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播客《選·美》?
http://xuanmei.us
作為一個付費用戶,我來回答一下。
追蹤這個播客和專欄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Talich,很榮幸在十幾年前大家在一個很小很小的論壇里相遇,現在這個很小很小的論壇里的幾個人都取得了很棒的成就,唯獨我稀鬆平常,專業上不值一提。
我應該是在認識Talich後才知道什麼是謙虛,因為他當年的文字,現在的文字,現在又有了播客,他關於電影史和美國文化政治歷史相關知識面很廣,自嘆弗如。包括他在虹膜的專欄我也一直有跟讀。
他對美國大選的關注,之前知乎答案一直關注,所以做了選美專欄和播客我就特別高興,對我好像是順理成章。自然我也選擇了付費會員,每天都接收到郵件通訊,這個信息量和其中觀點價值不低於專欄或者播客本身,我個人感覺超值。第二個原因,是我從小因為對好萊塢電影的興趣,導致對美國政治歷史文化的興趣。
當然很多也是一部分跟學業有關,關於電影,關於歷史等,所以本來也會找來很多相關的書來讀。關於對美國大選的興趣是2008年奧巴馬那次,我開始關心政治辯論。在奧巴馬宣誓就任時候,我正在飛往洛杉磯參加AFM的飛機上,甚至飛機上當時都播放了他的就職典禮。我下了飛機,美國導演朋友來接,一路跟我們講這位新上任的美國黑人總統,感覺在好萊塢遇到的人,電影同行,普遍感到興奮,當然也跟好萊塢一直支持民主黨傳統有關。那次讓我感到很近距離的在觀察美國人在談論他們的政治生活。但真正因為對美國政治特別是大選感興趣是幾年前的一本書。
書名叫[無畏而贏],作者就是幫助奧巴馬興趣2008年大選的選舉經理,該書想盡地描述了整個競選過程,我本以為是一本枯燥的政治讀物,結果看上去卻像在讀一本Michael Lewis的暢銷書一樣,驚心動魄,跌宕起伏。
一直很佩服美國人寫書講故事的能力,這個的確是訓練的結果,包括剛才聽選美最新一期播客一位主持人說希拉里柯林頓的演講水平跟2008年比起來,也是翻天覆地。而同時,我也閱讀了一些關於美國憲法和司法判例的書,那個跟大選無關,是因為我一直鍾愛律政美劇,不只是現在大火的傲骨賢妻,而是最早的Law and Order,的確經典,我抽空拼湊看了前三季,包括稍微新一點的最早幾季的The Practice。所以對美國大選的興趣是一個逐漸拼湊積累的過程。
在接觸到選美專欄和播客時,對我大概美國政治概況有一些基本認識而已,但主持人一旦進入到一些細節談論,一些具體案例或者人名等,我還是完全跟不上的。這也是今年距離大選還有一年多,我就開始關注的兩個原因吧,選美的推出恰逢其時。
最後我覺得選美播客值得我推薦給朋友,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我目前還不知道在中國討論本土政治的切入點和不被和諧的方法論是什麼。
政治生活關於每個人,這並不是每個國人所能接受並堅信的一個觀點。所以我寧可把選美播客作為一個思想準備,我並不是說美國選舉民主制度全球最棒,而是它最能提供一套完整清晰透明的邏輯推演過程,並具有自我批判和修復能力。這種思考的方法,對我們觀察眼下中國的日常政治生活是大有好處的。下面是建議,
1.關於播客,主持人盡量在放鬆些,相信時間久了會越做越好,並不是說政治要娛樂化,但作為一個非學術播客,還是給普通聽眾聽的,雖然好幾位嘉賓都有很強的專業背景,但表達越是聽不出來學術感其實越高級,傳達效果越好吧。
2.專欄我沒什麼意見,希望未來每日通訊內容更加豐富。
3.希望能跟網路幾位一直做美國新聞和脫口秀節目字幕翻譯者合作,引入一些大選相關視頻,比如床破接受採訪,或者柯林頓接受採訪或者辯論等。有幾個新浪微博號我想talich他們一定也都在關注。
未來一段時間,傳播重點還是視頻。4.如果有一天,選美能有視頻版節目,我會很期待,內容會有多種變化。
既然暫時不能直接評論中國政治,評論美國政治其實可以大眾化,也有其社會價值。手機打字很累的。。。非常不錯的節目,經常在跑步的時候1.5倍速聽,效果最好!
