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寫文章的時候就越寫越沒自信導致寫不下去,怎麼辦?
比如我要寫一個關於」不要自我貶低「的文時,會想:」我有時候也會在開玩笑的時候拿自己開刷供大家取樂,這是自我貶低嗎?如果不是,那我自嘲多了會不會真的覺得自己哪裡不對哪裡不行;如果是,那我不是沒有立場來寫這個文章了嗎?「以及」當自己處於情緒低谷的時候很可能會產生輕視自己的念頭,這樣的我能寫出這個文章的本質意圖嗎?「
就像這樣,每次當預先設定好的文章主旨驅使我在文中寫一句概括性的或者下定義般的話時,我都會覺得很苦惱,生怕自己寫的不夠全面或者太絕對,然後腦中湧出了針對原觀點的反例和批判的話,就覺得自己再寫下去就沒必要了,因為不正確。 可是每當我被一篇文章所觸動時,必然是因為它包含著引人共鳴的觀點。所以讓我覺得正確的觀點必然存在,只是我自己找不到或者證明不了。我喜歡寫點小文章解悶或取樂,這是我一直很喜歡的愛好,但是從這一年開始我漸漸的有了如上文所屬的問題,覺得生活少了一塊。就算有時候能完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但一些觀點因為難以闡述而被略過去,難以達到我想要的效果。PS:編輯這個問題準備發布時也是這樣,總擔心自己哪裡沒闡述清楚,並時不時想這個問題是不是寫文章應有的細緻思考而不是作為一個困難放棄;還是說我是因為」學而不思則罔「?
我來說一下該怎麼寫文章。首先我先把你的問題描述重新編輯一下:
舉例:
我想寫一個以「不要自我貶低」為題的議論文。當我有這個念頭後,就會產生反面的想法:我是否有足夠的自信去寫這篇文章,我懷疑平時交談玩笑時拿自己開涮的言行就是自我貶低。但是,我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這不是自我貶低!可這種自嘲取樂的行為多了是否證明自己不夠自信?這種矛盾心理使我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充分論證觀點。
我總試圖用一句話把我的所有想法描述清楚,卻又擔心這句話是否能描述清楚。
每當我對一篇好文章拍手稱快時,我會反問自己:觀點明明是存在的,我為什麼無法證明它?
我一直喜歡寫點小文以自娛解悶,但近一年來,我卻漸漸的不能在一篇完整的文章里闡述我所有的觀點了,以至我覺得生活丟失了什麼。
同時,在編輯這個問題準備發布的時候,我又開始擔心我是不是闡述明白了我的問題。這是不是因為思考不夠細緻的原因所致?還是說我壓根就沒有深入思考,讓知識為我所用?
我重新編輯了你的問題描述,不知與你的想法是否一致?
如果一致,請繼續看下去:
1、
你還不能用簡單明了的語言把你的想法寫下來。
2、
患得患失的矛盾心理阻礙了你的思路,凝滯了你的筆。
3、
缺乏辨別論證觀點所需材料的能力。
還是以「不要自我貶低」這個題目,我們來分析一下要通過哪幾個步驟把它寫好。
1、
什麼是自我貶低,即自我貶低的定義。把你認識的自我貶低用一句話陳述出來,然後確認你要寫的這篇文章的風格,並考慮把這個定義安插在什麼部分。是先開頭講一個小事例,再引出這個定義呢,還是用一種輕鬆的而有足夠自信的語言直接陳述定義。
2、
用一小段話來描述一下自己自我貶低的事例,並說一下他帶給你怎樣的影響。
3、
生活中有哪些自我貶低的例子。歷史上有哪些自我貶低的例子。這些自我貶低都帶來了什麼惡劣的結果。列出你想用的,然後思考他們在什麼時候在你的文章中出場。
4、
生活中有哪些自我表揚的例子。歷史上有哪些自我表揚的例子。自我表揚的例子是如何體現了自己的精氣神?
