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綠色節能建築會普及嗎?
我不知道綠色建築具體指的是什麼,我現在的專業是建築節能,不知道是不是想問,節能建築以後會不會普及。如果是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一定會普及。因為能源的稀缺和人類對住宅有著更高的要求。先說第一點,現有的建築可以說是非常浪費能源的,但是因為現在的能源便宜,所以節能建築的優勢不明顯(不是沒有優勢)如果現在跟人說,我幫你做節能改造,你現在投進去這個錢可能30年才能收回,大部分人可能覺得沒有興趣,但是在德國都是這麼計算的,不同的是德國政府有相應的法律法規,強制節能。關於第二點,節能建築相比沒有節能措施的建築,除了跟節能也更舒適。比如窗戶不會漏風,房間溫差很小,或者有新風系統,室內空氣質量好,這些都是優勢。所以以後國家一定會使用強制的法規來鼓勵居民進行節能改造。
作為Trivia圓桌小組成員之一,本人曾在美國做停車行業綠色建築公司實習,並考取了入門級的綠建證書LEED GA,回國後從事節能評估相關工作。我的看法是很有可能會普及。
綠色建築是指在建築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使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築。
像之前幾位回答,國務院發布的2013年1號令綠色建築行動方案足以看出國家對節能減排、綠色建築的重視,只是到現在為止具體的能夠比較好執行的文件還沒有出台, 更多的還是依靠建設單位、業主的個人需求,例如國家級大型示範項目一般會考慮做綠色建築,再有外資公司更多會考慮做綠色建築等。這個問題在國家出台更細化更能夠實操的文件之後,可能會得到比較好的解決。有一些地方已經走到前列了,如北京2011就發布了《綠色建築評價標準》DB11/T825-2011,這個標準就好比一個綠色建築評價的操作手冊,對綠色建築分為一、二、三星三個級別,並對如何分別評價住宅建築和公共建築做出了詳細的說明,目前更新的標準正在修訂過程中,並發布了徵求意見稿,近期內應該會出台。《綠色建築評價標準》不僅僅是評價的操作指南,更為實際設計和建設綠色建築做了風向標。報北京的節能專篇(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節能評估報告)要求必須把綠色建築評價納入進來,另外在節能評估的評審會上,也常有專家提出對節能工作做得好的項目做綠色建築的建議。
我們再看一看世界上綠色建築發展上比較先進的美國吧,美國的綠色建築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是由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USGBC(The 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 )推動的,走在美國很多高大上的大樓里都可以看見裡面明晃晃的綠色建築LEED認證的大牌子。綠色建築的最先提出是上世紀70年代能源危機,美國意識到節能環保的重要性,USGBC成立於1993年,是總部設在美國華盛頓的非盈利性(Non-profit)非政府組織(NGO),發展迅速,已從最開始只有的23個成員到現在上萬個。據我了解,美國的LEED推廣很大程度也依靠政府的力量,無論聯邦政府還是地方政府都對LEED提供多方面支持。目前,USGBC的綠色建築平架體系(Leadership in Energy Environmental Design Building Rating System)是全世界各國各類綠色節能建築評價標準中被認為最完善最有影響力的,我國的一些文件制定中也參考了其部分內容。因此從國家、專家、市場以及世界先進國家發展趨勢來看,中國綠色建築的普及,從國家強制要求到業主自願去做是一個必然過程,但也必須承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有問題可以私信我。另外喜歡的也請各位不吝惜你們的贊,謝謝大家。P.S:歡迎大家關注Trivia圓桌的知乎賬號,我們團隊會從各自專業觀點各類問題。以下是轉發的國務院辦公廳1號文,從國家文件可以看出,綠色建築會迎來大發展時期。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發展改革委
住房城鄉建設部綠色建築行動方案的通知
國辦發 〔2013〕1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綠色建築行動方案》已經國務院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國務院辦公廳
2013年1月1日
