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央行旗下媒體發文稱要加快推出主權數字貨幣?主權數字貨幣有哪些使用場景?
新聞背景:央行旗下媒體刊文:遏制虛擬貨幣風險 加快推出主權數字貨幣
金融時報今日刊發評論文章稱,央行專門成立了課題組和數字貨幣研究所探索主權貨幣數字化。經過這一輪虛擬貨幣市場和監管的洗禮之後,期待在央行主導下儘快推出我國自己的主權數字貨幣,繼續引領全球數字金融的發展。
會用到區塊鏈技術嗎?會是怎樣的形態,有哪些使用場景?
謝邀。
首先,央行其實研究這個有一陣子了。
其實主權數字貨幣不是新東西,英國央行很早就已經宣布了他們的數字貨幣RSCoin,從這篇論文里大概對央行要發的數字貨幣可見一斑。
http://www0.cs.ucl.ac.uk/staff/G.Danezis/papers/ndss16currencies.pdf
這裡,使用的類似區塊鏈技術,但是嚴格來講,是個中心化系統,或者,按照他們的話說,叫「分散式」系統(不是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而是distributed)。比較可以見下圖:
簡單來說就是:
1,分散式賬本,由某些機構管理,最後匯總於央行。
2,這些管理機構不需要使用拜占庭容錯,因為被認為可信。
3,央行負責貨幣發行。
4,保持透明和匿名性。
實際上來說,就是相比於銀行或者其他系統的一個中心賬本而言,RSCoin把賬本公開,然後把賬本管理分散出去了。然而,最終賬本還是存在央行這裡。所以說,與其說是區塊鏈,不如說是將賬本維護和管理用密碼學手段分派出去的中心化賬本。
——————————————————————————————————
說了這麼多,回到央行可能會發行的數字貨幣。從各種角度上來講,我估計想法和這個RSCoin差不太遠。
1,首先,不可能是去中心化的。
2,同時,管理中心化賬本不現實,工作量太大,所以需要通過類似區塊鏈的技術分散出去(比特幣和目前的區塊鏈技術介紹了可行性)。
3,然而,不太可能把管理權交給不被信任的機構,於是也用不到拜占庭容錯。
4,於是,有些細節技術上可能有出入,但是大體結構大概和RSCoin差不多。
總之,數字貨幣早就是大勢所趨,因為數字化貨幣能夠帶來很多便利,這些便利本身和去中心化無關。也就是說,這個貨幣和比特幣以及比特幣所代表的去中心化加密貨幣沒有任何關係。這種技術運用了區塊鏈的思想,但是嚴格來講,如果按照我的定義,算不上區塊鏈(當然,區塊鏈這東西本來就沒有嚴格定義)。
所謂的主權數字貨幣,簡單來說就是由央行發行並制定規則的數字貨幣。至於用不用區塊鏈技術,這不廢話嗎?不用區塊鏈技術,那這個部門的成立不是多此一舉嗎?
形態的話,對普通用戶來說,跟我們現在銀行上的賬戶數字也差不多多少,但對於各大銀行或者大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來說,可能會有差別,比如或許會參與共識記賬、底層技術可能要進行變更……
使用場景,那必須是很多的,尤其是有溯源需求的領域,比如專款專用的各個地方,類似於養老金、保險、補貼啊什麼的,再也不用擔心這些專項資金會用到其他地方了。當然,這些是僅限於鏈上的公開透明,如果是線下的話,貪污腐敗什麼的,也不是區塊鏈能管的哈
數字黃金——央行數字貨幣為何姍姍來遲?
