壽命分別是75.15歲和79.56歲(美國中央情報局world fact book的數據,The World Factbook)。總體而言,中美中產階層的生活屬於同一級別。不同之處屬於各有千秋,而不是瞠目其後。從收入看來似乎相差很多(中國的人均GDP只有美國的1/7),但實際生活質量卻相差不遠。這是因為中國的中產比例低於美國(但中產人口高於美國),也因為美國的貧富差距比中國大,少數的富人拿走了太多的資源,還因為美國是一個高成本的生活體系,消費效率比中國低(見郭曉明《物質循環的世界》第19節,用物理學和人類學解讀人類經濟行為(物理學篇19-20))。

中星9號直播衛星覆蓋圖

工業技術水平

再來看生產中的技術水平。第四代戰鬥機,美國有已服役的F-22和F-35,中國有試驗中的殲-20和殲-31。航空母艦,美國有11艘核動力航母,中國只有一艘從買來的瓦良格號改建的遼寧艦,蒸汽動力,據說國產航母正在建造。衛星導航系統,美國有GPS,中國有北斗。導彈防禦系統,中美都有。導彈打衛星,中美都有。彈道導彈打航母,只有中國有。有源相控陣雷達,中美都有。預警機,中美都有,中國的更先進(觀察者網註:有源相控陣雷達在原理上比無源先進)。超高音速飛行器,中美都在試驗中。空間站,美國、俄羅斯等16國共用國際空間站,中國有天宮。太空探索,美國的探測器登陸火星,中國只到月球。晶元,美國有Intel、AMD,中國只有龍芯、華為麒麟。操作系統,美國有windows、iOS、安卓,中國沒有像樣的代替物。電信,美國有思科,中國有華為、中興。4G標準,美國有FDD-LTE,中國有TD-LTE。搜索引擎,美國有谷歌,中國有百度。電子商務,美國有亞馬遜、eBay,中國有阿里巴巴、京東。社交媒體,美國有臉書、推特,中國有微信、微博。汽車,美國有通用、福特、克萊斯勒,中國只有奇瑞、吉利、長城。電動汽車,美國有特斯拉,中國有比亞迪。手機,美國有蘋果,中國有華為。高鐵,美國還沒有,中國佔世界一半以上。大飛機,美國有波音,中國的商飛正在研製C919。液晶顯示,美國幾乎沒有,中國有京東方……這個名單可以列很長。基本的特點是,大多數領域美國領先,但差距在縮小中。也有些領域中國領先,如預警機、火力發電。有些領域美國佔壓倒性優勢,也有些領域中國佔壓倒性優勢。

-20

能在幾乎所有領域和美國正面對抗,而且還互有攻防的,世界上只有中國一家。其他西方國家由於體量較小,又缺少國家意志,在四代機、搜索引擎、電子商務、社交媒體、手機等領域基本都放棄了。日本放棄得更多,除這些外還有電信標準、導航系統、大飛機等。俄羅斯只能抓軍工和航天,在大部分領域裡都退出了競爭。只有中國在全面發力,在每場競賽中都不缺席。

這裡有一件很有趣的事。一個選手如果只參加幾場比賽,取得了好成績,那麼人們一般就只稱讚他。而另一個選手出現在所有的賽場上,在大部分賽場上都排在前五位,就經常被人批:為什麼短跑不如博爾特?跨欄不如劉翔?跳遠不如劉易斯?拳擊不如鄒市明?太弱了!對中國,大家批的是:為什麼汽車不如德國?晶元不如美國?機器人不如日本?液晶不如韓國?這種批評背後的意思是中國應該在每一個領域都做到第一,否則就是失敗。其實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在所有領域都是第一,這是個脫離實際的要求。怎麼不提德國的社交媒體不如美國,美國的高鐵不如日本,日本的手機不如韓國,韓國的太多東西不如中國?他們是不是也該痛心疾首地反思?

不過這個脫離實際的要求也有正面意義,就是說明中國人民內心非常驕傲,自我期許極高。我們銘記著天朝上國的榮光,知道自己在歷史上全面領先過。面對困難,我們總是認為內因是主導因素,自己搞好了就沒有過不去的檻,堅信人定勝天,君子自強不息,士不可以不弘毅。這其實是大國特有的一種自信,一種盲目的自信。對許多小國來說,命運多次不由自己決定,他們很清楚人力有時而窮的道理,適當地選擇大國投靠是他們必備的生存智慧。大國的這種自信雖然盲目,雖然不合邏輯,但仍然是有價值的。它多次使大國的人民煥發出不可思議的勇氣和創造力,完成了許多偉業。正如基辛格《大外交》第18章所言:「大事業往往需要一點天真去推動。」盲目的自信總比盲目的自卑好得多,這種自信是超級大國人民必備的底蘊。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綜合以上對科學論文、專利、科研人力、研發經費、生活質量、工業水平的討論,就得到了前邊說過的結論:中國的科技水平處於第一集團,跟美國有顯著差距,但屬於同一級別。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論文和專利表示的是科技的增量,而不是存量,正如GDP表示的是財富的增量,而不是存量。由於我們爆炸式發展的時間還比較短,科技和財富的存量可能還不如其他一些國家,換句話說就是那些國家還有老本可以吃。但是在各種增量指標上,我們都已經是數一數二的了。而在這些增量指標的增速上,即增量的增量,我們毫無懸念是世界第一,如前面說的2014年WFC比2013年增長14.9%,發明專利申請數增長12.5%,其他國家不下降就不錯了。這是因為我們的經濟在快速發展,科技投入在快速增加,即使其它條件都不變,科技產出也會快速上升的。正如一句老話: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

有人有錢就能搞好科技,這個道理雖然正確,卻不容易讓人相信,因為許多人特別不自信,說得好聽點就是太有憂患意識,憂患過頭了。1999年左右,楊振寧到科大演講《近代科學進入中國的回顧與前瞻》,結論是:「以下的幾個長遠的因素是使得一個社會、一個國家能夠有輝煌的科技發展的必要條件。第一個是需要有聰明的年輕人,有頭腦做科學研究;第二是需要有重視紀律、重視忍耐心、重視勤奮的社會傳統;第三要有決心;第四要有經濟條件。……中國在20世紀里有前三者,到了21世紀我認為將四者具備,所以我對21世紀中國科技的發展是絕對樂觀的。」當時我十分不以為然,因為中國有太多的問題,腐敗,專制,貧富差距,世風日下……所以,楊先生,您是不是老糊塗了?後來隨著眼界的擴大,卻越來越發現楊振寧講的是完全正確的。他這些道理看起來很質樸,簡直土得掉渣,但卻是「重劍無鋒,大巧不工」。這正應了《道德經》里的話:「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美國的昨天和中國的今天