5、
議論,順著上面寫的文章展開討論。端正心態,不要肓目自我貶低。進一步闡明自我貶低之不可取。
6、
總結論點。結尾。
不要患得患失,你只管想到哪寫到哪,目標就是把它寫完,而不要抱有太大負擔想寫的多好。寫完之後你還要做的幾件事:
1、
回頭把你這篇文章以你讀別人文章的方式讀一遍,看看有什麼需要修改和補充的地方。
2、
錘鍊語言,從頭至尾把每一句話修理乾淨利落,不要拖泥帶水。
3、
整體的把握一遍你這篇文章,是否能達到你「不要自我貶低」的勸戒目的。若達不到,你這時再思考用什麼方式讓它達到,就像你審視別人的文章,找它的不足然後予以改正。
4、
需要說明的是,如果在寫作的過程中,你連案例都找不出來,那說明你讀的書不夠,或者你學而不思現在記不起來你學過的東西,那麼你還是放棄這篇文章充實一下自己再說吧。 寫雜文可以看一看魯迅和王小波的文章,學習一下寫作方法。
寫文章就像相親,我們在看到女方之前任何的幻想都是無意義的,看到後你的感覺才是最重要的。這時你再對他評頭論足。所以重要的是你先把他寫下來,你再去品評修理削刪。
慢慢的練下去,你會發現你寫的文章越來越令你滿意,後期的修改越來越少,你就進入另一個階段了。
題主看看我的話題經驗前兩個字~我的文章寫的很爛,每次寫完之後看到一堆又土又俗的大白話,我就想扇自己的臉.....但是依然接著寫下去了,因為喜歡。剛上大學那會,只顧瞎玩。過了大概半年吧,有天坐在教室里,突然有想寫點東西的慾望,但是拿著筆對著本子瞪了半天,啥都寫不出來。我這才知道,原來寫文章真的需要不斷的練啊練啊......不練真的手生。(咳咳,我比對的是高中作文)後來為了不丟掉寫作這項基礎能力,開始在閑暇時間嘗試寫散文雜感啥的。後來悲劇的發現,自己除了個人感想之外,其他啥都寫不出來......寫時事議論,根本找不到切入點,寫影評,基本上就是把故事再說一遍,寫個故事吧,覺得自己天天罵國產電視劇爛,自己連那些編劇的腳趾頭水平都夠不上......再後來,找到了一種比較適合自己的方法,就是寫遊記。我是旅遊專業,滿地亂跑,寫遊記比較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然後就是幾萬字的夾敘夾議小學生長篇作文......收穫:知道怎麼寫感想了,知道怎麼搞個轉折啥的,知道怎麼秀優越地表達觀點了==
題主說的那些情況我都遇到過,寫很多東西之前都要想一遍自己是不是沒這資格寫啊還是什麼的。其實現在我想通了,先把文章寫出來,然後能不能看,想不想給別人看是後面的事情。真的,有時候想的東西和實際做出來的結果是兩碼事。
現在我在努力擺脫又土又俗的大白話式寫作,每天1000~3000字的小練筆......共同加油吧~!結合我讀過的一些寫作指導書,以及一些自己實踐的經驗,和你分享幾點經驗,供參考。
首先,斯蒂芬·金說過,第一稿要盡量寫的快,而評判是寫完後修改時做的事情。也就是說,在寫作的時候,要任由自己的思緒流淌,享受寫作的愉悅,不要猶豫,不要評判自己。盡量快地寫完。而評判寫作的好壞放到改稿的時候。因為一個作品的好壞,不僅是字斟句酌,也是通篇的文氣。所以在完稿之前,你大可不必將自己陷於字句中。即使你能句句寫成金玉良言,也有可能是一篇爛文章。其次,除非是寫學術論文,否則在寫稿的時候,理性不僅不會幫你,反而會毀了你的寫作。理性在兩個環節登場,第一是構思,第二是修改。而在寫作的過程中,你要讓思緒沉入感性中,沉入潛意識中。也就是斯蒂芬·金所說的思緒的流淌中。不要用理性去評判,質疑自己。金有一句話,我覺得非常在理:千萬篇構思完美的文章不如一篇寫完的爛文章。對寫作而言,寫完常常比寫好更重要!
