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在成為股神之後犯過哪些重大錯誤?

HBO新出的紀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非常震撼推薦大家看一看720P紀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 英語中字。這可能是歷史上最好的巴菲特紀錄片,片中描述所羅門兄弟那一段可能就是他最大錯誤

本題已收錄知乎圓桌 &>&>&> 巴菲特的投資之道,更多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哈哈哈哈!我終於要吐槽你們這些價值投資者們的神啦!快來拍磚我吧!我要蓋房!!

(其實我認為中國人喜歡「封神」,這是一種捧殺。任何投資者都不可能不犯錯誤,大師也不例外。甚至有些投資大師所犯的錯誤,放在你我身上都足夠窮三代的了。但是大師們直到今天也沒選擇跳帝國大廈或者世貿中心,一半原因是因為世貿中心已經塌了,另一半原因則是他們少數沒有犯錯的交易,給了他們活下去的勇氣和機會。)

==============================

先說巴菲特老先生是什麼時候開始被稱為「股神」的?

巴菲特開始被街頭巷尾的投資界外行們談論,是從1986年首次進入福布斯富豪榜前10名開始的。從那時起,巴菲特的資產以穩健且迅速的增長速度,長期在前十中佔有一席。在過去的40年里,他投資組合的CAGR已經達到了20%。

如果說「股神」的名分,是來自於他資產進入富豪排行前十的話,那麼他「股神」的實績,則是這20%的CAGR。

那麼,在這40年中平均每年以20%水平遞增的投資組合里,巴菲特究竟犯過那些錯誤?

------------------------------------------------------------

Investopedia上有一篇寫的很詳細的《Buffett"s Biggest Mistakes》( http://www.investopedia.com/financial-edge/0210/buffetts-biggest-mistakes.aspx#axzz294QPRRVJ ),成文於2010年。我們先來看看這篇文章提到的各種代表性的例子:

1. 對市場反應的錯誤預期:ConocoPhillips (NYSE: COP) 康菲石油

巴菲特從2006年開始購入康菲石油,當時是原油價格攀上70美元平台的一個歷史性時刻。而巴菲特也同樣認為,世界經濟的迅速加溫,是可以拉動原油價格繼續攀高的,於是他對於康菲石油的增持直到2008年年初仍在繼續。

原油價格:2008年9月底達到了此前的峰值。而目前的最高峰值出現在2011年4月份。

而巴菲特對康菲的持有價,最初僅為65美元左右,到2008年年初的增持成本一度達到了90美元上方。

根據最終的統計結果,巴菲特對於COP的持有成本是72.68。他對COP增持的原因很簡單:

1. 原油價格是COP的「價值所在」,原油不跌,石油公司的股價永遠不貴;

2. 07年次貸危機已經爆發,而隨即出現的經濟減速必將促使政府出台寬鬆政策,進一步推高油價。

但是事與願違。股票市場的波動幅度要遠遠大於現貨市場,在原油創出新高之前,市場已經對石油公司顯露出了撤退意願 ------ 完全正常,因為金融危機的影響遠超絕大多數投資者的預期,它帶來的不僅僅是經濟增速放緩,而是一些行業的崩盤。而這些早期崩盤的徵兆,使市場由一個非理性快速轉向另一個非理性:巨額拋壓使得康菲石油公司的股價,在原油如期創出新高後,迅速跌到了50美元以下,遠遠超過了原油價格的跌幅。

巴菲特對此的評語是:「對投資來說,悲觀是你的朋友,興奮則是你的敵人。」

但我認為,如果巴菲特早期對於COP的投資來自於對原油價格的過度樂觀的話,那麼他在07年之後的增持和持有則完全來自於他對於惡化局勢的過於中性化判斷,完全忽視了非理性市場下投資者的高度敏感。

2. 被陌生行業的高增長所吸引:US AIRWAYS (NYSE: LCC)

US AIRWAYS 全美航,我們耳熟能詳的著名公司。這家公司曾是美國東北地區最大,全世界排名第6的大型航空公司。然而在70年代中後期,因為業務的迅速擴張並且缺乏有效的管理整合,這家公司得到了諸如USeless Air之類的外號。

進入80年代,這家公司開始進行品牌重新定位,首先調整的就是飛機供貨商。在他們與麥道商討DC-9的升級計劃未果後,這家公司一手催生了波音737的誕生,並且成為了737-300的首批用戶。

737的誕生對於航空運營業的刺激是不可忽視的,它強大的續航能力以及多達150的座位數使得航空公司的運營效益進一步得到了提升。737系列的出現直接刺激了麥道公司進行了MD-11的開發,以及加大與軍方的合作。然而隨著冷戰的結束,官方項目被大批關閉,加上MD-11項目不盡如人意的表現,麥道公司就此走上了不歸路,直至1997年被波音併購。

話歸正題,737系列是波音公司在1980年代投放的"Killer App",它不光改變了商用機行業,也促使航空公司紛紛加入了訂購737系列的行列。而我們故事的中,US Air作為第一個737的商用企業,自然佔有了先機。

80年代初期,石油危機的影響漸漸衰退,航空公司的利潤率開始回升。而US Air在此時已經有了一定的現金儲備,於是在80年代中後期,它開始了積極的併購擴張。它先後併購了位於聖地亞哥和北卡的兩家地區航空公司,業務向中西部擴展。隨著併購業務的增長,這家公司也開始尋求融資渠道。而巴菲特也就是在此時,開始關注這家US Air。