中國的金融監管思路一直都是金融服務於實體經濟。沒有任何實體背書的金融黑科技,只可能帶來嚴重的泡沫,也可能是誘發新一輪的經濟危機的導火索。比特幣的誕生就是中本聰為了抵禦經濟危機而發明的避險現金。
想要了解金融監管思路,還是得從歷史姿勢的積累開始。讓我們回顧下資本主義世界裡兩次大的經濟危機。
1、臨界點
科技金融與實體經濟掛不掛鉤,是國家接不接納數字貨幣重要條件。
科技是世界發展的加速器,歷史最大的兩次經濟危機,一次在1929年,一次在2007年。從科技革命到經濟危機的爆發,第一次間隔60餘年,第二次只隔了不到30年。發生在2008年的比特幣革命,2009年開始運行節點,到2017年艾西歐的爆發,僅僅不到10年的時間,2017年艾西歐在中國集中爆發,也不到半年的時間。
科技催生著世界經濟的格局的轉變,產業結構調整,生產關係重整,促進經濟繁榮。然而經濟的過度繁榮,又容易引發政府公信力衰減,雖然民眾能感知到物質社會愈加豐富,但實際上你的購買力是越來越弱的,同時社會收入分配差距過大,財富分配愈加不均。
社會財富分配的不均導致了民眾各種不滿,大眾心理處於極端的投機狀態:更偏愛槓桿和高風險投資,同時政府無節制的信貸政策,加劇泡沫的惡性膨脹。
大眾的合理的訴求得不到滿足,繼而尋求經濟利益:處於社會轉型期,社會階層固化嚴重,面對社會不安定因素的恐慌和不安,使得大眾萌生畸形投資心態:一夜暴富,以此獲得生存的安全感。
比特幣的誕生,無益是對社會階層流動和社會財富再分配的一次挑戰。直至2017年艾西歐的興起,一群技術極客竟然一條腿跨入了另一個階層,促成階層流動,收入分配差距迅速拉開。一部分「現金困難戶」成為了新時代的貴族,持有大多數數字資產,並且以囤積幣為終身理財和傳承財富方式,而另一部分買幣和賣幣只為了獲取更多人民幣的「炒家」則成為泡沫製造的推動者。
當局對市場政策不斷調整,然而並沒有使比特幣降溫,反而愈髮禁錮比特幣的流動性,人為製造了稀缺性,推動比特幣價格不斷上漲。
2、政策與幣價的反差萌
國內政策的試探與不斷反彈的價格形成反差:
2013年8月 禁止比特幣充值 幣價從8000元腰斬至4000元,跌落谷底900 元;2016年 交易所禁止提幣 比特幣價格 超過8000元;2017年9月4日 艾西歐嚴重擾亂了金融市場,被定性為非法集資,比特幣達到20000元;2017年10月31日 關閉國內所有交易所,比特幣價格觸頂50000元。
短短的一個月之間,保守估計有100萬枚比特幣被揮淚大甩賣,流入海外,中國損失300億美金。
關閉交易所後,OTC 市場不斷繁榮且亂象恒生,無法監管。因此取締交易所,使得比特幣流入地下交易,容易堆積更多社會不穩定因素。
2、布雷頓森林體系重生 — 數字黃金
冰島政府破產、辛巴威幣的不斷貶值、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以政府背書的貨幣體系在世界範圍內遭受衝擊。
2007年,全世界向美國交出了高額的「通脹稅」,美元向全球販售自己濫發的美元,將國內的系統性風險轉嫁給全世界。為了擺脫美元控制下的資本主義自由市場,中國政府需要尋找到一個既能為實體經濟服務,又能被全世界認可,且中國具有有優勢地位的標的,貴金屬和黃金成為了首選。
讓我們回顧下,央行的重要職責之一是維持人民幣的價值和經濟的穩定。
首先,我國的金融行業必須務實的服務於實體經濟的發展,以比特幣為首的虛擬貨幣並不在選擇範圍之內。我國是黃金的凈進口國,黃金只進不出。我國從2013年開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黃金市場,約佔全球黃金需求量的三分之一。
