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為什麼要推出線上借貸平台 Marcus?

近期高盛推出了Marcus,做私人貸款的。


銀行業的未來是完全線上化(online-only):這是華爾街和Fintech行業的共識。

但為什麼又是高盛走到了前面?

  • 傳統的銀行業屬於高Minimum efficient scale行業,即要有足夠多的網點才能搶佔市場份額並平攤掉固定成本(比如監管成本)。近年來的技術進步(數據處理能力,移動設備普及)一定程度改變了這個產業特徵。高盛沒有大量銀行網點以及遺留下來的相對落後的技術部門(no legacy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technology)。所以曾經的壁壘變成了現在的後發優勢,換句話說,高盛在革銀行的命,但沒有革自己的命

為什麼是華爾街而不是Fintech公司?

  • 高盛有自己的資產負債表,更低的資金成本。銀行業的本質是:吸存,放貸,賺利差。更低的資金成本意味著更大的利潤以及更大的降價空間來打擊競爭者。
  • 更強的風險管理經驗( risk management is in GS"s DNA):能最先發現發現機會並最早意識到風險的公司。

Marcus平台對比傳統銀行業的技術優勢:

  • 更好的借貸體驗:不用預約不用排隊( Why wait in a line while you can do it on your smart phone )。未來沒有銀行網點,每個人的手機就是一個銀行網點。
  • 更好的審批模型:基於數據和演算法讓審批更快速更準確(better algorithm based underwriting process)

高盛為什麼不直接買一個startup?

  • 因為內部創業可以更好地leverage高盛的品牌
  • 而且高盛不缺人才( Deep pool of talent within GS)

前兩天還收到了他們寄來的廣告:


@紐約老聞 的回答很好地概括了商業前景。我試試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回答,就是盈利壓力。

高盛盈利一直以來依靠的是兩大板塊:投行的諮詢承銷(IBD)和券商的交易做市(ST)。投行部門仍然是業界頂尖,這沒說的。但是隨著2010年沃爾克法規的建立,以及這麼多年來美聯儲的低息政策影響,高盛的 ST 一直都做得不理想。這幾年華爾街的大行都沒有了利潤豐厚的自營交易,拼的都是賺差價的流量。這樣一來沒有傳統儲戶的高盛比起摩根,花旗,美銀這些大銀行來說就比較吃虧,因為兩者的體量相差太遠。2016年底,摩根大通的資產額是2萬5千億,高盛才不到9千億。舉個栗子,客戶在二級市場要出售一個證券包,人家摩根存量大流量多可能25bp的差價就收了,高盛要30bp,自然就搶不過。

所以高盛需要開拓個人業務。在2016年高盛已經開通了個人儲蓄帳戶業務了。相對其他銀行一般只有0.1% 左右的年利率,高盛帳戶的利率高達1%,可見不惜成本地在吸存。現在推出的 Marcus 只是個人業務的一部分而已。


高盛能做,甚至摩根士丹利也可以做。首先從法律意義上來說,這兩家不是投資銀行,而是商業銀行。

對,你沒看錯,在金融海嘯頂峰期,他們為了拿到美聯儲低息的貸款,和美聯儲註冊改變了法律意義上的商業性質,美聯儲好像幾天就批了。好處除了拿到美聯儲的廉價貸款,還可以從事商業銀行任何活動,壞處是必須接受更多監管。

高盛這次嘗試,屬於業務拓展,畢竟很多傳統業務在現在的經濟環境下利潤不斷縮水,例如大宗商品交易,固定收益的交易等。

不過高盛為了維持高大上的形象,潛在客戶也是非富即貴,所以題主如果和我一樣是個屌絲,還在中國,那麼吸吸睡吧


有錢掙為什麼不做。

最誇張的時候,投行連原油倉庫都可以建。


高盛也要賺錢啊,那麼你以為高盛是幹嘛的?他不得與時俱進嘛?搞清楚他的業務不難,但是他的投資眼光和邏輯是亮點。


成本低收益高,基於大數據分析減輕人力成本,貸款上限約束了風險成本,普及化意味著薄利多銷,現在各家銀行都在想方設法搭建在線信貸平台。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央行11月25日發的302號文件《中國人民銀行關於落實個人銀行賬戶分類管理制度的通知》?
銀行客戶經理怎樣擴大銀行的客戶群?
銀行櫃員轉崗客戶經理需要做哪些準備?
2016 年初雲峰集團發生的債務違約,會對債券市場和銀行業造成哪些實質影響?
農行38億元票據無法兌付,這個窟窿誰來堵?

TAG:銀行 | 金融 | 高盛GoldmanSachs | 貸款 | 金融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