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非洲剛果的薩普協會?

RT


這是很好的人類學案例。而且中國人未必有資格笑話人家。

首先,如果這些男人的性別換成女性,是不是大家就略微覺得「正常」一些了?畢竟貧家女子喜歡打扮的不在少數,很多打工妹會用幾個月的工資買一件裙子。

但是,從人類歷史上看,男人——尤其是有權有勢的男人花巨大代價去裝飾外表才是常態啊!現在的高跟鞋、絲襪、蕾絲邊,都是路易十四時代宮廷貴族的裝束。而16-18世紀殖民者用少量的玻璃珠、金屬飾品就從酋長手裡換到大量土地,這些玻璃珠,金屬環大多裝飾到了部落上層男性的身上。就是看自然界,也是雄性一身的漂亮羽毛和耀眼的膚色,雌性動物的皮毛只需禦寒即可。

自然界中,雄性動物需要嚇阻對手(無論是不是同類),吸引異性。但他們既不能像現代富豪那樣炫耀豪宅和股票,也沒有電視和報紙來傳播自己的聲名,所以,最好的嚇阻工具和炫耀性裝飾莫過於身上的穿戴。大多數動物只能靠自己的皮毛,或是充血的器官,而人類比他們進步一點,會用服裝和裝飾品來炫耀。社會越落後,競爭越直接。

當然,現代社會的情況是恰好反過來,擁有財富和權力的人類在服飾上反而相對低調,尤其是上層社會的男性,無論是穿深色西裝還是軍綠色中山裝,外在形象都力求簡單。華麗的裝飾要麼是在女人身上,要麼出現在黑社會,要麼是底層年輕人的誇張風格。

這是因為現代人的主流人群擁有更強的傳播工具和炫耀方式,不需要華麗服飾來證明自己的強大,不需要忍受痛苦的紋身來證明自己有資格保護異性。他們有報紙有互聯網,有隨從和豪車,有獨享的俱樂部和活動場所,這些「身外之物」已經堆砌的很足夠,再用自身的誇張裝束來炫耀,反而顯得 自己需要在一線拼殺,影響自己的威勢。所以,越是在主流社會中地位高的現代人,反而越遠離炫耀性服飾。

與之相反,女性處於依附地位、底層青年缺乏上升機會,黑社會成員需要經常用肌肉力量嚇阻對手,所以他們保留了很多炫耀性服飾。比如女性時裝,「殺馬特」服飾和黑社會的紋身。

我們再回頭看一下剛果的這群"Sapeur"。他們生活的是什麼社會?

首先,整個國家在經濟和文化上都處於依附性,外國資本根本就沒有給本地留下多少體面的就業,當然也很難形成有自主意識的主流文化。

其次,這意味著年輕就算再努力,上升空間也極為有限。離開這片垃圾堆和瘟疫泛濫的城區,近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最後,社會秩序混亂,治安基本靠自己,肉體對抗是最經常發生的事情。整個社會處於文明和蠻荒的中間地帶。

幾個條件綜合下來,可以說他們把現代社會中出現炫耀性服飾的機會佔全了。這幾年中國經濟增長快,他們的礦產出口換了一點錢,這筆錢不夠社會任何一個階層翻身,但足夠年輕人賣力氣換點外國二手服裝。可以說,用穿戴證明自己的成功,用炫耀性服飾打發時間,幾乎是他們唯一能做的事情。

與之類似,中國底層年輕人多了一些閑錢,也多了廉價的互聯網消費,結果在勁舞團、王者榮耀以及其他網遊上投了幾十上百億的錢去買裝備,買皮膚,買服裝,這也沒有比剛果年輕人高明到哪裡么……

總之,文明社會在底層,在邊緣國家甩下一批人,他們跟不上主流的消費文化,當然會用最廉價,最符合本能的方式去證明自己的活力,去滿足自己的潛意識。我們可以笑他們不理智,但也要看到這份「不理智」背後的人類本性。

《王者榮耀》賣皮膚一天賺1.5億 究竟為什麼這麼火

在《王者榮耀》的世界裡,錢分為金幣、鑽石、點券三類,只有點券是要人民幣兌換的,前兩者都可以靠經驗積累。遊戲中可以購買的是英雄、技能和皮膚,其中只有買皮膚必須花錢。花錢與否不影響遊戲體驗,維持公平環境,從而砍掉了新手入門的門檻。

購買皮膚,類似於早年用Q幣購買QQ皮膚、打扮自己的頭像,在這裡可以給自己選擇的遊戲人物換裝,屬於騰訊消費的老路數。一款皮膚賣幾十甚至上百塊,僅這門生意,就帶來了日入過億的業績。

相關回答:

馬前卒:為什麼有些知名成功人士喜歡寫一些心靈雞湯勵志段子?