2017年10月,中國宣布,任何接受人民幣作為結算的石油出口國,都可以在上海的黃金交易所將石油兌換為黃金,並在上海期貨交易所對沖黃金的硬通貨價值。
黃金總產量固定,將數字貨幣錨定黃金資產,實現100%準備金,便於在全世界範圍內得到認可,提升人民幣的基準位,發行抗肆意通脹的穩定貨幣,最符合當前中國的經濟利益。
3、數字貨幣或將百花齊放
以黃金為錨定資產的數字貨幣並非是央行首創,新加坡項目 Digix 在2016年就發布了白皮書,成為了世界首個錨定實物的貨幣,已經穩定運行了一年多。從歷次的政策來看,雖然國內一方面打壓比特幣價格,試圖抑制泡沫,但對區塊鏈技術是十分友好的態度。區塊鏈納入十一五規劃,區塊鏈與AI 成為了未來十年國家致力發展的重要科技方向。
數字黃金使用區塊鏈,能夠縮減貨幣發行的成本,降低交易摩擦,減少運輸、貯藏和發行回收成本,對當前100元人民幣運營成本高達30元來說,國家發行數字貨幣至少可以縮減 30% 的運營成本。
區塊鏈資產透明可追溯性,每筆交易公開透明,任何人的資產透明可查。數字移動支付在國內搞的風生水起,去現金化已經成為未來的趨勢,這點上來說央行的數字貨幣推出,理論上體驗應該要比支付寶和微信好。
央行的數字貨幣的發行,將承擔著當前市場上 USDT 等錨定貨幣不能勝任的角色,有助於抑制區塊鏈金融市場上虛高的泡沫,同時市場會更加青睞這種避險資產。從中國金融監管當局對比特幣和區塊鏈的心態是友好開放的來看,未來數字貨幣世界一定是百花齊放的狀態。
數字黃金的技術障礙在於錢包安全,如何對抗全世界的黑客攻擊是一個現實的問題,區塊鏈資產最大的一個問題其實在於教育,如何讓普通民眾接受,並妥善保管自己的數字黃金?私鑰丟失、全球病毒肆意、量子計算機的發展,都是數字黃金的威脅,市場教育是一個長期的漫長的過程,依靠政府和央行是決不可行,惟有依靠有效的市場才能將教育真正普及。
4、央行數字貨幣的模式探析
(1)、錨定方式
貨幣發行的錨定,需要嚴格的控制供應鏈體系,央行主管貨幣總額、發行價格及指定交易所。
金庫(數據公開,上鏈)+ 第三方獨立審計 + 黃金承兌(SGE)
數字黃金的錨定,必須遵循三權分立的原則,國庫存放黃金儲備,第三方獨立審計認證黃金數量,定期清算,再由 SGE 負責承兌。
當全世界的財富能夠用黃金來定價,以全球主要經濟體的M1*40%,除以世界上官方黃金數量,大約是1萬美元每盎司,當然央行的數字貨幣僅僅錨定一部分的黃金,具體額度尚且未知。
(2)、交易所牌照
中國交易所何時才能重新開張,筆者判斷得等央行數字貨幣有一套完整可行的方案後,大約還要等上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將重新定義數字貨幣,劃定交易所紅線和範圍,發放牌照,強 KYC 認證 與反洗錢機制並行。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數字世界裡每一步腳印,都有區塊鏈的見證。未來,也許每一個政策, 每一筆歷史也都將被區塊鏈永恆記錄。
最後,讓我來小小的總結下央行數字黃金的優勢:
1. 抵禦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
2. 人民幣與黃金掛鉤,重新定義全球貨幣和經濟地位;
3. 總量固定,不能隨意增發,公信力高;
4. 減少高額貨幣流通成本,黃金開採,貯藏等消耗大量人力物力;
5. 區塊鏈上資產透明可追溯,公民財產透明;
