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的經濟學意義在當代發生了哪些變化?

看到站上的一道題:為什麼「父母無恩論」會受到歡迎? - 知乎

聯想到這幾年頗為流行的「父母皆禍害」的說法,感覺親子關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如果說早期選擇生孩子,是為了以後有人贍養,在現在這樣一個時代,這種經濟層面的考量是否越來越少?或者這種考量很可能會落空?那父母子女的這種親子關係,經濟學意義在哪裡呢?

--------

本題已收錄至知乎圓桌:當我選擇成為母親,更多「母親」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瀉藥。

有篇論文寫的不要太好、不要太引人思考。這篇論文叫「Children as Public Goods」,我們就翻譯為《(生養)孩子是公益》好了。

/* 謝謝評論區的同志們指出public good的翻譯問題。Public goods這個片語所對應的中文辭彙有很多:從」公共貨品「到」公益「都有。有人說public goods是指公物,但我覺得將孩子翻譯為「公廁」一樣的「公共用品」,似乎不妥。我現在並沒有想到一個好的翻譯,請恕我才疏學淺。根據作者在文中的使用情況,我們就先用「公益福利」或者」公共福利「來指代好了。*/

首先說「生孩子」:在她的這個文章里,作者就說啊,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一個小孩子,經過父母精心的養育和大量的投資,最終變成了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於是孩子就變成了一種公益福利(public goods)。

而同時。父母為了養育子女而付出大量的時間和金錢,精力與耐心。這種行為,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可以視為一種在提供一種公共服務。(public service)

人們天性討厭煩勞,喜歡安逸。喜好福利,厭惡付出。因此生育率低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生育率降低這個趨勢,是絕大多數發達國家和一定數量的發展中國家的一個共有事實。人類已經觀察這個現象近百年了,人們提出了各種理論。

本篇論文的作者,NANCY FOLBRE,是一個「家庭經濟學」學家,她寫了很多書,其中的一大部分都是關於這個議題的。FOLBRE其實對養育孩子這個問題還是比較人性化的(沒有辣么冷冰冰)比如,她指出「傳統經濟學家的分析模型,往往是默認認為養孩子和養寵物的動機是一樣的,這樣子的假設是大錯特錯的」。反正有機會的話,我會繼續在這個回答裡面進行補充。然而這個東西,顯然,不是一天兩天能講完的……我感覺我肯定會棄坑的。請緊張的等待。

離題了離題了,果斷的轉回來:

再說「養孩子」:

首先,文中有說:一個人,在現代社會當中,越來越是一個「獨立的人」,而並不像從前那樣,從屬於一個家庭,不從屬於一個社區,不從屬於一個地域。一個人如此,一個人生養的孩子亦如此。因此,「我要好好哺育和培養我的子女」這種事情,越來越是一種道德感召,一種利他行為,一種文化觀念使然的行為——而並不是一種能夠帶來經濟利益的東西。就好像是說過去呀,我們養育了一個孩子,我們家庭很快的就可以多了一個勞動力(一個典型的現象是:在童工合法的地方,往往生育率會偏高),現在不行了;多了一個孩子,意味著我們的這個部落就又多了一台生育機器,從而可以綿延萬年(落後社會制度的地區生育率偏高);或者我們村兒打架就再多了一分戰鬥力,於是更不怕隔壁村兒了(這個就不多解釋了),etc.

另外,除了人和社會的關係的變化之外,社會經濟的變化也對人的生育決策造成了傾向改變。在說這個論點之前,我要先打岔說另外一個東西。那就是關於「人到底是「專門利己」的「理性人」呢,還是擁有「利他性」的「超我」生物」呢?這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這是一個差點引發世界大戰的問題,經濟學界打了幾百年的架,似乎也並沒有個定論。我個人是認同如下觀點的:人是絕對的理性人,但是人的確會做出利他行為,利他行為是因為會讓我自己覺得舒服,而人的理性就是為了最大化自己「舒爽程度」。

所以,在面對」要不要生孩子「,」要不要養育孩子「這樣的需要決策的事情的時候,人們會平衡、計算這個決策所導致的兩個後果所帶來的支出和收益之後——根據預期每個後果將會產生的」爽度——做出「最終的選擇」。