馬前卒:為什麼窮人往往窮得穿不起鞋子,但是還是穿得起衣服?

馬前卒:從下半身的生理結構上說是不是男人應該穿裙子,女人穿褲子更合理一些?


最高票幾個答案比較扯淡,好比語文老師要你解讀「窗帘為什麼是藍色的」,你硬找了很多刁鑽的角度,上升到玄學的角度扯了一萬字。結果作者的本意就是「窗帘是藍色的」。

最好的是 @鄉下春樹 和 @marquis bleu 的答案,他們顯然是親身在非洲的人,對Sapeur這種現象的觀察最中肯。或者說,我們駐非的人,會有類似的感受。順便向這兩位朋友問好,我當年在金沙薩,大家都是駐非老哥。

Sapeur的確是種文化現象,餓死也要穿名牌的人的確有,但極少極少,沒有個別答案吹得那麼成氣候。

  • 論富人,富人自然有能力消費奢侈品。不要以為非洲人都是窮逼,真正的非洲土豪,非常有錢,而且還不少。在剛果金常駐的朋友,基本都接觸過當地官員和土豪吧?各大酒店或是630大街往東走,沿街好幾個Club,晚上去玩玩吧,人家的穿衣與消費不比您差。在魯本巴西的朋友,沒人不知道Mo?se吧?這樣的人,會在乎買套阿瑪尼那幾個破錢?比年薪百萬的知乎俠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 普通人當然沒有經濟能力,但有裝逼之心。譬如我們當年雇的司機,月薪200美元上下,算是不錯的工作(MD說來就火大,我記得我國內實習期才1800人民幣,跟非酋一個水平)。司機老哥皮鞋擦得錚亮。遇到正式場合,不用我們囑咐,自己就換一套上檔次的襯衣,打領帶。還有個雜工,150美元。這個雜工小伙就很愛美,襯衣要穿雪白的,還有(假)大金鏈子大金錶,頗有Akon的范兒。這當然讓他們的生活很辛苦,但我可以理解。話說約10年前,有個貴州同學還跟我說,貴陽人月薪1000多塊,小孩敢纏著父母要正版耐克鞋。這性質跟剛果老哥有啥區別?
  • 另外,我聽司機說在金沙薩南邊有大市場,我似乎路過一次。那塊兒很市井,估計有二手(實際應該是幾百手)衣服集散地,類似動物園批發市場。我當年沒敢深入那麼黑人的地方,我不keep real……
  • 至於吃不上飯攢兩年錢也要買衣服的,我不能完全否認有這樣的人存在,但就我對工地幾百號黑人的了解,這簡直跟讓癮君子憋兩年一樣不現實。在非洲的老哥應該都明白,黑人最大的問題是太TM樂觀了!拿到工資就去裝逼,抽煙喝酒燙頭,不到半個月把錢霍霍乾淨了,慫回原型,對你說「Patron, patron, 我能預支一些工資嗎?」我預支la tête de ta mère啊!

總之,高票答案採用了公知的筆法,極力營造一種「非洲人雖然好窮,但他們好熱愛生活呀,比中國人強多了」的氛圍。而現實並沒有那麼童話。穿范思哲的,要麼是真·土豪,要麼就是稍微有點兒經濟能力的人撿二手。大多數黑人就是花錢大手大腳,愛裝逼而已,跟這位知乎男神只有消費能力的差距,並沒有本質的區別:

至於餓死也要穿名牌的人,肯定有,但絕大部分人還是要吃飯的。而且這事兒也沒那麼勵志。拜託啊!喪心病狂沒錢也要裝逼,有啥好勵志的?法語媒體早就報道過這種現象,我記得好幾年前就看過一篇文章。內容我忘記了,但結尾依然記得:一個剛果青年偷了家裡的錢,還做了什麼壞事(具體我忘了),就為了買一套西裝。故事以母親無助的哭泣結束。

你告訴我,這是個好故事嗎?

最後,不要以為sapeur都靠勤奮工作攢錢掙錢的,這明顯是拿中國人的思維去吹國外,好比「中日小學生夏令營日本孩子讓我們慚愧」。又想裝逼,又沒錢,又不打工,又不會做生意,那你說該怎樣才能維持生活這樣子啊?為什麼我們雇警察看家護院?難道我們是SB嗎?


