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英語水平與其所在的地域以及家庭經濟條件是否有必然聯繫?
從數據上來說,是存在這種傾向的
如果你能把以前希望之星的小學組中學組大學組的全國20強一一調查下,他們的出生地,家庭背景,受教育經歷等等,很容易就發現這種傾向
現在會說英語不稀罕了,但是10歲左右的小朋友一口流利英文還是很難得的,這個比賽主要提供了大量這樣的案例樣本,可以發現很有趣的現象,英語能力強的人群,越低齡,家庭實力越強
但是也有比較有趣的現象,大學組的成員里,也有挺多出身五六線小城市普通人家靠著自己在大學裡的努力學好的,起碼學的比老俞好多了
國內目前已知的一位世界級英文比賽的冠軍,在這群人中都是絕對的頂峰,他就是這個背景
這兩者都得認識清楚,因為英語不是什麼高新科技,也不像中獎彩票那麼難得,雖然不可避免的跟家境有關,但努力學學總能學好
另外英語這個指標太弱了,建議題主去名校看看,大部分都是小康以上家庭
更多精彩,請關注公眾號「惡魔奶爸Sam」,id: lxg-milk,或掃以下二維碼,歡迎加入
大概會有統計上的聯繫,但是肯定沒有必然聯繫。
要不然就不用考英語了,就看你住哪,你家有沒有錢就行了,但是那樣能行嗎。哈哈,就是這麼回事。
我們小的時候,由於經濟發展水平,父母受教育水平大多相對比較低,大家採用的課本又都是一樣的,所以很難拉開差距。
但是現在完全不同了,現在的富裕家庭的眼界和經濟實力都足以讓他們的孩子輕鬆的贏在起跑線上。當然,這種優勢在英語方面最為突出。因為孩子不一定有數學天賦不一定有音樂天賦但肯定有語言天賦,沒有語言天賦你就根本學不會說話!所以如果我有錢(然而並沒有),我讓我孩子去學奧數,學鋼琴,哪怕上最好的學校請最好的老師,也不一定能比過那些家庭一般但有天賦的孩子。但如果我讓他學英語,那效果肯定立竿見影的,小學畢業基本就能看原版書,辭彙量秒殺現在大學生。你讓那些貧困地區只知道抱著課本背誦的孩子怎麼追的上?是的,這不公平,但現實就是如此。
現在一二線城市的家長很多都接受過很好的教育,而且部分還有出國經歷和外企工作經歷,也能充分理解和利用這種優勢。但是我在四線城市就發現大多數家長完全無法接受這種理念,他們認為這些關鍵期理論什麼的都是培訓學校想出來騙錢的,孩子過早學習英語不好,將來上英語課就會不認真的(認真就學的好了嗎?),同時源於他們早年學習英語的痛苦經歷,認為讓孩子這麼早學外語是剝奪了他們快樂的童年(無力吐槽ing)。後來我就放棄了,管這閑事幹嘛,又不是我孩子。
所以可以預見,將來一段時間這種趨勢會越來越明顯。在英語水平方面,一二線城市、中產以上階層擁有壓倒性優勢,根本不是靠孩子的天賦可以扭轉的。這種趨勢在大學中應該最容易觀察到,70後大學生基本都一樣,80後有點苗頭,90後已經能看出明顯差距,00後和10後將會如何呢?貌似很有趣啊。
以上言論基於個人體驗,沒有數據支持。僅供娛樂。答主用大學四年的時間驗證了這個說法。
……………………………………………………………………………答主背景:(1)家鄉位於甘肅省某四線國家級貧困縣鄉鎮農村(2)祖輩父輩皆是農民,父親初中畢業,母親小學畢業
(3)現就讀於廣東某一批學校,大四,英語專業……………………………………………………………………………個體是我,群體是我的高中同學以及大學同學。明確一個哲學觀念:事物的發展是又內外因共同作用影響的,內因起決定性作用,外因起促進作用。