6. 與實體經濟掛鉤,符合國家金融發展的方向;
7. 對沖其他數字貨幣的波動性(比特幣、以太坊、EOS);
8. 保值的避險資產;
9. 最重要的一條,以上都是我編的。
瀉藥
之前那麼多大佬已經珠玉在前,我不過勉強拋個磚。
主權數字貨幣和當前已有的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貨幣必然是有所不同的。
首先,不會有去中心化的特點。依靠國家信用背書足以支撐其信用體系。其控制權必然是牢牢掌握在國家政府手中的。不穩定因素越少越好。
其次,對傳統法幣的價值波動極低或無波動完全錨定。作為貨幣,其價值波動如果極其不穩定的話,會影響其流通性,而強化炒作的性質。所以說發出來割一茬韭菜乃至去國外收割的說法是不靠譜的。
最後,技術層面可能不會使用區塊鏈。或者說,因為上述的特性,區塊鏈技術中,除了不可篡改的性質是需要的,保證構建信任、去中心化的技術設計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多餘的。所以其技術設計必然會有所改變。正如高贊答主分析的那樣。
形態上,我認為對於普羅大眾來說甚至可能感受不到太多的影響,支付寶微信支付照用,銀行卡照刷罷了,可能只是在銀行以及這些支付機構之間會多一些對接交流的過程。
應用層面,最基礎的就是注入到現有的金融體系中吧。金融本就是實體產業的潤滑劑,主權數字貨幣想必能起到更好的潤滑作用。至於可能因此衍生出的新型金融產品,那就有待發掘了。
主權數字貨幣有一比:
禁止了谷歌,自己做了個人民搜索。
作為中心化機構發行的法幣變種,如果採用類區塊鏈方式實現,那使用性能上相比傳統法幣並沒有優勢。而對於數字貨幣的擁護者而言其中心貨幣本質無法形成任何吸引力,根本是兩頭不討好,那麼唯一的功能恐怕就是拿出來割一茬了。
中心化的虛擬貨幣?和qb沒區別吧
謝邀。
首先來說說比特幣,比特幣的本質是一個分散式記賬系統的應用,而比特幣則是分散式記賬系統的一個小試驗。
再來說說分散式記賬系統的應用,最好的應用場景是清算。在研究區塊鏈時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四大」都很早的進入了這個領域,而且在這個領域有應用。主要的應用場景就是清算。
主權數字貨幣其本質還是數字貨幣。所有事物的價值來源於一群人對這件事情的認可和信任。認可和信任的人越多,其價值也越大,貨幣也是如此。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價值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組成。如果按馬克思的說法,那麼農民生產的東西肯定是最有價值的,因為花費的勞動時間最多,可實際上並不是。
所有的貨幣都需要一個錨定。為什麼數字貨幣一直沒有成為氣候,因為大家對數字貨幣還沒有找到一個錨定物。央行推出的主權數字貨幣,相對於普通的數字貨幣,就是將數字貨幣與主權進行了錨定,使之更可能具有貨幣功能。
數字貨幣的應用場景和真實世界的貨幣可以等同,但又更跨越了一步。
比如:發行數字透明;具體去向透明。基於這兩點,或許可以提高整個社會對於貨幣的利用效率,更好的進行資源的調配。
這種東西大概類似於:
社會主義民主與法治有某某特色的社會主義某某主義與某某實踐相結合的確會出現一些形式上的類似,比如類區塊鏈技術。但是核心理念與生命力來源,是完全不同的。
套用《權力的遊戲》中的台詞:Dragons are not slaves.
