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以色列旅遊,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地方?


【多圖預警】

1. 耶路撒冷

穿過大馬士革門,走過一片鬧哄哄的阿拉伯市場,菜販沿著台階排開售賣新鮮的蔬菜,麵包房的老爺爺頭頂大木盒,裝的是剛出爐的各式麵包。狹窄的耶路撒冷老城,阿拉伯商販叫賣色彩繽紛的糖果、糕點和首飾。耳邊是充滿異域風情的阿拉伯音樂,迎面偶爾走過一兩位黑衣黑帽大鬍子的猶太教徒。這是踏上這片土地之前,我對耶路撒冷的第一印象,那三位分別代表著穆斯林、基督徒和猶太教徒的女孩,在耶路撒冷的大馬士革門外相匯,「在這僅一平方公里的老城裡,我們比鄰而居,卻似隔了重重大洋,我們沒有溝通,沒有交流。也許現在還不是時候,但是總有一天,我們會嘗試著去認識,在同一片土地上一同生活過三千年的鄰居」。

耶路撒冷不屬於任何人,但它存在於每個人的想像當中,這是這座城市的悲劇,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哭牆猶太成人禮】

猶太小孩的成人禮,在希伯來語中是「Bar Mitzvah」,直譯為誡命之子,是猶太男孩13周歲時的一個慶典活動,慶典之後,每一個男孩就必須遵守613條猶太教的誡命。在典禮上,拉比會進行特別佈道,受禮人登上誦經壇,用希伯來語誦讀聖經,發表講演和誓言,所有的親朋好友都會被邀請,儀式後還要設宴款待,他們則向受禮人贈送禮物,父親贈送祈禱披巾。

於耶路撒冷的猶太居民而言,每一個小孩的成人禮,都是一次全城的狂歡。每周二和周五,從錫安門到哭牆,老城內的整個猶太區,認識的,不認識的,全都在圍著受禮的男孩唱歌跳舞。歌聲鼓聲很有節奏感,很容易讓旁觀者進入氛圍。在哭牆的受禮上,猶太母親和女性親人,會叫喊著往男孩的身上扔小石頭,那便是猶太教的祝福。

【哭牆】

哭牆又稱西牆,是耶路撒冷老城內古代猶太國第二聖殿護牆的一段,也是第二聖殿護牆的僅存遺址。千百年來,猶太人回到耶路撒冷時,便會來到這面石牆前低聲禱告,哭訴流亡之苦。

因為本身老城不大,所以無論往哪個方向走,最後總會無意地來到哭牆。清晨的禱告,傍晚的餘暉,安息日夜晚的盛裝。猶太人用這獨有的方式來告訴世人,信仰的力量和自己的堅持。尤其是在落日餘暉中,當夕陽在整個耶路撒冷老城牆抹上黃昏,那一片金黃,就會讓你覺得很幸運,這個世界總還有這樣一片小小的土地,在每天的這個時候,有這樣一群人,給世人帶來一份安寧。

歷史,不光光是在地下,此刻,也在眼前。

【猶太社區 - Me"a She" arim】

Me"a She" arim是耶路撒冷城內眾多猶太社區中的一個,這裡居住的,都是極端猶太教教徒 - 哈雷迪。

從耶路撒冷新城最繁華的本耶胡達大街,拐入社區,僅僅是半公里的距離,但是給我的感覺,卻像是相隔了兩個世界的遙遠,就像是掉入愛麗絲的樹洞,你無法去理解,也很難去相信,真實的「歷史」,每天還在生活著。不是電影布景,沒有喧囂,只有猶太教徒匆匆走過的相伴。

【本耶胡達菜市場】

本耶胡達菜市場是整個耶路撒冷最大的菜市場,曾經Timeout評選過世界十大市場,本耶胡達當時位列第十。整個市場就像一個巨大的棋盤,各類商鋪橫縱分列,售賣的商品以食物為主,到了晚上,商戶收攤,便會變成酒吧街。

【橄欖山】

耶穌在死前一周從這裡進入耶路撒冷,耶穌在橄欖山上度過了很多時間,教導他的門徒並且說預言,每天晚上回到橄欖山住宿,在他被出賣的那一夜也是如此。4世紀起相繼落成多座基督教教堂和聖徒紀念堂。根據古猶太傳說,彌賽亞時代便在橄欖山開始。因此,數世紀以來,橄欖山也成為了猶太人最神聖的墓地。

在耶路撒冷的一周,我去過橄欖山三次,一次從新門走出,另外兩次是從獅門,都是在黃昏時。站在橄欖山頂,看腳下密密麻麻的猶太公墓,落日時分的猶太教徒從墓地中禱告而過,成群的鴿子和烏鴉,從錫安山一直飛向耶路撒冷老城,餘暉染紅整個天空,剩餘的一絲陽光從圓頂清真寺泄出。大衛城遺址旁的阿拉伯社區開始亮起燈,當穆斯林開始一天中的最後一次禱告,秋日的風吹過,你會為之動容,你會期盼你眼前的這一切,都不會再被紛亂所改變。

在橄欖山的山腳下,有個被掏空的墓穴,高十米,墓穴內十分寬敞,一個阿拉伯大叔招呼喝了咖啡,拿起手鼓唱了十分鐘的歌,我從沒有預料過,我人生中的第一次私享音樂會,是在耶路撒冷千年的墓穴中,這我忘不了。

【耶路撒冷老城】

耶路撒冷老城一共有8個城門,我最喜歡的,也是每天都會去的便是雅法門和大馬士革門。據說從雅法門出去一直往前走,會到達雅法港,而大馬士革門通向的,便是大馬士革。

從雅法門登上老城牆,一直往西走到大馬士革門,可以俯瞰半個耶路撒冷老城。那些滄桑的老屋頂和陽台,讓我想起Leonard Cohen的Hallelujah,以色列國的大衛王,於月夜的陽台發現拔示巴,密謀與約押使拔士巴的丈夫烏利亞戰死沙場。拔示巴誕下與大衛的孩子「所羅門」,動怒耶和華,要使所羅門夭折作為懲罰。大衛為了孩子而禁食獨處,終日哀求耶和華並作悔罪詩,Hallelujah的歌詞便是來源於此,歌詞第一段(大衛求主寬恕)與第二段前3句(大衛邂逅拔示巴時的情景)。憂鬱教父的詩歌,給很多人帶來的,除了醇厚的歌聲,也和聖經中的故事一樣,在告訴我們,黑暗可以成為一種溫暖,一種保護。

耶路撒冷是神聖之城,但給人以迷信、騙術和偏執的印象;是帝國的慾望與獎賞,但又不像他們所期望的那樣具有戰略價值;耶路撒冷是許多教派的共同家園,但每個教派都認為這座城市只屬於自己;耶路撒冷是一座擁有許多名字的城市 - 但每個傳統都如此偏執地排斥他者,僅僅尊崇自己的稱謂。這是一個神的殿堂,兩個民族的首都、三大宗教的聖地,還是唯一一個擁有天國和塵世兩種存在維度的城市;而地上之城的絕美無雙與天上之城的光輝榮耀相比,又顯得那樣微不足道。

2. 巴勒斯坦伯利恆

從耶路撒冷大馬士革門外,乘坐阿拉伯人運營的公交車,五十分鐘後,便可來到耶穌的誕生地-伯利恆。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後,以色列佔領伯利恆,1995年聖誕節前夕,根據巴勒斯坦成的過渡自治協議,伯利恆回到了巴勒斯坦人的懷抱。目前,以色列控制著伯利恆的進出口,而日常行政則由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管理。

雖然與耶路撒冷只是相隔三十公里,雖然整體城市面貌並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是走在伯利恆的街上,你就能夠感受到兩地「人」的區別是有多大。

自2002年6月起,以色列開始沿1967年戰爭前以巴邊界線修建高8米、長約700公里的安全隔離牆,目的是將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地區與以色列徹底隔離開來,阻止巴勒斯坦激進組織成員滲透到以色列境內實施襲擊。隔離牆由數米高的鋼筋混凝土牆體、鐵絲網、高壓電網、電子監控系統組成,並由以色列巡邏隊和哨兵進行警戒。隔離牆建成後,整個約旦河西岸變成3個被隔離的區域,北部為納布盧斯、傑寧、蓋勒吉利耶和拉姆安拉,南部為希伯倫、伯利恆,第三個區域為傑里科。

3. 馬薩達死海地區

馬薩達是以色列古代猶太國的象徵,公元1世紀晚期被突然徹底摧毀,猶太人就此散居在世界各地,這裡的的希律王宮殿是早期羅馬帝國奢華宮殿建築的代表,至今保存完好。當初猶太人藉助希律王宮和周圍的帳篷、防禦工事成功的抵禦了迄今時間最長的、著名的「羅馬圍攻」,躲避在馬薩達古堡希律王宮的猶太難民在城池被攻破前全部集體自殺的悲劇事件不僅僅描述了猶太人的歷史,更是人類自古以來尋求自由、反抗壓迫的鬥爭精神的歷史寫照。

在馬薩達的頂端,可以看見死海非常壯觀的日出。凌晨五點開始爬山,頭頂是極其壯觀的銀河,右手邊的死海,正一點點地在晨霧中展現,海的對面,便是約旦。那一刻,你身處地球陸地的最低端,當第一抹朝陽開始將馬薩達古堡染成玫紅,猶太教徒在默默念著猶太經典,那不認識的姑娘坐在古堡的頂端面向死海,我們的生活需要有這樣的儀式感,越莊重,越好。

4. 特拉維夫

【雅法老港】

雅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港口之一,已經有至少4000年的歷史。到特拉維夫的第一晚,我從 Florentine 一直走到老城,我看一路上那破舊的樓房,荷槍實彈的士兵,身邊偶爾呼嘯而過的騎車,空氣中瀰漫的魚腥味,對我來說即神秘又興奮。去過的地方和認識的人,都以不同的立場跟我述說過有關這片土地的故事,但真實地踏足於此,感受到的更多是踏實,我們有很多的方式去看待一個城市,無論是從居民的眼中,還是政客的角度,但是作為旅人,如果我們拋開這些,只以更純粹的方式去看待城市的過去和當下,也許能看到更多不一樣的景緻。站在老城的最高處,可以看盡特拉維夫漫長的海岸線,夏季的夜晚,這座地中海城市上空會布滿繁星。在老港的傍晚,地中海的落日將老城整個塗抹成金黃,要說浪漫,這兒比起巴黎,更顯含情脈脈。

【卡梅爾市場】

卡梅爾市場是特拉維夫最大的市場,除了安息日,每天都是人頭攢動,這裡和Nahalat Binyamin大街很近。雖然在規模上不及耶路撒冷的本耶胡達市場,但是市場的規模永遠不是衡量人們對生活追求的標準。

每個人在看待一座城市,一個國家,都會有自己的角度,無論是從政治、無論是從宗教,都沒有錯。尤其是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似乎用政治和宗教的眼光去探索,是更為合適的角度,但是,如果我們卸下這些擔子,用更生活、更隨性的角度去理解當地人的日常,我們會發現這個民族在緊繃的神經背後的很多溫暖和人情。嚴肅的事,交給他人去判斷,作為旅人,你就好好地生活。

【羅斯柴爾德大街 Nahalat Binyamin】

我始終相信,一座城市最具人情的地方,一個是當地的菜市場,另一個便是街角的小店。特拉維夫是一座年輕人的城市,這兒不是歐洲,更不像中東,這兒只是特拉維夫。鍾愛文學、科技和藝術的以色列人,在這座小城中,用充滿想像的塗鴉和艷麗的色彩,打造了一座隨處走動都覺得無比舒適的環境。如果說,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宗教象徵,那麼特拉維夫,就是以色列人生活的面貌。隨意地選擇一家店面,沿街而坐,總會交到眾多的朋友。

世界看不完,慢下腳步,在特拉維夫多待上幾日吧,不用著急地去往美術館,不用慌張地趕往景點,在這樣美好的陽光下,隨處漫步,去感受這裡的年輕,體會當地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包容。這是特拉維夫的精神,一切,都要慢下來,一切,都需要去包容。

【Neve Tzedek】

特拉維夫的發展始於19世紀80年代,最初僅僅是雅法城外的一個猶太居民區。當時,一批猶太裔人士不願居住雅法市內昂貴的阿拉伯社區,而在雅法的北郊,現在特拉維夫南部的Neve Tzedek興建住宅。時至今日,Neve Tzedek已經演變成眾多獨立設計店鋪和餐廳、酒吧、咖啡廳的集合地,安靜,綠樹成蔭。

特拉維夫的海岸邊

與這對駕著破舊小卡旅行的情侶坐了一下午

秋日的地中海陽光,從酷曬到落日

海風吹起晾曬的衣物

便是旅行生活的儀式。

-------------------------------------------------------

文中圖片和文字均為原創,除知乎官方外,未經允許禁止,我已委託「維權騎士」(http://rightknights.com)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chalffychan

大家也可以參加我的第一次 Live:第一次去以色列旅行,怎麼玩?