與君共勉!首先,就算寫不下去哪怕草草結尾也要寫完。
其次,先寫完自己想說的,再去考慮別人可能會反駁的。
再次,不要想著去取悅所有人,你也取悅不了所有人。
再再次,你的文章是要用來闡明你的態度和觀點的,不是要用來迎合看客胃口的。
最後,如果你的文章只是寫給自己看的那還好,如果是寫在知乎這種公共平台給所有人看的,你還有這種想取悅所有人,誰都不得罪的心態,那你會知道什麼叫真的里外不是人。
實在怕說錯話,那你就盡量寫的客觀,但那總會令人感覺少了點血性。
然後你就成了眾人口中的 老好人。我個人也會有這樣的經歷,一篇文章在開始的時候是有寫作衝動的,但是在過程中會逐漸發現各種困難。對於我來說,很多時候寫文章是在跟自己對話,整理思緒。
一般會遇到的問題主要是這幾個方面。1 想法跟不上思路,很多事情你已經想通了,於是也失去了寫作的動力。2 之前的思路在寫作的過程中有了更深的思考,于是之前的立意被推翻。3 出於對讀者的感受和作者公眾形象的考慮,而糾結於一些措辭以及是否應該展現這些部分。因此,最重要的是享受寫作的過程,通過寫作整理思緒。
所以,擁有一個良好的不必考慮讀者感受的自由寫作環境是有必要的。忠實的記錄你在認知上的進步與發展,如果你有足夠的信心和勇氣,可以講你的認知和見解和別人分享,創造更大的價值。期末求平安。大部分回答都沒有答到點子上。
你所遇到的問題,根本在於:1.你的視角衝突。寫作過程分為兩個視角,作家視角和編輯視角。作家視角經常會文思泉湧,而編輯視角則會百般挑剔。寫的時候要有意識地保持任何時刻只有一個視角在運作。一般來說寫作的時候先開啟作家視角,編輯視角這時候會不停的在一旁挑刺,這時候你要不予理會。等全部都寫完了,再調出編輯視角進行修整。有句名言,第一稿永遠是一坨狗屎。
但只有先將狗屎拉出來,才能精雕細琢,變成翡翠。而你如果連第一步,最基本的狗屎都拉不出來,何談第二步?而編輯視角,就是在你拉狗屎的時候,不斷阻礙你的那個人。2.不要想著你寫這個的主旨是什麼。
你要弄明白一點,你是在寫作。主旨,意義,觀點都是站在文學鑒賞的角度,而不是寫作的角度。我們的語文課上,老師教我們寫作要有主題,意義什麼的,都是站在鑒賞的角度教我們根據目的來碼字,這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寫作。就好比再好的名畫鑒賞家也不可能成為畫家一樣。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便是教我們如何去鑒賞,而沒有任何人教我們如何去寫作。所以大多數學生可以說直到畢業,都沒有接受過嚴格意義上的寫作訓練。他們提起筆,一上來,就想著文章如何才能有深邃的精神。。還沒開始寫,就搗鼓那些主旨,思想,然後遵照它來碼字,殊不知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搞清楚這兩點,基本可以解決你現階段遇到的問題,讓你能夠順利的提筆寫完。講個老段子。十六歲的王小波,半夜拿了一面鏡子一支鋼筆在月光下寫詩。藍色的墨水寫了又塗塗了又寫,直到整個鏡面全變成了藍色,然後失望地大哭一場。當然,大哭一場之後他可沒有放棄寫作,不然我們就看不到現在的王小波了。像王小波那樣的大作家還有當初,你又何必為自己的不自信而憂慮呢?你寫不下去不是因為不自信,而是別的原因。如果你是真的不自信,就一直寫下去,直到找到自信。
