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阿里雲CDN降價對行業帶來的影響?

2015年5月22日,阿里雲旗下CDN降價21%,1Mbps帶寬每月22.8元或1GB流量 0.26元;創下新低價。按照帶寬計費方式,阿里雲價格相當於網宿的1/3;

網宿和藍汛是CDN的寡頭。

CDN是一個規模不算大但是利潤豐厚的市場。

但越來越多的大客戶選擇自行建設CDN,以及雲計算廠商對外開放CDN;


簡單的概括一下,這是CDN行業變革的一個里程碑事件

1、CDN「暴利」和不透明時代的終結。

2、和雲計算緊密結合的CDN的時代到來。

3、企業的CDN成本大幅降低,用上CDN使得網站速度更快。CDN商家流血降價,最終用戶受益。

4、CDN行業的激烈競爭拉開序幕,那些能降低成本、做出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的CDN廠商將得以生存,跟不上的將遭淘汰。

順便回答網友提問的幾個問題。

問:為什麼說之前的CDN行業是「暴利」?

答:這個「暴利」是相比較而言的。據某CDN廠商2014年財報披露,其2014年營收19個多億,凈利潤率高達25%。一方面雲計算和CDN相比已經殺成紅海,很多企業處於虧損狀態。而另一方面相對於雲計算,CDN行業入門門檻不高,競爭並不激烈,從運營商低價買入帶寬高價賣給客戶就可以掙錢,而且售賣價格往往是購入價格的2倍以上。從這兩個角度來看,CDN不可不謂之「暴利」。CDN行業的傳聞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印證這個觀點——某CDN廠商的人沾沾自喜的說他們有200個銷售代表,每個銷售代表的年薪水200萬左右。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錢都是要從用戶身上來的。

問:為什麼說之前的CDN行業價格「不透明」?

答:在阿里雲2014年3月開始推出極速CDN之前,國內的CDN廠商沒有公開的CDN報價。對不同的用戶提供幾乎一模一樣的服務,但是價格卻差別很大——不同的用戶和CDN廠商的銷售代表鬥智斗勇(砍價)的能力不同,決定了最終給到用戶的價格的高低。另外,價格的不透明也滋生了不正之風——我們曾經接到一家企業的採購代表的電話,詢問阿里雲CDN可以給他多少回扣,在被拒絕後他很奇怪阿里云為何和其他家不同,不提供回扣——這些壞毛病都是傳統CDN廠商培養出來的。

問:為什麼CDN的將來是雲計算的CDN?

答:因為用戶需要完整的雲計算解決方案,如雲主機、資料庫、存儲、CDN,等等。而傳統CDN廠商除了CDN之外什麼都沒有,更不要說做到各種雲服務無縫打通了。另外,雲計算為什麼開始深入人心?因為它方便靈活,可以節省成本。「按需取用,按量付費」是雲計算的本質,在雲計算的CDN平台上(如阿里雲極速CDN),用戶可以隨時接入,隨時切走,隨時配置,還有Open API和SDK可供使用。整個過程是全自助的,非常方便。而使用傳統CDN只能先線下談判,然後由廠家開通服務,並且計費方式往往是按年簽合同。假設有一個網站要做3天促銷活動,需要CDN加速,用傳統CDN只能和廠商簽一個長期的合同,而用雲CDN則可以僅僅在做活動的3天開通CDN服務,活動做完取消,只付3天的流量費用即可,其彈性是傳統CDN遠遠無法比擬的。

問:阿里雲CDN等雲CDN和傳統CDN的市場是否互相重合?

答:將會高度重合。阿里雲CDN定位是做生態平台的,在一個生態里,大、中、小用戶都會是平台中的生物。就目前阿里雲CDN的2萬多用戶中,大中小客戶數量都已經有不少了。除了淘寶、天貓、支付寶等阿里系企業外,新浪、微博、陌陌、央視、新華社、雪球、唱吧、人民網、中國網等等眾多耳熟能詳的企業都在使用阿里雲CDN。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當前正在使用的這個網站(知乎)也已經將CDN切換到了阿里雲上了!可以斷言,雲CDN必然會蠶食傳統CDN廠商的市場。

問:阿里雲CDN等雲CDN有沒有對高端用戶的定製能力?