簡單來說,就是好像是一個人,遇到人生的岔路,左右兩條,你看了看,左邊那條似乎看起來最爽心悅目,於是心想那就走這條吧。

那麼,話說回來,在一個現代社會,養育子女這種事情,負面的因素越來越多:比如大型家庭越來越不是主流,孩子的就業年齡越來越晚,父親對家庭的忠臣度越來越低(因此女性獲得「婚姻」的保障的幾率也越來越低),男人對傳統家庭的認同以及對成立家庭的喜好持續降低,勞動力市場對勞工的學歷要求(或者更廣義而言: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 等等等等,這些因素讓養孩子越來越是一種「返貧」手段,一種「綿延不絕的經濟壓力」——總之讓人覺得這不是人能幹的活。

正面的因素,卻幾乎保持不變,除卻一些萬惡國家提供的生育支持政策,就主要還是人類的父性、母性,那種半夜三點掙扎著起來給嬰兒餵奶的利他行為。這種行為來自於基因,來自於激素,來自於「利他」之後所帶來的爽度。

當負面的這些因素越來越大,直至蓋過了正面的因素的總和之後,人就不願意生養了。

你看,這就是所謂的家庭生育觀之變化,說到底,都是經濟。

養孩子還是一個很弔詭的事情——如我開頭的時候說的——現代社會,生育率和老年人口比例比翼齊飛;但是我們很容易地就觀察到了,現在正有一條社會的財富轉移的路線,是」財富從年輕群體收集,再反饋給到年老群體」。但是,我們卻很少看到一條財富轉移路線,是「財富流向』多生育家庭『」的。即便有,根據文中的觀點,也是少的可憐——大約是前者的1/2 到 1/4左右。

在孩子越來越少的這樣一個時代,作者的結論以及政策建議是,在孩子越來越是一種社會福利的現狀下,更多政策應當傾向後者,以及在無可避免的傳統家庭觀念退潮的情況下,更多的進行對母親的幫扶與資助。否則,社會藥丸——不僅僅是年老的人再也不會有養老金那麼簡單。

經濟學的理論往往的確很無情很冷酷,但是絕對不是無理取鬧。看到 @司馬懿 的回答排在我這篇實際還沒完工的回答後面,想必是因為有很多人投了不贊同票吧。於是我心裡划過一絲心酸:隱約里,彷彿已經看到了我的回答完善起來之後的必然結局。

然而,人,作為一串基因的載體,內受激素之控制,外受經濟、社會、文化之影響,本身也就是一個「客觀的存在」罷了。

而經濟學就是一個「觀察人的科學」,它儘力的、客觀的描述、解釋,甚至預測人的經濟行為和決策模式,儘管它赤裸裸的表述,有的時候的確很傷人心。

個人所見:在現在這樣一個時代,上至父母,下至孩童,所有人的經濟層面的考量是越來越多的,而非是題主所言越來越說的越來越少。

歡迎討論,夾雜了私貨,請輕打臉。


兩娃媽來強答一下。看了幾個高票答案,不同意生孩子是public goods,也就是給社會生的公益產物。

我們恰好處於一個親子關係的經濟學急劇變化的時代,一個不上不下的時代,一個特別尷尬的時代。

在當代,在進入了工業化時代的世界各地,生了孩子的中產階級基本都會告訴你,從銀行存款的角度,養孩子是沒有任何進賬的,100%是支出 -- 巨額的,長期的,完全顛覆生活軌跡級別的支出 -- 而且還不可能指望子女會在父母暮年時會在金錢上幫助養老。所有美國的個人理財網站基本都在討論兩件事 -- 存夠多少錢才夠子女上大學?存夠多少錢才夠退休?這兩個問題足以讓美國這個高度現代化社會中的廣大的中級勞動者奮鬥一生,其實也就是當代親子經濟關係的具體體現。

在人類幾萬年的狩獵採集和幾千年的刀耕火種的歷史上,這種情況其實是一個比較新的生存形態。工業化社會的人類與子女的經濟關係,與古代甚至近代都有巨大的不同。一方面來說,我們的科學技術達到了古人難以企及的高度,我們有了讓嬰幼兒高度存活的昌明醫學,有了可以讓兩性都基本完全控制生育節奏的避孕和生殖技術 (其實也就普及了幾十年而已),我們擁有足以使幾乎所有兒童完全無需從事任何勞動的生產力。養育下一代變成了一種選擇,一種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種消費品。