1989年,US Air給巴菲特提供的機會是優先股權:3.58億美元的投資機會。對於一個在蒸蒸日上的行業里,過去10年時間業績迅速增長,利潤率不斷上升,明顯處於行業龍頭的公司來說,這簡直是一個你無法說「不」的絕好機會。況且對於一個億萬富翁來說,買一兩家航空公司簡直是順理成章。

可是,在這筆交易剛剛開始的時期,巴菲特就對這筆投資頗有微詞。其中最大的原因是,這家公司將幾乎全部利潤都用在併購和購買新飛機上,而對於股東的分紅則是小氣到幾乎沒有。對於重資產的行業來說,這顯然很正常:業務的擴展要麼通過併購其他公司資產,要麼通過購置新資產來開展,這與眼下的鋼鐵行業、水泥行業、傳媒行業都沒有明顯區別 ---- 前兩者是有形資產購置模式,後者是無形資產併購模式。

然而,沒有分紅的公司就是爛公司,這在當時的美國市場是不變的真理,巴菲特更是堅守這一原則。於是對於沒有分紅這件事,他當時的評語是「航空公司根本就TMD不掙錢」。進入90年代,在海灣戰爭爆發之後,油價再一次急速上升,迅速回到了80年代中期水平。而此前迅速擴張的航空公司們,顯然是被套上了一層枷鎖,股價開始明顯的滑坡。於是交易的結果就是我們所熟知的,1995年,巴菲特的這筆投資虧掉了75%。

對於航空業,當時的巴菲特留下了一句著名的咒罵:「如果那時有個資本主義者在場的話,他真應該宰了威爾伯·萊特。這會是人類的一小步,卻是資本主義的一大步。」

(「If there had been a capitalist down there, the guy would have shot down Wilbur,」 Buffett said. 「One small step for mankind, and one huge step for capitalism.」)

儘管巴菲特在1998年又買了一家私人飛行公司NetJets,但是似乎這次他是作為一名乘客,而不是投資者來看待這筆開銷的。

3. 過高估計了競爭優勢的可持續性:Dexter Shoes

Dexter Shoes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你已經找不到太多的描述了,因為巴菲特親手剁了這家公司。

這家公司是由猶太人Harold Alfond創立,最初是幾家鞋商的代工廠,但進入60年代後,世界進入了一個繽紛而又混亂的年代,老猶太人也開始琢磨著創造自己的品牌,於是Dexter品牌就此創立。

不去看看wikipedia的話,我也不會知道,原來Harold Alfond竟然是「工廠折扣店」,「工廠原單」等等模式的發明人:他在將產品線鋪入全國各大城市後,獲得了一定的市場聲譽,於是在80年代便開始開辦Factory Outlets。通過開辦工廠店,不僅可以將工廠中的B級品拿出來出售,還可以及時清掉庫存,並且佔領低端市場。看似一舉三得的主意確實給Dexter帶來了近10年的迅速增長。90年代時,他的工廠折扣店已經遍布全國80銷售網點。而此時,巴菲特這倒霉的老頭兒又一次適時地出現了。

1993年,巴菲特用換股的形式,用價值4.33億美元的伯克希爾A類股買下了Dexter Shoes。用巴菲特自己的話說,這家公司有「持久的競爭優勢 (dur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這一競爭優勢似乎很符合巴菲特的偏好:可口可樂,DQ冰淇淋,Cort Furniture Rental等等,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而且在人類滅絕之前絕對不會衰退的行業。

然而好景不長,Dexter的成本優勢很快被競爭者所超越,價低質優的產品在短短几年之內大舉佔領美國的零售市場。(我會隨便說這是來自某個東方大國的廉價輕工業產品傾銷的影響么?)

看好那個 東方大國的羅傑斯肯定在一邊吃吃地偷笑,但是巴菲特顯然笑不出來:當年4.33億美元血本無歸,直接造成了35億美元的虧損。而如果這些股票還留在伯克希爾賬上的話,這些股票的價值在2008年已經達到了2200億。

對於這些日常消費品和耐用消費品來說,如果產品性能之間沒有明顯差異的話,其所謂的「品牌價值」是可以輕易地被低成本所擊敗的。無論是拖鞋、衣帽,還是電視、手機,或是汽車、糖炒栗子,我們能夠看到這些企業在品牌塑造上做下的功夫,幾乎都集中於功能性、特殊性,甚至是「彰顯使用者的氣度不凡」,目的就在於防止消費者發現其背後的實際使用價值。

------------------------來來來,我們繼續----------------------

上面說的是巴菲特投資史上實實在在的巨虧,而且都是對於行業或產品本身的錯誤預判導致的。但對於一個從事了60多年投資業(1951年開始)的老投資家來說,巴菲特明白每個投資人的致命弱點都在於:對不理解的行業過於樂觀。對於投資機會,樂觀和悲觀代表了激進和保守的兩種風格。很多人說巴菲特的巨大失誤在於錯失了IT業的騰飛,然而我認為這根本不算錯誤,而是由他的投資風格所決定的必然取捨。

如果說保持悲觀會讓你喪失好的投資標的的話,那麼樂觀可是會把你幾年來的利潤灰飛煙滅掉。而如果你是個充滿人情味的人,同情心、好感、認同感等等一切感情因素,都有可能成為你頭上飛來的炸彈。

巴菲特的一大嗜好是購買「日常用品」:可口可樂,冰淇淋,傢具,超市...而按照這種邏輯,為什麼不買更日常更必需的水電氣呢?