也正是因為選美,我才對兩黨黨內辯論感興趣,還順便關注了CNN把全部的候選人辯論聽完了。
確實需要一定背景知識。我是法學出身,長期關注美國律政劇,所以感覺還好。。。而且我覺得逼格可以和知乎無縫鏈接啊。。。
剛剛聽完第一期節目,整體感覺是:對美國以及美國大選有一定背景的人才能跟得上主持人的節奏。
我個人對美國的選舉制度不了解,對今年參加選舉的人的背景也不知道。邊聽邊做功課聽完的。主持人介紹完自己就過渡到共和黨這次辯論的民調上,然後一直圍繞評價候選人表現展開的。沒有關於美國選舉的背景介紹,也沒有對這次共和黨候選人做一下背景介紹。所以我這樣的外行聽起來很吃力。也許節目本身就是面向有相關背景的聽眾的,沒有考慮到像我這樣的小白聽眾。
至於節目的質量,我這樣的小白聽眾暫時還評價不了。我是抱著學習的態度來聽的。如果能穿插講一些背景就更好啦。作為主播,我來說兩句吧。
《選·美》播客才錄了兩期,還處於摸索階段,只能講講我們一開始的感覺。
包括 @蔡如海 在內的很多聽眾都反應說第一期講得聽不懂,需要很多信息諸備。
這個我們完全同意。
在這裡先向所有表示沒聽懂的聽眾表示真誠的道歉。我們沒辦法保證讓每個聽眾都聽懂/聽爽,但是讓您聽不懂絕不是我們想要的。所以必須道歉。
因為最近大家都忙,本來播客是準備九月份上的。不過今年的共和黨初選很熱鬧,我們腦子一熱,就上了。(當然,這並於等於說九月上就會好些,經驗是磨練出來的)
我們剛開始想做這個播客的時候,想法大約是這樣的。為了溝通,《選·美》專欄的作者們自己有個微信群,顯然。在上面大家自然會討論一些東西。
聊著聊著就覺得在微信上的確能講到很多不會去長篇大論寫的事,比如一些正在發生的事件。但是呢,也很難深入討論下去。同時的,我們也覺得,讓很多討論只是被埋藏在群里,挺遺憾的。應該有一個在這兩者之間的,內容像是平時在茶餘飯後閑侃聊天那樣的。
這個形式應該是與我們專欄互補的。因為專欄文章,是一個人觀點的成熟系統的思考,而在聊天時,更在於不同角度的衝撞,在廣不在深。
但是呢,我們在第一期里,是沒有一個預想的聽眾群的。因為我們的第一想法,是把自己最想讓聽眾知道的觀點趕快說出來。所以就按照我們自己平時聊的習慣來,也就是說,我們把聽眾,給假設成了我們類似的,對美國政治有相當關注的人。
但是我們光顧聊了,結果完全沒有意識到,很多名詞典顧都沒有給出背景。
比如 Lawrence 在第一時間就發信給我們說,你們講得很多東西對於普通聽眾來說可能是非常不熟悉的,應該加以背景介紹。他舉得例子,是 filibuster 和 planned parenthood 兩件事。
於是我們亡羊補牢,在文案中給了幾個相關的鏈接。林垚更是把自己的一篇關於 filibuster 的精彩長文趕快轉到了知乎的相關問題上(為什麼美國參議院會有 filibuster 這種奇怪的制度? - 林垚的回答)
不過,對於更多的問題,我們就不好猜測,只能報憾了。其實我們從一開講就體會到了 Fox News 所遭遇的問題:共和黨一共 17 名候選人,我們要是講一個小時,一個候選人輪到三分鐘,加上點其他相關信息,真得說不了什麼。(從這一點上又反襯出 Fox News 這次辯論組織相當成功)。感覺才張口,半個小時就過去了。
當然,這是第一次。
我們的第二期,關於希拉里的郵件門的討論,也剛剛上線了(選·美 #2: 希拉里的郵件門迷局)。如果大家還會去聽的話,會發現,我們可能有了一點進步,但是還是很不夠的。