其實從歷史上看,經濟強國科學崛起幾乎是必然的,過程比一般人想像得直截了當得多。19世紀末,美國已經是全球最有活力的經濟大國,但科學水平還很低。1883年,美國物理學會第一任會長亨利·奧古斯特·羅蘭(Henry
Augustus Rowland,1848—1901)做了一個演講《為純科學呼籲》,被後世稱為美國科學的獨立宣言。他在演講中激烈批評了美國科學的狀況:「美國的科學只存在於未來,它沒有今天和過去。……我們厭倦平庸,這是我們國家所遭受的詛咒。……難道我們總是匍匐在塵土中去撿富人餐桌上掉下來的麵包屑,並因為我們有更多的麵包屑而認為自己比他更富裕嗎?……教學工作會消耗大部分精力,這也是絕大多數在教授職位上不進行任何科學工作的人的一個借口。……這類的事實(按:美國的許多所謂大學只有幾位教授、十幾名學生和幾萬美元的經費)只會存在於一個民主的國家,它所自豪的是將所有的東西都降低到同一層次。……要讓他們(按:美國的大學生)知道他們只接受了一半的教育,他們與世界上的一些人相比如原子般微不足道。……那些拿最高薪水並擁有教授職位的人今天所做的事絕對不是純科學研究,而是科學知識的商業應用,目的是增加他們已經很高的收入。……如果這位學生被一些當時所謂的好老師所教育,這些老師所知道的只比學生多一點,並常常被學生超過甚至輕視,那麼沒有人會懷疑這位學生的品味低下。這位學生髮現只要他稍加努力,他就能超過他所在的大學中擁有最高榮譽的人;他開始認為自己是一個天才,工作的動力隨之消失了。旁邊的小土丘讓他感到自己是一個偉大的人,但他不知道世界上還有他無法比擬的大山。……在美國人的心中,期望與賭博的慾望被混為一談,除了它們的名字不同之外,每個機構都在混沌中昏睡,期望時間的流逝能帶來繁榮昌盛。……有太多的地方學會被冠以大而不當的名稱,每個學會都有自己的知名人士,他們有特權將他們在早晨散步時發現的某些多出一支腳的螃蟹描述為無價之寶。……它(按:美國科學院)沒有辦法獲得像偉大的英國皇家學會、或者是在巴黎、柏林、維也納和其它歐洲首都和大城市的偉大學院的地位。……在科學方面,我們國家還沒有出版過或者即將出版任何中小學教材以上的書籍。……我們國家所做的物理學工作還不足以支撐一個物理學期刊。」

亨利·羅蘭

看到這些,你會覺得美國的科學弱爆了。當時肯定也有很多「良心」人士宣稱美國不可能搞好科學。但他又說:「慷慨給予是美國人最優秀的品質,這個國家所需要的將會在將來的資金中得到支持。……美國人在小事情上不缺乏發明和創造,當同樣的精神被用到知識和對科學的熱愛上時,它就會變成研究的精神。」羅蘭的結論是熱情洋溢的:「我們知道這個國家前進的速度:我們看見城市在一夜之間拔地而起,其它的宏偉事業也以史無前例的速度前進。我們看見了正在建造的物理學實驗室,我們看見了對接受過全面訓練又不懼怕數學的物理學家的大量需求,需要他們做教授或加入到所謂的現實生活中。也許我們與所有真正的美國人有著同樣的感覺,我們的國家正在走向繁榮昌盛的未來,我們將努力成為世界科學的領導,就像我們今天努力成為世界財富的領導一樣。」當時的美國和現在的中國是多麼相似!

羅蘭說美國的物理學工作還不足以支撐一個物理學期刊,這正好引出另一個有趣的故事。美國物理學家伊西多·艾薩克·拉比(Isidor
Isaac Rabi,1898—1988)年輕的時候去歐洲留學,發現美國的物理雜誌《物理評論》是被一年一次用船運過去的,說明在歐洲科學界看來美國的物理研究根本不值得重視,用不著及時看。拉比暗下決心,回國後擔任了《物理評論》的主編,和同事們把它打造成了世界物理學界最著名的期刊之一,並且自己因為發現核磁共振獲得了1944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美國化學家萊納斯·卡爾·鮑林(Linus
Carl Pauling,1901—1994)也是在去歐洲留學之後,把美國的化學提升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並因為提出價鍵理論獲得了1954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中國量子信息的成功之路

我們來看一個中國的例子。量子信息現在是一個非常熱的概念,經常上新聞聯播,大家都知道中國的量子信息搞得很好。量子信息究竟是什麼?我的科普文章《科普量子瞬間傳輸技術,包你懂!》(科普量子瞬間傳輸技術,包你懂! - 風雲之聲 - 知乎專欄)及其補遺(《科普量子瞬間傳輸技術,包你懂!》補遺)做了一些介紹,將來還會寫更詳細的科普。量子信息的理論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的,應用可以在這裡簡略說一下。

量子信息的應用分為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兩大部分,前者比後者的技術難度高得多。量子計算在理論上可以解決很多現在無法解決的問題,或大大加強現有的計算能力,如加速對無結構數據的搜索,模擬真實的量子體系,通過對大整數的質因數分解破解最常用的密碼體系。科學家提出了若干種量子計算的實驗方案,但目前還沒有一種達到實用程度的,都只能做一些演算法的演示。例如對於因子分解,傳統演算法的計算量隨位數的變化是指數增長,而量子演算法只是多項式增長。這意味著什麼呢?分解一個5000位的數字,經典演算法(「經典」是跟「量子」相對的詞)需要50億年的時間,量子演算法卻只需要2分鐘!但這麼美妙的事只是理論,只是潛在的可能性。真正在量子計算機上分解了的最大的數字是什麼?是143 =
11 × 13,這是科大的杜江峰、彭新華等人在2012年實現的。

另一方面,量子通信已經有一個應用了,稱為量子密碼術。這一個就非常了不起,它在物理原理上阻絕了泄密的可能,是真正的絕對保密。前面說的量子因子分解可以稱為最強的矛,而量子密碼就是最強的盾。最強的矛能攻破所有經典的密碼,只有最強的盾才能抵禦它。中國在量子通信領域是世界領先的,多次刷新了傳輸距離的世界紀錄,有一些試驗性的政務網路已經在運行中。科大的上海研究院在研製一顆量子衛星,預計2016年發射,用來做衛星與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實驗。如果成功,就可望建立星地一體的絕對安全信息系統,有非常高的軍事與民用價值。