對啊,為什麼不呢?巴菲特恐怕也自言自語過。在2006年買入康菲石油之後,他順藤摸瓜找到了Texas Utility (TXU) 。很多評論文章說「因為天然氣價格下降而使這家天然氣開發公司的盈利受損」,但這顯然是胡說八道。所以下面我們來好好講講這個充滿了「樂觀和感情」故事。

TXU最初是一家以供電和採掘天然氣為主業的地區壟斷性企業,在1996年與其母公司「孤星天然氣」合併後,壟斷了德克薩斯全州的供電供氣。然而,在2002年,德州宣布放開供電行業管制,並市場化電價後,各大發電集團紛紛進入德州。競爭初期,TXU認為迅速佔領供電市場的策略才是正確的,因此他們出售了旗下的天然氣田以及海外資產,而將業務重點轉向輸配電系統的鋪設。

但前壟斷企業的競爭優勢迅速被打破,TXU的市場日益萎縮,儘管在2004年度扭虧為盈,但馬上又進入了低迷的衰退階段。2007年,由KKR,TPG和高盛PE牽頭,對TXU進行了一次歷史上最大規模的LBO,交易總價450億美元。這筆交易最終在2007年10月達成,原來的TXU被改組成為Energy Future Holdings (EFH)。TXU的發電和輸電業務都被分拆給EFH其他的兩個控股公司,自己僅剩售電業務。而當新公司在償付這筆LBO的過橋貸款時,遇到了資金缺口。不得已,新公司以TXU的名義發行了39億美元的垃圾債。

我們把自己放在2007年年底時的巴菲特的角色上來想一想 ( to put yourself in Buffett"s shoes):KKR!TPG!高盛!

史上最大LBO!

幾乎所有美國大投行都參與其中!

(真正參加LBO的有:花旗,瑞信,JP摩根,高盛,以及黎曼兄弟)

次貸危機前期的一劑強心針!

而且次貸危機金融危機神馬的都跟發電沒關係!

資產完全保障,產品不可替代,股東令人欽佩,市場佔有不低,行業必不可少!

TXU是伯克希爾的老朋友!(見本段最後部分的補充)

這種資產還會發垃圾債?

簡直是垃圾中的黃金!爛泥之中的鑽石!黨員中的焦裕祿!!

(交易細節參考: http://money.cnn.com/2007/12/02/news/companies/buffett.fortune/index.htm )

所以巴菲特毫不猶豫,一口氣把39億垃圾債吃掉了一半,拋進了21億現金。其中有11億是用於購買傳統債券,收益率10.25%;另外10億用於購買PIK債(實物付息債,出售者可以用債券來支付利息),收益率11.8%。

10.25%,11.8%,對於一家公用事業公司的債券來說,這簡直是如同做夢一般的好機會。

然而事情發生了轉機:由於天然氣-電力的市場聯動機制,德州的電價會隨其能源價格的波動而同步波動。而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管理中心(http://EIA.gov)的數據:

天然氣價格在進入08年之後幾近腰斬,而隨之帶來的就是電力零售價格的整體下調。TXU的收入僅能勉強支付債息,而無法有效籌集資金來還付本金。在其債券臨近償付期之前,2010年TXU不得不向債權人提出用股權置換債務,但這一提議被巴菲特拒絕了。原因很簡單,公司的業務基本面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在2008年之後,天然氣採掘技術出現了一次技術突破:水力壓裂技術在美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使得天然氣的採掘成本從2008開始迅速下降,目前的成本僅相當於2008年的15-17%。而天然氣的技術突破會導致價格的長期下滑:這與經濟危機造成的短期價格波動有本質上的不同。

於是TXU不得不要求債權人進行債務和解:要麼你讓我賴掉一部分債務,要麼到期我宣布破產你血本無歸。而且由於這筆垃圾債是由TXU的名義發行的,EFH和其他兩家控股公司將不受影響(KKR這幫老狐狸,可能早就想好要這麼辦了)。

這使得巴菲特不得在2011年主動「和解」掉3.9億債權,並且在2012年面臨10億美元的債權減值,使這筆21億美元的投資在2012年2月時,僅剩下8.8億的市值。加上2008年至2012年巴菲特收到的全部1億美元利息,這筆投資的損失高達47%。

這個故事的發生,有其偶然性(技術革新導致價格暴跌),但也有其必然性:

2002年德州開放市場的時候,TXU面臨外來競爭,一度面臨幾乎破產(這也是前面我們說過的,變賣資產調整戰略時期),而巴菲特在那時毅然決然地抄底TXU,投入10億美元,以大約50美元每股買入5.6%的流通股,成為了公司的第三大股東。( http://www.energyfutureholdings.com/financial/corp_gov_docs/2004/2004_Proxy_Statement.pdf)

到了2004年,TXU扭虧為盈,股價飆升至67美元,巴菲特獲利30%。而這次成功的投資,無疑讓巴菲特堅定了「投資必需品」的信念,並且對TXU有了相當良好的印象。

轉眼到了2008年,TXU有難,拿不到過橋貸款那整個LBO就全白忙了。再加上一大票投行的殷切目光,奧馬哈的先知,怎麼會對這些老朋友的困境不施以援手呢?