(此件公開發布)綠色建築行動方案發展改革委 住房城鄉建設部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轉變城鄉建設模式和建築業發展方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生態文明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質量,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充分認識開展綠色建築行動的重要意義 綠色建築是在建築的全壽命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築。「十一五」以來,我國綠色建築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既有建築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超額完成「十一五」目標任務,新建建築節能標準執行率大幅度提高,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規模進一步擴大,國家機關辦公建築和大型公共建築節能監管體系初步建立。但也面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主要是:城鄉建設模式粗放,能源資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重規模輕效率、重外觀輕品質、重建設輕管理,建築使用壽命遠低於設計使用年限等。開展綠色建築行動,以綠色、循環、低碳理念指導城鄉建設,嚴格執行建築節能強制性標準,紮實推進既有建築節能改造,集約節約利用資源,提高建築的安全性、舒適性和健康性,對轉變城鄉建設模式,破解能源資源瓶頸約束,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培育節能環保、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要把開展綠色建築行動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把握我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加快發展的歷史機遇,切實推動城鄉建設走上綠色、循環、低碳的科學發展軌道,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和基本原則(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生態文明融入城鄉建設的全過程,緊緊抓住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樹立全壽命期理念,切實轉變城鄉建設模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合理改善建築舒適性,從政策法規、體制機制、規劃設計、標準規範、技術推廣、建設運營和產業支撐等方面全面推進綠色建築行動,加快推進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二)主要目標。
1.新建建築。城鎮新建建築嚴格落實強制性節能標準,「十二五」期間,完成新建綠色建築10億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鎮新建建築達到綠色建築標準要求。
2.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十二五」期間,完成北方採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築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4億平方米以上,夏熱冬冷地區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5000萬平方米,公共建築和公共機構辦公建築節能改造1.2億平方米,實施農村危房改造節能示範40萬套。到2020年末,基本完成北方採暖地區有改造價值的城鎮居住建築節能改造。
(三)基本原則。
1.全面推進,突出重點。全面推進城鄉建築綠色發展,重點推動政府投資建築、保障性住房以及大型公共建築率先執行綠色建築標準,推進北方採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
2.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結合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資源稟賦、氣候條件和建築特點,建立健全綠色建築標準體系、發展規劃和技術路線,有針對性地制定有關政策措施。
3.政府引導,市場推動。以政策、規劃、標準等手段規範市場主體行為,綜合運用價格、財稅、金融等經濟手段,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營造有利於綠色建築發展的市場環境,激發市場主體設計、建造、使用綠色建築的內生動力。
