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設計師一定要邏輯性特彆強嗎?

這是我很久以前的一個問題,大概是去年面試國內某名企做個一套數學邏輯題有關。被奉為交互界必看的經典書之一《設計心理學》諾曼的書,看完之後,我覺得交互有時候需要邏輯推理性,但是有時候需要情感化因素。而把交互做到完美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注重情感化體驗。

交互做個好不好,還有一個地方就是細節。關懷備至的體驗。這些有時候並不是邏輯推理或者面試時做那種複雜的推理題的能看出來的,反而會與之相悖。

舉一個非常傻的例子。候車站的座位,兩個巨大的LED廣告牌中間的小座位。這個設計是根據人機工程學測量而來,是融合兩個人屁股的寬度設定。而從心理學角度而言,這是錯誤的,每一個人都有安全距離,所以說我們經常在公交車候車的地方看見的是一個人坐在那個候車板上,如果那個坐著的人稍微形象好點,你或許會甘願和他、她擠一擠,但是如果那人形象不好的話,我想你肯定寧願站著也不願意和他坐一起。而當用戶有這樣的行為之後,這就違背了當初設計的初衷,--希望有兩個人坐著。

我舉這個例子的原因是因為,我覺得有時候邏輯性很強的交互童鞋,就像上面的人機尺度,他能推出正確的東西,或者多方面的推論出多種可能的結果。但是都是理性的。這樣未必能達到真正的用戶體驗舒適度。


換個方式說,邏輯性不強的設計師容易發生這樣的狀況:

  • 設計出來的東西統一性(Consistency)較低。

  • 組織能力慢,面對大型的交互系統時,容易陷入架構的迷宮中。

  • 跟團隊工作在領導方向的時候決策能力較弱。

但,邏輯性是可以培養的,知乎這個圓桌裡有個話題就跟這相關:設計師應當如何應用系統性思考,來組織一個完整且統一的用戶體驗? - Maggie Kuo 的回答


做交互,邏輯非常重要。

大產品的功能是非常複雜的,因此必須將功能間的關係理清楚。這是為了方便用戶在帶著特定需求來的時候可以愜意地找到相應入口,走完任務流程。

產品經理經常會想左加一個功能、右加一個功能,或者所有功能的入口都扔到首頁放的越大越好。這種時候要是任著產品經理來,產品就散架了。

而且,你所說的理性和感性,其實不衝突。

交互做事的第一步,是用細膩的心去體會目標用戶在使用場景中的需求和痛點。這個過程是需要感性而體貼的。

第二步,才是以解決用戶痛點為目標,理性地分析如何利用手中的資源、借鑒類似場景的經驗,去解救用戶。

理性和感性相輔相成,才能做好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


是的

邏輯性一定要強

缺乏邏輯的交互設計師會是一個災難

至於面試時做數學邏輯題

我倒不覺得那樣就能考察出邏輯性是否強

注重邏輯性和注重情感體驗等等,並不是對立的

一個只注重邏輯而忽視其他因素的交互設計師

是最沒有邏輯的設計師

同理,有些人以為非常理性

卻往往忽略了他們認為非理性的那些因素

這恰恰是最大的不理性


感性可以迸發出帶有情感的思維碎片,邏輯可以在腦海中排練預演,理性可以在實現前自我檢查。

以上3點互不衝突,並是設計師需要具備的基本要素。

無是哪個設計行業,基本上都是通過以上3個步驟得以實現。過於理性的思維有時會扼殺了那些很棒的點子,但過於感性只會讓靈感停留在腦海中,這時需要邏輯去預演。

其實設計就是一個 (^o^)/ &> ╮(╯_╰)╭ &> ( ^_^ ) 過程,有過設計經歷的人都會讀懂這個過程。從最初不經意間的靈感湧現 (^o^)/ ,接著實施遇到各種問題各種和各種不現實 ╮(╯_╰)╭,耐下心去一步步一個個解決 ( ^_^ ) 。

「情感化」是個很泛的概念,可以是已經用爛的「人性化」,也可以是更為空泛的「人文色彩」,但我認為這些都說的太大太遠。拿你舉出的例子,當在設計椅子時,僅靠專業知識充其量只是能設計出一款沒有太多毛病的工業品而已。當你把椅子當作一件生命去孕育時,當你把特殊人群(如行動不便,小孩)納入需求時,當你重視材料對使用者心理接觸時(如木材有親切感溫和感),當你重視使用者的行為與心理感受時,當你考慮到個人隱私時,當你……這就是我所說的情感化設計。


交互設計師需要的是理性,某些面試官很可能把理性跟理科掛鉤了,所以就出了邏輯題,國之悲哀!