第一次知道在戰亂落後的非洲也有不少黑人兄弟身套KENZO,腳踩WESTON的時候,那感覺就像在樓下黃燜雞專門店的老舊破冰箱里,從一堆北冰洋里蹦出了一瓶拉菲,居然還是82年的。

來自非洲剛果的「氛圍營造者和雅士協會」(簡稱「la sape」或「薩普協會」)的自稱為」Sapeur」的這群人,可真是把裝逼作為第一生產力。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大學交了四年學費就記得這詞兒…),人類如果無法滿足溫飽的需求,可不會產生裝逼的需求,但事實一次又一次地把馬斯洛的小臉蛋都打腫了,估計他的棺材板都快壓不住了。

至今剛果境內至少有6000名Sapeurs,大多分布在首都布拉柴維爾和金薩沙,布拉柴維爾的Sapeurs老套點,三種顏色的穿衣搭配是不可打破的定律,金沙薩的更年輕,風格更加前衛,受高端時裝和嘻哈文化的影響更大。

布拉柴維爾的Sapeurs▲

金薩沙的Sapeurs▲

這群花費過萬美元置辦行頭的剛果花花公子們,可不是什麼酋二代,礦二代;開出租的,在市場賣肉的,挖礦的,撿垃圾的才是他們真正的身份,住在棚戶區,每天餓肚子是他們的生活常態。

活得再TM苦逼又怎樣,看看西服標籤里的made in Italy,那才是人生的意義,聞聞鱷魚皮鞋上來自法國的高檔,瞬間沐浴到上帝的曙光。

這皮鞋可是威士頓的,就是那個威士頓!很貴的那個!作為一個Sapeur,我必須有一雙自己的威士頓,這可是每個Sapeur的標配。我存了兩年的錢來買這雙鞋子,說實話,如果我不買它,我可以在這裡買一塊地了。

——Pivot

額…我是個公務員,為了買這些衣服,我好幾次刷爆了我的信用卡,第一次我借了大概8600美元,第二次6500美元,第三次8000美元,對的,就只是為了買這些衣服。

——Muengo

穿著有腔調的時裝是Sapeur們虔誠的信仰,所以他們可不會穿什麼莆田fake貨,那可是對內心神明的褻瀆,要買就買最貴的最好的,YSL,KENZO,Weston,Armani,Versace都是他們鍾愛的牌子,即使買二手貨都不買山寨貨,這是每一個Sapeur都必須遵守的戒律。

結束了勞累的工作,洗個澡搓乾淨身上的污垢,換上一身筆挺的西裝和錚亮的皮鞋,走在塵土飛揚的黃泥路上,享受著百分之四五百的回頭率,這就是Sapeur們一天中最享受的時刻。

到周末就更嗨皮了,在固定的地點定時召開裝逼犯交流大會,大家穿得人模狗樣坐在破膠椅上,顯擺自己的同時還得點評別人的穿著,時不時還發表一下自己對時尚的見解,最後還會評選出本周最「sape」的Sapeur。

他們甚至還建立了自己的NGO「Sapeur in Danger」,傳播自己的時尚哲學,教大家如何用最少的錢裝最大的逼。

薩普協會的這段裝逼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非洲殖民時期,當時法國人來到剛果,看見非洲人還晃著著奶子甩著雞雞,於是想著用二手服飾收買酋長換取忠誠,試圖教化「粗野無禮」、「衣不遮體」的當地人。

接著剛果布拉柴維爾迅速成為了白人最喜歡的居住區域和殖民地政府駐地,他們的非洲家僕常常得到服飾而非金錢作為報酬,成為了最早接受歐洲現代文明的人,這是薩普協會的起源。

在咆哮的二十年間,從巴黎回來的穿著考究的反殖民者Andre Grenard ,激發了剛果本地的精英階層,從法國人和保加利亞人的殖民主義中掙脫,抗爭不平等待遇,把從殖民者那學來的時尚文化據為己有。

非洲人民紀念Andre Grenard誕辰110周年▲

在之後的幾十年里,La sape一直被當作一種革命行為,通過模仿殖民者的穿著,突出自己的身份認同感,騷氣的織物正是他們披在身上的抗爭精神。

到了20世紀70年代,偉大的音樂家Papa Wemba身披華麗衣服演出,公然挑戰總統蒙博托在服飾上的獨裁控制手段「abacost」政策(禁止國民穿著歐洲服裝,並要求他們必須穿一種名為abacost的服飾),這也是la sape運動大規模爆發的節點。

