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一部電影中心思想?

一些電影,看完後不懂導演想表達什麼,不去看影評,有什麼辦法可以從電影本身去分析主題?切入點在哪?


不同意@張小北 的回答:「電影不需要中心思想」,因為在小北後面所說的,其實只是在說「看電影不需要總結中心思想」,這顯然是兩碼事。論證並不支持論點。

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你的很多態度和觀點也會改變。 」多數觀眾的態度和觀點會趨同,這基本上就是影片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了。(也不是絕對,有的好作品會始終充滿爭議,是爭議成就了好作品。)

當然,也有的作品會被過度闡釋,比如《大話西遊》,原本不存在的中心思想,也能夠被觀眾賦予。

——相反的,即使創作意圖是有中心思想的,也可能被漠視,只過了把眼癮。

——甚至被歪曲,為我所用。這個例子可以看文革對許多古典文學的解讀。

但這並不意味著電影不需要中心思想,即使只是想拍一部感官很刺激的警匪片,起碼「個人英雄、正義必勝、團結就是力量」等比較狗血的意念,也必定會貫穿編劇和導演的創作過程。

如何分析中心思想(應該跟麥基《故事》里說的的故事的「主旨」一個意思),我沒有心得。但是對「中心思想」有這樣一些理解:

○ 中心思想會分層次的,既有剛才提到的粗淺狗血的「正義必勝」,也可能是略微複雜一點的「大多數人認為的正義,就是真正的正義嗎?值得去追求嗎?」,也許還有更複雜的,我一時想不到。

○ 中心思想可以不被人清晰明確地解讀和總結,也可能被人誤讀,但創作過程如果自己對「主旨」都沒有想法,是創作不出好作品的。

○ 中心思想很可能有爭議的,因為創作者故意要在天平的兩邊放上幾乎相同的砝碼,觀眾自身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偏向哪邊,就給那一邊增加了砝碼,天平自然就會傾斜。

○ 中心思想不一定是作品固有的,也可以被賦予的。賦予的人多了,也就成了中心思想。這個說過了。

希望有幫助。

---------------------------

補充一點點個人創作心得

創作通常是先有故事的雛形,後提煉主旨。而不是先確定我要講一個「正義必勝」的故事,再想破腦袋編一個故事去適合這個主題。也就是先有腳後有鞋,而不是削足適履。

但故事雛形來自創作者的觀察,被某些生活的碎片擊中了心底最柔軟的地方,被撥動了心裡最清徹的那根琴弦,這些其實就是最原始的中心思想。因為如果作者沒有同感,即使看到了,也不會留意。

如果作者從來不相信「正義必勝」這個命題,怎麼可能會被類似事件所打動呢?即使有感觸,觸動他的一定是生活碎片的另一側面,寫出來的東西可能是「沒有絕對的正義」。


其實很多時候,導演希望自己拍出來的電影被解釋出多個主題,主題越多,越有藝術般的神奇感。

其實很多時候,坐在同一個影院里,吃著同一桶爆米花的觀影者在看完電影后,往往會產生不同的觀後感(拋開那些讓觀眾輕鬆不用多想的電影),很簡單,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處世觀和處事觀。

所以,跟著你的感覺就好,當你覺得還是不知導演所云時,看看網上的各種留言,試著填補影院中的迷惑,然後再買一桶米花,暢快的再去享受一遍電影,你一認真了,事兒也就不是事兒了。


影視文學課上曾經有過相關的討論,在這裡和你分享。

總的來說, 主題是一部作品的靈魂思想,主要通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作品的形式結構表達出來。在分析電影主題時,首先要先判斷這部影片的劇作結構特徵。簡單是說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經典的戲劇式結構,大多數好萊塢影片都是這類結構。有些學者乾脆將這類電影的主題稱為「行動主題」或「情節主題」。對於這類電影來說主人公的中心動作即是該影片的主題。當然,一部敘事性作品可能有兩條或多條情節線索,那麼相應的主題可能就不止一個。

另一類是非戲劇式結構的影片,比如西方現代、後現代電影,往往缺少戲劇衝突和清晰的情節線,因此難以按照傳統的戲劇式結構影片那樣提煉主題。這可能就是LZ認為難以理解和歸納主題的地方。美國學者李·R·波布克認為藝術電影仍然有一個思想或哲學上的主題。一部影片的主題不必非是某種「教義」,非常可能僅僅提示某種情調,這種情調變成主題。比如《紅白藍》三部曲,顏色就成為了主題,並且顏色還暗含著更深層的隱喻意義。

我認為對於理解這類藝術電影主題,首先,要拋開傳統的觀影的習慣,把關注點從戲劇衝突轉向體會電影中人物和故事的情節發展。這類電影是主題並非是直接灌輸給觀眾的,而是需要觀眾在觀影過程中主動思考和理解的。此外,理解這類電影主題還需要大量的哲學和藝術方面的積累。另外再說句題外話,這類後現代電影主題的模糊實際上還有更深一層的電影藝術情節在發揮作用,他們希望電影可以獲得與文學同等的地位並脫離通俗娛樂領域。

希望可以幫到你。進一步了解可以看看影視文學相關教程。推薦:

(美)大衛·波德維爾《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

(美)約瑟夫·M
·博格斯、丹尼斯·W
·皮特里《看電影的藝術》


有句話叫「心有戚戚」,如果某部電影你看完了不知道導演想表達啥,那說明這部電影不是你的菜,書面一點就是「它沒能引起你的共鳴」。

哪怕這是一部名導的名作,你也不必為此感到內疚或憂慮。因為藝術這東西,本來就是因人而異的,如果它沒能感染你,那是它的問題,不是你的問題。


電影不需要有中心思想。

跟隨你自己的感受,那是你獨一無二的個人體驗。不用管別人講什麼。

即使只是簡單地「爽爆了」或者「太扯了」,沒關係,這就是此時此地的你。好的電影你以後自然還會有機會再看,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你的很多態度和觀點也會改變。


有些電影你看一遍就知道中心思想是什麼了,比如各種爆米花電影。有些電影你看十遍可能每一遍中心思想都不一樣,比如各種藝術電影先鋒電影。舉個例子《甜蜜電影》。同一部電影每一個人看過的感受都不會一樣


對大多數觀眾而言,看電影是一個享受的過程,不需要條分縷析。比如做愛一樣,你享受這個過程就好了,沒有必要知道為什麼要高潮,哪部分肌肉在起作用等等。總之,我很爽,還想再來一次。就是最好的主題思想了。

如果是專業的影評人或者理論研究者,是有一些基本的分析工具的,不過也有各持己見,自相矛盾的地方,因為藝術沒有一概而論,最重要的是創新。

記得沒有權威,你的內心就是你的上帝!


電影時常被過度解讀,實際上如果不是應付考試,你「看到什麼、感受到什麼就是什麼」最好了。

舉個例子,早期先鋒派電影《一條安達魯狗》的編劇布努埃爾和達利在創作劇本的過程中故意加入了很多驚奇怪誕的道具和情節,但沒有在其中加入什麼特別的象徵含義,不過當時人們的解讀就大大偏離了創作者的本意。他們按照心理分析的理論去解讀每一個「沒能看懂」的場景,硬生生地賦予了影片一個暗線劇情。

截圖來自電影《一條安達魯狗》: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蒙太奇理論的奠基者愛森斯坦身上,愛森斯坦在實踐「雜耍蒙太奇」理論的時候經常會在影片中間加一些怪異的場景,以期望觀眾能產生某些心理效果,但是觀影者出於一定要給電影一個「合乎常理」的解釋的目的,對導演本身的意圖做了很多似是而非的揣測

截圖來自愛森斯坦執導電影《罷工》:

就像某年福建語文高考閱讀一樣,題目問道「為什麼作者要描寫下雨的場景?」,作者本人對此的回答是「因為那天正好在下雨」。所以如果不是考試,何苦非要給電影加一個所謂的「中心思想」在裡面。你可以鑒賞電影,但未必要賦予電影某個特定的中心思想。還記得《皇帝的新衣》嗎,當別人在夸夸其談,用各種華麗的理論和技巧來發掘一部電影「深刻的思想意涵」的時候,也許保持天真質樸的直覺所看到的反而更接近真實。


如果你試試看一部電影看個十遍以上,而不是僅僅看了兩三遍就以為自己看懂了,這時再考慮自己究竟從影片里看出了什麼,明白了什麼,再考慮寫個觀後感。

但實際上,有很多深刻影片不是某一段時間看能看懂的,過幾年後再看,還會體會出新的涵義。

這就需要針對某些影片不能僅僅停留在看了幾遍的基礎,要花時間去品讀。

要想真正理解一部優秀影片的豐富內涵,不要依靠看別人的影評,特別不要先看影評,那會立即影響自己對影片的理解。

所有自己感興趣的影片一定要先自己單獨看過,就象欣賞古典音樂那樣,不要做其他雜事,哪怕是吃零食喝果汁也會影響自己專註於影片的精神。

看完後即便只是粗淺理解,在心裡做個簡單總結,再去看他人的影評,看看彼此有什麼不同,他們的理解對自己有何補充,自己是否看出他們沒有看出的內容。

若按照影片具體元素分析,可以先從影片角色性格、人物所遭遇的一切、內容串聯、各種關鍵轉折、人物心理的成長過程……等一系列方面去分析。

別太顧慮編劇、導演等影片攝製背景,多數編劇、導演是希望自己的作品內涵越豐富越好。作為觀眾,欣賞影片的過程本身就是對影片的二次創作,我們能看出什麼,取決於我們自身的知識、文化、見識以及理解思辨能力。所以常會發生同一部影片三年前與三年後的觀後感

截然不同的現象。

分析一部影片,與分析一部小說類似。可以採用類似的方式去理解影片等文藝作品。


一部好的電影,排除拍攝技巧不說的話,具有的看點就在於爭議性,一個好的導演,厲害之處不是給觀眾一個結論,而是拋給觀眾一個問題,不同的人不同的答案,不同的感受。so,中心思想我覺得沒有固定的格式,基本上大概就是根據主線情節以及個人經歷分析出來的,沒有固定、


把這部電影放進試卷中,讓考生們總結中心思想,考完後再讓老師講解、分析試卷,最後把標準答案拿給導演看——仔細觀察導演的表情,一定會有驚喜!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知乎上某些把劇透寫在題目里的劇情討論類問題?
有沒有什麼好看的印度電影?
《摔跤吧!爸爸》、《三傻大鬧寶萊塢》這種奇葩譯名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哪家單位哪位譯者該為此負責?
為什麼《劍雨》和《綉春刀》在豆瓣上評分不到7?
如何評價鄭保瑞執導電影《西遊記之女兒國》?

TAG:電影 | 導演 | 思想 | 影視評論 | 電影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