答:阿里雲CDN的前身是淘寶CDN,自2007年開始研發和自建。為什麼要自建?除了成本方面的考慮外,恰恰是因為商業CDN技術能力不足,無法滿足淘寶、天貓等阿里巴巴對CDN的業務定製需求。阿里雲CDN的用戶里,來自阿里巴巴、螞蟻金融(支付寶)兩個集團的CDN業務需求,如電商、支付、視頻、遊戲、音樂、社交,無線、雲計算等等,是很複雜的,傳統CDN廠商根本解決不了。一個例子,在2012年之前的某年,為了預防雙11時淘寶對CDN的帶寬儲備可能不足,曾經採購過少量某商業CDN作為帶寬補充,但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淘寶的巨大的刷新量迅速將其系統壓垮!所以自2012年開始阿里再也沒有採購任何商業CDN作為預防備份方案。

近期某傳統CDN廠商說阿里雲CDN只能服務小用戶的說法其實是很搞笑的——阿里雲CDN支持了中國網站流量前10名中的4家,如果這些是小用戶,那什麼算大用戶?呵呵。另外,就定製涉及到的技術研發方面,BAT的技術實力也不是傳統CDN廠商可以相比的,誇張一點來做比喻,BAT拿一個部門出來,就可以秒殺傳統CDN廠商了。「傳統CDN廠商規模大,技術好」是一種典型的市場錯覺,跟自建CDN的互聯網公司比,傳統CDN廠商在規模上可能連前3名都排不進。

問:阿里雲CDN的優勢是什麼?

答:和傳統CDN廠商相比,阿里雲是自建成長起來的CDN,加速效果更好[1]。阿里自建CDN的第一優先順序是用戶體驗,即加速效果,所以基礎設施非常捨得投入,絕大部分CDN節點建在一、二線城市,網路上更靠近骨幹網,所以網路質量更優。而傳統CDN廠商從成立的第一天起,目的就是為了盈利,所以在節點上儘可能選擇便宜的節點(往往是三、四線城市)和便宜的帶寬,所以網路質量相對較差,在基礎設施上就不如自建CDN。硬體方面,阿里雲CDN的節點從2012年就全面採用SSD磁碟,這種土豪實力是傳統CDN廠商所不具備的。阿里雲CDN以阿里巴巴集團雄厚的技術研發能力為依託,擁有一流的CDN軟體開發能力,如4層負載均衡軟體LVS、7層負載均衡軟體Tengine、緩存軟體Swift等。其中LVS和Tengine已開源,Swift則是阿里雲最強勁的HTTP緩存伺服器。阿里雲大量底層技術的優化保障了CDN的表現。此外,阿里雲CDN團隊還專門定製了Linux內核TCP協議棧,從而獲得了更好的優化加速效果。在節點能力上,阿里雲CDN單節點服務能力從40Gbps到300Gbps,覆蓋了6大洲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所有的省市、運營商都已經覆蓋到。

問:使用阿里雲CDN,數據會被阿里巴巴竊取嗎?

答:這完全是混淆視聽。CDN是一個加速服務,絕大部分內容是公開可訪問內容,比如圖片、JavaScript、CSS等。既然對所有人公開,無所謂中立不中立和數據被BAT拿到的問題,所以這是個偽命題。同時,阿里雲是定位做公有雲平台,數據安全隱私是我們的底線,海關、12306等國家部門的數據都安心的存在阿里雲。倒是某些傳統CDN廠商近年來一直在吹噓自己是國內比較大的數據擁有者,是數據平台公司——試想一家無數據業務,號稱中立的公司,數據是誰的?

補充材料:

[1]、來自第三方監測平台聽雲(基調網路)的報告稱「自建CDN比商用CDN在下載速度、建連時間、首屏時間上均優秀10%」(完整報告下載:2014中國網路性能報告.pdf):

[2]、迅雷CTO陳磊的觀點:

傳統CDN的價格痛點——不透明:

擁有最大量CDN業務的已不再是傳統商業CDN,而是大型互聯網公司:

利益相關:阿里雲CDN研發


很好,cdn行業需要改變!

cdn用的技術非常高深嗎?我看未必,有大廠商願意好好打磨,願意讓利給客戶,無論怎麼樣客戶都是受益的。這本來也就是互聯網的精神嘛

另外,我看微信朋友圈的消息,我雲打算免費開放cdn,不過沒有google到具體的條款,這裡就不隨便放鏈接了


作為這個行業的深入研究者,我希望我的分享能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CDN市場情況。

我非常同意 @叔度的概括,阿里雲的降價無疑是CDN行業的一個里程碑,這是終結了CDN暴利和價格不透明的時代、讓利給用戶和淘汰落後的CDN技術。

回到題主的問題,題主的問題已經過去一年多了,CDN的市場規模也越來越大了。過去的2015年,CDN的市場規模突破50億元,增速為42%,展望2016年市場規模突破60億元。(數據來源:肯卓市場研究-市場研究公司)