但是從另外一方面來說,我們的科學技術還是非常落後,對著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新手父母可以用得上的現代技術可以說寥寥可數。奶粉和尿不濕當然是偉大的發明,但是相對於養育嬰兒時期的工作量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相對於人類在其他生產生活領域的巨大進步,在育兒方面,工具依然原始,效率依然低下,體力付出足以讓人崩潰。一個現代的女性,她的手機比當年登月的計算機都強大,她可以坐飛機一天飛越太平洋,她住著樓房吹著空調玩兒著淘寶,但當她的嬰兒深夜啼哭時,她幾乎沒有任何現代技術可以依賴。她只能像穴居在洞里的,浪跡在草原上,睡在田邊的所有先祖母一樣,一夜無數次的起身喂著寶寶,抱著寶寶,拍著寶寶,周而復始。當幼兒蹣跚學步時,她要在旁邊看著,當幼兒牙牙學語時,她要一個字一個字的教,當幼兒哭鬧的時候,她要去細心安慰。

很多人說,現代人把育兒這事兒弄複雜了,怎麼可能這麼難?我倒是認為,育兒這事兒從來沒有容易過。人類做為裸猿的一大特徵就是嬰幼兒期特別的長。只是在古代,人類從事的幾乎所有活動都很艱苦,沒顯出來育兒特別艱苦。打獵耕種砍柴織布難道不都很難?但現代生產力的進步把生活的這些方面都變得簡單了,偏偏育兒科技還沒有跟上。

在這種情況下,既有選擇不生,也知道養孩子的付出,為什麼要生孩子?

因為生孩子,是有巨大的心理回報的,這是基因所決定的。像所有動物一樣,繁衍是人類一代一代生存下來的目的。就像你會覺得紅燒肉好吃,是幾萬年來人類進化過程中,偏好多脂肪糖分和熱量的食物的結果。同理來說,當你看著自己孩子明亮的眼睛,看著他對你沒心沒肺的咯咯笑,看著他搖搖晃晃的走路,那種滿足感是生於俱來的,是沒有任何其他體驗可以完全代替的。所謂養孩子是公益的說法,還是因為科技水平太低,投入回報不匹配 -- 如果需要自己每天收拾豬圈,吃紅燒肉當然是一種奢侈品。

就像現代科技革命後,人類並沒有像上世紀有些學者所預見的那樣以吞維他命片來代替食物,反而因為農業的極大發展,食材獲取的方便低廉而吃出新高度,美食的花樣不斷翻新,幾乎每個人都自稱吃貨。可以推斷,只要育兒技術提高成本降低,人類不會減少繁衍,而是會增加繁衍,充分釋放育兒帶來的本能快感。這種現象其實在現代的富豪階級甚至中上產階級有所體現。在育兒的工作可以大量外包,個人生活軌跡沒有明顯變化,育兒成本與個人資產相比微不足道的時候,很多夫婦的選擇是生3個以上孩子。不能想像所有人都生3-5個孩子嗎?幾十年前的農民也無法想像所有人都能每天吃肉管夠的生活吧。

簡單的說,在現代,選擇生娃養娃就是花大價錢買對自己人生的滿足感愉悅感,是其他任何消費活動甚至精神體驗都所難以代替的。

再多說一句,育兒成本高企不下,育兒科技嚴重滯後,父母時間和心理投入巨大,也是造成父母對子女的控制欲強,焦慮感重,有市恩心理,親子關係緊張的重大原因。如果科技繼續進步,我想將來的父母能更加找到與子女相處的樂趣,不把自己放在施恩者的角度,更加珍惜做父母子女這種特殊的緣分。

再再多說一句,育兒技術和成本也和女性的權利和地位息息相關。全球現行的鼓勵生育政策都是給女性較長的帶薪產假,其實本質上是讓她把一個可以依賴先進技術產出高效益的工作換成一個只有原始技術的低效益工作。雖然名義上似乎報酬不變,但當她丟下電腦拿起奶瓶,她的工作性質和勞動強度不管同生娃之前相比,和與她的配偶相比,都立刻產生了巨大的落差。所以光給產假而不用科技手段降低育兒的時間成本和勞動強度,是不能提高女性的地位的。我無意指責決策者們,因為科技手段生產資料沒有提高的情況下,不論指責誰都是只能轉嫁矛盾宣洩情緒,其實是於事無補的。不過我希望政府和各路精英們能大力投資和家務和育兒相關的技術,出現洗衣機避孕藥級別的新技術新發明,對於女性的未來比出現一百個女性諾貝爾獎得主都有意義。