強行養龍,龍會退化。多了一種法定貨幣,我覺得可以用於定向釋放貨幣,比如以往漫灌式發行貨幣,無法控制貨幣投向,無法做到精細化監管。如果央行發行的主權數字貨幣貸給銀行,明確電子貨幣的投向(比如醫療),那麼監管機構很容易監控到電子的貨幣的流向和使用,可以做到精準調控經濟。
謝謝邀請。前面已經有很好的回答了。我作為小白(特別在金融知識方面),只能斗膽在此拋磚引玉地做一些發揮。
很難了解政府的計劃,這裡只是臆想一下。
估計可以用上所有區塊鏈的技術,除了去中心化。恰恰相反,會使得整個金融系統更加中心化。
第一步,可以認為就是把各個銀行的賬本集中變成了一個賬本。每個人和經濟實體會有唯一的賬戶。並且逐漸淘汰紙幣。使得所有資金流動都變得容易聚合,容易追蹤。各種違法行為,比如偷漏稅,洗錢,行賄和挪用等都會變得更加困難。
下面是一些比較瑣碎的想法:
徵信會比較容易。
和現在的賬本比起來,可能會利用哈希鎖住塊等方式防篡改。
銀行簡單的負責存儲資金的功能不需要了。比如發工資,直接把錢轉到這個賬本的你的賬戶就行了,不需要轉到你工行還是招行的賬上。銀行會主要負責信貸理財。
visa, master card 或者微信這種入口可能還是需要的,因為雖然賬本統一了,但是還是需要一些實體來負責借貸。比如,我用微信買了一杯咖啡,30元,微信綁定了招行,那麼微信通知招行支付給咖啡店30元,並且計入我欠招行30元。但是,如果只是使用現有資金,那麼這些介面就不重要了。
各種交易可能會用上零知識來保護隱私,但是給監管部門留有後門。
完全在一個鏈上估計有難度,可能會用類似sharding,或者類似plasma等技術來實現可擴展性。
第二步,各種資產上賬本。比如房產證,經過公證處簽名放到鏈上。因為政府主導,操作起來會容易很多。
第三步,智能合約。比如,我拿我的房產抵押借款300萬元,借期為十年,每月還款三萬。如果拖欠,利息多少多少。如果拖欠三個月,房產歸銀行。這些都可以寫到合約里。如果我違約,那麼房產證所有者自動轉到銀行。不需要再走複雜的過戶手續等。
應該說,由於政府主導,這些方面的進展相對於其他國家會快很多。
確實也使得各方面都受益,對於普通老百姓也會便利很多。
可是我不喜歡。2017年最火熱的詞,就是區塊鏈。區塊鏈應用主要方向:數字貨幣、互聯網金融、證券發行交易、客戶徵信與反欺詐。
區塊鏈是什麼?http://www.jska01.com
區塊鏈是一種新型去中心化協議,能安全地存儲比特幣交易或其它數據,信息不可偽造和篡改,可以自動執行智能合約,無需任何中心化機構的審核。交易既可以是比特幣這樣的數字貨幣,也可以是債權、股權、版權等數字資產,區塊鏈技術解決了拜占庭將軍問題,大大降低了現實經濟的信任成本與會計成本,重新定義了互聯網時代的產權制度。
說到區塊鏈,我想不得不談的就是比特幣了吧!
比特幣不需要第三方都可以點對點發送電子現金,就如發簡訊一樣,按下按紐就發出。業內人士認為,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最成功的代表。
區塊鏈技術也是一種特定的資料庫技術:
區塊鏈這種技術可編寫智能合約。
它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信任性、可追溯、可編程、時間戳和全網記賬優勢。同時也具備顛覆傳統行業的可能性,使得相關業務公開化、透明化、公正化,進而使得其可信度增強。