4.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樹立建築全壽命期理念,綜合考慮投入產出效益,選擇合理的規劃、建設方案和技術措施,切實避免盲目的高投入和資源消耗。三、重點任務 (一)切實抓好新建建築節能工作。
1.科學做好城鄉建設規劃。在城鎮新區建設、舊城更新和棚戶區改造中,以綠色、節能、環保為指導思想,建立包括綠色建築比例、生態環保、公共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土地集約利用、再生水利用、廢棄物回收利用等內容的指標體系,將其納入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和專項規劃,並落實到具體項目。做好城鄉建設規劃與區域能源規劃的銜接,優化能源的系統集成利用。建設用地要優先利用城鄉廢棄地,積極開發利用地下空間。積極引導建設綠色生態城區,推進綠色建築規模化發展。
2.大力促進城鎮綠色建築發展。政府投資的國家機關、學校、醫院、博物館、科技館、體育館等建築,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省會城市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單體建築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機場、車站、賓館、飯店、商場、寫字樓等大型公共建築,自2014年起全面執行綠色建築標準。積極引導商業房地產開發項目執行綠色建築標準,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建設綠色住宅小區。切實推進綠色工業建築建設。發展改革、財政、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要修訂工程預算和建設標準,各省級人民政府要制定綠色建築工程定額和造價標準。嚴格落實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審查制度,強化對大型公共建築項目執行綠色建築標準情況的審查。強化綠色建築評價標識管理,加強對規劃、設計、施工和運行的監管。
3.積極推進綠色農房建設。各級住房城鄉建設、農業等部門要加強農村村莊建設整體規劃管理,制定村鎮綠色生態發展指導意見,編製農村住宅綠色建設和改造推廣圖集、村鎮綠色建築技術指南,免費提供技術服務。大力推廣太陽能熱利用、圍護結構保溫隔熱、省柴節煤灶、節能炕等農房節能技術;切實推進生物質能利用,發展大中型沼氣,加強運行管理和維護服務。科學引導農房執行建築節能標準。
4.嚴格落實建築節能強制性標準。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嚴把規劃設計關口,加強建築設計方案規劃審查和施工圖審查,城鎮建築設計階段要100%達到節能標準要求。加強施工階段監管和稽查,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切實提高節能標準執行率。嚴格建築節能專項驗收,對達不到強制性標準要求的建築,不得出具竣工驗收合格報告,不允許投入使用並強制進行整改。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執行更高能效水平的建築節能標準。
(二)大力推進既有建築節能改造。1.加快實施「節能暖房」工程。以圍護結構、供熱計量、管網熱平衡改造為重點,大力推進北方採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築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十二五」期間完成改造4億平方米以上,鼓勵有條件的地區超額完成任務。
2.積極推動公共建築節能改造。開展大型公共建築和公共機構辦公建築空調、採暖、通風、照明、熱水等用能系統的節能改造,提高用能效率和管理水平。鼓勵採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進行改造,對項目按節能量予以獎勵。推進公共建築節能改造重點城市示範,繼續推行「節約型高等學校」建設。「十二五」期間,完成公共建築改造6000萬平方米,公共機構辦公建築改造6000萬平方米。
3.開展夏熱冬冷和夏熱冬暖地區居住建築節能改造試點。以建築門窗、外遮陽、自然通風等為重點,在夏熱冬冷和夏熱冬暖地區進行居住建築節能改造試點,探索適宜的改造模式和技術路線。「十二五」期間,完成改造5000萬平方米以上。