你見過最美的落日是在哪裡? - Chalffy 的回答 - 知乎

歐洲有哪些小城市值得一去? - chalffy 的回答

倫敦是一座怎樣的城市?與其他國際大都市相比有什麼獨特之處? - Chalffy 的回答 - 知乎

在英國除了倫敦外,還有哪些值得探索的地方? - Chalffy 的回答 - 知乎

知乎專欄


謝謝 @Chalffy 的邀請,我們來答一下這道題。

這座擁有危險魅力的國家孕育了悠久龐雜的歷史文化,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巴哈伊教在這裡相互影響與碰撞,以至於她太過神聖,在歷史的長河中引來各大政權的紛紛覬覦。他們既為這片土地帶來了美麗聖潔的宮殿與宗教建築,同時也將戰亂與苦難引向這裡。

不過正是這錯綜複雜的歷史,讓以色列成了一個非常值得前往的國度,大大小小古迹遺址眾多。鑒於大多數旅行者是第一次前往以色列,並且時間有限,我們挑出了這座國家最精華的幾個目的地,讓大家可以在一周的時間裡儘可能多地領略以色列的不同面貌。

耶路撒冷,不安定的「和平之城

十分美麗賜諸世界,九分獨屬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Jerusalem, ??????????????)一詞來源於希伯來語,「耶路」意為「城市」,「撒冷」意為「和平」,所以耶路撒冷又稱為「和平之城」。然而,自公元前 11 世紀大衛王在此建立希伯來王國並賦予此地之名之後,經歷了五千年歷史洗禮的耶路撒冷從來都不是一座「安定」的城市。

三大宗教同時將耶路撒冷視為聖城,城市中不同宗教與文化背景的歷史古迹數不勝數,它們和諧又矛盾地共存於同一空間。

Photo by David Shankbone CC BY SA 4.0

耶路撒冷少不了西牆前身著黑衣、頭戴黑禮帽的背影。西牆(The Western Wall)又稱為哭牆(Wailing Wall),是一面始建於公元前 19 年的石牆,是當年環繞第二聖殿庭院的殘存部分,被認為是最靠近聖殿的一面牆,因此它也成為猶太教信仰中除聖殿山本身以外最神聖的地點。

西牆廣場上總是人潮湧動,流落至世界各地的猶太人來到哭牆前哭訴流亡之苦,哀悼民族命運,又或者寫下心愿塞進石頭縫裡來和上帝對話。

Photo by Golasso CC BY SA 3.0

Photo by 窮游er 洋意Ale

如今,哭牆那一邊、聖殿山上坐落的早已不是猶太人神聖的第二聖殿,取而代之的是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的清真寺金色圓頂。穆斯林們將圓頂清真寺及部落清真寺所在的這一方由圍牆圈起的土地統稱為阿克薩清真寺或Haram ish-sharif,意為「神聖的蔭蔽所」。

Photo by 窮游er 洋意Ale

伊斯蘭著名的神跡夜行登霄正發生於此:穆斯林們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正是踩著圓頂清真寺里供奉的那塊參與了開天闢地的石頭,與天使加百列一起,上到天堂,見到真主。

Photo by 窮游er 洋意Ale

然而民族遷移更替,城市摧毀又重建,歷史的滾滾車輪從來沒有停止過。猶太人依然相信末日審判的到來,彌賽亞(救世主)降臨後,第三聖殿終將在聖殿山拔地而起。

正因如此,大批猶太人安葬在城外一條公路之隔的橄欖山上,密密麻麻的墓地甚為壯觀,一些墓穴或墓碑的歷史甚至要追溯至第一聖殿時期。他們遙望著聖殿山,期待著成為彌賽亞降臨時第一個被拯救的靈魂。

然而,你知道嗎?這些猶太公墓安然坐落的地方屬於東耶路撒冷,也就是穆斯林居住區內,時而可見身著長袍的穆斯林婦女領著孩子,穿梭在墓地間的小路上。

Photo by 窮游er 洋意Ale

除了猶太公墓,一座座教堂也點綴在山間,耶穌升天小堂、主禱文教堂、主哭耶京堂、抹大拉的馬利亞教堂、客西馬尼園、萬國教堂……這些宗教建築向我們生動地講述了一段段聖經故事。

這就是耶路撒冷,既有差異與衝突,又不缺妥協與包容。不過,衝突與包容並不僅僅存在於不同宗教中,也見於同一種宗教里。

Photo by Jorge Láscar CC BY SA 2.0

無論基督教內教派的分歧有多大,幾乎所有基督徒都認為聖墓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er)所在地是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和復活的地方。各個教派自然希望由自己管理這處聖地,各方你爭我奪,對管理權爭執不下,最終將教堂大門的鑰匙交給了穆斯林家族掌管。

Photo by 窮游er 洋意Ale

Photo by 窮游er 洋意Ale

現在在教堂外部窗戶下方有一個梯子,至少從 1860 年起它就已經擺放在那裡了,被稱作「現狀梯子」或者「不可移動的梯子」(Immovable Ladder),象徵著由羅馬天主教會、希臘東正教會、亞美尼亞教會、埃及科普特教會、敘利亞教會和衣索比亞教會六個教會共同管理聖墓教堂的現狀。如果周日前往,你將在教堂不同位置欣賞到各個教會風格不一的禮拜儀式。

Photo by Miriam Mezzera CC BY SA 3.0

Photo by 窮游er 洋意Ale

此外,聆聽猶太大屠殺紀念館中猶太受害者親述的苦難史,探訪以色列博物館中珍藏的死海古卷與第二聖殿時期的耶路撒冷模型,漫步於百門社區探秘猶太極端正統派教徒的日常生活,遊走於馬哈耐耶胡達市場在喧囂叫賣聲中感受市井生氣……

耶路撒冷擁有太多充滿故事的地方,兩天的時間只能領略那九分美麗的冰山一角,這裡值得你停留的久一點,再久一點,細細品味專屬於她的味道。

行程安排

  • 第1天:大馬士革門 - 阿拉伯市場 - 西牆 - 圓頂清真寺 - 橄欖山 - 大衛塔

搭乘輕軌在大馬士革門站下車,從老城最繁忙的城門之一 大馬士革門進入後,選擇左邊的小徑,穿過阿拉伯市場,進入西牆區域參觀。之後穿過右手邊的西牆安檢處,進入聖殿山,參觀阿克薩清真寺。

結束聖殿山的參觀,穿過獅門過馬路,沿著山路一路往上,登上橄欖山。從山腳下的客西馬尼園、萬國教堂,到山上的抹大拉的瑪利亞教堂、主哭耶京堂、主禱文教堂、耶穌升天小堂,這裡有一系列基督教教堂。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數教堂只在中午之前開放參觀;如果時間來不及,也可以去走走苦路,或是參觀大衛城。晚上,不妨在大衛塔看一場燈光秀,將耶路撒冷的前世今生捋個明白。

  • 第2天:聖墓教堂 - 錫安山 - 猶太大屠殺紀念館 / 以色列博物館 - 馬哈耐耶胡達市場 / 百門社區

一早從雅法門進入老城區,步行前往聖墓教堂,如果想要進到存放耶穌棺槨的房間里可能要花上一個小時的時間來排隊。出了教堂,向南步行,穿過錫安門,錫安山上集中著大衛王之墓、最後的晚餐廳、聖母安眠堂、雞鳴堂等景點。

下午可以在猶太大屠殺紀念館和以色列博物館中選擇一個參觀,二者均需乘坐公交車前往。如果還有多餘時間,可以逛逛生活氣息濃郁的馬哈耐耶胡達市場,或者猶太極端正統派教徒居住的百門社區。

特拉維夫,以色列也時尚

Photo by 窮游er 洋意Ale

Photo by 窮游er 洋意Ale

如果說耶路撒冷代表了古老、傳統的以色列,那麼特拉維夫則詮釋了這座國家年輕、開放的另一面。

她被稱為「永不停息的城市」,酒吧、聚會以及熱力四射的夜生活讓這裡區別於其他中東地區城市,更像是一座歐洲地中海小城。長達 5 公里的海灘是俊男美女扎堆的地方,一群男孩打著沙灘排球,主人帶著狗狗從海灘跑過,你甚至時不時會遇到裸曬的美女。

Photo by r?"? ????? ????? CC BY SA 3.0

簡潔時髦的包豪斯(Bauhaus)建築沿著羅斯查爾德大街(Rothschild Blvd)依次排開,現在這些房屋大多作為店鋪、餐廳、咖啡廳,設計感十足。

據統計,特拉維夫擁有約 4000 多棟包豪斯建築,特拉維夫「白城」的名字正來源於此,同時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Photo by Noam.armonn CC BY SA 3.0

就連海邊有千年歷史的雅法老城(Old Jaffa)也散發著青春文藝氣息。不少藝術家居住在此,設立工作室,開設藝術品商店。沿著錯綜複雜的小巷,踩著古老的石板路,隨意鑽進一家心儀的店鋪,也許你就會有驚喜發現。很多創意十足的紀念品只有在這裡才能找到!

Photo by ?? ????? ????? CC BY SA 3.0

Photo by ?? ????? ????? CC BY SA 3.0

喜歡鑽研星座的旅行者也不可錯過雅法老城,這裡可是 12 星座的代言人,擁有 12 星座噴泉,以 12 星座命名的小巷,還有 12 星座的許願橋。據說在橋上找到自己的星座浮雕,然後輕撫著面向大海許願,就能成真。只可惜如今許願橋因為年久失修已經不讓通過。

行程安排

  • 羅斯查爾德大街 - 卡爾邁勒市場 - 海邊 - 雅法老城 - 跳蚤市場

早上從羅斯查爾德大街開始,沿著林蔭大道往西走,兩邊可以看到典型的包豪斯建築,感受特拉維夫年輕人的生活。之後到達Allenby大街往北,在Nahalat Binyamin大街欣賞個性手工藝術家的作品,再前往旁邊的卡爾邁勒市場(Carmel Market)逛逛當地的菜市場。沿著市場往西步行,最後到達海邊,享受地中海的藍天白雲。

下午可以去南邊不遠處的雅法老城逛逛,之後前往跳蚤市場(Flea Market)喝杯鮮榨果汁,買買手信。日落時分回到海邊,欣賞地中海日落。

感受死海的「死亡氣息」

Photo by Pete CC BY SA 3.0

提起死海,相信絕大多數人腦海中浮現的畫面是一個人漂浮在水上看報紙吧!