所以此處排除個人主觀努力內因的影響,著眼於討論外因……………………………………………………………………………(1)初中 按照教學傳統,我們是從初一才開始學習英語的,當時的英語啟蒙老師教學不敢恭維,教學質量可想而知,不止是我們班級如此,是整個學校,整個縣城的教學尤其如此,一個班級,六十多個人,大概只有四五個鳳毛麟角的人會把英語學好,(此處僅限於成績高,因為也沒有什麼別的評價手段)印象中,我們班只有兩個大神會把150分左右的英語考到我們普通學生難以忘及110左右,沒錯,是110分左右,考到及格的也就十多個人,其他人,基本上都處於及格線以下的狀態。在農村,基本上大家都種地為生,父母文化水平不高,這就意味著父母並不能提供學業上的幫助;而且沒有人請的起家教也沒有家教。所以當時學得好的人,真的是靠自己學得好,但只有那麼兩三個答主是及格線以下的人。平時勉強80分左右。
雖然英語不好,但是憑藉其他科目,答主還是考到了本地縣城排名第二的中學,中考英語90多一點。當時答主成績大概是班前五名的樣子(2)高中入學排名,答主的成績在70多人中處於40開外的樣子。英語是主要的拉分原因。此時,英語就已經開始變得不一樣了。班裡的同學大多數來源於縣城,父母的經濟條件較之我們又好,父母可以給孩子上課外輔導班,奧數班,興趣班之類的東西。加上縣城的師資力量又好很多。班裡同學的整體英語水平已經比我們農村學校來的同學,又好上一截。但只是相對比我們農村好。此時班裡70多人,大概會有十個人左右,英語可以考到110左右的成績了。但是整體的英語水平,還是很差。2011年的我們,還學的是從來沒有口語,沒有聽力的啞巴英語。對,我們只會埋頭做題。當時有一件事情影響很深刻,高二的英語老師,思想較為開放,以私人的名義在年紀舉辦了一場英文朗讀大賽,當時的我因為聲音較好聽,所以有幸被老師選中去參賽。但是,這件事情被年紀主任知道了。結果老師被主任批評了一頓之後,大概是說我們高考又不考閱讀口語,不要花時間在這些上面,比賽也再無下文。後來有學生向領導投訴,說這個老師用英語口語教學上課,我們根本聽不懂。後來領導來突襲聽課,老師臨危不懼,及時應變,那節課用中文來授課。結果領導對此表示很滿意。課後,老師說了一句讓我記憶深刻的話,大意是說,「你們現在覺得聽力口語沒什麼,你們現在學的這啞巴英語,上大學之後有你們吃虧的」,後來果然在我身上應驗了。這是上大學的後話。當時我的英語依舊不好,依舊在八十分左右徘徊,當時想,上大學打死我都不學英語,然而,老人講過這麼一句話,話不要說太滿~no zuo no die,why u try答主是文科生,可知英語的重要性。
高考時,成績不是很理想,只比一批高出十多分左右的樣子。英語只有94分,我心理暗想到,我還終於及格了。當時,我們班只有一個人考到了120分,就是排名第一那個女生,我排名第二。那個女生總分比我高出三十分,其他科目差不多,就是英語拉開差距的。當時班裡只有三個人考到了一批線。當時整個班裡大概還有兩三個人英語成績在100~115之間,十個人左右及格,70個人的班級里剩下的人基本上處於不及格的狀態。我們高考還是沒有聽力的~(3)高考報志願時各種陰差陽錯,我被學校調劑被專業調劑到了我做夢也沒有想到的英語專業!!!也許一開始便是錯的。我來到了繁華的大城市,來到這個學校這個班級,開學就被大家的英語碾壓到了。我的班級三十幾個人,只有三個外省人。也就是說班裡基本上全是廣東生源的學生。那麼我是如何一步步被碾壓的?但是全班同學的英語成績,絕大多數都在120以上,頂不濟也就110左右的英語成績。只有我這個好不容易90分的異類。那麼班裡的同學經濟條件是有好有壞的,也有農村來的,也有城市來的,但是,即便如此,也可以從中一看東南沿海於中西部地區間的整體學習英語的差距。
