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村上春樹的」不會愛別人的人,不可能正確地愛自己」?《1Q84:Book 2》
「我甚至連自己都愛不起來。為什麼不能愛自己呢?是因為無法愛別人。一個人需要愛某個人,並且被某個人所愛,通過這些來學習愛自己的方法。你明白我的意思嗎?不會愛別人的人,不可能正確地愛自己。」
求大神解析一下
這個問題可以換一個近似的表述方法:」一個連自己都無法產生鏈接的人,如何與別人產生鏈接?「說到底不過是一具行屍走肉罷了。
【前方要繞一個很大很大的彎子】
作為萬年諾貝爾獎陪跑員的村上,寫出一本大眾看不懂也看得很開心的小說,華麗麗的追捧掩蓋了他想表達的艱澀命題,我不知道他作何感想。這本書毋寧說和青豆天吾的愛情有關,不如說根本就是人的後現代生存寫照。我們經常看到,村上春樹的小說中的兩個對立世界,現實和虛幻,但往往沒有嚴格的分界線。青豆爬下了消防階梯,【向下位移】之後就迎來了一個新的世界。創立於現代的深層心理學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潛意識」,當我們試圖中「自我與意識」來接近「潛意識」時,就會遭遇到阻抗。穿越過重重障礙,層層下潛的我們,越趨近於底,見到的是越廣博混沌的圖景——從屬於自我腦海中水下冰山似的意識,到屬於全人類共同的原型潛意識。
在人類的原始社會,人依賴於自然的庇護,與自然的關係是緊密相連的,【前現代意識】謙卑而團結,是這個時期的寫照。進入現代社會後,人逐漸發掘出了自身的力量,自我意識得到覺醒而迅速膨脹,」我就是那個無所不能的superman「!這被稱為【現代意識】。而所謂的【後現代意識】,更多的是極致膨脹過後帶來的一種虛無,也是1Q84的寫照。青豆從消防階梯來到了1Q84年,那個擁有兩個月亮的世界,在此經歷了殺戮、潛逃、思念和團聚。曾經的她實際上在這個世界並無羈絆,縱使麻布老婦人和Tamaru也是隨時可以告別、永不相見的人,她鍛煉身體、注重飲食,但實際上只是使用一具驅殼,內心世界近似乎完全捨棄了自己的人生。天吾也是如此。
明知彼此是內心中最深切的回憶,但是始終不願意去相見,絕非僅僅是人際關係關係疏離的問題。實際上,青豆和天吾代表的是一種生存狀態:完全對自己無法負責,完全無法愛自己,從而從根本上,也無法愛別人。這種「後現代意識」,所有和別人的關係,都是直接突然,甚至莫名其妙的產生的(特別是青豆、天吾的性伴侶),人生的意義完全被消解。而這,在麻木生活的現代人之中,並不在少數。
解答這個問題時,順便再嘮叨幾句,為何村上這本小說總是存在莫名其妙的幻想與暴力?
在村上的小說中,描寫很多具有儀式感的畫面,比如先驅領導與少女的交合、小小人的通道,在書的前半部中,這一定是「惡」的存在,是一種迷信的象徵。但是到後半部分,我們就會模糊了這種行為的道德界限,因為難以理解的現象真實存在。其實,在「前現代」的世界觀里,彼岸超越性的世界正是要通過神話或宗教儀式呈現的,而現代的文明,是否正面臨集體信仰的缺失呢?這值得我們思索。也許我們總奇怪,村上春樹又不是恐怖小說家,為什麼總是在書中出現懲罰、屠殺、犯罪、頭蓋骨之類的元素,這是因為在人類文明中,野蠻與單純、暴力與活力、宗教與信仰本來就同屬一個維度。用一個成語就能很好解釋,不卑不亢。愛人而不卑微,被愛而不高傲。
如果卑微或者高傲了,就是不懂愛人,也就不愛惜自己。
從客觀角度來說,相比自己,人們更容易對他人形成認識。
如果不時常照鏡子,我們對親近的人的相貌的熟識度就可能超過自己,就算照鏡子,鏡子中的自己也和日常表現有所不同。性格上來說,日常接觸中我們會對他人的性格產生認識,而對自己的認知卻是模糊的。
從他人的身上得到對人的認知,然後愛他,才能以類比的手段推人及己,明白怎麼愛自己。如果沒能先獲得對具體個體的認知,所謂的愛就會陷入切格瓦拉的問題,「愛抽象的人超過愛具體的人」。而這是非常可怕的,從村上的「牆與蛋」理論來說,就是愛「牆」勝過愛「蛋」,只會對人造成傷害。
原來不懂,現在略懂。雖說愛的本能與生俱來,可是到了現在才發現真的是不會。或許是晚了,喪失了學習的能力。不會愛人,學不會原諒,學不會理解。
從未愛過,人生一大憾事。
愛與被愛是一種能力。
愛人愛己都需要學習。小說原文已經記不清了,你看的是譯文,字句之間也許會有些偏差,無妨。了解一下成書背景和作者背景,你可以理解這本小說的內容。
但是,想獲得關於這句話更深層的感悟,那就不要拘泥於在這本書裡如何理解。寫出這句話的人並不只是為了創作小說,所以寫出這句話,而是所經曆的一切之後,有感而發的寫出關於對愛的思考和總結。一本小說,或者一句話,能帶給你更多的思考和感悟,這才是最有附加值的表現吧。
另,愛的修行,一生都不夠。作為一個學生黨,在七月下旬終於補完了這本夾雜著社會歷史意義還有想像色彩的一本小說(自己的看法),對於在書2中讀到了這段話讓人十分發人深省,一個不會愛別人的人不會正確的愛自己,我的語文老師在語文課堂上總會給我們普及些不著邊際的話,其中也包括這個梗,愛人,她說愛別人必須要先愛自己,連自己都愛不好怎麼愛別人,很意外的是我和我喜歡的女孩子就是因為這個而分開的,後來看到村上的這段話,讓人淚目,一個連自己客觀世界中所能觸摸到能感知到的真實想法的人,你都無法對他(她)做出正確的選擇,你該如何面對自己啊。
……學不會愛的人生,真的生無可戀。
別人也許是另一個自己,也許是一個自己所希望的自己。
推薦閱讀:
※想問一下大家讀過《奇鳥行狀錄》之後的感想?
※村上春樹在爵士樂方面的鑒賞水平和演奏究竟如何?
※村上春樹的書里提到過哪些食物?
※如何解讀《1973年的彈子球》?
※《海邊的卡夫卡》中為什麼說責任源於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