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海軍發展到什麼水平能和美帝在太平洋上正面對抗?

如題,目前我國海軍發展速度很快,發展到什麼程度,或者說要服役哪些裝備,才能和美帝在公海對決,當然不能依靠岸基導彈部隊和岸基空軍部隊。


越發覺得這昭和日本不過如此,新時代知乎都能昭和昭和了呢,科科。

蝗國滿世界跑火車的對美七成,華盛頓條約後日本比美國6:10的噸位比已經接近最終態對美七成,41年後仗著當時世界第一的機動艦隊珍珠港毆打美帝小朋友,結果呢?結果42年初就讓人開著航母帶著B25把首都犁了一次,42年後面幾波中途島珊瑚海打的蝗國43年一整年都在喘氣,44年憋了一波大的撞馬里亞納萊特灣又送了,這就是所謂「對美七成」咯?這就是所謂的在太平洋抗衡咯?

美帝參與的兩次海軍條約憑啥坐地起價?莫非某些人以為憑的是珍珠港里那幾條小破船?

嚇破全世界膽的是美帝令人生畏潛力巨大的工業能力好嘛?讓全世界海軍強國回到談判桌上的是船台上那一排排看不到頭數不清楚的戰艦龍骨好嘛?

二戰美國的碾壓核心,是科技水平和工業能力在全面戰爭下換來的壓倒性的優勢,所謂的船台,那只是表象,所謂的蝗國「對美七成」,更是表象,結果你乎眼裡別說看不見二戰美帝的船台,甚至連「對美七成」都看不清,越活越年輕,越活越拿衣服,竟然能夠拋開工業潛能差距和科技水平差距回到比存量的計量方法做判斷

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曾經有過一種陰謀論。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英國蓄謀引發的。

為什麼有這種論點呢?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德國才是世界第二工業國(第一是美國),鋼產量也比英國多不少……

到1914年的時候,德國海軍總噸位已經差不多有英國的一半,但是英國是全球艦隊,簡單地說不能把所有艦隊都拿到歐洲來……

再讓德國軍隊再發展幾年,英國可能就打不過了,至少在德國家門口(歐洲)打不過德國了,可能會被德國後來居上。

按當時工業實力對比的話,如果以德國為基準100,那麼英國大概95,美國在210左右(此時美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工業國20年了)……而且德國人口比英國多(德國6500萬人,英國只有4500萬),進步潛力也比英國大。

100年以後……

各位,你們真的應該感謝東風快遞啊,夾核彈頭的那種

沒有核武器,海軍無論如何也發展不到能和美帝硬鋼的水平。

有這玩意。

我估計在工業實力是美國150%以上的情況下,艦隊有美國60%~70%左右就足夠了(這個體量可以保證中國能在常規戰爭下保住沿海工業基地,至少可以保證其能穩定內遷)。

主要是現在這個世界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都不同。

當時列強太多。

現在列強太少。

英法德這種體量的工業國站在中美這種人口幾個億甚至十幾個億,GDP10萬億級的超級怪物來說,跟小孩子沒區別。

除了中國,沒有第二個對手能站在美國面前。

幸虧有核武器。

否則最多再過20年,中國就能強大到除了美國全球一起上也無所謂的地步了……

什麼是超級大國,這就是超級大國。

除了另一個超級大國以外,擼起袖子和全球干一架也無所謂。

不過中美都在研究彈道導彈防禦系統,核武器以後能不能有用還是個大問題……


1982年,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的劉華清提出海軍海洋計劃的藍本,表示要「到2010年為止,確立第一島鏈內的制海權,使其內海化,到2020年確保第二島鏈內的制海權,並且在2040年成為可以遏制美國海軍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支配權的力量」。

當年是這樣想的,但是計劃有變,到2010年才開始暴兵,之前虧欠海軍太多

原文地址

http://m.sohu.com/n/379787964/


道理我都懂,大平洋在哪題主能不能詳細說說


海灣戰爭後遺症還沒好?能給美軍製造點麻煩帶來些傷亡就滿足了?