謝謝 @Joe De 邀請。本來想寫一下 Children as Public Goods 這篇『美國經濟評論』上的觀點,後來發現 @仙石 已經準備寫了,那我就講講其他的吧。去世的諾獎得主加里貝克喜歡琢磨這些東東,家庭成員之間的各種博弈和效用最大化,所以下面很多都是他的,或者起源於他的一些研究成果。

警告:把經濟學代入到家庭和親子關係進行分析,有的時候會讓人感覺很冷酷以至於難以接受,所以看下面的內容之前希望有些心理準備,再說今天我講的,是我從來不敢在親人跟前提的^_^

先從婚姻說起,現代社會,單親家庭的增多。為什麼呢?男女雙方都有原因。

因為在古代男權社會,父母,尤其是父親,是真正意義上「擁有」孩子的產權,也就是對成年後代的婚姻、產出都可以進行支配,這個時候,前期的付出,是為了後期的收穫。父親是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子女,由女方單獨撫養的,所以在古代單親家庭並不多。

但是現代就不同了,因為孩子已經成為獨立平等的人,父母失去了對成年後代產出的支配權,所以養孩子其實就是為社會養一個未來的勞動力罷了。不考慮養孩子本身帶來的樂趣的話,這個時候,對父母雙方來說,養孩子只剩下傳遞基因這一個功能了。而在傳遞基因方面,女性因為完全確定自己的孩子是自己的基因,從而擁有更大的激勵去撫養,而男性因為原則上無法保證孩子是自己的基因,故而傾向於擁有更多數量的後代,撫養單獨某個後代的激勵不足。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男性就會「搭便車」——也就自己零成本的讓女性來單獨撫養自己的後代——因為自己只需要知道自己的後代存在在世界的某個角落繁衍生息,基因就會傳播下去。

而另外一方面,女性也有更大的動機單獨撫養。現在政府對單身媽媽的補助,也讓女性能夠更容易的擺脫對男性生產的依賴。

總之,男女雙方「湊合過」的動機都減弱了,男的失去了剝削自己成年子女的能力,女方也不依賴於男方提供的物質補助,故而單身媽媽自然增多了。

另外一種解釋和信息不對稱有關。按照傳統,男人如果讓女朋友懷了孕,那是面臨著娶對方的社會壓力的。反過來說,這個壓力也嚇住了很多想進行婚前性行為,而對和對方結婚有疑問或者拿不準的情侶,所以可以把婚前性行為看作一個大概率「我們會結婚」的信號。

但是,隨著打胎和避孕藥的流行,女性對生不生孩子,懷孕不懷孕有了更強的控制,從而讓更多的男和女——即便沒有準備好,或者不打算和對方結婚,也進行了婚前性行為。也就是說婚前性行為本身作為一個「我們會結婚」的信號的功能減弱了,更多不打算結婚的人也混入了婚前性行為的隊伍,那麼傳統再也無法維持,故而單親家庭也增多了。

有了婚姻,下一步就是親子關係。

最根本的問題,現在的父母是不是生育了最優數量的後代?是不是投入了最優數量的資源來撫養他們?答案一般來說是否定的。

因為還是之前所說的,父母養孩子是有外部性的,也就是說,孩子創造的產出,有很大一部分歸社會所有,歸政府所有,不能全部的被父母所支配。但是父母前期的投入,政府的角色和社會的角色太少了,很多是自己的投入。所以用自己的錢,犧牲自己的享受,為社會培養勞動力,這顯然是典型的公共品投資的困局——激勵不足。所以父母們會生育比最優數量更少的後代,投入比最優數量更少的資源來撫養孩子。從西方國家可憐的生育率我們也能看出來一點端倪。

至於對孩子的投資,其實還面臨另外的一個困境——孩子和父母之間的合同是有限責任的。也就是說,如果我花了很多錢投資給小孩,然後小孩很失敗,那我無法對這個小孩索取我前期的投資。只有當孩子的生活水平達到一定程度之後,父母才有從中得到收益的可能。所以對於本身很貧窮的家庭而言,自己的孩子達到能夠讓自己享福的程度的概率更小,所以投資的動機顯著不足。這也合理化了義務教育和政府教育補助——減輕這種因為外部性和有限責任所造成的父母投資動機的缺失。