一個交互設計師,可考量的就2部分:專業化程度和職業化程度。

專業化包括:

1. 設計原則掌握的面和程度

2. 設計相關心理學掌握面和程度

3. 交互模式掌握的量和理解程度

職業化包括:

1. 交互設計工作流程的掌握程度

2. 輸出物製作的熟練程度

3. 溝通力

4. 對特定用戶群的了解程度

如果是自己娛樂,只要做到足夠專業化就夠了,但是要想把交互設計當工作,職業化的重要程度不亞於專業化。

還有你提到書籍,不止諾曼的書好,其實很多老外寫的設計書籍都非常棒,而且都譯成了中文,比如《認知與設計》,比如《設計溝通十器》,都值得用心去看。


「邏輯性好」不是交互設計的充要條件,如@王閱微 所言,在部分情況下對設計有不利影響。

跳出設計本身,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邏輯性好」

現階段下,「邏輯性好」是保證設計落地的必備條件,也可以說是執行力

分工明確的大環境下,要讓同行認為這個設計有足夠的驅動力、要讓開發認為這個設計有足夠的理由、要讓老闆認為這個設計有足夠的價值,是必須要有足夠的邏輯性的

沒有足夠邏輯思維的交互,可能經常遇到這種情景:

同事說,你的布局應該這樣排列,原因123

開發說,你的事件流這樣搞有問題啊,我就喜歡123,你問其他人看他們喜歡不喜歡

老闆說,你的這個設計好是好,但對銷售沒有幫助,沒必要費力做這種不一定討好的優化

以上PK場景,如果由一個不太注重邏輯性思維的交互來處理,很可能敗下陣來,或者是靠行政手段、資歷等解決

而只有從道理上讓對方認同,才能有效率地溝通,靠其他手段打壓、拔高,雖然有時有奇效,但無疑是設計執行力不到位的表現

不過話說回來,好的交互設計師基本上是感性理性兩者兼備的精神分裂合體

一個好設計被推敲千百次後,有一定歸納能力的人應能得出一定的因果聯繫

雖然並不一定是正確的,但至少在嘗試著用道理去證實設計而非單純靠感覺

能不講道理直接設計出好產品的,現在沒有幾位,今後可能也不會太多,這樣的設計師應該是天賦強化過了的

邏輯不能保證驅動設計向好的方向發展,但可以保證一個設計方案能被執行

商業化社會裡,不是每天都有驚艷的事情出現,更多的時候是保證正常有序良性運轉

好的執行 + 一般的設計 = 可接受的成果,對大部分場景而言,已經足夠了

ps:引用+改編一位知乎名人說過的話:以現在設計師的努力程度,大部分還輪不到拼天賦的地步。


感謝邀請。

邏輯思維能力是一個好的交互設計師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

另外,邏輯思維能力和情感上的能力沒有衝突。並不是理性的人就是無情的,就沒辦法感受到一些細微的情感差異。只是代表這些人習慣使用邏輯的方式去考慮問題。

為什麼一些很理性的設計師,會設計出看上去很合理,但實際上不好的設計?

有些產品設計出現問題,不是因為理性思考有問題,而主要是因為忽略了一些其他方面,比如場景、用戶目標和情感等。

體驗是一種使用產品過程中的主觀感覺,關注在整個過程中人和產品、環境之間發生的關係,情感上的變化等。

邏輯思維非常強的人,習慣通過界定範疇、概念,進行推理、論證。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非常關注個體本身,但容易忽略關注大環境和因素之間的關係。這會導致局限在一個範圍或角度去考慮問題。

表現在具體設計里,就是只關注了具體的細節,卻忽略了其他因素。

邏輯思維比較強的人,會較為容易落入這樣的陷阱。但對於有經驗的設計師來說,是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避免的。

-------------------------------------------

聊下題目中的例子:

  • 對車站管理者,設立座椅的目標可能是盡量讓用戶有休息的位置。一個二人長度座椅,一般坐一個人,效率50%;一個三人長度的座椅,可能會在兩頭坐兩個人,效率66%;從這個角度來說,現在的設計實用效率不高。