永遠不要忘了,我們要的是打贏!

所以:

沒有一點五倍優勢不要主動開戰。

沒有兩倍優勢不要主動尋求決戰。

六成七成看似能打上一陣,其實結果跟一成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都是輸

總而言之就兩句話,道路是曲折的,任務是艱巨的。。。。。。。。。。


世界上只有兩種海軍,美國海軍和其他國家的海軍。美國海軍憑現役的11艘核動力航母戰鬥群就足以稱霸藍星,吊打世界其他國家的聯軍。我們和美帝海軍的差距可不是一點半點,樂觀點30年內,保守點本世紀內,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海軍能和美國海軍剛正面。

PLAN近幾年的發展是很快,但還未走向深藍,近海自保有餘,出門挑事力不足,想和美國海軍硬剛更是以卵擊石。

百年海軍絕不是虛言,還是先慢慢下餃子,把南海的島填好,衝出第一島鏈,一步步來。

願有生之年能看到祖國的艦艇游弋美國西海岸。


首先聲明,我說這些,肯定要被人說是小粉紅自干五啥的,對不起我不是,我是正統英吹,認識我的都懂...所以也別勞煩有些人把我刻上黨人碑啥的了。

當然,作為因吹斯汀,我肯定要黑美,這就不用說了,但是其實要黑美也不難,把美國佬當年的光輝事迹拿出來和自己對比就行了。

USN的遠洋海軍 在馬漢寫海權論的時候,基本還不存在,當時美國佬不存在於海軍五強,設計的戰列艦在衣阿華之前——其實根本就沒幾艘,而且都是一層水線上甲板,航海性....頗有civil war時期大海龜的遺風。BB-4衣阿華首先弄了個艏樓,總算是可以出遠洋了,這大概算是老美海軍嘗試走向遠洋的開端吧,畢竟有了艘能出海的船不等於就有藍水海軍了。這是19世紀末,更確切的說,1896年(BB-4衣阿華於此年3月下水)的事兒。

然後技術細節我也不討論了,USN的下一件大事就是泰迪羅斯福的大白艦隊,這也成為了USN正式遠洋海軍的開端——個屁。

泰迪卸任以後整整10年USN沒有建造過哪怕一艘巡洋艦,每年國會會批兩艘鐵烏龜,一個驅逐艦中隊。

當時的驅逐艦排水量基本上也就和遠洋作戰無緣了(皇家海軍的判斷是,遠洋無驅逐),看看那還沒LCS大的小身板這個結論我想下的也沒什麼偏差。至於那些鐵烏龜,沒有巡洋艦的輔助,基本上承擔什麼任務呢?

承擔高航海性岸防戰列艦的任務。

沒有高速艦隊,前衛全靠big ten加上切斯特(玩過WOWS的朋友想必對此船十分熟悉)的神秘USN在兵棋推演里年年敗給皇家海軍,甚至是公海艦隊。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我打個現代軍事愛好者的比方吧,當時的USN的情況好比一支現代空軍一架預警機都沒,你覺得你能贏么?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一戰結束,本來1916年威爾遜總統已經和國會商量好了,我們要花大價錢買下來制海權,但是呢,因為美國參戰,造船業產能得轉向小型的護航艦艇,外加很重要的一點,直到約瑟夫丹尼爾斯卸任海軍部長,1916年海軍法案的預算也沒完全到位過,所以這個事兒也就被拖到了大戰結束,美國佬終於開始鋪戰巡的龍骨了。