當然也有人對上面的觀點不同意,說現代社會,孩子不一定是經濟學意義上的投資品,而是一個耐用的消費品。生出來,從小養到大,對孩子的投資相當於消費,作為消費者,我獲得了一些效用——就類似於一個可以玩十八年的遊戲機。但是養孩子樂在其中的人只是一個特定的群體,並不是所有人,所以在未來,可能只有一部分人還能保持對生孩子的興趣和撫養孩子的樂趣,而其他人是否願意生育則取決於外部性和生孩子的機會成本的高低。

從目前來看,養老也是逐漸的在社會化。首先因為孩子少了,並且孩子的人力資源越來越貴,於是委託給專業的養老機構會更加的有效。但是即便是孩子多,同樣面臨著公共品提供的困局——父母是大家的,如果我投入多了,意味著我的兄弟姐妹就搭便車了。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模型,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兄弟兩個決定老年父母住什麼地方,兄家,弟家,還是養老院,第二階段,雙方決定各自為父母提供多少服務。

這裡面的問題在於,第一階段的選擇,決定了第二階段雙方討價還價的能力,住在誰家,誰的討價還價能力就弱了。而兄弟倆又沒有承諾力量,不能從第一階段就簽訂好第二階段的合同。那麼也就是說,其中一方,比如弟弟完全可以假意答應「父母住哥哥家,我多提供金錢和勞動力上的服務」然後在第二階段開始耍賴,要求重新談判。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即便第二階段的討價還價是有效的,因為缺乏承諾力量,老人並不能得到社會最優水平的照顧。

目前這種小家庭,離婚率增加,養老社會化的趨勢,有什麼好處呢?好處就是財政政策更有效了^_^。這個邏輯來自於宏觀經濟學大師巴羅在1974年的文章,邏輯是這樣的:

如果政府現在發行了很多債,那麼老人就會知道在未來自己的子女會被多收稅而還債。那麼因為心疼自己的親生子女,老人會有意識的增加的自己儲蓄,以留給自己的子女還債。那麼其實這意味著,政府發放國債,和後來稅收上的調節,都完全的被這種家庭內部的跨代交易給對衝掉了,所以政府的財政政策並沒有任何用處,或者用處不大。

但是現在繼父繼母變多了,有證據表明繼父繼母對子女的投資意願,子女對繼父繼母的養老意願都是明顯低於親生家庭的,那麼也就意味著,這種代際之間的流通減少了,從而政府的財政政策會更加的有效。


以前沒有社保體系,包括現在不參加的農村居民,有「養兒防老」的觀念,現在參加了社保體系的居民,特別是計劃生育這種反人類制度,養兒防老的情況在發生改變,不一定非得有兒子,但是得有孩子,因為對於大部分家庭來說,孩子是家庭的一部分,幸福和快樂的源泉之一。


首先評價一下「父母皆禍害」這個觀點,認同此觀點的人以80後、90後居多,他們的父母成長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那個時候物質十分匱乏,所以大部分人因為窮怕了,難免都有點愛佔小便宜,捨不得花錢在提高生活質量上之類的毛病,也就是說父母們的很多的生活習慣在現代社會已經是格格不入了,加上大部分父母並沒有受過如何教育子女,如何當一名稱職的父母,如何和子女有效溝通之類的教育,因此對子女生活的干預往往是粗暴的,低效的,甚至是帶有傷害的,他們認識不到有什麼不對的,因為他們的父母就是這麼教育他們的。而對於在社會高速發展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來說,他們受過良好教育,樂於接受新事物,樂於為提高生活品質做出努力,難免和父母在生活中,在更下一代的教育中有很多不理解和衝突,這種因為生活方式,價值觀產生的矛盾,是非常正常的,無論父母還是子女都不應該收到譴責,隨著社會提供的撫養體系和贍養體系的逐漸健全,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係在雙方認可獨立人格的基礎上更容易走向互相尊重和理解。

