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理解老子的『小國寡民』這句話的?
大傢伙,都說說。
說說就好。
儒家思想由周文化演化而來,而道家思想與殷商文化密切相關。至於老子的小邦寡民,是對中國早期邦國時代的回憶
從5000年前甚至更早,中國大地上,就出現了一系列邦國,剛開始這些城邦面積都不太大,人口數量也少。後來這些城邦逐漸聯合,又出現了邦國聯盟,如長江流域的石家河城邦、良渚城邦、寶墩城邦、黃河下游的大汶口城邦、遼河上游的夏家店城邦、河套的石峁城邦、晉南的陶寺城邦等,堯舜禹等大概就是中原城邦聯盟的盟主。
到了4000年前,長江流域的石家河城邦、良渚城邦、寶墩城邦、黃河下游的大汶口城邦、遼河上游的夏家店城邦、河套的石峁城邦、晉南的陶寺城邦全部衰落,而夏商周這些中原王朝崛起,不過直到周朝實行分封制之前,這些中原王朝還是以邦國盟主的身份出現,並未消除萬邦林立的局面。比如商朝就是大邦殷作為盟主,周方、鬼方、虎方、東夷等為其同盟國,作為與殷商文化密切相關的道家思想,當周朝分封制禮崩樂壞後,自然就生出了對過往的小邦寡民的時代嚮往。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老子雖然對小邦寡民有嚮往,但並非一味地追求小邦寡民,在他的著作道德經中,他不止一次地說到了大國的生存之道,比如治大國如烹小鮮等,說明老子在大一統和小邦寡民之間,並沒有絕對化。而此後不久出現的黃老道家,則在諸子百家中首次提出了大一統的思想,並被後世法家和儒家繼承,成為中國人除升官發財之我的神聖文化,一直遺留到了今天對內少浪費財富修擴城池,對外少犧牲生命打仗收割戰俘奴隸。現世安穩,過好人生每一天。
國大事繁,民多禍伏,老聃先生作為一名長者看出了社會各級統治者普遍存在的自掘墳墓現狀,為之喟嘆。
這不是出自莊子,而是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八十章:「小國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人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評析:小國寡民是老子所描繪的理想社會,它反映了中國古代社會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老子幻想著回復到沒有壓迫、沒有剝削的原始社會時代,在那裡,沒有剝削和壓迫,沒有戰爭和掠奪,沒有文化,也沒有兇悍和恐懼。這種單純的、質樸的社會,實在是古代農村生活理想化的描繪。胡寄窗說:「我們研究老子小國寡民思想,要分析產生這種理想的階級根源、時代因素以及其所企圖要解決的問題。所謂小國寡民是針對當時的廣土眾民政策而發的。他們認為廣土眾民政策是一切禍患的根源。作到小國寡民便可以消弭兼并戰爭,做到『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便可以避免因獲取物質資料而釀成社會紛擾的工藝技巧,『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便可以取消使民難治的智慧,而且結繩以記事的方法來代替;便可能使人安於儉樸生活,不為奢泰的嗜欲所誘惑;便可以使人民重死而遠徒,以至老死不相往來,連舟車等交通工具都可一併廢除。他們不了解,廣土眾民政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時,新的生產關係要求一個全國統一的地主政權這一歷史任務在各大國的政策上的反映。」但是老子「忘記了在『有什伯之器而不用』的原始『樂園』中,並沒有甘食美服,也沒有代他們生產甘食美服的被剝削的人。老子作者儘管在世界觀上是唯物主義的,而在社會觀上特別是在經濟問題的看法上卻陷入於唯心主義的幻想。」這個批評是中肯的。老子面對急劇動蕩變革的社會現實,感到一種失落,便開始懷念遠古蒙昧時代結繩記事的原始生活,這是一種抵觸情緒的發泄。晉朝時陶淵明寫了一篇傳誦至今的名篇《桃花源記》,應該講,此文顯然受到老子八十章內容的影響。這是一個美麗的幻想,同時也表達了他對社會黑暗的不滿,反映了人民擺脫貧困和離亂的願望。在這一點上,老子和陶淵明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我的看法:老子覺得當時時局動蕩,各個國家都想兼并附近的國家,有大一統的趨勢,為了這個目的連年窮兵黷武,老百姓活的不如太平之犬,所以老子希望局勢能夠回到原始部落一樣的狀態。這也是老子哲學中的短視之處。毛澤東對於戰爭的看法:」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在這點上說,戰爭就是政治,戰爭本身就是政治性質的行動,從古以來沒有不帶政治性的戰爭。「「戰爭是解決階級、民族、國家、政治集團之間矛盾的最高鬥爭形式的原理。」
所以,只要人類是進步的,就必然有戰爭。老子的「小國寡民」可以概況為一種「烏托邦主義」。是不現實的,也是退步的。現在的歐州貌似「小國寡民」,「小國寡民」相對應的可能就是「無為而治」了,「無為而治」的現實意義是,裁判員不要當運動員,不隨意變更規則,不要把球都放裁判手裡,哪個運動員會搞關係,就把球拋給誰。
老子並不認為小國寡民是理想社會,相反,老子認為小國寡民是一種難以令人滿意的生存狀況
「小國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人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這段話存在著千年誤讀,一般人認為:作到小國寡民便可以消弭兼并戰爭,做到『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便可以避免因獲取物質資料而釀成社會紛擾的工藝技巧,『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便可以取消使民難治的智慧,而且結繩以記事的方法來代替;便可能使人安於儉樸生活,不為奢泰的嗜欲所誘惑;老死不相往來,連舟車等交通工具都可一併廢除。
這種解讀是非常錯誤的。
老子的原意是:
即便國家小、人民少(小國寡民),如果君主能夠生活節儉(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什佰之器是宴會時用的豪華餐具)人民就會看重路途的危險而不向遠方的他國遷徙(使人重死而不遠徙),君主能夠避免經常乘著豪華大船巡遊,避免發起戰爭(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民能夠恢復生產(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結繩而用之不是結繩記事,而是編漁網打漁,代指生產活動)安居樂業(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那麼即便鄰國很近,甚至雞犬之聲相聞,他們直到老死都不會遷徙了。(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老子並不嚮往小國寡民的生活。 道德經的這段話,你只要認真讀過三遍,必然不會認同那幫好讀書不求甚解,人云亦云的所謂學著磚家的解讀。老子表示:大家知識少,懂的少,天下就太平了,大家活動少,天下就太平了。
劃區而治
推薦閱讀:
※怎樣可以讓自己不再喜歡一個明星?
※男人通常會向什麼樣的女人提出包養?
※拿錢砸人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有多少女生會不顧貧困嫁給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