然後華盛頓海軍條約,列剋星敦全部死絕,然後這樣一支會被當時皇家海軍吊起來打的神秘海軍成了世界兩大海軍之一。

看存量有什麼用,大哥們,沒有任何卵子用的。

我們拿現在建造周期比較長的東西來說,先說航母,這個東西如果你不是以前真的沒造過航母的話,硬要追求速度,10年就能鋪個七八艘,比如美國佬五十年代10年鋪了8艘,而且也不是超日王那種野雞,最菜也是福萊斯特,而且,也就那麼倆船廠,倆檯子,在那鋪。事實上,對於超級航母來說,3年左右鋪龍骨到入役,是很正常的,就比如說尼米茲級,其實規劃的節奏就是10年3艘(這個是基於單線開工的前提,雙線的話更有利)。美國佬現在搞5年一艘,主要還是出於緩衝預算壓力和維持生產線兩方面壓力之間的綜合考量。畢竟美國人和歷史上的各大海軍強國有個不是很相同的點,就是他們的海軍缺乏一個強而有力的民用造船業的支持,這在歷史上是罕見的,美國造船業的勞動生產率很低下,這並不利於海軍競賽,而且這一問題可以追溯到美國去工業化之前,並不是產業轉移的鍋,是本身產業體系不健康導致的。某大鷹公務員D.K布朗也和我一樣吐槽過這個問題——關於帝國輪和自由輪之間的人均工時對比,價格對比,美國佬那人均3.6噸/人每年的生產率確實比英國佬人均8.8的同項數據差的是挺遠。因而美國佬在當時擁有足以和德國佬並駕齊驅的同類戰艦採購價,我想也不足為奇了。再看下美國伯克和外國伯克(比如韓國伯克日本伯克)的採購價對比,的的確確美國佬造船不僅是二戰時期,是到現在都比較「高貴」。順帶一提,這個問題我跑去美國軍壇發現連老美軍迷都在吐槽這問題,說世宗大王挺便宜的...

其實呢,美國佬也認真考慮過,重開第二條航母線,因為反正美國佬不可能像英法那樣一批就一點點,反正要造多,雙線能降低造價,能提升造艦速度,豈不美哉?

但是,一直都沒批,為什麼,我覺得就不是我們這裡討論的了,偏題,但是要說開去,那就涉及到一些犯了知乎不少人眾怒的話題了,我就不提了。

我們繼續。有人說,這個速度,那是那是當時老美技術已經很成熟,是任何其他時期其他國家無法複製的美國速度。

拜託,先不提當時世界第一造船國就不是美國佬這個大前提,當時老美單論航母技術實際上也在摸著石頭過河。就在那10年的時間他們是從操作活塞機的液壓彈射/直接滑跑的直通甲板的四萬噸的中途島衝到了8萬噸的,蒸汽彈射核動力的企業誒。也別說當時老美這方面技術儲備雄厚,技術儲備雄厚所以引進英國先進蒸汽彈射技術咯?這個速度,是在技術大躍進,艦載機從活塞躍到噴氣,起飛方式從滑跑彈射混合進化到基本全彈射,彈射模式從液壓進化到蒸汽,動力從蒸汽進化到核動力,連甲板操作方式都得從直板進化到斜角甲板的全新模式的條件下取得的,同期美國海航的事故率,我想也足以證明,這個轉型進行的是絕對不像經驗豐富的樣子。

至於輔助艦我都懶得講了,驅逐艦這玩意都不是按照幾年一艘而是按照一年幾艘的規模來算的是不...並且其服役周期又相對較短,所以說存量就更沒意義了....10年尺度上以正常速度造艦,比如說TG最近十年的驅逐艦入役就是個典型例子,在00-05年與05年到當前基本上至少是驅逐艦入役速度差別不大的前提之下,現在90年代的那些船基本上都快退二線了,至於老美那種90年代這種真:和平年代還一度一年開工6艘伯克的,那就更沒話說了——當然,為什麼現在USN輔助艦平均艦齡有點偏大,這又是一個話題,但是不涉及我們這裡的話題了,就不多討論了。

還是那句老話,想一想美國佬從1880年代末期從棕水海軍(反正老美現在是這麼稱呼他們的內河炮艇隊的)或者說「the old navy」(諾曼是這麼稱呼的,也不錯,象徵走向大洋之前的USN),到海軍條約,到「the new navy」期間,到底經歷了一些什麼,我想,就很能明白一些問題。

至於數存量這個,我跟你們說,某些穿越小說,主角通過一些手段,搞了幾艘幾艘船,然後就大破歷史上規模的某某海軍,嗯差不多數存量就是這個水準,不能再高了...


