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形象地理解对偶空间(Dual Vector Space)?


来看一副对联:

上下联说的基本上是对的(不考虑直线不相交、点重合等各种特殊情况)。

这两句话其实就是一个“对偶”,我猜测“对偶”这个词取名就来自于和中国诗歌、对联的类比(没找到“对偶”这个词的来历)。

1 对偶的历史

1.1 出现

18、19世纪的数学研究者发现,涉及平面图形的定理如果把“点”换成“线”、“线”换成“点”重述一遍,不但话谈得通,而且竟然是正确的。

举个例子,比如直线的方程为:

ax+by=C

图像是这样的:

上面是把 x,y 作为变量画出来的图像,只是凭什么 a,b 不能作为变量?

ax+by=C 上固定一点 A ,作出 A_ xa+A_ yb=CA_ xA 点的 x 坐标, A_ yA 点的 y 坐标):

看着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但是,如果 A 点运动起来的话:

可以看到:

  • A 在直线上运动,可以认为运动的 A 点就是直线 ax+by=C
  • A 对应的无数条 A_ xa+A_ yb=C 交于一点

上面两句话写成“对联”的话就是:

  • 点动成线
  • 线动成点

其实,文章最开头的“两点决定一直线”和“两线交于一个点”也可以从这里推出。

更进一步:

数学家把“点”和“线”的关系总结为对偶。

1.2 对偶的作用

有这么两个对偶定理:

  • 圆内接六边形,相对的边的交点共线
  • 圆外切六边形,相对顶点的连线共点

第一个称为帕斯卡定理,第二个称为布列安桑定理,图示如下:

帕斯卡定理于1640年发现,布列安桑定理于1806年发现,要是早知道“点线对偶”就不用等待100多年的时间了。

补充一点,这两个定理,中间还有“内接、外切”对偶、“相对的边、相对顶点”对偶,真的蛮像中国的对联一样,要求处处对偶。

我们可以这样总结,对偶的作用是:

  • 证明了一个定理,则对偶定理也被证明了
  • 如果布列安桑定理证明很麻烦,我们就可以转为它的对偶问题,去证明帕斯卡定理

1.3 发展

数学家的任务就是把刚才的发现给抽象出来,以便有更广的适用范围。我们来看看是如何抽象的

揭示点线对偶的实际就是直线方程:

ax+by=C

可以写成( f 是一个线性函数):

f(x,y)=C

为了更广泛的表示不同维度的情况,把 x,y 写作 vec{v_{}}

f(vec{v_{}})=C

之前提到的“点动成线”实际上就是 vec{v_{}} 在变化:

“线动成点”则是 f 变化:

我们可以认为:

V={vec{v_1}, vec{v_2}, vec{v_3}, cdots }

代表点,而:

V^*={f_1, f_2, f_3, cdots }

代表线。定义 V^*V 的对偶空间。

上面的定义虽然不严格,不过基本上就是线代里面的对偶空间了。

2 广泛存在的对偶

有了“对偶”的认识之后,我们发现现实中广泛的存在类似的“点线关系”。

比如做功:

W=vec{F_{}}cdot vec{S_{}}=F_ xS_ x+F_ yS_ y

其中 vec{F_{}}=F_ xvec{i_{}}+F_ yvec{j_{}},vec{S_{}}=S_ xvec{i_{}}+S_ yvec{j_{}}

容易看出, vec{F_{}}vec{S_{}} 相当于“点”与“线”的关系。

根据这个对偶可以得到一些物理结论,具体可以参看 这里 。

在很多学科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对偶关系,我也不是很清楚,这里就不举例子了。

3 另外一个视角

这个直线函数:

ax+by=C

如果把 a,b,x,y 都看作变量,那么:

ax+by=C

实际上是一个四维空间的曲面。

不管固定 a,b 还是 x,y ,得到的直线其实都是这个曲面的一部分。

或许可以这么理解, a,bx,y 之间的对偶,是因为它们处于更大的系统之中。


对偶空间”是“线性空间”,它里面的元素是“线性映射”。

仅仅是这句话就足以让许多人一头雾水了。为了理解它,我们先说说“集合”:所有的“线性空间”都是“集合”,然而“集合”未必都是“线性空间”。比如{帽子,足球,鱼香肉丝}这样的集合就很可能不是线性空间。那么问题来了——

什么样的集合,才可以被称作是线性空间呢?

