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戀是否是基因表達哦?

我一直有個疑問就是同性戀是否是基因表達,如果是的話那同性戀本身無後代基因無法留存,如果不是那是因為社會和文化使然么?


題主,首先我要給你糾正一個誤區:

假設性取向是一個表,它不是只有兩個檔位,它是密集分布的無數的檔位。

然而,在當前的語境下,我們給了它兩個讀數:同性戀,異性戀。事實上,指針有無數個位置,我們只給了他們兩個讀數,因為我們笨。

然而大自然沒我們這麼狹隘,遺傳不按照表頭的讀數遺傳,按照指針的位置,而且不要忽略一個重要的因素:基因突變----高個子父母可能孕育矮個子子女;低度數父母也有可能孕育高讀數子女。

事實上,只有極端讀數,才會導致你選擇不孕育後代,而不是只要有這個基因特徵你就不可能有後代了,所以這個基因被保留下來,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而且很多生物學家相信:同性戀傾向在我們進化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加速了我們作為一個社會物種的社會性的形成:科學家們觀察到其它靈長類動物中,具有同性戀傾向的雌性傾向於照顧族群中的「侄子」「侄女」,這樣他們雖然沒有自己繁衍後代,但是相應節約有限資源,增加了其它幼崽的成活幾乎,從而保證了族群的延續;

具有同性戀傾向的雄性更多的擔負起照顧雌性和幼崽---這一點對於進化中人類尤其重要,因為人類是靈長類中反常的「肉食性動物」,(參見答案為什麼原始人突然就吃肉了? - 愛小臭的回答)群體領袖(alpha male)承擔的狩獵任務更重。「同性戀」的兄弟在alpha male離群狩獵的時候承擔起照顧雌性的責任,而不會爭搶伴侶,一方面增加了族群的存活概率,一方面增強了凝聚力。當然,這些都還是科學家的假設。

------------------------------------------------

其次,雖然我們現在還不知道同性戀的具體基因表達,但是生物學家已經發現了強烈的證據。最近一項研究,調查了800位同性戀者,發現了他們在染色體X和染色體8和異性戀者人有著顯著的不同。

下面是幾篇論文和著作,以供參考

https://books.google.com.hk/books?hl=enlr=id=DyhVp9bYC8cCoi=fndpg=PP2dq=homosexuality+geneticots=aeKn_2Z-adsig=Xanr6S2ghw4EdeM6VxjC2xmPXuYredir_esc=y#v=onepageq=homosexuality%20geneticf=false

http://journals.lww.com/jonmd/Abstract/1952/04000/Comparative_Twin_Study_on_the_Genetic_Aspects_of.1.aspx

PsycNET - Display Record


這個問題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前任院長饒毅老師在「科學網饒毅博客」論述過

科學網—饒有性趣(1):欲解異性戀 須知同性戀

性向(sexual orientation)與性偏好(sexual preference)是兩個相關、但不完全相同的概念。性向是指一般穩定的、內心的對性追求對象類型的取向,性偏好是可以觀察到的外在行為。可以研究人類的性向和性偏好,也可以研究動物的性偏好。動物與人類性偏好在機理上有多少相關,動物的性偏好與人類性向關係有多緊密,目前皆無定論,對動物不好用同性戀、雙性戀、異性戀等性向辭彙。

為什麼要研究同性性行為?為什麼演化中存在同性性行為?性偏好的原理是什麼?

性向或性偏好不是醫學問題,而是一個自然現象。研究它們目的並非改變、更不是為了「治療」性向和性偏好不同的人,而是探討其中科學奧秘。

從生物學來說,異性戀與同性戀是一個事情的兩面,不存在相互獨立的理解,理解同性戀是理解異性戀所必需,「同性戀的原理」也是「異性戀的原理」,它們不過是對同一個原理的兩種說法,比如:觀察到某個分子的缺乏導致雙性戀、或同性戀,也就發現這個分子的工作參與異性戀。

性向或性偏好的研究比較了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不過,有遺傳因素並非簡單地說兒子有同性戀是因為長輩是同性戀。因為遺傳因素可以是多個基因的組合和相互作用,比如像愛因斯坦這樣的天才科學家,其科學成就恐怕不是完全後天訓練而成,也與從他父母來的遺傳因素有關,但並非必需他父母表現為天才科學家。研究性偏好過程中,遺傳學還作為方法學起了重要作用,不僅研究基因的功能,也可通過基因而操縱細胞的活性。

在研究性偏好的過程中,觀察到對雌性無追求的雄性,把他和雌性關到一起,他絕對不要,專門等雄性,多麼專一(至少在性別上專一,不過不挑剔不同雄性個體)。還看到對雌雄皆無性趣的雄性,中國有些古人仰慕的「坐懷不亂」恐怕很難說是人類的表率,還可能「成人不宜」。為什麼「坐懷不亂」?這也是科學問題。

同性戀怎麼沒被演化淘汰

動物和人類同性間性行為發生率多高?