----------------------------------------明兒接著繼續,歡迎討論-------------------------------------------------------


我來說倆,都是巴菲特自我批評特別多次的。

(1) 收購前,錯誤估計General Re (通用再保險公司,下面簡稱GR)對風險評估的水平。這個錯誤一共持續影響伯克希爾了4年,根據巴菲特自己所提供的數字,它大概值55億美元。可能是他最大的錯誤呀!大到他現在在一般的公開場合都不提了,可能因為太心痛!

1998年12月21日
巴菲特完成全面收購GR,包括所佔Cologne Re公司82%的股權,作價220億美元。兩間公司在124個國家都有保險業務,它們的名字是再保險業中質量,誠信和專業的傑出代表。多年深更細作所打造的渠道,加上傑出的管理層,是巴菲特投資它的主要原因。這些原因讓巴菲特預期能帶來一個更實質性的好處,那就是可以「廉價」(注意,這裡的雙引號表示強調,不是嘲笑)獲取GR所帶來的巨額浮存金,供他投資收購。(文章後面有我對「浮存金是伯克希爾的核動力」這個生意模式的簡介,理解了伯克希爾保險業務以及「浮存金」的概念後,有助於閱讀下文)

1999年
然而事與願違,剛剛收購GR一年的巴菲特就開始在1999年的股東信里說「General Re operation had an exceptionally poor underwriting year in 1999」,但他依舊錶示在長期里對其產生低成本資金有信心,因為他認為GR 「has the distribution, the underwriting skills,the culture,and the financial clout」。

到了2000年
承保損失繼續擴大,雖然比起之前1984年所錄得的最大浮存金成本年的19%,本年的6%的資金成本不算太差,但之前十多年,伯克希爾的浮存金成本都是零,甚至為負。巴菲特把這個惡化的原因歸咎於GR,但依舊覺得管理層Ron Ferguson,Joe Brandon和Tad Montross已經加大力氣整治業務,他預期「Absent a mega-catastrophe, we expect our float cost to fall in 2001」(翻譯: 如果沒有重大災難,我們預期浮存金成本將在2001年下跌。) 然而,現在誰都知道2001年9月11日發生了什麼。

2001年
本年伯克希爾浮存金成本比上一年暴升了一倍至12.8%. 巴菲特把自己在這個恐襲教訓上犯的錯誤說成是「a fundamental underwriting mistake」,而且大篇幅譴責自己在GR保險業務風險控制把關上的失誤在於自己雖然曾經想到過恐襲,但沒有把想法轉化成實際行動,讓保險公司業務暴露在沒有計算恐襲的風險之中:「I consequently let Berkshire operate woth a dangerous level of risk ---- at General Re particular. I am sorry to say that much risk for which we haven"t been compensated remains on our books, but it is running off by the day.」,並明確自己對GR的判斷失准: 「In the past I have assured you that Generel Re was underwriting with discipline ----- and I have been proven wrong」,認為GR的錯誤主要地在於沒有正確地進行風險計算和定價: 「One obvious cause for its failure is that it did not reserve correctly ------ more about this in the next section ------ and therefore severely miscalculated the cost of the product it was selling」。

你看,也許這是巴菲特最為心痛的一次錯誤了,他連sorry都用上了。

我的看法
有了9/11,當然是當初怎麼準確預計,都肯定會有巨大損失的,巴菲特心痛的,是自己沒有把已經預計到的風險實實在在地讓各保險子公司納入風險計算,另一方面是他所收購的GR實際上掩埋了許多定價本身就失准得離譜的保單,最後也許就是他自己把保險作為「main business」主業多年,以「strict discipline」自詡,卻在真正的大災關頭,出現如此重大的失誤。這些合起來大概就是他真正深感自責的原因。

我下面的假設當然完全不能作準,但假設確實GR在2000年和1999年沒有分別錄得承保虧損約$14億和$14.4億。而2001年巴菲特又有計算到的恐襲風險,那大概可以讓伯克希爾避免產生了多少承保損失呢?我看大概至少有3%到4%的承保損失是「可能可以」在恐襲後避免的吧,2001年年末平均浮存金是$31690 million,4%就是$1268 million,即12.6億美元。然後還有2002年為前些年GR挖的臭屎坑收尾所帶來的損失14億。而直到2003年,巴菲特才說「Gen Re is fixed」。

因此巴菲特在General Re這個世紀之deal上,他犯的錯誤大概至少是$14.4+$14+$12.6+$14=$55億。

題外所見
除55億之外,還有大概$25億左右是恐襲帶來的無法避免損失,如果計算這個在內,那麼這4年的保險損失就將近80億美元,要不是巴菲特肉厚,一擊已經可以斃命。

巴菲特以保險為主業到1998年已經將近30年了,在自己財務知識、見識、經驗了得的情況下依舊可以對General Re的實質狀況有錯得如此離譜的判斷,可見做大收購是風險巨大的,尤其那些靠借銀行錢搞的收購,真心需要無窮的智慧,非常合理的折讓以及許多運氣。

(2) 第二個他在年報里痛批自己多次的是沒有儘早結束GR旗下的衍生品事業部。

他承認,當初如果換作芒格的話,芒格一定快刀斬亂麻,而他卻猶豫了,對股東造成了很大的損失:「Charlie would have moved swiftly to close down Gen Re Securities......I, however, dithered. As a consequences, our shareholders are paying a far higher price than was necessary to exit this business」(2003年致股東信)。