答:如果某集合对加法和数乘封闭,也就是说

(1) 任意一个元素 加上 任意一个元素 结果仍然在集合里;

(2) 任意一个数 乘以 任意一个元素 结果仍然在集合里。

那这个集合就是一个线性空间。

比如,{0}这个集合只有一个元素,而且——

(1) 0 加上0,结果是0,在集合内;

(2) 任何数 乘以 0,结果是0,也在集合内。

所以{0}是一个线性空间。

而{0,1,2}这个集合,就不是一个线性空间。因为1加上2,结果是3, 而3却不在集合内。

如果你能够在{0,1,2}这个集合上,自己定义一种特殊的“加法”和“数乘”,在——满足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具备加法恒等元、加法逆、乘法恒等元——的前提下,还能使得{0,1,2}中所有的元素满足对加法和数乘封闭的条件,那么{0,1,2}就可以被看做是线性空间。当然,你也看出来了,这非常的困难。事实上,线性空间是极其特殊的集合。

我们已经搭好了“线性空间”的概念,它就像游戏的场景,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尽情的玩耍。下面来看一个更有意思的东西——线性映射

我们继续用{0}这个最简单的线性空间,

然后给出一个线性映射——把{0}中的所有元素(也就是0啦)乘以1

0
ightarrow 0

然后又给出一个线性映射——把{0}中的所有元素乘以2

0
ightarrow 0

然后又双叒叕给出一个线性映射——把{0}中的所有元素乘以3

0
ightarrow 0

……

我们很快就发现,{0}这个线性空间上的线性映射竟然有无穷多个!如果我们这无穷多个映射放在一个集合里:{线性映射一,线性映射二,线性映射三…… },那么,这个由“线性映射”构成的集合,是否也是一个线性空间?

答案竟然是yes!而且它就是{0}的对偶空间

等一下——

如果这个集合是个线性空间,那么根据上文,它必须对加法和数乘封闭。可是数字之间相加,比如1+2,很好理解,线性映射也能相加吗?怎么加,结果是什么?

注意,上文中提到:

……你能自己定义一种特别的“加法”和“数乘”,在——满足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具备加法恒等元、加法逆、乘法恒等元——的前提下……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线性映射的集合上定义线性映射的加法”!只要能满足那些要求就可以了!

下面用个例子来描述一下“线性映射之间的加法”:

线性映射二:x
ightarrow 2x , 线性映射三:x
ightarrow 3x,那么:

线性映射二 加上 线性映射三等于 一个新的线性映射:x
ightarrow 2x+3x

不难发现,这个定义是满足加法的那一票要求的。有了加法的定义,我们乘胜追击,再用个例子来描述一个数和线性映射相乘,

线性映射一:x
ightarrow x , 那么:

3 乘以 线性映射一等于 一个新的线性映射:x
ightarrow 3x

然后就可以发现,{0}上的所有线性映射的集合:{线性映射一,线性映射二,线性映射三…… }

对加法和数乘封闭,也就是说,它也是一个线性空间,于是我们把它叫做{0}的对偶空间。

再回头看看本回答的第一句话:“对偶空间”是“线性空间”,它里面的元素是“线性映射”,这句话里其实还隐含了一个信息:我们在对偶空间里,定义了线性映射的加法以及数乘。

