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斯科塞斯早期的電影究竟好在哪裡,為何他能成為好萊塢歷史上最偉大的導演兼製片人之一?
其實這是兩個問題。「電影小子」指70年代既認為自己是藝術家,又希望自己被觀眾認可的一類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就在此行列。拿(租車司機 ,憤怒的公牛)舉例,這兩部電影里的主角都是固執偏執甚至神經叨叨的形象,人物對話也很冗長重複,很難產生認同感,為了追求詩意而破碎的剪輯方式又打破了敘事的連續性,有一種為了藝術而藝術的感覺,(憤怒的公牛)里的拳擊比賽的鏡頭運動是複雜,但我甚至不能分清哪個是主角,諸如此類感受讓我產生了質疑,他的電影究竟好在哪裡?
70-80年代是好萊塢大片歸來的時代,那麼在當時大片佔領主要市場,剝削電影和獨立電影填補的情況下,馬丁斯科塞斯.結合藝術的商業類電影,是如何取得票房成功,使他成為當時三大導演兼製片人之一的呢、 希望有前輩活著影迷朋友解答(我個人很理解電影小子的概念,對「不僅要拍出有自己意識的電影,還要人更多人認同」的觀念深以為然)
馬丁的電影在當時的好萊塢更具備寫實的意義。他的電影多具有自傳性質,關注義大利裔的生活,以紐約為背景,展現了這個城市的另一面。他的影片充斥著暴力與血腥,劇中人言語粗鄙,這在當時的好萊塢是很非主流的。馬丁更多的是關注個人,而非故事本身,而影片中的個人又帶有他強烈的個人印記。早期影片中的人物都掙扎在性,暴力,犯罪和自我救贖之中。也正是馬丁對其影片中人物的出色描繪才吸引了大量觀眾。在拍Taxi driver之前拍的 alice doesn"t liver here anymore 是非馬丁式的影片,但其人物也同樣具有掙扎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特點,所以也相當成功。但其後來拍 new York, new York 歌舞片時因為過於現實的結局和人物導致票房慘敗(New York ,new York對la la land的影響也不小,具體可以在網上找到分析對比). 馬丁早期的影片因為受好萊塢的影響比較少,多借鑒歐洲藝術電影。比如Truffaut 和 Hitchcock, 在視聽語言方面開創了很多先河,比如鏡頭運動和演員調度。mean street, taxi driver, raging bull是他這個階段的高峰作品。1977年star war的出現改變了整個好萊塢工業,馬丁當時也提過電影的娛樂性會佔據主導地位。但是他的電影仍然以關注個人為主。馬丁早期拍電影因為技術水平不過關被開除過,早期的影片中女性角色人物性格單一,淪為道具,常常被媒體指責他的電影過於大男子主義。而他去Roger Corman的工作室還花了一年的時間,認認真真的以藝術電影的工作方式拍了一部B級片,最後在好友科波拉的推薦下才有機會拍一部商業片。在拍完new York, new York 之後由於壓力過大吸毒過量住進醫院差點送命,在好友德尼羅的鼓勵下才拍的raging bull. 這期間自我放逐拍了the last waltz(我認為是他拍得最好的紀錄片)。馬丁自己坦言他只拍兩種電影:文學和歷史。他同他的劇中人一樣在理想與現實中掙扎,而為了電影他犧牲了很多,也應驗了那句不瘋魔不成活。
好萊塢八十年代
Francis Ford CoppolaGeorge Lucas
Steven Allan Spielberg
各有長處,特色
加之Martin Scorsese算是集大成者推薦閱讀:
※為什麼《熱情似火》被稱為「喜劇之王」?
※為什麼古裝戲裡高手習武或者授業的時候總用梅花作為背景?
※在其他國家有對電影刪減的事嗎?
※製作建築動畫都需要使用什麼軟體?
※業內人來看,我國的電影審查制度在觸及哪些細節方面有著嚴苛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