對於親子關係的經濟學意義,在經濟大發展之後確實有了變化。古代社會生產力低下,醫療水平不高,個人或者少數幾個人在社會中很難承受大的風險,所以需要有足夠多的人口來確保有能力應對突發情況,血緣關係就成了人與人之間天然的紐帶,家庭和氏族都相繼出現,生育子女本質上也是為了家族能夠繁衍下去,這時的親子關係更像是利益共同體,是互相需要的一種關係。而在現代社會,物質已經非常豐富,社會分工使得人和人之間的依賴大大減小,人們不需要為了提高生活水平或者共同抵抗風險而居住生活在一起。慢慢的,人們發現伴隨人格的獨立,社會的進步,老人可以在沒有孩子的情況下生活的便利和充實,子女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去選擇生活方式而不會影響其他人,這樣的情況下,不管是養育子女還是贍養老人,都變成了和逛街吃飯一樣平平常常的事情,父母是禍害或者子女不孝順之類的不愉快就更是無足輕重了。

最後談一下我個人對於養兒防老的觀點吧:父母花費金錢精力在子女身上,把子女撫養長大,對子女有養育之恩,這點沒什麼可爭議的,但是父母的養育之恩不可以成為對子女提出各種要求,進行各種暴力干涉的理由,父母對於子女的恩情,也不應該是帶有功利性質的看重回報式撫養,更不應該把晚年生活全都賭博式的壓住在子女身上。對於子女,贍養父母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但是這種贍養也不應該是建立在報恩的感情基礎上的,而應該是一種平等的感情交流,是在自己能力範圍內表達對父母感情的方式。


中國的胡適先生,也用樸實的白話文,對「父母無恩論」做出了精彩的論述——

  

   「父母於子無恩」的話,從王充、孔融以來,也很久了。從前有人說我曾提倡這話,我實在不能承認。直到今年我自己生了一個兒子,我才想到這個問題上去。我想這個孩子自己並不曾自由主張要生在我家,我們做父母的不曾得他的同意,就糊裡糊塗地給了他一條生命。況且我們也並不曾有意送給他這條生命。我們即無意,如何能居功?如何能自以為有恩於他?他既無意求生,我們生了他,我們對他只有抱歉,更不能「市恩」了。我們糊裡糊塗地替社會上添了一個人,這個人將來一生的苦樂禍福,這個人將來在社會上的功罪,我們應該負一部分的責任。說得偏激一點,我們生一個兒子,就好比替他種下了禍根,又替社會種下了禍根。他也許養成壞習慣,做一個短命浪子;他也許更墮落下去,做一個軍閥派的走狗。所以我們「教他養他」,只是我們自己減輕罪過的法子,只是我們種下禍根之後自己補過彌縫的法子。這可以說是恩典嗎?

  

   我所說的,是從做父母的一方面設想的,是從我個人對於我自己的兒子設想的,所以我的題目是「我的兒子」。我的意思是要我這個兒子曉得我對他只有抱歉,決不居功,決不市恩。至於我的兒子將來怎樣待我,那是他自己的事。我決不期望他報答我的恩,因為我已宣言無恩於他。

複製過來的,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掉,謝謝


好問題啊。我來瞎扯一下。

其實,隨著生產力的進步和生活水平提高,生孩子的機會成本「顯得」越來越高,因為花在孩子身上的精力、金錢,如果放在其他方面,相比起古代,本可以帶來更多的物質及精神上的享受;而生孩子帶來的晚年的好處,卻越來越不明顯,因為社會福利體系和養老體系越來越健全。

但是以上忽略了一點:老人晚年有人用心照顧,和不用心照顧,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培養一個孝順自己的孩子,在你晚年給你帶來的生活質量,遠非金錢可以衡量。

我爺爺之前去世。我父親在床前照顧他,陪伴他度過了最後時光。我也跟著去幫忙,目睹了老人們在生命終點是多麼的無助。只能說,照顧老人,是要用心的。一般的護理人員,非親非故,也非聖賢,可以做到專業,但是要能做到體察其心,照顧到老人的恐懼和敏感,是非常不容易的。這方面子女的角色難以被外人替代。我目睹了隔壁床老人子女很少來看,結果老人被護工人員呵來罵去的情形(此處並非想指責護工人員,站在他們角度我很理解)。也目睹了老人由於神識昏昧,無法自主,做出的很多舉動不被外人理解,卻很渴望被人理解的情形。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子女贍養老人有助於緩解老齡化帶來的消費衰退。人老了以後,好奇心下降,對很多事情會沒有興趣,因此消費意願會顯著降低。老齡化社會的消費動力不足也是困擾日本這樣的國家的一個顯著問題。而子女贍養老人,消費權在子女身上,會一定程度上緩解這種問題。子女為老人花錢的力度,要遠勝於老人為自己花錢的力度。我想大家應該都贊同身邊這種現象很普遍。