也正是因為這些特徵,區塊鏈成為繼互聯網+、金融科技之後的又一熱門,特別是全網記賬的特性,讓公眾有參與存在感,再加上個人在區塊鏈中擁有的數字資產難以被侵入,也成為區塊鏈愛好者和投資人追捧的重要原因。但由於最近轟動的一件事:交易平台不再進行比特幣交易,那麼此時點對點交易的模式也就興起了。
什麼是點對點交易:
點對點交易又稱場外交易市場,英文簡稱OTC (Over-The-Counter),
場外交易市場是一個分散的無形市場,並沒有固定、集中的交易場所。
託管
託管系統保護您的比特幣。在交易網站上,當一個交易請求發出後,所要購買的比特幣金額將會從賣家的錢包里扣除,並鎖定在交易網站的託管中。在賣家確認已經收到付款之前,比特幣將不會被放行。託管程序將鎖定比特幣,直至賣方確認收到付款。這點類似支付寶購物。
雙重身份驗證
數字資產點對點場外交易系統提供可選擇的雙重身份認證,使用手機或者手機應用程序。谷歌和網上銀行也提供同樣的安全登錄方式。當啟用以後,您需要從您的手機上或一個紙質的口令卡上。這樣一來,黑客就無法通過攻擊您的計算機來登錄您在交易網站的賬戶。
支持和衝突調解
獲取本地幫助並解決糾紛。所有的問題和請求,您都可以得到客服團隊的支持,並可以親自在論壇上尋求幫助。也有官方微博、Facebook, Twitter and Google Plus 賬戶,能幫助交易網站更好地回應來自全世界各地的諮詢請求。
點對點交易系統應用在交易平台中的優勢:點對點交易平台搭建(13 8--231 1--58 07--)
(1)點對點交易系統是一個分散的無形市場。它沒有固定的、集中的交易場所。
(2)點對點交易系統是場外交易市場與數字資產交易所的區別在於不採取經紀制,投資者直接與幣用戶進行交易。
(3)在這個互聯網的宇宙里遨遊,點對點交易系統信息靈敏,成交迅速。計算機網路技術的運用,可以廣泛收集和存儲大量信息,通過自動報價系統,可以把分散的場外交易行情迅速集中並反映出來,有利於投資者決策。
比較疑惑,國家推出的數字貨幣,與存在銀行,可用於網路支付的人民幣有什麼區別嗎?
謝謝邀請,首先央行很早就已經開展了數字貨幣的研究工作,今年2月開展接入原型測試的工作,真正開始動手去實現數字貨幣的原型。
正如我文章裡面說的,數字貨幣具有流通高效、防偽造、支付場景多樣化(結合智能合約)的特點,而且借鑒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經驗,和國內外金融貨幣戰爭的背景,數字貨幣蘊含的價值和意義不言而喻
但是,實現起來卻仍然存在幾大問題需要解決:
一.業務方面,
1.數字貨幣的形態選擇問題,主要有3種:
a基於賬戶,簡單來說就是只記錄張三李四的資產餘額,交易時扣減雙方餘額即可完成,優點是形式簡單,但是缺點是嚴重依賴體系而且難以防止篡改。
b.基於鈔票,即仿照實物造幣的形式,管理每張「數字鈔票」的發行、流通和銷毀的過程,張三和李四都持有若干數量的「數字鈔票」,交易時由發鈔銀行驗證鈔票的數字簽名,驗證完畢後註銷舊的幣和生產新幣,優點是難以篡改,可追溯性強,但是缺點是銷毀過程複雜、對技術要求高