最后,更准确的说,对偶空间里的元素是“线性泛函”(linear functional),这是一种特殊的线性映射。


试答。。。

经典物理的"frequency space"(量子物理的momentum space)就是时空的对偶空间。这直接与傅里叶变换有关: f(x)x-空间上的函数,而它的傅里叶变换

hat f(xi) = int_{mathbb R^n} f(x) e^{-ilangle x,xi
angle}dx

应该看做是另一个空间(xi-空间)上的函数。这两个空间有个natural pairing(就是式子中的 langle x,xi
angle=sum_{i=1}^n x_i xi_i ),但实际运算中 x=(x_1,ldots, x_n)xi=(xi_1,ldots, xi_n) 都是n个数,有必要区分吗?

一个解释是“单位”不同,更准确说是“量纲”不同。现实中的时间和空间,及其上的函数,是在给定了单位(还有原点)之后才能用数学表达。一般作为数学运算我们都忽略了单位,只做纯数目的运算。如果按照物理的思维习惯,每个式子的每个常量、变量都自带单位,只有相同量纲的量才可以相加或相等;而像三角函数、指数函数这类的“超越函数”只能用于“无量纲”的数上。所以傅里叶变换中的 e^{-ilangle x,xi
angle} ,x如果带长度单位,xi就要带[长度^(-1)]的单位。相应的对于时间,e^{iomega t}可以看做是频率为f=2piomega的波,而频率的量纲就是[时间^(-1)],如赫兹=每秒震动的次数。

现在回来看线性空间,我们发现单位的概念其实就是基。虽然已经有了原点,但在给定基之前,线性空间无法用数来描述(不要想象成mathbb R^n)。给定一组基(如向东一米,向北一尺。。。),我们才可以用一组数来表示空间的任一点,这就是坐标(准确说是一组坐标)。注意坐标依赖于整个基(单独“向东一米”只能表示这一条线上的点),而且给定一组基和给定一组坐标是等价的。现代数学(从微分几何到代数几何)一个看似平平无奇却异常重要的启示:(每个)坐标应该看做是一个函数,从空间到mathbb Rmathbb C的函数。

那对偶空间是怎么定义的呢?其实“后现代”的观点这并非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它有什么性质,怎么和原空间“对偶”。(注意:对偶并不是说空间里的点“一对一”。或许可以理解成V上的变换对应V^*上的变换,即 GL(V)	o GL(V^*) 。)

简言之,基就相当于单位(准确说是一组方向和单位长),而对偶空间是一个具有“相反”量纲的空间。一边的基放大,另一遍就要缩小,这样natural pairing结果不变(所以叫natural)。


目前看到的答案似乎没有人提到无穷维空间,我抛个砖吧。V的对偶空间V^*V上所有有界线性泛函构成的集合,也就是,对于fin V^*,exists alpha>0,满足forall xin V, |f(x)|le alpha||x||,并且fV上满足线性性。

同样地,我们可以定义V^{**},它是V^*上的线性泛函。注意到forall xin V,我们如果看x(f)=f(x),forall fin V^*,那么x就可以看作V^{**}里面的元素,所以V可以嵌入V^{**}。但另一方面一般而言V^{**}V都要大一些,因为V^*自带完备性,这是V不一定具备的。而且完备性不完全是造成V严格包含于V^{**}的全部原因——只有当V上的单位球在弱拓扑下是紧的时候,才有自反性Vsimeq V^{**}。所以严格来讲,对偶空间的对偶空间不是原来的空间,比原来的空间要大。

至于怎么形象理解……还是看看有没有别的答主能够给出更好的看法。


艰难地学习了两天对偶空间的弱鸡来抛个线性代数的砖吧……我只懂线性代数……

对偶空间V^*的想法本身是很自然的,就是dim V=n的线性空间V上全体线性函数组成的(在通常的函数加和乘下)线性空间。这个空间其实就是全体  1	imes n 的矩阵而已。那么自然的,对偶空间就是一个n维的线性空间。注意在V的一组基e_i下,我们给出的任意一个赋值f(e_i)=eta_i都唯一地确定了一个线性函数f(x=sum alpha_i e_i)=sum alpha_i eta_i。那么自然地诱导出V^*的一组基e^i(e_j)=delta_{i,j},这就称作e_j的对偶基(互相对偶)。