死海位於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約旦三地交界處,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湖泊,低于海平面 424 米,被沙漠包圍,唯一的水源是約旦河。常年高溫使得死海的蒸發量巨大,水源供應遠遠不夠,鹽分不斷保留下來。正因如此,死海鹽分高,浮力大,即使人們不會游泳,也可以輕鬆自在地漂浮在水面,來張躺在水上看報紙的標準照。

Photo by Tiia Monto CC BY SA 3.0

以色列境內的死海主要有兩處海灘——Ein Gedi 和 Ein Bokek。如果想拍張美美的死海經典紀念照,建議前往後者,水質更清,景色更美。Ein Bokek 周圍有不少度假酒店,免費海灘也非常不錯,不用花錢便可使用淋浴、廁所和更衣室。只不過如果想要嘗試死海泥 Spa,需要自行在海灘邊的商店購買。

Photo by TijsB CC BY SA 3.0

Photo by Boris Kasimov CC BY SA 3.0

「死海」的名字源自於周圍寸草不生的環境,由於鹽度極高,動植物很難在這裡生存下去,光禿禿的鹽鹼地綿延起伏,猶如行走在月球表面。在蕭索的荒漠中,艾因蓋迪自然保護區(Ein Gedi Nature Reserve)的一小片綠洲為這片死寂點亮了一抹生命之色,溪流、瀑布與沙漠、山丘交織混雜在一起,形成獨特的景色。

Photo by Godot13 CC BY SA 3.0

Photo by Oren Rozen CC BY SA 3.0

孤立於死海區域茫茫荒漠中的馬薩達(Masada)見證了猶太人艱苦的鬥爭史。這座對於猶太人意義重大的宮殿兼堡壘建築是公元前 40 年希律王決定修建的,公元 70 年猶太大起義爆發,古羅馬帝國為了鎮壓暴動,命令軍隊摧毀第二聖殿,不久後耶路撒冷被攻陷。不服輸的猶太人紛紛退到馬薩達,在羅馬軍隊的重重包圍下,儘管缺水少糧卻不肯投降的猶太人愣是堅持了兩年之久。公元 73 年,900 多名猶太戰士確認勝利無望,全部選擇自殺。這就是發生在兩千多年的猶太大離散前的最後一個故事。

Photo by ??????? ?????? CC BY SA 3.0

從馬薩達的最高點可以看到死海和古死海底,還有周圍形狀各異的山丘和古羅馬軍營遺址。此外,馬薩達日出也非常著名,日出前一個多小時公園入口處就已經聚集了不少人,等待從蛇形小路(Snake Path)爬上山頂,觀看震撼的日出。

行程安排

  • 艾因蓋迪國家公園(Ein Gedi) - 馬薩達國家公園 - Ein Bokek

從耶路撒冷出發一路向南,依次會經過 Ein Gedi、馬薩達和 Ein Bokek。當地著名的 444 路長途汽車路線便大致如此,沿著死海一直到達通往約旦的 Eilat 口岸。不過需要注意的是,444 路需要提前預訂買票,可以乘坐同樣從耶路撒冷中央車站出發的 486 路公交車前往這三個地方。

精力足夠、行程緊湊的旅行者也可以自駕 1 日游,在一天內玩遍這 3 個地方;或者參加當地的死海 1 日游旅行團,在安息日也有發團。

此外,如果時間充裕,建議在 Ein Bokek 住上一晚,第二天一早駕車前往馬薩達看日出;若搭乘公共交通,馬薩達國家公園旁邊有一家青年旅舍,可以住在這裡。

約旦河西岸

在電視新聞的渲染下,約旦河西岸(West Bank)似乎是一個時時發生暴力衝突的危險地區,許多人不敢踏足也都是出於安全的考慮。但其實除卻劍拔弩張的希伯倫(Hebron)老城,目前其他西岸城市總體來說還挺太平。衝突事件多發生在定居者與激進的巴勒斯坦青年之間,並不針對旅行者,只要遠離騷亂,不去湊熱鬧圍觀,安全問題不大。

在見識過了牆那邊的耶路撒冷之後,繞過隔離牆,再看看那邊巴勒斯坦人的日常生活。或許只有這樣,這場以色列之行才算真正圓滿吧!

伯利恆 Bethlehem

在西岸城市中,伯利恆的名氣應該是最大的,這裡是耶穌降生的地方,也就是「聖誕節」中的那個「聖誕」。

Photo by Neil Ward CC BY SA3.0

正因如此,在伯利恆過聖誕節是一件相當有意義的事情。主誕教堂(Church of the Nativity)直到如今仍在使用,傳說耶穌就是在這裡降生的。每逢平安夜,羅馬教皇都會親自來到這裡,雖然夜幕降臨後普通人不能進入,但仍然可以通過教堂外的大屏幕看到教堂內部在進行的儀式。

Photo by Rossnixon CC BY SA 3.0

平常日子前往,你可以隨著人群彎腰通過「謙卑之門」進入教堂,來到一個狹窄且有些陰暗的洞穴,虔誠的在胸口劃著十字的教徒靜靜地祭拜的便是耶穌誕生祭壇,祭壇之下的十四芒星就是相傳聖母瑪利亞誕下耶穌的位置。

Photo by Wall in Palestine CC BY SA 2.0

此外,聖乳教堂、隔離牆上大名鼎鼎的Banksy塗鴉以及伯利恆周邊牧羊人的田野教堂(Shepherd"s Santuary)和堡壘宮殿希律堡(Herodium)也是不得不看的景點。

拉馬拉 Ramallah

作為約旦河西岸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比起其他巴勒斯坦地區城市,拉馬拉的清真寺或教堂遺迹要少得多,也較少看到旅行者的蹤跡。

Photo by 窮游er 洋意Ale

不過為了那位頭戴黑白格子紋頭巾的阿拉伯大叔阿拉法特,你也值得來拉馬拉看一看。

他的一生都在中東形勢最為嚴峻的日子中度過,打不停的中東戰爭,鎮壓後又奮起的革命,作為前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和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主席的他沒有放棄,一直遊走在各大會議,努力為巴勒斯坦爭取獨立的一絲絲希望,盡他最大的努力為中東和平作出貢獻。終於在 1993 年,《奧斯陸協議》簽訂,巴勒斯坦獲得了5年以內的西岸和加沙地區的自治權,正因如此,阿拉法特同以色列總理拉賓、外交部長佩雷斯共同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Photo by Joi Ito CC BY SA 2.0

Photo by 窮游er 洋意Ale

阿拉法特墓簡樸莊重,只有一塊美麗的阿拉伯文石碑和兩名嚴陣以待的巴勒斯坦士兵。旁邊有一座博物館和阿拉法特故居,介紹了這位巴勒斯坦領袖的生平和阿拉法特時代的巴勒斯坦以及中東局勢,故居完好保存了阿拉法特生前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其他約旦西岸城市

除了伯利恆和拉馬拉兩座城市之外,約旦河西岸的傑里科(Jericho)、希伯倫(Hebron)和納布盧斯(Nablus)也非常推薦前往。

傑里科以試探山(Mount of Temptation)著名,傳說耶穌就是在這裡經受住了撒旦的誘惑,Hisham"s Palace 宮殿精緻的馬賽克拼磚也讓人咂舌。

猶太教四大聖城之一——希伯倫是聖經族長們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又名以色列)及其妻子們的長眠之地,具體位於易卜拉欣清真寺。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希伯倫老城是定居者和穆斯林矛盾最激烈的地方,要格外注意安全。

納布盧斯 的亮點在於人,不同種族和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們雜居在此,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聚居在納布盧斯邊緣的撒瑪利亞人社群,據說他們是古以色列北國的後裔。

行程安排

旅行者可以挑選其中 1-2 座城市遊覽,每座城市大概需要半天到一天時間。由於作息時間不同,阿拉伯人周六不休息,建議旅行者可以在安息日前往巴勒斯坦地區,在大馬士革門外有開往伯利恆和拉馬拉的阿拉伯公交車。公交車回程將經過檢查站(Check Point),因此需攜帶護照和入境時的小藍卡,以便接受檢查。

以色列旅行安全

儘管阿以衝突風險長期存在,但總體來說,目前大部分地區比較安全,大街上經常可以看到持槍警察和士兵,火車站、長途汽車站、商場以及一些景點也有安全檢查。當地衝突事件一般不會針對旅行者,如果不巧遇到,請儘快離開事發現場,不要上前湊熱鬧。

加沙走廊地帶、戈蘭高地、與敘利亞與黎巴嫩邊境地區存在長期武裝衝突,強烈建議不要前往上述地區旅行。

此外,由於局勢隨時可能發生變化,建議在旅行前關注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以色列大使館發布的安全提醒。

當然了,以色列值得前往的地區還不止於此。傳說中耶穌幼年生活的地方拿撒勒、海法美麗的巴哈伊空中花園、凱撒利亞飽經風霜的古羅馬遺址、騎士團遺迹與細高宣禮塔並存的阿卡小鎮……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關以色列的旅遊信息,可以看看我們之前的回答「去以色列旅遊應注意哪些問題」,或者前往「窮游錦囊」APP下載《耶路撒冷》和《特拉維夫》錦囊。

---------------------------------

歡迎關註:

知乎機構號:@窮游錦囊

知乎專欄:對世界上癮(國外) 錦繡山河走遍(國內)

窮游錦囊微信公眾號:qyerguide

下載有用、有趣、能救命的 「窮游錦囊App」,獲取全新的旅行靈感及實用的旅行指南。


在以色列旅行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從耶路撒冷的哭牆和聖殿山來到伯利恆的主誕教堂,從現代的特拉維夫海濱來到內蓋夫沙漠中的貝都因村落,在野花盛開的沙漠、細沙遍布的海灘、高寒積雪的山峰和古今交錯的城市風光背景下,你能感受到振奮、複雜、對立,還有當地人民的信仰與生活。

下面Lonely Planet為你帶來暢遊以色列的經典路線,這條路線,將帶你更好地探索這片還不太為國內旅行者涉足的土地!那麼,就一起去這個神秘的國家看看吧!

  • 旅行時間:兩周
  • 旅行路線:耶路撒冷→死海→特拉維夫→凱撒利亞→海法→拿撒勒→太巴列→貝特謝安

▲地圖來自Google Map

&>耶路撒冷

首先在耶路撒冷及周圍待4天。對猶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來說,無比聖潔的耶路撒冷舊城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朝聖目的地之一。這裡滿是神聖的建築和豐富的文物,是一個真正配得上「活歷史」這一讚譽的地方。

Photo by Pedro Kok via Flickr

兩天時間在耶路撒冷舊城的小巷漫步吧,在這裡,你可以踏著先知的足跡前行,可在哈里發和諸位國王下令建造的建築內祈禱在十字軍和紅衣主教曾經打盹的濟貧院過夜。教堂鐘聲、宣禮員的報時和羊角號的聲音不絕於耳,教堂里的焚香氣味源源不絕。你可以將獲得有別於任何地方的感官和精神體驗

感受哭牆的精神力量,參觀基督教最神聖的地點聖墓教堂,凝視壯觀的岩石圓頂清真寺……這些早已為納入無數旅行者願望清單上的神聖景點,讓你有充分的理由把耶路撒冷作為你的以色列之旅的第一目的地

&>死海

Photo by tsaiproject via Flickr

以色列之旅的第二站,帶上你的泳衣和登山鞋,花一天時間遊覽死海吧!死海是地球表面上位置最低的區域(低于海平面428米),經過「海平面」標誌牌後繼續往下走,你才能看到死海那鈷藍色的水域,它彙集了驚人的自然美景、令人嘆為觀止的古代歷史現代礦質溫泉,為每一個來到此處的旅行者提供著難以忘懷的旅行體驗。

Photo by Julie Putseys via Flickr

在多沙的隱波給海灘處的死海漂浮,那裡的鹹水讓人舒緩。你也可以重現那些曾經出現在教科書里的經典場景,在恩蓋迪綠洲,穿越陡峭的峽谷後你可以看到清澈的池水和飛流直下的瀑布,然後你可以爬上朱迪亞沙漠高原或者下行至水邊盡情嬉戲。體驗過死海後,不要錯過充滿傳奇色彩的要塞梅察達

&>特拉維夫

之後前往地中海沿岸在特拉維夫停留3天,你可以散步、騎自行車、慵懶地躺在沙灘上、享用美食或靜靜地觀看熙熙攘攘的世界。在一個世紀以前,特拉維夫曾是一片沙丘。如今它變成了一座繁華的都市,作為以色列第二大城市,特拉維夫是該國最偉大的財富之一

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包豪斯建築引人注目,同時賦予了這裡「白色城市」這個受歡迎的稱號。作為雅法的一個歷史港口,它擁有迷人的阿拉伯遺產。然而這座城市的真正迷人之處在於當地的生活方式。花一天時間輕鬆徜徉在現代藝術畫廊和別緻的咖啡館之間,置身於精美的手工藝品店和幸福溫暖的海灘上。你會立刻陷入特拉維夫多變的感官體驗中。

&>凱撒利亞

Photo by dansshots via Flickr

接著,在去海法之前,先去海邊望一眼羅馬帝國時期的凱撒利亞。凱撒利亞華麗地坐落在綠松石般閃閃發亮的地中海海岸上,引人注目的羅馬遺迹很容易令人聯想到2000年前的城市生活,當時人們在圓形劇場里為奴隸與動物的激烈搏鬥吶喊助威,劇院里上演音樂巨匠的表演——今日依然如此。

Photo by yolanda liu via Flickr

希律宏偉的港口遺迹當初是為了與亞歷山大港一爭高下,而今它已經變成了以色列最浪漫的景點之一現代凱撒利亞位於古城的東北部,是這個國家最獨特的城市之一。咖啡館和餐廳更是錦上添花,你可以在海邊戶外用餐,直到深夜。

&>海法

海法是以色列第三大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美的港口城市之一。隨著海法發展建設得越發時尚現代,其城市風光也越發優美迷人,人們便也越發渴望攀登至卡梅爾山的更高處。從宏偉的卡梅爾山上俯瞰全城,特別是從巴哈伊花園看過去的時候,景色美得令人窒息。

Photo by the last don via Flickr

不過在城裡的幾乎所有地方都能看到有趣而美麗的城市景觀,除了頗受歡迎的卡梅爾中心德國僑民區和市中心所在的低海拔平原區域內,以及熙熙攘攘的瓦迪尼薩斯小鎮都值得你花時間探索!

