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大家能幫我走出這種困境?

高考後失敗,但是第二次高考再一次失敗,後面養成了一種性格,感覺努力了也一樣,別的同學學的付出還沒我多,但是也和我一樣考試等級差不多的學校,現在上了大學,對於各種大學的考試提不起精神去完成,感覺就算付出了收穫也差不多沒什麼區別,腫么辦,不想計划去完成,沒了動力。


我曾經跟你的經歷很像。參加了兩次高考,本來不甘心讀個二本,於是復讀,結果第二次貪玩比第一次還慘。報志願的時候看著平時差我很遠的同學分數都比我高許多,於是沒有任何好好填志願的心思,隨便填了個二流學校隨便填了個經濟的專業。

上了大學,不好意思跟以前的老師同學聯繫。曾經老師眼中可以考top名校的我,開始覺得不如別人又不服氣。大學的前三年過得相當糾結。逃課、談戀愛、競選了團支書也沒好好乾;作為一個女生第一學期就掛了一科;鄙視學生會的官僚、鄙視考試抄答案拿獎學金的同學;讓自己麻木地相信光讀書好有什麼用。最後我成績一律70、80分,但自己問心無愧:從小都是別人抄老子的,老子才不會抄別人的!

總而言之,我堅信自己跟這裡的人不一樣。

關鍵是,你要讓別人看到你的不一樣。

大三下學期,放棄去韓國交流,決定跨專業考研。整整九個月,天天呆在自習室,每天十小時的強度。以一個二本跨專業的身份去跟別人拼全國最牛的復旦新聞學院。說復旦是夢想啊是追求啊,其實說真的,很大程度上是自我催眠,要讓自己相信有夢想的力量。當時誰都瞧不起,但是我告訴自己要隱忍,告訴自己跟這裡的人不一樣——這就是高瞻遠矚和鼠目寸光無法在同平台上。

九個月想明白了很多事情。開始明白周圍人的層次有時候會影響你的高度。如果想走的更遠爬的更高,你要不斷蛻變自己,爬向更高的層次。當然,努力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努力的方式。

2012年,大四下學期,終於拿到了復旦新聞學院的錄取通知書。那一屆我們專業僅招4個人,我是唯一一個以應屆生的身份考進的。

來到復旦,貪玩的本性又開始暴露。但是我清楚地感覺到,現在的我已經再也不是之前的那個小姑娘了:周圍的同學全是精英(相比之前),你不可能沒有壓力和動力;上課的時候課件是全英文,面試的時候跟你對面的CEO,全程也是英文,你不可能再磕磕巴巴操著一口中國口音半天蹦出來一個單詞;經濟學院大一本科生的輕輕鬆鬆完爆我這個經濟學結業的學士;學校、學院出國交流的機會那麼多,但是你的績點和英語死死把你拖住,只能眼睜睜看著別人歐洲美國四月游……誰說大學讀書考試無用?

但是,這個平台的層次某種程度上也決定了你的層次:導師是業界的泰山,師兄是這黨的局長、海峽對面那黨的委員;實習可以是央視可以是新華社;上海灘遍布著你的師兄師姐,哪怕中午吃飯的時候實習老師可以把自己的飯卡給你而不願給對面的小朋友——因為你們是校友(個別現象哈)

在這其間,我認識了某4A的CEO、蘋果的某高管、特斯拉中國的某負責人、跟我同齡卻早已創業N年的有為青年;而為了練好口語,認識了生於韓國長於加州周遊全世界的時尚師、遠在芝加哥天天開會的BOSS、為了學韓語認識了KBS的主播、在SMG實習見到了創意文化產業領域各路大牛比如王偉忠……

或許這些在知乎上許多成功人士看來都很幼稚甚至可笑,我也知道或許若干年後回頭看看我今天寫下的這些多麼矯情無知。但是這是這個年紀的我,通過自己努力得來的東西。

說這些不是為了炫耀,只是感慨如果當年就那麼一直消沉下去、如果當年那九個月不努力,現在的一切都跟我無關;跟某外企的高管吃頓飯,對於三年前的我而言,幾乎是一件從未想過的事情。