  • 對等車人,目標是有位置休息就好,如果位置舒服就更好。一個二人長度座椅,單個用戶坐在上面可以掌控一個非常大的空間,心理上非常舒服的,也不太會被人打擾。如果三人長度座椅,坐中間太霸道,做一頭,另外一頭很容易被人共用,甚至被侵占到安全空間。從這個角度來看,現在的設計又顯得很不錯。

所以,觀察設計最好是結合目標從各種場景去思考,避免先入為主的定義目標和條件,才能更客觀地評價設計。


應當注意:不要把邏輯性強和站在用戶角度考慮問題(感性)放在對立面

感性不夠,最多成為一個普通的交互設計師;而邏輯不夠,就會變成一個糟糕的交互設計師。


除了邏輯性強之外,還需要有大局觀和商業意識!


我也覺得邏輯不是最重要的,可能因為自己的邏輯也不是那麼的牛B給自己偷偷找理由,呵呵。。。其實就算是邏輯再完美,如果一開始的方向錯了,又陷入對邏輯的執著中不肯做大的改動那麼結果將會更加致命。

最重要的我認為反倒是直覺和同理心,邏輯只是基本要素。


可以說一個好的交互設計師一定是個邏輯性強的人,但是邏輯性強的人不一定就是好的交互設計師。

因為交互設計師需要能夠很好的把邏輯性溶入到產品的方案設計中,保證你的方案是一個健全的,有說服力的方案。但是要做出好的方案,還是需要有一些感性的情緒化的東西去感覺。好的交互設計師應該是能夠很好地去把握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度,去做到遊刃有餘地互相轉換。


Yes。

首先,LZ舉的這個例子,不是由設計師邏輯性強導致的,而是由於他經驗不足、思考不夠全面導致的。然後關於面試要做數學題,我只能說數學題做的好不好更多是取決於這個人有沒有經常練習數學,不能代表智商的高低,也無法成為評估邏輯水平的基準。

以下是不相關的廢話:

個人認為交互設計師不該成為「用戶體驗」的奴隸,因為交互關注的本質是人和交互對象(在互聯網行業也就是不可見的數字世界)之間的關係,在交互的世界中,人和交互對象是平等的兩種存在。

用戶本身就在不斷的學習、適應世界,一味的把用戶當傻子處理是違反人類進步的本質的,交互需要理解人以何種方式認知事物(理解數字世界)。

這就要求交互設計師既具有體會人類思維和感受的能力、也具有理解交互對象的能力,尤為重要的是,具有平衡和融合用戶和交互對象關係的能力。

邏輯思維能力較弱的人,從我的理解上可能可以成就一些有意思的、不錯的產品體驗,但無法成為真正成熟的交互設計師(尤其是互聯網和電子這類引導潮流的行業)。


看了各位大大的回答,收穫良多,特別是關於邏輯性的重要性。謝謝。

同時非常感謝題主。

對於候車座位這個例子,我有點看法。

候車用的座椅只是提供一種便利,滿足部分人的需求,但是它並不是為了舒適而設計。

如果站著很累,可以坐一會,但是坐久了肯定會很不舒服。

一些商場的公共座椅也用了同樣的設計手法,他們提供了座位,同時用射燈(亮且熱)照著你,做一會你就會覺得很不舒服,很自覺地走了。

麥當勞也一樣,裡面的燈都是射燈。坐著吃一會東西,問題不大。但是長時間坐在那裡,眼睛就會很難受,特別是在那看書或者看手機。

很多人被「趕走」了,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甚至會覺得類似於公共座位這樣的設計很人性化,設計師心地很善良,考慮周全。

很多設計看起來是好的設計,其實是故意做「壞「的設計。


完全憑藉邏輯思維能力,思考產品,會陷入硬性、刻板、純邏輯的硬框架中,設計出的產品沒有邏輯上的漏洞,但是卻存在與真實之間的差距。

還是要真正思考產品使用的人群、使用的目的,使用的環境,去避免、砍掉從邏輯上合乎情理,但是真實世界中基本不會發生的情況。


同樣面試的時候做過數學題,也做過類似情商類的訪談測試。一種是邏輯一種是感性方面的,這兩種視乎是不一樣公司看中的吧。貌似交互必須這兩種兼備吧。


首先關於你那個長椅的設計說,我倒是覺得其實也不是很蠢,首先你關注到了人類行為有一個安全距離的東西在裡邊,照你這麼理解其實座椅應該設計成單獨一個座位的了。事實上車站內空間是有限的,第二是不是所有的候車人都需求座椅,其實像我們這幫設計狗天天都坐著的,我確實不需求要座椅的,另外如果是一對戀人呢?這條座椅設計成可以做得下兩人,擠一擠可以坐三人其實看著也不是特別蠢嘛。