別想了。再努力發展100年!爭取先讓美國這個國家崩了!然後再來提海軍的問題。


說實話我覺得真不好肛得過

美國兩條海岸線

太平洋這邊和你肛正面

大西洋那邊暴兵下餃子

東面戰略縱深足夠大,根本不怕你把西邊的船廠打掉

但是我們萬一沿海船廠受襲

短時間內無法再繼續暴兵下餃子

我們太平洋上再強大的艦隊也就打一條少一條

這個題還真不好解

所以我覺得眼界要放長遠一點兒

硬肛美國海軍不要把目光僅僅放在海軍上

舉個栗子

如果我們現在和美軍在太平洋上發生衝突

天上有我們一個空間站

裝備大功率激光炮,動能武器,電磁炮等可以直接對地精確打擊進行支援的武器

那麼美軍再多軍艦航空母艦都是靶子

如果更牛逼一點兒做到能監視全世界空域

那麼洲際導彈的威脅也沒有了

西方國家都玩了幾百年的海軍了

海權主義盛行世界幾百年了

我們不要總是玩人家玩剩下的

未來是太空的時代

新的大航海時代

我們要有新時代的空天軍


抖個機靈

水平已經到了,不信看圖(滑稽)


中國選擇一帶一路就是不想與美國硬肛,連上頭都沒這意思你們就不要瞎折騰了


別想著對抗了,還是老老實實合作吧。美帝都這麼多航母是因為他們只需要這麼多航母。我們有這麼多軍艦是因為我們只有這麼多實力


美帝退役軍艦拿出來還能組建世界第大先進二海軍


以現在的造艦速度,光是追上美國海軍現在的規模都要三四十年。

所以還是彎道超車靠譜,加快因果律武器的開發才是正途


這個問題很昭和,還記得昭和勢力的最終下場么?美帝只要自己不作死你憑什麼純海軍去硬剛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要看美帝海軍強大之處在哪裡。

一、技術。核動力航母,電磁彈射,隱身艦載機、艦載激光這些已經服役的裝備就不說了。即使在某些中國領先美國服役的裝備,比如055上裝備的S/X波段雷達,對美國來說也僅僅是因為財政預算的原因未裝備而已。

二、規模。美海軍規模上的強大不僅僅體現在遠超各國海軍之和的現役海軍艦艇,還體現在其封存的規模龐大的後備海軍艦艇。比如美海軍除去目前服役的11艘核動力航母之外(尼米茲級和福特級),另還封存了數艘常規動力航母(小鷹級和福萊斯特級),以及大量的驅護艦。這使得美海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可以大規模的擴大其海軍規模,承受更高的戰損。

三、海軍基地。美軍自二戰中從日本及英聯邦手上獲得了眾多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能為在太平洋進行作戰的美軍提供完備的後勤補給、情報支持和空中支援。

四、盟友。太平洋上的各國幾乎都是美國的盟友或持親美態度,這在美軍作戰時是一個很大的助力。

下面回到發展到什麼水平能和美帝海軍在太平洋上正面對抗。

一、技術上,我國海軍僅在部分領域與美帝海軍做到了並駕齊驅,大部分裝備在技術水平上還有相當差距。

二、我國海軍在主戰艦艇、大型輔助艦艇的數量上與美海軍差距非常大,如果算上預備役封存的艦艇,差距更大。中國海軍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無法和美海軍打消耗戰。