那么下一个问题是,对偶基具有怎样的性质?对于V^*的所有的基,与它相互对偶的V的基的存在性和唯一性怎样呢?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研究如何从V^*反推V的性质。接下来有一个惊人的定理,我们开始以为V^{**}=(V^*)^*的性质相当古怪。但是取e^iV^{**}上的对偶基,这个对偶基应该有epsilon_i(e^j)=delta_{i,j},注意到这就是e^j(e_i),把sum alpha_i epsilon_i改写成sum alpha_i epsilon_{e_i},考虑到这是从e_i发生的对偶基,再把它写成epsilon_{sum alpha_i e_i},它有epsilon_{sum alpha_i e_i}(sum eta_i e^i)=sum alpha_i eta_i =sum eta_i e^i(sum alpha_i e_i)!这指引我们,考虑映射g(x)=epsilon_x,epsilon_x(f)=f(x),不难证明这是一个VV^{**}的自然同构。

我们得到了相当重要的结论:V自然同构于V^{**}。这告诉我们,V也可以被看成V^*的对偶空间,对偶性(在某种意义上)是自反的!

接下来再从V^*反推V的性质就像砍瓜切菜一样容易。对偶基的唯一性是平凡的,至于存在性,对V^*的一组基e^i取它在V^{**}上的对偶基omega_i,对每个omega_i取它在自然映射下的原象e_i。注意到omega_i(e^j)=e^j(e_i)=delta_{i,j},于是e_i就是我们所寻找的e^i的对偶基。

个人感觉,对偶空间最重要的性质就是对偶的自反性,这让我们能够从V^*反推V的性质。

-----------补答的分割线----------

学了一个很有趣的证明啊,这个证明我没有完全理解,写出来分享一下。

定理:mathbb{C}上的线性空间必有不变的超平面。

证明:对算子A,考虑A诱导的算子A^*的一个属于特征值mu的特征向量lambda,有A^*lambda x=lambda(Ax),它是特征向量所以Aker lambda上是不变的,熟知dim ker lambda=dim V-1,Q.E.D

这个定理有什么用呢?比如,由它马上就有mathbb{C}上的矩阵都可上三角化,从而 Hamilton-Cayley 定理就是显然的了。

我还没能完全理解这个证明的思路……以后再来补答它的本质吧。


首先,对于有限维矢量空间V而言,所有线性映射V	omathbb{R}构成一个矢量空间V^*。这应该是很好验证的。比如线性映射f,g:V	omathbb{R}在数乘或相加之后alpha f+eta g还是线性映射。

其次,从V中任取一基底{v_1,v_2,cdots,v_n},总能找到V^*中的n个线性映射{v^1,v^2,cdots,v^n},使得v^i(v_j)=delta^i_j (kronecker记号,表示i=j时为1,否则为0)。换句话无非就是坐标投影,v^i的作用是取第i个坐标。即v^iv=sum c_iv_i=c_1v_1+cdots+c_nv_n映射到c_i上。可以证明{v^1,v^2,cdots,v^n}确实是V^*的一个基底 (按定义证明即可,直观理解:v^i的线性组合=&>系数c_i的线性组合=&>v_i线性组合映射到c_i的线性组合=&>构造出任意线性映射V	omathbb{R})。这就说明了VV^*的一一对应。