所以,只想告訴你,努力與否,關鍵在於你對自己未來的渴望。有時候渴望這種東西是很可怕的,會爆發出讓你想不到的力量。

不要只著眼於自己周圍的人,他們跟你差不了多少,你要將你的眼光盡量提高,山外青山人外人。想達到的高度不一樣,對自己的要求就不一樣。很多時候,你是沒有受到差距的刺激,你沒有在你身邊見到太多的牛人。想要有機會接觸,就要努力去改變,努力提升自己的層次。

最後,越努力越幸運。你會看到,努力和幸運是step by step.天下掉餡餅的可能不是沒有,只不過這種幸運背後,如果你自己品品,你會發現原來皮和餡兒都是自己早已做好的。


你是不是有這樣一種感覺:

覺得自己弱爆了,很多時候會覺得所做的這一切看起來是那麼的徒勞無功,消極面對現實。這世界太大,而自己太渺小,渺小人是不能有廣闊的胸襟和偉岸的情懷的,因為所做的一切不能夠填滿它,就算疲於奔命,就算夜以繼日,看起來還是那麼微不足道,付出努力沒有收穫。

說說自己吧,我沒有有樓上王路的朋友那麼強。高考考了個兩次,依舊上了個爛大學,起早貪黑跨專業考研,300天如一日,六點起,晚上十一點多回宿舍,我曾經信誓旦旦說過,要麼研要麼死,最後成績出來差國家線好幾十分。成慘不忍睹。

其實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挺努力的人,(我一個學醫的本碩連讀的朋友眼裡我的這算個屁』)看看自己過去二十來年,似乎沒有什麼成就過。吊車尾吊了好幾年了。

失敗這種東西是常態,努力沒有收穫也是常態。想明白就好了。

生活還是要繼續的,長久未來仍舊要打算。手頭的事情還是要做好。別想著有意思沒意思,有回報沒回報。

活在當下。


題主,夜深了,給你講一講我的故事。

我初中時,大大小小的考試全部算在內,在全市最好初中的普通班裡,只有3次沒有考到第一名。中考前,學校前百分之一可以保送全市最好的高中,我以為自己一定可以穩穩噹噹。然後,我發現保送計分的六次成績記錄,恰恰是我考得最差的六次。最終,我距離保送分數線差了1.5分。

每一所學校里,成績好的學生都會有自發的小團體。我看著我的好朋友們一個個不用參加中考,聽著他們對我的安慰。我不甘心,憑什麼那幾個平時成績都在我後面的朋友,只是那幾次考好就可以保送?憑什麼我只差了那一點點?憑什麼偏偏選中了那幾次的成績?

保送結果公布以後,我消沉了一星期,然後努力了兩個月。之後的中考,我拿下了英語的單科市狀元,除最不擅長的數學外其他學科也距離最高分不遠。然後,我離開了我居住了15年的城市,考上全省最好的高中。

剛剛開始高中生活的時候,我很不習慣。我習慣了做第一,然而第一次月考,全年級206人,我恰恰好,考了103名。我習慣了最努力的人拿第一名,然而排名在年級前列的,有很多智商爆表卻很少用心學習的人。我的數學和物理開始不及格,我開始意識到學校老師用競賽題來給我們做日常練習,而我有時卻連題都讀不懂。

我是怎麼做的呢?學校實行全軍事化管理,每晚十點半響熄燈號,十分鐘內必須熄燈。我買了工地常用的遮光布,做了一頂帳篷,每晚在裡面點著檯燈學習到12點以後。

高一下學期的一次月考,物理成績最後出分。那次我數學考得不錯,不計物理,總分排名全年級第12。我很開心,這個排名去清北應該沒有問題。然後物理分數發表了,我的排名掉落到了64名。是的,五年半以後,我仍記得清清楚楚。

我開始狂刷物理題,每天除了學校的作業以外,扔下所有的練習,刷物理題到2點以後。一個多月後的一天,凌晨一點多,我忽然覺得疲憊不堪的大腦一片空明,就像如有神助般,我理解了高中物理的體系。自此以後,我的物理便成為了我的強勢學科。