一、先給大家更新一下CDN企業的分類:

第一類為傳統的專業CDN提供商,主要包括藍汛通訊、網宿科技和帝聯科技等,通過企業自身建設的伺服器,提供專業的CDN服務;

第二類是以阿里雲、騰訊雲、UPYUN為代表的雲CDN提供商,可以為客戶提供整體的CDN服務;

第三類是以 UCloud、七牛為代表的代理CDN廠商;

第四類為互聯網企業自建的CDN平台;

第五類是以雲帆流量礦石為代表的創新型CDN提供商,通過眾包帶寬和P2P技術的模式來拓展節點;

第六類是以迅雷CDN和雲帆CDN為代表的創新型CDN提供商,通過P2P的技術來擴展節點,實現無限節點的CDN服務模式。

而目前,最被業內看好的CDN企業類型是第六類——以雲帆CDN和迅雷CDN為代表。

二、為什麼雲帆CDN和迅雷CDN被看好?

這不僅僅是由於模式創新,而是,雲帆CDN和迅雷CDN是能夠真真正正地給業內帶來實惠,真正地實現了前面說的三大突破點:

1、終結了CDN暴利和價格不透明的時代

國內CDN服務的收費模式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有按每月最低消費、按請求數收費、按包時間段收費、按流量計價、按帶寬計價等多種多樣的收費模式,混亂的收費模式和信息的不對稱導致客戶容易花高價買到低質服務;業內按帶寬收費的價格是1.5W/G/月到4W/G/月不等,通過上面的圖表可以看到業內代表性廠商的價格(其中UCloud為月流量&>100T的價格,騰訊為月流量100T的價格),容易發現提供專業化CDN服務的廠家收費較高,而雲服務廠商的價格相對較低,而迅雷CDN和雲帆CDN都能提供最低的0.1元/GB流量計費價格。

2、讓利給用戶

雲帆CDN的流量礦石和迅雷CDN的賺錢寶都是讓利給用戶的一大利器,能讓用戶實實在在的賺到錢。目前用戶賺的錢不多,但是,前景是明朗的。

對於迅雷CDN,迅雷CDN的量主要來自於迅雷自身的業務,在賺錢寶剛發售的時候,用戶賺的錢還是很不錯的,有人日收益能達到好幾百元,所以,賺錢寶當時的業內口碑是非常好的,可是隨著用戶的數量增大,而切給用戶的量並不多,所以用戶的收益也大大地減少,賺錢寶的口碑也逐漸下降。

對於雲帆CDN,雲帆CDN是業務量是來自於外界的企業,專門做第三方CDN服務的,所以雲帆CDN是更加了解市場是需要怎樣的CDN服務。流量礦石目前切非常少的量給普通用戶,所以只有極少的普通用戶可以賺錢。流量礦石的主要業務在超級礦機,根據流量礦石最新的收益報表,第一名收益達20000元,這是令人驚訝的。

3、技術的創新,淘汰落後的CDN技術

迅雷CDN和雲帆CDN的最核心的特點是「SDK+P2P+CDN共享經濟」,形象地說,這是CDN市場的「Uber」模式。這對所有擁有「閑置帶寬」的用戶來說都是機會,只要有家庭、IDC機房等「閑置帶寬」就能參與其中,為廣大客戶分享技術、運營、模式創新帶來的豐厚紅利。

三、總結

國內的CDN市場跟國外的CDN市場相距甚遠,這個競爭激烈、古板渾濁的CDN市場確實需要一番改革了。毫無疑問,網宿、藍訊、阿里雲、騰訊雲佔據了CDN市場絕大部分的份額,並且構築了高高的壁壘,迅雷CDN和雲帆CDN看起來還是非常地弱。可是,迅雷CDN和雲帆CDN已經被業務普遍看好,業務量也逐漸上來了。誰能在這場CDN革新的戰鬥站到最後,依然還是個未知數。


引用七牛CEO許式偉的論述—————————————————最近好些人興沖沖的跑來問我:阿里雲CDN降價了,你們怎麼辦?我回答說,雖然我能理解我們的CDN合作夥伴們的複雜心情,不過內心裡還是忍不住想為阿里雲的這次響應總理號召的降價行動點個贊。