但幾年下來,賣的速度進展緩慢,虧損甚巨,直到2007年初,為了處理它們一共造成了稅前虧損達$4億零9百萬美元。大概直到2007年中後段才最後把衍生品合同完全解決。

真正處理下來,他才發現衍生品問題的嚴重,正在於其無法準確合理地衡量其價值:「Our obligation were particularly worriesome because their potential to explode could not be measured」(2005年的致股東信)。

而真正神奇也不神奇的地方在於,早在2006年初,巴菲特總結自己出清衍生品教訓的時候提到,像伯克希爾這麼穩健理智財務實力雄厚的公司,在市場好景的這幾年裡處理這些衍生品,都虧得一塌糊塗,很難想像,如果有好幾家大公司,擁有幾倍於伯克希爾那麼多的衍生品,在市場混亂的時候被迫脫手的話,將會造成怎樣的可怕災難。而最佳的想像時間最好就是現在,而不是以後:「Imagine, if you will, one or more firms (troubles often spread) with positions that are many multiples of ours attempting to liquidate in chaotic markets and under extreme, and well-publicized, pressures. This is a scenario to which much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now rather than after the fact.」(2005年股東信,寫於2006年2月28日,離2007年9月份起風的金融海嘯還有將近19個月)。

(完)

==========================
簡介伯克希爾的核動力裝置-------浮存金

不熟悉旗艦伯克希爾生意模式的朋友,可以聽我再啰嗦兩句。浮存金,是巴菲特把雪球滾大的核動力。

一般喜歡不斷收購來膨脹自己的企業,通常都不能持續產生很多的、龐大的現金,想繼續收購,有兩個路人皆知的方法可以獲取資金: 通過增發股份向原股東或新股東募集資金,或者向銀行借錢。

兩種方法各有缺點: 增發,有可能攤薄原股東股份,也有可能對新入股東不公平。借錢的話又會有固定利息支出,萬一收購或經營不如理想,很容易被銀行鎖住咽喉。巴菲特都不喜歡。

聰明的他另闢蹊徑,通過從事保險和再保險,獲得充沛不絕的浮存金,作為投資資金的重要來源。浮存金雖然不屬於他自己,但在非常長的時間(一年至五年甚至更長)內都可能不需要支付客戶因意外或災難所產生的損失。【浮存金(float)的產生,來自於保險企業向客戶收取的原始保費(premiums),但這兩者不完全相同,因為保費收回來後,保險公司要應對各種眼前的賠付、預測未來一段時間的賠付,以及正常的工資傭金支出等等。故巴菲特要知道究竟此刻保險公司大概可以「暫時又長期地」為他提供多少資金(即所謂的浮存金)去投資,就需要在報表上進行加減計算。在1990年的股東信里,巴菲特第一次相當明確地解釋了一下浮存金的數字究竟是怎麼來的——「The float figures are derived from the total of loss reserves, loss adjustment expense reserves and unearned premium reserves minus agents" balances, prepaid acquisition costs and deferred charges applicable to assumed reinsurance. At some insurers other items should enter into the calculation, but in our case these are unimportant and have been ignored. 」】

當然,「出來混,早晚是要還的」,終有一天,災難會降臨,保險公司要賠償客戶損失。通常來說,賠償金額是會高於當初所收的保險金的,這個情況下所產生的損失就被看做是當初獲取這筆浮存金的資金成本(即承保損失/浮存金)。如果資金成本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小於公司可以從其他融資市場上獲得資金所產生的成本(例如貨幣市場,債券市場等等),那麼這個保險業務就叫做有價值,有得做。

當然市場好景的年月,大量腰包鼓鼓的保險公司冒出來,隨意承保,不經過合理風險定價就無紀律出保單,他們可能在好幾年甚至很多年內都似乎過著一本萬利的好日子,從而也擠壓了類似伯克希爾這樣紀律嚴明,不亂借業務的公司的利潤。但一旦災害來臨,這些無紀律的保險公司就會被巨額的索賠打成翔。這就是伯克希爾這種超健康的大鱷出手鯨吞新保單的時機了。

巴菲特的保險業務屬於超級有紀律,不但設計保單充分考慮風險,合理定價(意味著可能比同業的價格高,生意額可能不那麼好),務求當真正要賠付的時候,自己能夠基本用收回來的保金就可以進行賠付,甚至努力做到本身就有承保利潤(即當初的風險定價計算得非常準確,完全可以覆蓋後來真正發生災難後的賠付費用)。

正是巴菲特從70年代初從事保險業務以來,就嚴正堅持這種紀律,因此多年來,Berkshire Hathaway旗下的保險業務的資金成本是0,甚至是負: 成本是負,意味著在長期裡面真正錄得了連年的承保利潤,意味著他做到了空手套白狼,甚至是人家送一把麻醉槍給他套白狼。

通過這種方式獲取的資金,既不會攤薄股東權益,也不會有被銀行控制的風險,相當「乾淨環保」,我個人認為它堪稱伯克希爾這艘航母的核動力。


樓上舉的一些投資內容已經比較詳實了。

我說點其他的。簡單的把巴菲特當做股神的大概都沒有對巴菲特做過基本了解。

國內吹噓自己是價值投資,學習巴菲特的9成以上都是騙人的。

巴菲特在師從格雷厄姆之後,就學會了用實業的方式和角度做投資。所有可以說巴菲特從一開始就是做企業投資或是企業收購之類,股票只是巴菲特參與企業的一種手段之一,在巴菲特30來歲的時候,就已經有類似買下股票成為大股東然後改造公司,參與公司決策的習慣了。