然後數學一直都是我的弱項。每位高中老師都告訴我,他們從未見過總分和我差不多,但數學分數像我一樣低的學生。如果我的數學分能達到學校的平均分,我大概就可以衝擊北大。從那時起,我意識到自己與他人在智商上的差距。我每夜狂練,數學成績甚至很少登上110分。他們上課睡覺下課打球,偶爾翻牆出去上網吧,輕輕鬆鬆140+。我不甘心,但我大概無計可施。

升入高三以後,我打算破釜沉舟一次,給自己制定了一個難度係數五顆星的計劃:每天在完成了學校的作業以後,刷出一套數學卷+一套理綜卷。我開始平均睡眠不超過4個小時,我開始每日靠吃蛋白粉和喝強化型的紅牛來提神。高考前,我做完了家附近一家大型教輔書店裡所有的數學和理綜模擬卷,我基本背下了出現過的所有數學題類型,我數學成績也站上了140+,理綜更是輕鬆280甚至290+。

然後我高考數學只有120分,理綜只有269,拿手的語文更是只考出了一百一十多分。

題主,你看我們像不像?我們努力到連自己都會被感動(我可是夏天在不透風的遮光布里因為缺水暈過去過的人吶),卻總是被現實擊敗得潰不成軍。

但嘮嘮叨叨了這麼多,下面的話才是我要說的。如果我從沒做過那些比我還高的練習題,刷過可以把我淹沒的數學卷,我大概不會知道,原來我也可以數學140+的。如果我沒努力過,沒拼了命的為一個飄忽不定的未來爭取過,我大概不會知道,我可以更好的。我更不會知道,我原來堅強到可以那麼拼,只為了讓自己更好。

題主,過程很重要,結果更重要。但你要努力,不僅是為了爭取可以考到更高分數的一個概率,更重要的是,老了以後,你要有故事可以說。

我反正把該做的都做到了,剩下的,成事在天了。至少我不可能後悔當初我沒努力,至少我還有機會把這個故事講給我的孩子聽。

題主,努力吧。影響未來的因素有很多,這其中的大部分我們都無法掌握。至於剩下的,我們只要努力,就會很好。


遇到過許多類似的案例,除了「不夠努力」的可能外,還有個問題,也許你給自己的期望太高了,也許你的期望方向錯了。

中國的父母總灌輸給孩子一個觀念,「只要你努力了就一定能行,如果你不行就一定是不努力」。可憐有些小朋友真的在某些方面不如人,家長請名師上巨貴的補習班,還是沒改善,就罵孩子偷懶。孩子很委屈,覺得自己努力也沒什麼好結果,索性就破罐子破摔了。再長大一點,不但是學業,他們對於所有的需要「努力」的事情都失去了信心。

人要長大,首先要學會承認失敗,承認自己有短處,接受自己的短處,尋找自己的長處,在自己的長處上尋找興趣,再發展這個興趣,享受自己所擅長的東西帶來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另外,人生這東西,不止有「成功」,還有「快樂」,我覺得後者更重要。


我的研究生室友,參加了三次高考。大學時一邊打工一邊上學,學費是找老師借的。跨專業考了研究生,成績第一。有次他夜裡喝酒到三點多被人駕回宿舍,早上七點剛醒酒就起床自習。後來簽了很牛逼的公司。結論是,別人幫不了你,你自己要狠一點。


所以你應該學會一個道理:努力不一定能得到你想要的回報,但是不努力一定得不到。

排除自身以外的因素,方法特別重要,用對方法事半功倍。

媽蛋,我高中就是只知道埋頭傻學,以為努力就是延長學習時間,永遠對別人的高分感到驚奇,一度以為是智商的問題,後來才知道人家的學習方法都是一套套的。

如果你有名校情結的話,樓主你才本科,找對方法,自律努力,考個名校沒那麼難。

當然,也許慢慢你也會發現,學校算個屁,沒有真本事才需要擺學校,有真本事可以隨時退學。

人絕對可以不上學,但絕對不該停止學習,樓主好好學習吧,不一定以學校里的方式。


可能我有點像你眼中的別的同學吧,高三時對上大學沒什麼期望,所以複習時沒什麼壓力,儘力就好,結果卻讓我考上了。而後的三年大學我慢慢發現:

做一件事情如果太看重結果的話,真的挺累的。

而且你努力的比別人多,但卻和沒你努力的人獲得一樣的結果,這樣的結果有時候並不是因為「努力不努力,或者是努力程度大小」,而是有時候別人比你聰明或者說你沒看到別人背後的努力。

儘力的讓自己看輕點結果,多看重過程,多看重自己的內心,切記把外界的壓力降到最低。做你想做的,只要你做了,你就是成功的。


高考就是個屁!

你沒考好不代表你不行,只是有些科目你不擅長而已。等到以後工作了,真正有用的是你的一技之長,不是有好多上了好大學卻沒好結果的人么,有些人從大學出來那真叫「一無是處」!

關鍵你是否能發現自己的興趣和長處,假以時日,加以汗水,你會達到那些「好成績」無法達到的高度!


其實書本上的知識,除了應付考試,沒多大用。工作中要用的,會在工作中反覆遇見,到時學不會才怪。

書本知識,不需要記一輩子,只需要當下理解,考前複習即可。理解能力是學校學習的唯一收穫。記住知識根本沒必要,只要遇到相應知識,大概知道說的是什麼就行了,如果要在工作中應用的,自然會有足夠的鍛煉讓你深刻掌握。當然,如果你對某一科很感興趣,刻苦鑽研,那更好。

我讀書時,就是太要求記憶力了,完全沒有跳出來,從不享受。享受,是一種很好的心態。讓你在了解了一樣東西的時候很開心,而不是怕記不住考試沒答出來而憂心。

希望你能享受學校生活,享受知識的獲取過程,而不是在想考不好或是記不住之類的。多點參加活動,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學習別人快樂的能力。走出來,不要沉浸在自己狹小的世界裡。


有必要幫助你一下子。看完還不徹底明了的話請私信我。

其實這種狀態沒什麼可恥的,恭喜你已經開始進階到「思考人生」了。

叔本華有句話,具體記不清了,但大意是:快樂幸福是否定的,它們只是在你抑制了痛苦之後所產生出的感覺。

這話可以從很多角度解讀。但對你來說,你現在的痛苦很具體也很簡單:你所做的一切都是被安排的,在這條被安排的路走完了之後你就會陷入愈加巨大的茫然和恐怖之中,所以你現在很惶恐。

那麼怎麼解決呢?抑制這種痛苦

一個很奢侈的辭彙:夢想。

具體到很俗很俗的表象:金錢?女人?名聲?尊重?

說白了就是想明白自己要追求什麼東西而不是簡簡單單的追隨眾人的步伐。

以你的情況,如果可以為一個「夢想」去設計一個中期計劃,你會很容易的走出來。具體的可以私信告訴我。


越來越感覺智慧是很重要的東西。


你怎麼知道別人付出沒有你的付出多,你知道外表瀟洒去打籃球的人,半夜也複習到兩點嗎?還有你注意過你的學習方法嗎?有沒有去和你的老師去溝通,去尋找適合你自己的方法。生活中的事情你有沒有去反思,有沒有在晚上睡覺前去復盤一天的得失。或許你是努力的人,但是你沒有去思考,去反思。你的大腦才是你最大財富,但你卻沒有去發揮他,而是去抱怨奮鬥和不奮鬥結果是差不多的(你主觀的認識),還有不要去抱怨,一件事去堅持十年,你就是專家;你去堅持二十年,你就是世界頂尖。


。。。。。。。。。。。。。。。。。。。。。。。。。。。。。。。。。。。。。。。。。。。。。。。。。。。。。。。。。。。。。。。。。。。。。。。。。。。。。。。。。。。。。。這樣你就受不了了,人生還有更牛逼的打擊沒來干你呢!

要是「和自己差不多的人」超過,那就是做得不夠好,既然努力了也只能這樣,那不努力真的什麼也不是了。

你還不夠努力!!!