上面两点是抽象意义上的对偶空间。你如果想直观理解,就把V想像成mathbb{R}^n吧,{v_1,v_2,cdots,v_n}记成矩阵B=[v_1,v_2,cdots,v_n],则v^i实际上为矢量左乘一个行向量,该行向量为B^{-1}=[a_1,a_2,cdots,a_n]^T的第ia_i^T。即

a_i^Tv_j=delta^i_j

所以这时的v^iv^i(x) = a_icdot x = a_i^Tx

更直白一点,对于mathbb{R}^n的标准基底{e_1,e_2,cdots,e_n},其对偶空间(mathbb{R}^n)^*的标准基底为{e^1,e^2,cdots,e^n}e^i的显式表达式为

e^i(x) = <e_i,x> = e_icdot x=(e_i)^T x

无非就是一个内积嘛。即e_i的对偶矢量是由e_i定义的内积<e_i,cdot>,或左乘e_i^T。这也是为什么会有配对函数<,>:V^*	imes V	omathbb{R}的定义

<v^i,v_j>=v^i(v_j)=delta^i_j

它的记号与内积是一样的。这么写实际上将矢量与线性映射等同化了,两者地位相同 (潜台词是交换位置也无所谓)。即,一般的理解是映射作用于矢量,但是矢量不服气,我们都是一样多的,我为什么不能作用于你?我自封为映射的映射如何?所以,在同构的意义下

(V^*)^*=V

这个梗在C语言也有体现,比如数组取值的两种写法a[0]和0[a]都是合法的。窃以为,将数视为映射的映射,是思维的一次升华,在更高级的数学里经常这么干 (比如张量代数,微分形式)。注意哦,同构的意义下"乱来"并不新鲜,比如v^Tv实际上是一个1	imes 1矩阵,但我们经常又直接将它视为一个数。

最后说一点,理解了抽象定义,再来看具体例子是更吼的。先对抽象定义半懂不懂,再通过具体例子回味一下,才会有醍醐灌顶的感觉。线性代数并不等于矩阵,一开始就上矩阵是工程师的思维。比如证明对偶空间的性质时,如果V是抽象的,你就不能直接用矩阵,还是老老实实按定义来吧。


添加前提:只在有限维内讨论…@玟清 的答案已经非常之好了,我在这里再补充几个必要的细节:从定义出发,来说说为什么就如玟清所说的:

(问题一)dual vector也会构成一个线性空间,我们把它叫成dual space;

(问题二)为什么dual space V*与原空间 V维度相同(同构的)。

首先是dual vector的定义:given a vector space V with scalars C,那么V上的dual vector(或者叫 linear functional) f是一个V到C的线性映射。线性映射的含义就是:f(pv+qw)=pf(v)+qf(w),其中p,qin C ,v,win V,f(pv+qw),f(v),f(w)in C,另外我们把所有f这样的线性映射的集合称为F

现在我们任意选定V(可以假定是dim n)的一组基e_{1},e_{2},...,e_{n} ,那么任意的vin V,可以表示成v=v^{1}e_{1}+v^{2}e_{2}+...+v^{n}e _{n}

接下来,我们选出属于集合F的一组特殊的线性映射e^1,e^2,...,e^i,...,e^n,其中e^i(v)=v_{i},用大白话解释就是:我们选定了一组V的基,所以对于vin V有一组“坐标”v^{1},v^{2},...,v^{n},线性映射e^i就是把坐标中第i个的v^i拿了出来,如此而已。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e^iV选定了一组基后才有意义,否则哪里会有坐标让你拿出来。。。我们还容易得到e^{i}(e_{i})=1,e^{i}(e_{j})=0,i
e j,大白话解释就是e^{i}去捞e_{i}的第i个坐标就捞到了1,e^{i}去捞e_{j}的第i的坐标就捞到了0...这个可以简单写成e^i(e_j)=delta _{j}^{i} delta _{j}^{i} 这个符号叫Kronecker delta,含义的话应该很明显了。

再接下来我们考虑了集合F中的一组特殊的线性映射后,开始考虑一个任意选定的fin F,我们希望f可以被特殊的线性映射e^1,e^2,...,e^n表示(线性表示)。我们刚开始会关心f作用在V选定的基e_{1},e_{2},...,e_{n}上的情况,我们记fiequiv f(e_{i}),显然特定的某个f作用到e_{i}上,就会是一个特定的fiin C