Abacost:毛式無領外衣,裡面不穿襯衣,不打領帶的著裝▲

「白人發明了衣服,但我們用它創造出了藝術!」

——Papa Wemba

近年來剛果政府也十分支持「la sape」,因為這玩意可對國家安定大有用處,畢竟Sapeur們可不會為了一點小事而打崩鄰居的鼻子,被濺出來的血和鼻屎弄髒自己的范西哲。

就算看見殺父仇人,隔壁老王,即使心裡mmp,臉上還是得笑嘻嘻,因為他們都是高雅之士,端莊優雅時尚缺一不可,這是每個Sapeur的必修課。

前幾年經過BBC等媒體大規模的報道,這個來自非洲剛果的亞文化運動,在毀滅中燃起的時尚震驚了全世界,許多攝影師到剛果去拍攝,在巴黎,東京等地也舉辦了關於「la sape」的展覽,Sapeur們甚至還幫品牌拍廣告。

LV在巴黎舉辦的關於「la sape」的展覽▲

在東京舉辦的「la sape」攝影展▲

可能還是有很多人會譴責,Sapeur們的生活方式,質疑這是表面上的自私自負,為什麼快餓死的男人會選擇購買一件老式的Yves Saint Laurent外套而不是食物。

但一套花俏騷氣的衣服能給這個除了AK47、HIV就是垃圾的地方帶來一絲希望,讓他們暫時忘掉貧窮與痛苦,又為什麼不呢?

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方式,Sapeurs修改了宿命為他們寫好的劇本,殘酷的環境與雅緻的服裝是他們與上帝最大的矛盾,把自己的政治訴求與對命運不公的反抗披在身上,和平且優雅地去革命,可不存在比和命運互懟更酷的事了。

剛果的Sapeur即使不吃飯也是一個快樂的人,因為穿著適當的衣服會餵食靈魂,給身體帶來快樂。當Sapeur通過他的衣服的和諧表達自己時,他正在回到對神的敬仰。


看了國旗才知道剛果布也有。我沒在剛布見過,不代表沒有。

說說我了解的剛果金吧,當地民眾平時的衣著習慣就是花哨,人的性格較為張揚,愛熱鬧,也愛裝B,最愛不勞而獲。

所以,金沙薩出這麼一群奇葩不奇怪。

老實話,在圖片上看看,大家樂樂就得了,黑人身上的味道,哪怕是黑人里的所謂上層人士,恐怕我們都受不了,更何況貧民窟里出來的。不是他們不愛洗澡,水龍頭裡幾天能出一次水?

這些sapeurs要是單身還好,愛怎麼打扮都可以,如果有事實上的婚姻(剛果金下層百姓的性關係極其混亂),他們也要先給自己買各種古怪舊貨打扮下,全然不顧老婆情人和孩子。

這樣的男人,要是在天朝,可能會被社會輿論噴死,在剛果金,卻成了時尚先鋒。

歸根到底,這個國家的人不要臉。

這個國家黑點太多。我們當年在非洲各國的同事曾經用各自事實經歷評論各國,大家公認,奈及利亞和剛果金兩個國家的人最難打交道。

我還是對衣著樸素的盧安達圖西人好感多些。


謝邀(其實沒人邀請我,對,我自己硬要回答的)。

我現在就在薩普協會的聖城——布拉柴維爾,但是我並沒有見過真正的SAPERS。對薩普協會也不太了解,只是在報紙上看過。原本當做一個笑話,沒想到登上大堂之雅(知乎推送)。

不過通過對當地黑人的了解和對薩普一丁點的總結。先來上幾張圖片感受一下。

我覺得魯迅在一百年前就給他們總結好了————站著喝酒還穿長衫的人。(圖侵刪,我在知乎就學會這三個字。)

說到底還是窮酸。

這群人不乏富人,但是我在非洲見過的富人對這種非主流的東西大都是不屑一顧的,他們只對歐美的MODERN FASHION。而對薩普協會執迷不悔的大多數是喜歡特立獨行的人。

剛果布和剛果金以前分別是法國人和比利時人的殖民地。在他們獲得獨立後,把浪漫滿屋的歐洲人趕走後,覺得自己應該姓趙,與這幫貧下中農的窮兄弟劃清界限。當然需要Something special。又沒有錢買寶馬別墅,衣服倒是一個既明顯,又價錢不算高的事物。於是傾其所有也要搞一套屬性裝,只有穿上了它,才有了自己的王者榮耀。

非洲人的消費觀念也是相當迅猛的。男人可能一瓶啤酒就能看兩場足球賽,卻可以花一千塊錢買台收音機。女孩可以不吃不喝,用一個月的錢買一套假髮,然後編四五個小時的小辮子。我們不理解,可他們說得也挺有道理:上帝說不定明天就請我去天堂喝茶,今天我不行歡作樂,怎麼對得起似(黑)水年華。我對此無言以對,只好男默女淚。

再橫向對比下

是不是感受到了美學衝擊?