中國的量子信息研究一大半在科大,科大有三個大的研究組:郭光燦院士、潘建偉院士、杜江峰教授。這裡來講講潘建偉的成才之路。潘建偉在科大碩士畢業後,到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安東·塞林格(Anto
Zeilinger)教授組裡讀博士。1997年,他們在《自然》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實驗量子隱形傳態》(Experimental
quantum teleportation)的文章,潘建偉是第二作者。此文第一次實現了量子隱形傳態,即科幻電影中的傳送術(電影當然是大大誇張了的),入選了《自然》雜誌的「百年物理學21篇經典論文」。

後來潘建偉回到科大工作,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人才缺乏。為此他自己繼續到國外開展合作研究,同時有針對性的選派學生跟隨自己或送到歐美各個先進研究機構學習。派出去的每個人做不同的方向,回來後互相取長補短,團隊逐漸成形,就一點點顯現出了合作效果。2015年,潘建偉研究組在《自然》上發表題為《單個光子的多個自由度的量子隱形傳態》(Quantum
teleportation of multiple degrees of freedom of a single photon)的封面文章,把量子隱形傳態的體系從一個自由度擴展到了兩個自由度。用《道德經》的話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1997年實現了道生一,那時潘建偉還是博士生。2015年實現了一生二,這時他已經是量子信息的國際領導者。潘建偉團隊從當初的單方向派人去海外學習,已經變成有來有往,目前有2位外籍教授、6名外籍留學生,分別來自德國、法國、加拿大、巴基斯坦等國家。

潘建偉院士

我們來比較一下拉比、鮑林和潘建偉。他們的成長道路很相似,都是先到先進國家學習,然後回國建立團隊,把本國提升到先進水平。有些過於保守的人反對出國留學和對外交流,認為關起門來自己搞才是正道,這固然是錯誤的。但更多的人是過於悲觀,認為中國永遠都只能跟在人家後面跑,不可能搞好科學,這就更加錯誤。我親耳聽到過地位很高的人言之鑿鑿地說「中國人不會創新」,這種人的危害比保守派要嚴重得多。正確的態度是,「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如果說中國沒人才,那麼耐心培養不就是了?以中國人的文化底蘊、勤奮程度和天分,只要按照科學規律做事,持之以恆地投入,沒有做不成的。

科技新聞在你身邊

對以上各個結論,人們有一些常見問題。下面我們來擬一個答客問,解釋一下若干常見的誤解。

問:中國的科學已經這麼厲害了?我怎麼感覺不到?

答:因為你沒有關心這方面的消息。如果你關心的話,就會看到很多。例如2015年3月,理化所和清華大學製備了一種液態金屬機器人(中科院與清華聯合研製出世界首台自主運動可變形液態金屬機器),含鎵的液態合金吸收一小片鋁以後,就可以在電解質液體中運動很長時間,能夠蜿蜒前進和變形,被比喻為終結者。

2015年3月,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和天津康希諾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聯合研發出了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中國埃博拉疫苗I期臨床試驗安全有效獲權威認可),針對性強,穩定性好,並具備大規模生產技術條件,優於美國、加拿大的需零下80度冷凍保存的1976基因型疫苗,已經治癒了一名英國女兵(中國抗埃博拉藥物MIL-77治好英軍女兵 已康復出院)和一名義大利男護士(美媒:不要只想網路入侵和南海 應全面看中國)。

2015年4月,科大建成國際最先進的反場箍縮磁約束聚變實驗裝置「科大一環」,我為此寫了篇《科普核聚變》(科普核聚變 - 風雲之聲 - 知乎專欄)以及補遺(科普核聚變補遺 - 風雲之聲 - 知乎專欄)。2015年5月,中國科學家研發的脫細胞角膜基質「艾欣瞳」上市(全球首個完成臨床試驗的人造生物工程角膜上市 中國團隊攻關10年),這是世界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完成臨床試驗的生物工程角膜,為全球6000萬角膜盲患者帶來複明的希望。2015年6月,南開大學製備了一種特殊的石墨烯材料,用光一照就可以運動([新聞直播間]南開大學研發新型三維石墨烯材料:不用燃料 「光碟機動」飛行有望成真),包括太陽光,這是世界上第一種這樣的材料,可望實現光碟機動的飛行。固然中國的科學宣傳還有很大的改進餘地,但你如果閉目塞聽,只關註明星八卦、飛短流長,那即使有再多的科學成就,你又怎麼會注意到呢?

人云亦云與取樣錯誤

問:中國的科學界不是黑幕重重嗎?中國的科學體制不是僵化落後嗎?中國的科學成果不都是造假的、花錢買的嗎?

答:中國這麼大,科技人員這麼多,自然難免有陰暗面。美國也是如此。但你如果以為全都很陰暗,那就大錯特錯了。向一流期刊投稿時,審稿人水平很高,而且卡得很嚴,一心想挑出你的毛病來把你拒掉,造假的有多大幾率過關?至於說花錢買,就更可笑了。不要說一流期刊,二流的你去買一篇看看?這都是不可能的事。當然,有些低級的期刊上會有一些甚至很多低價值的以至造假的、花錢買的文章。不過學術界都知道這些期刊水平很低,不會把上面的文章當成像樣的學術成果。向一流院校求職時,低級別期刊的文章不但沒有正面作用,而且有負面作用。總之,把科學界當成商場官場,是無知無識者常犯的毛病。科學是最客觀、最公正、最富智慧含量的人類事業,許多在別的領域適用的在科學中是不適用的。

至於說中國的科學體制,當然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但這個體制畢竟實現了中國科技的快速發展,可見總體上還是成功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體制再好,沒錢也幹不成事。用飛機來打比方,體制好比機身布局,投入好比發動機。發動機推力不夠,再符合空氣動力學的機身也飛不起來。推力夠了,一塊磚頭都能飛上天。投入不足對中國科技的損害比體制問題大得多,許多被一般人歸結為體制問題的,其實是投入不足造成的。人云亦云地談論體制問題,是缺乏技術含量的無聊行為。

問:(某人對楊振寧《近代科學進入中國的回顧與前瞻》的評論)我的天……最後一節完全不敢苟同……估計全世界都公認中國學生是最聰明最勤奮最守紀律的……可是……那又怎麼樣呢?看看現在的中國,問題難道是出在人還不夠聰明身上嘛?麻木冷漠的國人,專制獨裁的體制,沒有大無畏的勇氣挑戰這個社會的世俗,再聰明的學生也只是百無一用。

答:這是一個很典型的觀點。它反映了一種很典型的錯誤思維模式:取樣錯誤。許多人看看自己和身邊的人,覺得都不怎麼樣,於是就對範圍大得多的問題喪失了信心。但是別忘了,搞科研的不是這些人,而是那些最聰明、最專業、最有好奇心的人,社會中最先進的少部分人。你不能根據身邊沒人能百米跑進11秒就斷言全國都沒人能做到,同樣也不能根據身邊沒人能做出一流的科研成果就斷言別人也不能。其實「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是普遍現象,如果你身邊的人水平都不高,那很可能是因為你的水平就不高。

許多領域都符合「二八定律」,即20%的人幹了80%的事。對於科研,這個比例相差得只會更高,比如說10%的人幹了90%的事,甚至是1%的人幹了99%的事。羅蘭在《為純科學呼籲》中說:「在自然界中有一個即使民主也不能改變的事實是:人是不平等的,一些人有(聰明的)大腦、一些有(靈巧的)手。對平等的空談不可能推翻這些自然的規則。」許多人從來沒見過科研工作者,這很正常,但這並不妨礙科研工作者做事。印度的文盲率比中國高得多,還有神奇的種姓制度,可是人家不照樣探索火星嗎?