好了最终我们开始讨论一般的情况,任意选定的fin F作用在vin V上:

f(v)=f(sum_{i=1}^{n}{v^{i}e_{i}}) =sum_{i=1}^{n}{v^{i}f(e_{i})} =sum_{i=1}^{n}{f_{i}v^i} =sum_{i=1}^{n}{f_{i}e^{i}(v)}

再明确下我们得到的结论:

f=sum_{i=1}^{n}{f_{i}e^i}

此式非常重要,它表明任意fin F可以被一组特殊的e^1,e^2,...,e^nin F线性表示,所以F就是一个线性空间,我们把它叫做V的dual space(问题一得证),而“坐标”就是f_1,f_2,...,f_nin C,它们就是f作用在V的一组基e_1,e_2,...,e_n上产生的“值”,这个式子非常精彩,总觉得这里面我还没有挖掘出更多精彩的信息,如果有大神想到,请告诉我哦~~先orz为敬。。

接下来的问题很自然,那就是e^1,e^2,...,e^n是不是线性无关的,也就是我们想知道它们是不是F的一组基,F是不是dim n的(问题二)。

我们假设lambda _{1}e^{1}+lambda _{2}e^{2}+,...,+lambda _{n}e^{n}=0

(lambda _{1}e^{1}+lambda _{2}e^{2}+,...,+lambda _{n}e^{n})(e_i)=lambda _{i}=0,其中i=1,...,n

所以lambda _{1},lambda _{2},...,lambda _{n}=0

所以e^1,e^2,...,e^n线性无关,它们是F的一组基,dim F = dim V = n,问题二得证。

后面再补充一些说的吧,其实看待原空间与对偶空间正如 @玟清 所说,两者地位其实是相同的,这个在引入内积空间后会更加清晰,之后有时间补充吧,然后,其实还有很多不懂的,请大家多多指教+补充。我的微信号是mubing_s,希望机器学习数学大神可以加我(最后orz为敬。。。)


我们令X^*X的对偶空间。空间X^*中的元素fX上的有界线性泛函。

此时,我们把空间X想象为一个人。但是想要了解人体内部的结构状况是很困难的,因为从外表看不到对吧。于是我们需要借助其他手段,比如:X-射线。每一个泛函fin X^*都相当于对人体的某个断面做了一次扫描。而对偶空间X^*就相当于把对整个人体的所有不同层面所照的X-光片给聚集在一起(类似于CT的原理)。

那么,我们的问题是:这些X-光片在多大程度上反应了人体的真实状况呢

理想的状态下自然是,针对想要了解的组织,例如骨骼结构,所有这些X-光片加起来已经完全可以精确复原人体骨骼的精细结构了。此时,我们就可以考虑XX^*是不是一回事。也就是说,骨科的医生看着你的X-光片就可以安排手术了,而不必先把你解剖开,并把肌肉都去除。

很幸运,有时候是可以做到的。比如对于实的希尔伯特空间mathcal{H}我们有:

mathcal{H}cong mathcal{H}^*

其中,cong表明两者是等距同构的(isometrically isomorphic),也就是在某种情况下,两者视为一样。所以,放心吧,通过看X-光片诊断是完全靠谱的 ~

X-光片子的例子似乎是源自我硕士时候的导师,至于是不是用来描述这个问题,比较时间太久已经忘记了。


用2D空间的例子简单说明。

vec {e_1}, vec {e_2} 构成空间V的基底。它的对偶空间V^{*}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构造:

数学表达式为:vec {e_i}^{prime} cdot vec {e_j}=delta_{ij}

这样,vec {e_1}^{prime}, vec {e_2} ^{prime}构成了对偶空间V^{*}的基底。如下图所示。


这么好的问题,竟然——没——有——人——邀——请——我!