有媒體稱七牛是CDN的二道販子,我想七牛要做就應該做為用戶考慮到極致的「CDN二道販子」。我們從最早的在線數據存儲,提供圖片音視頻等富媒體數據處理,再到近期即將推出的一系列第三方數據處理服務比如色情圖片識別功能等,都緊緊圍繞著一個主題,就是開發者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簡單易用的一站式數據管理服務。數據訪問質量的重要性使我們早早就將CDN整合進來,使其成為一站式數據管理服務的必要組成部分。

但是,用過CDN的客戶們可以發現,各個CDN的表現其實有很細膩的差異,比如某些CDN在電信聯通下表現很好,另一些CDN則在長寬這類的小運營商下表現甚佳。某些CDN擅長分發圖片等小文件,而另一些則擅長分發大文件。某些CDN的IP定位準確,而其他CDN則在反劫持上下了大工夫。那麼怎麼確保網路內容被當時當地最快的那個CDN來傳遞給終端用戶呢?怎麼保證CDN的服務質量被更好的量化管理?七牛的答案是:一個足夠優秀和可選性高的多CDN管理服務是我們雲服務能夠被更多客戶接受的關鍵前提。我們作為一個中立的雲服務廠商,很適合去做這件事情,而且我們有足夠的動機去做這個事情,而且要把這個事情做到最好。目前看來,不管是網宿這樣的老牌CDN,還是最近降價的幾個新型CDN品牌,市面上幾乎所有主流的CDN廠商們都在很積極的和我們討論如何快速推進這個事情。

具體而言,我們計劃在這個平台上接入所有主流CDN廠商,並配套以完善的質量透視、報警和易用的調配功能,讓開發者能夠根據自己的使用場景輕鬆的選擇CDN,在使用過程中以智能CDN切換機制有效防止之前經常遇到的CDN節點不可訪問的問題。我們的運營團隊也會持續的監控和分析我們在管理的CDN質量,以持續提升網路訪問體驗。除了質量透明化以外,我們當然還要擁抱價格透明化這個大趨勢。我們會在平台上明確列出每一個CDN線路的價格,該價格由我們和CDN供應商來共同確定。這既能避免給CDN供應商帶來價格混亂的問題,也能讓開發者們放心的使用服務,避免隨時擔心被宰。

這個事情怎麼想都覺得挺靠譜的,所以,我們就這麼辦吧。


當我們在談論「傳統 CDN」或者「雲 CDN」的時候,我們在談論的不是「幾家 CDN 廠商」,而是整個 CDN 行業結構轉型的問題。主要針對的是「有些廠商」效率低,「有些廠商」不透明,「有些廠商」裹足不前沾沾自喜。

當開始自建 CDN 的時候,才會知道 CDN 行業的水有多深,你可以選擇「暴利」,也可以選擇「合理定價」。那些銷售驅動的傳統 CDN 廠商,動力來自於對客戶的維繫和掠奪,甚至是對代理商的掠奪。要不怎麼說「他們」腐朽呢?他們想的只是賺錢而已,眼裡只看得到數字,從來沒有想過要推動互聯網行業的健康發展。

它們對互聯網的認知並不透徹,加速效果和服務水準雖然也在進化,但還是太慢了。從只開放部分節點、不提供實時分析、不支持彈性計費、不融合雲服務、對中小型開發者不友善等等細節都可以看出,它們的價值和能力其實在趨於下降(相對雲 CDN 服務商而言)。雖然曾經,傳統 CDN 廠商擁有良好的硬體資源和龐大客戶群,但在服務流程上有僵化的一面,在生產效率上受到各種制約。而現在,他們連最基本的速度優勢也喪失了。取任何一家雲 CDN 服務商和它們的測速對比圖來說,它們都不會贏。

以阿里雲、騰訊雲、UPYUN 為代表的雲 CDN 服務商的降價策略,其實就是在革「CDN 行業」的命。當然這僅僅只是開始。

還記得尼古拉斯·卡爾的話嗎?「所有的技術變革都是涉及兩代人的變革,一種新技術的全部力量和後果,要等到經歷過它的第二代人長大成人並開始將落伍的父母擠到一邊時,才完全釋放出來。當老一代去世時,他們將帶走對舊技術的最後記憶,而後人們將只記住新技術。技術的進步就是這樣逐步發展的,總是造成一種假象,好像我們今天的進步是理所應當的。」


然並卵!且容細細說來

阿里雲cdn的客戶99%是創業者,即使有大一點的客戶也都是阿里系的。創業者用的產品都是打包一起的!!這個包根本沒降價!(大多創業者用5000-10000的雲服務,根本不關心cdn是否降價,無關緊要)。

而真正要關心價格的,都是「議價模式」,與這個價格表更是沒有關係!

所以都是噱頭!