4.創新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工作機制。做好既有建築節能改造的調查和統計工作,制定具體改造規劃。在舊城區綜合改造、城市市容整治、既有建築抗震加固中,有條件的地區要同步開展節能改造。制定改造方案要充分聽取有關各方面的意見,保障社會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在條件許可並徵得業主同意的前提下,研究採用加層改造、擴容改造等方式進行節能改造。堅持以人為本,切實減少擾民,積極推行工業化和標準化施工。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嚴格落實工程建設責任制,嚴把規劃、設計、施工、材料等關口,確保工程安全、質量和效益。節能改造工程完工後,應進行建築能效測評,對達不到要求的不得通過竣工驗收。加強宣傳,充分調動居民對節能改造的積極性。(三)開展城鎮供熱系統改造。
實施北方採暖地區城鎮供熱系統節能改造,提高熱源效率和管網保溫性能,優化系統調節能力,改善管網熱平衡。撤併低能效、高污染的供熱燃煤小鍋爐,因地制宜地推廣熱電聯產、高效鍋爐、工業廢熱利用等供熱技術。推廣「吸收式熱泵」和「吸收式換熱」技術,提高集中供熱管網的輸送能力。開展城市老舊供熱管網系統改造,減少管網熱損失,降低循環水泵電耗。(四)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築規模化應用。
積極推動太陽能、淺層地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築中的應用。太陽能資源適宜地區應在2015年前出台太陽能光熱建築一體化的強制性推廣政策及技術標準,普及太陽能熱水利用,積極推進被動式太陽能採暖。研究完善建築光伏發電上網政策,加快微電網技術研發和工程示範,穩步推進太陽能光伏在建築上的應用。合理開發淺層地熱能。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研究確定可再生能源建築規模化應用適宜推廣地區名單。開展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地區示範,推動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集中連片推廣,到2015年末,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面積25億平方米,示範地區建築可再生能源消費量占建築能耗總量的比例達到10%以上。
(五)加強公共建築節能管理。
加強公共建築能耗統計、能源審計和能耗公示工作,推行能耗分項計量和實時監控,推進公共建築節能、節水監管平台建設。建立完善的公共機構能源審計、能效公示和能耗定額管理制度,加強能耗監測和節能監管體系建設。加強監管平台建設統籌協調,實現監測數據共享,避免重複建設。對新建、改擴建的國家機關辦公建築和大型公共建築,要進行能源利用效率測評和標識。研究建立公共建築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制度,組織開展商場、賓館、學校、醫院等行業的能效水平對標活動。實施大型公共建築能耗(電耗)限額管理,對超限額用能(用電)的,實行懲罰性價格。公共建築業主和所有權人要切實加強用能管理,嚴格執行公共建築空調溫度控制標準。研究開展公共建築節能量交易試點。(六)加快綠色建築相關技術研發推廣。
科技部門要研究設立綠色建築科技發展專項,加快綠色建築共性和關鍵技術研發,重點攻克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節水與水資源綜合利用、綠色建材、廢棄物資源化、環境質量控制、提高建築物耐久性等方面的技術,加強綠色建築技術標準規範研究,開展綠色建築技術的集成示範。依託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加快綠色建築工程技術中心建設。發展改革、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編製綠色建築重點技術推廣目錄,因地制宜推廣自然採光、自然通風、遮陽、高效空調、熱泵、雨水收集、規模化中水利用、隔音等成熟技術,加快普及高效節能照明產品、風機、水泵、熱水器、辦公設備、家用電器及節水器具等。(七)大力發展綠色建材。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結合當地氣候特點和資源稟賦,大力發展安全耐久、節能環保、施工便利的綠色建材。加快發展防火隔熱性能好的建築保溫體系和材料,積極發展燒結空心製品、加氣混凝土製品、多功能複合一體化牆體材料、一體化屋面、低輻射鍍膜玻璃、斷橋隔熱門窗、遮陽系統等建材。引導高性能混凝土、高強鋼的發展利用,到2015年末,標準抗壓強度60兆帕以上混凝土用量達到總用量的10%,屈服強度400兆帕以上熱軋帶肋鋼筋用量達到總用量的45%。大力發展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深入推進牆體材料革新,城市城區限制使用粘土製品,縣城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發展改革、住房城鄉建設、工業和信息化、質檢部門要研究建立綠色建材認證制度,編製綠色建材產品目錄,引導規範市場消費。質檢、住房城鄉建設、工業和信息化部門要加強建材生產、流通和使用環節的質量監管和稽查,杜絕性能不達標的建材進入市場。積極支持綠色建材產業發展,組織開展綠色建材產業化示範。(八)推動建築工業化。