比如林垚關於法律問題的論述,信息量爆棚,別說是普通聽眾了,我都聽得跟不上。老實說林垚一張口,我和巧禕都楞了,感覺他真是有好多東西想告訴大家,說得如連珠炮一般,我都忘了按暫停,直到後來才想到要插嘴去控制一下節奏。
這一切,如有不適,都請大家原諒。
大家還有什麼批評和意見,各種問題,想聽什麼方面,都可以跟我們說。越具體越好。評論,私信,電郵,都行。我們不能保證都能照顧到,也無法保證每個聽眾都高興,但是你們的任何意見,都能幫助我們變得更好。
謝謝關注。不知道這個節目的目標聽眾到底是誰,就我而言,感覺不事先準備五個小時的背景知識根本不可能聽懂,沒有任何背景介紹,直接上來就是這一屆的選舉,個人覺得是不是回顧下歷史順帶普及下相關情況比較好。。。當然可能其實目標用戶並不包括我…
我就喜歡這種不反智不接地氣的節目,聽起來太爽了。大選的某些細節我並不是很了解,但依然聽得很有勁兒。總統大選這種真人秀可比什麼極限挑戰中國達人秀好看多啦。
唯一的小缺點就是主播三人剛開始有點緊張,談話節奏不太穩,後來好多了,看得出來平時都話嘮。。。。。主持人們已經說的很清楚,美國總統大選作為全球最大,也是最精彩的真人秀節目,不僅需要極專業的主播來解讀,同樣要有一定背景知識積累的政治票友才能圍觀。這個「政治票友」一詞,就已經很清楚了,你沒興趣,不願花時間去鑽研,大可不必湊熱鬧。
原來的期待,是關於本屆大選背景深入淺出的介紹, 但第一期節目做成了共和黨黨內候選人辯論的評論。
中文節目里比較有料的。然而平時喜劇中心幾個節目看的多的話,比較之下不夠味道。加油!
主持人們可否稍微注意一下中英文夾雜的問題。我理解使用英文是因為可以方便選擇到最恰當的辭彙。但是這本質上就是講述人在兩種語言中選擇了自己最舒服的辭彙和方式來表達自己。這會帶來一些問題,1,本質上來說,中英文夾雜意味著講述人本身的表達要優先於向聽眾傳達信息。作為一個播客,這樣有些本末倒置。2,頻繁在兩種語言中選擇最舒服的辭彙也意味著思想上的惰性,也向聽者傳遞了一個信息,你沒有那麼重要(因此我才會偷懶。),即使聽眾沒有明確的意識到,他們也會在潛意識中感受到怠慢。3,頻繁在兩種語言中切換會帶來額外的認知成本。即使英語水平都好,但因為專業領域不同。
4,有時候一句話只用一種語言說出來要好的很多。有時候即使全是國人的環境,大家索性也會切換成英語,也比夾雜著說要好一些。
鑒於川普的優勢和本節目對其選擇性忽視,感覺已經偏離了這個節目的主題,那麼也只能對本節目選擇性忽視了。
發了第21期的;
發了第20期的聽後感。有興趣的看後面。因為喜歡川普的節目,才關注大選,當做川普的真人秀節目來看的。然後關注到了選美播客,感覺挺好。我每集的川普演講都有看,所以看選美主要的收穫就是針對一些大選相關的專題內容的了解,比如選舉的組織、監獄的問題,都是非常好的節目。我覺得主持人對川普有偏見,所以不將他作為重點,而是調侃的調料。我個人期望的是以川普的議題為主線,每次將川普提出的一個議題作為一個深度的剖析,會是對國內一批期望深入了解的人有幫助的。我個人一直是以川普為主線的,所以就好像真人秀節目一樣看得很有趣。而且川普的確是第一時間提出了美國的很多問題,引領整個的競選過程。連普京都主動互動。相對而言,似乎我看到的人都是不看好川普的。我認為那都是用老眼光看人,忽視川普的人,本身的專業性也是值得懷疑的,也許是專家但是是老專家,看不到新的趨勢。希望選美的老專家不要在節目總總是將川普說的一錢不值,畢竟民調一直是第一的。總的說來選美節目的確不錯有深度,對國內有借鑒。我因為看了所以反而覺得對競選的一些信息表達很普通,反而專題很有深度。沒有看的也許覺得競選相關信息比較零散,所以川普作為一個軸線有一定的引導作用。