世界是多元化的,應該寬鬆看待超出我們觀念的文化。說不定在他們眼裡,我們也都是平凡可憐的芸芸眾生。說不定他們買一雙1000塊錢的鞋子獲得的快樂,比我花1000萬買在巴黎莊園獲得的快樂還要多百倍(其實我連我們縣城郊區八里莊子的拆遷房都買不起)。

再說一句:非洲兄弟比我們過得簡單開心多了,別太操心他們的freestyle。

答畢。點贊吧。


「進行革命」、反抗殖民者,結果最後銀子都流到了殖民者的口袋裡。


過度地透支消費,是對未來的不尊重,尤其是他們這種投資在純粹的消耗品上,相當於他們把未來給犧牲了換來了一時的華麗,沒有這個必要。

但是,這樣一個群體很有意思啊,非常希望去了解一下這個群體的成型原因。


用工薪階層的收入去維持上流社會的體面,最終的結果是一直在工薪階層打滾,改變不了局面。同時又是統治階級最喜聞樂見的方式,還沒有洗腦就進入娛樂新世界了。


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行為藝術吧!

撇開人種不說,中國這種人可不少

(雖然我可能不算?)


唉第一眼見到以為是菩薩協會還以為非洲兄弟開始信佛了


九十年代中國農村特別流行穿西裝,現在基本記不到了


雖然不太理解,但是那些老哥真的是酷。


這個和流水線上打工,一個月3000.兩個月不吃不喝買個iPhone 的行為差不多吧,人都有希望被尊重的需求


你說高收入國家當初看中國「賣腎買iPhone」新聞的感覺是不是跟我們現在看薩普的感覺很像?


如何評價!?

酷爆了!!!

每次想起這群人,就想起張國榮的《怨男》MV。人的一生,就該想怎麼渡過就怎麼渡過!


這個現象其實不奇怪。大家想一下,如果不是其他大洲的人類進入非洲,強迫半強迫的把現代文明帶入那裡,現在非洲應該是什麼樣子?我覺得社會的基本組織形式大概率還是原始部落,大家過著男人狩獵女人採摘的原始生活。

不管什麼原因,大部分非洲原住民沒有表現出適應現代社會組織形式的能力。他們的思維方式還是原始部落式的,他們的身體卻進入了現代社會。這些所謂的sapeur們就是這種割裂的明證。想想看吧,一個原始部落的人,在每天吃不飽穿不暖住在簡陋的草棚里的情況下,仍然花費很多時間精力,用各種動物的羽毛、毛皮打扮自己吸引其他人的注意,你會覺得特別奇怪么?現在他們只是把羽毛/毛皮/礦物顏料換成了時尚衣物/飾品而已。


這就滿足了?


這個真的是太牛逼了


無法理解,不在其位,不好評說。

但是那股子奇怪的帥勁兒是怎麼回事/捂臉


不評價這種行為,不過這些黑人老哥穿衣服真的酷


很酷。

男人其實真的該在衣服上花點錢,但是不是為了泡妞,而是為了自己酷酷的就行。

不是說我們中國男人打扮土氣嘛,跟非洲老哥學學。


玩物喪志。

Plus:著迷於衣物而不著眼於生活,用玩樂來逃避生活的壓力。這樣的活著不像個鴕鳥?

這種衣物不是剛果的「鴉片」?


推薦閱讀:

Ultras 球迷文化的基礎,是以族群文化為核心么?
《PK》(《我的個神啊》《外星醉漢PK地球神》)這部電影在對待宗教問題上是否不夠深刻?
為什麼親戚們總是說"你說兩句英語給大家聽聽。",而從來不是"你講點生物(或數理化等等)給大家聽聽。"?
問題已解決了!辛苦大家!?
你所期望的幾十年後的未來是怎樣的?

TAG:時尚 | 歷史 | 文化 | 非洲 | 如何看待評價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