那麼為什麼只能是噱頭,怎樣才能讓cdn真正降價?

「互聯互通」,帶寬成本。下午接著寫

~一個下午拖了好久。。。繼續:

互聯互通,工信部一直致力於解決、又不想真正解決的問題。因為電信、聯通可以通過互聯互通制約移動、第三方寬頻,而工信部樂見其成,並且可以通過互聯節點、網間結算的政策調整制衡三大運營商,所以一直表面上很努力,但實際成果半點沒有。(2000年的三大骨幹網節點,最近新增了7個節點。。。有興趣的可以查下新聞)

如此,電信、聯通的帶寬就成了稀缺資源,而且各省制約難以管控,就產生了帶寬倒賣的龐大黑市。。。網宿、藍汛,以及部分大型互聯網公司,在黑市上獲得比較優勢。。。中國的CDN,80%是通過帶寬倒賣實現盈利,網宿、藍汛,阿里、騰訊都是如此。

就是這種怪異的商業模式,讓akamai在中國市場徘徊了兩年多,遲遲沒有落地。國外,運營商都把寬頻送給akamai,akamai雖然也掙一部分的帶寬費用,但主要是動態加速、安全等技術來盈利。

互聯互通不絕,中國CDN降價都是騙局。


圖片來源 阿里雲挑戰CDN廠商 一篇文章看懂優劣勢_TechWeb

首先探究下這張圖片上的信息來源

阿里雲cdn詳細價格 http://help.aliyun.com/knowledge_detail.htm?knowledgeId=5975217

網宿cloudedge官網產品價格 http://cloudedge.chinanetcenter.com/cn/price.html

藍汛weblucker官網產品價格 http://www.webluker.com/price/

簡單來說,對藍汛網宿中短期影響不大,畢竟自助平檯面對的都是小微客戶,這塊收入佔比很小。而且從阿里雲的詳細價格來看,也是把市場圈定在1G以下的客戶。長遠來看,cdn市場價格下降是行業趨勢,這個價格下降是針對大客戶,收入貢獻高的客戶的價格調整,更多是考慮專業CDN市場競爭者之間的博弈,阿里雲的市場營銷行為,並不影響專業CDN廠商的價格策略和商務計劃。

另外 從流量價格看,阿里雲的CDN價格比騰訊雲CDN價格要高,

http://www.qcloud.com/product/cdn.html#mod=price

補充另外一篇文章,參考

阿里雲CDN降21%缺乏誠意?_TechWeb


CDN帶寬是硬成本,誰能把帶寬復用做好,服務質量提高,誰才是王者。

不要總拿價格說事,要的是性價比。再便宜的CDN,服務質量不好誰會去用,對於互聯網公司來說,轉化率低,網站訪問不了,遠遠比在CDN上節省幾個錢重要。


新聞鋪天說阿里雲降價,網宿或受威脅。

其實關於阿里雲降價這件事,我想說說個人看法:

阿里雲雖降價了,但它自身也有短板,從根本上,面對需求多樣化,阿里目前提供的功能還較少。而網宿藍汛浸潤CDN多年,本身就佔了CDN市場的絕大多數份額,掌握多種特殊的技術,主打高價值客戶,阿里雲降價還不足以撼動這些江湖老大的位置。

但不可否認的是,阿里雲的價格戰或將推進行業的進步。一方面像網宿這些老大都在說推進「雲化CDN」了;另一方面阿里雲這一價格戰,真心燒到小的互聯網廠商,或將迫使更小的互聯網廠商如ucloud,七牛,雲帆加速降價,這對廣大中小企業都是好事。


先不談論阿里雲CDN技術怎麼樣、服務怎麼樣,只要實實在在的給用戶帶來好處,就必須要頂。


真是好事情呀,期望能一直降價,阿里雲一直性價比很高。


價格透明按量計費 是對用戶最大的好事!


媒體價格和實際價格是差很遠的,總的來說你購買的量越大價格會越便宜,當量大到一定級別能拿到的價格是驚人的低的。目前阿里的降價以及騰訊的免費策略可以獲得大量的小流量用戶,能幫助小的創業團隊或個人開發出用戶體驗更好的互聯網產品,這裡面只要有一定比例的產品成功,肯定就會突破CDN提供的免費流量範圍,從而為CDN廠商帶來收益。所以海量的小流量用戶其實產生不了多大的成本,卻能為CDN廠商培養大批潛在客戶。


其實我想說,百度雲加速的cdn是免費的。

雖然功能比專業cdn有欠缺,但是已經遠能滿足絕大多數中小站點的需求了。


CDN行業的激烈競爭拉開序幕,傳統CDN廠商開始變革,不在變革中升級就在變革中消亡;新型CDN亦有可能成為一匹黑馬,直達CDN前沿...