星空與導彈

問:中國發了這麼多所謂高檔次論文,對生活有什麼影響?純粹是騙經費的!

答:這也是一種很典型的觀點,它反映了很多人的淺薄和傲慢。

首先,人類的追求不只有物質生活,好奇心與求知慾也是基本價值。超越功利的理性思維是一種高尚的樂趣。你完全可以低頭看路,但不要冷嘲熱諷那些仰望星空的人。

其次,基礎研究決定了人類能夠達到的上限。弓箭用得再好,也無法對抗導彈。《三體》里三體人用智子擾亂地球人的粒子物理實驗,阻止了地球人粒子物理的發展。由於粒子物理是一切物質科學的基礎,地球人就被鎖定在了當前的水平上。其實三體人的科技水平並不比地球人高太多,可能只高一個級別,在神級文明看來兩者都是秒殺的對象,但高這一級就足以碾壓地球人了。

再次,基礎研究的效果要通過應用研究、生產試驗、工業生產等多個環節,才能傳導到日常生活。確實不是立竿見影,但這絕不是輕視基礎研究的理由。正如羅蘭在《為純科學呼籲》中所言:「難道我們總是匍匐在塵土中去撿富人餐桌上掉下來的麵包屑,並因為我們有更多的麵包屑而認為自己比他更富裕嗎?但我們忘記了這樣的事實:他擁有麵包,這是所有麵包屑的來源。」當然,中國的傳導機制還不夠通暢,成果傳化率還不夠高,在這方面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然後,中國的基礎研究已經對生活產生了重大影響。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李振聲的雜交小麥養活了全世界數以億計的人口,屠呦呦等人的青蒿素拯救了全世界數以百萬計的瘧疾患者,師昌緒的材料學研究大大提升了航空發動機的性能,徐光憲的稀土化學研究是中國稀土工業的基礎。看不到這些的人,是自己目光如豆。

最後,騙經費的人有沒有?有,例如偽造「漢芯」的陳進。我們對騙子及相關負責人處理太輕,這確實是很令人氣憤的,需要大力加強打擊學術不端的力度。但合理的結論是打擊假的,支持真的,有些人卻要把孩子連洗澡水一塊倒掉,那就太荒謬了。

諾貝爾獎情結

問:中國為什麼還沒人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

答:其實得過了,楊振寧、李政道1957年拿獎時還是中國國籍。當然,如果把問題改成「為什麼還沒有新中國培養的人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那就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問題了。對此簡短的回答是:不要急,會得的。諾貝爾獎授予的是經過檢驗、得到公認的成果,往往是幾十年前做出來的。日本近年來多次獲獎,是因為日本在20世紀80、90年代科研經費高速增長,獲獎者的成就大多是那些時候做出的。中國現在已經有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成果,如薛其坤等人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楊振寧認為這是諾貝爾獎級別的,而且還在不斷產生新的重要成果,如最近的預測和發現外爾費米子。可以確信,幾十年後一定會出現中國科學家獲獎的高潮。至於具體什麼時候得,誰因為什麼成就得,那就很難預測了。

重要的是,現在的基本圖像是百花爭艷,不能確定哪一朵最先綻放,而不是只有一兩朵,即使綻放了也不代表春天到來。在諾貝爾獎問題上,有些人處於悲觀的極端,認為中國永遠得不了(體制問題!),而另一些人處於憤世嫉俗的極端,聲稱諾貝爾獎純粹是西方的陰謀。這話用來說和平獎、文學獎或許可以成立,但用來說自然科學獎就離譜了。不要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耐心點,自信點。葡萄是甜的,而且你必然有吃到的那一天。

詐唬也是一種戰術?

問:聽說過去幾年美國突破了許多關鍵性技術,中美實力差距再度拉開了?

答:這種說法是典型的以偏概全。中美這樣的大國,都不斷有許多進步。只提美國的進步,假想中國停著不動,才會得出這種離譜的結論。固然可以舉出美國突破的許多關鍵技術,但同樣可以舉出中國突破的更多關鍵技術。對於這麼大規模的問題,憑印象舉幾個例子是不夠的,需要定量統計。前面列舉的各種數據就是統計。任何沒有預設結論的觀察者都會看出,中美差距是在縮小而不是拉大。相信這種奇談怪論的,說到底是對科技了解太少,對美國迷信太多。即使出於親身體驗對中國有了些信心,但信心還很微弱。一聽到有人鼓吹美國不可戰勝,第一反應就是習慣性的相信,膝蓋立刻就軟了。敗軍之氣,累世而不復,說的就是這種心態。治療方案:多學習。

俄羅斯的正面與反面

問:俄羅斯的國際論文發的少,是因為他們不屑於在英文雜誌上發文章。俄羅斯的科技比我們強得多!更加以人為本!中國的高檔次論文超過俄羅斯,是恥辱而不是榮耀!