在已經研究過的動物群體中,很多都存在同性性行為,雄性中常有5-10%的個體有同性性行為,當然動物有些少於此數、有些高於此數。

研究人類性行為需要根據個人的報告,帶來很大困難和不定。不同地區、時間、文化環境中,同性戀和雙性戀的報告率不同,一般是百分之幾。例如,1990年代初期美國的一個調查見:2.4%的男性、1.3%的女性自認為是同性戀,而一生中有過同性間性行為或認知的高達7.1%。這並非唯一的調查,因為自報受很多因素影響,不能斷定是確切的數據。

同性戀為什麼在動物中繼續存在,為什麼沒有因為它減低生育而被進化所淘汰?這個問題,迄今沒有確切的答案,不過有一些猜測認為同性戀在演化中可能有優勢,而被保留下來。「同性戀有進化優勢」表面上很奇怪,不過有多種可能,比如:在人和某些高等動物,可能同性戀自己沒孩子、但更好地照顧兄弟姐妹的孩子,從而在同種進化中起有益作用;也可能同性戀的基因變化在不同性別起不同作用(一個基因變化在男性導致同性戀,而這個變化在女性導致更有生育力,這樣在女性中傳下這種變化);還有可能是有兩套染色體、每個基因有兩個拷貝的二倍體動物,有基因的劑量效應,一個突變和兩個的突變效果不同(比如,單一突變增加生育力、兩個都突變導致同性戀),等等。

同性戀是否有基因參與

答案是肯定的,不過目前並不清楚哪些基因影響人類性取向具體。

可以說,所有行為都一定有基因參與,只是不清楚多少基因參與某一特定行為、某個基因參與多大的程度、它參與的具體步驟和方式。有基因參與不等於說遺傳起決定性作用,有基因參與更不排除環境的作用,而且基因和環境之間還可相互作用。在分子生物學迅猛發展幾十年以後,相對而言比較容易研究基因參與,而很多環境因素迄今較難控制和觀察從而不便研究。

研究人類表型的遺傳因素有多種方法,如分析家族、領養、雙生子。同卵雙生的兩個人基因相似性以前認為是百分之百,現在知道可能不是,不過很接近。而異卵雙生兩者之間基因相似性類似兄弟姐妹,低於同卵雙生。推論遺傳參與程度的標準方法是比較同卵雙生與異卵雙生之間的差別,理想的情況是比較分開撫養的同卵雙生與在同一個家庭撫養的異卵雙生之間的差別。當然,一般很難得到足夠數量分開撫養的同卵雙生子。雙生子分析也有一定局限,比如,如果同卵雙生子分別撫養的環境因為寄養父母的選擇而實際很接近,其環境差別不能假定為完全不同,錯誤地將環境因素認為是遺傳因素會高估遺傳的貢獻程度;而因為同卵雙生之間有包括表觀遺傳對DNA表達的調控等原因可以造成低估遺傳貢獻。

自1950年代以來對同性戀的家族、收養和雙生子調查,一般認為性取向有遺傳因素。不過,這些調查有多個問題。比如,很多研究依賴在同性戀刊物上徵求樣本,取樣有偏差;依賴受訪者的自我報告,可以受不實報告影響;家庭成員之間不清楚性取向,不容易獲得家族信息而分析比較相關性。

對人類性向的遺傳因素研究最接近事實的結果,也許是2010年瑞典科學家L?ngstr?me等在《性行為文獻》雜誌上的文章。因為瑞典有很好的登記系統,他們在2005年到2006年無選擇地調查當時全部在20歲到47歲的雙生子,問他們的性向,然後分析同卵雙生和異卵雙生的差別,結論是:對於男性而言,對性向的影響34%到39%來自遺傳貢獻,未見共有的環境貢獻,61%到66%為個體特異的環境貢獻;對於女性,性向的影響18%到19%來自遺傳,16%到17%來自共有的環境,64%到66%來自個體特異的環境。這些數據可能反映了遺傳和環境因素對這個時代瑞典人性向的影響(至少是他們願意報告的影響)。對於時代、地點、文化不同的人群,答案還沒有這麼清晰,雖然多個研究傾向於支持有遺傳參與。

影響人類性向的基因

1993年,美國國立健康研究院(NIH)的Dean Hamer實驗室首先試圖找影響人類性向的基因。當時他們認為X染色體上可能有影響男性同性戀的基因。因為X染色體有母系遺傳偏向(男的性染色體為X和Y,女性為X和X),如果影響同性戀的基因在X染色體上,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研究提示某些家族的男同性戀在母系親戚中有高於一般幾率的男同性戀成員。1995年,Hamer實驗室進一步將懷疑的基因局限到X染色體上一個小區域(Xq28)。