而到了39歲的時候,巴菲特解散了自己的投資公司,之後把資金都投入了伯克希爾哈撒韋,從那個時候開始,巴菲特的身份之後一直都是「伯克希爾哈撒韋集團公司行政總裁」。

把這樣一個世界上最大的多元化的集團公司的總裁簡單的稱呼為「股神」是多麼扯淡的一個稱呼啊。

實際上巴菲特專註於伯克希爾哈撒韋的發展後,股票已經只是巴菲特投資的一小部分了(當然從最開始股票也只是巴菲特參與企業的一種手段之一)。


市場上已經有無數人寫了無數書籍和文章解密巴菲特,卻都不知道巴菲特有個秘密武器超越了核武器:基礎攻擊。

如果你看過《三體》,應該知道,什麼激光武器核武器,通通不如基礎攻擊,一個三體星「水滴」形飛船,不使用任何武器,直接通過基礎物理撞擊,就幾乎消滅掉了整個地球所有主力艦隊。在透露這個基礎秘密武器之前,我們先稍微了解一下下面幾個問題,問題極其基礎,但是非常奇怪,根據我大範圍統計,發現這幾個基礎問題99.99%投資者都不知道,包括幾十年老股民,甚至完全沒想過,更不知道這些問題意義在哪裡了。

那麼,巴菲特這個基礎攻擊到底是什麼?答案就是,市場所有投資品年均盈利能力概率。

只要你買入投資品達到市場平均值,就可以長期獲利。

我們以A股市場來舉例:所有股票歷史以來漲了多少?每年平均漲多少?

前幾年我寫了個程序統計,專門做這個統計。由於個股如果開盤時間低於1年半就沒有什麼統計意義,所以只統計截止至2015年3月2日開盤時間大於1年半個股。那麼,滬深兩市所有開盤超過1年半個股2464個,開盤以來歷史漲幅平均:487.28%,年均漲幅:47.71%,也就是說,你買入幾個股票,多年後,平均一年就有47.71%收益。

這裡又有一個運氣問題,譬如買了垃圾股或者高收益股會造成盈利波動,於是我們試著排除掉漲幅過大和漲幅過低個股,2464個股票取消掉漲幅靠前四分之一個股616個,和漲幅滯後四分之一個股616個,剩下二分之一個股1232個,它們平均歷史漲幅是:320.22%,平均年收益是:32.50%。

咦?32.50%這個數據怎麼跟巴菲特年均收益差不多了?

這裡就要剖析巴菲特核心原則了,由於我們了解了這些數據統計,發現只要持股時間足夠長,買入股票不是那四分之一垃圾股,75%概率以上,我們年均收益將是32.50%以上。

那麼實際操作起來怎麼樣呢?實際操作上,由於股市不斷上下波動摺疊,所以股價平均利潤並不是表面上這32.5%,我們假設一個股票,年均獲利32.5%,我們如果在高位介入,可能達不到32.5%年收益,但是我們只要在等它跌到一個足夠低價位介入,那麼,它年均獲利甚至可以翻倍到65%以上!這就是為什麼巴菲特只買深跌股原因。

那麼這樣操作實際風險在哪裡?風險如何控制?

這個就更簡單了,要保持這樣收益,唯一風險是,這個上市公司破產了,停止交易。另外一個風險是,交易者嗝屁了駕鶴西去,停止交易。於是,巴菲特和世界上所有基金經理,都要做一個股票基本面調查,查查這個公司會不會有貓膩、公司會不會突然倒閉、行業會不會突然倒閉等等,一般來說,基礎行業最難倒閉,比如食品和基礎設施,肯德基麥當勞、可口可樂、水電石油等這些公司。接下來就是交易者倒閉風險,說不定哪天吃到毒奶粉,翹辮子了!於是據說巴菲特只吃嬰兒食品,就是在規避這個倒閉風險。

還有一個風險就是,買了股票,賣出去,虧了怎麼辦?這個風險,巴菲特老先生早就解決了,那就是:1,不要虧損。2,不要虧損。3,記住前面兩條。這怎麼做到?太簡單了,買入後,永遠不要賣,就永遠不會虧損!有人說,這不是打臉嗎,巴菲特也經常賣出呀!其實這說起來更簡單了,假設,我們預期收益是32.5%,買入幾年後,平均年收益已經是65%了,那麼賣掉又有何不可?賣掉後多賺了幾年時間,再花這個時間去買其它股票,多划算啊!要知道時間才是最珍貴資源!

看到這裡,各位已經明白了吧,你們人人都可以成為巴菲特,看你願不願意、有沒有那個耐心而已!