三、中國目前僅在印度洋上的吉布地有海軍基地,在太平洋上中國海軍的遠洋艦隊只能依靠艦隊自身的力量對抗美海軍及其岸基作戰力量。美海軍僅用較少的海軍兵力即可在岸基作戰力量的配合下對中國海軍遠洋艦隊進行打擊。

四、中國海軍陸戰隊的遠洋作戰能力與美海軍陸戰隊相差極大。目前中國的海軍登陸目標仍局限於近海的台灣及小規模的領進島嶼,不足以支撐派遣大規模地面部隊奪取一島鏈以外的目標。而美海軍陸戰隊不僅規模遠超中國海軍陸戰隊,其配備的多艘大型兩棲登陸艦可以起飛固定翼戰鬥機,戰力遠超其他國家的小型航母。而中國海軍如果無法奪取太平洋上的島嶼作為軍事基地,就無法長期維持遠洋艦隊和美軍對抗。

五、太平洋上的諸國幾乎都是美國的盟國,其海空軍力量一旦為美帝所用,中國很容易腹背受敵。

六、中國的海運線路幾乎全程處於美海軍控制區域,中美一旦開戰,則中國的海上貿易很容易被美國封鎖,這對中國經濟將產生巨大影響。

綜上,中國海軍要想和美海軍在太平洋上正面對抗,技術上差距最小,海軍規模上差距很大,海軍陸戰隊建設上差距更大。只有在這三方面基本上補齊短板,中國海軍才有能力拉攏海上盟國,建設海外軍事基地,進而保護我國的海上貿易路線。只有我國主要的海上貿易路線不會被美海軍輕易封鎖時,我國海軍才有能力和美帝在太平洋上正面對抗。


先做20年世界唯一超級大國再說。


人均噸位人均航母擁有量追平美國再說。


達到當年日本聯合艦隊全盛規模就可以。當時日本聯合艦隊規模基本達到美帝60-70%左右,而且美帝還要負責大西洋防務,所以達到60-70%的話,可以和美帝在太平洋打一仗。而且我們有當年日本的優勢就是艦隊可持續發展,就是國內有足夠資源和船廠可以保證艦隊在戰時可以得到補充。但是也存在很大劣勢,就是即使我們海軍達到規模,在當年技術上,存在一定差異,尤其是航母和艦載飛機,畢竟日本當時也是航母強國,和美帝五五開,我們航母才處於起步階段,能夠保住制空權已經很不易。但是,值得慶幸是,我們有盾,而日本當年只能靠昭和男兒一雙眼睛和很不靠譜的防空設備。


看情況。

短期的、局部的常規戰爭的話,沒有類似無畏艦一樣的技術革新,中國幾十年內逼平美國的可能性不大。

長期的、全面的常規戰爭的話,即使是現在,拼到最後是誰先造不出船還是未知數,畢竟中國造船業產值佔世界三成以上,而美國上一次造船業產值佔世界比超過5%還是1980年的事呢,那都是快四十年前的事了。

核戰爭的話,大家統統玩完,中國人口多一點,大抵能恢復的快一點吧。

畢竟,短期戰爭主要依靠存量,起決定性作用的是之前二十年的海軍軍費,這方面中國有絕對的劣勢;長期戰爭主要依靠增量,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造船業產能和造船業從業者人數,這方面中國處於絕對的優勢地位。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AGM-158C (LRASM)型反艦導彈正式投入生產?
古羅馬時期,地中海的二橈船,三橈船,五橈船是如何定義和區分的?
潛艇為什麼不用渦輪噴水機做發動機?
如何評價俄羅斯最新公布的17,500噸級驅逐艦項目?
全球衝程最大船用曲軸,這透漏什麼了,自產航母快下水了?

TAG:軍事 | 中國海軍 | 海軍 | 美國海軍 | 軍事裝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