&>拿撒勒

Photo by Dan Zelazo via Flickr

這裡是耶穌長大的地方,而今變成了繁華的阿拉伯城市。在古城,狹窄的小巷中藏匿著紀念新約中事件的教堂以及奧斯曼時期的宅邸新一代的餐館使拿撒勒成為以色列這個美食天堂里的一顆明星。傳統的阿拉伯式熱情服務為你奉上老式特色美食,你還可以品嘗到融合東西方元素的菜肴就在拿撒勒逗留一天,品嘗各式美食吧!

Photo by Dan Zelazo via Flickr

&>太巴列

Photo by Daniel Weber via Flickr

然後前往太巴列,太巴列是猶太教的四座聖城之一,是備受尊崇的猶太教聖人的埋葬之地,也是加利利海周邊很受歡迎的旅行地。然而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陽光明媚的湖濱地帶屢遭礙眼建築的破壞,使以色列這座度假城鎮的美麗風景面臨巨大挑戰。現在,在聖潔、小販叫賣聲以及享樂主義的氛圍下,神聖與媚俗—外加沙灘和溫泉—並存,不過這也不是第一次了。

Photo by hanming_huang via Flickr

&>貝特謝安

Photo by Jean Nathalie via Flickr

驅車返回耶路撒冷時,順道拜訪羅馬遺迹貝特謝安。漫步於貝特謝安那石柱林立的主街道石路小巷以及精心設計的公共浴室和公共廁所,你會了解耶穌時代之後的羅馬生活749年的大地震襲擊了貝特謝安,這座城市如同龐貝一樣驟然毀滅於自然災難中。一座可容納7000人的劇院和它的拱形入口依舊保持著2世紀舉行盛大表演時的面貌。

Photo by guyatar via Flickr

&>旅行信息

Photo by Daniel Weber via Flickr

&>&>&>簽證:

中國公民可以通過以色列駐華大使館、以色列駐上海總領事館和以色列駐廣州總領事館申請旅遊簽證。

*需要準備:

  • 有效期至少6個月的護照;
  • 2張5cm×5cm的照片;
  • 簽證申請表;
  • 旅行行程單、酒店預訂單以及經過確認的往返以色列的飛機票;
  • 銀行2萬元資金擔保證明;
  • 申請人工作單位證明原件;
  • 申請人本人的詳細回郵地址。
  • 上海領區特別要求境外醫療險(保額不少於35萬元)。

*如果護照上有過美國簽證或申根簽證,或申請人持有北京、上海或廣州市的居民戶口,無須銀行資金證明。北京和上海領區申請人將材料通過郵寄方式遞交大使館或領事館;廣州領區申請人需本人前往領事館遞送材料,如果委託他人遞交資料,需要提供委託書及被委託人的聯繫方式。簽證有效期3個月,可停留30天,簽證費用150元,通過當地中信銀行授權網點繳納並提交繳費憑證。

*2016年3月29日,中國和以色列正式簽署協議,以色列將為以商務或旅遊為目的的中國公民頒發10年多次往返簽證,每次停留期不超過90天。

Photo by ilirjan rrumbullaku via Flickr

&>&>&>旅行季節:

  • 旺季(7月和8月)

此時的耶路撒冷比較暖和特拉維夫比較悶熱埃拉特、太巴列和死海極其炎熱酒店價格飆升,房間稀缺。

  • 平季(10月、11月和3月至6月)

天氣有時多雨,但更多的是暖和的晴天。盛開的野花使3月和4月成了理想的徒步季節

  • 淡季(12月至次年2月)

整個北方天寒地凍,但這個時候是前往太巴列和死海的最好時機,你可以感受那裡的溫暖。

&>&>&>旅行安全:

去以色列安全嗎?當你宣布你前往以色列旅行的計劃時,這是一個你的家人和朋友都會問到的問題。答案總是取決於當前的局勢,而且它在未來還會發生變化。唯一肯定的是,聽從本國外交部的建議總不會出錯(中國外交部 www.fmprc.gov. cn),它們會就當前的旅遊熱點為遊客提供信息。

↓↓↓ 以上內容選自Lonely Planet《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指南 ↓↓↓

原文首發Lonely Planet 官方微信號【LonelyPlanet-CN】,歡迎大家關註:)

---------------------------------------


說一個我感觸最深的地方,巴以隔離牆。

巴以隔離牆位於巴勒斯坦區的伯利恆,距離耶路撒冷只有半小時車程。伯利恆是耶穌誕生地,而耶路撒冷是耶穌離世和重生的地方。巴以隔離牆顧名思義,位於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交界處,是以色列修建的用於隔離巴勒斯坦自殺襲擊的隔離設施。

我一直都是算半個以色列粉吧,尤其是對幾千里解救人質的恩德培行動驚為天人,對巴以地區的態度一直都覺得巴勒斯坦弱爆了。

然而那天從伯利恆回以色列時,路過巴以隔離牆,下來看牆上的塗鴉和貼畫,卻別有一種滋味。

巴勒斯坦人在這裡寫下他們的憤怒和無奈,寫下家人離別的哀傷、失去土地的痛苦。

寫下一個個哀傷絕望的故事

他們把隔離牆下這條路取名叫Occupation Road

憤怒而無力的訴說

那一陣身體不是很好,略多走一陣就很疲憊,耶路撒冷、伯利恆都只是浮光一掠,哭牆下那麼多人虔誠膜拜,因為沒有同樣的宗教信仰,我在旁邊只覺得置身事外。唯有在巴以隔離牆時,一張張看完牆上的貼紙,一幅幅看完每個塗鴉,深深打動,不知不覺耗掉很久時間。流散幾千年的猶太民族復國後,卻同樣使得居住在這裡的巴勒斯坦人失去家園、顛沛流離。然而看到被以色列管制的耶路撒冷井然有序、現代發達,反觀同樣是聖城的伯利恆卻相對混亂落後,沒有自己的貨幣,大量年輕人無業,甚至小孩來拉我的車門不成就踢車和趴在車前不讓走,此時甚至連警察都沒有。巴勒斯坦的恐怖襲擊眾所周知,為收復土地,甚至不惜用學校用小孩作掩護進行恐怖襲擊。所以又到底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旁人無法感同身受,只能從世俗意義或者利己角度來看,也許以色列的統治要好於巴勒斯坦的流離?

p.s.租車公司的車的保險是不涵蓋巴勒斯坦區的,我是回來後才知道。。。

其實還想說說戈蘭高地。

近距離看到曾經那麼慘烈六日戰爭戰場,還是很震撼的,這裡真正是一寸山河一寸血。

現在是聯合國維和部隊駐守。

放眼望去就是敘利亞

大馬士革,只有60公里。

另一面是加利利湖。戈蘭高地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隨處可見地雷警告

山腰上有一個kibbutz,小村莊里瓜果飄香,一派祥和寧靜。

不遠處的眼淚谷,以色列整整一個旅陣亡於此。

再遠處的敘利亞鬼城Quneitra一片廢墟,空無一人。

年輕人們為自己的家國理想浴血奮戰,今日戈蘭高地暫且算穩定,只是那些年輕的生命,失去了,就失去了。

當你見到天上星星

可有記得當年我的臉

曾為你更比星星笑的多

當你看到星河燦爛

請你想 想起我


阿卡老城(Akka,Akko,Acre - Old City)

納撒勒的天使報喜堂(Nazareth - Basilica of the Annunciation)

提比裡亞的加利利海(Tiberias - Sea of Galilee)

海法的巴哈伊花園(Haifa - Baha"i Garden)

耶路撒冷- 聖墓教堂 (Jerusalem - Church of Holy Sepulchre)

耶路撒冷 - 苦難之路 (Jerusalem - Via Dolorosa)

耶路撒冷 - 老城 (Jerusalem - Old City)

耶路撒冷 - 錫安門,瑪麗之墓(Jerusalem - Zion Gate, Tomb of Mary)

耶路撒冷 - 聖殿山,哭牆 (Jerusalem - Temple Mount,Wailing wall)

巴勒斯坦的伯利恆- 聖誕教堂 (Bethlehem - Church of Nativity)

馬薩達和死海(Masada and The Dead Sea)


其實,以色列除了耶路撒冷宗教聖地,特拉維夫海濱城市,神奇的死海和美麗的紅海之外,被大家忽略的是以色列的南部內蓋夫沙漠!

詳情請看我之前的回答以色列除了耶路撒冷,特拉維夫,死海等熱門旅遊勝地可以玩之外,還有哪些地方值得玩? - 蔡楊慧的回答 - 知乎

橫亘於以色列南方的內蓋夫沙漠(The Negev Desert)佔了以色列國土面積一半以上。由於是沙漠,這裡人煙稀少。儘管如此,內蓋夫也不乏燦爛的歷史:亞伯拉罕在貝爾謝巴 (Beer Sheva)安家;載滿奇珍異寶的納巴泰人(Nabateans)駝隊從這裡經過。

內蓋夫沙漠景色也令人嘆為觀止,始於埃及,橫亘以色列南部,一直延伸到約旦和沙烏地阿拉伯。 在這裡,可以自由地探索沙漠平原、沙丘、沙漠礫石、懸崖峭壁、天坑、天然泉水和綿延數十公里的幽深峽谷。

冬春之時,內蓋夫沙漠變身理想的旅行目的地,吸引大自然愛好者來欣賞一年一度的沙漠野花開放盛景。夏秋之際,很多遊客也會前來體驗清澈透心涼的沙漠奇蹟-天然泉水。

而在交通方面,內蓋夫沙漠首府貝爾謝巴(Beer Sheva)市到以色列最大的兩座城市特拉維夫和耶路撒冷的交通非常便利。 在貝爾謝巴搭乘火車,只需一個多小時即可到達特拉維夫,還能一路北上,抵達海法和以色列北部。死海、恩戈地(Ein Gedi)、馬薩達和密支佩拉蒙(Mitzpeh Ramon)都在附近,大片阿夫達特遺迹(納巴泰、羅馬和拜占庭時期的建築)也在貝爾謝巴附近。

這裡推薦一個特色的以色列沙漠旅遊項目!讓你既可以體驗以色列的學術氛圍,又可以體驗沙漠的壯闊豪邁,還可以體驗極具特色的基布茲!簡直一舉三得!

項目包括:

1) 內蓋夫本古里安大學沙漠研究所參觀

本古里安大學成立於1969年,建校初衷是改造以色列南部沙漠地區內蓋夫。大學以以色列首任總理大衛·本-古里安的名字命名,致力於實現本-古里安的願景:讓農業、科學、技術和創新在沙漠遍地開花。

過去十年來,本?古里安大學學生人數增加了兩倍,現共有超過1.9萬學生,來自不同地方和背景,包括以色列國內土生土長的以色列人、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還包括貝都因人,以及來自衣索比亞、前蘇聯和其他國家的新移民。

The Jacob Blaustein沙漠研究所坐落於斯代博格基布茲旁邊的小鎮midreshet Ben-Gurion,專註於沙漠研究,包括沙漠水文地質,水資源利用,海水淡化及水處理技術,沙漠生態,旱地研究,沙漠農業灌溉,生物技術,太陽能利用等等,憑藉其出色的教學質量和卓越的科研成果,享譽全世界。這些多學科研究領域的發展,以滿足人類在惡劣環境條件下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正是很多著名學者科學家在這些領域的開拓創新,才創造了以色列在沙漠中開墾綠洲的奇蹟。國父本古里安總理和他夫人之墓就在研究所旁邊。

參觀時長:3-4小時

參觀路線:扎克伯格水研究所,農業研究所,物理所,圖書館,本古里安墓

費用:1-4人,60 $/人;5-10人,50 $/人;11人以上,40 $/人(費用含午餐)

2) 沙漠吉普車體驗

想要探秘以色列沙漠,一覽壯闊宏偉的沙漠景觀,吉普車之旅絕對能夠帶來最完美的體驗。因為在廣袤無垠的沙漠之中,吉普車成為了完美的交通工具,它既可以為你節省時間,帶你到沙漠的神奇之處,又有專業的嚮導陪同,向你詳細介紹有關沙漠的一切,包括沙漠的水文地質,沙漠生態,人文歷史等等,不僅讓你的沙漠之行變得生動有趣起來,見識到很多神奇的自然景觀,而且還學習到很多新的知識,絕對成為你一生中難忘的記憶。

行程1: Zin峽谷的Ein Akev 泉

該峽谷向東延展,由zin河長年侵蝕而成,起始於雷蒙天坑,結束於死海。在這條峽谷裡面,有很多泉水噴涌而出,各自成形,包括了Ein Ovdat泉, Ein Mor泉, Ein Zik泉, Ein Akev泉, 和Ein Hava泉,這便是此次吉普車之行的神奇之處:沙漠里的水源地!