答:這也是一種典型的錯誤論調,錯誤在於混淆增量和存量。如前所述,我們爆炸式發展的時間還比較短,某些領域科技的存量可能還不如其他一些國家,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俄羅斯。但是在各種增量指標上,我們遠超俄羅斯。這無論如何都是好事,把這當恥辱的人,心態太扭曲了。

俄羅斯的優勢基本只剩軍工、航天和資源開採,這都是蘇聯時期的老本。在其它大多數領域,俄羅斯已經顯著落後於中國。一個非常有諷刺性的例子是,中國一汽與俄高爾基汽車集團成立合資企業,在米亞斯烏拉爾汽車製造廠組裝解放牌卡車。一汽是當年蘇聯援建的,結果現在老師不會造汽車了,只好請學生幫忙。就像《倚天屠龍記》第24回里,張三丰聽說少林派被滅時,把百年前郭襄送給他的演示羅漢拳的鐵羅漢交給俞岱岩:「你日後送還少林傳人,就盼從這對鐵羅漢身上,留傳少林派的一項絕藝!」

蘇聯解體後經濟崩潰,俄羅斯科學界遭受了一場大劫難,許多科學家不得不離開了科研,或離開了自己的國家。普京上台後雖然有所改善,但投入仍然很不足。我認識的一位經常訪問俄羅斯的老師說,俄國的科研人員大都是50—70歲的,年輕人很少。因為科研的收入太低,年輕人大都在外面打兩份三份甚至五六份工,編程序之類。這樣還願意搞科研的,只能說是真愛了。科研人員外流很嚴重。再過10-15年,老的退了,新的補不上來,要完的節奏。中國的情況正相反,每年畢業的博士碩士是世界第一多,在學術圈內找工作成了一大難題。好的高校、研究所的位置基本都填滿了,以前名不見經傳的單位也在快速提高標準。

有人說搞科研不需要很多錢,俄羅斯仍然有很多成就,舉出俄羅斯數學家格里戈里·佩雷爾曼的例子。他證明了龐加萊猜想,卻是個避世隱居的怪人,從來不拿國家的研究經費,連數學界的最高榮譽菲爾茲獎都拒絕去領。但是這個例子很偏頗,因為數學和物理、化學、生物這些自然科學不一樣,數學命題無法用實驗來證明,只能靠數學家的頭腦。所以無論錢多錢少,所有的數學家都處於同一起跑線上。這也能解釋為什麼數學方面的民科特別多,宣稱自己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不計其數。自然科學就不是這樣,實驗是對理論最終的判決,而現代的實驗是非常燒錢的。拿個試管在自己家裡就能做出重大發現的時代,早就過去了。粒子物理的加速器花錢是以百億元計的。即使你只做理論,不做實驗,現代的理論研究也往往需要大量的計算,我的專業理論與計算化學就是如此。這些計算不是拿紙筆能夠完成的,需要很多硬體軟體,這也是不菲的花費。俄羅斯由於缺人缺錢,科研每況愈下,這是明擺著的事。

至於說俄羅斯以人為本,就更是笑話了。俄羅斯人的預期壽命是70.16歲,低於中國的75.15歲,酗酒的、販毒的、走私軍火的一大堆,葉利欽時代差點連核武器都偷賣給黑幫,真是相當的以人為本哪!

科研的總量與人均

問:中國的人口相當於俄羅斯或日本的10倍,發表論文數達到他們的10倍了嗎?

答:沒有達到。問題是,按照人口平均計算科技成就的意義很小。科技成就不是實物,而是知識。蘋果這樣的實物給別人就沒有了,知識卻是可以無限複製的。很多知識還必須配合在一起才有用,好比你只知道怎麼造返回艙,那麼還是造不出飛船。所以對於衡量國家實力而言,科技的總量比人均重要得多。

當然,如果要論科研人員的效率,人均指標是重要的。我們的人均指標確實不如俄羅斯、日本以及很多其他國家,需要大力改進。不過這裡要強調一下,首當其衝的改進是質樸無華的增加投入,而不是人人都想指點兩句的體制問題。我們的人均科研投入比許多國家少很多,這是人均產出比他們低的最直接的原因。現在已經有人在問:我們給大學投資了這麼多,為什麼還沒有產生世界一流大學?是不是體制問題?這個問題其實很滑稽。你覺得投資很多,那是跟自己以前比,橫向跟世界一流大學比一比,還是比人家少得多。

《史記·滑稽列傳》里有個故事:楚國大舉進攻齊國,齊威王派淳于髡出使趙國請救兵,讓他帶上禮品黃金百斤、駟馬車十輛。淳于髡仰天大笑,把帽帶子都笑斷了。齊威王問:「先生認為禮物少嗎?」淳于髡說:「何敢!」齊威王問:「這麼笑難道有什麼說法嗎?」淳于髡說:「我從東方來,看見路旁有祭祀田神的,拿著一隻豬蹄、一杯酒,祈禱說:『貧瘠旱地的收穫裝滿筐籠,低洼水田的莊稼裝滿車輛,五穀豐登,豐盛滿家。』我見他的祭品少而想要的多,所以笑他。」於是齊威王把禮物增加到黃金千鎰、白璧十對、駟馬車百輛。淳于髡告辭起行,到了趙國。趙王給他精兵十萬,戰車千輛。楚國聽到消息,連夜引兵而去。我們還要被當代的淳于髡仰天大笑嗎?

客觀評價毛澤東時代的科技成就

問:中國重大的科技成就都是在毛澤東時代取得的,如兩彈一星、沙眼衣原體、牛胰島素、雜交水稻、青蒿素、哥德巴赫猜想的1+2。改革開放30多年,論文發了一大堆,有什麼比得上毛澤東時代的成果?

答:這種觀點雖然錯誤,但比前面的幾種觀點還是要高明不少。因為它舉出了若干項真實的成果,並且諷刺了「科學的春天」80年代,那時由於「向錢看」的社會風氣,經費不足,腦體倒掛,許多科研人員流失。

毛澤東時代科學家們的愛國精神是一座永遠的豐碑,如我就讀的科大化學物理系的創始人郭永懷先生(1909-1968),飛機失事犧牲時,和警衛員緊緊擁抱在一起,用身體保護了導彈試驗數據。毛澤東時代的科研體制也有不少優點值得總結、繼承與發揚,如重點攻關,大協作,學術民主。然而是古非今是不對的,80年代固然是讓科研人員過了一段緊日子,但經費增加後的爆炸式發展也不能否認。高鐵、北斗、四代機、空間站、人工角膜、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量子信息、外爾費米子等都是重大的成果,不應該出於政治理念貶損它們。

對毛澤東時代前輩們的豐功偉績我們非常崇敬,同時也應該做一些客觀分析。那時的科技成就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追趕型,一類是原創型。

兩彈一星、核潛艇、造汽車飛機等是追趕型,就是已知別人造出了這個東西,我們想辦法也造出來。追趕的難度跟原創有本質區別。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只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巧問題。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看舊問題,卻需要創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誌著科學的真正進步。」愛因斯坦正是因為問出「如果光速在所有慣性參照系中都不變會怎樣」、「如果自然規律遵從的是洛倫茲變換而非伽利略變換會怎樣」,才得到了狹義相對論,為人類打開了一扇全新的真理之門,這是天才的思維方式。