另外,由於老人一般在70-80歲之間最需要人照看。而此時他們的子女一般在50歲左右,這些人往往已經成為企業、事業單位的「話語階層」。讓他們多花精力在自己老人身上,另一方面通過讓他們對生老病死有更深體會,有利於讓他們「知天命」,把人生想得更深刻,少貪戀過往的榮譽和權力,騰出空間給20-30多歲的年輕人施展手腳,也有利於他們從工作中解脫出來,關注好自己的健康和生活。這對於整個社會的活力是有好處的。

當然,分析了這麼多,其實婚姻和生孩子,從個體利益角度來考量永遠是計算不過來的。婚姻和生兒育女並不完全為了自己,而是一種對社會的責任。一個國家和社會,未來如果沒有人了,社會源動力將枯竭---工業規模將無法支撐、養老金將入不敷出、消費萎縮將造成經濟螺旋式下降。同時,家是一個國家和社會的最基本的單元。有家的人,有所牽掛,起到為國家和社會生育、教育下一代,提升違法犯罪成本的基石作用。

有些事情立於「利」、有些事情立於「情」。但是更多還要立於「義」。利益終究會散,情也終究會淡,唯「義」最是永恆。


微博上看到後就覺感觸頗深,短短的台詞就把當今社會很多年以來的一個事實情況說了出來,我也是第一次看到關於養兒防老這件事的反駁觀點.希望聖女們面對這件事時,拋掉一些所謂的人倫道義,又把孝道高高掛起…

其實現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輕的麻麻們,對待孩子的教育已經與以前大不相同了,不再先把自己的位置提升,用道德去約束孩子,而更注重與孩子共同成長的這種公平性。同時!也請別在過多的強調「我對你有對好」、「我是為你好」、「我為了你放棄balabala…」這種話所為兒女帶來的甜蜜的負擔。「養兒防老」的概念在逐漸消失,我媽媽也是,但是再老一輩的人還是會有固有思想。

我覺得首先應該把每個人都當成「人」,平等對待。別帶有任何目的性。在我看來,偉大的母愛應該是引領著新生命看到這世界的多樣化、可能性…的那種母愛。

好像有些跑題 hhhhhhh 第一次寫答案 希望不會被噴 被噴了我也不接受 哈哈哈哈哈


現在變成了----養老防兒


一隻90後的小觀點:

對於這個問題,還是要看家長如何教育!

我想我是一定會為父母養老,原因只講其中幾件……

0001……在我姥姥走前卧床兩年多的日子裡,儘管請了保姆,媽媽爸爸也會每天下班後去姥爺家喂飯清理換尿片等等。寒暑假回家,我也會陪他們去,儘管幫不上什麼忙~

0002……父母傾盡全力的供我讀書,支持我去開闊視野,從未要求我打工養家什麼的。他們掙錢,允許我來「揮霍」,捫心自問真的好偉大~

0003……他們並不要求我來養老,總說老了要手拉手的去老年公寓,一定不幫我照看孩子(捂臉ing)…但他們希望我能成為一個平凡、獨立、有追求、有愛好的人~

0004……不只是父母,更是朋友!只是我在成長,變得強壯,他們卻在變老……


一位95後的回答,我覺得我身邊的朋友和我的想法很多差不多。

我是97年的,父母是70年代出生的,文化程度也不高,在成長過程中,有很多摩擦,和矛盾。但是我父母也許教育方法不對,或者我養成了許多壞毛病,咳咳當然啦,他們是有部分原因的,但在成長過程中的關愛,我也意識到父母是世上少有愛我的幾個人,逐漸學會去尊重他們,他們也逐漸認識到我長大了需要放手了,也許是離家了不放手也不行,想管也管不了也沒這個條件管,雖然在一些問題上,還是不能尊重我,但是我覺得中國嘛,沒必要把這些分的太清,這也許反而是中國家庭社會的一個特色,我是習慣了,到最後堅持一下該聽我的還是隨我,當然冷戰有時避免不了。

個人覺得我們的父母也是可以隨時代改變的,但是70年代的人嘛,說白了,你能指望他們改變多少,蘋果都出7了,他們也在適應我們,但是不能如我們所願那樣每一步每一個新觀念都要接受,他們老了或者說我們還年輕參不透,都有可能。