接下來就是各種口語聽力閱讀發音的全方位碾壓。第一節口語課上,帶著地方口音,面紅耳赤,只會和同學講一句生硬的hello,my name is…其他完全不會講。外教講的最簡單的東西都聽不懂,聽不懂。同學和外教交流自如。尤其是外國語學校上過學的女生,口語極好~學院開學典禮上,院長英文全程發言,我除了那句結尾的thank u,一句也聽不懂。不斷問身旁的同學,院長講了什麼。聽力課基礎一的教程都覺得太有壓力~語音課上,地方口音很重,音標發不準,被同學在課堂上鬨笑。成績自然難看。我想,不是我,是我家鄉另外的一個同學來這裡學英語,所遇到的也是一樣的結果。我在學校里遇到了很多來自家鄉其他市的同學,他們普遍反應,自己周圍廣東同學的英語普遍較好,我們沒有聽力,剛開始處於完全聽不懂的狀態~拿大學硬性指標的四六級來講,我家鄉的同學,普遍要考好幾次才能勉勉強強過個四級,考六級的人就越少了。這說明,整體來講,家鄉的英語要比廣東同學的英語要差好多。一個個例而我的一個蘭州家庭條件較好的一個師弟,上蘭州較好的高中,上英語輔導班,英語高考130分左右,來到了這裡學英語,如魚得水,同樣是來自甘肅,他的經濟條件受教育條件比我們好,他不存在這些問題。答主的英語水平依然很爛,用了四年的時間才明白我和蘭州師弟差距,我和班裡同學的差距,廣東同學和甘肅同學的差距。排除個人努力因素!!
排除個人努力因素!!排除個人努力因素!!只!考!慮!」經濟條件」和」地域條件,」大眾普遍英語水平:
「」經濟條件好,地域條件好」 &> 「」經濟條件好,地域條件不好」 &> 「經濟條件不好,地獄條件好」 &> 經濟條件不好,地域條件不好最後,用以上論據證明,排除個人努力因素,經濟條件和地域條件是真的可以影響到一個整體的英語水平的。…………………………………………………………………………這裡,我只談外因,拋棄個人的努力因素,從地域上和經濟上用諸多事例來佐證這個觀點。並多用群體來進行佐證,畢竟個人的偶然成功與失敗具有太多的主觀性,而群體則可以到較大程度上說明這個論點的正確性。……………………………………………………………………………這是來知乎最長的一次回答用手機碼字可能不是很美觀~有不足之處,還請指正~hello,world!首先不得不感謝廣東教育對學生的培養!小學開始就要學英語,中考要考聽說讀寫,高考也是,而且口語機考,都實打實計入150裡頭的。我唯一明顯的優勢就是口語沒有口音(至少聽起來不費力)現在在山城上學,周邊的同學基本上一開口一個跪 直叫人捂耳朵走人…老師也很無奈(特心疼外教) 一個個糾正發音 對我而言就是浪費時間…
我的家庭實力一般般,我娘不會說英語,我爹也只是能夠在我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糊弄我一下…感謝我當教師的外公,讓我在一年級的時候去蹭二年級的英語課。我現在還記得在湖南鄉鎮小學讀書的那些日子。其他也都是靠自己早起聽磁帶,聽廣播里的英文歌加上興趣愛好才把英語學起來的。
我的同學跟我說過,你四六級都是班裡最高分,口語也很好,好羨慕,重慶初中才學英語。然後根據我的觀察,大學家裡條件比較好的英語都挺不錯。前邊的答案大多從自身經歷的角度來回答的,我作為一個小學三年級男孩的媽媽,說說周圍的孩子英語學習情況,大家來判斷一下家庭經濟條件對英語學習有沒有必然聯繫。我所在的地區是某北方大省的省會,理論上算二線城市,但在諸省會城市裡的存在感比較弱,自家孩子屬於英語學習起步不算早的,所說的有自己孩子的情況也有周圍小朋友的情況,但保證都是身邊熟人,都是普通工薪家庭,不是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出生6個月左右開始上金寶貝,老師至少是英語專業的本科畢業生,雖然上課就是帶著孩子做些有助於孩子動作發展的集體遊戲,但主要辭彙的說英語,比如UP DUWN ,PUSH PULL,JUMP TURN AROUND,以及各種形狀各種動物等等的英文名。這個一節課100多吧,一周上一到兩節,差不多上到3歲該上幼兒園。當然,這個也可看做對英語學習其實沒什麼卵用。有注重英語學習的家長從上幼兒園前開始就給孩子看英文動畫片,聽英文歌,聽英文音頻。