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要加快建立促進建築工業化的設計、施工、部品生產等環節的標準體系,推動結構件、部品、部件的標準化,豐富標準件的種類,提高通用性和可置換性。推廣適合工業化生產的預製裝配式混凝土、鋼結構等建築體系,加快發展建設工程的預製和裝配技術,提高建築工業化技術集成水平。支持集設計、生產、施工於一體的工業化基地建設,開展工業化建築示範試點。積極推行住宅全裝修,鼓勵新建住宅一次裝修到位或菜單式裝修,促進個性化裝修和產業化裝修相統一。(九)嚴格建築拆除管理程序。
加強城市規劃管理,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穩定性。城市人民政府以及建築的所有者和使用者要加強建築維護管理,對符合城市規劃和工程建設標準、在正常使用壽命內的建築,除基本的公共利益需要外,不得隨意拆除。拆除大型公共建築的,要按有關程序提前向社會公示徵求意見,接受社會監督。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研究完善建築拆除的相關管理制度,探索實行建築報廢拆除審核制度。對違規拆除行為,要依法依規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十)推進建築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落實建築廢棄物處理責任制,按照「誰產生、誰負責」的原則進行建築廢棄物的收集、運輸和處理。住房城鄉建設、發展改革、財政、工業和信息化部門要制定實施方案,推行建築廢棄物集中處理和分級利用,加快建築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裝備研發推廣,編製建築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標準,開展建築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示範,研究建立建築廢棄物再生產品標識制度。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負總責,地級以上城市要因地制宜設立專門的建築廢棄物集中處理基地。四、保障措施(一)強化目標責任。
要將綠色建築行動的目標任務科學分解到省級人民政府,將綠色建築行動目標完成情況和措施落實情況納入省級人民政府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體系。要把貫徹落實本行動方案情況納入績效考核體系,考核結果作為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實行責任制和問責制,對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人員予以通報表揚。(二)加大政策激勵。
研究完善財政支持政策,繼續支持綠色建築及綠色生態城區建設、既有建築節能改造、供熱系統節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等,研究制定支持綠色建材發展、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建築工業化、基礎能力建設等工作的政策措施。對達到國家綠色建築評價標準二星級及以上的建築給予財政資金獎勵。財政部、稅務總局要研究制定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鼓勵房地產開發商建設綠色建築,引導消費者購買綠色住宅。改進和完善對綠色建築的金融服務,金融機構可對購買綠色住宅的消費者在購房貸款利率上給予適當優惠。國土資源部門要研究制定促進綠色建築發展在土地轉讓方面的政策,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研究制定容積率獎勵方面的政策,在土地招拍掛出讓規劃條件中,要明確綠色建築的建設用地比例。(三)完善標準體系。
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要完善建築節能標準,科學合理地提高標準要求。健全綠色建築評價標準體系,加快制(修)訂適合不同氣候區、不同類型建築的節能建築和綠色建築評價標準,2013年完成《綠色建築評價標準》的修訂工作,完善住宅、辦公樓、商場、賓館的評價標準,出台學校、醫院、機場、車站等公共建築的評價標準。儘快制(修)訂綠色建築相關工程建設、運營管理、能源管理體系等標準,編製綠色建築區域規劃技術導則和標準體系。住房城鄉建設、發展改革部門要研究制定基於實際用能狀況,覆蓋不同氣候區、不同類型建築的建築能耗限額,要會同工業和信息化、質檢等部門完善綠色建材標準體系,研究制定建築裝修材料有害物限量標準,編製建築廢棄物綜合利用的相關標準規範。(四)深化城鎮供熱體制改革。