「有些投資人在買賣股票時把帳麵價值看得很重(就像早期我的作風一樣),也有些經濟學者相信重置價值在計算一家公司的股價時極為重要,關於這兩種說法在經過拍賣紡織機器設備後,讓我好好地上了一課。」

——巴菲在1985年致股東的信中這麼說。

50年多前,伯克希爾哈撒韋是一家瀕臨倒閉的紡織廠,巴菲特在1964年接管這家公司時,其凈資產僅有2289萬美元。 1985年7月,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決定關閉紡織事業。同年,巴菲特在致股東信中,回顧了這段歷史,這次回顧,可以稱得上巴菲特擺脫格雷厄姆古典價值投資理論,學習成長轉變。

2010年,美國CNBC舉辦過一個論壇,要求與會的五位明星投資人說出自己曾經做過最糟糕的一筆交易, 當時巴菲特這麼描述這筆收購操作:

我最愚蠢的一筆交易就是買下伯克希爾·哈撒韋,我知道說出這話就得好好解釋。那是1962年,當時我操作的資金規模只有700萬美元,當時伯克希爾從流動資本來看很便宜,作為一家老牌紡織企業,這家公司已經沒落了很長一段時間,每隔幾年就會關閉或者出售一家工廠,然後用得到的資金回購一部分自己的股票,於是我打算在他們之前買入股票,將來再賣給他們,從中賺些利潤。就這樣,1964年我手裡已經有不少他們的股票,就去跟管理層談判,果然他們要出錢買我手裡的股票,我跟他們開價11.5美元,但他們只肯出11.38美元,這讓我非常生氣,於是我就繼續在市場中買入這家公司的股票,直至買下了整個公司,開除了CEO。後來伯克希爾成為一切的基礎,直到1967年我找到了一家保險公司,於是幫伯克希爾打造了保險為主的業務。

如此看來,巴菲特早年被迫買入了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並且在隨後20年被迫一直向賠錢的業務注入資金、收購。但是所有的努力都沒有見效,事實證明紡織行業是不景氣的。這筆交易損失了慘重。

回顧這筆交易,還是看讀一讀巴菲特在1985年致股東的信中怎麼說。

當巴菲特合夥事業(當時由我本人擔任該合夥事業的執行合伙人)在二十一年前買下波克夏紡織公司的控制權時,公司的帳麵價值約為2200萬美元,全部集中在紡織事業,然而當時由於公司無法賺得與帳麵價值相稱的報酬,其內含價值卻遠低於此數,事實上,在此之前九年,(即波克夏與海瑟威兩家合併經營期間)合計總營收達五億多美元,卻發生1000萬美金的虧損,雖然時有獲利,但總是進一步、退兩步。

國內的紡織業所面臨的是全球產能過剩的商品化產品的激烈競爭,我們所面臨的問題主要歸因於直接或者是間接來自於國外低勞力成本的競爭。但關廠絕對不是本國勞工的錯,事實上比起美國其它產業的勞工來說,紡織業的員工薪資水準低得可憐,在勞資協議時,工會的幹部與成員充份體認到整個產業所面臨的困境,從未作出不合理的調薪要求或不符生產效益的訴求,相反地,大家都努力的想要維持競爭力,而即使到了公司最後清算的時刻,他們仍極力配合,而諷刺的是,要是工會表現的過份一點,使我們早一點體認到這行不具前景而立克關廠,我們的損失可能會少一點。

結果是我們面對一個悲慘的抉擇,大筆的資本支出雖然可以令我們的紡織事業得以存活,但其相對的投資報酬卻是少得可憐,每次投入一筆資金,依然還是要面對國外低成本的強力競爭,若不再繼續投資,將使我們更不具競爭力,即使是與國內同業相比,我總覺得自己就好象伍迪愛倫在他某一部電影中所形容的: 「比起歷史上的任何一刻,此時人類面臨抉擇的路口,一條通往絕望的深淵,而另一條則通往毀滅,請大家一起祈禱讓我們有足夠的智能去作正確的決定」。

這個對股東來說最悲慘的結局,說明了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在錯誤的產業所可能導致的後果,這種情況有如山謬傑克森的那匹馬,一隻能數到十的馬是只了不起的馬,卻不是了不起的數學家,同樣的一家能夠合理運用資金的紡織公司是一家了不起的紡織公司,但卻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企業。

有關我們在紡織業投資的」輝煌歷史」 還有一段後話,有些投資人在買賣股票時把帳麵價值看得很重(就像早期我的作風一樣),也有些經濟學者相信重置價值在計算一家公司的股價時極為重要,關於這兩種說法在經過拍賣紡織機器設備後,讓我好好地上了一課,賣掉的設備(包括部份先前已處分的)滿滿一工廠全為堪用品,原始成本為一仟三百萬美金(包括近幾年投入的二百萬) ,經過加速攤提折舊後,帳麵價值八十六萬,雖然沒有人會笨到再繼續投資,但要買一套全新的設備也要花三、四千萬美金。但你知道嗎?整個機器處分只收到十六萬,扣除掉處份所耗費的成本,最後一毛也不剩,我們在幾年前買五千塊一隻的紡紗開價五十元還沒人要,最後以幾近下腳價格的二十六塊賣掉,連付搬運的工資都不夠。


1988年,一家才創立一年的抗病毒藥物公司企圖請巴菲特投資,被拒絕~他們的創業資本不過區區兩百萬。截至昨天收市,這家公司市值1148.30億美元。

這家公司就是吉列德科學,抗病毒藥物巨頭。世界葯企年銷售額排名前十。

未必是失誤,誰能料到從兩百萬到一千多億?只有神仙~這說明,巴爺爺是人不是神。


我記得他自己說是當年買了Berkshire Hathaway以至於花掉他太多時間了。否則他的資產絕對高過Gates。


其實最大的錯誤反倒是買下伯克希爾·哈撒韋本身


他選BYD就已經開始讓我很鬱悶了,完全影響了股神這個高大形象,原來巴對某些行業企業了解也不過如此。包括他買的那個首飾城borsheim什麼的,本人不才還去裡面買過東西,真的很一般,不知道為什麼要買它,難道純粹是為了給自己家人特別是原配消費么?股神也不是高大全,不可能不犯錯、況且他可能有時候就是喜歡才買的,比方說去年呼籲投資鐵路交通,因為他就喜歡火車,自己家樓上都有一套玩具軌道火車。