好了上幼兒園了,我們上的是外國教育集團開的雙語幼兒園,園長英國人,全園的老師都要通過英語考核才能進園,園內有國際班和國內班,因為當時剛開園不久學費還是相當實惠的,國際班一年學費5萬,國內班一年2萬,國際班主教老師也就是班主任是美國人,助教中國人,全英文教學,國內班保證每周有2到3節外教課。一想到3年國際班的學費都能買輛小汽車了,而且每天4點就要放學,寒假暑假聖誕假各種假都要放,還是沒捨得上,上了國內班。現在想想有點後悔,後來的學費早不是當年那個價了(現在好像國際班七八萬一年了),國際班的孩子畢竟是童子功啊,語感那個好,後來學閱讀什麼的比我們輕鬆太多。國內班的英語學習還是打醬油的狀態,但有的家長英語抓的緊,播放器掛在脖子上隨時聽,上小學前英語故事、動畫片電影聽懂已經完全沒問題了。
上小學了,比不上北上廣那種大城市,都是上普通的公立小學,就要上英語機構了。外教全英語教學,每班12個孩子左右,美國加州教材,從美國幼兒園水平開始上起,每周四個小時,學費一年1萬5,剛漲價以後1萬8。家長在家裡要開始給孩子刷閱讀了(聽說讀寫得全面發展不是),外國分級閱讀材料,海尼曼,牛津閱讀樹,reading A to Z,雖然都買的淘寶印刷版,一級一級讀上來,也得好幾千。但是英語機構畢竟是好多孩子在一塊上啊,上課打醬油的孩子也不少,怎麼辦呢,不得不說現在英語學習資源真多啊,可以上網課啊,美國老師(有教師資格的,有在中國的,也有以前在中國教學,已經回到美國的)一對一網課,一節40分鐘100塊,每周上1到3節,自然拼讀、口語交流、文學賞析、數學科學,各種各樣。
這個學法大體能達到什麼水平呢?現在小學三年級,正常語速的動畫片聽懂沒問題,可以和外國人交流(達不到威廉弟弟那種水平),可以看兒童文學的章節書(哈利波特這樣的還不行)和外國面向兒童的科普短文,是的,寫還不行,但按照加州教材的教學計劃,小學五六年級的肯定能用英語寫小作文了。身邊還有上重點小學的,和加拿大、澳大利亞都有交流活動,暑假出去兩個月,還有家長公派出國什麼,跟著出去一年的。
我說的這些真的就是很普通的工薪家庭,所在地區也屬於比較保守的,我同意之前有人說的,你去上奧數甚至上語文課外班,真的未必比那些聰明的學的好,但學英語,這麼弄下來,肯定比從初中才開始正兒八經學英語的人學的好。
是的,非常有關係。
從小的語言環境真的非常重要!外語一定要從小培養環境,將來學習事半功倍!
我本人從小就上過各種英語培訓班。即使因為從小頑皮不好好讀書,不聽課不複習,英語成績卻一直差不到哪裡去,即使我沒考過第一,基本徘徊在中上游,但是每個英語老師都覺得我英語好(雖然我不聽課)。我的語感比班上努力認真學習的同學好很多很多。聽力也是基本是全班錯一半,我能全對或者錯一題而已。只要哪次我心血來潮複習複習,背背單詞和課文,我的英語成績必定又刷地一下名列前茅。
猜題也很方便,我讀了這麼久的英語,基本都是靠語法混。
所以有語感的各位一定要好好學習,下一個李陽就是你!當然啦,也不是小時候沒環境長大了就學不好了,努力努力努力!哈哈哈發現我忘記圈重點。
跟家庭環境,當然啦,這是跟父母受過的外語教育水平和經濟狀況有關。我的家庭基本小康,父母就會送我去讀英語補習班。我身邊家庭經濟困難的同學,父母大多數根本沒接觸過外語這種東西,也不會有這種想法。再比如我同學的父母都是211畢業生,也是考過大學英語的,平時家裡就有父母可以指導。好朋友的母親留過美,這個就不用說啦吧,英語不好趕緊吊起來打!大多數沒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不會有外語這種概念。小孩子也不會有培養這方面的想法。平時在家也會沒人指導,也不會有這種語言環境。關於地域,當然啦!