住房城鄉建設、發展改革、財政、質檢等部門要大力推行按熱量計量收費,督導各地區出台完善供熱計量價格和收費辦法。嚴格執行兩部制熱價。新建建築、完成供熱計量改造的既有建築全部實行按熱量計量收費,推行採暖補貼「暗補」變「明補」。對實行分戶計量有難度的,研究採用按小區或樓宇供熱量計量收費。實施熱價與煤價、氣價聯動制度,對低收入居民家庭提供供熱補貼。加快供熱企業改革,推進供熱企業市場化經營,培育和規範供熱市場,理順熱源、管網、用戶的利益關係。
(五)嚴格建設全過程監督管理。在城鎮新區建設、舊城更新、棚戶區改造等規劃中,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建立並嚴格落實綠色建設指標體系要求,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加強規劃審查,國土資源部門要加強土地出讓監管。對應執行綠色建築標準的項目,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在設計方案審查、施工圖設計審查中增加綠色建築相關內容,未通過審查的不得頒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施工時要加強監管,確保按圖施工。對自願執行綠色建築標準的項目,在項目立項時要標明綠色星級標準,建設單位應在房屋施工、銷售現場明示建築節能、節水等性能指標。(六)強化能力建設。
住房城鄉建設部要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健全建築能耗統計體系,提高統計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加強綠色建築評價標識體系建設,推行第三方評價,強化綠色建築評價監管機構能力建設,嚴格評價監管。要加強建築規劃、設計、施工、評價、運行等人員的培訓,將綠色建築知識作為相關專業工程師繼續教育培訓、執業資格考試的重要內容。鼓勵高等院校開設綠色建築相關課程,加強相關學科建設。組織規劃設計單位、人員開展綠色建築規劃與設計競賽活動。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借鑒國際先進經驗。(七)加強監督檢查。
將綠色建築行動執行情況納入國務院節能減排檢查和建設領域檢查內容,開展綠色建築行動專項督查,嚴肅查處違規建設高耗能建築、違反工程建設標準、建築材料不達標、不按規定公示性能指標、違反供熱計量價格和收費辦法等行為。(八)開展宣傳教育。
採用多種形式積極宣傳綠色建築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典型案例、先進經驗,加強輿論監督,營造開展綠色建築行動的良好氛圍。將綠色建築行動作為全國節能宣傳周、科技活動周、城市節水宣傳周、全國低碳日、世界環境日、世界水日等活動的重要宣傳內容,提高公眾對綠色建築的認知度,倡導綠色消費理念,普及節約知識,引導公眾合理使用用能產品。
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綠色建築行動方案的部署和要求,抓好各項任務落實。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要加強綜合協調,指導各地區和有關部門開展工作。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儘快制定相應的綠色建築行動實施方案,加強指導,明確責任,狠抓落實,推動城鄉建設模式和建築業發展方式加快轉變,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個人感覺會普及,按照我們國家借鑒學習發達國家的一貫思路,我甚至覺得這是必然趨勢。美國等國家90年代興起綠色建築,我國大概比它們發達國家晚20年左右,發達國家的發展路徑一直是我們學習的模板,最早的綠色建築評價標準即參考了美國LEED綠色建築評價體系,而且2015版的新綠建評價標準也越髮長得像LEED評價標準。最新發布的「十三五」計劃強調了推廣綠色建築發展以及海綿城市建設的要求,海綿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其實就對應綠色建築中的雨洪管理(rainwater management)。剛剛述說的是國家層面的政策傾向,各個省市也比較積極,北上廣深就不用說了,這幾個地方的綠色建築本來就多,其他省市比如浙江省,今年5月1日以後開始執行綠色建築設計標準,對於政府投資的項目將綠色建築的設計與建設納入強制性要求,未來政府主投資的項目都要按照綠色建築二星級建設。這裡不去臧否政策實施的利弊,美國的LEED評價體系在最開始的應用上也備受質疑,清華大學江億老師課題組也不止一次在學術會議上提出現有綠色建築不節能的問題,綠色建築目前來看做得好的確實少,實際與理想相距甚遠,但是綠色的理念又確實是先進的,綠色建築具體的實施措施有改進的空間,評價體系有完善的可能,這既是問題,但對於從業者來說恰恰也是機會。