覺得阿里雲能秒殺傳統CDN廠商的,請自行參考美國的akamai和亞馬遜。

要分析這個問題得看這些方面:服務體系,針對大客戶有合適的定製能力和相應的服務體系嗎?技術積累,針對不同行業的技術積累,比如金融行業。規模。獨立性,內部客戶和外部客戶能一視同仁嗎。



藍汛王松:美國是贏家通吃,中國不是

【財新網】5月27日,藍汛科技(ChinaCache )首席執行官、董事長及聯合創始人,國內最早的CDN玩家王松接受了財新記者專訪。作為中國CDN市場兩大壟斷寡頭之一,王松解讀了中國CDN市場發展,並對比中美CDN市場發展,分析了BAT等玩家進場的邏輯。

  「在美國,CDN已經被證明是一個百分百贏家通吃的市場。」王松指出,但中國市場由於底層寬頻網路被運營商壟斷,CDN服務公司的受限於寬頻成本,並非高毛利的行業。王松告訴財新記者,和互聯網行業已經追平甚至趕超美國同行不同,中國的CDN行業落後於美國同行七八年時間。

  這次互聯網公司高調進入市場,王松態度樂觀:「阿里雲的高調進入對於整合行業的認知度和市場培育有積極作用。」但在他看來,阿里雲等提供的服務多為標準化服務,而CDN網路只有實現全球跨區域、分時段、個性化的服務才能讓資源最有效配置。

  在這樣的背景下,王松稱看不到中國的CDN市場會形成「贏家通吃」的趨勢。

1.中國CDN市場核心問題是帶寬太高

財新記者:我們要怎麼理解CDN(內容分發服務)?作為基礎服務,CDN服務有什麼特點或者說有什麼門檻?

王松:CDN我們可以理解為雲分發服務,目前的雲服務分為雲計算、雲存儲、和雲分發。互聯網要提供商業服務,這三者缺一不可。雲計算是生產,雲存儲像倉庫,雲分發是物流,這就是互聯網產業的形態。

  對於CDN,雲分發平台而言,門檻一個是平台能不能支持,二是在平台上面能否快速開發出應用。平台打好之後,你要在上面快速地建出房子。

  其實在美國市場,已經證明了CDN是一個百分百贏者通吃的領域。而且,CDN絕對應該是全球性的業務,不是區域性的業務。當然中國經常會顛覆這一結論,可能中國的市場的確比美國大。在美國除了Akamai一家CDN公司其餘都賠錢。對於CDN企業來說,它的網路規模越大,企業優勢就更加明顯。因為CDN會有時間復用、客戶量復用,還有更重要的是區域復用。

  比如北京現在是白天,而美國是晚上,通過全球調度就可以降低使用成本。某巨型國際客戶就和我們合作,利用北京的夜間流量支持美國西海岸的日常服務,這樣資源可以24小時地利用起來。當然不同的業務需求也不同。有的業務可能非常敏感,跨境服務可能就有問題,比如網購、遊戲。有的業務不那麼敏感,就可以選擇跨境來支持。

財新記者:您剛才提到美國的CDN市場,能否跟我們分享一下CDN業務在美國是如何發展的?

王松:中國的CDN產業發展比美國晚7到8年,美國CDN領域已經經歷了至少三輪的發展。從表面上看中國各個種類的公司發展都很快,但是做底層業務的公司並不多。比如美國第一輪互聯網泡沫的時候,Akamai的泡沫是最大的,短短兩年就經歷了過山車式的增長和下跌。但與此同時,第一輪互聯網泡沫也帶動了後端企業的發展,比如做CDN的Akamai,做存儲的NetApp,還有一大批類似的公司。所以美國第一輪互聯網發展出現許多做底層業務的公司,包括數據中心。第二輪是做視頻的內容分發,YouTube等企業就此發展起來了;所以美國在每一輪互聯網高峰的時候都有很多基礎的公司起來。而在中國,我們是第一個CDN行業在美國上市的公司,但比美國整整晚了十年。中國整個CDN產業跟美國有很大的差距。比如我們得到的一個數據,2013年美國骨幹網中一半的流量是CDN的流量。現在美國做CDN的公司很多,各種各樣的模式都在出現,CDN領域的垂直和細分越來越明顯。

財新記者:中國的產業發展情況呢?中國的CDN市場最終怎麼就只剩下藍汛和網宿兩家巨頭?我們和美國差七八年的原因是什麼?