選美節目對國內觀眾而言大致可以有幾個效果美國怎麼大選和治理的知識普及現在有哪些社會問題 怎麼引起怎麼解決的 為什麼處理好了或更嚴重的我覺得背景知識是為了問題和解決而設置的。關於大選本身的背景知識也是這樣,當初有問題並解決了才會留下一些特殊的東西成為背景知識。比如郵件門就涉及到檔案管理法 就涉及到立法 就涉及到聽證 執行之類 有意識介紹一下會更加有深度也容易理解。
我看了一下選美節目的介紹說是為了了解美國。我覺得節目定位為了解和分析美國國家治理方式和經驗 有所借鑒和參考比較有意義。
我覺得節目很好 加油 川普。
在聽19期, 還是在攻擊川普。如果不對川普做個專題就不可能了解勝利者的方法 只圍繞loser做節目其實最終會被恥笑。rubio和希拉里必將是loser。川普作為一個高智商者是不會輕易出現破綻的。
據新聞說辯論中川普已經當作自己勝利了。川普總統應該是通過大選在領導國家。這是這次獨到的地方。電視採訪中看到川普的反對者基本上就是一副口吐白沫中毒胡噴的狀態。其實在我看來這麼一個高智商的人說話一直是很靠譜的,而且非常有水平。普京挺川普了 川普很靠譜聽了20期,想了一句話作為總結,三個沒有良心人在聊天。有個人說過,政治沒有什麼無非是良心。我天朝的描述稍微複雜點,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四個堅持,意思還是類似。從這個角度看,三個嘉賓基本上不是聊些雜碎,就是聊些算計,或者自己的主觀判斷。關鍵問自己良心的問題比如你覺得誰有希望就含含糊糊,沒有一句是良心判斷,包括對共和黨的報道也是體現了牆頭草的風格。如果專業政治研究就是這些,那麼也太無聊了。個人覺得如果通過節目大家可以了解一些背景、案例、面臨問題和解決方法、各自的觀點,嘉賓的獨立判斷及其理由會好一些,畢竟都是學者或者專業人士,搞得連大媽的水平都不夠就太不夠意思了。難怪川普說他恨這些人,這些人的確說話沒良心,這點我算是理解川普了。我覺得後面 @關乃為的點評是有道理的,要理解勞動人民的需要。
第21期很沉默啰嗦沒有主線,建議主持人過10分鐘總結一下,說一下整體的結構和當前的位置。我感覺大規模監禁那一集很有收穫,內容比較集中,也很有啟發。本期嘉賓個人的主觀意見比較多客觀的少。說老實話,嘉賓不是什麼大牛,主觀意見其實對我而言是沒有價值的,我希望了解的是你們眼睛看到的,不是你們腦子想出來的。一個是事實,另一個是偏見。一如即往對川普有偏見,talich的專文也認了。繼續支持,繼續批。川普!川普!USA USA,呵呵我只有一個個人建議給主持人,再多點給嘉賓表達
另外,偶爾有冷場一兩秒
對不住啊。。。我是來潑冷水的。