就不講一些虛的或者遠的就說車站這條長椅,現實中車站的大小是有一個規範的,如果按照你提出的一人一位,我們可以想像,整個車站前都會有一排座椅,姑且認為就是個小馬扎凳,這個對大客流時的人員疏導其實有很大的影響,小凳疏了一個車站排不下幾個,密了影響客流疏導。

繼續講這條凳子,首先它必須耐用,可以想像它的使用場景,日晒雨淋的,當雨林或者臟污的時候用戶可以用一張紙巾迅速清潔,或者用剛接到的小傳單墊一下,所以它沒有被設計得很大面積,應為用戶在使用的時候只是很短時間地使用,舒適性的需求被弱化,當使用率足夠高了它至少看上去沒那麼臟!另外夏季很太陽曬過後會湯屁股呀!所以使用中空的金屬便於快速散熱,這裡更耐用的石材之流被捨棄(其實是價格因數啦)。

你說交互是什麼?這裡你拿到了需求文檔,要為這站的站台設計座椅。交互設計就是然你根據用戶場景裡邊產生的情況制定一些不要太坑的規則,是的只要不太坑都算成功的設計了。畢竟好設計一般都不太有存在感。

然後我們開始做交互設計了,這條椅子。應該什麼樣的呢?由於效率和規範問題我們捨棄了單獨座椅,那不如設計成三人或者四人能坐的長度?考慮到做太長了的話更加影響人員疏導,另外確實如果做成三人以上的,情況就有意思了,比如做成四人座,剛開始肯定是兩頭坐了兩人,然後有個不拘小節的塞到中間了,因為是四人坐嘛,空間還是有的,然而第四人往往都找不到位置去了,所以四人坐,永遠只會做三個人。五人坐基於上術也可能只坐了三個人的。所以越長效能可能越低。就設計成兩人的,多好一個因為兩人各一端各自側面是有空間的。所以所謂心裡安全距離略微減弱,效能也高。另外對疏客也好,由於效率比一個座的高些,每個座椅間隔也大些了。然後就座椅的形狀,要靠背么?不要的,因為只是稍微休息的需求嘛,況且還怕臟呢,那做成什麼形狀?考慮疏客嘛肯定直的最少佔地方了,難道做成彎的?那好做多寬?只要能墊墊屁股盡量窄吧?好清理啊。材料剛剛說了用導熱快的薄金屬,不坐扁就好,坐面要考慮下雨天排水,做成捎帶圓弧面的,做成屋頂型的嗝屁鼓咩。

大致好了,就是一條東西。然後交下去給視覺設計了,讓他配個色,設計個凳腳吧。結果視覺設計師也沒什麼追求。蹬腳直接用方管搞定。一條曠世候車椅誕生。(當然或者還有更多的細節)

數學邏輯能力重不重要,我覺得我不重要的,至少設計一條長椅不太需要構建一個複雜的數學方程式。但你需要了解更多的用戶行為邏輯。


必須的


這是我最近讀一本書感悟到的

好的設計是,思考方式是理性的,而「外表」是感性的,人們在感受一款產品,從視覺到交互,就是感性與理性的融合。理性是讓一個產品到達到「能用」的程度,感性讓產品達到「好用」。

首先應是能用,然後考慮的才是好用。所以說理性的邏輯當然很重要。


幹什麼都需要有邏輯性。


感覺本身就是理性.

感覺是理性的無邊無際的形態.

而理性是感覺的片面形態.

這就好像問大自然和物理學是什麼關係一樣.


推薦閱讀:

交互設計工作面試些什麼?
交互設計師需要懂前端嗎?
產品經理和交互設計師見解不一怎麼處理?
如何零基礎學習交互設計?

TAG:用戶體驗 | 產品設計 | 交互設計 | 用戶體驗設計 | 交互設計師 | 思維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