人生的可能性何止於此,不能放棄相信希望。


「別的同學學的付出還沒我多,但是也和我一樣考試等級差不多的學校」——你怎麼知道別人付出得沒有你多?

付出這種東西,人跟人之間是比不了的。

永遠不要跟別人比付出,而是談行動,做到堅持,不動搖目標。

你的問題,更可能是沒有目標,不知道要做什麼。


怎麼說呢,還是作死努力,不抱希望!

你要學會接受別人對你的讚美,並對這種讚美存有感恩,更加一點是應該將這種讚美變成一種鞭策。

你沮喪是因為你還沒有找到真正使自己努力向上的理由,仔細思量下你為什麼會這麼作死的一考再考?難道僅僅是因為別人也上了大學?失敗後要注重找方法,而不是沉浸在失敗的沮喪里。

有句話說,付出不一定會有回報,但是不付出絕對不會有回報。任何情況下,你都要相信自己,即使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但是你在過程里學到來許多。這就是收穫,至少努力過啊!

在努力前做好失敗的心理準備,降低心理預期。有目標並只管沖著目標前進是很幸福的事情,在你往後的迷茫無目標的日子裡,你會深刻懷念這段時光的,這種一股勁往前沖的狀態不是什麼時候都會有。

所以說,生活的英雄主義,我的理解就是即使知道有些事情可能會失敗,還是去嘗試了。簡而言之,給自己一個機會。


別人不用付出還可能過得比你好呢,比如天生就有有錢的爹媽。難道自己不活了?

這事兒不能這麼比,面對現實,站在自己的位置,盯著自己想要的東西,能要到的東西。能想的,就是找更多的方法,更有效率的去努力。

不想努力也行,安於現狀,不用那麼辛苦,那麼痛苦,也挺好,只要你想的開。如果運氣好,那就賺到了,象中獎似的,祖上有德,運氣擋不住。如果運氣不好,也用不著抱怨,你沒有吃虧,因為沒有努力過,別人用的功你沒用,別人通過的痛苦你沒有經歷,沒有得到也是應該的。也不是說就沒得到,至少舒服地過日子,睡的多,玩的多,輕鬆得多。

瞧,就這樣嘍。或者,你可以想出更多的可能性~


高考真的不能決定你的一生,決定一生的是你想要成爲什麽人。你現在的情況我感覺是失去了目標感,之前的目標是高考,但是你覺得付出與得到的不符,從而產生了一種挫敗感。挫敗感以後你會遇到很多,因爲很多人比你有天分還比你努力,而你怕沒有給你實現野心的能力卻又辜負了你所受的苦難。

我經常會有挫敗感,因爲我的天資真的是太一般了。但是這並不能妨礙我成爲我想成爲的人,即使最後達不到但也可以無限的接近這個目標。人生只有一次,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成功。即使不成功又能怎樣,至少你努力過,沿途的經歷是你一輩子的財富。那些成功的人即使現在人人敬仰但早晚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真正能流芳百世或遺臭萬年的都是天才,這個幾率是多少的偶然事件疊加才出現的。

所以就一句忠告吧:這輩子對得起你自己就行了~


放縱下去就是霧色漸濃,戰勝放縱重塑自己就是給你撥雲見日的希望和機會。


看了你的處境,我覺得有必要回復一下,其實身邊很多人和你一樣,努力了依然沒有收穫,依然比不上那些沒有我們努力的人,對於這情況,我們只能接受現實。另外一點是,學習成績不好不代表你其它方面就差,畢業後你可以嘗試下其它領域,或許又是不一樣的結果。
目前我認為你把成績看得太重了


是的,社會是殘酷的.很多時候你付出的比大多數人都多.但得到的比大多數人都少.

所以你放棄吧.一無所有吧.


推薦閱讀:

榮格理論在現代心理學(自然科學)中的地位如何?是否被廣泛地支持?以及是否符合自然科學的種種基本規則呢?
記憶中總是出現小時候被人欺負,被父母揍的畫面,想報復欺那些負我的人和父母,我是不是有神經病啊?

TAG:學習成績 | 心理類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