Ein Akev 泉水點位於Zin峽谷的中心地帶,泉水從十米左右的地方落下來,下面是個很深的水池,周圍一片綠洲,吸引了很多沙漠里動物來這裡飲水,這樣的一種景觀在沙漠里絕對屬於奇蹟,所以每年很多遊客來這裡遊覽,體驗清澈涼爽的泉水,特別是在夏天的時候,很多遊客在這裡游泳,徹底享受炎炎夏日的清涼。不遠處,有一個隱蔽的古代儲水系統,甚至連當地人都不一定知道的地方,我們將會去到那裡,領略古人在沙漠生存的智慧。

zin峽谷附近的沙漠在聖經中也有所記載,是摩西驅逐12個間諜的流放之處,也是聖經時代以色列的邊界。

體驗時長:2.5h小時或4小時

費用:7-8人/車,2.5h-380 $/車;4h-480 $/車

行程2:迷之佩拉蒙(Mitzpeh Ramon)天坑

迷之佩拉蒙位於雷蒙天坑的邊緣,在內蓋夫沙漠的中心地帶,貝爾謝巴的南部80公里,埃拉特北部140公里。卓越的地理位置和環境使得迷之佩拉蒙成為探索內蓋夫沙漠的最完美的地方。乾淨的空氣和海拔使得這裡成為觀察星星的完美地點。

沙漠中的滿天繁星

雷蒙天坑是以色列最獨特的和引人注目的自然風景與最壯闊純粹的沙漠奇景。天坑40公里長,2 - 10公里寬,500米深,天然形成,非常震撼。它保存了整個地區的史前人類居住的跡象。這些包括古民居、墳墓、水系統和舊貿易路線。此外,包括天坑和以色列內蓋夫高地的雷蒙自然保護區是以色列最大的自然保護區,在這裡可以觀察到內蓋夫沙漠里的很多野生動物,包括各種鳥類,蛇,野山羊,狐狸,蠍子,山鷹等等。在行程期間我們將會領略到天坑的最有趣的景點,如色彩斑斕的岩石,激動人心的地質結構,醫學草本植物、一些動物的腳印和更多的其他獨特的活動。

體驗時長:4小時

費用:7-8人/車, 4h-480 $/車

3) 斯代博格基布茲以及本古里安故居參觀

Sde Boker基布茲是以色列南部沙漠的一個比較有名的基布茲。之所以很出名就是因為這裡是以色列第一位總理大衛·本古里安( David Ben-Gurion)晚期一直居住的地方。該基布茲成立於1952年5月。1953年,本古里安辭職搬到了這裡居住,儘管在1955年,他又重返政壇,但還是繼續留在這個基布茲生活和工作,直到1973年去世。Sde Boker基布茲因本古里安的事迹被大家所熟知,遊客紛紛過來參觀這位偉大的總理的故居,因此旅遊收入也是該基布茲的收入之一,另外的收入是農業方面葡萄園和精品葡萄酒的出售。

旅遊方面,這裡是南部內蓋夫沙漠美妙之旅(附近有著名的Avadat 國家公園和Nabatean古城遺迹,Ein Eikev地上泉水,熱情的貝都因人居住地等)的起始站[CX(1] [u2] [u3] ,所以該基布茲提供了旅館,餐廳,藝術畫廊,紀念品商店等完善的旅遊服務。

參觀時長:4-5小時(半天)

費用:1-4人,78 $/人;5-10,50 $/人;11人以上,40 $/人(含午餐)

行程:

11:20 – 基布茲餐廳門口接待 11:30 – 12:30 介紹基布茲的日常生活,以及其運作方式;然後參觀基布茲辦公室,幼兒園,文化中心,餐廳

12:30 – 13:15 午餐時間,在基布茲餐廳里,自助餐形式 13:15 – 14:15 介紹基布茲集體生活以及其運作方式,參觀基布茲的洗衣房,小超市,車輛管理中心,住宅區等。

14:15 – 15:15 參觀本古里安故居 15:30 公交車站告別

PS:

1) 吉普車體驗和基布茲參觀全程英文,如需中文陪同翻譯,每個項目每個團體需150美元翻譯服務費。

2) 以上三個項目可自行選擇其中一個,兩個或者三個

3) 推薦項目順序:沙漠研究所參觀-吉普車體驗-基布茲參觀

4) 基布茲參觀可提供住宿,詳情諮詢以色列教育諮詢工作室(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


以色列真的是個很特別的國度,隨便一步就能邁進幾千年的歷史裡。但它又不僅僅是活在歷史裡的國家,它的科技、教育等等方面都非常發達,新興城市和獨特的自然風光也都值得一去。

【前方多圖】

1、在耶路撒冷走過四千年

這是一座三教聖城

更是一個千年來不斷被破壞

又不斷重建的堅強城市

直到現在聖城還維持著古老的樣子

目之所及

都是清一色的土黃牆壁

和虔誠的教徒

全世界的猶太人人都在向耶路撒冷的方向禱告

而這裡的人,都在向哭牆禱告

在世界各地流浪千年回到故鄉

只有一面西牆可以憑弔

這是2000年前,生活在這兒的祖先

雖然聖城的歷史滄桑得讓人感嘆唏噓

但生活在這裡的人並非印象中那麼沉默寡言

偶遇的小學生們主動跑來好奇的聊天

還勾肩搭背的合影留念

讓人不自覺地放開腳步

對這座古老又充滿活力的城市更加親近

城市沒有隨著歷史老去

人們用現代的方式

遵循古老的信仰生活

大概,這才是活著的古城吧

順便一提……

傳統菜場買到的冰激凌

超級好吃

2、荒漠之中有奇蹟

去死海的路上

路過了一座從荒漠中建起的生態村

這是個正經的陶器藝術中心

和嚴肅的農業研究基地

誰能想像,這裡曾經是一片荒野

猶太人卻靠自己的智慧和堅持

從無到有的,把荒漠變成了農田

一邊遊覽一邊留念

偷得半日閑

再向前,是一座2000年前留下的古堡

這曾是耶律王的豪華行宮

也是960名猶太人拒做羅馬階下囚自殺殉國的地方

風沙捲走了歷史,卻留下了古堡

直到現在,都能清晰地看到地上的馬賽克磚

似乎越接近死海

地表的含鹽量就越高

尤其是索多瑪山

這座小峽谷是純鹽構成的

不過來不及震驚了

因為馬上

就要到死!海!了!

3、大陸海拔最低的地方

俯瞰死海

翠綠色的湖面和朱紅的岩石

感覺自己進入了另一個次元

從小就聽說神奇的死海是可以躺的

真的躺在上面還是很夢幻

可能因為名字裡帶著個「死」字

一直覺得死海有點可怕

來過之後才改變這個刻板印象

無論翡翠般的廣闊湖面

還是金色的日出

都無與倫比的震撼

4、戈蘭高地的風

以色列北部有一片高地

不用放飛無人機

就能隨手拍出上帝視角的大片

高地的風大的驚人

吹得我們有點睜不開眼睛

但也只有如此大的風

才能攜雲帶雨奉上這席捲而來的震撼

5、地中海五千年的守望者——阿卡

在耶路撒冷走過了四千年風雨

沒想到在這裡

又遇到了一座五千年的老城

阿卡,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這座風光旖旎的海港城市

建築也是清一色的土黃牆面

在菜市場遇見傳承百年的香料店

在港口遇見地中海的風

6、通往天堂的花園

沿著地中海驅車半小時

就是另一座古城,海法

巴哈伊的精神家園

這座乾淨整齊的城市

以「巴哈伊花園」聞名世界

這是巴哈伊教先知的安居之地

階梯花園對稱分布

一條白色大理石階梯貫穿始終

但遊人只被允許從上向下遊覽

只有主教可以拾級而上

虔誠的教徒相信

自下而上

是通往天堂的方向

7、以色列的玩樂勝地

在以色列走過了漫長的歷史

到了這裡

卻像突然闖入以色列的春天

不再是灰黃的古老牆壁

不僅有依據包豪斯理念建起的高樓大廈

還有象徵著叛逆和活力的街頭塗鴉

這裡比起中東

更像某個歐洲的港口城市

開放,自由,玩樂不停

這裡是特拉維夫——雅法

雅法是座幾千年的古城

特拉維夫在它的郊區建起

新舊兩城遙遙互望,名字合二為一

這座城就像這個國家的縮影

銘記歷史

更迎接新生

在以色列的日子

對世界的認知被不斷地刷新

每天信息量都大到爆炸

隨便一步就踏入了千年的時光

回望之時竟有些難捨

也許,還會再回去看看吧

更多內容,可以到我們的微信諮詢~

微信搜索:royandsue

就可以找到我們啦


中以進入十年簽證時代:中以將簽署十年多次往返簽證協議

以色列旅遊信息:以色列旅遊 | 話題


瀉藥……

然後知乎上第一次被邀請就是個不會答的問題

因為我!沒!去!過!

但是……

沒吃過豬肉總見過豬跑。

耶路撒冷畢竟在以色列治下

聖城名聲在外,但其實對於我們這些異教徒而言,也就是看個熱鬧

哭牆一定要去,這是情懷,在牆前自拍,附帶一句:「今天,我們都是猶太人。」發到朋友圈也是蠻有逼格的。

聖殿山,猶太教和基督教的聖地

奧馬爾清真寺,這個應該比前面那倆有點看頭,畢竟寺是立在那,而且清真寺的圓頂是鍍金的

阿克薩清真寺,穆斯林心中的第二神聖的清真寺。

聖墓教堂和苦路,基督徒心中的聖地,前者是耶穌被釘死和復活的地方,後者完全是情懷了。

以色列地皮很小,實控區全算上也就是北京加天津那麼大,所有著名的景點都有宗教神秘色彩,不看景色看信仰,不看華美看情懷,你要是信那就是聖地,你要是不信,其實沒什麼意思。

另外,如果你了解中東戰爭,去戰場實地轉轉應該是不錯的選擇,看著彈丸小國以色列五次怒草阿拉伯也是蠻勵志的。


樓上已經回答了很多了,說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地方吧!

在特拉維夫,有一個外觀看起來毫不起眼的博物館:帕爾馬其博物館(Palmach),在tripadvisor網站上,位列特拉維夫最值得一去的博物館第一名,南霸萬!