c.分層並用的形式,延續商業銀行的賬戶體系,在銀行基本賬戶增加數字貨幣持有者ID,用戶通過存取現實物貨幣,轉換成商業銀行體系的數字貨幣,交易發起時候,商業銀行通過與發鈔行通訊,變更數字貨幣的所有者,完成價值轉移。
2.數字貨幣的發行框架選擇,主要分一元模式、二元模式和三元模式:一元模式是央行直接面對全社會提供數字貨幣的發行、流通和維護服務。二元模式是央行只對商業銀行發行和回籠數字貨幣,而商業銀行受央行委託向公眾提供法定數字貨幣的存取兌換流通服務。三元模式央行授權發鈔行發行,而發鈔行需繳納全額準備金,發鈔行向商業銀行發行、回籠數字貨幣,商業銀行向公眾提供法定數字貨幣的存取兌換流通服務
二.技術方面,這裡談論的是基於區塊鏈的解決方案,因為區塊鏈具有分散式賬本、不可篡改、去中心化等特徵,為數字貨幣花了一個雛形,但是基於以太坊交易TPS難以達到萬級,另外海量數據,時間跨度大的明細存儲和檢索,高並發的賬本查詢和同步也是問題,而且這只是考慮伺服器端,客戶端的交易並發數量問題還沒有考慮
當然,如果以上問題都得到解決的話,那麼數字貨幣就會帶來整個社會的變更,因為數字貨幣=金額+央行簽名+所有者+可編程+可擴展,背後可供編程的智能合約會帶來巨大的價值,具體場景就不一一列舉了
PS:說下自己幾個見解:
1.數字貨幣的發行沒有必要使用POW,拜占庭容錯等共識演算法,因為發行方主要還是央行管控
2.數字貨幣的流通方面,因為每秒鐘都有交易的發生,顯然每個人都要並行的發起交易,即獲取賬本的記賬權,這是公有鏈的範疇,但是目前比特幣或以太坊的記賬速度遠遠達不到
3.說數字貨幣比不上比特幣的純粹扯淡,比特幣說到底都是沒有法律的支持,看出偽造的貨幣一點不為過,雖然背後是有技術含量,過多依靠吹捧,永遠都無法作為法幣,數字貨幣一旦完成了發行、流通、回籠的問題,後續就是智能合約大放光彩的時候了!
對於這個,我只能說央行666666
比特幣自己不控盤,不能掌握,你們這麼喜歡炒,我就弄一個給你炒
謝邀,下次關於貨幣的問題不回答了。。。央行從14年開始研究數字貨幣,一直到今年有了一些成果,但是,這三年央行裡面對數字貨幣的定義和使用及推廣肯定做了很大工作,畢竟這是我們對抗美元的一個彎道超車的好辦法。是的,彎道超車,數字貨幣。
感謝邀請,稍微還有點小激動呢!
央行旗下發行的主權數字貨幣,個人認為不應該單純的認為是區塊鏈技術產生的,最多能夠稱之為類區塊鏈技術,因為區塊鏈技術最重要的特質是去中心化,而央行發行具有主權性質的數字貨幣是不具備去中心化的特質的。
但央行發行數字貨幣,仍然借鑒了區塊鏈技術的地方在於,使用了分散式賬本,相對來說保證了信息的透明和身份的匿名性,因為區塊仍然會記錄下來所有的信息並且不可逆。
至於流通性的話,作為央行數字加密貨幣來說,主權推動下,也許流動性還不錯
此前媒體就曾報道,今年春節前後,央行推動的基於區塊鏈的數字票據交易平台已測試成功,央行旗下的數字貨幣研究所也將正式掛牌。
看來,這一次,央行玩真的了,中國主權數字貨幣或將加快到來!
數字貨幣到底是什麼?
相關人士指出,取消的這些所謂的「數字貨幣」並不是代表國家對數字貨幣抱有敵視的態度,因為他們根本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數字貨幣。那麼數字貨幣到底是什麼?
數字貨幣有別於虛擬貨幣,不是比特幣也不是Q幣!