1999年,Rice等不能證明Xq28與男同性戀的關聯。

Hamer實驗室在2005、2006還有論文繼續尋找影響人類同性戀的基因。

迄今尚未能確定參與人類同性戀的基因。當然,注射性激素會影響性向,而性激素不僅改變性向,而且改變其他性行為、也改變與性相關的一些形態特徵。並未證明性激素相關的基因變化是導致人類同性戀的原因。

研究影響人類同性戀基因變化的科學家很少。

坐懷不亂的動物

在低等動物果蠅,摩爾根的得意門生Alfred Sturtevant於1915年發表的論文是第一篇研究果蠅性行為的論文,描述了果蠅求偶行為的動作順序。1963年,Gill發現了第一個造成雄果蠅性偏好變化的基因。他當時只發表了兩篇摘要,未發表全文。他發現的基因以後稱為Fruitless(無果,調侃果蠅的英文俗稱fruit flies)。「無果」表型是比較極端的特定突變所造成,導致雄蠅絕對不與雌蠅交配,就是給他成熟的、樂意交配的處女蠅,他也堅決不試圖交配,寧可沒有後代。他雖然覺得雌性索然無味,卻對雄性興趣盎然,試圖與雄性交配。當然,他爬到雄的身上也還是「無果」,表現為「行為型不育」,有生育能力,但因不肯對雌蠅付諸行動導致不育。

基因是核苷酸成一定序列而成,一個基因可以有不同位點的突變。Fruitless的其他突變種,有不同、也可能多種表型。它們一般都不是嚴格的「坐懷不亂」,如果瓶子里只提供雌性,突變雄性也會將就交配雌性,只是他對雄性也挺有興趣。如果缺失整個Fruitless基因,性行為完全缺乏,還缺失某些肌肉。Fruitless基因於1996年被美國和日本兩個實驗室所克隆,迄今仍為研究果蠅性行為的焦點。可惜的是,迄今未證明哺乳動物有fruitless同源的基因參與性偏好,所以不清楚研究果蠅Fruitless基因最終對理解高等動物幫助有多大。

90年代以來,在果蠅中還發現了6、7個突變可以導致雄-雄求偶的基因,包括芝加哥大學龍漫遠實驗室2008年發現的一個基因和科學院上海神經所郭愛克實驗室2008和2009年發現的一個基因。但是,要麼它們在哺乳類動物沒有相應的基因(所謂同源基因),要麼不知道相應的基因是否參與哺乳類性偏好。

老鼠里也出現過因為基因突變造成的坐懷不亂。2005年,美國舊金山加州大學的Mandiyan等發現如果用分子生物學剔除鼻子中表達的Cnga2基因,鼻粘膜失去嗅覺反應,這些老鼠毫無性趣,對同性異性都無動於衷,是幾乎徹底的坐懷不亂派,說明對於老鼠來說,性趣並非能夠自我發起,而需要嗅覺來激發。

嗅覺也是老鼠和很多動物識別其他動物性別和個體差異的主要、甚至唯一感官。Cnga2基因的產物對於感受很多嗅分子是必需的,缺失後對多種行為有影響,包括雄老鼠不打架了。Trp2基因的產物也在鼻子里,不過只在特定區域、只參與識別少部分嗅覺、特別是性別相關的外激素。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哈佛大學兩個實驗室於2002年分別剔除Trp2基因後,發現老鼠難以辨別雌雄,所以在求偶時對性別的選擇下降,原來雄鼠的雌/雄偏好比較高,剔除Trp2的雄鼠,雌/雄偏好還有一些,但顯著降低。

文章的後半部分比較專業但也深入淺出,可以去開始列出的科學網看全文。

關於動物性向選擇與性衝動等饒老師還有另兩篇博客:

科學網—饒有性趣(2):失戀之後…

科學網—饒有性趣(3):卿為誰狂


一切性狀都是基因環境的綜合作用。 性取向不例外。

下面的假說是純粹開腦洞。您就當個段子聽。

同性戀這一性狀在種群繁衍上有明顯的劣勢,又不具備明顯的優勢,為何沒有被淘汰?