綠色或者節能是對人類慾望的節制,所以與綠色建築概念並行的還有零能耗建築、近零能耗建築等等,大家其實更希望的是不消耗能源這種偉大實現。但是目前的社會發展階段,並沒有讓這種理想得以實現。對於資源等問題,我們現在首要考慮的是「效率優先」,替代能源或者替代資源當然棒棒噠,但是現階段並沒有它全面完善成長的土壤,所以我們退而求其次,追求一種技術上的高效率來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且不大範圍犧牲人類的居住舒適度。簡單點說,綠色建築是倡導我們要恰到好處地消耗資源。綠色建築的發展這也是社會發展層面的需求決定的。綠色建築是一個涉及範圍很廣的概念,注重建設中各個專業的配合,所以樓上有些回答將其局限為暖通專業或者建築專業相對窄的範圍內我覺得略有不妥,綠色建築不是某一項技術或者某幾項技術的簡單疊加,我理解它是一個生命周期,是一種設計理念,未來會普及,社會發展需求是內在驅動,政策(經濟刺激等)傾向是外力,兩者合力起碼在短暫的未來會讓綠建的概念比如今更加深入人心。
必須會普及的,但這個也只能跟著政府的政策走,個人再怎麼倡導綠色建築的應用也不會對整體建築行業有所改變。隨著社會的發展,個人對房屋建築的要求增高,以及科技的不斷發展,這會是個緩慢的趨勢。而我感覺應該準確的說成綠色建築改造。畢竟新修的比不上早就修好又達不到綠色建築標準的。就拿新加坡這個彈丸之地來說,這裡的green mark規定在2030年之前80%在新加坡的建築必須帶到綠色建築標準認定。
做了8年工程諮詢和節能服務,其中2年在做建築節能,一直在東北二線城市。綠色建築從地方上來看,是一個看上去很美的東西,當前建築設計和施工還是以65%節能設計標準為主,75%節能建築標準也在逐步推廣,很多省市也在逐步把綠色建築引入強制標準,但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節能建築和綠色建築兩套標準會是共行的狀態。綠色建築未來前景肯定不錯,但當前更多的是標誌化的一個概念。
節
能服務是指由專業的第三方機構(能源管理機構)幫助自身機構解決節能運營改造的技術和執行問題的服務。其服務對象是一般是企業機構。截至2012年底,全
國從事節能服務業務的企業達4175家,比上年增長7%;從業人員達到43萬人,比上年增長14%;節能服務產業總產值從2011年的1250.26億元
增長到1653.37億元,增長32.24%。
相
關報告:智研諮詢發布的《2016-2022年中國節能服務市場研究及未來發展趨勢報告》顯示:據EMCA不完全統計,截至2015年底中國節能服務企業
產值超過10億元的節能服務公司有25家,超過5億元的有142家,超過1億元的有286家;「十二五」期間,合同能源管理累計投資超過10億元的有34
家,超過5億元的有112家,超過1億元的有385家。
二五」是中國節能服務從業隊伍蓬勃發展的黃金5年。2015年全國從事節能服務業務的企業總數達到5426家,比「十一五」期末增長了近6倍;行業從業人
員達到60.7萬人,比「十一五」期末的17.5萬人增長了近2.5倍。節能服務產業總產值從2010年836.29億元增長到3127.34億元,年均
增長率為30.19%;合同能源管理投資從2010年287.51億元增長到1039.56億元,年均增長率為29.31%。「十二五」累計合同能源管理
投資3710.72億元,形成年節能能力1.24億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3.1億噸。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可以關注下公眾號,有很多這方面知識分享。 利柏特?珠海∣公眾號ID:LBT-ZH
http://weixin.qq.com/r/eUQdBX3EhCD7rTlm9xFr (二維碼自動識別)
長按,識別二維碼或搜索公眾號ID,加關注國家會逐步提高節能減排要求。 而且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
肯定會普及國務院2013年1號文件就是要求綠色環保達標,而且綠色建築也已經納入十二五規劃。所以肯定是國家一個發展的必然趨勢。而且以後強制要求只做綠色建築之後必須持有綠色建築工程師證書才能參與綠色項目,享受政策補貼。今年證書是推廣期最後一年,12月份是推廣期最後一期考試,明年價格上漲,已出台相關文件。明年也會限制通過率。需具體了解聯繫QQ765655682 15830205590 韓小亞
坐標:中西部某省會城市事件:2014年開始節能補貼取消證據:人才網職位需求結果如圖所示讓我們再換一個比較普及的綠色技術可以看到,行業已經崩塌,悲劇的我失業了~
推薦閱讀:
※有哪些優秀的綠色建築?
※歷史上有哪些建築稱得上是「偉大的作品」?
※空中花園式建築在未來有可行性嗎?
※如何理解綠色建築設計?
※設計降雨量的概念是什麼?
TAG:綠色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