歐洲高中英語教育基本完爆我們大學英語教育。好啦好啦人家都是abcd(此處白眼)。更近一點的例子。我弟弟在深圳,三年級就開始學習英語。我堂妹在廣西,5年級才開始學。深圳是個國際化大都市,各種少兒英語比賽啊很多,遇見外國人的機會也很多。所以我堂妹的英語水平跟弟弟基本不在一個檔次。然而我要說的重點是:絕對不是家裡沒錢讀英語班就註定英語差,絕對不是沒住在大城市就英語差!英語好咋了現在大家都在學漢語啊!!!如果不喜歡不必強求。英語只是個交流工具,學得好能用。再說啦,你要是能在其它方面干到馬雲那樣,你還愁請不起翻譯?英語畢竟是一門語言,最基本的四要素是「聽說讀寫」。可以看出,聽說讀這三樣是和語言環境有很大關係的。家境好的思想先進的,可能從小就有外教,然後能夠出國遊歷。有的父母甚至就是很國際化,做生意的對象都是外國友人。這樣子的家庭語言環境確實是要比普通家庭好很多的。我一直認為英語學習語法和辭彙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單詞你是背不完的,而與老外交流的時候語法也很少會影響別人對你所說的話的理解。語感,這也是良好的語言環境帶給那些孩子最大的優勢。這麼說吧,小時候有人教你普通話,但是有人一字一句的教你方言嗎。但是你的家鄉方言水平至少是不差的,有的方言聽多了就自然而然了,這就是語感。最後,多讀,多說,多聽,沒有什麼鴻溝是不可逾越的。
【本科學校不是211】
- 同意樓上匿名用戶所說,珠三角核心區的英語總體平均水平無疑是全國前列的。
- 口語需要進行中高考,中考評級?高考算分,小學學一次音標,要考音標,初中一入學老師再給農村升上來的過一次音標,然後高中再學一次音標,怎麼都會說了吧。這是說。聽力是從小學二年級就開始的,現在一代直接從幼兒園開始,雖說我們當年幼兒園也唱字母歌,但現在幼兒園小朋友都可以上台演講了。初一的時候城鎮上有個英語才能表演,同屆不少同學都已經能演出英語情景劇,能唱完整的英文歌和進行英語演講。至於辭彙,我們五六年級的時候就用課本生詞編情景劇課上表演。在小學還以為自己英語還不錯,升中考之後,發現班上英語好的人多了去了,又開始繼續認真學習,中考後以為已經可以了,然後高中再次受虐,在大學之前,可以說過四級是絕對沒問題的,乃至大學一年不學,四級也考了將近六百。
- 來北方上大學,發現大多數同學連個"th"和"s"的音都不會區分,d永遠都是重讀,大多數人不知道重讀是啥,可能也跟校區有關係,廣播里的英語也甚少有標準的,四級六百為王,六級過的也就那麼十幾個二十個人,更大多數人直接容不得你說英語,成績還不錯的同學的短板永遠都是英語,覺得以後不出國,英語不重要,或者知道英語不好但無所謂的人比比皆是,六級三四次不通過的人比比皆是。除了感到震驚之外,大概就是惋惜了吧。
- 據我所知清北英語是很好的,北師是不達480六級不算過,所以同樣是北京高校,樣本上可能會有很大偏差。清北一般到了大二四六級幾乎能通過了,而且一般而言口語都是能聽的,部分人非常標準,不僅僅是啞巴英語,著實令人佩服。但誠如提問者所言,這也是有賴於他們家庭和早期教育吧。我校也有英音非常標準的,很少見,詢問後發現是初高中可以糾正的結果。
- 如果說北上廣都是大城市,私認為北京口語差別還是挺大的,而且是三大城市中最差的,嚼著一口北京味英語還沾沾自喜的人不少,但同樣也有英音非常標準的人。考試能力是挺好,實際水平難以評判。可能是學校不好的原因,大家都沒什麼心思學英語,在原來班上英語只能說一般,來到大學便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為大王。同學們基本都說著在小學才能聽到的蹩腳英語,卻說英語不重要,沒時間,四六級這種通過性的考試都苦苦掙扎。