與其他博物館與眾不同的是,這裡沒有展品,也沒有冗長的介紹,只有12個精心布置的小房間。

聰明的以色列人,用這12個房間,展示了猶太人建國的這段歷史。

初入帕爾馬其

從外觀上來看,帕爾馬其是一個不太起眼的博物館。不同於世界上大多數博物館驚艷的外部設計,或者是巧奪天工的內部展陳,帕爾馬其的主要展廳在地下的一扇木門之後。

走進展廳之前,你會看到牆上有很多猶太戰士的照片,還有寫著所有帕爾馬其戰士名字的碑面。

這一切似乎都在說,你將在接下來的展覽中,感受這段悲戚的故事。

走進歷史

從第一個展廳開始,博物館就採用了真實模型和史實資料以及演繹電影結合的方式來講述一段故事。影片講述的是在猶太復國戰爭前夕,帕爾馬其的一個班的故事。參觀者就像是一名普通的士兵一樣,跟著這個小集體一起參與整個歷史事件。

每一個國家的建立都是築在無數亡士之上的。在帕爾馬其博物館,以色列人藉由這支小部隊的故事而描繪了整場戰爭,既讓人看到戰爭的殘酷,又可以發現隱秘在戰爭之下的溫情。

博物館的每個展廳都是一段不同的事件還原。從一開始12個人歃血為盟的山頭,到集體訓練時的基地基布茲,以及第一次帶新兵執行爆破行動的橋樑,還有在海上流亡時的駁船甲板...館方精心布置的陳列和精彩的對白,讓人彷彿走進歷史。

車輪下的石子

小部隊中,有一對秘而不宣的戀人。他們兩個人在訓練中相戀,卻又因為局勢緊張而不敢張揚,只能在黑暗中彼此分享愛情的甜蜜。而當前線局勢終於有所好轉時,他們才敢把戀情公諸於他人,以期得到祝福。

然而,當男方終於鼓起勇氣向女方家長提親時,卻聽到了她在前線被炸死的噩耗。

帕爾馬其總共有特種訓練兵6000餘人,有傷亡在所難免。可是對於這樣一個剛剛要組建的家庭來說,失去的就是全世界。

還有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僅僅16歲就加入了帕爾馬其。他的動機很簡單:英國軍隊不允許這麼年輕的孩子參軍,於是他謊報了年齡加入了特種兵。班長為了保護他,一直讓他做一些後方協助的工作,即使是帕爾馬其內部嚴重需要人才,也不讓他上前線。

眼看著戰爭就要結束,聯合國也已經通過了以色列建國的決議。按捺不住興奮之情的少年再一次懇求班長,讓他也能為自己的國家出一份力。

這一次,班長答應了。然而最終得回的消息,卻是他被阿拉伯人用利刃和斧頭開膛破肚。

旅程之後

大多數歷史博物館,只希望人們記住一個國家成立之時的辛苦和不易,可是在這背後卻是無數士兵的屍體在鋪路。透過一些真實可觸的故事,可能才會知道更多歷史書不會告訴你的故事吧。

走出展廳之後,再一次看到牆上的每一個猶太士兵的肖像,突然發現每個人都在笑。他們雖然大都荷槍實彈,似乎在隨時準備應對戰爭,可是在鏡頭之前卻笑的無憂無慮,彷彿腳下是最棒的土壤。

無論是祖國,信仰,亦或是家庭的驅動,會讓他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但也只有有了這樣的愛,才能毫無畏懼的直面戰爭,為拼出一個美好的未來而作戰吧。

真希望這個世界上會有越來越多的博物館能夠像帕爾馬其一樣,展示的不僅僅是毫無生氣的展品和珠寶字畫,而是將每個物件背後的歷史,甚至是他的主人內心豐富的感情一一展示。

我想,我需要了解的是過去的人們在想什麼,而不是他們留下了什麼。

http://weixin.qq.com/r/w0iosDLEMm9NrXbT9x3R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戈蘭高地,加沙地帶


以色列位於亞洲西部,北部與黎巴嫩交界,東北部與敘利亞接壤,東面是約旦,西瀕地中海,南連亞喀巴灣,是亞、非、歐三大洲的匯合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以色列全國總面積2.5萬平方公里。以色列國於1948年5月14正式成立,現有人口八百多萬,其中猶太人約佔80%,其餘為阿拉伯人、德魯茲人等。這是聞名世界的三大宗教聖城,耶路撒冷。

說起以色列,不得不去的幾個景點: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位於猶地亞山區頂部,海拔790米。自三千年前大衛王的王國建都於此以來,即為猶太人國家與精神生活的中心所在。今天的耶城則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繁榮城市,也是中央政府所在地。耶路撒冷是古代宗教活動中心之一。

耶路撒冷的魅力在於她的神秘和神聖的宗教色彩,耶路撒冷是世界上唯一被三大宗教——猶太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認定為信仰源流和精神指針的聖地城市。對於基督教(天主教)來說,這裡是耶穌傳福音、背十字架受釘以及復活的聖地。這裡保存著完善的歷史古迹,吸引著世界千萬信徒來此朝拜敬仰。對於非教徒而言,耶路撒冷吸引人的便是其城市建築中特有的石材特質,每當黃昏,整個城市中瀰漫著黃金色的光澤,明亮而美麗,聖城之聖便不言而喻了。

1、死海

死海位於約旦和巴勒斯坦交界,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負422米,死海的湖岸是地球上已露出陸地的最低點,湖長67公里,寬18公里,面積810平方公里。死海也是世界上最深的鹹水湖、最鹹的湖,最深處380米,最深處湖床海拔-800米,湖水鹽度達300g/L,為一般海水的8.6倍。死海的鹽分高達30%,也是地球上鹽分居第二位的水體,只有吉布地的阿薩勒湖(Lake Assal)的鹽度超過死海,位於巴勒斯坦、西岸和約旦之間的大裂谷約旦裂谷。

2、哭牆

哭牆,又稱「西牆」(希伯萊文Hakotel;一說原文是Occidental,意為歐洲之牆)。公元初年,歐洲人認為耶路撒冷是歐洲的盡頭,而這面牆即是歐亞分界線。千百年來,流落在世界各個角落的猶太人回到聖城耶路撒冷時,便會來到這面石牆前低聲禱告,哭訴流亡之苦,所以被稱為「哭牆」。

哭牆位於耶路撒冷老城內,聖殿山山下西側。這是環繞第二聖殿庭院的古城牆的殘存部分,可以說是猶太教信仰中除聖殿山本身以外最神聖的一個地點。通常認為,西牆由大希律王興建於公元前19年,但最近的發掘表明希律王生前並未完成此項工程。西牆有一段面向猶太區一個大廣場顯露出來,其他部分隱藏在建築物後面。

許多個世紀以來,西牆一直是猶太人祈禱和朝聖的地點。

特拉維夫

特拉維夫是以色列最大的都市,也是以色列經濟、文化活動的中心,世界各國的外交使節大都設使館於特拉維夫,以色列政府的外交部也在這裡。特拉維夫是座二十世紀創建的新城市,起初只有60家移民,現在人口一躍而為三十多萬,筆直的馬路上林蔭夾道,是一座典型的歐美式的城市。市區內有電影院、劇場、夜總會、迪斯科舞廳等,樣樣具全。在郊外,圍繞該都市的衛星城鎮正急遽增加,顯示出特拉維夫的發展潛力。

雅法古城

特拉維夫的全稱其實是特拉維夫-雅法,它是兩個相鄰的城市合併而成的。它是一個具有4000多年歷史的港口城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7月3日,雅法老城與中國的三江併流等全球24處名勝古迹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特拉維夫在希伯來文中是「山丘上的春天」的意思,而雅法名稱的來源有多種解釋。猶太傳統認為,在毀滅萬物的大洪水消退後,幸免於難的挪亞的兒子雅弗建立了這一城市,人們因故以他的名字將該城命名為"雅弗",後來讀音慢慢演變成雅法。還有人認為,「雅法」是希伯來語「美麗」一詞的諧音,因為這裡風景絕佳,秀麗如畫。也有人認為,"雅法"的意思是"閃著白色光輝之地",系指它近處白堊紀的斷崖上閃耀的光輝。

加利利湖

以色列東北部多是綿延的山地,雖不甚巍峨,卻林木蔥蘢。山腳下一泓湛藍的湖水,泛著粼粼波光映入人們的眼帘,那便是加利利湖。 加利利湖是通用的英語稱呼,阿拉伯人管它叫「太巴列湖」,因為湖的西側是著名的旅遊城市太巴列,猶太人則稱它為「肯納瑞特湖」,意為豎瑟,因湖形酷似豎瑟。加利利的旖旎風光一向為人稱道。這裡,晨昏晴雨不同,湖光山色各異,吸引著熙攘不絕的四方遊客流連忘返。

阿卡古城

位於地中海東部海岸。在2001年就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遺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據文獻記載已有5000多年歷史,自腓尼基時代起就有人類居住在此,是十字軍東征時最後的據點(1104-1291),1291年被穆斯林攻佔。曾被預言屬於亞設支派,當聖保羅訪問這座城市時,它還在用希臘名字:多利買。古城裡仍十分完好的保存了1000年前的十字軍時代的古城恆、城堡、客棧等古老遺迹,而今天的阿卡是一個阿拉伯人城市,有著伊斯蘭風情的美麗海濱城市,熱鬧喧囂的集市。

今天的阿卡古城內仍然十分完好地保存了1000年前十字軍時代的古城垣、城堡、客棧等古老遺迹。此外,今天的阿卡還是以色列境內的一個伊斯蘭風格十分突出的美麗、閑適的海濱城市,擁有眾多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

海法

巴勒斯坦北部,西瀕地中海,背倚迦密山,是重要的工商業中心。港寬水深,為天然良港。氣候溫和宜人,為地中海東岸著名的旅遊勝地。該市面積為60平方公里,人口267,800(2006年6月)(人口約22.6萬(1982)),都市區人口達到1,039,000人。伊拉克和沙烏地阿拉伯有管道輸油至該港出海。1930年港口擴建,現已成為巴勒斯坦地區最大海港。有鐵路和公路與內地相通。市區可分為阿拉伯人主要居住的幾個區和猶太人集中居住的赫茨爾大街。

戈蘭高地

戈蘭高地位於以色列北部,是以色列最美麗最受遊客青睞的旅遊勝地之一。這裡除了秀麗的風景,美麗的自然保護區以外,還有歷史考古遺迹,是一個適合家庭旅遊的好地方。戈蘭高地也是以色列重要的水源地,有人因其幅員遼闊而稱它為以色列的德克薩斯。戈蘭高地的美麗使得遊人流連忘返。

THE END

漫酒店(微信號:Meetboutique)

發現精品,點亮生活


以色列知行-知以文化的微博

知以文化微博的入口

不僅可以知道值得一去的地方,還可以了解一些以色列有關的文化歷史,風土人情

比較純粹的宣傳號,不夾帶什麼私貨


謝邀,

關於旅遊,首先是安全問題,之前在網上看了各種注意,比如注意阿拉伯人聚居區之類的。實際在當地,個人感覺,治安非常好,民眾也比較友善,路上遇到的部分猶太人聽說我是中國人就好表達對中國的喜愛,這是我在西方發達國家(從國際政治,形態意識的角度里,以色列算西方國家,不要在意這一點)里很少遇到的。

公共交通的話,火車還算方便,該去學習了,下次補。


奧斯卡 辛德勒 的墓在耶路撒冷老城旁邊

對 辛德勒的名單里的那個辛德勒

電影迷不能錯過

我記得是在Zion Gate附近

要上午去十二點以後就不讓進了

當初被google map坑的轉了一個小時才找到

應該是紅標附近 而不是它說的那個地方

很多遊客 甚至以色列人都不知道這個地方


準備七月和朋友去 先碼為敬


一:死海太陽在一年裡幾乎每一天都照射著死海。由於該地區在海平面之下,因此陽光要穿過特別厚的大氣層。這樣就阻擋了部分紫外線,人們可以在這裡放心地長時間曬太陽。

二:哭牆又稱西牆,是耶路撒冷舊城古代猶太國第二聖殿護牆的一段,也是第二聖殿護牆的僅存遺址,長約50米,高約18米,由大石塊築成。

三:雅法老城 以色列特拉維夫的雅法老城是一個具有4000多年歷史的港口城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四:《走遍以色列》這本書對於以色列的景點介紹的非常詳細,還有交通、酒店、歷史文化。可以上TB搜索以色列旅遊攻略領取,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


除了樓上那些很知名的景點外(圖片好親切仔細看過來好像都去過了耶~),個人比較喜歡基布茲社會主義小鎮。居民熱情友好爽朗又好客,所有人在同一個餐廳吃大鍋飯,彷彿一夜之間多了百十來號親戚,場面略壯觀。我大天朝未竟的事業題主闊以去感受一下。完~


初見以色列 (多圖預警)Ab1de4world 簡書作者

12天,繞一圈。

地中海上空

本古里安機場-海法(2)-Rosh Hanikra(1)-阿卡古城(0.5)-耶路撒冷(3.5)-埃拉特(2)-特拉維夫(2)-馬薩達、死海(1)-本古里安機場

飛行線路

The Hope: As long as deep in the heart. The soul of a Jew yearns.And towards the East. An eye looks to Zion. Our hope is not yet lost. The hope of two thousand years. To be a free people in our land. The land of Zion and Jerusalem. 這首以色列國歌,承載著八百多萬國民的祈願,也呼喚著無數散落世界各地,遵循「The Law of Return"的猶太僑民陸續歸來。