話題扯遠了,回到贍養的問題上來,我沒上大學以前,父母總說養兒防老什麼的,指望不上我,不管我以後怎麼樣都要賴上我,我一度認為老爸老媽養我只是為了養老,到現在我知道,父母給我的我一輩子也還不清。上大學後談戀愛了,和父母聊過這個話題,他們首先說你自己混的好不關我們啥事,你只要回家看看,別忘了他們,父母普通收入水平,積攢的積蓄可以夠我以後買個房,買個差點的他們還能養老,就算我不給他們生活費啥的,他們的意思也就是夠了,你別找我們要就好了。當然作為新時代好青年,當然要積極向上,有一個踏實的目標,以後要賺不說大錢,至少過上富裕的生活,父母自然不能虧待,就算混的不好,也要努力奮鬥,父母的老去也是我們年輕人在外拼搏的主要動力之一。總之,父母與孩子之間不要談太多義務和責任,中國人嘛,不喜歡說的太開,互相理解,懂得感恩是我父母教會我最重要的東西。

第一次答題,嘿嘿嘿,歡迎來噴。


總感覺當下的社會,在經濟方面,「子女皆禍害」的概率更大吧……


人的愚蠢就愚蠢在猶如魚在水中找水不知水的存在,在道中尋道,不曉道的存在。傳統的親子關係生硬的套用經濟學去解釋何其愚也,猶如用無限畫出有限,用無價值划出有價。


養兒煩惱


@hello馬超然 講的非常好,親子關係從依附走向平等了。原來的禍害論、無恩論不是沒有,是不能上大眾媒體,不能見光,不能討論。沒統計數據,就城鄉自己的觀察,現在父慈子孝比15年前好的多。


其實養兒的過程中你會發現你是賺了的!他讓你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同樣你為了不與他脫節,時刻保持著跟這個社會接軌狀態。所以不要用恩字來綁架孩子的道德觀。你給予愛必會得到愛


養兒從來都不能防老,從來都不能。


從成本收益這個角度來考慮的話,父母在孩子身上所做的投資,包括精神和物質兩方面,所以回報自然也相應需要情感和經濟層面來給予幫助。現在對於一個孩子的投入成本不斷上升,綜合素質提升的外在力量必然是金錢的累加,父母需要考慮自己的經濟實力和孩子本身的天賦來做出選擇性投資的決定,當然這是種不可撤回的投資。所以它有許多不可預測的缺陷,比如利率是不明確的,投資與回報中間有相當長的時間差,通貨膨脹之後的貼現更是無法明晰,有可能根本就是賠本的買賣……

現代人精神世界已經從尋求他人的幫助轉化到追求自我的愉悅,衡量一下機會成本,就可以做出比較理性的選擇了。

我父親一直告誡我要考慮下一代,我其實不太情願接受他的觀點,從村裡移到縣城,從縣城移到省城,這就是所謂的家族使命嗎,傳統的思維方式顯然已經不適合我們這一代,自己的人生為什麼要被下一代左右?


我最近生病了,肺部感染,醫生說要住院輸液(剛好離職住院沒法報銷,我就和醫生說不住院,每天在輸液區輸液),我媽第二天就坐高鐵來深圳照顧我,每天給我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她每天從早上8點忙到晚上8點,我覺得吧,父母只是想子女幸福健康,為了子女辛苦一輩子,從未想要報答這些。


在城市裡應該有變化,農村還是原來樣子,我聽說老公老家一個親戚,愛賭博,經常聽說去外面打工,從來沒攢下來錢,到處和親戚朋友借,還借了信用社的錢,他有個兒子,目前讀大學,985院校,以我的認知,這些錢是老子借的,兒子應該沒有還的義務,但是,我被科普了下,如果這個人年紀超過60歲,債務就自動轉到兒子名下了,而且親戚朋友的錢肯定兒子必須還,想想這個坑兒子的老子,不知道他兒子以後怎麼能在城市裡買房結婚生子呢。。。。


推薦閱讀:

常用經濟預測模型有哪些?他們預測準確度如何?
如何看待美國這次日全食將對美國公司帶來7億美元經濟損失?
市場失靈表現在什麼方面?歷史上都有哪些真實案例?
為什麼權力不能繼承,而財產卻可以繼承?
經濟學領域,是否有一些被大家誤解很深的論文或研究?

TAG:經濟學 | 親子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