提出問題之後,又有一大難關,就是你不知道這個問題在當前的條件下是否可以解決,能判斷出這一點也需要很高的智慧。例如可控核聚變和量子計算,在物理原理上是可以實現的,但實驗路徑設計了好幾種,每一種都有嚴重的局限性,將來是否能成功,需要發明新的路徑還是只需改進現有的路徑,都沒人知道。

追趕相當於把提出問題和判斷可行性這最難的兩步都跳過去了。有人說原子彈最大的秘密就是它可以造出來,只要知道這一點,你就已經獲得了最關鍵的信息,這個說法完全正確。

說這些不是為了貶低兩彈一星元勛們的偉大成就,前輩們在「一窮二白」的條件下(我們窮則窮矣,其實不是那麼「白」的,後文詳述)發揮了很強的創造力,做出了許多新的科學發現,如于敏的氫彈構型。兩彈一星能造出來這一點全世界都知道,但絕大部分國家還是造不了,正是因為他們解決不了這些問題。不過我們應該明白,我們不能永遠處於追趕的位置,原創是必須要走的路。

殲-20的總設計師楊偉說:「原來,我們曾經是有明確的追趕目標,別人在前面,我們奔著他去。現在,我們接近了,甚至在某些局部平行或超越了,這時我們所面臨的挑戰將更加嚴峻。在這種沒有明確跟蹤目標的情況下,創新的難度同以前相比不是一個數量級的。」(殲20總設計師楊偉:沒有明確跟蹤目標 創新難度不是一個數量級)他認為,應對這樣的挑戰,核心就是要加強原始創新。如果說以前我們對基礎研究、基礎科學的關注與投入還很有限的話;未來,我們需要更加關注這些領域,加大對基礎科學原理的深度理解與突破。楊偉的這些觀點十分中肯。

此外,毛澤東時代的很多成就還不只是追趕,而且是仿製,如殲-6仿製的是米格-19,殲-7仿製的是米格-21,紅旗汽車仿製的是1955年型的克萊斯勒高級轎車。就連原子彈,蘇聯都給我們提供過模型呢。當然模型跟飛機汽車的實物不可同日而語,而且蘇聯後來撤走了所有專家,拿走了所有資料。仿製也不是隨便哪個國家都能幹的,印度有好幾個國家的飛機,卻仿不出來。但無論如何,仿製總比沒有實物的追趕又容易一大截。中國的飛機設計,長期有一條原則「吃透原准機」。那麼問題來了,沒有原准機的時候怎麼辦?美國、蘇聯設計新飛機的時候,又靠什麼原准機?直到殲-10才逐漸擺脫了仿製,殲-20是又一次驚艷亮相。在落後時仿製是必經之路,但把仿製的成就吹上天,同時又把現在原創的成就踩入地,那就不對了。

再來看毛澤東時代的原創型成果。合成牛胰島素、提煉青蒿素等確實很了不起,但從更高的標準看來,美中不足在於這些大都是點狀的突破,沒有開創一大片新領域,引出一整套思想、方法、技術。達到這個程度的成就也有,如馮康的有限元方法,但可惜是跟外國科學家平行開創的,別的國家並沒有受到他的太多影響。在這一點上劉耀陽有類似之處,許多人說他的層子模型相當於蓋爾曼的夸克模型,但沒引起國外的注意。不過總體而言,毛澤東時代還是點狀的突破更多。

其實正因為那時成果比較少,所以才把每一個難得的成果都大加宣傳,寫進了課本里。而現在成果太多了,課本里寫不下,媒體和公眾的注意力也大部分轉到科技之外去了,所以對有些人造成今不如昔的錯覺。因此我想對這些朋友們說:我完全理解與支持你們對腐敗與社會不公的道德義憤,不過請不要因此影響對科技問題的客觀評價。

近代以來的大圖景

基於前面的論述,對中國近代以來的科技發展史可以描繪出這樣的圖景:中國在解放前處於農業社會,科技水平比先進國家整整落後一個時代。民國時代開始引進西方的學術體系,搭起了框架,培養出了一批人才,但研究成果還是很稀少的。而且國家處於戰亂之中,即使有成果也難有應用的機會。毛澤東時代開始了大規模的和平建設,把已有的人才組織起來,並培養了大量的年輕人,通過接受援助和重點攻關,在一批戰略項目上取得了突破,實現了初步的工業化。文革時對許多科學家的不公正對待,是對我們有限的人才的巨大浪費。改革開放初期,舊的體制已經過時,新的體制由於投入不足而運轉不良,自主創新經歷了一段低潮期。不過由於技術引進,工業生產水平還是在不斷提高的。隨著中國經濟蓬勃發展,自主創新意識與研發支出從90年代後期開始顯著提高,人才的數量和質量迅速進步,近年來科研成果出現了爆發。增量的增量毫無疑問是世界第一,各個領域的增量數一數二,差距主要在存量上。目前的基本態勢是全面追趕,重點突破,局部領先。外界已經在把中國作為現實的而非潛在的科技大國來重視了。這是歷史性的進步!

如果我們把視線再往歷史和未來的深處延伸,自然就會詢問:在近代之前發生了什麼?我們為什麼會落到那時的悲慘境地?如何評價中國古代的科技發展?將來會怎麼樣?目前的上升勢頭會不會延續?世界和中國會變成什麼樣?

作者簡介:袁嵐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博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副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與戰略風雲學會會長,微博@中科大胡不歸 ,知乎@袁嵐峰
(袁嵐峰)。

歡迎關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與戰略風雲學會的知乎專欄(風雲之聲 - 知乎專欄)、頭條號(風雲之聲 – 頭條號(TouTiao.com))、一點號(【一點資訊】風雲之聲 www.yidianzixun.com)和微信公眾號「風雲之聲」。

http://weixin.qq.com/r/Vjo-J1XE1QiqrRFE929E (二維碼自動識別)


說說自己的愚見吧,輕拍,治國如烹小鮮,我舉個打策略遊戲的例子吧,比如星際爭霸。開場採礦生產農民都是套路對不,但是後面怎麼點科技樹就不太一樣了。比如我們國家的套路就是先給經濟讓路,軍隊要忍耐,放星際裡面就是多開副礦啊。如你所見,幾個副礦平穩運行了,就開始攀科技了,順理成章的事。但是資源畢竟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時把所有的科技樹攀到頂級,肯定有個輕重緩急。我們國家大方向上一直沒跑偏,點個贊,中國崛起本世紀可期。這裡忍不住吐槽下每每有中國科技成果曝出,就能看見很多NC評論。諸如「都是抄襲的」,你妹,你學渣考試想抄學霸的,學霸得給你抄才行對吧;班上第十名通過努力提高自己的名次拉近了與學霸的距離,都被你斷言成抄嗎。再如「搞這個有毛用,人家美國都XXX了」,這就更無語了,打個比方你吃三個饅頭飽了,好么你說好可惜,早知道不吃前兩個,吃第三個就飽了對嗎?一步一個腳印沒錯,想一步登天那是印度阿瓊和光輝,結果你懂的。最後「這都是騙經費」這個實在是無力吐槽了好么,坐等你們這些鍵盤俠被事實打臉吧。