著落

以色列時差比國內晚5個小時。海航抵達特拉維夫本古里安機場, 大概當地時間早上八九點。本古里安是現代以色列的開國之父,所以在整個以色列境內,你會時不時地看到以本古里安命名的街道, 公共服務機構,比如機場,學校。當地人直接通過人臉識別通關,外國人需要專門的入境窗口,排隊人不少。工作人員問了我三個問題:來幹什麼?旅遊。呆幾天?兩周。為什麼飛X國?出差。(關於第三個隨機問題,簽注官一般會根據你的護照歷史出入境記錄提問) 然後我就收到了一張「避免其他非以友好國家簽證受影響」的清關卡片,以此替代在我的護照上敲章。刷清關卡入境。這張小卡片很重要,一定要順身攜帶。接下來託運行李處領好箱子走人。對,直接走人,沒有安檢。這和之前了解的信息有點出入,後來問了一位在這讀研究生的小學弟才知道:機場入境安檢是隨機,被一個個開箱查的可能性不大。更為嚴苛的安檢在出境,誰試誰知道,在出境的時候一定要調整好心態和預期,後面跟大家聊聊。

一路的車票

本古里安機場和鐵路站點同站相連, 自動售票機提供英文界面。公共服務設施基本會有希伯來語、阿拉伯語和英語提示。可以刷國際信用卡支付火車票(隱約記得只支持VISA或者萬事達)。這條鐵路途徑以色列地中海海岸線。部分路段一邊一望無垠的田野,一邊湛藍地中海平面,美景完全不遜於加州一號。

列車窗外的風景

大概有種超級大國國民的優越感,沿途看到各種牆體上的隨意塗鴉,車軌兩旁幾乎沒什麼設計感的樓房建築,網路慢地像國內的3G2G年代,外觀速度跟特快差不多的城際列車,我的第一印象和先前了解的發達以色列還真是有點小出入。

塗鴉天堂

帶著這些疑惑,我問了一位當地的猶太學者。原來政府在前些年花了大量的資金建高速公路,鼓勵私家車投放,這樣刺激了消費收穫更多的稅,再回頭加快建設其他公共交通網,現在請中國人修地鐵。

他的回答也印證了我後面幾天高速公路體驗的震撼。根據1950年頒布的猶太回歸移民法案,國家造房子的速度趕不上陸陸續續從世界各地回歸以色列的新移民定居,所以在不講究外觀的前提下只能加快建設打造更多的房子滿足日益強烈的住房需求。

以色列有句老話:在耶路撒冷祈禱,在特拉維夫玩耍,在海法居住。可見,這三座城市各有特色。

沿著國境順時針的方向,火車一路向北,前往我的第一站海法。路過Camel Beach附近的「矽谷」創業園,靠近海法港停下。海法,著落在美麗的地中海海岸,是以色列偏北的一座工業港口城市。

巴哈伊花園直對著海法港

以壯美的巴哈伊教空中花園聞名。關於巴哈伊教,花園的故事,在此不贅述了。這座修建耗時百年的世界遺產建築是海法的地標,從地中海平面聳立至Camel山頂。整個巴哈伊教花園的大部分區域僅供教徒開放,因此,友情建議在底部觀賞小部分開放區域,再乘坐計程車或者HaGefen街上的公交大巴直達山頂。夜景也不錯。

一覽無餘

在以色列北部鐵路沿線,坐落著一座建於四千年前的阿卡古城(Acre)。網上說這曾是十字軍東征時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國首都和最後據點。

古城遺址留在了我的視頻里

如今的古城殘留著部分城牆,十字軍時期的地道和古堡,居民大部分是阿拉伯人。到了傍晚時分,旋律悠揚的古蘭經音樂響徹整個古城,靜謐安逸,彷彿整個中東世界消失了戰爭。坐在古城海岸線的長凳上,看潮起潮落,夕陽無限美好。

阿卡的夕陽

繼續向北,下一站黎以邊境。這裡有Rosh Hanikra洞穴,地中海海浪沖刷數千年形成的奇美乳白岩洞。

深入洞穴,海擊岩石,震耳欲聾。這裡也因承載著歷史上幾次戰役的交通密道,距離黎巴嫩幾米之遙而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網上搜搜景區音頻播放日程,留意提板介紹,你就有機會深入了解這個洞穴數千年來跟人類相連的有趣歷史。

標誌性的藍洞

友情提醒自行前往的旅者,通往Rosh Hanikra的公共交通返程不太準點;時不時遇到聯合國軍車路過,也許可以看到以軍在身邊小範圍的軍事演習,所以稍微留意一下安全。

"世界十分的美,九分在耶路撒冷。」「耶路撒冷的另一頭,是世界。」這裡是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的中心。

站在別人家的屋頂

在耶路撒冷老城,走一走這座聖殿山上發生的歷史遺迹,感受她無窮的魅力。哭牆是必經之地,而哭牆下,三座聖殿的地下挖掘故事也十二分推薦。

關於聖殿的宏偉,先人的搬運智慧,給水的實現,謎底在地下一一揭曉。另外,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城門,耶穌苦路,聖墓教堂,大衛塔等等,值得看一看。

信耶穌的幾個教派共同管理著聖墓教堂

時間充裕的話,可以倚著聖墓教堂的外牆,坐在台階前發發獃,目送無數朝聖的信徒,不論膚色,不論種族,不論穿著和語言,一波波來一波波離開...

耶路撒冷,晚霞尤其美。可以到橄欖山的山頂一覽古城無餘,或者沿著老城Jaffa門附近的市場小徑爬上別人家的房頂,站在高處看落日餘暉。

逛一逛當地的熱鬧集市Mahane Yehuda,酸橄欖和各色乳酪味道刺激你的味蕾。傍晚走在集市街頭,看著有軌電車從晚霞里出來,由遠及近,別是一番回味。

老城依舊散發著耶路撒冷的活力和生命,以色列國家博物館則珍藏著人類幾千年來文明(除中華文明外)的精華和瑰寶。

博物館在新城,一天看不盡。巴比倫文明、希臘文明、古羅馬文明、猶太文明、阿拉伯文明...當你注意到千年前死海古卷實現了微創雕琢;兩千年前日常的玻璃器皿遠遠不輸現代設計的精緻,希臘雕像里的女神腳上的那雙和自己腳上穿著差不多長相的丁字拖,猶太人的首飾流傳千年依舊閃閃發光...是否會突然感悟,曾經時間過得很慢很慢,可能一輩子就在雕琢一件物品。物品遺留了千年還在,不失光彩;而現代的我們,快餐文化下的我們不斷的「迭代」...博物館值得你花更久的時光慢慢品鑒。

葵花籽 Twitter和CCTV

這裡定期也會開放現代藝術家個展。比如我在的那些天,碰巧遇到「在國外很火在國內挑戰權威」的人權藝術家艾未未參展,看了幾個作品,確實有意思。

很快,周五來臨,猶太人的安息日。車站,商店,餐廳,集市…所有公共服務場所將在下午三點前陸續停止營業。為了儘快趕在下一站埃拉特暫停酒店服務前到達,我一早打理好行囊,匆匆揮別了Airbnb的主人。伴著晨光, 拖著個28寸的行李箱,等來公交66路到耶路撒冷中央車站。安息日當天,有商家趕早營業或者乾脆就沒有開門。中央車站零星的幾家店鋪迎來了一批早鳥,這些人中大部分是像我這樣離開耶路撒冷的人,剩下的幾乎是一波波背槍的士兵。大家在候車站台微眯著,聽著調度員喊出發。今天的售票阿姨特別友善,英文也好,主動問我要不要買多程聯票,一起買可以節省38塊新謝克爾。所以,選擇以色列坐公共交通系統,可以儘可能買多程或者往返,優惠省錢好處多多。

耶路撒冷至埃拉特,推薦城際大巴444號直達,全程五個小時多一點,中間停靠一次服務區休息十分鐘,兩次持槍士兵上車檢查。

上車檢查

之所以推薦,這條線路沿著90號公路直線南下,與約旦接壤,一半死海一半沙漠。公路兩旁的地貌壯美迷人,還途徑馬薩達古迹。

中午時分抵達埃拉特,這裡比耶路撒冷熱五度左右,地表溫度更高。火辣辣的太陽下,遊客們赤裸著曬日光浴。站在以色列海岸上遙望亞喀巴灣的另一端,一面約旦的國旗孤零零矗立在對岸,亦近亦遠。

近在肉眼就可以看到的距離,而遠是兩岸的建築風格一個像極了萬惡的資本主義一個活脫脫北朝鮮。埃拉特有個港口,碼頭停靠著很多進口的小汽車和巴士。這裡也像美國的邁阿密,驅車一路駛過Arizona或者內華達沙漠,眼前浮現美麗的綠洲。

埃拉特落日

埃拉特有個小型機場,不少俄羅斯或者其他歐盟國家遊客也偏愛來這裡看珊瑚潛水,賞海豚嬉戲,沙漠公園走走,攜全家老小度假。

Dolphin Reef 海豚礁,是TripAdvisor上埃拉特的推薦景點。這片私人海灘小小的,靠近埃拉特港,是四條海豚的家,大的差不多22歲,小的也有7歲。工作人員並沒有特意馴養海豚,偶爾會給他們補充一些礦物質營養素或者「零食」。遊客運氣好的話,可以和海豚一起在海灘邊嬉戲玩耍;要是海豚想出海遊玩或者約會去了,即使買了門票進來也未必能一睹芳容。這裡一直深受孩子們的喜愛,久久不願離去。海灘需要門票,提供私人潛水服務,攝影錄像支付額外費用,整體體驗下來消費差不多400-600新謝克爾。安息日不營業。工作人員說,海豚常年生活在這一片海域,每天有很多陌生人進她的家門,而她們只願意和情趣相投(差不多Personality)的人打交道,多有靈性的傢伙!

從埃拉特由南向北,回到繁華之都特拉維夫。這座彩虹旗飄飄的城市,吸引著無數年輕人來追逐夢想和自由。特拉維夫的雅法古城,世界上最古老的港口城市之一,距今也有四千多年。

歷史上不少國家辦事處在這駐紮,古城裡可以看到希臘教堂, 拿破崙雕像…古城不大,逛完了可以在廣場邊買一個甜筒,在山頂的草坪上坐下來,遙望碧藍的地中海,看看如織的遊人繼續發獃。偶爾抬頭看看天,幾隻信鴿安逸地落在古城牆的高台上,起身飛翔,翅膀划過一道弧線。

特拉維夫大概是中東的洛杉磯。碧海藍天人魚線,這裡有「放」的沙灘,各式博物館,藝術展,流行前線。

臨走前遇上了住棚節假期,於是猶太人家裡有條件的早早在樓頂,院子里搭起了棚,打算假期里在棚裡衣食起居,憶苦思甜。感恩先人贈予的智慧,碩果滿滿的莊稼豐收和當今生活的衣食無憂…

旅行期間,我在網上報了一日游的團:馬薩達和死海。因為是旅行團帶路的死海私人海灘,我的評價只能說一般,這裡就不推薦了,可以考慮住一晚死海的酒店或者選擇到對面的約旦體驗一下死海漂浮的快感。

如果說耶路撒冷是東西方文明交融的中心,馬薩達就是猶太人文明的中心。這座殘存的老城,坐落在死海之上的岩石山頂,智慧的古人在通往山頂的險峻路上鑿開一條蛇形之道。在羅馬軍隊佔領馬薩達的那一刻,猶太人選擇了自我了斷,集體殉難。這一悲情的歷史,激勵著世世代代的猶太后人不忘馬薩達精神,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失敗,每個人都可能會遭遇不公平的對待,不要懼怕失敗,不要因此沮喪,振作起來。

關於飲食,以色列猶太人居多,吃潔食。很少烹飪,食材講究新鮮。橄欖油, 橄欖,各種口味的乳酪, 面點和餅,蔬菜和堅果。這幾乎就佔了一大半餐桌選擇。提倡素食主義。為了凸顯好客,猶太人愛送巧克力, 所以一路也吃了不少…如果你是個愛肉的人,重口的人,出發以色列前一定要留意一些飲食禁忌。

關於交通, 以色列國土面積小,國民人均年收入近4萬美金,前文提到國家大力開發高速公路網,所以私家車佔有率非常高,日韓的小排量汽車尤其吃香,還有最近幾年很火的電動車。電動車的促銷方式類似於手機聯網合約制,簽個定期合同超低價甚至免費開。再配上國民引以為傲的Mobileye全自動系統,樂得不要不要的。

以色列的高速網路標幾乎都有希伯來語,阿拉伯語和英文,而公共交通票據上一般只有希伯來語和阿拉伯語,也不是所有的報站都有英文,所以在買票的時候一定要和司機確認清楚或者在自動售票機前選擇英文版面。車在行駛時,打開Google Map或者Moovit幾乎可以實時定位。坐市內大巴,上車和司機買票,一二線城市起步公交價5.9新謝克爾;埃拉特是免稅城市,起步價在4.2左右。乘坐公交車,下車前需要按」Stop"按鈕提醒司機有人下車。坐城際大巴,多個運營商,可以在線提前購買,或者到車站人工售票窗口,或者直接上車和司機買票。Moovit是以色列國內最實用的交通路線App,但是地圖基本都是希伯來語名稱,英文搜索結果不是很令人滿意,如果不是太偏遠的地區,Google Map的實用性還是很強大的,更何況也收購了Moovit.

