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係為何也開始玩渦輪?

別說日系30年前就玩膩了,我是問現在。比如本田開始大力推渦輪增壓......思域,CRV


雖然利益相關,但是從我在國外做動力總成看到的種種跡象表明這是必然的。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先看一下這個鏈接裡面的詳細技術分析 (增壓vs自吸)

http://www.zhihu.com/question/40391688/answer/90755256

實際上就一個問題,從來就沒有人說過直噴增壓和自吸高壓縮比阿特金森循環是不能共用的!實際上,就像我們吃飯需要補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等等一樣。有的人先吃米飯,有的人先吃菜。但是只有營養均衡才健康。

所有這些研發方向上的爭論實際上都是國外企業之間的鬥嘴皮子而已。有的公司根據以往優勢選擇先邁左腳搞渦輪,有的選擇先邁右腳搞高壓縮比。

對於日本廠商來說,自吸高壓縮比這條路走到這裡,油耗已經得到了很大改善。繼續增加壓縮比就要出現明顯的邊際效應了。而對於歐美上上來說相反,繼續加大增壓的改善變小了。

***

我們這裡做了幾年的研究,在日本美國歐洲發表了大量學術論文,對比得到的數據顯示:從原始自然吸氣開始每小排量化10%(比如從2.0變成1.8t)大概能帶來5%左右的油耗改善。這個比例會隨著小排量化程度提高而變低,但是要想出現這種明顯的衰減效應,我們需要50%以上的小排量化(比如2.0變成0.9t)。

而高壓縮比自吸的弱點也同樣會在極度的增加壓縮比的情況下出現。由於使用了阿特金森循環,同樣排量的馬自達發動機功率比普通自吸可能還低,導致發動機排量變大,摩擦損失,散熱損失和泵氣損失都會很嚴重。這個時候通過增壓來彌補這部分損失是很好的結合。否則在混合動力里每次啟動發動機都要先把很大體積的缸體先加熱一遍,排放就太爛了。(發動機冷啟動過程那兩分鐘的排放占整個駕駛過程排放接近一半甚至更多)

----------

實際雖然日本廠商很早就開始使用高增壓(斯巴魯 三菱那類的高功率機型)。但是這些和現在的小排量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以前的機子就追求功率,油耗嚇人。在高轉速的時候為了降溫保護零部件需要多噴30%以上的油,完全是浪費。

而現在的機子強調的是油耗(增壓和功率只是手段)。開發過程當中的各個設計要點(功率,低轉速扭矩,低載荷油耗,響應,排放,布局難度,可靠性)之間的妥協才是要點。比完全追求功率的設計難不止一個數量級。

這就好比在學校里有人玩遊戲厲害,有人打球厲害,有人學習好,有人和老師關係好,有人談戀愛那手套)。誰都有優勢。但是有人要是想各方面都厲害就很難了,而且還要三到四年正常畢業(發動機開發一般也是三到四年的時間限制)。難度可想而知。


我開著一台94年產的2.5T日系車。

你讓我不提過去……欺負我么……


用渦輪增壓可以減小體積 別的不用說 這一個優點就太值錢了

渦輪增壓技術成熟 風險小 成本低 扭矩給力 哪怕很多私家車自己改著玩都會裝渦輪 提升的快 (一個發動機 在沒什麼突破性技術的應用下 比如說全鋁發動機 比如說鍛造麯軸 你的發動機就能得到提升 )

至於很多人扯油耗 降低油耗的辦法有的是

渦輪增壓越來越成熟 早晚就像碟剎一樣普及

成熟意味著可靠性增加 成本降低 這都是符合日系車的特點


三個字!排量稅!


推薦閱讀:

渦輪增壓的汽車和不是渦輪增壓的汽車有什麼不同,很多人勸我買渦輪增壓的?
想買個15萬以內的SUV,是選擇渦輪增壓還是自然吸氣的發動機好?
2.0自吸2.0機械增壓 2.0渦輪增壓 2.0雙增壓 優劣?
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扭力轉速區間的最小值是否等同於渦輪介入的轉速?
影響增壓汽油機瞬態響應的因素?

TAG:汽車 | 渦輪增壓 | 日本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