你要形象地理解?其实你只要理解了对偶空间为什么叫对偶空间,形象什么的,根本就不重要。

那么就从对偶这个词开始说起好了。

对偶,在我的印象里,意思大概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严格一点,最好食物能对食物,景物能对景物之类。

仔细思考一下,当我们求一句对偶的诗歌的时候,其实分了两个过程:

确定对应关系

根据关系找词

还是具体一点好了,比如一句诗歌

两个黄鹂鸣翠柳

首先我们心里得出的是这些(至少潜意识里是得出这些):

第一个:数词;第二个:量词;第三个:形容词……

以此为基构造新的句子:

一行白鹭上青天

很显然对偶其实有两步,第一步,得到对应关系的集合,第二步,通过对应关系造句。最后的结果是两个句子构造一样,我们称之同构。

现在我们把这个概念引入数学中,就这么用:

第一步得到的东西我们就叫它对偶空间,你可以理解为如果要找同构的空间,那就要经过该空间去对偶。没错,就是那个“第一个:数词;第二个:量词;第三个:形容词……”,其实共轭空间也是这么理解的,这三个东西只是适用范围不一样,一个是向量一个是线性泛函,还有一个是……修辞手法,但核心意思都是一样的。


强答一下。

直接上图吧、其实我也不懂。

大概是对于有限维线性空间的对偶空间的定义吧。

其他情况还没涉及到。

图片拍自教材高等代数(北大第四版)

这应该是最基础的解答。没学到近现代的代数拓扑等,强答到此了。

没学好数学也不会法学。

若侵犯高等教育出版社或者北大编著小组等,

很抱歉,通知则删


简单理解如下,理解之后,关于对偶空间的性质就很trivil了。

一个维度为d的定义在域K线形空间V的对偶空间Vd是以维度为n的行向量为元素而组成的线形空间。这些行向量把V中的每个元素映射到集合K中某个元素上。

Vd中任意一个元素f满足以下映射

f:Vー>K

f可以理解为一个n维行向量,f(v)属于K,v是V中的元素,可以理解为一个n维列向量。

所以把Vf中元素理解为n维行向量,把V中元素理解为n维列向量,二者的scalar乘积落在域K上。


建议看一下 局部凸拓扑线性空间的对偶理论

参考用书 Wilansky 的Modern Methods of topological vector spaces 还有GTM003

还有康托洛维奇的 泛函分析 以及徐登洲的拓扑线性空间引论

主要这个东西讲的是一种与对偶对(两个所谓形成对偶的线性空间)相容的局部凸线性拓扑的不变性 其中Banach Mackey定理 阿劳格鲁布尔巴基定理 Mackey arens定理一步步的引入到研究局部凸对偶理论的问题当中去。浅显的说研究局部凸拓扑线性空间X上的一些性质了可以研究X的共轭空间入手。拓扑线性空间也是做广义函数论的基础。


一个关于V的对偶空间不严密的具体化的文学解释。

我能想到最形象的事,就是作V抽象的坐标。一路上与V对偶相伴,留下希尔伯特空间慢慢聊。

~~~~~~~~~~~~~~~~~~~~~~~~~~~~~~~~~~

以下只按形式理解。考虑特例,假设V有可数基,设ei为基底。只讲四句话:

x=sum ai ei

fi(x)=ai为坐标

任意f都是fi的线性组合。

放到希尔伯特空间里思考更具直观性。


列向量和行向量。


可以从微分形式的角度理解,具体下次补充。。。


推薦閱讀:

請教大神,什麼是self-adjoint realization?
無窮維空間中可分性,凸性,自反性之間的聯繫?
泛函分析中為什麼想到引進Gelfand變換?
量子力學與積分方程有何聯繫?
泛函分析中的運算元理論的背景和動機?

TAG:线性代数 | 泛函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