李如一在IT公論第一次介紹選美的時候,我的第一感覺是終於有人做這個了!非常興奮,秒關注。但遺憾的是,聽了幾期以後,我取消了關注。主要原因是這樣的:1. 對國內聽眾不友好。因為國內觀眾看不到大選現場的電視節目,而選美的形式,是默認聽眾已經也看了電視,然後一起聊聊觀感。所以我的聽感就像在偷聽3個正在看球賽的觀眾的聊天,看不到現場情況,只好靠觀眾聊天的零碎信息去猜,聽得很著急。如果選美要把國內聽眾作為受眾的話,應該考慮一下這群這群人普遍是沒有看美國大選電視的。因為給沒有看過電影的人介紹一部電影,與給看過的人交流觀感,是不一樣的。2. 內容太碎,有料的分析太少
比如辯論那期,主播們一直在複述和評論辯論過程中的瑣碎情節,比如誰嗆了誰一口,誰給誰救場,誰挨誰補刀。這種雞零狗碎的細節,作為八卦增加趣味性是沒問題的;但如果一整期節目都這樣,覺得太不hard core了,太不能滿足聽眾想聽乾貨的需求了。PS:發現政治評論節目裡面,CCTV4的御用台灣評論員邱毅反倒是對觀眾極為友好的。忽略其立場、名聲、口音還有鼻孔的話,可以發現他每次巴拉巴拉都能把台灣政壇各人物、背景、立場、制度環境講的清清楚楚。
就是這貨:ps:知乎專欄反倒寫的不錯作為一名付費會員,對最近一期有點失望。先是嘉賓侃侃而談自己作為一個共和黨人如何如何無法做到客觀。呵呵,政治學出身的共和黨人無法客觀分析問題,這到底是在黑自己的專業還是黑共和黨人?接著這位嘉賓連支持川普的人都是愚蠢的這樣的論調都出來了,主播不做平衡也就算了,還用選民需要培養來幫襯。我個人不支持川普,但是覺得因為別人的選舉傾向去指責別人愚蠢實在是不可理喻。既然玩民主選舉,那就要尊重別人的選擇權利。套一句嘉賓的邏輯,但凡受過基本教育的人都可以看出自由意志主義那幾個政客同樣撒謊,那為什麼討厭撒謊的嘉賓還支持他們呢?無法理解
作為ipn老聽眾,建議你們要準備一些基礎知識信息,例如哪裡可以看到辯論賽?如果YouTube上有,則可以考慮轉到優酷
不知道為什麼,最近幾期主持人總是不能把一句話說清楚。經常是說著說著就跑開了,然後那句話就永遠沒說完。作為一個聽東西的時候會預判的人,總有種拼了命想幫主持人補全句子的衝動。。。可能是因為最近招的主播都在美國待了太久吧,可以試試用全英文播報,可能會通順一點。
以及。。。討厭一個人把10秒能說清楚的話靠著「這個」,「就是說」,「yeah」等等增加到30秒,真的會讓聽眾很辛苦。。。
對川普的態度令人寒心,支持的盧比奧卻輸的底褲都沒了。節目的水平如何可見一斑。已棄。
濕貨太多,可以當作消遣來聽。但有時候覺得主播或嘉賓智商不夠用,因為都自稱是碩士以上學歷的嘛。。
跟電視上的時事評論感覺差不多,想從裡面獲得什麼知識的人可以繞道
首先表態: 個人對美國政治毫無了解,試圖通過選·美來找到選舉中的興趣點,最後以失敗告終。
幾位主播和嘉賓的專業性毋庸置疑,但內容實在是很細碎,我聽了幾期,大部分的內容基本是:
A主播參加了一個campaign,發現候選人X支持了候選人Y。然後一通分析,這個X怎麼左派,那個Y blabla。。。當然了,身為一個沒有背景知識積澱的傻逼聽眾,這也從一個側面體現出IPN博客的宗旨,不接地氣。
所以,站在一個外行的角度,節目的確很無聊,或者說,是因為政治本身就很無聊。。。推薦閱讀:
TAG:播客Podcast | 自媒體 | 美國政治 | IPNIntelligentPodcastNetwork | 選·美Podca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