這只是

一個短小的序幕

------------------ 引用來源---------------

在過了幾十年之後來看中國人民民主革命的勝利,就會使人們感覺那好像只是一出長劇的一個短小的序幕。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1949年3月5日)


這個正好是我的研究領域。

題主舉的這幾個例子的確很鼓舞人心,也確實是中國近期取得的科研成果的代表。不過我們衡量一國的科研能力,通常不會僅僅用幾個例子來說明,而是選取更加具有代表性的指標,這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專利數(patent)和論文發表數量(publication)。之所以用這兩種指標比較多,一是因為量化比較容易,而且基本上國際統一,便於國家間的比較;二是能夠代表整體水平,如果只用幾個重大突破研究成果是不具有普遍性的。

上面已經有人給過nature做出的關於中國學術論文發表量的數據。其實主流的幾個論文發表量的數據都已經說明,中國早已是世界上論文產出量最大的國家。

而從專利量來看,中國同樣是專利申請量最多的國家,而且甩開後面國家一大截: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

所以,單從專利數和論文發表量來看,中國的科研成果不只是近期出現井噴,而是近幾年一直都在井噴。這的確是一項不小的成就。

出現井噴的最直接原因,就是研發投入和研發人員的劇增: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這是從我之前一篇文章中直接截的圖,只是當時只用到了2008年的數據。最新數據在國家統計局網站上都有,總之趨勢就是研發投入的錢和人都在不斷增加。

當然,錢和人的投入只是基礎,還有許多其他原因,比如政策引導等。不過這些不是這裡的重點,就不多說了,我重點想說的這一井噴情況能否持續。

要回答能否持續,首先需要說一下中國科學研究取得成果的同時,背後存在的問題。

我看到有一些人在其他回答下面的留言,有的提到中國許多科研項目都是騙經費,或者為了發論文而發論文。其實關於中國科研的數量與質量問題,已經有很多討論和很細緻的分析,許多研究結果都證明中國科研質量是存在一定問題的。

比如這篇文章研究中國專利申請量增加是否是受政府驅動的。

Z Lei, Z Sun, B Wright, 2009, Are Chinese Patent Applications Politically Driven?

作者收集了1986年到2007年間中國每個月的專利申請量,並做了多方面的分析,比如:

藍色的是每年的12月份,可以看出,12月份的申請量普遍高於其他月份。具體分析過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原文,最後的結論是,中國專利申請量很大程度是受政策驅動的(比如專利補貼),而非商業目的。

還有一篇論文通過建立指數來對比各國的專利質量:

Boeing, Mueller, 2015, Measuring patent quality i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 Index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to China

他們建立的指標主要考慮的是專利的被引用情況,具體的計算方法是:

其中i是某一項專利,j是引用i專利的專利,c是專利來源國,t是年份,m是具體的技術領域。non-self ISR citation就是International Search Report 中的非自引用率。最後計算的結果是,中國的專利申請的質量只有國際水平的34%。

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科學論文上面,即「注水」現象。

雖然以上的研究結論不一定就完全準確,但我個人認為,中國科研成果是有水分的,也就是說有一些所謂的科學成果實際上是沒有實際意義的,既對科學發展沒有太大意義,也無法指導實踐。並且中國許多科研成果都是政府導向的,或者說是在政府不斷的補貼、年度指標等行政命令下完成的。

但是我認為中國科研成果數量仍然會不斷增加,因為畢竟中國已經處在了這個發展階段,科學以及創新在經濟發展中越來越重要,而且錢和人的投入預計會繼續增加,政府也會越來越重視,所以未來肯定會看到越來越多的鼓舞人心的科研成果。

而至於科研成果的質量,雖然上面的論文分析的是與國際比較質量並不高,但如果與中國的過去進行縱向比較,中國科學成果不管在數量還是質量都比以往有很大提升,這也有賴於無數科學工作者的奉獻。只是希望以後不管是基礎研究還是應用研究,質量能夠再提高一些,科研投入產出的效率能夠再提高一些。

這個問題實際上比較龐大,涉及到好多其他問題。由於篇幅有限,就說這麼多了。


所以說中國建國60年才出諾貝爾獎根本無關緊要。真正重要的不是多快出個諾貝爾獎,而是能不能持續。印度人還是亞洲最早拿諾貝爾獎的,可是有什麼卵用?你看現在還有哪個印度的諾貝爾獎?相比之下日本經過一個多世紀的苦心經營,在二十世紀下半葉開始零星獲獎,終於在二十一世紀迎來諾貝爾獎的井噴。所以最根本的還是提高自身的實力,而不是那一兩個獎項,就算這些成果都拿不了獎有什麼關係?只要實力還在,諾獎的爆發是遲早的。


作為一個大二學生,我接觸科研有一段時間了,這個問題答案其實很簡單:

因為我國的大學研究所,真的是在干實事的啊!

比如,3d列印航空飛機起落架,性能優於傳統工藝。

比如,自旋電子電路器件,工藝水平在某些方面是世界第一,其他方面也處於先進水平。

比如,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清華搞得,拿諾獎只是時間問題。

比如,16nm晶元製造工藝是怎麼來的,我國的工藝就是研究所合力搞得。

這種現象能不能持續?廢話:

哪個國家的科研基礎打好了,成果都會持續出現好嗎?


因為張上將退休不領導戰忽局工作以後,戰忽工作的效率一下子差了很多,所以研究成果都被爆出來了=。=

==================================================================

我擦,忘記局座的公開身份是少將了,局座有上將軍銜屬於二級國家機密,諸位晚上請乖乖在家裡等著,我們會派保密局的同志挨個去給諸位清除記憶的。

附保密局同志的照片,請認準這位,謹防假冒

--------------------------------------------------------------------

--------------------------------------------------------------------


作為參與此次科技成果宣傳的工作人員,我來回答一下吧。

首先,這並不是科技成果的井噴,而是一次精心策劃準備的宣傳活動。

為了2016年5月召開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科技部、中宣部、國資委、中科院從年初開始,準備對「十二五」期間產生科研成果進行集中宣傳。歷史2個月的項目篩選、材料準備、實地考察、採訪座談之後,央視、新華社、人民日報央廣財經、等傳統媒體與各大門戶網站一同形成了數萬篇關於科技成果的宣傳材料,從5月中旬至今,一直都在持續報道。所以給人感覺出現了成果井噴的現象。