性取向 = 經驗 + 體內性激素水平 + 基因 + 一大堆隨機因素

基因

沒有所謂的「同性戀基因」,只有「喜歡男人基因」 和「喜歡女人基因」。

  • 具備「喜歡男人基因」的男人,傾向於變成男同,所以不利於「喜歡男人基因」的傳承。

  • 但是具備「喜歡男人基因」的女人,傾向於變成堅定的女異性戀,所以有利於「喜歡男人基因」的傳承。

一正一反, 「喜歡男人基因」的比例還那麼多,基本維持不變。 所以男同的比例也基本維持不變。

同樣道理, 「喜歡女人基因」的比例還那麼多,基本維持不變。 所以女同的比例也基本維持不變。

激素水平

性取向受體內激素水平影響。雄激素高就傾向於喜歡女的,反之傾向於喜歡男的。

很多這一類例子。一個人由於病理或者服藥等原因,體內激素水平變化,導致性取向發生變化。

經驗

有些人,即使是長期服藥,變性手術使得體內激素水平改變,也沒有改變性取向。

(以男變女為例說明)

  • 可能是「激素改變數不夠」

  • 可能是他擁有「喜歡女人基因」

還有一種可能, 就是他擁有前半生作為男人的經驗,「我只和女人交配,男人真骯髒」的觀念太深刻已經無法撼動。

類似某些戒毒人士,體內各種指標都恢復正常,但仍然難以戒除心理毒癮。原因就是「毒品太他媽爽了」 的經驗太深刻無法撼動。

如果我的模型成立的話。。。。

  • 不堅定的異性戀,容易生出不堅定的異性戀

  • 堅定不移的異性戀,容易生出性別相反的同性戀

怪你兒子是同性戀? 只能怪你異性戀得太徹底!


吃了半年的沙縣,覺得還是很好吃啊(?ω?)


還是對同性戀寬容一點吧!

這個東西是先天的。大腦里裝的性驅動軟體就裝錯了。

這對生理學有很大的研究價值。

比如,通過同性戀,我們可以知道,性驅動程序至少是六個程序。

對男性來說,有男+,男-,女(喜歡女人)

對女性來說,有女+,女-,男。(喜歡男人)

對應的基因,可能就是,AA,Aa,aa。BB,Bb,bb

這對基因研究也是有價值的。


其他答案不可取。

是。表達也有強度強弱,就這樣。


我覺得這是個生信的問題吧


其實在概率論上有個結論可以提供一點思考的借鑒。

假設同性戀和異性戀就是就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狀態,分別由一對隱性和顯性基因決定,同時擁有一個隱性基因和一個顯性基因的雜合體表現為異性戀,並且同性戀個體絕對不會跟異性交配,因此也就不會產生後代。

在這個簡化的世界裡,不生育後代的同性戀是不是會迅速滅絕呢?結論是:會滅絕,但是過程卻很漫長。假設一開始同性戀基因在人群里的比例是p,而下一代的比例是q(因為異性戀也可能攜帶同性戀基因),則 1/q=1/p + 1。如果第一代佔1/10,那麼下一代就佔1/11。從10%減少到1%,要經過90代的時間。從1%減少到1‰,又要經過900代的時間…

地球上有幾十億人,要等到同性戀滅亡,且等著呢。

何況實際情況比這個要負責得多,在同性戀和異性戀之間是一個譜系,並不是非黑即白。而且人類也不完全受基因控制,一個絕對的同性戀也可能迫於社會壓力娶妻生子。

認為同性戀不符合自然規律之類的言論,顯然是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要知道這個世界並不是為了人類而造的,一個基因的存在,也不一定是為了讓他的攜帶者更好。至今已經發現了很多「壞」基因,感興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各種罕見病,他們有些甚至會讓人在幼年時代就死掉,自然也就沒機會繁衍後代,但即使是這樣的基因,也頑強地活到了現在。

那些仇視同性戀的人,其實最應該支持同性戀,支持同性戀專心搞同性戀,支持同性戀不婚,要結婚也跟同性戀結,這樣還能讓世界少點同性戀,或許千秋萬代之後,地球就確實異性戀的天下啦。


不絕對。

因為同性戀也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群體,這是人的事情,人與人是不同的,那同樣都是同性戀,我相信這其中的緣由也不是絕對的。

我個人覺得有一部分應該是所謂天生的。天生對同性的人感興趣,但這一部分反而讓我覺得是少數。更大一部分是後天。教育,父母影響,家庭,三觀建設,社會因素,時尚潮流等等。

男女也有差距。美國心理學家說世界上的女人只有兩種,雙性戀和同性戀。女性天生感性更多,接受面更寬,容易接納很多感情,出發點簡單,很多直女也有被掰彎的例子。

現在隨著社會進步,直男變彎的現象也很多。這說明社會進步,同性戀促進了情感世界,讓大家的接觸面都在變寬,給自己嘗試的機會更多,這世界上無非就是男的跟女的,你除了去跟異性談戀愛,若因後天因素結實了同性,也是一個大膽不錯的挑戰吧。

最後一段主觀了。。


推薦閱讀:

世界上只有人吃辣椒嗎?
地球上第一個細胞是怎麼產生的?
老虎的毛色為什麼很亮?
人類在求偶過程中追求浪漫(Romantic)在進化上有什麼積極的意義?

TAG:同性戀 | 進化論 | 基因 | 生物學 | 遺傳 |