櫻桃味可口可樂

(圖片來自網路)


毛估估就會知道,複利決定了他沒有重大投資失誤,否則也不會有這個問題了,你說知道的那些所謂重大失誤,不過是投資生涯里再平常不過的一次交易罷了!


即便挑出這麼多錯誤最終只是證明巴菲特沒有被失敗止住腳步。假如你不是重結果主義者,那麼你也大可看看他經營的投資公司為民眾帶來的高額回報,巴菲特顯而易見也是有極為成功的投資案例。最終他是不是股神,或者他是不是你認可的股神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即使你化身稽查小隊長找出他為人詬病事件也不能凸顯你的存在感。


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巴早期投資於航空業,虧得一塌糊塗,後來在給投資者的年度信件里他自嘲地說:下次如果他再要動投資航空業的念頭,要拿起電話打給航空公司的時候,最好能有個人在電話里直接跟他說,你是個傻逼。這樣他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話雖如此,儘管巴菲他犯了很多錯誤,有些還挺大,但他沒有讓錯誤大到吞噬掉自己的地步,在控制整個投資組合的風險上,巴菲特還是做得非常不錯的。


巴菲特自己說是投資伯克希爾 哈撒韋,愣是把一家紡織公司變成了舉世聞名的投資公司,當時因為便宜買了伯克希爾,不賺錢還有一大批工人要安排


巴爺不是股神!

他根本不懂炒股!

巴爺做的是企業投資,收購。


炒股巴菲特還是很厲害的,他最大的錯誤就是05年底進去了他不熟悉的領域,外匯市場

然後這多麼痛的領悟,還是回來炒股好了


本文內容全部來自《巴菲特致股東信》,文中第一人稱,不做變動。

1952年賣出GEICO股份

1952年我以15,259美元的價錢將全部的GEICO股份出清,然後將所得資金投入到西方保險證券公司之上,這項變心的舉動,一部份的原因是因為西方保險證券當時的股價相當吸引人,本益比只有一倍左右,然而在往後的二十年間,當時被我賣的的GEICO股份的價值卻成長到1,300萬美元,這樣的結局讓我體會到絕對不能賣掉一家明顯的好公司的原則。《1995巴菲特致股東信》

1965年買下伯克希爾紡織公司的控制權

雖然我很清楚紡織這個產業沒什幺前景,卻因為它的價格實在很便宜而受其所引誘,雖然在早期投資這樣的股票確實讓我獲利頗豐,但在1965年投資伯克希爾後,我就開始發現這終究不是個理想的投資模式。《1989巴菲特致股東信》

1966年收購巴爾的摩百貨商店

在買下伯克希爾不久之後,我又買了巴爾的摩百貨公司、Hochschild Kohn與一家叫多元零售公司(後來與伯克希爾合併),我以相當的折價幅度買下這些公司,經營的人也屬一流,整個交易甚至還有額外的利益,包含未實現的房地產增值利益與後進先出法的存貨會計原則,我到底還漏掉了什麼? 還好三年之後(1969年),算我走狗運,能夠以成本價左右的價格脫身。《1989巴菲特致股東信》

1993年買入Dexter鞋業

我在1993年斥資買下Dexter根本是個錯誤,更慘的是當時我還是用Berkshire股份換來的,為此我們在去年將當初帳上購入Dexter所有的商譽一次打銷掉,雖然部份商譽在未來可能有機會恢復,但就目前而言,該公司的商譽可說是一毛不值。《2000巴菲特致股東信》

2008年增持康菲石油

我在油價接近歷史最高位的時候,增持了康菲石油大量股票。我們有預料到能源價格在去年下半年的急劇下跌。我依舊認為,未來油價遠高於當前40至50美元水平的可能性很大,但目前為止,我完全錯了。《2008巴菲特致股東信》

2008年買入兩家愛爾蘭銀行的股票

我花了24.4億美金買了兩家愛爾蘭銀行的股票,它們看起來很便宜。年末,我把這些股票以2.7億美金低價賣出,損失了89%。之後,這兩支股票進一步下跌。《2008巴菲特致股東信》

你可以打賭:我將來還會犯更多的錯誤。《2007巴菲特致股東信》

2011年買入IBM?


櫻桃味的可口可樂


新鮮出爐的例子應該就是18摸了吧。


巴菲特在50周年特別信里,提到了他所犯的幾個嚴重錯誤。詳情見下文

伯克希爾 - 過去,現在和未來(上)


推薦閱讀:

人工智慧的出現對如今的股票市場來說具有怎樣的意義?
不懂股票的新手如何進入這個領域?
慕曉強vs林家正 五萬實盤及47億狙擊慕曉強,大家怎麼看?
如何判斷一個人的交易水平?

TAG:投資 | 沃倫·巴菲特WarrenBuffett | 股票市場 | 美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