第二、關於能否持續

如果你是從媒體的角度來看,答案是NO,黨和國家在特定時間有特定的工作重點,如前兩年的反腐巡視,到2016年的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明年又會有新的重心,所以從7月開始,你在媒體上將看不到之前那麼密集的科技相關的宣傳工作。

如果你單純從科技發展的角度來看,答案是YES。未來的一百年,或將產生自互聯網時代後的第六次科技革命。原因比較複雜,該吃飯了,不想打那麼多字,簡而言之就是跨學科綜合性科技成果於近年不斷凸顯,基礎物理前沿理論或將顛覆傳統知識體系,能源類技術有望實現重大突破,從而改變現有能源結構。


簡單說吧

科研本身就是個厚積薄發的過程,所以當你看到井噴的時候背後是不知道已經積累了多少時間心血和金錢的投入了


作為常年混軍事論壇的人,對這些井噴毫不意外,並不是今年才開始噴的:

預警機:

空警500,世界最先進的預警機,世界上第一款採用數字陣列雷達技術的預警機,有源相控陣。超越美國的E3C和E2D。

空警2000,有源相控陣,依然超越美國,但機體是俄羅斯的伊爾76,數量上受制於人。

----------------------------------------------

彈道導彈打衛星:

根據美國的報道,中國分別於2006年,2007年(公開),2010年,2013年,2014年(公開)進行了打衛星試驗,都取得了成功。美國也具有這種能力,但是陸基導彈打衛星試驗次數不如中國。

---------------------------------------------

第四代隱形戰鬥機:

2010年就開始試飛,僅僅六年後的今天殲20就開始裝備部隊了,全球第二。

而中國第一款自製的三代戰機殲10,相當於美國的F16,2004年才開始裝備部隊。井噴,跨越式發展。

同時中國還在試驗第二款四代隱形戰機F31鶻鷹,有能力同時研製兩款隱形戰機的國家,全球唯二。

這背後,是中國擁有亞洲最大,世界第二的風洞數量。

---------------------------------------------

中段反導:

世界上唯二有中段反導能力的國家。需要完善的衛星預警和地面雷達預警能力,以及高精度的KKV動能彈頭技術。

---------------------------------------------

高超音速飛行器:指5倍音速以上的飛行器,包含導彈和高超音速飛機。

中國已進行了7次十倍音速的高超音速飛行器試驗,最新的一次為2016年4月22日。標誌著中國的高超音速武器已經趨於成熟,一小時打遍全球不是夢。

而美國的相關試驗成敗不一,僅有5倍音速的試驗取得成功,仍處於試驗階段。中國在該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

07.05補充:關於殲20是否交付部隊裝備,有人表示疑問,正好寫答案的當天晚上,CCTV4的」今日關注「談到了這個問題,也引用了我評論里提到的網帖的」照片「如下

關鍵詞」空軍塗裝「,這代表著殲20從廠家正式移交給了部隊裝備.官媒不會隨便引用網上無根據圖片來報道的,一般來說,這是一種變相的官泄。而節目嘉賓,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裝備論證研究中心綜合論證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尹卓少將,也親口證實殲20已交付空軍服役,邊使用邊定型。

------------------------------

07.06更新:寫答案後的第二天,運20也正式服役了,這兩天確實談得上過節般的「井噴」。中國空軍插上「戰略之翼」

運-20授裝接裝儀式今天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出席儀式。空軍司令員馬曉天宣讀授裝命令。運20服役標誌著我國航空設計製造能力邁上新台階,提高了我空軍戰略投送能力和我軍有效履行使命任務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空軍今日正式列裝國產運20大型運輸機(圖)|運-20|中國空軍

--------------------------

07.06再更,今日官媒正式發布,中航工業2015年報告,證實「太行」發動機已經批量裝備部隊

 中航工業以「航空報國、強軍富民」為宗旨,堅持以軍為本,維護國家安全,追求世界和平,把優質高效完成軍機研製任務、保障航空裝備作為承擔社會責任的核心內容。「十二五」期間,中航工業在航空裝備領域取得了歷史性跨越。中國成為第4個自主研製大型運輸機、第3個自主研製隱身戰機的國家;直升機研製進入世界先進水平;「翼龍」等先進無人機批量生產;「太行」發動機批量裝備部隊,中航工業已具備自主研發第三代大推力航空發動機的能力;以「閃電」10導彈為代表,中國空空、空地導彈實現了從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

中航報告:第三代大推力太行發動機批量裝備部隊


我來補充一下吧,全部是一個星期內的新聞,應該算是井噴了。

全球苦尋80年的神秘粒子,中國找到了

人工智慧中國芯:全球首個集成「大腦」和「眼睛」的晶元誕生

中科大等成功研製硅基導模量子集成光學晶元

中國造出世界首例真實穩定可逆單分子電子開關

我國繪製出世界首個人類全腦連接圖譜

英媒公布2016亞洲大學200強 中國4所高校進前10

長征七號即將發射:海南文昌推出8個觀測點

中國最先進科考船「向陽紅01」交付:可探萬米深海

中國首次完成全固態太赫茲成像雷達系統樣機研製


有一次陪著導師去參加一個大型項目的驗收評審會。這個項目挺嚇人的,一個樣品就要花1億,但是項目的總經費才1.2億,參與單位有30多個高校和研究所,人數有1200多人。評審會基本是分了很多個小組分別進行的。每個組長把各個人的所謂成果匯總,然後做個報告。我聽了幾個報告,感覺多數人都像在做Review一樣。

我當時就納悶了,我就問我們老闆:「這麼一個大項目,投入明顯不夠,資金面又鋪得這麼大,成果也是泛泛的,這有什麼意義?這不浪費錢嗎?」我們老闆說:「目前這個階段主要是培養隊伍。一是從這些參與人員和單位中遴選出下一步的核心梯隊,二是這些參與人員以後進入相關單位後能夠很快適應任務的發展」。

幾年之後,我國在之方面果然走到了世界的最前列,領軍人物都十分年輕,而且人才濟濟。


他娘的,都是爭名奪利,不怕別人中國威脅論嗎?

張局座!張局座!

你他娘的退休了之後,這幫人鬧翻天了!


推薦閱讀:

怎麼看待日本水谷隼攻擊中國乒乓作弊?
如何看待在部分港劇中大陸姑娘是小三的設定?是否涉及歧視?
在未來30年內,中國會鬧饑荒嗎?
那些美到骨子裡的地名?
如何看待中國和「外國」的區別,中國需要怎麼努力才能趕超「外國」。?

TAG:自然科學 | 科技 | 科研 | 中國 | 中國科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