王松:在中國CDN企業生存非常難,最核心的問題是帶寬成本高。CDN服務中50-60%的成本是帶寬成本,而對於Akamai來說這個比例是15%。為什麼美國視頻領域能夠發展出YouTube?當然有谷歌支持的因素,但是它的帶寬成本遠遠低於我們的成本。

財新記者:中國市場上現在有一種聲音,認為商用CDN市場發展前景有限,你怎麼看商用CDN和自建CDN在中國的趨勢?

王松:自建和商用永遠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選擇自建還是商用主要根據公司自身業務的發展,考慮哪種方式更有效率。比如對於物流領域,足夠大的公司可能會考慮自建物流體系,認為這種方式更具效率。也有些產業隨著發展越來越成熟,專業化分工也更加明顯。比如汽車行業發展前期,汽車製造公司從頭到尾都自己製造。而發展到現在,輪胎、發動機、玻璃等等都委託給別人做。除非他認為這個是非常核心的業務,否則都會交給第三方來做。

2.BAT做新興企業和小企業,我們主做大客戶

財新記者:你怎麼看待阿里加速布局CDN領域這件事情?阿里雲高調宣布下調CDN價格,你最開始知道這件事時是什麼感受?

王松:其實阿里雲布局CDN市場,我覺得是在模仿亞馬遜的做法。亞馬遜最早提供CDN服務的時候,它的主要業務就是雲計算(EC2)、雲存儲(S3)、雲分發(CloudFront)這三塊業務。亞馬遜發展早期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收入來自這一部門。大型的雲服務商都會把CDN當作一個服務去提供,微軟的Windows Azure在美國也跟第三方合作來提供CDN服務。把CDN服務和雲計算服務打包提供給客戶的話,這是全球一個典型的模式。

  我剛聽到阿里雲CDN降價的時候,並沒有太大的反應。但是股票市場對這件事非常緊張,我才認識到大家對這個事情的認知並不太一樣。在CDN的普及率還很低的情況下,阿里雲進入這個市場並參與市場競爭,對提高行業認知度來說是很好的事。另外,阿里雲提供CDN服務可以培育許多小的客戶,使他們建立使用CDN的習慣,我覺得從長遠來說是幫我們培養大中型客戶。當客戶的業務逐漸發展起來,就需要更專業更大規模的CDN提供商來獲得更高質量的服務。

  阿里雲做CDN服務相比目前的主營業務投資回報效率並不高。首先,CDN領域並非高毛利的業務,僅30%左右,跟互聯網企業動輒60%甚至70%的毛利率相比算是比較低的。也就是說100元錢阿里雲投入到主營業務中有60元的回報,但放在CDN行業里僅僅30%的回報。從投資角度來說肯定是不划算的。

  這和亞馬遜做CDN不一樣,亞馬遜是個位數的毛利,它對成本控制非常嚴格,因此有投資CDN領域的動力。

財新記者:所以您認為CDN不會成為BAT真正會去布局的核心業務?

王松:阿里的雲平台和淘寶平台到現在實際上還沒有完全融合,在這個層面跟我們新平台相比還是落後的。但是阿里有淘寶這樣一個特殊應用,所以他們在電商的配套服務上面的理解肯定比我們要深得多。針對電商的應用來說,應該有很多獨到之處。所以他們這部分的分發是基於自己提供的服務和定製化但是對於一個電商行業,它的網路究竟該按照什麼標準來構建,這是一個需要理清的問題。如果按照每年流量的高峰來建它的網路,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會出現空閑,造成浪費;如果按照日常的使用量來建起網路,高峰時的使用就成了一個問題。但是它又希望建立一個很大的平台,所以選擇了按照高峰來建立網路,而把富餘的流量拿出來開放使用。但是這樣也有一個問題,阿里巴巴的平台要優先滿足自己的業務,那在雙十一這樣的流量高峰時,它該兼顧哪邊呢?

  互聯網公司做CDN,客戶群會受到限制。現在阿里雲的客戶都是小型的客戶,這些客戶做大了之後肯定會面臨一個問題:CDN服務、數據中心的服務要求這個服務提供者本應是中立的第三方,但是BAT這三家基本每個行業都涉及,所以跟他相關的行業可以說風險巨大,這就是CDN產業面臨的非常現實的問題。但是BAT進入CDN這個領域,對這個行業來說是個好事,尤其對於初創公司,可以幫他們真正把門檻降低。

財新記者:大客戶這方面有沒有感到直面的來自BAT的競爭?你們擔心阿里雲這樣的互聯網公司來做藍汛現有的業務服務么?

