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有的教授為什麼缺少人格魅力?
01-15
國內也有好教授,不可一概而論。我在國內的導師就很有個性,對我的人生影響很大。不過總體來說,和國外是有差距,我覺得有幾點:
一,由於教育的斷檔以及時代的特徵,我們的上一代是受教育十分缺乏的一代。許多老師的未受過正統的科學訓練,卻因為人才的稀缺可以坐上教授職位,現在這樣的事已不可能了。海外名校博士畢業,受過多年正統科學訓練的人也不一定可以在中國一線大學的得到教職。
研究水平高低和個人魅力是有聯繫的,研究做得好,學生自然產生崇敬的心理。
二,國內的大學不重視教學,職稱評價,工資和本科生教學脫鉤,許多水平高的教授根本不教課,不與本科生接觸。國外高齡諾貝爾獎獲得者依然教課的比比皆是,因為他們更重視教學,每門課後必有學生review,對教職升遷極為重要,久而久之,就養成重視教課,重視與人交流的習慣。
三,國外大學的教授收入甚高,大多生活無憂,全憑興趣做研究,自然對研究的問題充滿熱情。國內大量年輕教師收入可憐,疲於為生計奔波,得不到沉澱和思考的時間,也失去了對研究真正的興趣,只是當成一個謀生手段而已。
第一點會自然慢慢變好,第二點和第三點是我們的大學完全可以改革的。我覺得這是一個假設性的問題,你首先先入為主地假設了中國大學的教授缺乏人格魅力,這是一個邏輯錯誤,以前看過一篇文章專門講這個的,忘了叫什麼了。在思辨行為中,假設性的問題往往是無意義而且沒有答案的,所以不能被討論。並且我相信中國那麼大,那麼多高校那麼多教授一定有優秀的,讓學生受益良多的,而且受到同學們喜愛和尊敬的存在,只是你我都還沒有發現而已。
首先是國內教授資歷的評選制度,重職稱職位而輕學術成果,其次是國內大學的教授一般不會直接帶課,面對的大多是研究生和博士生,這就導致了他們身邊有很多小弟跟班一般的存在(原諒我說這句話,但至少在我們學校,研究生和博士也都是為了導師的項目乾乾零活,很少有獨立的項目可供他們操作,結果就是不得不巴結著導師),這種眾星拱月的效應就是有風光而沒有風度。但有一點不可否認,人格魅力這個東西和教不教授的關係其實不大,我本科時候的歷史選修課與電工課程的兩位老師就相當有味道,鎮得住200人的課堂還有很多學生打心眼裡喜歡他們。所以,最終還是因人而異,而不因他的地位或職業。
少,比如網上流傳的那個教授面對只有5個人的課堂,依然教著物理,這樣的老教授就很有人格魅力。但是確實很多沒有這種魅力,因為不需要,就算沒有學生上課,照樣發工資,根本不用在乎有沒有人真的愛聽。
個人感覺,就拿考試來說,很多老師顯然對學生已經希望不高,就說你們只要過了X分,就會讓你們過得,很多老師也在應付,PPT的錯誤也懶得去改,當然我說的是我們學校部分老師的情況。從學生方面看,學生不喜歡這門課,或者不太願意花時間去做好(就算為了功利的目標),老師自然也覺得得不到回應,所謂的激情。
人格魅力的老師我碰到的還是不少,起碼到現在大三為止。
有的教授連人格都沒有,談什麼人格魅力。(可恥的匿了)
我說個指責學生的,雖然我自己也是一個學生:
大部分學生們在大學裡自身就不懂得尊重老師
試想一下,一個大學老師每年面對一批一批的學生,
這些學生在上課的時候要麼睡覺,要麼聽歌,要麼看課外書長此以往,老師們也會失去激情。沒有激情的後果,就是得過且過,你不願意聽我也就沒必要口沫橫飛的講課~順便吐槽一下萬惡的教授評審制度:
只注重學術論文,不看教學成績!
學校有一個33歲的老師,07年博士畢業,今年年初被評為教授、博導
升職這麼快的原因是,論文寫的牛,外加有個好老闆罩著而學生們對他卻沒有什麼好感,因為張口閉口就是「你丫趕緊寫論文投稿」說實話,對於教學,他沒有哪一點比別的老師好。一個對比是,學校一個老教師,至今還是副教授,但是在學生中卻十分受歡迎每年組織一場講座,爆滿都不足以形容,有圖為證:好吧我承認我是西工大的~可能是因為長得不漂亮。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部分學校砸學生手機的行為?
※姜鋒是誰?
※室友說我半夜翻書聲音太大把她吵醒了並且威脅我說還有下次讓我再也不能在寢室好好睡覺,我應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