- 我校雖渣,也有到大學開始認真學英語,從口語上開始下功夫的,效果看起來還不錯,當然跟早起步的是沒法比,但是態度已經比周遭的人高了不少。
當然是很有關係。。。珠三角和長三角情況應該差不多吧?記得當年念高中,英文老師來自外公的老家山東,(⊙o⊙)哎姆(M),哎剋死(X)吐(2),花容失色啊!然而老頭也是很精明的,英文課代表(鄙人)帶讀,讀單詞讀課文,反正開口都是鄙人的活兒。持續到了高考結束。語法這種東西,在我看來就是個很可笑的事情。語言學習,兒童時期靠模仿記憶習慣語感,成人後靠文化理解,語法?語法不過是後人生搬硬造出來的東西而已。雖然這麼說肯定有失偏頗,不過我還真就是這麼覺得的。回到自己說說例子,小學的時候因為身在上海,所以算得上是第一批有外教的小孩兒,幸運。我記得那個時候我們什麼事情都不幹,每天就是念新概念的課文。我們的外教老太太不教語法,她糾正你的發音,教你寫英文字母,花體。一直念到第三冊念完,然後開始念報紙,China Daily。後來她有了電腦,上網給我們看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念新聞。念了大概也有七八年我從來就不聽英文課,做試卷全憑感覺,選語法的時候,問為什麼選這個,我的回答通常是讀著順。這不就是語感了啦~而且發音不會帶特別重的Chinglish口音。到了大學PK四六級的時候聽力佔了很大比例,優勢更明顯,全靠聽力拉分,反正語法我不懂也不會。。。(⊙o⊙)如果沒有那麼發達的經濟和魔都坐標,估計沒那麼好運~
英文主要有三道門檻:
第一步,基礎=入門=小學。第二步,多元認識=中學。第三步,專業學習=大學。天朝的英文教育是跳過第二步,直接搞第三步的,就專業訓練來說,比較快,而且第二步是沒邊的。而英文好的人(如文豪約翰遜博士、大神莎士比亞等輩),是在中學時代就極大的擴展了他的多元認識的,特別是與人接觸的談話、觀察,更讓他們的英文文學力量極為鮮活,舉例來說一般記者的文筆要比一般人好得多,因為他們觀察到的語言現象更多,體會更深,其本身多半出身文學系,基礎更好。
那麼完全不出國,就達到很強悍的英文力的,是有的,比較有名的有葛傳槼先生,現在台灣的旋元佑等輩 ,其英文紮實來自博覽和精思,這也是一切語言的習得方法 。當然如果在此身後基礎之上,能夠多遊歷(好像記者那樣),那麼讀書既破萬卷,又行萬里路,英文力自然是異常強大的。
自然,這指的是一種生猛的、鮮活的英文力,能說、能寫 。但就專業來說,必要的訓練是要的,但那已經超出英文基礎學習的範疇了,屬於專業領域, 只是建立在英語言這個媒介之上的東西。
PS:很多人英文遇到瓶頸,事倍功半的原因,是第一步不夠牢固,而勉強在搞第二步、第三步,所以非常痛苦。 比如背單詞,新東方的傢伙教育說一天拚命背,然後拚命忘這種純SB方式以應付考試,但就語言習得來說,養成這種吸毒習慣是致命的。 正確的英文習得方式至少應該是按字彙本身的脈絡來背,比如英美教育傳統的字根、詞綴法 ,比如查字典背單詞,不認識的繼續查 ,要摘記 ;另外不要用中文字典(說三遍),中文字典是拐杖,你能跑了就要立刻丟掉,除非去查專業術語的對稱以規範論文格式; 此外有很多人發音很差,英文發音很簡單的,而且能讀的字基本就能拼寫,可知其用了吧 。 在此基礎上的廣讀(第二步)是重要的,就是要多讀、多聽(讀、聽你喜歡的,哪怕是黃色小說),不求甚解,不喜歡就扔一邊 。這樣達到一個數量級之後,你就入門了,不存在英文基礎學習了,可以隨意了。
千萬不要用考試的標準來衡量「真實」英文水平,那是毒藥 。你或許能從一個人書寫力和談吐來衡量一個人的英文水平 。 考試僅僅是考試而已,是可以突擊的,英文水平是不可以的 。