拿起筆來,老子天下第一;放下筆來,夾起尾巴做人。——二月河
題主不必迷茫,你的情況是正常的,也是一種自我反思與成長的表現。我想所有在寫作,或是在對文字,詞語進行排列並藉此表達思想與情感的人都會有這樣的困擾。當然,我也是如此,更是聽很多人感慨過:再沒有寫作之前真沒有想到自身對語言掌握是如此匱乏。通常來說詞不夠用,話不達意,語句不通??都可能成為書寫的困擾。
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和認知呢。是因為閱讀佔據了我們日常生活的大部分,而書寫相比而言就很薄弱。閱讀是對文句信息的提取亦是對文句的賞析。呈現在我們眼前的來自書籍、網路等平台的文字大多數都是經過加工和篩選的。如果說我們現在是一名關於文章評鑒的專家的話,那麼我們作為一般人在寫作方面也就是一個學生水平罷了。當我們開始進行比較複雜的寫作時,對自身的要求往往會是專家級別的,或者說超出於自身寫作水平的。我們腦中的模版會是前幾天看的一篇文章,一句記憶深刻的台詞、一個精闢的詞語,筆下的文字與之相比那自然是相形見絀,黯然失色了。一句老話,理想與現實是有差距的,期望與實際不同,受挫在所難免。想掌握任何一門技巧和學科,都不容易。寫作同理,這也只是寫作的第一個門檻,也是一直都以不同形式存在的門檻。跨過它說出來很簡單:多看、多寫、多練外加擺正態度、腳踏實地,但凡事涉及到「多」「勤」??這樣的量詞或形容詞通常做起來都不簡單,而且還缺乏誠意。正如儒家一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聽著很有感覺,那要怎麼做呢?我有幾點拙見:一、正視自己的文字,不要想著一步登天。有時也需自戀一點,其實還蠻不錯的嘛,慢慢來。二、盡所能。有些比較正式的文章,其中的一句話我都要編排好久。改的多了,自然也就發覺進步了許多(一般情況)。三、由少到多。像我們這種剛開始寫作的人來說,會有那麼一兩句話寫得還算驚艷,讀起來也不錯。所以,開始的時候當個段子手未必不可。四、多看。閱讀對寫作的影響很大,寫出來的東西的風格與最近所看的書總有那麼點聯繫。五、模仿。有時候,不知不覺間也就會開始模仿自己心儀的文風了。六、堅持。寫作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值得堅持。(雖然我有時也特不想寫)??暫時只能想到這些了,我也是一個正在探索的愛好者。也許你會認為第六點很重要,但其實第一點最值得注意。對自身的否定是放棄寫作的一大原因,滿懷幽怨的堅持,到不如放棄。我就常處在這樣一個階段,當然題主也是,所以要自戀、自信一點。最好的辦法是發到朋友圈,你的朋友們會給你點贊的。最後,加油!祝你,祝我們能寫出好的文章!以上,與君共勉!好開心,找到同類了。
我還以為我是自己一個。
從大學要寫論文開始,我就得了寫不出文章的病。
大學論文,感覺每寫一句話都得有論證。
後來就變得不敢寫了。哪怕有自己的觀點。
出來工作之後,就發現,有時候腦海里已經有架構了。
可尼瑪,到真正要下筆的時候,哎呀,這句話有什麼支撐點嗎?
這段話應該是放在這裡嗎?
怎麼突出我的觀點。
我寫出來,領導覺得太水了,怎麼辦?