王松:直面的競爭沒有,潛在的競爭有的。我們的CDN業務主要服務大型的企業。但是行業發展到現在,CDN業務越來越普及,這個市場對大家來說是個藍海,全新的市場。未來新興的互聯網公司和小型企業可能是我們跟BAT競爭的市場。另一個方面,我們對每個行業的了解積累會有幫助,比如銀行業,我們把某國有銀行做好了,以後這個行業的其他客戶我們也都能做好了。

  未來的競爭是要看誰把這塊成本做得更低。看在所有的環節里,誰能把哪個環節的成本去掉。

  阿里巴巴最大的問題是節點都在一線城市。早期的調度可能要放在核心的網路環境好的位置,而現在越分散到二三線城市,成本越低。就好像把北京的蔬菜賣給順義的人吃,順義的人肯定覺得你比我們當地的價格還高,所以他們對於成本還是沒有那麼敏感。

  互聯網公司真想做個商業化的CDN,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就這種成本控制、接下來還想著怎麼把夜裡的空閑量用上,因為他們的用戶模型是非常單一的。

財新記者:運營商也說布局CDN領域,你怎麼看?

王松:全世界運營商都試圖在做這一領域。現在互聯網不是最簡單的技術問題,而是快速地迭代更新能力。比如說運營商要建立一個平台,昨天還是微博,今天大家就都用微信了,它該怎樣適應這種模式呢?

財新記者:傳統CDN企業是不是也在布局雲服務,包括存儲運算?往底層走?移動互聯網方面我們有什麼新布局?

王松:其實CDN最早就是做規模化的雲計算的服務,當然雲計算的層次不太一樣。早期是一個PAAS層面的雲計算服務。我們也在不斷地演進,去年開始推出新的HPCC平台上線,實現完全雲化。從底層的平台到存儲、前端全部都是一個平台,可以實現全網在一個平台來調度。HPCC平台服務於藍汛ChinaCache的頁面加速、文件分發下載、視頻流媒體、移動互聯網等核心業務,降低客戶資源成本、大幅提升用戶體驗。更靈活的緩存模式及更快速的應變能力, 全面提升各項性能指標。

  我們已經投資建設了藍汛首鳴雲數據中心,是中國第一個這種規模的數據中心。其實今天在中國還沒有一個真正意義的互聯網交換中心。工信部今年增加了7個交換中心,還停留在讓三家運營商做互聯互通的層面。其實在美國已經到了第二步,叫內容交換,前面只是網路交換。網路交換僅是網路流量進行交換,同樣一個內容一百個人就需要一百次交換;內容交換隻需要一次網路交換,以後再訪問的時候就不需要流量交換。今天在中國網路交換還沒完成,內容層面就更沒有。我們跟西安交大正在建立研發中心,在學校周邊做配套升級。西安交大出基礎設施,我們出所有的技術來進行合作。所以接下來會在西安交大建立西北五省的交換中心,小的運營商、內容商都可以在那交換。美國所有大的內容商都會把自己的內容盡量放在交換中去,小企業就不需要通過網路被大的運營商綁架,從而大幅降低成本。我們的帶寬成本降不下來,因為我們沒有第三方的交換中心。

  移動互聯網方面,藍汛於今年初發布了專門針對移動互聯網的產品MPlus,該解決方案是面向移動互聯網終端用戶、內容提供商的B2B2C商務模式與訪問加速技術的綜合解決方案,幫助企業獲得高於正常基礎60%的通信速率,並開創性地具備了減免終端用戶無線流量費用的特性,為移動互聯網內容提供商業務推廣與終端用戶體驗提升提供了更多空間。

財新記者:CDN最後會贏家通吃嗎?

王松:看吧,現階段還沒有這個趨勢。


CDN廠商的帶寬議價能力,影響也很大


個人覺得:價格戰這個事,用戶肯定是受益的,但最後還是技術實力的比拼


不管怎麼說,實實在在的降價收益的是用戶,cdn 躺著賺錢的時代早該結束了


推薦閱讀:

同樣是雲存儲的又拍雲和七牛,為什麼價格差那麼大?
阿里雲的大數據平台「數加」厲害在哪裡?
如何破解雲棲大會妹子的Geek交友貼?
阿里雲免費開通碼怎樣才能得到?
萬網提供的雲伺服器和虛擬主機的區別是什麼?

TAG:雲計算 | 阿里雲 | CDN | 網宿科技 | 視界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