漢語一樣 ,錢鍾書說過一句高深的話,說漢語的深度決定英文的深度 。此話大有道理,因為老中學英文基本很難接觸到英美風物,所以沒有直感,更無從體會那種糅雜泥土味道的語文地區感,比如說同一個字,語氣不同,講的人不同,則可可能賦予它不同的意思,這隻有當事人在現場可感出其內涵 。
先說這麼多 。我大概可以算一個反例吧。。。三四線城市,廠礦小學,小學4年級開始學習英語,那是全部讀音我全用中文備註。。。上初中還不會音標。有趣的是初中班主任是教英語的,而且和我媽長得簡直就是親姐妹啊。。。貌似我因此而用功,其實我也沒怎麼努力學,反正初中英語還不錯。高中英語一直全班前幾名。。。在之後為了上大學輕輕鬆鬆玩到畢業,我就報了某外的英語專業。直到大三才出國交換,初次和老外說話,原來晨讀練的全忘了,老外完全聽不懂。鍛煉多了,積累了點信心,之後我的英語優勢是同時和我出國的小夥伴們比不了的。我應該算有天賦吧,天賦很重要~
必須有啊。地區經濟相對好,學校對英語教學重視。我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的英語,也就是1999年左右。後來進了初中高中,特別是進理科班,理科成績好的男生都是說自己英語學得晚,他們那是農村,所以英語比較差。後來我進了大學,我的大學是西南某省,大一英語老師讓大家登記自己高考英語成績,上110分以上的可以考英語四級。當時班上也就10個人左右,但關鍵是,只有我和另一個本省會城市的男生英語過110,其他八個同學全部來自外省,江蘇,遼寧,湖南,武漢等等。而且來自外省的同學,卻不都是他們省的城裡人,也有來自農村。關鍵為啥,他們省份重視英語啊。要知道,我們省當時高考木有英語聽力。所以也就導致我閱讀比較好,聽力就是個渣渣。當年我大一下可以參加四級,我是425分踩線飄過,那幾個外省的同學,最高分590。後來我考六級,考了幾次,閱讀能得210,聽力就是90-100左右,422分,好不容易最後過六級,也只是426。現在認識一些條件比較好的小孩,他們在省重點初中學習。他們小學4,5年級開始,他們家人每個假期都會安排他們出國啊。最近一次小孩想去聯合國,參加模擬聯合國選拔,明年三月去紐約。(一直覺得去聯合國好高大上)現在他們通過演講得了資格,也是需要交4萬塊錢的費用才能去啊。還好家裡條件好,也比較支持。今年7月去英國遊學,學習,購物,一個小孩就花了差不多4萬。吼吼,所以,經濟條件好,能鼓勵他們多走走,多看看,也讓他們學習起來沒有後顧之憂。
有,英語並不是數學那樣難的一門學科,簡單來說只是一門語言,中文這麼難的語言每個中國人都會說,可為什麼中國人的英語這麼差呢。主要是環境導致的,就跟香港人普通話都不好,但是英文很好,一個道理,環境太重要
我們這些普通家庭的學生怎麼學英語的呢?音標??ABC??單詞??簡單句??主謂賓??定狀從??複雜句。生活中有人和你說英語嘛?有,你的英語老師。我們又是怎麼學漢語的呢?上來就是說說說,講講講,聽聽聽啊。不學古文,有人和你講過漢語的語法嘛?有幾個把英語語法縷順溜了的中國人能站出來縷縷天天講的漢語語法?有錢人家的孩子怎麼學英語的呢?參考你學漢語的方法。人家不是學習,而是把它變成一種自身組成,一棒子把人家打失憶了,人家還能說的順溜。一棒子把我們打失憶了,我們連how are you?i am fine,thank you.and you?都忘了。
按照我個人的觀察和經歷,是有非常明顯的聯繫的。就拿四六級的通過率來說吧:
本人畢業於廣東某本B高校的某管理專業。大一剛剛入學的時候就按照高考英語成績分班,全專業二百多人,高考英語110分以上的進入英語快班,其他人進普通班。我進了快班,班裡絕大多數同學都是廣東人,來自外省的只有兩人。
快班和普通班的區別是,快班的大學英語課程講課進度比普通班要快,難度大,需要掌握的知識比普通班要多,而且比普通班的同學早一個學期考英語四級(我們是大一下星期參加考試,普通班的同學是大二上學期)。仍然記得四級考試結束之後幾乎全班同學都在QQ群里說我對不起英語快班這個名稱……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要掛了,但是成績一出來,全班四十多人只有三四人不合格,其他全部高分通過,和後來普通班同學50%的通過率相比實在是好太多了。之後也幾乎是全班同學一次性通過六級考試,只有一兩個同學一直未通過,也比普通班部分早已放棄治療的同學好太多。大三開始英語課就漸漸減少,沒有了英語課,我班仍有不少同學參加校外的口語比賽和BEC考試取得成績的。
最後說說我班同學們的地域分布:大二開學後三個英語成績最好的同學轉到英語專業,這些三個同學裡一個來自鄭州,兩個來自廣州。剩下的39人里,來自湛江的2人,陽江1人,清遠、韶關各1人,汕頭3人,肇慶1人(我),內蒙古1人,剩下的29人全部都來自珠三角核心城市,特別是來自深圳,廣州和佛山的同學最多,除此之外就沒有來自廣東一些欠發達城市如河源梅州雲浮的同學了,甚至連潮州揭陽汕尾茂名的同學都沒有。
要知道我們這個專業本B的學費是一萬六一年,加上住宿費生活費和各種開支,真的不是每個普通家庭都負擔得起,所以,我們英語快班的絕大多數同學不僅都是來自經濟發達的城市,而且家庭的經濟條件也都是相當不錯的。
深夜手機打字,可能邏輯也不夠嚴謹,見諒。沒有,和腦袋有必然聯繫。
有關係,小學農村學校,英語老師是數學老師兼任,她連單詞都要先學交給我們,,
有非常大的關係(????ω????)答主坐標吉林某x線城市一所獨立院校求學,英專,家在東南沿海.來這邊上學第一天精讀課自我介紹,同班同學的英語口語簡直把當時年幼的我嚇尿,r u kidding me?誒,我好像是英專的吧,呃...這些人也是嗎?漸漸地發現這原來是普遍的現象,於是開始感慨英語水平地域差異之大,感慨至今.你所處的地域環境的英語教育水平和重視程度對你這一生英語水平能到的高度有著非常非常非常大的關係.當然也不能說決定,答主也見過在大學裡非常努力改變自己語音面貌的童鞋( ??_? ?)另外私以為這種地域環境帶來的影響不僅體現在面兒上,而且深植於里.
我認為有很大關係如果我們只是考慮普通的英語學習團體,這種現象並不明顯。但是如果往上分析,那些頂尖的英語學習集體,比如專業英語學習者,這種現象非常明顯。說實話,我覺得目前學好英語,包括其他語種,已經不再是老一輩人所說的背背單詞,背背課文,背背語法的階段了。學好語言,眼界有時比單詞更加重要。而這種視野,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不僅語言一科如此,其他學科也是這樣。題主最後所說的鴻溝並非就跨不過去,如果說真的有天賦,眼界和思想的先進程度是可以彌補的,只是需要很大努力,難度比較大。畢竟視野是可以後天培養的,天賦就可遇而不可求了。如果有語言天賦一定要珍惜啊。
推薦閱讀:
※我想做一個以共享單反相機切入的校園短租平台,再帶動其他數碼產品的長租,如手機電腦~想問問大神們的建議?
※中國哪所大學的遊戲原畫設計專業最好?
※想多了解些大學化學,可以看什麼書?
※如何評價編劇江小魚?
※得多牛逼的學生組織才需要十輪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