至今還得這個毛病,以至於我有篇稿子,拖了兩個小時還沒寫出來。
感覺就是想得太多了,每到下筆的時候就非常多的束縛,擔心這個擔心那個。
求治這個病的良藥阿。。。。。。。。。。。
我當初為什麼要報漢語言文學這個專業阿,為什麼要寫這麼多論文阿,以至於,我現在都不敢寫了!先搞清楚自己為何而寫,通過你的描述,你如果純粹是為了自己寫,不為別人看,那麼即使寫的不好,又如何呢?反正是一種思想留存。但我覺得你有這個想法,就說明其實你內心還是期待給別人展示你的東西,至少會片段性的展示。又或者,你有一個內在的觀眾,這個觀眾代表著你的朋友,你的老師或者你的父母,也就是內在朋友,內在老師,內在父母,以前你可能一直活在他們的注視和期待里,現在雖然這種外在的期待沒有了,但已經內化,內化成一種自我期待。所以你才在寫東西的時候總有寫不好的擔心。我們總是活在別人的眼睛裡,嗯,他人即地獄
寫好自己的心聲,就沒有什麼難。如果追求名利與虛榮,就會計較。
教大家一個我常用的竅門,首先文思敏捷離不開常年的積累與熟練的寫作技能,但無論是誰,在寫文章時都會有卡殼的時候。有時候一連幾小時坐在桌前抓耳撓腮無從下筆,期待被靈感打中腦袋一下,但如果沒有靈感來,何不自己主動去找靈感。
理解一個概念叫做overdrive。即大腦的超速運轉,屬於人的本能之一。像人在臨死前,或者遇到危機情況時,大腦會格外清晰,有人會在臨死前一瞬間回憶起他的一生經歷的所有事情,那些曾經忘記的也跳入腦海。想一想如果寫文章時能進入這種狀態有多好,古今中外信手拈來,但可總不能讓作家被匪徒拿槍指著頭去寫文章吧,所以就有了我這個方法通過通過憋氣達到危機狀態,同時抓捕閃過的靈感。具體做法是閉住眼睛,腦中開始冷靜思考,同時開始憋氣,盡量保持平靜不要被憋氣吸引注意力,每每等到快憋不住的時候,腦中總能閃過靈感。
希望幫助到大家。關鍵就是想要用文學裝扮自己的心和不能說謊的良心之間的矛盾
我在寫文章之前會構思文章的主題是什麼,我最想表達的是什麼,我要怎麼去突出它們。
例如我想突出軍訓,烈日底下訓練和拉歌的情節我會略寫,因為它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反而會突出訓練中下起大雨,大家是如何訓練的。還有平時嚴厲的教官,私底下是否有和藹的一面等等。
我會盡量去突出特殊的、非常的,使我的文章更豐富,更與眾不同。
以上是我的想法,不知對大家有沒有用處。還能怎麼辦,要麼放棄,要麼堅持
懶。說你懶,不是我做的多好,然後批評你。而是病人和病人之間探討病情。寫文章,經過開頭的鋪墊,後面的東西不僅要有承接,還要經得起推敲。思考的東西太多了。基本想寫的時候,沒考慮周全,沒法下筆。想差不多的時候,還有心情寫,一寫就發現,還有東西沒想全面。等全都想好的時候,也沒興趣寫了。所以我很佩服作家。個人建議是,每次想寫的什麼的話,盡量通過限定,把話題範圍縮小。
首先,我認為作者的心沒有平靜,寫作是一個需要安靜並且心靜的過程,腦子裡不能有雜念。其次,多閱讀,閱讀會帶給你潛移默化的改變。最後,多寫,每天堅持寫,給自己信心,鼓勵自己,自我暗示,沒有比熱愛更有力量了。其實如果你足夠熱愛一件事,你怎麼捨得放棄呢?反正我是捨不得,並且一直在堅持,加油,共勉!
沒有哪個文學家生來就會寫文章,多一點自信,堅持寫下去。
不必瞻前顧後,先寫將起來!
推薦閱讀:
※如何评价Spenser 《15天写作技能升级》?
※大家写小说时一般一天写多少字?
※有些寫文的,寫了上千萬字,每一章點擊只有十幾這樣,他們為什麼還要寫呢?
※申論寫著寫著就變成散文了怎麼辦?
※申論政論文到底該如何寫,論點的邏輯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