以色列的計程車既有猶太人運營,也有阿拉伯人,調價也跟節假日關聯,所以計費沒有統一的標準。一定要提前跟司機溝通好價格或者要求打表。新謝克爾,美金都接受,也接受砍價。

在耶路撒冷,乘坐有軌電車很方便,連接老城新城。在有軌電車站台,提供自動售票機。購買一次性票或者多次更優惠。售票機前也出售盲人票:Blind Escort Ticket,低到50%甚至更多的折扣,千萬不要誤解成未知目的地的車票,真的是提供給Legally Blind的殘障人士的福利。進入有軌電車需要在讀票器上刷一下,下車不用。

關於安檢, 聽說以色列的安檢是全世界最嚴苛的。我沒去過全世界,只是親身體驗下來確實比國內在部分場所要嚴格很多;一路上,我拖著個箱子進火車站、城際客運站、Shopping Mall的地方有被掃描儀過一過箱子、打開背包檢查。可能在上海坐地鐵被安檢慣了,並沒有不適感...坐城際大巴路過邊檢站,士兵會持槍上車檢查。最嚴苛的體驗大概是在出境環節。一定要預留至少3小時的時間提前到達機場。在海航登機口,第一關,並不是Check In, 而是安全檢查,以色列工作人員會拿起你的護照和簽證小卡片向你提問,時間因人而異。問我的問題:叫什麼名字?來做什麼?為什麼去印尼?跟誰去的?雖然只是短短2分鐘的詢問,有些人可能耽擱更久的時間互動解釋。站我前面的一位中國遊客,去過了不少小國家、免簽海島遊玩,護照上滿滿的出入境記錄,結果被審問了近一刻鐘...第二關Check In, 兌換好機票託運行李, 託運行李不允許上鎖。第三關進一步安全檢查。隨身攜帶所有物品取出,外套脫掉,金屬配飾取下,這些和一般機場安檢沒什麼區別,而以色列安檢會安排兩批工作人員對每一件物品重複精密掃描。第四關對照入境清關小卡片進行人臉識別,頒發出境小卡片。第五關刷卡進入候機區域。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全程大概需要1-1.5個小時左右。所以以色列對反恐的用心真的是能切身感受到。

士兵在出站口彈起鋼琴

關於創業之邦,以色列這些年的科技創新發展,世界矚目。這離不開第一任總統魏茨曼的舉國倡導;即使在今天,魏茨曼研究院依然是排名世界前三的研究機構,生化技術遙遙領先;軍工民用商業化,早有耳聞的8200部隊情報分析一流,退休軍人賣風控技術給eBay;猶太人做生意追求極少的投入帶來極大的回報,你看鑽石切割,或者開發個軟體賣給大公司;曾經的戰火動蕩逼出了這裡的人們強烈危機意識,居安思危,問題導向型的價值觀深深植入了國民內心,靠「高性價」比的行動力提供解決方案。垃圾山變花園,綠色能源再循環,在沙漠上研發出轉基因農作物……

四國人的小故事

關於購物, 以色列的日常消費水平大概是國內一線城市的2-3倍,甚至更高,比如一瓶飲料6-10新謝克爾(NIS??),一頓午餐人均40-75??。新謝克爾兌人民幣差不多1:2。建議在國內兌一些美金,比較實惠。機場換幣匯率不高,可以選擇一些景點附近或者二三線城市的兌換所。美金兌新謝克爾1:3.5;一般消費也接受美金。新謝克爾有很多硬幣, 一定要分清。金色的沒有銀色的貴;大的沒有小的貴,這是口訣…

流動圖書館

在耶路撒冷的聖殿教堂一旁,很多商鋪出售聖經、耶穌、宗教相關的信物;有些信徒購買了以後來到聖墓教堂,將信物擺放在曾經安放耶穌的大理石板前虔誠禱告。

如果你是個重度文青, 一定要逛一逛以色列近百年歷史的全國連鎖書店Steimatzky, 大城市裡和機場均有實體門店;以色列博物館的商店也值得看一看。

埃拉特在以色列最南端,系歐洲遊客尤其俄國人的度假勝地。當地為了大力發展旅遊業,實施免稅政策,酒店住宿性價比高,在海灘邊有很多免稅店。

國人比較熟知的AHAVA護膚品品牌自從被複星收購了以後,並沒有高調地讓中國遊客感受到太多優惠。在我報名的死海一日游項目里,我們的旅行團(40個人里大概3個中國人)提供30分鐘參觀AHAVA生產車間和商店的必經之線。這個景不大,幾乎擠滿了各種旅行團,而採購最旺盛的消費群體還是國人, 東南亞人。猶太人說「Chinese are rich!"果真國人購買力強大。早聽聞這裡的鑽石切割有名,如果住五星級酒店,酒店會為顧客提供免費的VIP鑽石交易中心之旅。

正統猶太信徒在買彩票

關於服兵役,服兵役也不是全民的事,對於相當正統(保守)的宗教信徒,可以以宗教的名義,一輩子不碰槍只念經。而這樣打扮的人街頭巷尾無處不在。

關於安全,一路上,我從好些個當地人和在以留學商旅的祖國同胞了解到:沒有什麼不安全。有效的預警系統, 防禦系統,全民反恐和自救意識……他們活得幸福指數很高,全球前十的水平。計劃旅行的時候出於安全考慮,沒有安排伯利恆和戈蘭高地一帶, 避開了戰事敏感區域…所以一路上感受到最重兵把守的地方當屬耶路撒冷老城。

再見 Tel Aviv

APP推薦Google Map, Google Translate,Trip Advisor, Airbnb, Instagram, Youtube, WhatsApp.一部智能手機配Wi-Fi,想去哪兒去哪兒。

高速堵車 目睹全民逆行倒車下高速話說Traveling is Tiring.轉眼即逝的12天,短暫,卻意猶未盡。只想說,後會有期。


#特拉維夫#最美大街#Rothschild Boulevard Street羅斯柴爾德大街

在以色列 的一個月中,我經過(Rothschild Boulevard)林蔭大道 至少4次,每次經過,都特別喜歡這裡的感覺,就像是在歐洲一樣,一條充滿藝術氣息卻不失活力的大街,集合了high quality life的所有東西,Art/Food Entertainment/Architecture/Innovative talents ??。

▼Art

這個林蔭大道的入口處,有一個雕塑,雕塑周圍有很多樹木,以及在兩旁可以看到許多著名作家、藝術家古特曼創作的作品,很美,講述了古老的歷史。

▼Relax

不論是白天還是夜晚,漫步在羅斯柴爾德大道都十分有趣。這裡既有很寬的人行道也有自行車道。街上有佛像,彩繪長椅,周末還會看見街頭表演。在大道的盡頭,靠近哈比瑪廣場的地方,有一個流動圖書館和許多沙灘椅,處處可見休閑的氣質。

在這條街上我可以的坐著,讀書,散步,或者休息放鬆。可以找到許多美妙的咖啡館,餐館。很多歐洲人來特拉維夫最後都會來這裡逛逛,因為這裡有各種口味的餐廳和酒吧。大部分遊客就是隨便逛逛然後看看哪家餐廳吸引自己。

我和法國朋友Joseph選擇一家義大利 餐廳,超級贊!(他說選擇這家義大利餐廳的原因是,這家餐廳鋪了桌布,不像是street food restaurant),然後他很老練地點了這兩個dishes,炒雞美味,有機會一定再去一次。

值得一提的是,特拉維夫是個guy-friendly的城市,而我感覺羅斯柴爾德大道很多餐廳隨便吃頓飯都可以碰到guy couples...她們在公眾場合都很大方的炫自己,so我一邊用餐,一邊看她們摟摟抱抱,也是極好的.....

當然,酒吧也是很好的去處。在夜間這裡就會變得熱鬧起來,有不少人出來狂歡,氣氛很有趣很獨特。不過還是加利利湖南部在基布茲養牛場旁邊的bar比較有趣 ,一邊high一邊聞著牛糞的味道 。

▼Architecture

值得一提的是一批最為絢爛的建築「包豪斯風格」瑰寶,沿著羅斯柴爾德大道一字排開,這裡綠樹成蔭,偶有咖啡館點綴其間,中間是一個步行綠化區,包含著新世界和舊世界之間的混合魅力,在特拉維夫轉了這麼多天,我覺得這條街是特拉維夫最美麗的街道。

有的人對包豪斯建築不是特別了解。

包豪斯,1919年,德國包豪斯設計學院成立。該學院以包豪斯為基地,在1920年代形成了現代建築中的一個重要派別——現代主義建築。包豪斯主張適應現代大工業生產和生活需要,講求建築功能、技術和經濟效益。

為什麼在特拉維夫可以看到這麼多包豪斯建築?

特拉維夫是一座移民城市,1910年一些俄羅斯和東歐的猶太移民在雅法港口北部的沙丘上建立了一個不大的社區,並命名為特拉維夫,意為「春天的沙丘」。也有人將其意譯為「重生的廢墟」。

一般移民的財產比較少,所以建立城市或者社區的建築都要簡約、富有張力,同時也要有更多的實用空間。包豪斯風格就比較簡單而直接,雖然樣子相對單一,不過用料和建築都比較實用,符合當時猶太人墾荒精神,也與100多年前的艱辛生活密不可分。

特拉維夫剛建立不久就成立了一個管理委員會,後來發展成社區委員會,最後成立市政府。無論在哪個階段,給移民建房子、合理規劃街區就成了頭等大事。特拉維夫的管理者們聘請了來自德國的建築師沃爾特的學生們來這裡設計建築群。由於很多人本身就是猶太人,他們的積極性很高,不少人遠涉千里還帶來不少建築材料。由於他們的德國設計師屬性,所以德國的包豪斯風格就在特拉維夫最初的幾十年里紮根了。

▼Innovation hub

羅斯柴爾德大道也被視為城市創新的心臟。如今,羅斯柴爾德大道上不僅有多個藝術展覽,有鱗次櫛比的餐館和酒吧,而且還新成立了許多小型創業公司。

我們參觀了華夏幸福在這條街上的中以孵化器,中國和以色列在科技創新層面的合作越來越深入。其中一個以色列創業團隊就表示對中國市場很感興趣。

在這條大街上,迸發處新型的商業思維——年輕化、非正式、更加輕鬆,在「街道」式的環境中,顯得更加自然,也更加舒適。(當然,特拉維夫據說是中東最貴的城市....)

More.....

關於以色列的猶太人/阿拉伯人/kosher/飲食文化/創新創業/生活方式/留學教育/旅行/服兵役的帥哥哥....還有太多的有趣的故事....待我娓娓道來....

還有一個問題,Rothschild Boulevard Street 和 Rothschild 家族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有待解決...

Blogger:Sherlee

微信公眾號:WomanWhoWork

Instagram:Sherleexie

Based in Guangzhou

?? All things that add value to your life.

Happiness is unexpected connections.


推薦閱讀:

北京出發經過烏蘭巴托到莫斯科的列車,在烏蘭巴托和貝加爾湖下車遊玩,莫斯科飛機回北京,旅費大概是多少?
天氣越來越冷了,好想去泡溫泉,應該去哪兒呢?求推薦!!!
請問我在酒店住了一天想續費,但是酒店前台說第二天的已經預定滿了,拒絕續費,我該怎麼辦?急求辦法。?
中國歷史上著名古橋樑名稱都是怎麼來的?

TAG:旅行 | 以色列 | 出境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