也就是說,虛擬貨幣只能在網路中封閉流通,而數字貨幣是可以被用於真實的商品和服務交易,但只有國家發行的數字貨幣才是法定數字貨幣,比特幣是非法定數字貨幣。
而對於法定數字貨幣,目前國際尚無統一定義。央行科技司副司長兼數字貨幣研究所籌備組組長姚前認為,央行研究發行的數字貨幣是指數字化人民幣,從各國方案看屬於法定加密數字貨幣,其本身是貨幣而不僅僅是支付工具。而與之對應,虛擬貨幣也稱為非法定數字貨幣。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區塊鏈工作組組長李禮輝就曾表示過,數字貨幣必須具備法定地位、國家主權背書,明確發行責任主體。以比特幣和以太幣等為代表的虛擬貨幣沒有國別,沒有主權背書,沒有合格發行主體,沒有國家信用支撐,這些都不是數字貨幣。
從廣義上來看,數字貨幣分為,電子貨幣、虛擬貨幣、法定數字貨幣。根據以上標準,就可以輕易辨別數字貨幣與支付寶、微信支付及比特幣等的區別:
1、數字貨幣與支付寶、微信支付
支付寶、微信支付和手機銀行等其實都是電子貨幣,並不是數字貨幣。這些都是基於電子賬戶實現的支付方式,本質上只是一種現有法定貨幣的信息化過程,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數字貨幣。
比如,支付寶或微信交易的金額,本質上還是銀行賬戶上的紙幣,不過是電子形態,手機上顯示的「100元」也必然對應著銀行里真實的100元。
2、數字貨幣跟Q幣、比特幣
Q幣、比特幣這些都屬於虛擬貨幣,與數字貨幣相比最根本的區別在於發行者的不同。虛擬貨幣是非法幣的電子化,發行者不是央行,而且也只能在特定的虛擬環境中流通,比如騰訊Q幣以及其他的遊戲幣等。
銀行卡會消失嗎
一旦數字貨幣發行了,那麼銀行卡、現金有沒有存在的必要?
通俗地講,你銀行卡里的錢是一張張鈔票存進去的,數字背後就對應著一張張鈔票。你可以隨時將紙幣存入銀行卡轉化為電子貨幣,也可以隨時取出,轉化為紙幣。
如今,隨著支付寶、微信支付的興起,出門不怕包里沒錢而怕手機沒電。今後,隨著數字貨幣普及,紙幣會不會退出市場?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看來,未來可能沒有紙幣,整個金融業也將會數字化,這是大趨勢。不過,中短期來看,紙幣依然會存在。華融證券財富管理中心副總經理肖波認為,零星紙幣還是會有的,即使在電子交易高度發達的美國,計程車消費等小額支付依然在用現金完成。
而銀行卡作為一種媒介,起到了鑒權的作用,也就是說,銀行卡承載了賬戶、密碼的作用,用於識別用戶身份。但是隨著技術進步,以後用戶身份認證會被其他鑒權方式所取代,比如指紋認證、面部認證、電子錢包等等。因此,隨著技術進步,銀行卡未來可能會消失。
目前數字貨幣在中國還是一個概念,真正離推出市場大規模應用還有待時日。但人類科技的進步是誰也無法阻擋的。既然無法阻擋繼續發展的趨勢,我們更應該考慮的是如何正確使用。
中國主權數字貨幣勢在必行,我們的金融改革將繼續向前邁出一大步。而我們能做的只有順勢而為!
至於是否運用到區塊鏈和場景,就得看項目中的區塊鏈是否會使用到數字貨幣,而目前正在使用加密貨幣的區塊鏈的相關項目是否能夠有效的被數字貨幣所取代,目前還不能判斷數字貨幣使用的廣泛性,後期推出後如何跟境外的貨幣和數字貨幣銜接也是一個比較大的技術上的問題。謝邀。
現在發文也就是吹吹風,央行對數字貨幣的研究還遠未到能作為所謂主權數字貨幣的程度。
主權數字貨幣面臨的問題很多,絕不是用了區塊鏈這麼簡單。
- 發行數字貨幣是否需要回購法幣
- 數字貨幣和法幣匯率
- 數字貨幣下的通貨膨脹如何實現
- 發行渠道如何建立
如果是金融專業的人士應該會有更多的問題。
當然目前的技術儲備也不足以支撐國家數字貨幣,所以說這個儘快還不知道需要幾年才能實現
去中心化不是有某個國家的貨幣
推薦閱讀:
※迅雷搞得玩客幣和流量礦石有什麼關係?
※ICO 可能面臨怎樣的監管環境?有可能被直接取締嗎?
※如何理解布萌區塊鏈上數字黃金和積分的兌換模式,能否成為數字資產交易流通的典型案例?
※比特幣重回三萬,接下來還會漲嗎?
TAG:區塊鏈Blockchain | 數字化貨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